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调查情况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4: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调查情况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调查情况报告

第1篇

根据国家、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建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结合实际,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弘扬高尚师德,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

一、 调研情况:

1、强化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我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学习省、市、县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学习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教科局严肃处理教师违反师德等问题情况的通报,引导教师严格遵守《教师廉洁自律规范》,坚定职业理想,坚持职业操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严守规矩,淡泊名利,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全校没有发现教师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索请索礼、以教谋私等各种师德失范问题。

2、建章立制,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我校一方面抓思想、抓学习、抓教育,从源头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抓制度、抓管理、抓惩戒,加大对教师的约束力度,规范从教行为,推进依法治教。各学校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考核制度、集中培训制度等。通过解读上级文件、警示教育、专项督查等方法和途径,让全体在职教师增强法规意识和廉洁从教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利益观。结合“四有好教师”评选活动,对教师进行评议。通过“问卷调查”、 “四评”评价、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师德师风情况。重点开展了“治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专项整治工作。学校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原因,责令相关教师认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确保整改效果。

3、开展活动,引导教师做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为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时代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局,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校开展“强师德、正师风、树形象---向师德楷模学习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人生的领航人、最美教师、特色教师”等主题系列活动,举行师德公开承诺暨教师集体宣誓仪式,开展“最美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等评选评比,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领广大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恪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教师肩负重任,奋发进取,追求卓越。    

4、成效明显,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新形象。

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进一步提高,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坚持以师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先后获得县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二、 师德师风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师德师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有的教师业务学习能力不强,对教育教学不深入钻研,工作效率不高。二是少数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使命感、责任感淡薄,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三是仍有个别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四是有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善于学习,理论知识储备量不够丰厚,教学方法陈旧,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慢。五是个别教师师德师风败坏,出现违法犯罪现象。六是依然存在“庸懒散浮拖”现象。

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配套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激发教师爱 岗敬业热情、提高教书育人本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教师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爱校如家,为人师表,尽职尽责。

2、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激励长效机制。

建立个人师德考核档案,实行与工资、奖金晋升挂钩。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对师德师风出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认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公开考核标准,公开测评结果,让学生、家长参与测评,接受社会、学校监督。

第2篇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数量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是柳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的工作者,在这里扎下根来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达15000件。一个彩陶世界清理出来了,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两大本《青海柳湾》在全国发行。“柳湾”从此出名,为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从考古文化分期讲,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在陶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底色与花纹颜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彩陶上还有大量类似

十、、、工、×之类的符号,有人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数学代码,还有人说是氏族的徽号。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陶壶颈腹部塑有一个的人像,下边又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件彩陶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质地为夹砂红陶,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这种陶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陶中精品众多,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样式。这自然有些夸张,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宫”之称。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昙寺在乐都县城南17公里的瞿昙乡。乡以寺名,足见寺院之影响。

寺的周围群山围绕,近处林木葱茏,郁郁苍苍,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远处乐都南山终年积雪,寒光逼日,“皎洁凌空似玉山”,“影射长天迷素鹤,光浮浅水失群鹇”便是真实的写照。在雪岭翠山的映照下,瞿昙寺更加幽静壮丽,古香古色。从山门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刚殿,穿过金刚殿,即是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两边殿堂众多。依次而进,后边是最宏伟的隆国殿。从高处看,主要的大殿与山门对齐,建在一条线上。

隆国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之一,建于1427年(明宣德二年)。大殿面积为912平方米,高筑坡台之上,飞檐翘角,画粱雕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殿内还有一座高达3米的泉神堂,堂中有一眼泉水,人称瞿昙池,据说是神泉,饮之聪明倍加。大殿两边廊房相连,浑然一体,人们称之为“七十二间走水厅”。在两廊墙壁上佛画如长卷,粗粗看一遍也得半个小时。

乐都县春节风俗介绍

湟水千年流,唯富南凉都(乐都县在十六国时为南凉国都城),富饶的物产蕴育了发达的乡土文化。同时,来自互助的青稞酒文化、源于牧区的藏文化、扎根于本地世居汉族群众并吸收了甘肃、陕西风格的青海东部文化及祖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河湟花儿,共同蕴育出了乐都县独具特色的春节风俗。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忙于为过年做准备,到处都弥漫着节日将至的喜庆气氛。

在县城地区,人们早早便忙着大扫除,采办年货,准备过节食品了。年货主要是各类食品、烟酒、蔬菜和肉类及走亲戚时的礼品。过去的礼品主要为茯茶、酒等,农家则或捎些自家炸的油饼,或带点自家田地里产的东西。现在市面上各种礼盒为拜年礼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过节食品主要是炸油饼、炸麻花、馓子等面食及炸丸子、卤肉等肉类。馓子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油炸面食,形如一盘线,粗细如同筷子。卤肉种类很多,猪肉、猪蹄、牛肉、鸡等均可卤制作为过年食品。

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头“年猪”,用一年的时间精心饲养,为过春节做准备。进入腊月,家里的男人们便会选定一个好日子,起柴架锅杀猪,程序极为干净利落;而主妇们则将猪肉仔细清洗,然后将一部分肉以卤、炒等方式制成各种美味,邀请左邻右舍来自家做客。这也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成为一个固定的习俗。

品尝着鲜美的肉食,佐以青海特有的青稞酒,真是——朋酒思乡,曰杀牛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一早便忙碌起来,贴对联,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到了下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饺子是永远的经典。和面,剁陷,包饺子,油泼辣子,炝蒜泥,一切都准备停当。而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祭祀祖先。

传统信仰相信,人死了仍会在“阴间”“活着”,因此,这里的祭祀活动便带上了一层浓浓的迷信色彩,祭祀时,携带各类食品、“纸钱”等物品到祖先坟前焚烧,俗称“烧纸”,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祖先便能吃到子孙孝敬的食物,收到能在“阴间”通用的“纸钱”。最后再浇上“奠茶”和酒。在县城里的居民因老家较远而选择到路边或郊外的田地进行祭祀。乐都县属城乡结合地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丧葬祭祀方式。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被焚烧过后留下的痕迹破坏了环境青海,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隐患。然而几百年传下来的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因此笔者希望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能渐渐朝着文明、环抱的方向发展,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对火灾隐患的防预。

祭完祖先,一家人便齐聚桌前,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还有卤肉、排骨、猪蹄、肘子等佳肴,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精彩上演,团圆饭便开始了!真是一派和乐融融的盛世图景!

窗外的鞭炮声已是此起彼伏,因为是小城便没有了“禁放”、“限放”等约束,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人的看护下尽情燃放烟花。整个除夕的夜晚,全城成了一个烟火的世界。

有的家庭还有守岁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老人们说除夕晚上守岁到天亮可以更长寿。初一早晨,晚辈们要给长辈们拜年,乐都的礼节,拜年要“磕头”,如果头“磕”得响则叫“响头”,是礼仪中最重的一种,孩子们还可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一般说来,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去走亲访友的,因为了除夕夜守岁彻夜未眠后,人们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渐渐地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现在不管是守岁还是不守岁的人家,基本上大年初一是不会去亲友家拜年的。

大年初二是在自己家族中互访的日子,堂叔伯兄弟间你来我往,是增进族中感情的方式之一。大年初三则是出嫁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初四起人们便开始到一家家亲戚家去拜年。

到了亲戚家,若家中有长辈,则以“磕头”礼仪拜年问候。主人会邀请客人入坐,敬上糖果烟酒等,然后将精心准备的一盘盘菜肴端上桌,盛情款待客人。这里还需提及青海的“酒文化”。青海酒类以青稞酒著称于世。豪爽的青海人也将青稞酒文化发扬得内蕴丰富,情感质朴。一瓶酒,一个酒碟,两个或四个酒盅,猜拳喝令,推杯换盏之间,青海人的豪情立现。然而酒桌礼节的真正体现还是在敬酒上,一般来说都是晚辈向长辈、年龄小的向年龄大的敬酒,并且是年龄最高者为八盅,意在“八福长寿”,小辈敬叔伯辈则为六盅或四盅,意在“六六大顺”或“四季发财”,同辈间兄长为四盅,敬酒时要相应地送上自己对长者的祝愿。而被敬者有时也会礼节性地推娩,这时就需要敬酒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如何才能说服他将酒喝下去,吉祥话、祝福、善意的恭维,最后被敬者不得不顺从地将酒喝下,并且心悦诚服,满心欢喜。而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客人坚决不喝的话,主人会认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当然客人身体原因等则另当别论。敬完酒,主客之间便开始“划拳”,赢者兴高采烈,输者也心悦诚服,杯酒下肚,心里顿时暖和起来。正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

至于社火来历,还有一种说话。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困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我委共下发问题专项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根据问卷反映的情况,梳理出班子集体在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形式主义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怕得罪人,不敢管理;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企业调研时间少,不深入、不细致,不太知晓企业实际,有时起草文件又未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不强,存在用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

官僚主义方面:党员、干部、职工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少,帮助企业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问题不够,存在机关化的作风;在业务检查验收考核中,满足于打分,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没有及时向企业反馈;极少数干部结对扶贫工作落实不够,只停留在简单的捐款扶持上,出主意、想办法少;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没有很好的回应和解决,存在推诿现象,工作作风漂浮。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有时还存在超标准就餐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职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上懒、作风上散、纪律上松,满足于完成任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有的党员、干部、职工过于计较个人利益,在生活待遇上习惯攀比,极个别干部、职工工作纪律松驰,不钻研业务,上班时间办私事、玩游戏等,有迟到、早退现象。

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职工身上,但如果我们不引起警觉,不及时整改,不仅会削弱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会对做好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整改措施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对党员、干部、职工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作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推动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要聚焦,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使党员、干部、职工政治进一步增强,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一)切实改进机关作风。严格执行中央以及县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调研活动,改进会风、文风,规范因公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解决少数党员、干部、职工作风不实,创新工作意识不够,敢于担当责任不强,放松廉洁自律的问题。每周对机关干部、职工纪律作风进行督促检查,严肃上下班工作纪律,促进良好的机关作风养成。

(二)坚决解决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三难问题。要认真解决好办事难落实、项目难落地、问题难解决问题,结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县纪律作风相关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把加大工作落实力作为服务企业年、项目落地年、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又一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落实。一是加大工作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按照规定时限按质按量完成。二是认真执行好工作激励机制,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工作认真、踏实勤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好的同志进行褒奖,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认真执行好问责制,对那些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工作态度不端正,贻误工作的干部、职工进行诫勉谈话和问责,努力营造谋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以上措施,使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良好工作作风不断养成。

(三)坚决治理会议多、文件多、活动多、评比多四多问题。坚决治理四多问题,按照八项规定,一是压缩会议次数、规模和时间,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综合会,不讲空话、套话,简明扼要。二是少发或不发文件,不重复发文,能简要说明的,坚决不发文件,须发文的则压缩篇幅。四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组织节庆活动。五是在检查评比表彰活动上,除按照年初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考核兑现奖惩外,一律不搞其他检查评比表彰活动。

第4篇

一、成都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考察学校情况

成都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包含民办高校)2861所,教职工69224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65.52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857所,在园儿童36.73万人,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3.35%,民办幼儿园是我市学前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民办普通小学25所,在校生11.17万人。民办普通初中76所,在校生7.72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2.21万人。民办中职学校34所,在校生7.69万人。有培训机构840多所,在校生人。

成都望子成龙外语培训学校成立于1998年,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专门从事中小学文化、艺术培训的品牌学校,目前在成都市及郊县有70大精品校区,在培学生1万余人,专职教师800多名,已累计培训中小学生百万人次,为成都四、七、九中等国家级重点中学和北大、清华等国家一流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是中国西部规模大、影响力广、口碑好的品牌培训学校。办学19年来,学校一直秉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教学理念,竭诚奉献“爱心、信心、耐心、精心、细心”五心教育,狠抓教学质量和服务管理。

成都市贝特尔艺术学校历经16年的磨砺,是成都最大的少儿艺术连锁学校。学校以"和谐互助、阳光发展"的办学理念,携手14所连锁学校在成都树立了优质的艺术教育品牌,先后获得全国十佳艺术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舞蹈教育百优学校、成都市舞蹈十佳学校、成都市跆拳道十佳学校、全国美术考级先进单位、成都民办教育协会培专委常务理事单位等殊荣。办学至今,学校累计扶持上千名贫困生免费就读艺术课程,先后为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校及重点中学艺术特长班输送了大批人才,享有很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并于2008年成功承办了由政府举办的"把爱给孩子"大型赈灾义演,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台播出,提高了成都艺术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成都市发展民办培训教育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是制订出台规范性文件。成都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公告,要求全市民办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亮证办学、亮牌收费、规范招生、规范宣传、安全教学、教师持证、规范赛事。这是四部门在暑期培训高峰期来临前,为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做好培训机构分类登记准备工作,在开展的民办学校年检和为期3个月的成都市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中,面向民办培训机构和市民发出的公告。成都市教育局为规范培训教育的审批还制定了相关审批程序与条件。

二是联合执法、分工负责。主要做法就是市委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指导监管,街道办居委会具体实施。成都市教育局将切实加强对文化教育类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指导、监督和管理;成都市工商局将切实加强对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登记注册后经营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会同成都市教育局查处“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从事经营性培训活动的行为;成都市公安局将切实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举办场所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日常监管;成都各区(市)县政府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监管对象信息库,推进综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民办学校信息披露、违规失信惩戒、督导评估和政务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我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有民办培训教育机构329所,在校学生85954人,教职员工3173人,教学仪器设备5495.23万元,学校资产已达31792.05万元,累计培训了530895人。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象常德剑桥外语培训学校、常德大雅音乐学校、常德育才会计学校、武陵区红飘带舞蹈学校、鼎城非凡教育、澧县少年宫、石门昌华教育培训学校等一批办学质量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训学校。还有部分民办中职学校承担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如常德德才科技职业学校、常德鸿志职业技术学校等已累计培训了返乡农民工600多人。这些培训教育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为我市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我市民办培训教育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困难与问题,如办学条件简陋,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依靠租赁场地办学,场地狭小、设备设施相对简单;部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不高,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低;部分培训机构起点低、规模小、招生困难,难以为继;部分培训机构管理欠规范,特别是教学管理与财务管理较混乱;政府对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查处力度不够,培训教育市场急待清理整顿。

四、对发展我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清理整顿培训教育市场、优化培训教育环境。目前,培训教育市场比较混乱,特别是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现象严重,建议市委政府牵头,教育、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联动执法,对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进行清理整顿。先由街道办和居委会摸底排查,再由政府各部门集中执法清查,对有安全隐患、达不到办学条件的机构依法取缔。

第5篇

关于XX镇红枫苑北区年货一条街北处堆存固体废弃物调查情况的报告

XX县人民检察院:

2020年5月18日我局接到贵院《X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靖检行公〔2020〕61082400019号),“靖边县张家畔镇红枫苑北区年货一条街路北处有数堆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危害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依据贵院建议,我局立即派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期,我局执法人员对XXXX镇红枫苑北区年货一条街北进行了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处空地中堆有多处生活垃圾,并做了现场制作了现场勘察笔录和现场照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从事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我局已于2020年6月1日分别函告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X环函〔2020〕89号)和张家畔街道办事处(X环函〔2020〕85号),建议由该主管部门和办事处对该地点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8月12日,我局执法人员复查时发现县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和XX畔街道办事处未按函告要求位对该处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未纳入正常管理。近期,我局再次协调县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和张家畔街道办事处尽快清理该处的生活垃圾。

第6篇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国18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家长在网上看新闻、玩游戏的日常习惯也正在逐渐影响着孩子们,他们也开始通过上网搜索资讯来充实生活、了解社会。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不仅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家庭和学校也购买计算机供孩子学习电脑知识,随着互联网不断在国内蔓延,越来越多中小城市的孩子有机会上网,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从拨号上网到宽带上网,从简单的收发邮件到制作网页,中小城市的青少年不仅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在使用互联网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这种经验是否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人际交流等,为此,《临洮二中和明德初中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为研究中学生上网对其身心发展和行为变化的影响。

二、样本:

以明德初中初一5班49名学生(男生26人,女生23人),初二5班52名学生(男生28人,女生24人),初三5班58名学生(男生30人,女生28人),高一5班60名学生(男生33人,女生27人),高二5班64名学生(男生30人,女生34人)为样本,发放问卷283份,回收283份,其中有效答卷269份。

三、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此调查作为"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之一,问卷将为课题组收集信息,提供依据和提出建议研究方向。问卷从以下7部分内容展开调查:①基本信息,②上网条件,③上网行为,④迷恋程度,⑤上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⑥上网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⑦上网对价值观的影响。

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 基本信息:了解被试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信息、被试人接触网络的时间长短,研究基本信息与"迷恋程度"、"人际关系"、"学习生活"、"价值观"的相关关系。

2、 上网条件:从调查被试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上网的形式、费用等了解获取信息的来源、被试人上网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分析网络在被试人获取信息时所占的比例,研究网络与被试人身心发展的因果关系。

3、 上网行为:通过调查被试人掌握的上网技能、上网时最常做的事情、上网时的感觉等,了解被试人上网时的一般行为、心理状态、生理状态。

4、 迷恋程度:通过上网时间和频率的调查、被试人对上网依恋程度的自评和家长或监护人的态度,了解被试人对网络的迷恋程度。

5、 人际关系:通过调查生活中朋友的数量和关系、上网后网友的情况等,了解被试人学会上网后人际关系的发展。

6、 上网对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被试人关于上网对学习的影响的自评,了解被试人上网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7、 上网对价值观的影响:通过调查被试人对一些网络现象的看法,了解被试人对互联网的看法和态度。

四、数据统计:

明德初中及临洮二中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五、数据分析:

1、基本信息

12岁以前第一次上网的比例按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以下简称初一至高二)的顺序为:76%,74%,55.3%,46.7%,45.8%。放映出年龄越小,开始上网的时间越早。这一规律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相对应,说明青少年开始接触社会的时间越来越早。同时,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培养文明上网习惯的工作也势在必行。

2、上网条件

在选择谁作为第一信息来源时,各年级差异不大,40.1%的学生选择网络作为第一信息来源,59.86%的学生选择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作为第一信息来源。作为第一信息来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比例接近,说明互联网在中学生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家中有一台电脑"的选项中,再次显示出与年龄的关联:从初一至高二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为39%、32%、44.7%、51%、73%。(若考虑"家里有一台以上电脑"该比例为47.7%、44%、51.1%、64.3%、77.2%)。这一规律与"家里电脑已经联网"的规律相似,即:45.7%、54%、57.5%、69%、75%。根据能够在家上网=家里有一台电脑×家里电脑已经联网,可得初一至高二能够在家上网的比例分别为;21.79%、23.76%、29.38%、44.37%、57.90%。可见,年龄越小,在家庭之外的地方上网的比例越高。所以,当学生无法在家里上网时,学校和家长应当考虑如何做好引导工作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同时,结合"在网吧上网"的平均比例为23.8%,学校和家长更应该引起重视。

3、上网行为

在选择"上网时主要……"时,结果如下:

由以上结果分析:

⑴中学生上网通常是"多任务同时进行",即在上网时往往会兼顾多种动作,在后续研究中应该考虑某些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差和持久性较差等情况是否与此有关联。

⑵发电子邮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写清楚,对写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择收发电子邮件的比例不到10%,后续研究中可以考虑是否与写作能力有关。

⑶近半数的中学生在上网时会玩网络游戏,同时在上网时玩游戏的中学生中,67.06%的人选择最喜欢玩网络游戏,因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

52.34%的中学生"觉得上网是很好的休闲方式",调查结果提

示需要进一步研究传统的休闲方式如,阅读课外书、体育活动、学习音乐、小制作、集邮、写作等的地位和作用。

4、迷恋程度

全体被试的14.30%自评"对上网迷恋",其中初一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初一人数的26%。针对此情况,可以进一步开展"中学生沉迷网络情况的调查"。

全体被试的9.16%表示"天天上网",其中高二年级学生比例最大,占高二人数的16.70%。高二的学生面临毕业会考和高考的学习压力,如何处理好上网和学习的关系,是高二学生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和家长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每次上网时间的调查中,全体被试中57.92%的人选择"不一定,是具体情况而定",说明半数以上的中学生学会约束或者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随意性较大。同时也反映,在中学生将上网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的情况下,家长或老师还没有从劳逸结合、适度的角度教育孩子合理的使用网络。结合全体被试中5.96%的人承认因为上网有过逃课经历的结果(其中高一年级有11%的人和高二年级有10.4%的人),带来了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长期带着随意性质上网的影响下,是否会引起中学生沉迷网络。

对于上网对学习的影响,认为"有帮助"、"有不好影响"和"没有影响"的各占1/3。结果表明,全体被试只有1/3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帮助。可见,中学生并不认为网络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依然有14.30%的被试承认自己迷恋网络。哪怕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很多中学生仍喜欢上网,这个问题就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了。

11.26%的被试反映"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间接的说明了至少10%的中学生因为不当上网而遭到家长的坚决反对。同时80.08%的被试反映"家长要求正确使用网络,避免不健康东西"。表明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孩子上网持有正确的态度,当对孩子上网的引导和教育是否得当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5、上网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因为上网而使……减少的选择中,得到如下结果:

可见,上网使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使用网络,再次成为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

六、总结:

本次调查针对中学生上网情况七个方面的调查,旨在从调查结果中找出隐藏在表象之下关于中学生发展和上网的关联。

结果表明:

1、互联网在中学生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日益提前,而且年纪越小,在家庭之外上网的几率可能越高。正确使用网络、树立网络道德、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势在必行。

2、多数中学生视上网为最好的休闲方式,而网络作为工具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上网也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收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中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不容忽视。

调查问卷带给我们的思考,

1、如何有效的开展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

2、上网行为给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7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保证此次学习教育检查活动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真正取得实效,我们首先成立以局长刘作强同志为组长,分管局长和公证处主任为副组长,其它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全面督查。根据烟台市局通知要求,结合蓬莱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重点检查范围、突出解决的问题、方法步骤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印制了配档表,将活动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从而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公证主任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为保证整个学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学习教育,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为使每一位公证员都能了解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强化了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公证人员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了烟台市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公证系统开展严格公证程序规范执业行为整顿公证法律服务市场集中学习教育检查活动的通知》,使每一位公证员都明确了这次学习教育检查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同时,组织公证员认真学习《公证程序规则》、司法部《开奖公证细则(试行)》等业务文件,学习中,还结合市局下发的关于转发省厅《〈关于转发司法部关于“西安体彩假票案”等涉及公证严重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重点学习领会司法部和省厅通知,使公证员认识到严格公证程序、规范执业行为、整顿公证法律服务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引导公证员树立质量是公证生命线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局确定的重点检查范围和突出解决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公证处对年至年的出证公证卷宗共1320件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其中经济类581件卷,包括经济合同、抵押登记、保全证据、企业章程土地使用权拍卖现场公证等。民间类476件卷,包括委托书、赠与书、声明书、遗产分割协议等。涉外类368件卷,包括亲属关系、未受刑事处分、出生和学历等。自查过程中,每一位公证员都对自己所办理的公证书分类进行了检查,写出了自查报告和办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全面自查,没有发现错、假证和投诉、上访现象,履约率达到98%以上。

三、强化建章立制,规范公证内部管理

虽然自查中没有发现大的漏洞,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迁就当事人,简化办证程序,造成卷宗材料不全和公证书格式不够严格规范;谈话笔录过于简单,有的调查材料不够齐全;有少部分公证文书的装订顺序没按要求做等。对发现有问题和有瑕疵的公证书,及时进行了纠正和补救。为防止今后出现问题,针对在执业活动和内部管理中查出的问题,我们还指导公证处进一步健全完善具体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监管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制定了公证处内部业务流程,确定了办理公证过程中申请、受理、审查、出证、送达五个步骤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严格办证程序,做到依据不准不出证、事实不清不出证、材料不全不出证、未检验不出证,确保不出任何纰漏。二是落实了公证质量检验员到岗到位,确定一名专职公证质量检验员,每一份公证书须经质检员检查合格,才能出证,有效保证了公证书的质量。三是制定了公证处单项公证事项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预案,并作为一项制度进行了公示,使公证办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建立了公证处疑难公证事项集中研究、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建立了详细的处会务记录,制定了重大、疑难事项处理预案,对处理程序、时间和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防止了轻率受理和错、假证事件的发生。

第8篇

一、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坚持“夯实基层、打牢基础、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稳步推进。主要体现在:

1、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共建立了各类人民调解组织867个,其中乡镇街调解委员会54个,村(居)民调解委员会720个,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60个,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19个,其他调解委员会14个,基本形成了以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企业、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和维稳信息员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2、人民调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人民调解工作逐步规范。全市54个乡镇基层司法所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建制,40%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达到了有标识、有固定调解室、有印章、有文书档案、有统一台帐的“五有”要求。二是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充实。全市各县区都推行了人民调解员选任制和首席调解员制,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农村两委换届的机会,选聘了一批群众威信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担任专职调解员,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5329人、人民调解志愿者2200余人,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调解员队伍。三是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注重在“防”字上下功夫,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建立了防控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重要情况报告制度、每月一次矛盾排查制度、岗位责任制、重大疑难纠纷集体讨论、矛盾纠纷信息报告、纠纷调解督办等一系列制度。

3、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上栗县各乡镇建立了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题的矛盾调处中心,实行“一个窗口接待、一道程序办结、一套方案考评”,有效地防止了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的相互推诿、敷衍了事的现象;芦溪县以典型促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全县的“十佳调解员”评选活动,将人民调解员与全县的纳税大户一起进行表彰;芦溪县宣风镇将人民调解作为自己的一块品牌,今年2月,成立了全省首家以基层调解员命名的“杨斌圣工作室”,8个月来,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莲花县高洲乡将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村民遵纪守法意识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将祭祀先人的祠堂作为法制宣传的基地,将法律搬入祠堂,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律知识渗透到群众心中。

4、“三调联动”初步形成。“三调联动”是指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对接联动的工作方法。我市的“三调联动”已初步形成,人民法院将民事纠纷、故意伤害、交通肇事、侮辱等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纳入调解范围,建立了诉前告知、诉中委托和吸收人民调解员参与诉讼调解等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公安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轻伤害案件、治安处罚案件时,采取轻伤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复杂纠纷实行派出所和人民调解组织联合调解等方式,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良性互动。今年1-10月,“三调联动”共调处纠纷2183起,办结1969起。

5、调处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已从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损害赔偿等民间纠纷拓展到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土地承包、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我市市、县两级还组建了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三年来,我市年均调解矛盾纠纷1万余起,仅今年1-10月,全市各级调解委员会就排查矛盾纠纷8796起,调解成功8604起;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矛盾2442起,调处成功2352起;制止群众性械斗38起;防止群众性上访106起;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65起,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逐步显现。

二、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总体上看,我市各级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是重视的,但不可否认,有些部门和领导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及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虽然我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也涌现了杨斌圣和安源区青山镇等一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全省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但至今为止,我市尚未召开过专门工作会议,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对这些先进进行表彰。

2、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基层司法所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目前只有芦溪县实行了以县司法局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其他县区司法所的调解人员经常还要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外的工作。二是人民调解组织还存在“空档”和“盲点”。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都没有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由于改制等原因,人民调解组织处于瘫痪状况。三是调解员素质有待提高。懂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缺乏,依法调解、熟悉人民调解技巧和方法的调解员不多,有些工作还是依靠个人的威望进行调解,一旦出现复杂的涉法纠纷和突发性矛盾纠纷,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调处。四是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还停留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与基层法院联合培训的机制尚未建立。

3、“三调联动”对接机制仍有待完善。“三调联动”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仅仅依靠司法部门牵头、协调难度较大。由于缺乏有力协调和相应的措施,目前司法、法院、公安和等部门开展调解工作更多的还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真正意义上的联动、对接还没有形成。

4、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仍较薄弱。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瓶颈,是调研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包括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三部分,尽管国家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财行179号)要求,工作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市、县两级财政均未列入预算。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也难以得到保障,相对而言,莲花县的高洲、六市、琴亭等乡镇解决得比较好,但也只是从农村村委会干部的转移支付中统筹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与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人民调解的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东方经验”、“东方一枝花”之称的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具有及时、快捷、经济、简便等优势,有专家称,人民调解与司法裁判相比,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之比是1:7。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有利于将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民间、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民间纠纷的激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访、预防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功能和基础性作用,才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只有做好了人民调解工作,才能推进社会的稳定;只有做好了人民调解工作,党政领导才有精力抓经济。二是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一定的版面和时段,宣传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宣传广大调解员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工作业绩,通过宣传,使人民调解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三是要推广芦溪县的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十佳人民调解员”,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总结表彰会,宣扬和推广杨斌圣、廖湘志等一批全国、全省模范人民调解员和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验,表彰一批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和个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局面。

2、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加强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一是逐步理顺基层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基层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建立以县区司法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调解队伍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调解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开展以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法院旁听等活动,提高调解员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调解技能。人民法院要切实履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职能,积极参与调解员的培训工作,组织他们旁听案件审判,安排他们参与庭审前的辅工作,并选择部分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提高其业务水平。三是改善调解员队伍结构,广泛吸收律师、政法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法官和检察官担任兼职人民调解员,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热爱调解工作的调解队伍。四是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在消费者协会、大型集贸市场等单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展专业性调解组织,以适应新时期化解复杂性矛盾纠纷的需要。

第9篇

一.我县教师外流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我县从20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当时以平原一中、平原镇最为严重。从2000年到2003年,每年学期初、学年初都有教师外流,范围由县镇学校蔓延到农村中小学,全县11个乡镇、8处县直学校共19个单位,存在教师外流现象的有11个,占58%。截止到2003年9月,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占全县在岗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其中流向县外的56人,流向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的55人,各占50%。仅一中和平原镇两个单位就有63人。在111名外流教师中,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更多的是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从学历看,学士学位的9人,大学本科的34人,专科的68人,分别占8%、30.6%、61.2%;从职称看,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64人,分别占28%和58%;从年龄看,平均年龄31岁,最小的24岁,最大的42岁。自98年以来,我县共有4名省级教学能手,目前已流失2名,另有省、市、县级优秀教师18名,省市级教研课题承担者6人。

由此可见:(一)教师外流已经成为我县的普遍现象,出现时间早,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二)外流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正是在教学上出成果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一笔教师优势资源。(三)相对而言,我县教师流入县外的不是很多,有一半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入县内民办学校,仅流入平原师范初中部的就达41人,另外由乡镇流入县直学校或跳槽改行的也有一部分。

二.教师外流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中的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流动。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是在不断流动中实现的,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不断流动,能够使人才在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教师的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让所有的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一次分配,终身不变,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二)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早已破除了“从一而终”的传统意识,改变了那种“当了中小学教师就终生不能改变”的思想,把流动、跳槽、改行当作一种时尚,合则留,不合则走,另谋高就,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在这种情况下,再像从前那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运用行政手段禁止、堵塞,也无济于事,县教育局于2003年初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事实上是门难以看好,人难以管好,要走的人不辞而别,想走的人留人留不住心。教师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使教师外流成为必然。

(三)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近几年来,我县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2002年乡镇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后,教师工资发放有了保障,未再出现拖欠现象。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和工资待遇较高的私立学校教师相比,我县教师特别是乡镇教师工资收入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县乡镇教师平均月工资500元,与平原师范初中部教师平均月工资1200元有700元的差距,与县外私立学校如德州跃华、临沂双月园等学校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更大,每月在1000元左右。而且在老师们看来,这种差距短时期内很难解决。收入低、待遇差,给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带来诸多困难。受经济利益驱动,一部分学历高、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在私立学校优厚待遇的吸引下便离岗外流。

(四)工作环境不良,教师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某些学校在中青年教师培养这个关系教育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上,不是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而是搞论资排辈,搞亲亲疏疏,诸如评优选模、教师培训考核,特别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务聘任等。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教师得到肯定,基本上是一个“媳妇熬婆”式的成长过程。由此导致教师工作环境不良,人际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一些埋头苦干又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对前途感到无望。与其苦熬苦等,不如一走了之。

三.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和将要造成的影响

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将愈来愈严重。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教师外流,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有反映、有议论。学生们对自己喜爱的老师弃他们而去感到伤心,知道老师要走了,他们流下了眼泪,但学生们的泪水不能挽留决心离去的教师;学生家长对教师外流比较严重的学校多有不满,有的家长干脆把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去了,我县初中、高中生在临沂双月园、德州跃华、武城二中、甚至济南、天津等地就读的不在少数,这种生源的流失不能说与教师外流无关;社会各界对教师外流一方面表示理解,一方面极力呼吁,在春节后召开的全县人大、政协“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师外流及其给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给予格外关注,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教师外流现象,采取措施稳定整个教师队伍。

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和将要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教师外流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形成了持久冲击,看到流入外校外地的同事工资收入翻了番,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校“留守”教师心理十分不平衡,人心思动。有的教师遍览报刊杂志上外地招聘师资的广告,待时机成熟,便“孔雀东南飞”;有的教师在外流教师的宣传鼓动下,难于安心教学工作,“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无疑给原本就困难重重的教师队伍管理工作雪上加霜,学校管理者束手无策。

(二)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由于外流教师绝大部分是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尤其是在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甚至独挡一面,他们的外流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学校课程无法开全、课时无法开满,有些学科在校教师工作严重超量,给教师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带来严重危害,校长在安排全校教学工作时捉襟见肘。很多学校不得已重新聘任已经提前离岗的老教师或已经辞退的代课教师,或者外聘其它学校的教师,这不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要支付外聘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工资,又促使学校乱收费。

(三)教师队伍出现断层,整体素质下降。由于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且呈现逐年蔓延上升趋势,加上教师离退休、自然减员、内部转岗、提前离岗等,更重要的是师资补充工作滞后缓慢,我县整个教师队伍出现大龄化、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整体素质下降,结构矛盾突出。自2001年至2003年,全县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就业的仅95人,远远不抵同期教师减员(包括教师外流、离退休、自然死亡、提前离岗等)。初中生源高峰即将到来,而教师资源却无法满足需求,这种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

(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滑坡。由于以上种种影响,农村中小学甚至全县整个基础教育质量将走下坡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徘徊不前、难以提高,有的学校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外流现象不无关系。

另外,教师外流给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还有:(1)国办学校的生源流失,校际间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2)教师流动的随意性和无序化,给学校和全县的人事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建议和对策

对教师外流现象,我们认为,从社会大环境看,它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师自主流动,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全社会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但是对我县教育发展而言,确实产生了釜底抽薪的后果,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流失对我县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带来长期都无法挽回的损失。由于经济欠发达,我们这个地区不可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人才得靠我们自己去培养。人才资源是强国之策,教师人才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障。所以,我们建议,一方面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稳定教师队伍,疏堵结合,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师流动机制,形成教师流动新秩序,同时加大措施做好师资补充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各单位要着力提倡对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为振兴家乡而艰苦奋斗、以身立教的使命感、责任感,务必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县还比较落后,孩子们渴望学习知识、脱贫致富,正是需要每位教师贡献力量、添砖加瓦的时候,没有理由只为追求那点经济利益或为了一己的人生幸福而舍弃自己的学生,降低自己的师德,远走异乡。有的单位没有教师外流现象,老师们人心稳、干劲足,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就在于这些单位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坚持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常抓不懈。除此之外,还要使老师们认识到,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大有作为,只要有理想、有能力,农村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真正做到用待遇留人。各单位、各学校要很好地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留住人才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在目前我县教师工资水平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要真正打破大锅饭,加大奖励工资的比例,对教师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将福利待遇向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倾斜,用较高的待遇留住教师优势资源。同时要经常关心教师生活,在教师病灾、红白事、住房条件改善、子女入托就学就业等方面,要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做到用感情留人。

(三)落实好县教育局文件规定,依法规范教师流动。教师以“停薪留职”形式流动,必须经所在单位同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对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和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教师以及参加过市级以上培训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市级实验课题承担人,限制流动;对拒不执行规定擅自离岗的教师,坚决予以除名,对发生教师擅自外流现象的学校负责人,要严肃处理。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消除教师管理工作上的腐败现象,为教师创造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一个处处体现公平、公正、民主、竞争原则的德才兼备的好校长,能够使老师们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工作带劲,不正之风难以兴风作浪,老师们人心稳定、人心思干,比学赶帮超,有利于控制教师外流,形成合理有序的流动秩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