时间:2023-03-10 15:02: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典诗歌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抓住诗歌的题目
一首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一般都能体现诗歌的写作缘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如:韦应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题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吧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精心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在试前内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了解写作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诗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诗作者内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诗的主旨思想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在35岁以前是接触到的是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这一时期的诗歌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5岁以后,由于诗人亲自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诗人被砺炼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用杜甫自己的话就是“穷年忧黎元”“三吏三别”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而导致这一词时期的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国破家亡的悲哀,情绪比较消沉,写出的诗也比较凄婉,如《菩萨蛮》《含奴娇》《声声慢》等。
三、准确把握“诗眼”
诗眼乃是诗词中表现力最强和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词句。抓住诗眼便可知诗歌的情感脉络。如:
《过香积寺》《送李端》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少孤为客甲,多难识君迟。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其。
《过香积寺》的诗眼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鸣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把作者无烦扰的寂静的心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送李端》诗,诗眼是“悲”这一悲贯穿了全篇,统领了全诗,全诗围绕“悲”展开写了身世之悲,又写了动乱社会漂泊这苦,给人以悲凉之感。
四、通晓“典故”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其特点有两方面:一是以古说今,言在古、义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语简、含义丰。依据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思想。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赵使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透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达自己主动请缨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语见《五传•成公九年》:“晋侯观守军,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骆宾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诬陷,以贪赃罪下狱,内心充满冤屈,明显此诗借“南冠”表达了自己凄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委婉、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领悟诗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的被使用,已经约定俗成成了某种情感的固定载体。如一提到,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一提到“鸿雁”,往往抒发羁旅伤愁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就寄寓了作者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生出的无限悲愁之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现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月光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掌握诗歌所属的流派
关键词:莲;古典诗歌;意象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出现了关于莲的描述。后来,“莲”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古典诗歌中,诗人较常运用象征、比喻、白描、谐音双关等艺术手法,赋予莲以美人、爱情、祥瑞、高洁人格、佛心佛性等象征意义。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比多了份高洁的气质,且不似桃花的妖艳,也无梅花的孤傲,更没有梨花的娇柔,让历代文人为之倾心。与此同时,莲花图案和莲花节也成了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 莲的生物特征
莲是自古至今为我国广大人民所珍爱的花卉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芙渠、扶蕖、菡萏、藕花、水花、水芝、泽芝、玉芝、净友、净客、水芙蓉、草芙蓉、君子花、水宫仙子、醉客、绮帐、巧笑花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均证明,中国是荷花的原产地。我国先民对荷花的观察、认识十分细致。最古老的词典《尔雅》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蘧,其本营,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药,药中薏。”古人对荷花的不同部位均有专名称呼,将它的地上茎(即梗)叫做茄,将它的叶子叫做蘧,将它的地下茎叫做营,将它的花口叫做菡萏,将它的果实叫做莲(即莲蓬),将它的根状茎叫做藕,将莲蓬中结的子叫做药(即莲子),将莲子中的青嫩胚芽叫做薏(即莲心)。
2 “莲”意象的文学起源
作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的莲花,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就已出现。《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作品,对莲花的关注和记载描写虽不太多,但从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中莲花意象的雏形。
《诗经》中有三首是以“莲”起兴的,即《邺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邺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是一位女子赞美私爱的情歌。末章以“山有榛,隰有苓(‘苓’,古‘莲’字)”起兴。
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首章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荷华’即‘荷花’,也就是‘莲花’)”起兴。
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简。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倦倦。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是一位男子追求爱人时唱的歌,分别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茼”、“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起兴。
而《楚辞》[1]单涉及到莲花的作品就有十篇之多,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招魂》:“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芰荷些。”屈原将莲花视为香草,并认为它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是文人高洁志趣的象征。
可以说《诗经》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女子之间的类比关系,《楚辞》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士大夫之间的类比关系。早期文学作品中的莲花形象,它已经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只是还不具有特定的隐喻符号性质。
3 “莲”的象征意义
3.1 美女
莲花因为生长在水中,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所以人们经常把它比喻成美人。《诗经》中就有非常好的描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菡萏即荷花,便是将荷花比作美人。又如《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
莲花与女性的渊源关系,让后世文人对莲花爱不释手,涌现了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借莲花描写女子的美貌,往往将莲花喻为美丽、纯情的女子形象。如杜衍的《荷花》:“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又如杨万里的《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七绝高手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少女的美丽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
3.2 爱情
由莲之美,联想到人之美,而由人之美又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情爱之美。因此,写到莲花又总会关乎情爱。实际上,“莲”、“荷”、“藕”、“芙蓉”常常是作为爱情与婚姻的喻指符号出现的。“莲”谐音“怜”、“连”,寓意爱情、连理。“荷”谐音“和”、“合”,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好合。“藕”谐音“偶”,象征配偶。而“芙蓉”原本作“夫容”解,即“女子想取悦丈夫”之意。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表明莲花意象与情爱相关。如《子夜四时・夏歌》:“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清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西曲歌《杨叛儿》第五首:“欢欲见莲时,移湖东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莲子。”南朝的《西洲曲》[2]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中间建筑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钟、晓月、樵唱、渔歌等无不可借,计成认为“触情俱是”。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种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4、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超级秘书网
5、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这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江南园林自唐宋以来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圆风格。
四.结论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新课改脚步的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中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工作也取得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说其取得的不斐成绩是不容人所忽视的,但其仍具有众多的问题是亟需人民去解决的。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性的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典诗歌教育是从我国的诗歌开始之初就存在的。我国的儒学大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说我国的儒家教育与思想的传播大多数仍以诗歌教育为主,但是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河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古典诗歌仍是传播我国传统古典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因此,现今的国文教育要想彻底的继承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古典诗歌,借以最大限度的为我国的教学事业传承文化。
一、现今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面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现状。为此,笔者在这里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在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就开始不断的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不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来不断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其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不同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一时陷入了僵局。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例如: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种模糊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的,使得我国中学古典四个教学陷入了僵局。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
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由于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都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的性,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造就中学的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成都府的随意性。这种存在的随意性,就会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发生。例如:在中学我们学《论语》的过程中,只是在教学中简单的解释了论语的每一句意思之后,就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降低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诗歌学习不仅仅不能为学生增加任何的思想提升,还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深深的延误。这种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只是简单性的增加一些文学底蕴,让学生只能感觉到现今的学习的古典诗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当今的应试教育,天天背背诵诵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把诗歌的意境学到心中,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意境,降低了诗歌的欣赏性。另外,再加上现今世人对古诗育人要求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更加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之一,这种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带上太多政治负荷,窒息学生美感体验。
3.现今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仍有欠心意
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现今的教学方式仍是以老师言而身教为主,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整个文学课堂私企沉沉,没有任何的的气氛。这种叫法单一、死气沉沉以及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方式了严重的分离,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
二、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如此的现状的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我国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让我的古典诗歌可易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笔者在这里为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1.国家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现今中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而言,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优厚的古典教学底蕴,不能让没有交过古典教学的教师去传授古典诗歌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本身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如若自身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会死气沉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借以来断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不足错误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使得真个比较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不断的增加整个中学古典诗歌课堂的气氛。
2.教材大纲的不断完善
该措施主要是针对现今中学教学大纲的模糊不清而言,只有不断的完善了中学的教学教纲,才能在本质上彻底的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了真正的启明灯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以及让学生能充分的了解古典诗歌的真正意义。
3.教师在上课古典教学课的时候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今教学中教师的方法而言,其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相对比较难于理解、比较沉闷的中学古典教学而言,一个优秀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教学方法,来增加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第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该方法而言,其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来增加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课堂的方法之一。
第二,扩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是利用课文的文章的历史背景,让枯燥乏味的古典课堂能够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从而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期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作用。
第三,注重迁移,立足于今。对于这个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现今的与古代互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让学生觉得古典诗歌离我们并不是很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只有不不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与变化,才能在中学的教育中彻底的改变现今教学现状,让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得以顺利的传承。另外,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广峰.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四个“侧重”[J].
[2] 李小华.古典诗歌教学意境营造法探讨[J].
[3] 黄国华.古典诗歌教学应“读占鳌头”[J].
作为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审美经验的结晶,古典诗歌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中亦占有一定分量。但由于语言和语境的相对隔膜,当代人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尚存在一定困难。古典诗歌教学往往停留在古汉语知识的传授上,而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体认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强调阐发诗歌的“意旨”时,却又难以明示把握的门径,尤其不易掌握好读者的主观性和诗歌文本客观性之间的关联度。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对古典诗歌的美学结构和审美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遇类似困惑,读陈伯海先生《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会有醍醐灌顸之感,这是学界许多朋友的看法。
陈先生是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出版六种唐诗系列专著,近九百万字,包括关于目录版本的《唐诗书录》,三种互为补充的研究资料集《唐诗论评类编》《唐诗汇评》《历代唐诗论评选》,二种理论研究著作《唐诗学引论》和《唐诗学史稿》、这些学术积淀使他对中国诗学的认识独到而深刻。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主体部分有三:上编“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中篇“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下篇“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涵盖了古典诗歌构成的各个层面。与陈先生其他著述一样,该书思虑绵密,环环相扣,体现出宏观的理论视野和出色的逻辑思辨力。如对“情志”“境象”和“言辞体式”及其关系的论述,勾勒了诗歌生命活动的完整流程,揭示出其美学结构各层面的相互关联,为我们鉴赏古典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门径。
面向现代,立足传统,遵循内在的美学结构,是该书阐释古典诗歌的成功法则。比如“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结构的重要组成,也是讲授古典诗歌时无法绕开的话语,但又很难解说明白。现代学者试图用逻辑的语言予以准确界定,甚至常引西方文论加以比附,结果歧见杂出,更让人难以捉摸。陈先生擘肌分理,察微知著,细致辨析它们与西方文论中相关概念的异同。在“释意象”一章,从诗歌“言一象一意”的基本结构入手,深入揭示“意象”的性质、功能、生成机制、构成原则,梳理“意象”的起源、演变及其美学价值;“释意境”一章则从“境”“境界”“意境”的考辨开始,讨论“意境”的生成及其内涵、思想渊源、民族根基、历史发展与近代变革等重大问题。这些清晰地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特殊蕴涵。
论文 关键词:林徽因 中西精神资源 影响
论文摘要: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现代 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
“在现代
同时.在创作带有西方 现代 感的诗歌时,林徽因还是无意识地把古典文学的传统因子融人了创作中。
2、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
3、教材分析: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
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另外两个文言文单元预计在九年级下半年完成。
4、工作重点: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5、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6、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关键词]伊朗文化;伊朗文学;伊朗朗电影;文化交流;“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16-02
中国和伊朗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公元前2世纪开通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对波斯文明的探究自古就没有中止过。1971年,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之后,两国高层互访增多,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2013年,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6年1月,访问了处于“一带一路”中转站的伊朗,中伊关系翻开全新篇章。随着两国关系的稳步发展,我国学者对伊朗的研究也渐趋广泛、深入,中国的伊朗学研究蓬勃发展。
一、关于伊朗文学的研究
对伊朗(波斯)文学的研究始终都是我国伊朗文化研究的传统和重点所在,在上世纪未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伊朗文学作品和一系列研究伊朗文学的论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自本世纪初起,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学界加大了伊朗政治、外交关系等的研究力度,而对伊朗文学的研究有所减少。
㈠对伊朗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
伊朗的古典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仍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林姝的《一路荆棘,一路阳光――中的悲伤与美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专刊)介绍了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伟大史诗《列王纪》反映出的悲伤基调和人物及语言的优美。魏丕植的《读鲁米》(《黄河之声》,2013.10)介绍了波斯大诗人鲁米及其诗歌。王汝良的《在中国》(《东方论坛》,2014.5)认为,《阿维斯塔》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宗教、神话学、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对其译介和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广阔的空间。穆宏燕的《主线故事探源》(《国外文学》,2015.1)分析了《一千零一夜》主线故事从印度到波斯再到阿拉伯的发展演变轨迹。
当然,对现当代伊朗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想的研究也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穆宏燕的《两大奖项与伊朗新世纪小说》(《外国文学动态》,2013.6)对获得古尔希里文学奖和贾拉勒・阿勒・阿赫玛德文学奖的新世纪伊朗小说进行了梳理。《20世纪的伊朗女性解放思潮与女性诗歌》(《职大学报》,2015.3)论述了伊朗几位女诗人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为20世纪伊朗诗歌的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武磊磊的《赫达雅特研究在中国》(《雪莲》,2015.21)对伊朗著名小说家萨迪克・赫达雅特的生平概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现状也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㈢中国文学与伊朗文学比较研究
中伊两国的文学都非常发达,这就使得文学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以及互动。张广兴的《酒里人生――李白饮酒诗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比较》(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探讨了李白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思想内涵的异同,并从跨文化的角度探析了其异同的原因。韩文慧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对的影响为例》《昌吉学院学报》,2013.1)将波斯英雄史诗《列王纪》与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进行了比较,指出《列王纪》对《玛纳斯》在外部结构的谱系式与内部结构的悲剧意识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丹的《从波斯文学中的儒道精神内涵看文化的相似与沟通》(《学理论》,2012.3)指出从中世纪波斯两位作家海亚姆与萨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子。作者认为这种文化相似性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共同之路、现实政治的被动引导以及两国文化的客观交流等因素所导致的。
㈢对伊朗文学名著翻译的研究
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代表作《鲁拜集》,因英国学者菲兹杰拉德的英译而闻名于世,“五四”时期经、郭沫若等人的译介传入中国。90多年来,《鲁拜集》的汉译层出不穷,它所引发的关于诗歌翻译的讨论也经久不衰。邵斌、缪佳的《互文性与诗歌衍译――以菲茨杰拉德和黄克孙翻译为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王一丹的《跨越东西方的诗歌之旅――从(鲁拜集)的最初汉译看文学翻译成功的时代契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张建伟的《主要译本比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9)等论文对《鲁拜集》的各种译本及诗歌翻译的相关理论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二、关于伊朗电影的研究
伊朗电影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和几代电影人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品频频在世界各主要电影节上获奖,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伊朗电影现象,引起中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㈠对著名导演及其作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朗影坛涌现出贾法・帕纳西、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等一批优秀的电影导演,他们为伊朗电影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我国学者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唐灿灿的《从遮蔽到解蔽――解析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电影评介》,2014.17)用存在主义理论从叙事角度解读了的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梅云慧的《贾法・帕纳西・节制的现实主义大师》(《电影文学》,2015.1),结合帕纳西的生平经历及电影作品,探讨了隐现在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元素。《往返运动中的旅行者: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电影新作》,2014.1)论述了阿巴斯导演利用往返运动的主题深刻反思了伊朗现实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个体的生命哲学。
㈢对某部电影作品的多角度研究
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2011~2012年大放异彩,斩获了包括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40多个奖项。我国学者撰写了大量论文,从电影的主题、拍摄手法、叙事风格等多个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仅中国知网收录的就有40多篇。如唐灿灿的《“私欲”与“道德”的博弈――论中宗教力量的镜语表达》(《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王向辉的《西敏的离婚诉求――从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朱自然、唐科霞的《浅析电影(一次别离)叙事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环球人文地理》,2014.14)等。
对其他电影作品分析的论文也有一些,但数量上远远少于《一次别离》。如赵鑫、黄兵的《寻找与希望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读解》(《电影文学》,2012.24),黎燕敏的《电影(天堂的孩子)的叙事艺术》(《电影文学》,2012.14),张爱民的《残酷与爱的双向书写――(背马鞍的男孩)评析》(《名作欣赏》,2011.17)等。
㈢中伊电影作品比较研究
中伊电影作品的比较研究,既有具体电影作品的比较,如肖鹰的《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与的比较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3),张金尧、韩天棋的《文化背景和美学修养的比较一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中国电影(亲爱的)为例》(《电影评介》,2015.21),唐仁跃的《真情摹写与矫情错位――和之比较》(《当代文坛》,2014.3);地有类型电影的整体比较,如王春鸣的《伊朗与中国的儿童电影叙事风格比较》(《电影文学》,2013.19)。
三、关于中伊文化交流的研究
丝绸之路的打通为两国文化的接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从政府到民间,从双边到多边,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检索的结果来看,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以中伊文化交流为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田鸿坡的《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李巧茹的《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2013年湖南师大硕士论文)和张欢的《元至明初中原地区与伊斯兰地区文化交流状况研究》(2013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前者回顾了中伊文化交流的历史,论述了交流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对交流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后两者则论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和伊朗进行文化交流的情况。
还有论文对中伊文化交流的成果进行了研究。如余朝霞的《元代青花瓷器的伊斯兰风格》(《中国陶瓷工业》,2012.3),认为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是中国文化与波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穆宏燕的《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伊斯兰细密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回族研究》,2015.1)阐述了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到的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林梅村的《波斯建筑艺术巡礼――2012年伊朗考察记之三》(《紫禁城》,2012.7)结合中国考古发现与在伊朗的实地考察,介绍了波斯建筑艺术及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究其缘由,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或值得商榷之处:1、研究内容方面,重外在形式,轻视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研究。2、教学方法方面,重领会背诵,轻视分析归纳。3、教学视野方面,重就诗论诗,轻视同类题材作品的相互比较。谭献说得好“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但要让学生恰如其分地认识诗歌内容,了解和掌握其艺术表现手法,没有简便易行的欣赏方法是不可能的。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正是以此为基本方法,试图补就以上不足的。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爱憎不应该是盲目的,只是觉得好或不好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探究它何以好与何以不好。
一、“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
“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对诗歌题材特点的清醒认识,以分析诗句句式和用词特点为基础,借助所采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意象、形象等诗歌要素,通过句与句之间内在的结构联系,来分析、归纳和领会具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并最终辅以一定的复习巩固手段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或欣赏方法。
恩格斯在评论文艺作品的时候,首先着眼于内容,着眼于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和作品的思想倾向。“意境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理论,正是把古典诗歌的基本内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诗句范畴的句式与和用词,属于表现方法范畴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古典诗歌特有的一些表现形式,属于古今之外诗歌共有的意象和形象等要素,属于结构范畴的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诗歌教学与欣赏终极目标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本课堂组织方式,是以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言之有据、层次明晰的诗歌结构分析与整合归纳,并适当向学生倾斜,充分照顾学生的理解和领会能力的师生互学互动形式。在长期持之以恒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认知交融,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同时逐步接受“意境分析法”模式的方法体系。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开素质教育的倒车,而是在起步阶段由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步入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的殿堂,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提供学法积累。“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对诗歌的分析并不是无原则的肢解,而是与整合归纳相配套的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层次清晰的认知过程。其基本目的,立足于丰富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与模式,力争促进其多样化发展,采取化繁为简、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解除人为附加在中国古典诗歌上的无形隔膜,使其如白话文一样通俗可感。
二、“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方法体系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立足于对各类诗歌内在特性的全新认识,建立有完整的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体系,主要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分析——整合归纳——再分析——再整合归纳”的多次循环过程。
对中国古典诗歌内在特性的重新认识,源自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分类。我们依据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诗作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某种表达方式所处的主导地位,将主流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写景诗和咏物诗五大类,并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教学更深一层的二次分类。“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借助于对作品的全新分类,试图将题材特点和表达方式作为分析诗歌写法特点的主要凭借物,进一步为归纳主题思想服务。
“分析”是整个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础,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分析单个诗句的句式和用词特点,以及存在于各个诗句中意象的独特含义,同时判定整首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古典诗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来认定诗歌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并分析这种表达方式所表达的基本诗句内容。“整合归纳”是“分析”阶段的继续,也是诗歌内容欣赏的基本结束。在对诗句各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与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关系,对诗歌意境进行整体性把握,从而完成诗歌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