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3: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管理硕士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第1篇

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同时,也对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优良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研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1.“德才兼备”是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性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生未来将会就职于在各个公共领域,唯有具备道德责任意识,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费席勒曾说:“谁在道德方面只想关心自己,谁就连自己也关心不了,因为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关心整个人类。他的德行绝不是什么德行,而是一种甘为奴隶、贪图报酬的利己主义。……每一个熟悉我们的人,则会单纯由于熟悉我们所关心的事情,也与我们共同受到委托,去寻找和创造社会生活。”费席勒指出了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的辩证关系,明确了道德的基本内容。这恰与公共管理者的服务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公共管理中“德制”的建设,正是公共服务精神物化的过程。公共管理治理模式要求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在面对新时期各种诱惑时不仅能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更要有道德责任意识,将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实”出发,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2.纵观国内外公共管理硕士生教育,不管何种教育模式,其基础都是深厚的理论知识。

好似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是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的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是无源之水”。实际操作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却是其薄发之基础。因之,公共管理硕士生在具备其他素质、能力的同时,要拥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只有那些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人才,即T型(基础理论宽厚、博大精湛)人才,π型(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在两个以上学科中具有精深造诣)人才,才能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教育目标即是未来公共领域的精英,然而,21世纪的公共管理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只有熟悉、掌握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公共经济等关联知识背景的管理者,才能化腐朽以神奇,自如应对。

3.问题的研析能力是对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根本性要求。

公共管理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决策,尤其是公共行政选择、政策有效性判断等,这不仅需要各种分析技能作为基础,还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辅助。同时,拥有分析问题、研习问题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复杂环境时仍能够保持清醒、审时度势、选择最为恰当的解决问题路径。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旨在培养公共领域高级应用人才,对学生分析能力亦有要求,即培养他们具有熟练的分析技能。“他们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分析家。公共政策代表了一系列的选择,它一定要建立在有效的实证、经济、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之上。同样现存的政策也必须经过评估来决定它们的有效性。这些都要通过对成熟分析工具的熟练运用才能实现。政策分析对于良好的政府治理至关重要。”公共管理硕士即将面对的是一系列错综交叉的事务处理,没有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他们何以承担治理、服务任务,提高管理水平?

4.社会能力,它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运用到社会实践、现实工作中去。

这不仅包括娴熟运用组织、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技巧,还包括有效的人际沟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探索与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社会能力分为两种智力: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和实践智力(practicalintelligence)。在他看来,社会智力是处理(人际)的一种能力,实践智力则是(处事)的能力。“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然而,公共部门管理人事繁杂、环境瞬息万变,未来的从业者恰恰需要这种社会能力,合理配备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任何组织都是有多元化的人群所构成的,而人力资源又是最弥足珍贵的。唯有合理的开发、使用人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让整个组织成为一体。公共管理硕士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生,它旨在培育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部门现代化与专业化要求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求公共管理硕士在具备广泛理论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能实际胜任公共部门事务处理,真正成为训练有素的公共事务实践者。

二、在中国,公共管理学教育虽然已发展几十年,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不足

第2篇

第一条 MBA论文可以是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的论文或专题研究型的论文。

第二条 为进一步提高MBA论文质量,加强MBA论文工作的管理,MBA论文选题由全院内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提出。各位老师所提出的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

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要将题目出得空洞。如“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等题目都过大、过空,不符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对MB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3、教师出题应考虑MBA的学位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色,不要任意的跨专业出题或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讲,教师所提供的选题范围不应超出自己所在专业的范围。如在企业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原则上不能跨专业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的选题,更不能出金融、保险方面的选题,反之亦然。

4、根据MBA的培养目标,MBA论文的撰写要求结合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注意数量的分析,要强化结合学生工作实际。

5、论文选题提交(包括教师更新的论文选题)的时间为每学期的期中之前,由MBA教育中心上网公布,逾期将不予受理。基于以上的意见,MBA教育中心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给予适当处理。

第三条 MBA学员选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员可根据MBA教育中心网上各位导师提供的MBA论文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经历等选择1~3个论文选题或导师作为论文选题志愿。

2、MBA教育中心根据学员所选的第1~3个选题顺序或导师编制学员论文选题汇总表,为每位学员分配一名指导教师。为确保论文指导的质量 ,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一般在同一年级同一性质的班(包括F-time MBA、P-time MBA和集中班)指导的论文篇数不能超过6篇。对学员的第一志愿比较集中(超过规定的人数或论文指导篇数)的导师,MBA教育中心应首先让第一志愿的导师优先挑选或确认学员;对于“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遵循学员的第二、三志愿并采取同样的方法让导师确认。对于3个志愿都“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通知学员重新选题。

第3篇

一、MPA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MPA办学自主性有限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政府已经给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是目前还存在“政校不分的情况”,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干预过多,没有做到“抓大放小”,依然存在管理过细的情况。专业学位办学尽管相对于其他学位来说自主权较大,但是在招生政策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规定依然过细。这使得MPA的办学机构有时不能够发挥本学校现有资源的特色,也不能够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例如,各地民族大学的招生群体就具有民族地区公务员报考较多的特点,各地民族大学中的教师相较于一般大学教师也更关注民族地区各类政策问题的发展与研究,因此对民族地区公务员的需求更加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公务员在学历、民族具有与沿海、内陆中部地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方面更需要灵活性,适应民族地区公务员的多元化需求,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行政干预会阻碍束缚MPA教育机构自身的创新性,不能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导致学校在申报过程中过于侧重动员各种力量来影响审批决策权。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教育的核心往往体现在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以公共管理专业为核心内容的学位类铟主要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PA。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二者的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并没有较大差异。据2004年《全国MPA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28%的学员认为现在各高校的MPA教育偏重理论,这与MPA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相矛盾,也使得MPA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的学员认为,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与MPA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实践及案例教学还比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我国MPA教育尚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并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违背了MPA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2011年的MPA教学纲要中,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小,仍然只有2学分。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具体岗位进行社会实践,时间为三个月。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但是,这一社会实践学分的要求距离我国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还是相距甚远,并未体现出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主要区别。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包括一年左右的行政实习,课程还涉及专题研究和自修,充分重视了公共管理教育专业硕士中的实践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如突出案例式、研讨式、模拟训练式教学。但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资料比较匮乏,质量不高也是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受限的重要原因。

第二,方向必修课划分过细,不符合MPA教育对通才的培养。我国MPA教育目前在方向必修课上设置了9个方向。而据美国1989年的数据调查显示,美国MPA教育机构中有23个机构未设立专业方向,在设立专业方向的MPA教育机构,平均专业方向数目达到4.89个。我国方向必修课的设置数目是美国的两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不利于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MPA教育。

学分制强制MPA学生选择方向必修课也不利于MPA研究生将自己的需求与课程设置相结合。因此,MPA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有多元化特点,但是方向不宜过细。

(三)培养方式与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不相符

MPA教育目前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修课程学分和撰写毕业论文。学分过多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往往与部分MPA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相符,也不符合其应用性特点。第一,根据MPA教育的学分设置,一般需要修17门课程,其中7门为必修课,10门为选修课程。MPA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允许其不脱产进行学习。大多数MPA研究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时间。MPA的学习时间一般为2~4年。最后一年一般为撰写毕业论文。这样就要求大部分在职的MPA学生在2~3年之内修满17门课程。在部分课程设置不符合MPA研究生需求的条件下,使其压力较大,忙于课业的应付,使得本应加大比例的社会实践等同虚设。第二,撰写毕业论文的培养方式不符合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研究为主,因此撰写论文就颇为重要,能够通过撰写论文达到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目的。但是,MPA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更多是以应用性为主,在国外MPA教育的培养方式中,大多以实践为主,多数大学没有论文要求,以便符合MPA教学的应用型目标。

二、对我国未来MPA教育的建议

(一)加大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的比例

MPA教育应以应用型为目标,因此在师资上除了有理论素质较高的教师对公共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进行讲授以外,还应该聘请校外一些有政府管理经验的导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政府管理实践操作的讲座或者课程,更符合MPA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所在的MPA教育中心就聘请过一定比例的具有政府管理经验或者正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MPA实践导师讲授MPA实践课程,深受MPA研究生的欢迎,并且安排MPA实践导师与MPA研究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可以就目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MPA导师共同探讨。但是在引入有政府实践经验的MPA导师讲授MPA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的比例,不能弱化MPA研究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互动,才能够引起MPA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MPA理论的理解。

(二)注重MPA教育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开设MPA课程的历史已有近80余年,我国自1999年开设MAP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13年,尚处于初步发展、摸索、模仿阶段。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我国都在向发达国家的MPA教育学习。但是,随着我国MPA教育的发展,应该尽快跨越模仿阶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MPA研究生实际需求的MPA教育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积极与国际MPA教育合作,开展联合授予学位、学分互认等有益合作。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日趋加强,需要加强国际事务协调,因此对我国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MPA课程设置主要是本土化,没有国际化倾向。但是公共管理需要按照国际管理办事,公共管理的实际过程必须面对世界通行的一系列国际准则,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处理经济、政治事务的视角更应国际化,研究本土问题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角。由于许多MPA研究生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属于在职学习,国际化的合作、联合办学等项目可以使得我国MPA研究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整体提升参加MPA学习的公务员素质。

(三)注重跨学科的发展,教师资源的多元化

MPA教育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由于报考MPA学位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求学过程中,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选题。但是,实际从我国已毕业的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的统计分析看,还尚未达到跨学科发展。有学者曾经选取9所大学对2002年MPA专业的950篇硕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题所占总样本比例超过10%的为经济、政治、财政收入、人力资源四类选题,所占比例分别为、18.10%、14.63%、12.63%,四类选题总和占到样本数的67.68%。但是有关国际问题、航天航空、安全、文化、司法、人口六类方向的选题占所有样本的选题比例不足2%,分别为、0.63%、1.05%、0.94%、1.26%、1.89%。由上可以看出,“冷门”选题仅仅占“热门”选题的六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师资方面主要是以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的硕士生导师为主,但是MPA教学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要求有很大不同,不仅需要公共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不熟悉或者社会实践经验有限,是很难满足MPA教育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研究“扎堆”,不能够将公共管理理论与更多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因此,我国应该在MPA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入一部分跨学科的教师,满足MPA教育的实际需求。

(四)注重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培养

第4篇

>> 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浅论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探索管理新理念,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抓好“五个结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思考 关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探索 注重问题牵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概念初探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把握教育基本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地方财经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研究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

[2]梁龙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研究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0.

[4]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113-117.

[5]赵世奎,张帅,沈文钦.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4:49-53.

[6]陈立文,曹亮,尹志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6):56-59.

第5篇

MBA的全称为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引进这个理念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商、四能、一种素养。三商是智商、情商,还要有胆商;四能是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一种素养是要有多元文化的素养。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三商

1.1智商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护理工作将逐渐向国际化、市场化、特色化、护理教育高学历化发展。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群体的人,是以人为本的,所面对的问题包罗万象,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知识。作为管理者的护士长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管理知识。为此不但要学习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还要学习行为科学、运筹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开拓视野,触类旁通,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低智商者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1.2情商

护士长要善于沟通,也就是要有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统筹全局的思维能力。要立足于全面和整体,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在解决问题时寻找使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的最佳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医患间往往为一件小事需要护士长费尽心机才能协调;而刚协调好的一件事,又因医护人员一句不注意的话而再起风波,甚至发展成医疗纠纷。因此,护士长除了有长期做协调工作的思想准备外,还必须有不为困难所动的坚韧意志。

1.3胆商

也就是要有谋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办医热潮的兴起,加上企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医疗价格调整等因素,医疗卫生市场竞争13益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医院原有的管理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医院管理也应注重经济、注重成本核算和医院的公共形象,研究医院如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此作为护士长必须具有一定的谋略,要有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卫生资源等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来吸引病人,杜绝乱开药、乱收费等现象,努力提高医院的声誉,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句话就是尽力做到(病人、员工、医院)“三盈”,甚至是“多盈”。

2.四种能力

2.1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创新可在知识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应用上创新和传播上创新。当今社会已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正面临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大较量,人们的观念、生活及生产工作方式都将发生巨变。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行业应当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城镇社区为阵地,以护士素质为保证,积极开拓创新护理服务市场。护理管理工作者要在思想上、管理意识上、服务理念上不断创新,要建立新的机制。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才能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2.2应变能力:

护士长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医院是个社会化的活动场所,突发事件层出不穷,随机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护士长在各项工作活动中,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掌握事物发展的新动向,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2.3公关能力

医院管理还要注重公共管理,常言道:“做官先学会做人”。护士长在医院中处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之中,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社会性,决定了护士长在整个医疗工作人际关系中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护士长必须有公关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公关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正确使用语调、表情、措词,以取得与病人及医院内方方面面人员的沟通。此外,护士长还应有容人之心,要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功、容人之过等等,“容人之道”是护士长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2.4组织管理能力

医院管理还要注重行政管理。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应该虚怀若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和带动他人。要实施激励机制,鼓舞士气,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使病房全体护理人员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只有把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病区的护理工作做的更好。

第6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