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2: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咨询行业调研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运动品牌连锁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运动品牌连锁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运动品牌连锁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关于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调研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核心内容
调研企业通过自身营销及庞大互联网市场,掌握市场宏观微观经济,为国内外的企业单位、
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专业可靠的市场情报、商业信息、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
2、研究报告使用人群
我公司报告使用者范围较广,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人或团体。
3、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内容
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书主要研究运动品牌连锁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机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等。
4、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
《薪酬调研报告》以关键人才收入水平、福利、奖金方案为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岗位薪酬收入数据及人才政策数据。此次《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近240个航运物流企业常见岗位薪酬数据、企业调薪幅度,涉及员工主动离职率、浮动奖金基准等企业人力资本策略,以及市场现金总收入水平、市场固定收入水平、市场基本工资水平、市场奖金水平、市场现金津贴水平、市场加班费水平等。对提高航运物流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经理刘越表示:“上海航运交易所已连续12年组织开展航运物流行业薪酬福利调研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准确的薪酬信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价格杠杆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对航运人才优化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薪酬调研报告》具有三大亮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航运市场经历了极度低迷的一年,市场需求不振、运力过剩、多项运价指数降至历史最低点;进入2016年,有着全球航运业风向标之称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年初跌入低谷后逐步盘整上升,似乎预示着市场的逐步回暖。有分析认为,2016年国际航运需求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运力的过剩局面在短期内却难有根本性改变,航运市场低位波动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航运市场起起伏伏,但有的企业在很差的市场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而有的企业在市场整体上升的背景下业绩却差强人意。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充分利用与否是关键因素之一,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
《薪酬调研报告》给人才的供需双方提供了比较真实可靠的价格信息,从多年的薪酬调研实践上看,航运企业通过薪酬报告不仅有利于制定出吸引人才和降低用工成本二者兼顾的薪酬标准,也有利于科学调整企业内部职务、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于促进航运业企业薪酬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吸引、留住关键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悉,今年共有98家航运、物流企业参与了薪酬调研工作。上海航运交易所在报告的制作周期、内容的更新等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进,今年的《薪酬调研报告》具有三大亮点――
一是,参加企业首次达到百家规模,共有98家航运、物流企业参与了薪酬调研工作。
二是,细化同一职位的专业度分级,将原有的岗位数据分为初级、熟练、高级三个专业维度进行数据撰写,适应了大型公司分工细的需求。
三是,增加了城市薪酬指数,以满足大型集团公司不同城市薪资设计的需求。
平均薪资调整幅度创新低
《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从航运行业人才管理方面,控制和紧缩预算仍然是关键词,包括人才规模的控制、培训、招聘、薪酬预算的控制。2016年,航运行业平均薪资调整幅度继续下调至6.4%,比2015年低约0.7个百分点,为七年来最低。
从调研的实际结论来看,在业务缩水、工资成本持续上涨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冻结薪资调整,甚至出现工资负增长的企业。具体来看,21%的调研企业明确表示2016年并无薪资调整的打算; 40%的调研企业降低薪资预算,调薪幅度比往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薪酬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三个细分行业来看,船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下跌最为明显,为6.2%;货代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为6.6%;物流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为7.1%。
薪资增幅趋于平均化
《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航运物流企业近240个常见岗位的薪酬数据,对这些岗位的薪酬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以层级划分,薪资调整平均化比较明显。《薪酬调研报告》将岗位分为6个层级,分别为高管层、总监层、经理层、主管、专业岗位和辅助岗位,与往年相比,2016年调研结果显示的平均薪资调整幅度各层级几乎持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航运业中多数企业人才管理基础较低,并未建立基于员工能力或业绩的薪资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在预算紧缩或控制的大环境下,很多公司的薪资调整本身就是普调或抵消CPI上涨的概念,基于业绩的薪资调整失去意义。
以专业度划分,辅助层和专业层职位收入差距不明显。从专业度来看,专业层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学历背景等的要求比辅助层都要高出不少。但从2015、2016年航运行业薪酬调研的结果来看,航运行业专业层和辅助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明显,专业层仅高出辅助层9%上下,这与航运行业专业层岗位多为劳动密集类型分不开。
员工主动离职率逐年提高
在航运业整体不景气的前提下,员工主动离职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从2015、2016两年的员工主动离职率的调研结果来看,航运业总体平均离职率由2015年的13.8%上升至2016年的14.4%。细分行业来看,船公司、货运公司及物流公司员工整体主动离职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船公司的员工整体离职率由2015年的6.8%上升至2016年的7.3%,货运公司由2015年的12.6%提升至2016年16.9%,物流公司由2015年的15.1%提升至2016年的16.0%。
行业报告与区域报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采集的企业样本不同
行业调研:主要针对同行业内具有竞争关系,具有相同的经营目标、人才需求结构也相似的企业。一般发起行业调研的企业主要包括本行业内标杆企业、处在快速发展期的企业和战略转型期的企业。
区域调研:主要针对本区域比较知名企业,从运营模式到企业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借鉴意义。一般发起区域调研的主要是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
2、调研口径不同
行业调研:主要关注本行业关键岗位,搜集的薪酬信息聚焦在关键岗位的薪酬福利组成和发展趋势,体现的是整个行业共同关注的岗位信息情况和薪酬水平。
区域调研:结合宏观发展趋势,体现本区域总体薪酬发展趋势和不同性质企业之间流通性强的通用岗位信息。
根据以上不同目标,第三方薪酬福利调研公司在设计薪酬福利调研科目上也会各有侧重。行业调研主要偏重在岗位信息的搜集,而区域调研除了岗位信息搜集外,还有补充整体宏观经济走势的调研,例如GDP、通货膨胀率与员工离职率、调薪率的比较等。
3、报告展现内容不同
行业报告主要提供此行业关键岗位的信息,包括任职资格、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岗位薪资结构组成、岗位薪酬发展趋势、岗位薪酬福利各分位值,岗位薪酬偏离度分析等更多与岗位相结合的内容。
区域报告主要提供该区域内各种不同的企业在总体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在薪酬管理中可共同参考使用的一些数据、指标的比较分析。例如员工的调薪率、离职率分析、应届毕业生起薪点分析等等。这些指标和数据受行业影响不是很深,对整个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当了解到上述两种性质报告的不同后,在什么情况下参加何种方式的调研呢?HR们心中自有一番衡量,总体来讲,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参加薪酬福利调研的目标和薪酬福利调研报告的具体应用上来区分。
行业薪酬福利调研,开展的背景首先是此行业的人才竞争和流动非常市场化。这种调研方式是大部分企业最先也最容易接受的,一般由第三方调研公司或者某一企业发起,主要参与者是本行业内业务高度相关的企业。发起行业调研的企业多数是本行业内迅速发展的企业或者是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参查者都非常关注本行业内人才流动的走向和薪酬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想了解本行业与岗位相关的薪酬福利信息,可考虑参查行业薪酬福利调研。
区域薪酬福利调研多数情况下是由第三方调研公司发起,主要是本区域内标杆企业之间相互的比较。比较的数据和指标偏重在薪酬管理上,因此如果企业自身的薪酬管理策略准备调整,欲了解整体薪酬发展趋势和借鉴其他标杆企业的做法,可以考虑参查区域薪酬调查。
当拿到一份薪酬调研报告时,应关注哪些信息呢?如何充分使用这些信息呢?
首先应关注参查企业与自身的相关性,主要参考薪酬调研报告中企业信息部分的分析,在行业报告中只有那些与自身条件可比较的企业,其提供的薪酬福利信息才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其次观察自身企业在行业整体薪酬市场中的水平,这条曲线对企业决定薪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将自身的薪酬水平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外部讲,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GDP、通货膨胀率、行业特点和行业人才竞争状况等都对企业的薪酬策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内部讲,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支付能力、人员的素质结构都是薪酬定位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阶段、人才招聘的难度、公司品牌的影响力和公司自身的综合实力也是重要因素。
再次,分析行业薪资结构和工资增长率,可以为企业自身薪资结构的调整和人员工资调整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具体岗位薪酬福利信息,可获得本行业或本区域该岗位薪酬福利在不同分位值的具体数据,为具体岗位薪酬水平调整和招聘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招聘 情报职业需求 情报职位
[分类号]G35
1 统计与分析方法、样本选取方法及统计描述
本调研以招聘网上的企业职位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统计和挖掘,分析总结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的需求特点。之所以选择招聘网为调研对象,是因为它最集中地聚集了企业对各类职位的需求,最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职位的设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的招聘信息职责描述、职位要求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都是分析社会情报职业需求最真实的素材,也是最好的样本。
情报职业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通用性和专用性。通用性是指各类组织里都存在对情报职业的需求,情报职业广泛分布于各类社会组织;专用性是指一些专门化的信息机构里有大量的情报从业人员。因此,本次企业情报/信息职位招聘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从两个角度进行:①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即不分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等,对所有分布于企业中的情报/信息职位进行整体统计与分析,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全面地分析企业对情报职位的需求信息;②以信息服务类企业为对象,进行重点采样,对其情报/信息职位的招聘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深入了解情报职位的特征。
2 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对企业整体的统计分析有两类样本来源:一是综合类企业招聘网,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二是情报行业的专项招聘网,如中国商业情报网。
表1表明两类样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分别选择两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可以对各自结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这一点在后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到证实)。
2.1 综合类企业招聘网的情报职位需求统计(A样本)
在对国内三大综合招聘网――智联、中华英才网、51job从职位分类、职位检索性能、检索结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智联招聘网为样本选取对象。
2.1.1 调研目的在大样本条件下研究情报/信息职位的地位、数量和在企业组织中与其他职位的关系。
2.1.2 调研方法依据智联招聘的职位检索功能对职位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检索地点设置为: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职位,因为这两地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企业职位数量大、种类较全(后文中商情职位统计中也印证,北京、上海、广东的职位各占20%左右,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
2.1.3 数据收集一是依据智联职位分类列表选择职位大类和细分类,分别检索“北京”和“上海”两地近一个月的三大类职位:①信息类职位;②与信息类职位相关的职位(可以为之提供服务的职位);③对照组职位(和信息类职位没有直接关系,设此类的目的是为了作为参照和与情报/信息职位进行数量上的对比、比较分析)。二是选择检索条件:(地点=“上海”+职位关键词=“信息分析”)、(地点=“上海”+职位关键词=“情报”)、(地点=“北京”+职位关键词=“信息分析”)、(地点=“北京”+职位关键词=“情报”),默认检索时间为近一个月职位,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抽取时间为2008年10月1日)。
根据数据收集,完成了智联职位分类列表,对相关职位进行了统计(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分类列表)。
2.2 情报职业的专项招聘网(B样本)
选择情报职业的专项招聘网――中国商业情报网为样本采集源,选择该网站“职位招聘”中2008年1月1日到8月31日的招聘职位为样本。
2.2.1 数据整理把每条招聘信息整理为一条记录:职位信息(序号,职位名称,时间,职位描述,职位要求,公司名,地点),以(职位名,时间,地址)作为关键字,建立数据文档1(共461条记录)。
2.2.2 数据筛选对数据文档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①对同一个公司在不同时间的相同职位信息(名称、职位描述相同,职位要求相似)进行去重,约80条;②筛除兼职、低级职位(如:简单信息录入、简单信息收集等职位)约20条。剩余记录共354条,形成数据文档2。
2.2.3 进一步数据整理对数据文档2中每条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填写问卷,形成数据文档3。问卷主要内容有:①职位分类――职位分类表;②信息类型――该职位处理的信息类型(划分的是:职位“职责描述”和“职位要求”中描述的工作内容中处理的信息);③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划分;④职位要求――招聘信息中职位要求条目的分析。
根据数据收集,完成了中国商业情报网职位分类列表,对相关职位进行了统计(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分类列表)。
2.3 企业情报职位需求特点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及分析,得出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2.3.1 情报/信息职位的分类、分布和数量
情报/信息职位内部的分类组成和比例可以分为三块:①第一块为信息分析、信息收集、情报专员、信息主管4类,占34%;②第二块为市场类,占40%;③第三块为信息职能细分的职业类,包括竞争情报分析、专利分析、档案管理员、行业研究员、战略分析、数据分析/挖掘,如图1所示:
情报/信息职位大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和企业的各种职能部门中,具体可以分为两类:①传统职能部门:主要集中在销售、市场、策划等部门。其中市场部的需求量最大,职位类型和细分程度较高,占该类别职位总量的比例很高,与情报学相关度非常高。其次是销售部,但该部门中需要的情报人员要求比市场部低。所有分类中这两个部门的职位占40%(见图1),A样本中更多。②情报部门:企业情报机构确有一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分属于情报中心的情报职位。情报部门下的职位分两类:一类是信息分析、信息收集、信息专员、信息主管,数量较多,比重较大,约占30%左右;另一类是细分职位,如竞争情报分析、专利分析、战略分析、数据分析/挖掘等,比重较小。
具体的职位数量和比例如下:根据智联职位分类列表中的职位,有市场调研与分析、咨询员/顾问、情报信息分析、CIO/IT总监、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五类可以划为信息类职位。其中市场调研与分析、咨询员/顾问数量较高,是情报信息分析、CIO/IT总监、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三类职位数量的7倍多。从而表明:情报/信息职位及其相关职位数量较多,但整合在情报中心职能下的职位需求数量较少,比重较低。
信息相关职位(销售总,g/营销总监、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N/主管、渠道/分销管理、市场总监/经理/主管)的职位职责的履行,必须要依赖下级信息类职位辅
助其决策。但实际结果中,情报/信息职位的数量比这些职位的数量要低得多。这说明:情报/信息职位的潜在需求巨大。
2.3.2 情报/信息职位要求的特点
知识要求的广泛性。在情报需求最多的销售和市场部中,对销售、市场、计算机等知识要有一定的掌握。其他高级分析职位,则要求更广泛的知识基础。
对专业背景的要求因行业等各异。不同的行业和职位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不同。通过对本调研报告的B样本的分析,对专业的要求可以分为5类:①信息管理/情报学;②所在行业专业(如生物技术公司对应生命科学专业,电子制造公司对应电子类专业);③计算机/软件;④管理/市场营销/经济;⑤统计/数学。情报/信息职位对②类、④类有高要求,如图2所示(统计中包含了“必须为×专业”和’×专业优先’):
在不同的职位细分下,对专业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对专利情报分析师职位要求进行统计后发现,大多数都要求有该领域学科背景。
对从业经验有一定要求。较低级别的职位一般要求有1―2年的从业经验或研究经验,有半数上职位(156/338≈50%)对从业年限有两年以上限制,要求行业经验也较高(98/338≈30%),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对沟通与交流能力的要求较高。像洞察力、信息敏感性这样描述信息素养的词在职位要求中出现频率很高,表明情报/信息职业不同于纯技术职业,它对沟通和交流能力要求比较高。
招聘学科来源广,面临其他专业的竞争。招聘的绝大多数职位都是针对几个相关学科进行招聘,情报学毕业人员要面临其他专业如计算机、统计、管理、市场等专业人群的竞争。这种竞争就迫使情报人员“内核”力的培养急待解决。
处理信息类型明确。情报/信息职位处理的信息类型分为5类。多数(56%)情报/信息职位的工作中全部包含了这5类信息。有些职位处理的信息比较集中,如:行业分析职位主要集中于行业信息处理;专利分析职位集中于行业、竞争对手、自身技术信息处理。除去上述两个职位,对非全信息处理职位涉及的信息做了统计,如图3所示:
对应职业群体尚不清晰、成熟。大多职位分散在传统职能部门中,情报中心只在较少的企业中存在。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情报中心中,情报人才的需求也不集中,很少有对情报专业的定向招聘,情报群体“内核”不清晰等。这些现象表明情报学对应职业群体尚不够清晰、成熟。
3 以信息服务类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本调研报告中的“信息服务类企业”是指为社会或企业、个人提供信息/情报服务的企业,正如软件专业对应的软件行业一样,它是情报学专业所对应的一个行业群。情报学知识在这类企业中有着较高、较专业、较全面的应用。本调研报告主要对知名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行了统计。
3.1 信息服务类企业职位招聘信息统计
本调研报告中把信息服务类企业划分为6类:①情报软件公司;②以内容加工为主的网络公司;③专业情报服务公司;④管理咨询公司;⑤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⑥数据库服务商。分别选取各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10家)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08年招聘职位进行统计分析。
3.2 职位需求特点分析
通过统计及分析,发现信息服务类企业的情报/信息职位具有以下特点:①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对情报人员需求量较大;②大部分职位直接服务于企业情报产品生产或情报服务的提供;③职位要求普遍较高,体现在对学科知识面、学科知识深度研究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
因为信息服务类企业对情报学作用及应用有较好的认识,所以会出现这种定向需求。如: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公司的知识工程师、上海之目信息公司的信息师和万方数据的相关职位等都有“情报学专业优先”的招聘条件。
其他信息类企业中,虽有个别职位对情报专业毕业生有青睐,但大多数职位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特别是传统职能部门和技术性专业背景的企业的职位,都会面临其他专业,如计算机、统计、管理、市场及相应行业对口专业等专业人群的竞争。
4 企业情报/信息职位特点的综合分析
4.1 本调研报告中三种不同样本的选取、分析总结
本调研报告分别选取了智联招聘、中国商业情报网、信息服务类10家名企三个不同的样本。三个样本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本调研报告的分析中,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因此,本调研报告中对三种样本的整理、分析挖掘的程度也有不同。
智联招聘是一个综合型招聘网,为课题组提供了一个从整体企业职位需求看情报/信息职位的整体、综合的视角。主要目的是使课题组看到情报/信息职位在企业所有职位需求中的地位、比例以及和其他相关职位的关系。
中国商业情报网的样本数据主要集中在情报/信息职位,对这部分数据本调研报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整理和挖掘,从而可以更细致地分析情报/信息职位本身的详细、具体特征。
信息类10家企业的样本属于重点抽样,上文已对此样本的特点给出了描述。
4.2 情报人员在企业中的主要作用
情报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为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提供情报服务和为客户提供情报服务。前者的发挥可以通过于传统销售、市场等职能部门的情报人员,也可以通过企业情报中心的情报人员;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辅助决策、环境监测、市场营销导向三个方面。后者主要是指信息服务类企业,为企业、其他组织的客户提供情报服务。
4.3 职位层次及其对情报学知识的需求
所有的情报职位可大致分为:信息收集人员、情报分析人员、情报组织管理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大类。其中信息收集人员、情报分析人员每类中也可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种。这种岗位及企业之间的不同(如对情报的需求不同,包括:情报来源、内容的综合性、内容、要求层次,等等),导致主要运用的情报知识不同,职位招聘条件、要求也不同。情报人员的需求呈现层次分布,但都有要求较高的特点。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此特点在信息类企业中表现更加突出。
4.4 社会对情报职位尚存在很大的潜在需求
调研发现仍存在大量尚未满足的社会需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对情报工作的认识不足,除信息服务类和少数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对情报学及其主要作用没有一定的清晰全面的认识,普遍存在“用到但不知道用的是情报学”的现象。也就是说,企业存在情报工作的需求,存在对情报职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并没有将这类需求归为情报职位。
行业管理的模式,引导企业应对危机、健康发展,做了大量有益和有效的工作。
一、行业活动
1、行业交流活动
2)应包头政府部门邀请,协会于2009年8月12-14日成功协办了“首届中国包头稀土永磁论坛”,近700人到会;
3)2009年8月26-29日,协会配合与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在成都成功举办首届西部电子展,总展览规模近600家企业参展,共有约40家磁性行业企业参展;
4)为配合2009年8月26-29日首届西部电子展,协会同期成功举办了“中国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及项目供需对接会”,约100人参加听取了会议交流;
5)由于行业仍然深处危机,同时年底会议太多,为保证会议效果和减少企业负担,协会“第十三届钕铁硼永磁年会”推迟到明年适当时机召开。
2、协会行业骨干发展
为加强协会和企业交流,充分调动和发挥传传会员骨干企业的积极性和作用,协会在全国重要的五省市初步建立了工作联络站,在工作中得到了联络站的支持。
3、协会合作
为加强协会和上下游的联合,更好为会员单位服务,协会与电子变压器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沟通政府和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1)保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宣传上级领导部门的思想和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上级领导提示。
2)为保证行业利益,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协会积极配合行业企业在降低出口关税方面与政府各级部门进行沟通,向政府部门呼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在行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申报资金项目的活动中给予积极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积极开展行业调研,及时为行业提供《全国磁性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5、帮助协会所在省市行业规划和发展
1)协助创立四川磁材及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协助绵阳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盟;
3)协助绵阳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绵阳市磁性材料产业联盟;
4)协助政府建设绵阳市磁性材料产业工业园。
2、编辑出版了《中国磁性行业形势发展论坛》论文集;
3、为帮助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形势和行业动态,协会编辑出版了《全国磁性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4、在国内相关正式出版物4篇,在内部期刊和会议文集上约20篇。
三、行业咨询等工作
及时向行业会员企业提供磁性材料专业技术与市场信息等咨询,解答企业疑问。
四、网络管理工作
继续办好和管理好“中国磁性材料商情网”及“中国磁性行业产业资讯网”。成为协会协会向外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行业动态和市场行情的重要的网站,深受行业欢迎。
五、日常服务工作
即时将协会的会刊《磁性行业资讯》、及《磁性材料及器件》和其它相关资料按时发送给会员单位,在行业内得到赞扬,分别从行业动态、市场发展、技术开发、产品应用设立专题,适合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士阅读,深受欢迎。同时协会积极为行业提供咨询解答,帮助解决企业各种困难。
200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在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协会秘书处尽心尽力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后将多听各方意见,全心全意地搞好协会工作。如何进一步搞好协会工作是全行业都关心的大事,请提出宝贵意见。
六、2012年度协会工作计划
2、组织完成《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报告》,3月底完成。
3、上半年5月在上海举办“2010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磁性材料及生产技术展览会”,并同期组织“中国磁性材料应用技术论坛会”。
4、针对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适时向全体会员单位提供应对市场变化的建议和对策。
5、精心策划并于下半年适当时机举办“第十三届钕铁硼稀土永磁发展年会”。
7、继续办好新
版《磁性行业资讯》(月刊)。
8、进一步办好行业门户网站。
8、为企业做好行业技术经济信息咨询服务。
10、建立建全和国内外及地方行业相关组织关系,加强和上下游行业组织联系和合作。
11、加强协会宣传,发展和扩大会员企业,增强协会影响,提高和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行业管理的模式,引导企业应对危机、健康发展,做了大量有益和有效的工作。
一、行业活动
1、行业交流活动
2)应包头政府部门邀请,协会于2009年8月12-14日成功协办了“首届中国包头稀土永磁论坛”,近700人到会;
3)2009年8月26-29日,协会配合与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在成都成功举办首届西部电子展,总展览规模近600家企业参展,共有约40家磁性行业企业参展;
4)为配合2009年8月26-29日首届西部电子展,协会同期成功举办了“中国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及项目供需对接会”,约100人参加听取了会议交流;
5)由于行业仍然深处危机,同时年底会议太多,为保证会议效果和减少企业负担,协会“第十三届钕铁硼永磁年会”推迟到明年适当时机召开。
2、协会行业骨干发展
为加强协会和企业交流,充分调动和发挥传传会员骨干企业的积极性和作用,协会在全国重要的五省市初步建立了工作联络站,在工作中得到了联络站的支持。
3、协会合作
为加强协会和上下游的联合,更好为会员单位服务,协会与电子变压器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沟通政府和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1)保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宣传上级领导部门的思想和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上级领导提示。
2)为保证行业利益,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协会积极配合行业企业在降低出口关税方面与政府各级部门进行沟通,向政府部门呼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在行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申报资金项目的活动中给予积极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积极开展行业调研,及时为行业提供《全国磁性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5、帮助协会所在省市行业规划和发展
1)协助创立四川磁材及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协助绵阳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盟;
3)协助绵阳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绵阳市磁性材料产业联盟;
4)协助政府建设绵阳市磁性材料产业工业园。
二、编辑出版工作和
2、编辑出版了《中国磁性行业形势发展论坛》论文集;
3、为帮助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形势和行业动态,协会编辑出版了《全国磁性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4、在国内相关正式出版物4篇,在内部期刊和会议文集上约20篇。
三、行业咨询等工作
及时向行业会员企业提供磁性材料专业技术与市场信息等咨询,解答企业疑问。
四、网络管理工作
继续办好和管理好“中国磁性材料商情网”及“中国磁性行业产业资讯网”。成为协会协会向外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行业动态和市场行情的重要的网站,深受行业欢迎。
五、日常服务工作
即时将协会的会刊《磁性行业资讯》、及《磁性材料及器件》和其它相关资料按时发送给会员单位,在行业内得到赞扬,分别从行业动态、市场发展、技术开发、产品应用设立专题,适合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士阅读,深受欢迎。同时协会积极为行业提供咨询解答,帮助解决企业各种困难。
200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在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协会秘书处尽心尽力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后将多听各方意见,全心全意地搞好协会工作。如何进一步搞好协会工作是全行业都关心的大事,请提出宝贵意见。
六、2012年度协会工作计划
2、组织完成《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报告》,3月底完成。
3、上半年5月在上海举办“2010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磁性材料及生产技术展览会”,并同期组织“中国磁性材料应用技术论坛会”。
4、针对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适时向全体会员单位提供应对市场变化的建议和对策。
5、精心策划并于下半年适当时机举办“第十三届钕铁硼稀土永磁发展年会”。
7、继续办好新
版《磁性行业资讯》(月刊)。
8、进一步办好行业门户网站。
8、为企业做好行业技术经济信息咨询服务。
10、建立建全和国内外及地方行业相关组织关系,加强和上下游行业组织联系和合作。
11、加强协会宣传,发展和扩大会员企业,增强协会影响,提高和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本文中提到的市场调研咨询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本人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立场,从事咨询业多年,从中收获颇丰。其中奥秘有三,第一,目标明确。市场调研通常是为后续方案的制定和决策服务的,事先对方案有了预想和假设,调研方案的设计的针对性就强,调研成果的利用率就高。第二,精到、原创的调研方法。我一直以为有效的调研往往是直接、简单的,咨询公司有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完全可以运用到调研中去,如我们为家友超市做业态定位时,就使用过小票调研法,通过对消费者购物小票的收集、回购,加上即时询问得到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将调研本身作为品牌推广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就曾通过消费者大会做现场调研,同时预告某楼盘即将上市的消息,一石多鸟,效果很好。
精细化营销重在“会做”,每个细微处、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讲究,要动脑,精耕细作,市场调研也不例外。
孔繁任
看清调研误区系列文章之二--聚焦实效调研
万卫
问题与事因:“老虎是不吃草的”,这是很多调研公司花掉企业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调研费用得出来的结论,看似有道理,对企业来说,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说调研公司不专业吗?没有道理,调研公司的专业性有目共睹,各种工具,各种研究模型能把没有接触过咨询公司的企业搞的一头雾水,各类算法就算是统计学博士来也不一定能够明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观点与方法:一般来看,调研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服务于投资、政府和社会、营销、日常的商业活动等。其中大部分的调研是为营销服务,但是我们的调研公司在为营销服务过程中制定的调研计划却掺进了太多了额外的元素,并且讲得头头是道,企业不做总好像心里没有底,可是照他的计划做了,结果就是花掉了大笔的钱,得到了“老虎是不吃草的”的结果。
怎么办?有个欧洲著名的咨询公司提出一个维生素理论,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像一棵大树生长过程中出现枯萎,不过就其原因,只是因为短缺了一种维生素,补充了这种维生素,其他的问题迎刃而解。调研也是这样,实效调研就犹如寻找这种维生素。
只做正确的事,不做所有的事,这就是实效调研。
谨防数字陷阱
调研中用得最多的,也是很多企业最为认同的就是定量研究,很多企业不怕多,不怕大,就是迷信数字说话,动辄来个全国20城市,30城市的几千个样本的调研。当然定量调研也是调研过程中成本花费最大的,这个成本是硬性成本,让谁做都是省不下来的。
数字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数字说话算数,第二是样本越大越好。
第一,很多企业认为,调研必强调数字,只有数字是可靠的,用事实说话变成了用数字说话,我们承认,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的发现事物的本质,更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未来市场,更直观的看到市场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而我们也同时发现,仅仅局限于数字就会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如果数字可以说明问题,那么中国2002的汽车市场就不会出现井喷,股市上人人就都能够赚钱,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是,市场中存在太多的不可测因素,仅看数字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存在和影响力,只有对市场进行综合多方面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定性方面的分析,再来结合数据,这样的结果比单纯的数据研究要来的真实的多,尤其在预测方面,单纯的用数据来推理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再者,市场是人做出来的,局限于数字就会让市场策划人员变得消极和沮丧,阻碍市场营销的创新。
第二,样本越大越好,认为样本量越大,调研出来的结果越客观,这完全是个误区,每个调研课题,如果涉及到定量研究,那么它所需要的样本量按照统计学的规则,只要达到一个基本值就足够达到效果,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的追求样本量,只会浪费人力物力。
正是汽车行业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个争论关于企业研发的成本问题,说到国内没有历史数据积累的新兴汽车企业研发的成本非常高,比如需要设计车内阅读灯的亮度和高度的时候,光研究费用就需要几千万,利用超大样本量的调研把中国人的视力情况做一个摸底调查,才能决定设计方案。这个案例并不一定真实存在,却说明一个问题,很多大样本的研究完全可以参考国家或者行业所作的一些既有的研究结果,就算是自己全部重来也没有必要做那么多的样本。
定量研究有一个公认的缺点,就是无法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挖掘,那么针对性和深入性就会偏弱,企业在需要某些数据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借鉴既有的研究数据,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全面的定量研究。这不仅仅是费用问题,还是一个效率的问题。
市场调研咨询化
什么叫做市场调研咨询化,有人说市场调研本来就是咨询的一种,其实有共性也有区别,若把调研和咨询分开,那么调研报告,咨询性会变得很差。比如完全按照已经做好的调研报告来提出营销建议,你会发现什么建议都提不出来,就象上面所说的,调研了半天最后发现“老虎是不吃草的”,对着这个结果你怎么去做咨询呢,怎么去制定方案呢?
所以针对营销策略方面的市场调研,一定要是咨询公司所主导的市场调研,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分开的调研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调研的无用和重复。
笔者做过一个项目,是关于啤酒方面的,当时客户为了在各个领域都用到最专业的公司来做整个咨询项目,于是把调研,策略,创意,设计都分开委托给几个公司来做,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做调研的只管调研,做策略的看到调研报告发现无法做策略,很多问题没有针对性,于是找调研公司再调查,没有费用支持,调研公司当然会拒绝;创意的看到策略报告做创意,不过已经远远的偏离了策略的本意,设计的更是只管自己设计,这样一轮下来,最后的方案和作品已经远远不能体现针对市场的真实状况了,其中扯皮的,重复的子项目数不胜数,本质上说,这就是信息失真导致的效率低下和方案走样。
很多大企业的最高层往往喜欢自己亲自去调研市场,就是担心通过第三者的信息会给自己带来误导,因为自己就是策略的制定者,非常清楚自己要调查什么,哪些需要深入的,哪些需要反复的,哪些是市场的直接感受,哪些是分析的结果。
因此说,市场调研咨询化就是从咨询的角度去做市场调研,“你不只是告诉我市场是什么样的,你还要告诉我根据这个报告我应该怎么做”这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调研类的咨询公司提出的要求,这也是综合的营销咨询公司的优势所在。
带着假设去调研
有人说,带着假设去调研,那不是违背了调研一定是客观进行的原则了吗?
因为他们认为带着假设必然在调研过程中去引导消费者,调研者一定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结果当然会是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不一样了。
前面已经说了,市场调研需要咨询化,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进行咨询化的调研呢,因为咨询一定就是要制定方案,这个时候,就是要带着假设去调研。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调研结果的假设,而不是调研过程的假设。就是说要在调研计划,座谈会大纲,问卷设计等的过程中就要完成假设化的工作,而且这个假设化仅仅是对目标调研结果的假设化,而不是调研技巧的假设化,而在调研的过程中则按照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来完成调研。比如我想对某产品的包装在市场的反映作出研究,而且针对这些结果我还需要做出修正意见,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采用提前假设的办法,在开始调研之前,我就会根据个人的看法对现有包装在消费者中可能的反应都做出假设,并针对这些假设我需要提出整改意见,带着这些假设和意见到调查过程中去印证结果和测试意见。这样就避免一遍遍的来做包装测试,而且能够非常深入的了解消费者对包装的偏好和特征。
第二,多个假设。单个的假设无可避免的会影响调研的公正性,解决这个办法的一个途径就是多个假设,只有在多个假设,并且客观的,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假设的前提下,这样的结论才不会是自说自话。
2011年1月19日,百度旗下高清视频网站奇艺,联合王老吉、多芬等知名品牌广告主在北京召开“改变视界、链接未来一奇艺视链技术商用全球首发”媒体会,推出首个网络视频“视链广告”,自此,奇艺“视链”功能的商用之旅正式开启。艾瑞咨询集团首席分析师、研究院院长曹军波、王老吉集团的代表以及奇艺全国销售总经理王湘君、奇艺产品总监李森出席此次会并发表演讲。
“视链广告”的推出,让视频行业意识到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巨大市场潜力。“由于广告主品牌与剧情环境的巧妙结合,‘视链广告’可以在不干扰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为互动的观映体验,并为广告主的植入营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奇艺全国销售总经理王湘君说。
科锐国际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调研报告
2011年1月19日,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在北京召开《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调研报告》会。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雇佣市场延续了上一年的活力,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其中,超过六成企业表示将继续增加雇员招聘数量;超过五成被访个人预期自己2011年薪酬涨幅会超过5%,有望跑赢当前的CPI。
科锐国际市场调研中心于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7日面向682家大中华区企业客户以及1267位职业经理人,发起了专项在线问卷及深度访谈调研,主要针对金融、医疗卫生、房地产、工业、高科技、消费品人才需求最为旺盛的六大行业,对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状况进行分析及预测。
新浪微博百度搜索量逼近QQ
据最新的百度指数显示,在用户关注度上,新浪微博已经逼近QQ,远远超过了国内最大的SNS网站人人网。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微博至今推出服务不到两年时间,QQ却在国内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单就两大微博进行比较,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存在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虽然在广告投入上不计成本,但即使是与传统的SNS网站人人网相比,腾讯微博在用户关注度上依然处于下风,在功能和认知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瑞信集团认为,新浪微博的用户比腾讯微博更加活跃,因此新浪微博的价值更高。此前,瑞信集团在中国共召开了15次会议,邀请业内专家探讨微博发展,得出了相关结论,并且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同。专家指出,用户用在新浪微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用在社交网站和在线社区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种趋势在中国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PPTV“核聚变”战略
进入2008年之后,我的想法开始转变,因为我发现,原来聚焦与定量分析的市场调查有许多的漏洞,譬如,样本的选择,同样是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样本,可以有太多的分类,谁敢说20岁的人与28岁的人是同样的观点呢?谁又能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人职业的不同、所学专业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不同等因素,究竟能产生多少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来呢?另外,样本的数量如何确定?譬如一个城市通常都要500万到1000万,大城市甚至高达数千万人口,按照真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选择样本应该达到60%以上,如此一来,一个城市的调研项目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浩大的工程!
后来接触到了专业调查公司,发现他们的调研从专业性和科学性角度看是滴水不漏,值得钦佩,他们拿出来的报告也确实令你无懈可击,但是,接着我就产生了一个另类的想法:这样的调研方法和调研报告究竟适合于哪类企业?其一,这样的定量调查需要大量的样本才能有足够的论据,而大量的样本需要很大一笔调研费用!按照调研公司的一般收费标准,每个城市大约需要10万到20万的费用,甚至有的调研公司的调研报告还得另外收费。
很显然,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企业客户做这样的调研,企业为此需要支付几十万的调研费用,按照我们的调研结构,至少2个一级城市3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不低于600的消费者样本,再加上渠道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商以及其它相关机构,加上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成型,这个调查工程起码得耗费1—2个月的时间,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企业能承受得起吗?同时,这样调研出来的结果真的可信吗?
另一个是我对定量分析方法在策划项目中的意义的反思,我发现,类似调研公司常用的那种以定量分析为核心的调研只是一个公正的客观的数据反映,数据分析本身只是客观呈现而不是创造,所以,对于我们策划公司来说,这样的调研方法肯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不是要告诉客户这个市场现在是怎么样的或者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企业有时候对市场的了解远远胜过我们!
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在对约定俗成的做法进行破局,一定会引发很多的反对之声,因为我沈坤看上去又在向已经定型的科学进行叛逆了。但是,因为我的核心能力是要为合作的企业客户创造真正的市场业绩,所以,要怎么样去了解市场或了解些什么才能找到市场破局的方法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想以自己认定的定性调研的调研方法来论证我所反对的以定量为核心的调研方法的正确性。
以饮料这个行业来举例,通常我调研的对象分为三种,一是渠道商(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商),二是消费者、三是竞争对手;调研的手法也因为目标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譬如对经销商,我基本上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并查看经销商的经营队伍和产品品类;对顾客的调研方法我采用两种,一种是针对性目标顾客的座谈会,二是终端货架蹲点,直接观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竞争对手的调查也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观察对手产品在终端上的表现及广告传播上的诉求点和活动频率,其次是通过内外部的资料分析他们正在采取的策略和可能采取的下一步策略。渠道商的走访就不必说了,大家都知道该了解些什么,关键是消费者的调查,我这里主要提示一点就是终端蹲点的效果,我通常会在终端几个小时甚至连续几天的观察中发现消费者购买时的一些不易觉察的行为特征,并以此来分析消费者购买时最在乎的是什么?是哪一点影响了他的购买行为等等!
虽然这样的观察也需要一定的样本数量,但是,通常有一些代表性的或者平时容易被忽略掉的行为就会影响到我的思考,所以这跟一味地追求一定数量才能定性的定量调研有这本质的区别,可以这么说,我们策划公司所采取的调研,就是要带着疑问到市场中去寻求答案,或者去市场中去发现新的机会点,所以有些调研我们不出报告,只给出通过调研后的某些结论和因为结论而诞生的营销创意结果。
有很多策划项目的调研任务我都亲自去,大部分项目的策略都是我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想到了,譬如“亚瑟王智能防爆锁”的警察形象、“琥珀金茶”的反茶文化以及华淳葡萄酒公司的“纯园酿”健康酒概念,都是在尚未调研完市场就在头脑里形成了这些策略性思维,这再次证明了,我们策划公司调研的价值。
但是,我们的做法和想法毕竟太前卫,有些企业不是很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譬如最近我们合作的一个饮料客户,我们通过调研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且通过我们的水平思维创意法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点,客户方也有一点认可我们的策略点,但是,他们依然对我们的调研结果耿耿于怀,并且希望我们能给出这个策略点的科学依据,等于是要我们拿出完全科学和逻辑缜密的理由来,否则,即便是很好的创意,他们也不敢贸然接受,这初看企业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仔细一想不对!这等于是一个饥饿的人,收到一个好心人的施舍,他还一定要这个好心施舍的人回答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施舍给他!但我能这么告诉客户吗?显然不能!
我们双剑在很多做法上是另类的甚至在正常人眼里是怪异的,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怪异,但我们提供的方案一定要在顾客的思维中是符合逻辑的,不然企业客户就不能接受!这是我们最苦恼的地方,也是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但综合市场调研,我还是坚持我们的做法,第一,我们的调研目的跟专业调研公司的目的不同,我们是要通过调研寻找营销破局的机会点和可能性,而调研公司的调研目的是为了给委托的客户提供一个客观的描述,这个市场是方的还是圆的,哪怕企业客户自己已经知道了是方的还是圆的,但有了专业调研公司的数据,企业就完全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