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4: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学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英美文学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是近年来英语专业普遍存在着文学教与学相互脱节、文学教学与语言实践的相互脱节、文学理论研究与英语教学实践的相互脱节等难题,使英语文学课孤立于语言课之外。如何改变学生对文学经典敬而远之,如何完善文学课教学方法?现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1教学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趋尴尬,不少学习者将文学课或文学作品阅读看成可有可无的科目,学习文学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在于获得学位。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理性教育泛化
理性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国有坚固的基础,它具体体现为:重知识轻经验,重科技轻人文;重视人文学科的工具功能,忽视人文学科的综合功能;迷信书本知识,忽视生活知识;只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
1.2功利思想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普及和广泛接受,人们一方面对外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也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映射在外语学习之中。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和法律英语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应运而生,此类“生存英语”(survival)立竿见影,故较多学习者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实用主义风气,“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冲击着文学课教学,助长了学习者轻视与人文修养有关的课程,助长了他们对文学“敬而远之”的倾向。
1.3教学方法单一
“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景象不是英美文学课教师所愿意看到的现象。因受课时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英美文学有个基本了解,教师不得已采用单向输入模式,向学习者提供或灌输大量文学史知识;长此以往,学习者表现出更多的惰性,学习经典作品成为应付考试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难以真正走“进”作品之中,久而久之,教与学双方势必产生某种不应有的距离和隔阂。单一教学模式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在降低甚至扼杀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冗长的背景介绍,缺乏与实际相关的分析,以及相对陈旧的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元素,妨碍着大多数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激情。这种模式有碍于引导学习者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名著选读”教改课题组认为,单一教学模式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在降低甚至扼杀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此种教学模式过多注重传授相关知识,却忽视了以下特点:文学作品类属艺术范畴,文学作品的创作凝结着作家的激情;文学作品不但有其社会公用,还要给人愉悦。但冗长的背景介绍,缺乏与实际相关的分析,加之文化差异以及相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等多方面元素,妨碍着大多数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激情,加剧他们的陌生感乃至畏惧感。此外,师生之间“给予”和“接受”的人际关系使教师无形中扮演了一种貌似权威的角色,它有碍于学生自尊心和独立性的发展,有碍于引导学习者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应该说,理性主义教育的泛化直接导致了学习者的功利思想;教师采用单向输出的教学方法,也折射出文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三方面不和谐关系:即文学课的教与学脱节、文学课与语言实践脱节、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脱节。这说明英美文学教学还缺乏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需改革优化。
2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名著课教学对象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已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但同时又厌倦以操练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方法,渴望通过更为高级的形式或渠道来提高水平。书面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阐述自己看法的机会,但因书面形式多为个体行为,受限于学生个体与教师单向交流,影响力较为有限,难以产生大范围共鸣。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实际能力,使更多学生走进名著经典,体会其丰富内涵及艺术魅力。
3理论支持与模式界定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在众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收效显著,尤其对培养发散性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基于学习活动和语言本身的社会性和对话性之上的构建主义学习是一种在追求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使用多种认知工具及学习资源,学习者一起工作并相互支持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只是被动接受者。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利用现有知识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及好奇心,进步的需要以及同伴间的相互作用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其认知兴趣,单一的外部环境刺激有时不能完全奏效;其次,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更是信息的创造生产着,他们需要实际操作以激发学习动力,以信息产出为媒介促进信息输入的良好循环。具有双重身份的文学阅读课,知识和语言兼而有之,要达到有效教学,就要对它所涉及的双重社会性和对话性予以相应或更多重视。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改进文学课教学模式有着内在的关系和作用。
3.2读者反应理论
将文学界定于复杂性/松散型学科,因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期待读者通过发挥想象对作品内化,需要读者积极的意向性再创造活动。文学作品是作家意向性,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唯有通过读者创造性阅读,它的意义和艺术质量才能以丰富多彩的面貌为人们所知。因此,文学作品须融入接受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和评价,它的意义和生命力体现在要求读者的参与。
读者反应理论为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法和现代外语教学规律,它提倡以研究为中心的文论思想,这恰好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不谋而合,即知识有其客观性与主观性,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共存,理论性知识与生活体验型知识共存。
上述理论为规范英美文学教学深层发展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们构建“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文学教学模式及开展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白锡汉.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可操作的实际实施阶段。事实上,审美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而,我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来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行得通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
2、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应该来说,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并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具体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利用作品的文情并茂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发挥打动人,感染人的作用,继而使得学生产生美感;
关健词:文章 文学 比较
一.文章与文学的异同
(一)联系
1.文章和文学都是以语言为依托,语言是作者进行表达、论述或者传情达意的工具,文章和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语言。
2.文章和文学都有一定的价值,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具有美的特质。特别是教材中精选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更具有教育价值,依托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不仅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优秀的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区别
文学和文章也有一定的区别。文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章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属于他的一部分;而狭义的文章专门指没有添加作者艺术虚构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科技文等。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材中具有明显文章特征的作品与添加艺术虚构的文学作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二.文章与文学的教学比较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选定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法。
1.文章教学注重工具性。在设计文章教学的时候应注意语文工具性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成长的联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性内容,讲解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点,注意对知识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
以人教版八年级选文《新闻两则》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类文章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课后习题:(①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篇新闻的六要素。②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③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介绍新闻的基本要素,提醒学生注意新闻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新闻真实、新鲜的特点等。让学生掌握新闻相关知识,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获得知识性内容。
2.文学作品教学侧重人文性。在设计文学作品教学时应注意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文学作品添加了艺术虚构但也基于一定的合理性、真实性,在传授一定的知识性内容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以人教版八年级选文《喂,出来》为例,从教材所编的课后习:(1、熟读课文,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感觉还会发生什么?2、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3、展开想像,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可以看出,编者选取这篇虚构想象的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并且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考领悟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1.文章教学注重积累整合。文章的学习以阅读为主,鉴于文章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更强调知识的积累整合,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概括,解决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尽管从比较文学学科设立之初,众多学者都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称该学科为显学,为该学科能成为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而欢欣鼓舞,但实际上一直以来比较文学在普通本科院校都面临着一个怎么教和教成什么样的难题”,“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到目前,不仅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而且也不像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其他中文学科那样有着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2]。比较文学的教学目的虽然并不是明确具体,但是基本的倾向是培养学生文学比较意识。树立比较意识不是一种泛泛的空谈,不是步别人的后尘,而是让学生培养一种创新思维,学好理论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当前的一些问题,比较文学的教学不应该仅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地区实际灵活掌握自己的教学思路,民族地区的比较文学教学则恰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加入民族文学、民族文化的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比较文学的特色教学。没有具体可行的教学目的不一定是坏事情,如果一切都整齐划一,则限制了教学思路,使得比较文学教学成为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程。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亮点,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而且目前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人并不是很多,在目前学术偏向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或前沿领域的情况下,这些拥有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更应该站出来宣传自己,这一点就更应该体现在自身的教学中。比较文学的讲授中跨民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一般的教材中都简短的略过了,我们地处蒙汉交际的地区,蒙汉两民族的交流融合的事实给我们提供很多研究和讲授的材料。
(一)影响研究
蒙古族和汉族存在许多的影响交流的事实,从古代就有匈奴、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互相学习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故事,赵武灵王赵雍大胆地向匈奴学习,实行军事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赵国实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唯一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胡服骑射”虽然是一场军服改革,但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勇于革新的思想得到树立,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北方民族粗野豪放的性格对汉人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历史走进现代,生态主义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殊不知蒙古族的思想里从远古就有一种对自然的保护意识,从20世纪70、80年代到内蒙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点。张承志、羌戎等这些在内蒙生活了多年的知青,蒙古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甚至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中心题材,张承志的《黑骏马》、羌戎的《狼图腾》等作品中都展现了他们对草原深深的爱,对蒙古人们的善良、古朴品质的讴歌,对原始游牧生活的向往。从形象学角度讲,汉族作品中的蒙古族形象,以及蒙古族作品中的汉族形象,都可以纳入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中。唐朝时期汉胡之间就有广泛交流,如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见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人十岁能骑马”,以及眼里“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等等都可以看出汉人对胡人的印象。《黄金家族的守望》这部蒙古族小说集中出现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有纯洁善良、任劳任怨、勇于追求幸福的蒙古族姑娘,有宽厚仁慈、热情好客、一心一意抚养汉族姑娘的老额吉,这些蒙古族作品中的形象完全可以拿来与汉族作家作品中汉族女性形象作对比,挖掘的内容将是非常多的。在比较诗学方面,蒙古族文学理论与汉民族文学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既可以研究蒙古族的腾格里崇拜与汉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之间的区别,也可将其纳入到比较诗学的教学案例中。
(二)平行研究
从平行研究角度在进行史诗对比研究时候,完全可以把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与其他少数民族及西方史诗的对比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尝试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比较文学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蒙古族文学文化的讲授,在民族地区的本科教学中如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会接触到蒙古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学习,如果比较文学教学中加入蒙汉比较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这种教学思路会很好地促进蒙汉比较研究及蒙古族文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比较研究的开展,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大有裨益,还可以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提升教学素质。相对于全国的重点高校而言,民族地区的汉语言教学科研一直处于一种弱势的状态,如果实现这种特色教学,民族地区的比较文学教学将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而且这方面蒙汉两专业还可以合作,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文学即人学,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再现生活,时代不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也各有千秋。“凡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各有差别,在表现手法上也因文体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诗词常用“赋、比、兴”,同是诗,唐诗重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诗重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同文学评论家孙绍振说的,“诗和散文比更强调想象”。同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教法也不一致,鲁迅先生说:“自从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那么哪些是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呢,教者也应该研究。只有把握了不同时期的作品及风格,才能较好地教好文学作品,避免教学的“千人一面”。因此,作为一个教者,教文学作品首先要懂文学,懂社会,才能教出作品的文学味。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诗人舒婷说得好,“作品既然为大家所接受,也不是我的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突出文学的特点,要注重对作品的表现手法的分析,教者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作品,去揣摩、咀嚼,使学生读出作品的文学味。试比较“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舒婷《致橡树》),“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这两首诗的作者,一个是象征派的代表,一个是朦胧派的中坚,他们的诗作在表现手法上各不相同,如果不注重表现手法的分析,是难以理解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组织教学是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共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与文本对话,就要深研文本,如孔乙己,有钱时“排”出几文大钱,潦倒时“摸”出几个钱来,一“排”、一“摸”,作者对二个穷困潦倒知识分子的描写跃然纸上。“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前者猜测,后者肯定,看似矛盾,实则点睛之笔。“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孔乙己我没有见,“的确”是肯定,它指出了孔乙己们在这样社会的必然命运。它把作品摆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显示出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深钻作品的中心字、句,领会作者匠心独运,就能读出作品的文学味。
与文本对话,要领味文本表现的“这一个”。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是作者对社会现象深刻认识的反映,鲁迅作品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但我们找不出两个相同的人物,提到阿Q,我们仿佛听到他“儿子打老子”的自我解嘲的精神胜利法,看到他在死前判决书上立志要把圆圈画得圆而未能画圆时的惭愧,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孔乙己绝不等同于范进。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是专业方向的重要课程,它通过对英美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及其景点作品介绍,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然而,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诗歌教学上都是一个难点,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和传统文学研究一样,以诗歌作品的文本欣赏为中心,主要限制在诗歌文本内部的欣赏上,如措辞、修辞、创作手法独具匠心之处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而且对于外国文学中的古代诗歌,更容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造成隔阂,让学生对作品的认知程度不深,更谈不上有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研究素质的作用,文学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改变这种现状,真正使文学课学有所用,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基础和文学素养就成为当务之急。英国古代叙事长诗《贝奥武夫》是现存故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和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在语言学方面是珍贵的文献,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里是重要的构成部分。《贝奥武夫》的现存手稿在公元5世纪时已开始口头传诵,约8世纪时成书[1]18。由于古英语语篇完全不同于现代英语,语法构成上也极其晦涩难懂,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被中国学生理解、喜爱并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并愿意去深读史诗的探讨也是历来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之热门话题。在课堂上,《贝奥武夫》诗篇中古英语的语法构成以及其生涩的词汇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贝奥武夫》与《诗经》进行比较,以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当最开始谈起《贝奥武夫》,学生莫不茫然,但老师转而谈起《诗经》时,全班却兴趣盎然,纷纷大声列举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43气氛煞是火热,既然学生对《诗经》如此熟悉并热爱,那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是可行并有效的。在教学中,对《贝奥武夫》和《诗经》的比较可以从其故事主题、语言意象、主要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贝奥武夫》是以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讲述关于勇士贝奥武夫与怪物格兰道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他做了国王后,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3。也就是说,《贝奥武夫》这部诗作即是一部英雄史诗,描述渲染的是人民心中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他为民杀敌,从而深受他的人民爱戴。而与之相反,中国的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其中“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齐、楚、韩、赵、魏、秦)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何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27其实就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歌息和爱情追求,也是“风”的代表。何谓“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也就是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2]28,所以《诗经》中大多都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而这些群众性的作品反映的就是当时社会以农业立国的特征和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作息的社会总体概貌,可以是说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一幅全景画面[2]46。这不免就给学习者提出了问题:为何同为某个民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体裁,但是英国的诗歌却是关于英雄的史诗,而中国的诗歌是歌颂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爱情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学”?其实带领学生一起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找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不难,即是人们平素所称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之分带来的区别[3]。“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指的是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而划分的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的中西文化双方[4]18。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因此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4]22。故此,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便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和周遭的圈子里的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中国古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在我们最古老的诗歌《诗经》当中记录的便是关于这个封闭环境当中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故事。而在“海洋型文化”发源的西方,西方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海上冒险史,西方社会海上航运的冒险生涯,使西方人时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因此西方人自古就相信天人相分,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5]109,西方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则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贝奥武夫》诗篇当中,自然和社会就是那个半兽半人的格兰道尔,人类就是贝奥武夫,两者只有进行残酷的斗争,才能为人们取得和平幸福的生活。因此在现代社会,西方人也更富有直面挑战、急功近利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上,西方更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而东方则是典型的集体利益至上的传统教育[5]188。
两者进行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其实背后深藏着联系和妙趣,而通过对“英雄史诗”和“市井爱情”的比较,学生对英语诗歌的兴趣莫不被激起,并且对《贝奥武夫》也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因此,实践证明,在英语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东西方的文学中的诗歌作品对比分析,在外语文学学习者的母语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代表性的作品,并与所学目标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增加学生与两种文本文化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提高英美文学诗歌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研究素质。
一、旅游文学在文本选择上的特殊性
旅游文学有其明确的学科定义和相对固定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说,旅游文学所讲授的对象必须是有关旅游的文学。这个问题目前虽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出入与分歧,但随着这方面学术研究的日渐丰富与深入,相信不久便会达成共识。旅游文学的教学也将随之更加清晰、明朗,更具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旅游文学教学文本的选择,是以对“旅游文学”的定位为前提的。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学的定义基本可以概括为:旅游文学是记述旅途见闻,描写旅游过程中各种自然人文景物或旅游事件,记叙、评价旅游地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古迹等,表达作者(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思想、感情、见解与思考的文学。旅游文学以各个时期的自然山水游记文学为主体,同时包括旅游地楹联匾额及相关旅游文化小说、散文、历史传说故事和影视作品等。旅游文学的内涵是旅游生活和旅游行业。因此在旅游文学的教学中,就要精心选择好适宜的教材与文本,避免过窄或过宽导致的一叶障目或似是而非。目前,旅游文学课程的教材主要有冯乃康主编的《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旅游教育出版社)、曹文彬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商业出版社)、杜红主编的《旅游文学》(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以及石洪斌主编的《旅游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均以作品为主线,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编选而成。如冯乃康是以诗、词、曲、赋、文、联的文体类别并结合写作时序为线索编排的,曹文彬也从诗歌、词曲、古代旅游散文、现代旅游散文、楹联等体裁的角度进行编排,而石洪斌版则从地象、水象、物象、天象、意象和世象等文本内容上进行分类编排。这些教材各有优点,但基本上都以山水游记文学为主,在形式、内容上似乎还有局限,反映旅游生活的面也还不十分广泛和全面。因此,在教学中不妨有选择性地对这些教材进行整合与取舍,同时引进一些其他优秀的旅游文学文本,如文学性较强的旅游风光片解说词,反映旅游从业人员生活状态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等等,以使教学更加丰富、完整,也更富有时代气息。
二、旅游文学在教学方式上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旅游文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文学解读方式和教学方式的一次突破,因此,就具体的课程教学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探讨旅游文学的教法,比研究其内涵要重要和有价值得多。同样一个文本,当它仅仅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讲授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而当它被放在旅游文学教材中、在旅游文学的课堂上被讲授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旅游文学”既是一种文体概念,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即从大旅游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表现在教学上,就成了一种教学方法。虽然旅游文学的教学同样需要强调文学的审美与思想性,但更主要和直观的还是要将文学作品寄托于具体的旅游情境与旅游需要中。目的决定方法,因此,旅游文学的教学始终应紧紧抓住旅游的内涵来进行,以旅游六要素为教学切入点,围绕导游人员的文化素养来展开。只有教学方式准确有效,才能使文本最大限度甚至超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在教学中增强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和信息量,融入自然、地理、民情、风俗、历史、宗教、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容,从知识的角度扩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以景区景点景观或某种旅游项目、话题、现象作为作品的主要依托,在讲解时尽可能地联系具体的旅游主题,把文学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通过以景观带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学生更直观、更集中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主题更加明确,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如对舒婷《神女峰》的教学,可以从三峡神女峰景区讲起,通过空间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全方位的介绍,再引入诗歌,并通过诗歌文本的解读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景区的人文内涵,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创作导游词。又比如在陆游《钗头凤》的讲解中,结合陆游与唐琬的婚姻爱情生活,除了介绍沈园景区的情况以外,还可插入许多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如对“红酥手”一词,除了解释它在词中的文学蕴义,还可以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介绍,“红酥手”其实也是绍兴地方的一种特色点心,甚至还是一道菜肴(红烧香酥猪手)的名字,这些讯息的引入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更灵活的思维,抽象的文学有了具象的、带有旅游行业特色的依托,符合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另外,也可以将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各领域的相关元素纳入到旅游文学的教学生成之中,开拓并引领更符合行业需要的职业文学教学。
第二,凸显作品的审美性、情感性与形象性,从人性化服务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学生引导旅游、沟通人际、服务游客的职业能力,使导游服务技能从一门技术跃升为一种艺术。旅游文学对自然、民情、风俗、人事等的描绘,往往充满着巨大的审美性与情感性,并且常以极其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这正是导游专业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主要职业能力之一。因此,教学中应很好地将这种力量发掘出来。如在讲解柳咏《望海潮》一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当地景观及风俗民情的了解,对比着去体会和感受作者对杭州城特征把握的敏锐性和他用词的准确到位、活泼可见,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倾听和训练自己的感悟能力,从而提升对景物的审美描述力。而文学最终更是一种人学,它最广阔也最深刻地反映和包容了人世间的各种情感与世象。旅游文学当中就充满了高尚、美好的人间情怀;充满了对大自然独特的解读、感悟与关怀;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体谅、扶助与友爱;也充满了对复杂人世的解析、对不幸的包容以及对苦难的化解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充分地传达给学生,以此完善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都能成为人格健全、积极乐观并且彬彬有礼、优雅大度的人。这种通过文学培养起来的人文底蕴与情怀,在人际沟通和导游服务中将有着特殊的影响效果。
第三,在旅游文学课程中引进话剧表演的教学方法。人们常说,导游人员既是学者又是表演家,而旅游文学中本来就有神话传说、影视作品、反映旅游生活的小说、报告文学等内容。话剧更是一个非常适宜的舞台,可以让导游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这个舞台上进行充分的操练与调和。通过演出,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旅游,更进一步发现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事,同时对人生、人性与人情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透彻与深入。这对他们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演出,学生们还会变得非常自信和积极。而话剧较大的影响面与感染力,也将使这种良好的效果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循环与回应。与此相关的,对于一些情节性强、情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文学作品,还应在讲解中向学生强化“讲故事”的导游技巧,以及如何在整个带团过程中制造和调节气氛的能力。通过现场演绎、课外有组织的排演等方式,学生将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文艺能力和组织行为能力也能得到发掘和提高。这些方式的引入,将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吸引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
三、旅游文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一)明确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旅游文学教学虽然也是一种文学教学,却是出于为旅游服务的、有目的的文学教学,故一定要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导游水平及相关的导游职业能力为首要目的,并使教学实践始终围绕这个目的来展开。学生经过旅游文学课程的学习后,其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以最终的表现为主要判断依据和依托的。即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主要应体现在导游讲解及其与游客的对话交流等现实的服务过程当中。因此,旅游文学的教学就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个目标,重点强调和训练学生在“写”和“说”这两方面的能力,将文学的感悟、想象、艺术与审美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到说写能力当中去。比如,通过旅游文学课程提高学生写作和讲解导游词的能力、理解和欣赏景观的能力等。只有首先树立起明确的职业教学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二)提倡大文学教学旅游文学的教学要充分发掘文学的文化功能,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底蕴深厚、能俗能雅的高素质导游人才。这也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导游人才提出的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文学是一门涉及面最广的学科,当它与同样涉及面最广的旅游业联合的时候,其发展空间和可碰撞出的火花是不可估量的。这就要求旅游文学的教学必须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敏锐的专业感觉(包括文学的、旅游的)和更活跃的创新意识与开拓意识。虽然纯文学在当下无疑有些式微,然而作为大文学的文学却始终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发掘和利用。旅游文学本身就是对大文学概念一次很好的发现和利用,因此,只有同样发掘出大文学教学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比如在旅游文学课程中引入旅游地宣传文案、旅游广告与软文的写作,旅游书籍与目的地文学的介绍阅读,旅游网站和博客的分析解读等等。旅游文学应尽可能地利用旅游与文学各自广阔的行业、社会与学科的背景,充分利用其涉及面广的特点,从各种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行业敏感度与旅游从业能力。另外,旅游文学的教学还应更多地围绕文学的人学素养来进行,强化文学的人学特性对导游专业学生的深度影响。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