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4: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一语文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打基础的一年,为了学好语文,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预习
1.在讲新课以前,先朗读一遍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通过看书上注解或查阅参考书了解文章的作者、写作年代、历史背景等。
2.精读一遍课文,仔细品味课文中每一个词、句,理解它们的含义。实在不明白的提出来记在笔记本上或在书上注明。
3.速读课文。自己划分段落,归纳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把这些简要的记在预习作业本上。
二、上课听讲
1.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决不三心二意,当堂掌握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并且认真做语文笔记。
2.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克服“爱面子”的缺点。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论有没有把握,只要有想法,就要大胆回答,即使因理解不对,答错了也不怕丢面子。关键是弄清错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课上如有没听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没讲到,要及时提出,向老师和同学求教。
3.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做到取长补短,别人答的与自己想的一样,要认真听,决不沽沾自喜;如果别人答错了,也要认真听,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别人答得比自己答得好,要问个为什么:他为什么能想那么深?我为什么不行呢?他是怎么想的呢?因此还要虚心向人家学习。
三、课下复习和作业
1.下课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及时的系统的复习一遍,做到全部掌握。对老师课上所讲的难点要回忆一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逐步分析的,并且运用这种方法分析其它有关问题。
2.在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笔答作业。克服不复习就做作业的习惯。
3对口头作业(如复述课文)和笔答作业一样重视。
四、小结
1.每学完一课书作一次课小结。内容是:生字注音,生词解释,作者的国籍、生活时代和对他的评价,划分段落的方法,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2.每学完一个单元作一次单元小结。重点是比较各课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写出自己在思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主要收获。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认知和高阶认知
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叫认知。因此,不仅人类有心智和认知,动物也有心智和认知。
那么,人类与动物的心智和认知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心智和认知。人类认知也称为高阶认知(higher-order cognition)。
1.语言
人类语言是一种表意的符号语言。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先后产生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声音语言(voice language)和符号语言(symbol language)。人类使用的符号语言处于语言进化的最高端。人类语言向下兼容了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人类的声音语言也称为口头语言(spoken language, oral language)即言语(speech)产生于数十万代人以前,将人类的口头语言记录下来就形成文字,由文字和词法(Morphology)句法(syntax)规则构成的表意符号系统称为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简称(language)。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三件事改变了人类进化的方向,这三件事是:直立行走、火的使用和语言的发明。人类的语言文字仅有5000年的历史,但它使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进程大大加快。语言的使用使人类最终进化为人。所以,人类与动物本质的区别是语言。
2.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方式。人类思维以抽象概念为基础,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和决策等认知形式。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后起的思维可以对前行的思维进行再思维,这就是反思(reflection)。因此,人类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研究。人类的思维和反思是以语言为基础进行的。语言形成思维,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这就是所谓“沃尔夫假说”(Whorf Hypothesis),它包括两个方面:(1)语言决定论,即学习一种语言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2)语言相对性,即操不同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维,或者说人的认知过程因语言不同而不同。人类对思维的研究和思维的历史一样久远。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建立相当完备的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逻辑学理论。近代哲学家笛卡儿、培根、康德、黑格尔等人对思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开始研究脑与思维的关系。笛卡儿的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命题是“我思故我在”(拉丁语:Cogito, ergo sum;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英语:I think, therefore I am),人的本质被定位在思维上。
3.高阶认知的重大发现和研究现状
认知科学建立以后,人们对思维的认识更加深刻。例如,著名语言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莱考夫(George Lakoff)指出“思维是无意识的”(thought is unconscious)就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它被称为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发现是“心智是涉身的”(the mind is embodied)和“抽象概念是隐喻的”(abstract concepts are metaphorical)(Lakoff, 1999)。又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认为,思维具有快的和慢的两种形式,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心理直觉的、启发式的、快的、容易发生错误和偏差。系统2是逻辑的、精细的、慢的、正确的。卡尼曼和沃特斯基(Amos Tversky)建立风险投资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它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授予他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上研究都是在高阶认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4.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一些成果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团队多年来坚持高阶认知的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蔡曙山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前认知科学中的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最终成果《人类的心智与认知》从“认知的神经科学基础”、“心理与认知”、“语言与认知”、“逻辑与认知”、“认知与决策”、“文化与认知”六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智与认知。全书共18章,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反映了本团队在高阶认知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团队近期的一些实验研究将在稍后介绍。
三个层次的学习与认知
前文说明,动物和人类都有心智和认知。在他们之间,还有机器的心智与认知,尽管机器的心智和认知仅仅是对动物或人类的模拟,但这已经形成人工智能广泛的研究领域。
学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动物、机器和人类都有学习的心智行为。动物、机器和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不同的。三个层次的学习与认知可以用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四个标准来加以区分,如表1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是凭借语言和思维来进行的,动物的学习和认知却只能依靠记忆和行为反应来进行。第二,动物是没有思维的,因为动物语言不能产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判断和推理更无从谈起。机器的思维只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正如塞尔(John R.Searle)的“中文房间”模型所揭示的那样。人类使用表意的符号语言,能够产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并在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判断,进行推理。人类是思维的动物,我思故我在。第三,因此,只有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具有创新性。
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模型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思维的限度就是语言的限度。
1.语言决定思维:沃尔夫假说
沃尔夫假说(Whorf Hypothesis)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德国哲学家海德(G.Herder,1744-1803)、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和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萨皮尔(E.Sapir)是博厄斯的学生,沃尔夫(B.L.Whorf)又是萨皮尔的学生。沃尔夫假说又称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沃尔夫假说(Whorf,1956)由两个部分构成:“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语言相对性”(linguistic relativity)
“语言决定论”假说来源于沃尔夫在火灾保险公司工作时的经验。他在处理火灾保险时发现,有些火灾是因为有人将烟头扔进空油桶造成的。沃尔夫发现,贴在油桶上的标签“空桶”导致人们相信这些桶是安全的,而实际上这些桶里充满着爆炸性气体。这就使他产生了语言决定论的想法:语言标签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这就是后来形成的“语言决定论”假说的基本信条。它的强表述是:语言完全决定思维。
“语言相对性”假说则主要根据沃尔夫对印地安语的研究。他发现印地安语明显不同于欧洲语言。这使他相信印地安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与北美的新欧洲移民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不唯语言决定思维,甚而不同的语言会迫使说话者以不同的方式思维。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要说明美国印地安语与标准常态欧洲语(Standard Average European, SAE)的不同特征,以及说这两种语言的人的不同思维方式。
沃尔夫相信,说不同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维。他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这种区别表现在特别的和一般的两个层次。他的著名例证是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关于雪的语词有很多种,它们被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雪,而这些不同类型的雪对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沃尔夫证明,在爱斯基摩语中存在的这些不同语词使爱斯基摩人以不同于欧洲人的方式来对雪进行思维。更一般地说,沃尔夫证明对于基本的概念如空间、时间和因果性,印地安人与欧洲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例如,居住在亚利桑那州东南部印第安村庄的霍皮人(Hopi)认为时间是循环的,而世界的基本成分是事件而不是对象。沃尔夫的理论不同异常之处在于,他认为他的这些怪异的想法是可以用霍皮语的性质来解释的。
其实,任何一种语言都很容易找到不同于其他语言的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能够提供支持沃尔夫假说的证据。例如,汉语中称呼父母兄弟亲戚的语词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最丰富的。如果“四世同堂”的话(这在中国很普通,可惜现在只见于小城市或农村),这些称呼会包括:曾爷爷、曾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妻子;儿子、儿媳。父母一辈的亲戚有:伯伯、伯母;叔叔、婶婶;表叔、表婶;姑姑、姑父;姨妈、姨父;表姨妈、表姨父;舅舅、舅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继父、继母。同辈的亲戚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舅子(内弟)、内弟媳;姐夫;下一辈的亲戚有:侄儿、侄女。
这只是四代之内的称呼。下面是中国人常说的“祖宗十八代”的称呼: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母、子女、孙、曾孙、玄孙、来孙、孙、仍孙、云孙、耳孙。
老外对这种表述和关系恐怕是一筹莫展。这样复杂的血缘和亲戚关系,恐怕只有一字一义的汉语才能表达,恐怕也只有重视血缘和亲情的中国人才需要表达。曾爷爷用英语说是grand-grand-father,那么太玄太上太曾祖爷爷就要连说18个grand再加father了。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英语中这样的表述,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也没有这样的语言,他们不需要表达这样的关系,除非是翻译。这是沃尔夫假说的一个推导:各种语言之间从本质上说是无法相互翻译的。
2. 语言和思维形成文化
沃尔夫假说在汉语里得到很好的支持:语言形成文化,语言和文化决定思维。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她的根基是象形表意的汉字。自秦统一文字以来,她成为两千多年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的根基。在这个中华文明圈里,东西南北中不同的人可以说不同的方言,但并不妨碍任何两个方言区的中国人之间的沟通:他们只需要坐下来写汉字。自秦统一文字以来,中国传统汉字(繁体字)的字形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阅读两千多年以前的文献(汉字简化以后,这种联系遭到了阻断)。
自汉以后,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体系。而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也都是与汉字密切相关的。例如,儒家核心思想祖宗崇拜,就是凭借上述汉语里特有的文字来传播的。如果没能这些中文语词,很难想象中国人如何去思考血缘亲情关系,又如何去实践祖宗崇拜。中国人一定要在这样的血缘亲情关系中,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正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每年数十亿人次的中国人“春节大迁徙”的文化背景。
3.基于语言和文化的人类学习与认知模型
下面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模型(图2)。
在这个模型中,语言是人类思维、学习和认知的基础。语言形成文化并通过文化而被理解。因此,语言材料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被人类思维所加工。根据卡尼曼的双系统加工理论,人脑分别在心理和逻辑两个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工,这就是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加工过程。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有载体的。承载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有家庭、服装、文学、艺术、音乐、时尚、建筑、价值观、思想意识、休闲、节日、节气、社会结构、宗教、科学和技术等等,它们被称为“文化因素”。
例如,“清明”这个汉语语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清朗而明亮”,这是它的本义,“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二是24节气中的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唐・杜牧《清明》);三是借指政治清廉明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非常响亮的新观点、新目标写入党的十报告,令人耳目一新。(人民网评论)”
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背景,“清明”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就很难被正确理解。从语用学(pragmatics)的观点看,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会受到说话人(speaker)、听话人(hearer)、时间(time)、地点(place)、语境(context)五大因素的影响。语用学研究语言符号和使用者关系,只有语用学上的意义才是完整的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离开一种语言特定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这种语言的意义。
一些实验研究
以下是笔者本人和本研究团队近期关于语言和思维的一些研究。
1.影视作品言语行为的分析和实验研究(肖潇)
研究背景: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中期以后由牛津分析哲学家奥斯汀和美国心智和语言哲学家塞尔先后创立和完善的语言理论,它把人类的言语看作是用来做事的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影视作品的剧本、表演都可以用语用学的方法和言语行为理论来加以分析,这样我们会看到通常影视作品分析不能发现的问题,可以帮助导演和演员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影视作品的意义,提升影视作品的理论水平和表现力,更好地实现影视剧本作者、导演、演员、观众各方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实验假设:(1)剧本作者和导演、演员之间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2)影视作品内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3)影视作品和观众之间也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如何正确使用言语行为,实现影视作品的交际目的,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方法进行分析。
实验方法:以评价好和差的两部影视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建立言语行为的分析模型和语言力量的量表,以心理行为实验的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
2.关于概念隐喻的认知意义研究(张逸梅)
研究背景:认知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抽象概念大多是隐喻的”(Lakoff, 1999),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法,是一种从已知认识未知的认知方法,其逻辑依据是类比推理,而类比推理是中国人擅长的推理形式。使用隐喻来学习和掌握抽象概念,这一认知过程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本研究考察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加工,并与西方被试进行对比。
实验假设:(1)隐喻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隐喻加工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2)不同年龄的中国被试,由于语言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其对抽象概念的隐喻加工有明显差异。(3)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造成对抽象概念的隐喻加工有明显差异。
实验方法:心理行为实验,电脑问卷,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
实验一:中国人更擅长类比推理和隐喻,两者之间有因果关联。
实验二:同年龄的中国被试,由于语言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其对抽象概念的隐喻加工有明显差异。
实验三:母语为汉语的中国被试与母语为英语的西方被试,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造成对抽象概念的隐喻加工有明显差异。
实验设计:待完成。
3.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牟兵兵)
研究背景:言语行为理论,直接的言语行为,间接的言语行为。
实验假设: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选择直接言语行为或间接言语行为受性别的影响。
实验方法:以清华大学61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1)清华大学男生在恋爱方面并未出现大众刻板印象里中“木讷清华男”恋爱难的现象。(2)在恋爱表白中,多数被试非常清楚表白措辞的重要性,同样了解语言在爱情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认为自己当时的表白措辞有值得改进之处。(3)与恋爱对象交往的过程中,半数以上的男生表示自己在理解女友的间接言语行为方面存在困难,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知晓深不可测的“女人心”。(4)接受调查的被试中,有半数以上曾被女生称过为“木头”,他们也表示因自己当年的懵懂与不解风情,未能准确理解女同学示爱的“言外之意”,从而错失爱情。本研究意欲说明,话语意义是交际双方共同协商、建构的结果,在恋爱关系中更是如此。
4.情绪对请求的言语行为间接程度的影响(李富强)
研究背景:言语行为理论,直接的言语行为,间接的言语行为,请求的言语行为。
实验假设:(1)情绪对被试在特定情境下的间接言语行为有影响:(2)消极情绪能够让被试做出更为间接的言语行为;(3)积极情绪能够让被试做出更为直接的言语行为。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开放对话完成任务(Open-ended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 DCT)的研究范式。DCT研究范式包括若干个自然对话情境,每一情境均要求被试根据情境写下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将会如何提出请求或作出拒绝。开放式DCT范式对被试的反应几乎没有限制,能给予被试充分的反应自由。DCT还具有能快速收集大量数据的优点。因此,本研究采用DCT研究范式来引出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请求表达方式。
实验结果:未完成。
5.复合命题等值推理的实验研究(易源俏)
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展对推理的研究,如沃森选择任务实验(Wason,1968);沃森和约翰逊莱尔德的推理和思维(Wason and Johnson-Laird,1968);约翰逊莱尔德的心理模型(P.N.Johnson-Laird, 1983);里普斯的证明心理学(Rips, 1994)等。逻辑学只考虑推理的有效性(正确性),而不考虑推理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要考察人类头脑中的逻辑和推理,而不是考察逻辑学教科书中的逻辑和推理。
实验假设:(1)人们对于抽象材料的推理能力要低于具体材料上的推理能力;(2)在复合命题推理中,单模型问题的推理易于双模型问题的推理,双模型问题的推理又易于多模型问题的推理。对联言推理的命题,仅仅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外显心理模型,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充分或必要条件推理有三个。(3)性别对推理的成绩有影响。(4)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中否定出现的频次影响推理成绩。
实验设计:复合命题的等值推理:采用2×3×2的混合设计,自变量分别为性别(男和女)为组间变量;命题类型(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为组内变量;材料类型(抽象材料、具体材料)为组内变量。
实验结果:未完成。
6.汉语成语的神经科学研究(谢晓燕)
研究背景:成语以简明的语言形式反映深刻的认知经验。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成语。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其形式和内容是不能更改的。汉语成语十分简明精致,它基本上是由4个汉字构成(占95.57%)。大部分的汉语成语都可以分为(2+2)的结构形式,其中包括并列式(前两个汉字和后面两个汉字是并列关系)和主谓式(前面两个汉字和后面两个汉字是主谓关系)。语言影响思维,甚至决定思维(Whorf,1925-1941),汉语成语对中国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ERP技术探测不同结构特征的汉语成语的加工特征,根据特定的脑电波形对汉语成语加工做出解释,得出一些结论并进行讨论。
实验设计:采用2(并列式,主谓式)*2(成语,词组)的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18名大学生,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无阅读障碍。
实验设计:成语和词组都分为主谓式和并列式。由60名大学生对成语的熟悉度进行5点量表评定(1为最不熟悉,5为最熟悉),主谓成语熟悉度平均得分4.49,并列成语熟悉度平均得分4.61,熟悉度差异检验t=2.53,p=0.01,差异显著,因为二者熟悉度得分都很高,考虑天花板效应,所以在实验中并没有考虑此种差异。
最终选取80个成语(40主谓式成语,40并列式成语),80个四字词组(40主谓式词组,40并列式词组),以及40个填充成语和40个填充词组。其中主谓式词组和并列式词组均由成语改写得到,保持成语的前两个汉字不变,将后面两个汉字改写为意义相近的其他表述方式。
实验结果:待完成。
7.逻辑推理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刘剑凌)
研究背景:罗素、爱因斯坦等哲学家和科学家曾对《几何原本》的逻辑力量发出惊叹。逻辑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的理性力量,同时又与创造性所需要的强大心理动力相契合。逻辑推理与创造性思维有无关联?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应该分别研究各种推理形式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溯因推理是由结果追溯原因,或为现象提供解释性假说的推理,是与归纳和演绎并列的独立的推理形式。本研究考察溯因推理与创造性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关联主义;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9-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体系2008(CF2008)》指出:非计算机专业要确立以应用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要以应用为目的和主线组织教学。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据调查,有86%的学生表示喜欢该门课程。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1)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够,如文科学生更喜欢文档编辑、图案设计,而理科学生对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更感兴趣;2)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的需要[1],如教材还在以Office2003为中心的时候,Office2010早已为大家所接受;3)缺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于大班教学无法完全满足个别学生的特定要求,所以课后自主学习成了学生提高自我的法宝。
2 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关联主义的耦合性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西蒙斯认为学习是一种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的动态过程,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整体[2],可以定位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3]。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数字时代的入门课程,有新陈代谢快、内容跨度广、知识碎片化等特点,与关联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创新观等核心观点[4]有高度的耦合基础。
知识观 关联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组织,并非一种结构,知识由普罗大众创造、传播、修改、完善、更新甚至扬弃。同时,西蒙斯引入知识流的概念,并把知识流与知识网络组织比作石油与石油管道[5],特定的知识流总会给时代淘汰,但其流通的管道却永不过时,所以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深化,更应该充实通道的建设。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流具有普遍性、多元性、片段性、时效性等特点,单单依靠强硬记忆无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合适的学习通道尤显重要。
学习观 关联主义注重学习通道的建设,希望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和知识网络。学习网络结点可视为外部结点,是形成信息和知识源的结点;知识网络结点可视为内部结点,学习者通过心智的调整、重塑来反映新环境和新信息,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持续获得经验以及创造新知识。一般认为外部结点可以是人、书、网站、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源[6],内部结点则通过个人的思维能力来反映。由于计算机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需要新的学习理论支撑,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构建增强型的个人学习网络(通道),可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者主体地位、激发学习者兴趣、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的特点。
实践观 关联主义认为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施,仅仅了解知识的变革、明白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针对相关问题选择有效的工具与手段,就是一种决策的能力。更进一步,关联主义认为培养决策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正是基于这种决策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也是相互吻合的。
创新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迁移、学习的扩展[7],关联主义体现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力。关联主义认为创造能力是指看到现有思想或概念之间的新联系,建立新的现实的能力。创造能力包括构建、改革、创造、解构和再造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正是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目的。
3 研究性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建立在互联网所提供的时空平台之上,互联网能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有效组织、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关联主义对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鉴于关联主义的内涵,本文提出研究性学习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本研究利用IE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以B/S(Browser/Server)架构来开发“计算机文件基础”专题网站。这样一方面通过成熟的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课堂内外轻松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组成要素分析如下。1)学习者: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性别、年龄、地域、学习方法、学习交互、运用媒体的能力都不尽相同。2)专题网站:专题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为学习者提供共同的学习资源,展示学纲和学习任务,支持学习者注册。3)社交网媒:学习者通过社交网媒获取资源、分享资源、与其他参与者协作学习,建立有效的学习通道。4)群组:基于事先分配的任务,群组研究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感兴趣的问题。5)RSS聚合工具:学习者通过微博、论坛、QQ群等聚合相关信息,达成共识。6)课堂讨论总结:分小组表述相关研究成果,接受并回应质询,实时交流,激活新思路。7)教师:充当指导员及裁判角色。8)协调员:收集群组讨论信息,调配人力资源,处理群组间的交流问题。
4 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具体情况,以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级(1)班的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时间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每周安排4节课,笔者将其划分为“课题准备、课程简介——确定主题、成立小组——研究实施、建立通道——总结交流、共同提升”4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前两节课在星期一,后两节课在星期四,中间有三天半的时间供学习者搜索研究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正好为学习者建立有效学习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课题准备、课程简介 1)教师利用教材、PowerPoint等多媒体介绍课程内容、学纲;2)教师以专题学习网站为平台,从教学单元选择若干可研性、目的性、创新性都比较高的课题供学习者选择;3)教师介绍课题的基本要求、研究目的、研究规范和已有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者深入思考问题。
确定主题、成立小组 1)学习者初步了解课题、讨论课题,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和个人兴趣确定研究课题;2)小组内部第一次交流讨论,明确课题重难点,推选负责人(协调员),以及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具体任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研究实施、建立通道 1)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分工查阅资料、检索信息、寻找信息源,达到建立有效子通道的目的;2)回到课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有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源、建立较为完善的学习通道;3)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验证相关实践操作,检验学习通道的效度,共享学习通道的利好,并回应第一次讨论时候明确的重难点;4)小组成员全面掌握课题内容的学习通道,在此基础上反思重构,建立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结点;5)小组负责人记录研讨成果,整理成文,并上传专题学习网站,供其他小组阅览学习以及质询。
总结交流、共同提升 1)各小组自由安排成员表述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学习通道;2)全体组员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回应质询,分享学习心得与学习通道;3)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4)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促使学习者更进一步思考问题;5)教师对小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点评,肯定学习通道的建设,并预告下一教学单元的有关课题。
5 结语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强调学习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1)班的学生普遍取得较大的进步。据调查,该班97%的学生通过了2013年7月份的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93%的学生对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较为满意。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反映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海洋越来越浩繁[8],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甄别信息建立有效学习通道的决策能力和知识迁移重构的创新能力。目前基于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论还处于探讨发展的上升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来证明,笔者将在后续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皓怡,李秋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2-14.
[2]张汇芬.关联主义学习观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4):33-35.
[3]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4]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联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5]西蒙斯.李萍,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6]陈君贤.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9(8):19-22.
论文摘要: 高校非计算机课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课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并从多媒体教室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方面论述了新教学模式和改革,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许多高校已经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文化课,这意味着计算机不再是工具,而且是文化。工具是可选的,文化却是每个人必备的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这一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必备工具。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特别是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备受各方面的关注。近几年,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现在许多大专院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和探讨,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起点差异较大。现在许多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学校、家庭及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中学时已经学习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有的甚至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了。这些学生在进大学时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山区的学生,进大学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没有计算机知识。这样就给《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很熟悉或者感觉太浅显,水平较低的学生却感觉很深奥,很多内容很难理解。
2.教学方式日显陈旧。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课文化基础》课程都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上课,采用了大屏幕投影、教师讲解配合演示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得更加明了直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教学为方式仍然是以前的“满堂灌”的形式,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生即使听懂了,也很容易忘记,很多学生感觉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己想学,就会产生厌学心理,造成上课不专心、老打瞌睡等现象。
3.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实际的上机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以大屏幕投影的多媒体展示,一次展示的内空较多,很多内容学生是囫囵吞枣,无法消化。这就造成很多上课讲过演示过的内容,在上机实验时,学生还是不会,老师不得不再讲一次甚至多次。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二、课程改革思路
改革思路是:摒弃传统的多媒体讲授、机房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讲授与实践不需要有时间间隔,现场实时地教学和指导。摒弃传统的灌输知识方式,采用任务教学法,精心组织,将每次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在实践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转贴于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改变以上情况,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努力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讲授计算机理论,加强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辅导。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知识不仅仅通过教师传授得到,主要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上机操作,而且学生对于操作性的内容,一般都比较感兴趣,主动性比较强。因此我们考虑,能否让学生在机房里面直接学习,立即实现操作呢?
1.在机房实践时,注意将知识点的讲解和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任务的认识,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2.在多媒体讲授时,摒弃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仅围绕书本上的几个命令、菜单讲授,就会觉得单调无趣。对于这种简单的理论,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理解,可是能否真正掌握呢?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老师讲授时听懂了,可到了机房就不会操作了。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掉理论讲授的环节,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点,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
3.建立学习网站,为教学服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进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我们正在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包括电脑教学、课件演示、等级考试、在线测试、疑难解答等内容,将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在这个精品课中,包含上机课的实验素材、布置的作业题、教学课件、模拟试卷及答案、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卷等。学生可以在这里预习、复习和测试练习,还可以和教师交流。
进行上述教学方式的改革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不同起点的学生可以自由控制学习进度,起点高的学生可以学得快一点,起点低的学生可以学得慢一点。对于我们来说,以上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以这种方式上课,怎么安排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操作内容是关键。只有安排恰当的内容、恰当的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红英.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福建电脑,2008.3.
论文摘要:在初中牛津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中,有一个就是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进而对英语学习也失去了兴趣与学习动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对策分析与探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牛津英语新教材对教学的帮助是很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非常的聪明,但是唯独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其成绩不是非常出色。而相反的,一部分学生不是非常的聪明,但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也非常的努力,所以最后的成绩也往往比较出色。
文化是一个完整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到抽象的行为规范、伦理标准、人生信仰、价值观念等等,因此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人不仅仅是“社会人”,而且还是“文化人”。
1、解读牛津英语教材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在各个版块中教材都十分的注重对学生语言实践和对话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在教学也不能以本为本,而是要尽最大的可能去充分挖掘探讨、活化教材资源,让教材更加深人的走进学生。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删减,从而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当然,补充的教材必须要和本单元的教学话题相关。
2、英语文化意识的影响因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大,主要在于,他们对英语的文化了解不够,对英语的情境也了解不深,所以,导致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乏善可陈。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充分的认识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树立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
了解英语文化意识,可以从两点人手:一是英语文化的价值取向,二是英语文化中的传统习俗。
2.1价值取向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和价值取向,对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也是大不相同的。特定的文化标准文化意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准则,行为方式。一种文化中推崇赞扬公认的举止思想,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有可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单词Inpidualism为例。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这个词反映的是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完全凭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功的个人品质。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崇尚依靠个人的能力去实现个人的利益,认为个人的利益至高无上,鼓励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这种人生信念可以从下面的这些谚语中反映出来: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2.2传统习俗
在英语文化中,传统的风俗与习惯也是英语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传统习俗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思想、举止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则体现在称呼、赞扬、道谢、致歉、禁忌、对颜色的偏好等各个方面。
以颜色偏好为例,不同的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内涵和思想都不一样。中国人大多偏爱红色,但凡有喜庆、节日,都要以红色装饰,象征着幸福、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却代表着血腥、灾难和危险。因此((红楼梦》中的“怡红公子”、“怡红院”这些词汇,在英国翻译家Hawkes的译著中则被译作“Green Boy”,“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而不是“the Happy Red Prince”,“Happy Red Court”。
3、加强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了解英语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习俗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人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英语文化意识。
3.1加大课堂的文化输人,强化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渠道,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当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教师要更新教学旧有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充分的挖掘教材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3.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语言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有效培养,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的交际,使学生能够适应英美国家的招呼,寒暄,称谓,道歉,致谢等礼貌表达方式,或者是让学生在模拟英语文化环境中生活,使其能够逐步的掌握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
4、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4.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教学也已经脱离了已本为本的教学方法,转而向实践性更高的语言教学发展,这就需要较高语言素质和较强文化素养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当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随着教材及其考试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师不仅要刻苦钻研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 训练
近些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迷状态有了不少起色,但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即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和人文教育日益淡漠。
这种情况首先与生源有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中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升高中无望的初中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低,缺乏学习热情,存在着"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 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再到很反感, 提起来就 "头疼"。这样,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需要了就 "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的"大酱碟"。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其次,中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是学生学习重点,就业的需要很自然地把专业课和技能训练的比例加大了。
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矛盾,厚重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把人的培养当成劳动工具的制造,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使他们成为能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素质全面发展的中等专业人才。
为此,在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中就有必要施行以下教学措施:
1.启发式教学法。怀海特说:"没有兴趣, 就不会有进步。快乐是唤起活生生的有机体去适应自我发展的天然方法……快乐是生命冲动正常而健康的刺激力量。"[1](P55)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和动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的特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因人施艺。对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天资和才能,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启发,使其在这一领域能有深造的机会,有成才的基础。
在技能训练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尽量利用训练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分层教学法
夸美纽斯说:"知识如果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孩子的心灵,它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 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 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2](P153)
对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各异的学生,其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无论是采用高要求,还是低起点或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务实有效的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相对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培养综合性或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便于实施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智力及个性特征等诸多因素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特长,也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扬长避短,适合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3.学导式教学法。切实做到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应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旧观念,树立教师导向的新思路,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 敢于创新的精神。
4.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笔者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几条建议和对策。
(1)明确目标。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国家教委颁布的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 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总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好文化基础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文化课为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学好文化课,才可能更好地学习技能知识。在职业技能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中,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
(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二者不可偏废。重理论轻实践会造成专业技能的萎缩,最终华而不实,纸上谈兵,而不能适应劳动实践的需要;而重实践轻理论会造就出现代的熟练工,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做基础,缺乏可塑性和发展的潜力,这是不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的。
在专业教学中,应以理论分析为线,以技能训练为面,将基础知识始终贯穿于技能训练之中,不能将二者孤立开来。在强调基础知识指导作用的同时,重点在于应用,只有应用于实践中并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是有用的。因此,只有把二者融为一体,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综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我们以为,在专业教学中,只有把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技术学习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提高为根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专门技术型人才。
(3)实行校企合作
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过分超前于社会需求或者之后于社会需求。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开展中职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以中级技能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范式。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要取向。
总之, 在中等职校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实行校企合作,可以让更多地学生亲身到企业去体验,感受,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中职校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 把中职校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90-02
当今,英语成了通用的国际科技、经贸交流语言。随着中国加入WTO,加速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其与双语教学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一项重要而有益的举措。然而,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这是一个微观的、看不到的世界,是一个常变常新的动态世界。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知识更新快,难于记忆与理解。实践早已证明,对具有这样特点的知识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既感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和记忆,最终必将导致学生的厌学。加之用双语模式,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改革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是必要且紧迫的。
我校近几年开始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双语教学授课对象的英文水平、知识的难易度等因素,从双语教材使用、教学手段的运用、双语教学授课方法以及学生成绩的考核等几方面进一步了深入研究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体现在学生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等等方面。本文将对我们在近两年的实践工作中所获得的心得与体会加以阐述,以期对双语教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一、“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应用
许多研究者认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造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能够互相影响,学会如何学习,而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就是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目标。我们借鉴了许多欧洲及亚洲国家积极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该方法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这种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和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课前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大纲所确定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一个连贯的教学路线。教学中,授课教师先将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知识的内容,理解内容的含义。之后授课教师以探索的语气引导、启发学生,使之感到好奇并继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引伸出新的问题,最终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授课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扎实的学科功底、较为广博的系列知识结构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应变能力。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必将面对学生所提的形形的问题,有些完全是令人惊讶的。教师必须具有以上的能力,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巧妙地引导学生们把讨论控制在教学内容范围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目标。因此,要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双语教师,就必须迅速提炼自身素质,勇于探索各种教学模式,真正成为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师。
另外为创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气氛,教师在具体教学手段中,可将一名学生的问题交给其他学生回答。笔者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最好不要简单地说对与错,而是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笔者曾经在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的讨论中,两次对一名学生所提的偏离主题且又非常奇异的问题做了否定的评述。结果在后来的教学中发现,该生在所创造的教学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尽管在事后进行了积极的补救,但效果甚微。期末考核中,该生成绩很差,对其卷面分析后发现,连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未掌握。这是笔者至今深感懊悔的一件事。
总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通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的确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展现出极大的学习潜力,而且他们掌握知识点的时间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点我们在期末的试卷分析中获得了肯定的答案,生物化学补考率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当然,由于受到目前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大胆地实践和探索,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不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教学实践,使“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真正在本学科发挥出积极的效应。
二、“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应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智力因素,而是包括环境和情感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生源的扩大化,高校所招的学生必定存在知识结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笔者所处的高校属中医院校,此类学校尚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班级既包括理科学生也包括文科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文科学生一般英语底子较好但化学知识基础较差,相反,理科学生一般英语底子较弱但化学知识基础较好。在实际的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这两类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正是依据这些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其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这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正是分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师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各个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等,将学生按各自特点分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互帮互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的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估计,选择自己的层次(A类是学习困难学生,B类是成绩中等学生,C类是优等学生),然后授课教师与该班班主任进行交流,摸底调查,了解每一位学生上学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课后作业、师生交流等进一步地了解确定学生的层次。在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中,将不同层次的文理科学生搭配分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互帮互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分的层次是应当是动态变化的,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通过不同途径鼓励学生,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矫正了学生的自卑和自满心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然而,尽管分层教学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具体的实践运行中仍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需要授课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研究总结,以期形成更为有效、科学、完整的适合本校相关学科教学特点的经验和策略。
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我们的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是显著的。然而,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种模式会占用很多时间,这将导致学时非常紧张,因此为了节省授课时间,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是很有必要的。用多媒体方式授课还存在一个公认的优势,就是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可突出重点,活跃气氛,如表格、图片、动画,都可以充分展现在课件之中。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如酶的竞争性、非竞争性与反竞争性抑制是生物化学重点及难点之一,我们采用了一个相关的动画片断后,加之应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在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是非常明显的。
四、结语
双语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蕴含着全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它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应该说还是一个新生儿。许多方面在细节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的生物化学本身是非常难学的课程,因此,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是紧迫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又切合实际的双语教学途径,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Wei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8.
[2]李冰.试论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J].中国电化教育,2000,(6):36-38.
[3]赵统臣.分层教学理论的探讨[J].药学教育,2005,(4):35-37.
[4]厉周,方素珍,何井华,等.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中英语授课的实践与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42-47.
[5]滕晓英.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32.
[6]袁笃平,俞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J].中国外语,2005,(5).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丰台区 马家堡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5
【济南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7873
大智是专门从事高考、中考备考研究,教材研发,家长教育推广,在线教育开发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总部位于泉城济南。大智努力践行“公办学校的助手、家庭教育的帮手、素质教育的推手、民办教育的旗手”的定位,已相继在全省开设直营分校数十所,拥有员工千余人,下设学习科学研究院、中高考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院、自主招生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院、创冠春季高考研究院6大科研机构,办学规模、招生数量及发展前景均在行业遥遥!
大智正在通过创新的课外辅导模式,全面提升中国青少年素质,积极引领中国课外辅导教育发展。大智在业内率先提出“真名师”工程,定位真问题点,立足于通过本质看现象,坚持以考点的命题方向为线索的培养模式,强化命题方向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不仅清晰考什么(what to test),更清晰怎么考(how to test)以及怎么解决(how to deal with)的问题。大智坚持分层培养思路,定位学员能力层次,因人施教,按需授课,坚持学员的分类分层提升。优秀的孩子,基础的孩子,基础薄弱的孩子都有专属定制的培养模式。
凭借卓越的口碑和办学成绩,大智先后荣获“中国教育新锐奖”“中国教育行业成长十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4A级单位” “中国好教育——品牌影响力教育集团”“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及“山东省商标”等荣誉。
选择大智的“理由”——好品质,铸造好口碑
1、强势品牌
“山东省商标”上榜教育品牌,全国十大课外辅导品牌之一。
2、超大规模
30余所分校遍布济南、青岛、临沂、济宁、泰安、淄博等各地市,已成功辅导22万学子。
3、高效教学
山东每3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山东每5名考入省重点中学就有1名出自大智。
4、师资
数学专家王燕谋先生担任首席顾问,中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张朋先生领衔“真名师讲师团”。
5、品类齐全
15年专注中高考教学,开设1对1、2人制、精品小班、名师大课堂等多种辅导模式。
6、显著效果
经过大智辅导的学生,单科平均提升30分,全年提分324分,进步426名。
7、极佳口碑
大智严控教学品质,追求教学效果,口碑极佳,60%以上学员来源于家长、学员转介绍。
8、荣誉
大智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维东先生荣获“影响济南”年度创新人物等诸多奖项,大智荣获“山东教育总评榜行业突出成就奖”等数十个奖项,省市委领导多次莅临大智视察指导。
【济南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7873
【大智学校招生简介】:
大智学校是一家致力于高考辅导、高考复读、中考辅导、艺术培训、作文培训、素质拓展、自主招生等的知名辅导学校。以学生的成绩进步为目标,以学生最终考入重点学校为目的。
开班时间:春季、五一、暑假、秋季、十一、寒假、学期的各周末
·
----1对1辅导---:
-----小班辅导----:
-----2人制辅导----:
小学辅导、初中辅导、 中考辅导、· 高中辅导、高考辅导、高考复读、艺考辅导、自主招、军考辅导、 春季高考
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
高中:高一、高二、高三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政治、·生物、物理、化学、文综、理综
由知名课外辅导教学专家张朋老师领衔教研团队,全国数学专家王燕谋先生担任首席顾问。大智教研团队精准定位新时代学员需求,率先在行业内打造“大道从简 分层教学法”,将考点透析,让学生瞬间了解考点背后的含义,从而做到考点不再丢。在大智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好好学习秒秒向上,惠享齐鲁学子。大智拥有优秀教师千余人,教研成果百余项,教学服务顾问化,教材出版数十套,恩惠学子百余万。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大道从简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经典性、前瞻性。教学工作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应试技能训练及心态调整,富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山东每3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每5名考入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学生成绩进步率高达98%,学员家长满意率高达99%,被广大家长及学生称为“中高考的加油站,名校的领航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万达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一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伟东新都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阳光新路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燕山立交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国华经典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下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旅游路辅仁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广场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花园庄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开元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新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国际会展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长清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翡翠郡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南全福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