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上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6: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上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网上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较为成功经验做法,对中学教学管理的研究、关注较多。但由于我国中学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新课程教育改革设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1.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目标不健全。良好的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保障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应该是以学校为中心,制定学校总目标或总的阶段性目标,再根据工作性质层层分解给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等等若干分支。但当前大部分学校管理中教师个体目标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许多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主体多是管理者,教师个体的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学倾向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重学科成绩、升学率、评比结果,轻学校长远规划、学生素质培育和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等。

1.2教学量化管理不科学。学校对教学实行量化管理虽然使得各项管理更具可操作性,考核教学质量也更直观,但部分学校的教学量化管理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单纯的从所教授的学生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升入名牌大学率。检查教师教学态度,简单的以教案写了多少页,引用了哪些新的教学方式。评先评优又以读了多少报、学习了哪些思想理论知识,记录了多少字笔记等等。这些把教学管理单纯量化,使一些不适合量化的予以量化,适合量化的又缺少科学量化举措,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损害教师积极性。

1.3管理规划执行不彻底。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一个较强的执行力予以保障。首先表现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易变性,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学校撤并较为普遍,加上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频繁调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现象比比皆是。还有就是学校各科课程缺乏整体性协调发展用力,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取得的管理资源明显比其他学科多,而与升学率联系较少的社会、体育等学科受重视程度较低。还有就是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缺少事先明确规划,或者虽有规划但不按预先设定的去执行,常出现“讲到哪算哪”。这种教学管理者对教学规划“重制定、轻执行、易改变”的局面对整个教学管理来说损害较大,亟待各方重视。

2.中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教学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滞后。现有衡量教育成果的模式较为单一、过分看重标准规范,没有充分考量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过分看重学校的“静态”管理,过分强调工作的程序性,标准设置过于精细,限制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学校自身办学自主性缺失,长期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造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对管理权下放后“不知如何自主开展工作”,对校本开发心中无数,不能很好的结合新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3.中学教学管理问题解决之对策分析

3.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向导,只有科学的理念才能良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管理中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转变:从注重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理念转变,以课改为契机更加注重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打破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过于分离的局面。从注重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管理转变。把培育名师、开设特色课程、提高学校社会形象等等无形资产作为重点,加大对其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注重对学校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从注重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打破以往对教师限制过多、过严等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讲求宽严有致,适度“无为而治”。

3.2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学校的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等都应成为对教学管理负有不同责任的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中,校长,尤其是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要承担起全面领导教学工作的职责,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上级或其他有关部门最新的教学文件,熟稔现代教学理论,深入教研组,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导处负责人要承担起校长助手,及时向校长提供学校的一些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各个教研组和年级组是中学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其中,教研组侧重于教师“教”的管理,其负责人要承担起本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职责,帮助教师开展好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而年级组的工作职责则更多的倾向于对学生“学”的管理,年级组负责人承担起组织各班班主任落实具体教学工作计划中有关学习管理的职责,并及时开展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

3.3引进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应该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直接的就是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如通过现代化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的选课、成绩的等在网上查询,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资源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积极查找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完整、不适宜的陈旧制度,及时作出删减与调整,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络接受教职员工监督;坚持教学管理常规化,大力推广教学管理中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鼓励广大教学管理者积极钻研创新,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对成功经验和好的方法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

4.结束语

总之,教学管理是事关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教学管理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管理的行为准则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参考文献:

[1]马晨升.中学教学研究管理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2)

第2篇

关键词:教学督导 实施方略 高等教育

一、前言

目前,许多学校对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都十分重视,但由于众多原因,一些高校的督导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导致教学督导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这样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高校教学督导机制工作进行新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经验总结中对教学督导机制的实际实施方略进行有利的探索。[1]

二、高校内部教学督导机制实施方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特别是随着教学督导与经济进步、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使得新时期教学督导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督导的任务不再局限于对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指导,而是更为广泛的延伸到对学校总体教学工作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咨询以及对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进行监督。要真正让这样的教学督导付诸实践,必须有良好的督导机制实施方略。下面即针对如何保证教学督导机制高效工作做出几点思考。

1.明确教学督导内容,建立长效督导机制

教学督导的内容纷繁复杂,涉及到学生、教师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也涉及到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及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因此开展督导工作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督导内容的确定要根据不同的主体单位与特定的教学形式进行重点取舍,设计出与实际情况贴切的考核表格,进行公正客观的审定。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由此将其作为督导评价的可靠依据 。同时,需要认识到督导工作是一项稳定的常规工作,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临时组织。因此,教学督导需要建设长效机制,使教学督导工作能够更加深入生活,让被督导者不再有对督导者的戒备心理,真正的让他们感受到督导服务的益处。[2]

2.健全督导工作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督导工作制度,该制度应主要包括督导评估制度、督导档案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教育督导规程、规范督导工作人员行为的工作守则等。健全督导工作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完备性以及可检测性。

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督导人员的素质以及督导队伍结构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与成败。首先,高校在选用督导工作人员时就需要设定严格的选拔条件,做到宁缺毋滥,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为保证教学督导能够深入到学科领域以确保其更加专业化,尤其要注重教学督导员在教学督导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次,对于督导队伍的建设应该实行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的模式,实行任期责任制,使督导人员要十分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力,从而更有利于督导员做好为广大师生的服务工作。最后,要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对督导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使督导员能够在学习与培训的过程中明确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动态,不断吸取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与信息。同时,督导员需要结合所学内容开展专题调研,使得督导行为能够更加符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着力将这支高效内部的教学督导队伍打造成为素质过硬、工作效率显著的行家队伍。

3.采用人性化的督导模式,注意督导的方式方法

教学督导工作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进行换位思考,从被督导者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自己的工作行为。要尊重对教师渴望被他人认可、被社会肯定的心态,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是实现自我价值 。督导工作应从原来的以监督、检查为主转变为以帮助、指导、鼓励为主,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作为督导目的而不是仅仅去发现不合格教师并将其解雇。通过督导工作的开展,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建立档案,从教师的专业、进修、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创新等各个方面记录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状况,对教师的个性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此同时,将教师的职业成长档案进行电子、网络化管理,以便于教师网上查阅、正视自己的职业成长过程,有利于其进一步提高其教学积极性。在新教师、年轻教师间开展“听课”观摩课进行互动,督导人员需要提前一个学期通知即将授课的教师,让其有充分的时间对下学期所要授课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长时间的授课准备能够不断修炼与提升其业务水平。此外,通过这样的听课活动,能够为师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避免首次接触时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还要讲究督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深入学生与教师内部的检查方式、与教师和学生个人进行沟通的方式以及对教师的评价和督导意见的反馈。督导人员要注意讲究沟通的艺术,使教师能够愉快地接受督导意见或建议,避免督导人员高高在上的错觉,从而使教师深入认识到督导工作的服务性。

三、总结

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关于教学督导工作的努力与探索,以及各项方略与措施的认真落实,一个“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的新型服务性教学督导机制作用下的教学管理新局面一定会实现。这无疑预示着高效的教学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光辉的一步,展开了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服务型的教学督导机制也最终会成为高效教学管理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也是高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基本保障。因此,教学督导在整个高校教学管理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且意义十分重大。[3]

参考文献

[1]孙敏,谢露静,喻敏霞.高校内部建立教学督导机制的实践与探讨.《管理观察》.2010,9(5):94

[2]谢水清,向银华.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35):49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法;有消息;选择;运用

课堂质量提高对于教师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提高需要教师采取不同形式与途径才可以实现.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收获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当下的数学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 有了选择,我们还需要会去用,因为教法的好与坏的体现,有时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能力. 换句话讲,不是什么教法,什么人都可以操作,这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为此,笔者试图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国内知名数据库中相关小学数学教法选择与运用的文献进行了下载与在线阅读. 并且,对其加以梳理,在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做如下分析.

一、合作探究法

我们教师对于“自主探究教学法”并不陌生,其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而本文所阐述的合作探究是指多人合作下的自主探究. 在合作探究教学法中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合作、去交流. 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在自律、组织及表达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选择合作探究法是要慎重的. 当然,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地运用. 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引之作用,要通过积极地观察,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好小组合作,保证其能够加以探究,我们教师在问题上要给以难度上降低. 或者说,在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上要更能贴近学生的水平. 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无法保证顺利进行下去,讨论与合作以及探究将成为纸上谈兵. 除此之外,本文笔者还认为教师在组织与指导过程中还要善于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判断出内心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加以调整与掌控.

二、多媒体教学法

当下的教育革命中,慕课最具有代表性. 其以独有的特点风靡于各国,给无数教师及学生带去了福音. 其之所以能够这样的扩张速度,无疑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成为慕课的前身,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是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特征,该教法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束缚予以打破,让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次变革. 得益于上述,很多的数学老师都选择了该种教法.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教师虽然喜欢这种教法,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在制作质量上无法实现预计的目标. 也有些教师,由于懒惰心理,将网上的课件直接下载,不加修改就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导致了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教学法的优势.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教师根本就无法驾驭此教法,暴露出了教师能力水平单一的问题. 好的东西,不会用,这是最大的不幸. 因此,明确信息化教学法教法的本质,掌握信息化教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是提高该教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运用此法的前提就是要剖析好这个教法的特点与要求. 脱离教学实际,任何一种教法都将是无效的,所以选择教学方法必须立足学生、立足教学需要.

三、情境教学法

第4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097-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要求: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它强调: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要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把计算机当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指出: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整合效果,归纳如下:

1 资料

1.1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涵义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目的是让中医院校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技术来获取知识;与此同时,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现代信息技术要服务于中医学教学,要广泛应用于中医学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掌握更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影响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后会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产生一系列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2.1 教学理念的改变 它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1.2.2 教学目标的改变 从原先单纯强调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到目前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1.2.3 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授课方式不能适应时展,通过整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讲授、个别辅导、探究、协作、远程教学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等。对当代中医大学生而言,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有效获取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开发了网上授课和考试系统,如精品课程及网络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局域网上挑选课程,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有效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公平、公正。

1.2.4 教学媒体的改变 由黑板粉笔转化为多种媒体相结合教学。如在《中医内科学》的授课中,“黄疸”、“鼓胀”等疾病,若采用多媒体制作附加典型临床患者图片,可以非常清晰将各型黄疸展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1.3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1.3.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学教学的整合,学院教务工作者、授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兴趣,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发展,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可先部分试点,再推广应用,总之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3.2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授课教师,尤其是临床教师,要利用医院上班与患者接触的优势,积极采用各种典型病材,如典型、少见患者的影像资料制作病例库;另外要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若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教师需要自己开发研制。

1.3.3 优化管理机构,全面推进整合 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2 讨论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笔者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有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常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中医学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使中医院校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中医临床能力,增强自身素质,使之成为21世纪优秀、合格的中医专业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129.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138-139.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4:114-115.

[4]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8-19.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15):28-29.

第5篇

众所周知,语文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研究集体,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提高,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等工作,每一个组内成员在与同伴的合作共处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师舒缓身心压力的家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同事组成的家。组内应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点清新自由。组内,可以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交流生活经验。可以探讨教材教法,也可以议论家事国事。可以指点江山,也可以吐吐怨气。只有营造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乐园和家园中,怎样当好语文教研科组长呢?

一、语文教研科组长的角色定位

1、语文教研科组长是“火车头”“领头雁”。

语文教研科组长一个组内的核心人物,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组织能力及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研组的建设,直接影响该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研组长要做教育研究的“火车头”。要有扎实的理论学识水平,决不能一知半解、模棱两可。要学习国内外的教科研论文,多想、多看、多听、多写。要做教学实践的“火车头”。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组长,要扎实的上好每节课,为组员多上示范课,起表率作用。要做师德规范的“火车头”。组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教研组的精神面貌。要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教研组长必须以德立身,以德服人,从小事做起,成为组员的榜样。

2、语文教研科组长是“纽带”“水桶圈”。

众多木版制成一个水桶,如果没有不能水桶圈,水桶就无法装水。众多脚手架,没有纽带的连接,脚手架就无法发挥作用。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但合作并不能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群体的合作效果,使合作会产生1+1>2,1+1>1甚至1+1为负数的合作效果,只有消除影响团队绩效的负面因素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语文教研科组长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像“纽带”“水桶圈”那样,凝聚众人的力量,形成集体的合力,成为联系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纽带”和“水桶圈”。

3、语文教研科组长是“一盏灯”“水中鱼”。

这“一盏灯”应照亮一大片,以个人的智慧点燃组内成员的智慧。关注组内教师的利益重于关注自己的利益,通过个人的示范使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通过他的努力中老年教师可以不断地消除“职业倦怠”,焕发青春,迈向专家的行列。脱掉俗气,洗去浮气,除掉匠气,有厚积薄发的底气、愈挫弥坚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地充实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自我。有诸多闪烁着金子般耀眼光芒的品质,这些品质推动着本组工作不断地跨越向前,无往不胜。

这“水中鱼”,是指组长和组员的关系。一个组是一个集体,组长犹如水中的鱼,是离不开水的。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让工作顺利开始的前提。要非常注意的去了解他们的心声,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不管在学校还是休息日,都能和他们融洽相处,形成了无话不谈、非常融洽的关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互帮互爱的集体。

二、语文教研组长的素质要求

1、学科教学的“佼佼者”

“打铁还须自身硬”,语文教研组长要很好地胜任自己的管理工作,首先得教学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能“喊得响、打得出”,凡事能说出点道道,不能一问三不知,经不起他人的“考验”。要以自己高超的学科教学水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只有对学科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教学实绩突出,最好是“常胜将军”,才能让组员服服帖帖,望而生“威”,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以增强感召力和信服度;才能使组员对组长布置的工作和任务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而不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如果语文教研组长业务能力不强,没有丝毫亮点或特长,教学实绩平平淡淡,有时甚至还要在组内“拖后腿”,作为组长,就会显得底气不足,威信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可能因此会在背后说“风凉话”,有的教师可能当面与组长“叫板”,不买组长的“帐”,使组长的话“失灵”,降低执行力,由此导致教研组工作的举步维艰,难以开展。这就要求语文教研组长要夯实教学基本功,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

2、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语文教研组长必须有很强的上进心,要勇立潮头,敢于“吃螃蟹”。在教学实践中要大胆尝试,锐意进取。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研组长不能安于现状,等闲视之,以“吃老本”为生;更不能畏首畏尾,望新课程而怯步,教学方法蹈常袭故,陈陈相因,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样就会被时代淘 汰出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语文教研组长要在组内提高自己的声望并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敢于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平时要身先士卒,勇于探索,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主动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当好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要在教学改革的大风大浪中不断磨练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常教常新,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不能患得患失,束手束脚;不能躺在“旧皇历”或功劳簿上倚老卖老,坐井观天,不思进取;否则“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久而久之,终将落伍。

3、教师成长的“导航者”

“教师成长组长有责”,语文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掌门人”,应自觉担负起指导和培养本组教师,尤其是后进教师和新教师的责任。“木通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教研组整体战斗力的不是个别最拔尖的教师,而是取决于后进教师的现状。为了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组长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自觉挑起转差和帮教的重任,引领后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迎头赶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组内教师“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尤其是新教师普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要使新教师减少弯路,在最短时间内“站稳脚跟,打出旗帜”,就离不开语文教研组长的启蒙引导和指点迷津。语文教研组长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盘托出”,让新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快速成长,缩短“磨合”周期,争取早日能独挡一面,挑起学科教学的重任,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4、组内活动的“设计者”

语文教研组长是组内的“灵魂”和“领头羊”。一个好组长就是一个好教研组。组长不能低估自己,权当“摆设”,“挂名”而已。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浑浑噩噩,自甘堕落,要自加压力,敢挑重担,为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指点江山”,当好“设计师”。要高瞻远瞩,精心设计和策划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为教师长智,给教师“充电”;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巩固自己在组内的地位,提升自己在组员中的威望。

本着共同成长的宗旨,语文教研组长要乐做分外事,甘于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教研组“量身定制”一整套活动方案,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搞形式主义。可以是教师之间的开课、评课、议课活动;可以是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可以是教例设计、习题精选;可以是学术研讨的沙龙活动或教学反思;也可以是教改理论的学习和研讨等。总之,要通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从中真正受益,不断提升本组教师的教学艺术,使教研组获得质的飞跃,继而提高教研组在本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知名度。

5、组员关系的“协调者”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自然也有七情六欲,工作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语文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家长”,就应该自觉承担起“协调者”的角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管理智慧理顺各种关系,减少和克服组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组员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尝到教研组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回家”的感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语文教研组长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事宜。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和吸收组员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引导教师求大同,存小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摩擦力”。一旦教师之间在工作中发生分歧时,组长就要积极“斡旋”,当好“和事老”,化解教师之间的不愉快,以便“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否则,一旦教师的疙瘩不解开,带着情绪工作,就会妨碍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语文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

梳理和聚焦教研组长的角色分析,为我们探究这一群体具有的专业标准提供了依据。检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我们尝试对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作出如下描述——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科组发展资料的积累者。

1.执行教学计划

(1)领会计划。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汇报情况,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将计划落实为具体措施。

(2)加强管理。协助教导处切实贯彻教学常规,协调各年级重要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统计反馈工作。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3)确保质量。组长本人教学效果显著,能实现预期目标,并指导组内成员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组织教研活动

(1)制订方案。抓住组内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或研究专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或方案,目标清晰,有切入口或抓手。

(2)落实措施。积极执行推进方案的具体措施,能克服执行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确保方案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

(3)引领合作。教师能主动关注同伴的需求,提出建议,提供个别帮助,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大家研究和探讨教学问题。

(4)注重实效。能切实解决组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帮助组内教师的教学;每次活动都有记录、分析与总结,有明显效果。

3.引领专业发展

(1)提升师德。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有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对同伴热心而宽容,有服务意识,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主动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人正直,办事严谨务实,有责任心。

(2)指导实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能对教学中的目标达成动态生成,加以自我分析,并提出后续跟进措施。

(3)主动创新。有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了解本学科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注重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4.积累科组资料

一类是理论资料。

(1)重视时事新闻的积累。

(2)重视学科理论积累。要订阅本学科教育杂志,在阅读的同时,作好笔记和摘抄,好的文章介绍给组员一起阅读研究。这些资料的积累,在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科研水平上有很大的帮助。

(3)重视学科间横向资料积累。要注意各学科间的整合。关心其他学科的教学动态,加以积累,取长补短,使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一类是教科研资料和成果。

教科研过程中的学习资料、过程材料、阶段小结、揭题报告等等,教研组长都要注重收集保管好。

一类是教学经验。。

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经常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想,每个备课后面都写教后感,并注重案例的撰写,而且要求同组员一起进行案例的探究,每学期写一到二篇,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切入点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会干涸?”该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反之,如果脱离了集体,即使有很大的力量,也会像水滴一样干涸。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把个人和集体融会起来。才能获得力量获得成就。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看看我们的身边,某个老师要去参加讲课比赛,备好课后,先在组内试讲,由教研组长组织人员评课改进,改进后再在校内试讲,由科组长组织骨干教师再次听课修改,如果要参加高层次的讲课比赛,学校还要请教研员、甚至是专家来指导。如此几轮下来,教师的讲课水平想不提高都不可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谁不惊叹大漠的浩瀚,谁不羡慕大海的宽阔,谁不赞美高山的巍峨……但是生活教会我们,必须首先去做一粒沙子、一滴水珠、一块岩石。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研组长要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让语文教研组步入“个人为集体发展作贡献,集体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良性循环轨道。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需要组内同行自觉做到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和三个“互相”。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是:干实事多一点,说空话少一点;真诚待人多一点,虚情假意少一点;替集体着想多一点,计较个人得失少一点。三个“互相”是: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生活上互相关怀。组内要提倡学做五种人: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语文组教师应追求这样四种专业精神:拼博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一个教研组内,有老教师、中年教师,也有青年教师,要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尊重老教师,重用中年教师,关怀年青教师。组内重大问题要请老教师把关,老教师退休前,组织召开欢送会或者该教师教学艺术研讨会,力争使他们的教学成果成为语文教研组的宝贵财富。组内的中年教师,要给他们出点子,压担子,让他们承担语文组重要工作的规划、决策。对组内的青年教师要定向培养,专人辅导,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如果持之以恒地做好上述工作,语文组的每一位成员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语文组的家园般的温暖,一定会把语文组视为自己的家。

切入点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

钱梦龙先生说:“教学方法是雕虫小技,教学观念好比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一个语文科组如果想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必须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教学追求。

深圳市南头中学语文科组一直是南山区的先进教研组,也是深圳市的优秀语文教研组,他们成功的经验是,语文科组十分注重培育为大家公认的教育理想,教学追求。他们确立的共同的教育理想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他们力求形成的教学特色是:自主学习,师生合作;人文渗透,促成创新。他们倡导的教研风气是: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不作结论,各取所需。他们的确立共同价值追求的策略是:独立思考,反复验证,形成共识,立即行动。也就是说,能成为组内同行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观念等,一定是经过大家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他们想与做结合,想好了再行动,实在想不明白就边做边小结,避免走弯路,尽量不走错路。正是因为有这种目标意识,南头中学语文组成为深圳市语文学科组的一面旗帜。

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需要对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可以是宏观的,如:信奉工具论是不是就一定教不好语文?信奉人文论是不是就一定能教好语文?信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到底能解决语文教育的哪些问题?强调积累的新课标,到底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强调感悟的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与传统的感悟有何区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是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又在哪里?强调方法与过程,是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又在哪里?自主学习令人心动,自主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合作学习令人心仪,合作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探究学习令人神往,探究学习姓“语”么?怎样才能姓“语”?我们已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七次课程改革的经验在哪里?教训又在哪里?理念是否越新越好?新的理念是否越多越好?在异国他乡长出来的新理念,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国情、乡情、校情?要不要适合我们的国情、乡情、校情?这些新理念,本身有没有局限性?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也可以是操作层面的。如:语文早自习存在目标不明,序列不清,落实不力等问题,需要如何改进?通过实践探索,南头中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形成三点共识。其一,明确目标。确定了早自习的三大系列:课文系列,美文系列,基础知识系列。其二,形成序列。每个年级安排专人负责制定早读计划,并督促落实。其三,及时反馈。每周安排一次基础知识检测,落实早自习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不少理念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探索再下结论,但有些理念不需要争论,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南头中学语文科组就反复强化这种理念,使之成为大家的共同教学追求。下列教学理念就是他们反复强调的。

其一,“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语),语文教育更需要懂得慢的艺术。

——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要明白,积累是慢工夫。

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习,在积累中运用,在积累中创新。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懂得,培养习惯也是慢工夫。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他们制定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细则,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

为实现语文组共同的教育理想并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南头中学语文组还提出了“三观”管理理念,即: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

宏观上,力求将确立的语文教学理想内化为全体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力求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再去鼓舞、激发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和智慧。

中观上,研究语文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力求把一节课分成三个板块:课前预习,解决疑难,发展创造。花大力气抓早自习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老师则有针对性地备课,对常规教学内容提炼浓缩,答疑解惑,给学生以句号;又依据课文,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争辩、练习、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方式,给学生人格成长、精神提升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己用句号回答问号,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第一个板块突出“恒”字,第二个板块突出“实”字,第三个板块则突出“活”字。

微观上,力求牢牢抓住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和关系,如课内与课外,检查与督促,阅读与写作,预习与上课,普及与提高,做人与作文等等,提倡优质课堂教学。对于课外阅读,我们大力提倡无污染、无公害,流淌着生命活水,注重学生情智生态平衡,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绿色阅读。这种阅读,在原则上要求把阅读还原到生活中去;在方法上要求把重点还原到兴趣、积累、诵读、感悟这些能力基本增长点上;在生态环境上要求把以前被颠倒的东西还原回来,还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更让他们精神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发展,奠定他们终生的价值需要和追求。对于作文课,我们提倡绿色作文。我们对现有的写作知识审视、梳理、化简,剔除其中烦琐的东西,学年间有个大致的序列,引入生活因素,拓展实践活动的时空,使之与学生生活、心理成长配合;教学中以人为本,用字当头,重视灵性的启发与培植,学会“智慧的表达自己的智慧”,在语文实践中求发展,在语文实践中求提高。

切入点三、发展、丰富和完善语文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

语文教研组必须发挥语文教研功能,要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要真正抓“教”姓“研”。教研组长要让教研组“返朴归真”,回到组织的本原上来,变行政的“传声筒”为教师教学中问题“诊所”,凸显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研究”。

组内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长由组织对教学问题的筛选,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再按照对问题的关切程度和兴趣,自愿组成课题组,将问题转化为有一定假设和具体操纵方案的课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讲座、读书会、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研修方式进行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与“习”。

下面是某中学语文组一个教研案例。(略)

如果一个语文教研组每学期都能扎扎实实研究几个问题,语文组的每一位教师一定能有所裨益。语文学科开展学科教研要注重三个核心要素:其一,自我反思。即教师与自我对话,反思的基本方法有:研究反思法,自我总结法,对话反思法,教后记反思,课后备课法,课堂实录反思法,阅读新知法等等。(集体备课,个人反思。)其二,同伴互助。即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同伴互助的类型有:集体备课(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网上对话,阅读教育专著及教育刊物);相互帮助(公开课展示,互相观摩和指导)。我们把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看作教研的标志和灵魂。博客交流。其三,专业引领。一方面,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近几年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读书沙龙,聘请名家讲学活动等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语文学科教研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一节有质效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五种课:一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即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课。在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有深度的课,即充实的课。教师对教材有独到感受,学生又独到发现。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真实自然,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甚至有争论。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在“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可以选取以下几个点深入研讨。1.如何把内容要讲到点子上?“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一节有质效的课应该是由一组有价值的问题组成,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要研讨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巧妙设计问题。2.如何把时间要用在刀口上?思考如何将有限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积累,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3.如何把着力点要放在习惯培养、能力训练上?思考如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语文教研组长要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同时要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要防止组内出现“研教分离”的情况。倡导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帮助组内语文老师树立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同时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组内教研活动经验化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如,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每一次的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又如,教师们只关注个人经验,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个别教师甚至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老师肤浅地认识: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我们的课堂,作一些指导。当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老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它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不可忽视。

作为一个语文教研组长应该明确规定,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应是组内教师关注的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如果确定了一些研究课题,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语文教研组长可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一是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二是邀请本地区的“名师”指导语文组的工作,如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等。

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力于调动组内老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语文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形式不能呆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跨校式教研。与其它学校联系,结成对子,避免学校校本教研的盲目探索,让教师互动、教学观点碰撞,打开了教研工作的新思路。这种取长补短的校本研修活动符合当今开放时代的需要,能人让教师不会做井底中的青蛙。沙龙式教研。针对自己教学上的困惑自由讨论,没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可长可短,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这种沙龙式教研活动,延伸了校本研修的时空,弥补了常规研修活动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发展。网研式教研。建设属于语文教研组的网络教研阵地,形成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资源共享、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科研新格局。校本式教研。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品味,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例,感受名师教学的风格,开展一课多上等形式的课例探讨,……通过灵活多变的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本组教师专业水平。

切入点四、夯实语文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

基础工程之一: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培训、推介。

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组内教师的群体素质。教研组长应要求语文教师在“六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读书。“六知”包括:研究个人,做到“知己”。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有哪些?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自身特长如何?这些特长如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研究教材,做到“知书”;研究教学,做到“知法”;研究考试,做到“知考”;学习同行,做到“知容”。要积极争取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外出听课,参加学科研究,出国培训等。要动员各种力量,向兄弟学校,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推介学校名师、教学新秀。

基础工程之二: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广场建设。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带出一批爱读书的孩子,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光荣的事,也是功德无量的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余秋雨甚至认为,一个人“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语文教研组长首先要制定出本组教师的读书方案。试想:语文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能企望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成为绿洲吗?语文老师境界高远、视野开阔、心态阳光、思维理性,其文化底蕴就越来越丰厚,给学生的影响就越久远。其次,要制定学生的读书方案。将阅读确立为课程,为阅读正名。让学生与古今名著对话,与中外哲人交流,精神与生命一起茁壮成长。可以成立“西学会”、“红学会”等各种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报告会、名著知识擂台赛、读书讲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秀出自己的色彩,让思想与思想交锋,让智慧与智慧碰撞。这些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场,让精神与精神共振,让灵魂与灵魂相拥。

基础工程之三:文学社、诗社等社团以及语文网站的建设。

文学社、诗社等社团以及语文网站是一种校园文化,是一种校园文明,是一种特长教育,也是语文组的几个阵地。语文教研组长要利用这些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让他们完善自我,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逐渐远离愚昧与粗俗,以养成健全的文化人格。

语文组组建文学社、诗社等社团,是对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这些社团能够为语文特长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满足他们作文心理上的需求。营造一个和谐和轻松的作文氛围,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同时,它能够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使学生焕发满腔的作文激情,能够把在体验生活中聚合起来的认知激情裂变成发散思维的创新"核能源",能够把自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语文教研组长还应抓好语文网站的建设。精彩多姿的语文网站可以促成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以此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建构、了解、运用,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基础工程之四:青年教师培养。

语文教研组长要有这样的认识:组内的青年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优质度决定了语文科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深度、广度和指向,加强组内青年教师培养是锤炼这种教育资源优质度的有效手段。

要引导青年教师建立“三个系统”。其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教学系统。眼中有高考,眼中有专题,抬手能做题,张嘴能讲题,必须知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解,怎么答,高考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力如何养成,如何提升。亦即高考作文、诗歌、大阅读、文言文、各类基础知识等几大专题的系统化、序列化体系。然后由此向“下”渗透:为此我们的高一高二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体现,怎么化解。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把高考重难点化解在平时,解决在平时。其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教学系统。这里的“下”就是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高一高二的语文课的各种课型到底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学得有味有趣,觉得有成就感,有满足感。如何保持好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其三,建立一套横向辅助教学辅导系统。如何解决学生一系列的对语文学习产生的种种偏见、误解、曲解等等心态,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把课堂转移到生活,真正实现“大语文学习”。整理语文学习辅导的基本思路,进行个案积累。遇到哪些问题进行怎么样的处理,这种处理的方法思想核心是什么。形成一些心得体会论文。

语文教研组长要利用组内资源,采取“以老带新,加强指导”的方法,安排思想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师徒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做到“三个共同”:课前教案设计,框架、线索共同研究,分工收集资源,一起编写教案;执教过程,相互听课,帮助记载教学花絮,共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辅导学生,共同分析教学反馈素材和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得教育规律。在“结对子”的基础上给他们“压担子”,让其挑重担,各项活动为其提供机会,理论学习、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等系列活动,给他们留足席位;在频频亮相展示中,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精神,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

切入点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第一项常规工作: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

语文教研组长不能陷于常规工作的事物堆中,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并提出实施新课改后,语文组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1.备课不只是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状态,而且是为了达到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2.备课不只是纸笔相加的教案撰写,而且是手脑并用的综合性操作。

3.备课不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且是师生的互动生成。

4.备课不只是课前的设计准备,而且是课中的改造与创新。

5.备课应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

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出自己期待的目标:

1.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致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能力实现三维目标。

2.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3、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

4.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

语文教研组长应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达到了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也可以记教学的遗憾之处(描述事实,对之进行分析),还可以记自己最深的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

其他教学环节,语文教研组长也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要体现有效性、建设性、科学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