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流感预防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1: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流感预防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流感预防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禽H7N9亚型流感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77-01

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所有家禽养殖场必须在4月底前自行完成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疫苗的防疫注射工作;农村散养户由防疫员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动物疫苗的防疫工作,5月初转入补防阶段;禽类特种(鹌鹑、鸽子、野鸡等)养殖户(动物园、广场观赏鸽、信鸽等)要积极到归属地领取H5N1禽流感疫苗进行紧急防疫注射,确保H5N1禽流感疫苗100%防疫注射到位。同时规模化养殖场要搞好H9N2的防疫注射工作。禽流感的免疫程序按照要求进行多次免疫注射,规模化养殖场第一次免疫可以在14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确保禽流感的免疫质量。

H7N9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在的疫情处于散发状态,还没有发现人传染人的现象,但第一次在人群中出现,该病毒在禽类目前还没有引起严重疾病,但是禽流感病毒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搞好禽流感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因此在禽类养殖场要定期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进行预防,如定期使用含黄芪多糖、板蓝根等成分的中药煎煮后饮水。也可以用中成药如冰雄散、混感力欣、清瘟败毒散等煎煮后饮水,连用5~7 d,在冬春季节每月1~2个疗程,夏秋季节可以适当减少使用次数。同时在天气突变或气温变化较大时使用减少应激反应的药物如:超能电解多维、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以增强动物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严格消毒制度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 ℃加热30 min或煮沸(100 ℃)2 min以上可灭活。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 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但是禽流感病毒单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 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养殖场中粪便、污水等是重点消毒对象。据统计,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发病季节,在此期间每周要进行1~2次彻底消毒,其他季节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防疫消毒。畜禽栏圈在消毒前要彻底清扫,消毒密度要达到要求,清扫的垃圾等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禽鸟、禽鸟类排泄物、垫料以及污水等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环境及通往养殖场的交通要道要定期消毒。

3 加强饲养管理

第2篇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流行 预防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17-03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造成的。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最常见于甲型。

1 医院门、急诊特点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诊室少,医务人员少,很难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而且门诊、急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大量的工作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预防

2.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妇、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儿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极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2.2 预 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积极治疗,并及时将疫情上报上级防疫机构。

切断传播途经: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1]。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2]。

3防控工作进展

强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变化趋势以及病毒耐药性和变异等情况,继续跟踪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3]。

继续推进疫苗生产和接种工作。截至2010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受理甲型H1N1流感疫苗签批发近1.6亿人份;全国累计签收疫苗近1.2亿人份;累计完成接种9570万人[4]。

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组织专家总结分析前期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医疗救治经验,完善甲流感诊疗方案[5]。

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2010年Cowling博士研究显示,在随访期感染过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8%,而在随访期内未患过季节性流感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2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感染过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经过实验室确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风险较低(校正后的比值比为0.35)。感染季节性流感能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起到交叉预防保护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机制的作用导致的,比如细胞介导免疫机制,而不是由于抗体的交叉反应引起的,并且他们提示灭活的疫苗不能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7]。所以,健康的儿童和成人都应该选择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当流感在社区中流行时尤其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9,313.

[2] 李 洁.长期住院病区和急诊病区预防与控制流行性感冒传播的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5(4):380.

[3] 戴德银,刘英,彭志红,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233~235.

[4] 张顺祥.甲型(H1N1)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1~434.

[5] 陈兴保.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第3篇

病理变化猪流行性感冒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粘稠的液体,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液。胸腔、心包腔蓄积大量混有纤维素的浆液。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颜色由红至紫,塌陷、坚实,韧度似皮革,脾脏肿大,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最后,如果一旦发现染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畜牧兽医专家指出,夏秋季节是猪流感高发季节,如果防控不好,很可能造成该病大发生。

诱发因素多

引起猪流感发生和流行的诱发因素很多,大体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天气因素,三是环境因素。

粗旷式饲养管理导致发病:农户在夏收、秋收两个农忙季节里,顾了田里的庄稼而忽略了圈里的猪,不及时给猪打防疫针,不及时给猪饲喂,使猪饱一顿饥一顿,不及时给圈舍打扫卫生等,均可造成猪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发病。我市许多地区的散养户,将猪置于低矮潮湿、通风不良、肮脏泥泞的简陋圈舍中饲养,猪无法躲避酷暑和冷雨的侵袭,无法躲避吸血昆虫的叮咬,加上喂的是变质腐败的泔水类饲料,猪岂能不发病?

防疫不到位导致发病:近年来,在许多地区机构改革中,农村基层畜牧兽医站被撤销或撤并,使基层兽医服务体系线断网破,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出现猪禽防疫针没人打、产地检疫没人搞的局面,从而导致猪流感发病。

农户自充兽医酿苦果:在相当多的地区,农户自充兽医现象普遍。他们靠着一知半解的动物疾病防治知识,买来注射器和常用药,见猪不吃食就给猪打针用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懂得免疫程序,不懂得诊断和用药机理,他们常常在发现动物病情严重时才慌了手脚,再去找兽医诊治。如此操作不仅防不住病,而且猪病往往常年不断,此起彼伏。

自由宰杀导致恶性循环:许多农户见生了病的猪打了几针不见好转,就将病猪廉价卖给小刀手宰杀。小刀将病猪肉在市场销售,使病情在更大范围内扩散传播。如饭店将含有病原菌(毒)的泔水返回到郊区农村(城乡结合部)喂猪,造成更多的猪发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往往使病的流行形成多次反复或此起彼伏,长期得不到控制。

易引生并发症

据近几年来猪流感流行性情况调查,夏秋季节往往以猪流感为先导,而后引发很多并发症和继发症,如:猪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等。其中最易并发或继发的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据调查,在一个地区夏秋季节猪病中,流感常常是罪魁祸首,其先发生而后继发的或与之并发的病常使病情复杂化,给猪群带来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

第4篇

【关键词】甲型HlNl流感 中医药治疗方案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28-02

随着甲型HlNl流感疫情的蔓延及奥司他韦储备量的减少和耐药的出现[1,2],中医药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已逐渐得到承认并广泛应用[3]。2009年5月8日后卫生部相继颁布了三版甲型HlNl流感的诊疗方案及中医药防治方案[4]。我单位中医专家联合多位名老中医制定了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方案。甲型HINl流感治疗方案疗效与卫生部方案相比有无差异?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例数与分组 共115例,随机分为四组:麻杏石甘汤组(3l例),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28例),中药组(3l例)及联合组(25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卫生部的甲型HlNl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5]的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标准者;年龄14~70岁者;病程≤3天者;体温≥37.5℃伴有流感样症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无发热和流感样症状者;(2)有肾、心、肺、血管、神经系统等严重基础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肿瘤,肝炎或肝硬化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全身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

制治疗者;(5)不愿参加此研究者。

1.4 终止试验标准 (1)药物过敏者;(2)依从性差者;(3)有重症倾向或达到重症诊断标准者[5]。

1.5 治疗方法

1.5.1 中药组 采用中医辨证及安慰剂治疗。邪在卫分证:清热解毒散 (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大青叶5g,紫草5g,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2g,牛蒡子12g,薄荷9g,荆芥10g,芦根10g,枇杷叶9g,玄参10g,生甘草6g),水煎服(200ml,tid)口服5天;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清热宣肺饮 (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连翘10g,桔梗15g,板蓝根10g,玄参10g,柴胡15g,薄荷15g,牛蒡子15g,马勃15g,黄芩15g,生甘草6g,生升麻12g),水煎服(200ml,tid)口服5天;温热挟湿证:化湿消滞汤 (苏叶10g,佩兰10g,藿香15g,厚朴15g,法半夏15g,茯苓15g,苡仁15g,扁豆10g,白蔻仁15g,苍术10g,陈皮15g,黄连15g,焦山楂10g,甘草6g,苦杏仁10g,建曲10g),水煎服(200ml,tid),口服5天。

服用上述中药同时服用安慰剂胶囊l粒/次,1日2次,连用5天。

中药统一用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煎药机(型号:YFY2UB)煎熬,每剂加水1000 ml,浸泡0.5小时,加压1.2~1.5MPa,煎煮20min,留取600ml。

1.5.2 联合组 中医治疗同中药组;同时加用磷酸奥司他韦75mg,每日2次,疗程5天。

1.5.3 麻杏石甘汤组 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4],及安慰剂治疗。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6g,知母l0g,青蒿15g,石膏30g,金银花15g,黄芩15g,炒杏仁15g,连翘15g,薄荷6g,炙贝母10g,炒牛蒡子15g,甘草l0g),水煎服200 ml/次),1日4次,共5天;安慰剂l粒/次,1日2次,共5天。

l.5.4 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 麻杏石甘汤200mL/次,1日4次,共5天;同时加用磷酸奥司他韦75mg,每日2次,疗程5天。

1.5.5 其他治疗 所有患者如症状明显者可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3.0软件对研究对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各组基线情况比较 见表1。另外,各组间患者基础疾病、流行病学、各化验指标异常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2.5 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比较 见表2,3 从表5、表6可见,各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中医疗效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6不良反应 中药组1例(1/31)出现轻微的腹泻,联合组中1例(1/25)出现皮疹而中止治疗,麻杏石甘汤组及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7并发症 中药组3l例患者中2例(2/31)、联合组25例中2倒(2/25)、麻杏石甘汤组3例(3/31)及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2例(2/28)出现肺部湿呜,白细胞总数及中陆分类不高,各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5)。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部份患者有鼻塞、流涕、头痛,极少数患者尚有乏力、全身酸痛、腹泻(2.0%)。体征主要是咽部充血,约l/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扁桃体肿大,与国内文献报道类似。我单位中医专家联合多名名老中医制定了轻症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辨为五种证型用药,分别为:风温邪在卫分证用清热解毒散;湿温证用清热宣肺汤: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用化湿消滞汤;余热未尽、气阴两虚证用桑菊饮;表邪未解、邪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我们总结出甲流轻症患者常见的三种证型,定下了相应的中医常规治疗方案(同前述)。

我们制定的轻症甲型H1N1流感方案与卫生部方案比较有地方特色,表现在:卫生部方案[4]将甲流轻症分为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两种证型,风热犯卫证治以疏风清热,选用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桑叶、杭、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薄荷、生甘草);热毒袭肺证治以清肺解毒,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杏仁、生甘草、生石膏、知母、浙贝母、桔梗、黄芩、柴胡),清热力量较强。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卫生部方案与本地区甲流患者的证候特征并不十分吻合。人体素有内湿,暑天感邪之后又多夹外湿,故有内外合邪的表现;轻症患者的热象很少达到热入气分的程度,邪仍在表,临床诊视患者也证实了这一特点(舌苔腻、脉滑、少数有腹泻,鲜见身壮热、大烦渴等气分症状),故治疗不仅仅疏风解表清热,更注重加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等药物,而很少使用麻杏石甘汤等清气分热的处方,体现了地方特色,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参考文献

[1]M sc.Ync Abcd,Ph,D JePapLmrg,M D,ef aI. Eme ce 0f 08dtivIie8nallt PmH1N1 VI…g Propaxlg[J]N EgIJ Med,2009;361(23):2296-2297

[2] Anne Mosclla.M, aobnI TmTIs rTlission 0f ivIrResis cant hmu㈣[J]H En商J M甜.2009,360(10):953-956

[3] 王玉光.王晓静,杜宏渡,等.6例甲型IIlNl流感确诊病侧。中西医证治报告[J].北京中医药,2009,28(6):403-4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l流感诊疗方案(第一版)[J]中国呼吸与临护杂志,2009,8(3):209-211

第5篇

【关键词】流感 防控教育 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以急性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1】,每年约有5亿人罹患流感,因流感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再加上环境、经济、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流感发病情况比较严重,是流感发生的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现了多种流感病毒株,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目前已成为人类主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教育,严重加强防范措施对减少流感患病率、防止流感爆发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提高人群对流感的认识、预防、治疗等,提高防控能力。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

1.2 方法:① 为我地区人群发放流感宣传手册,让人们了解流感的发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并发症、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等,向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做到有病及时治,无病早预防。② 加强流感疫情监测。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疫情的流行和爆发【3】,应对流感疫情进行及时监测,应通知各基层卫生单位在发现门诊上呼吸道患者人数连续增多3~5d的情况下立即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病毒分离。③病因预防。向本地区人群宣传流感病因预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应注意天气转变和环境的影响,对家里有流感症状的人群尽量隔离治疗,以防止发生传染。④消毒预防。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尤其在饮食和卫生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饮食和营养是防治流感发生的主要措施,对餐具、用具可进行煮沸消毒,衣物可阳光下暴晒2h,公共场所应坚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加强锻炼,增强自身体质。⑤ 疫苗接种预防。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而影响疫苗效果,因此接种疫苗时应根据流感监测情况推荐流感灭活疫苗,尤其是对老年人、婴幼儿、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可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减轻流感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通过对我地区进行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

3讨论

流感是我国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或冷热交替之际多发,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本病除散发外,容易发生爆发流行、大流行。其根据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A型变异较快,每2~3年可发生一次,易导致世界性流行,B型变异较慢,易导致局部流行,C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的散发流行和暴发,一旦有新毒株出现流行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因此,对流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掌握流感流行动态及毒株变异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据报道称【4】,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每周在疫情周报上公布流感的部分疫情,,并于每年2月提出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毒株选择的建议,对各国国内要求加强疫情报告、疫情观察和病毒分离。

经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本人认为,加强对人群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是减少易感人群、减少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流感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鼓励人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其次加强对人群辨别基本的流感症状和防治流感的知识教育,对待流感患者要根据情况进行隔离,以免发生病菌继发性感染,对老人或儿童要视为重点保护对象,可给予疫苗接种或暂停外出或聚会等。第三应注意环境、用品、餐具、手的消毒,保持环境的温湿度和通风,以免发生传播,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有研究表明【5】,流感病毒在人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流感病毒,从而引起流感的发生,应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洁。总之,加强对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可有效提高人群对流感的预防能力,减少流感发生和传播,保证人群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姜柯羽,世界卫生组织2011~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北半球)使用疫苗成分的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4,67~68

【2】Huang Xiufeng,Liu Qiongling Analysis on deman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ampus toward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1N1 influenza and implement effect[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1,25(27):341-346.

【3】李宏,洪荣涛,黄文龙等,福建省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09,205~206

第6篇

【关键词】甲型流感;传染病;预防控制

为了提高对甲型HIN1流感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笔者就该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下。

1 普及甲型HIN1流感知识,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甲型HIN1流感的传染特点、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个人防护等有关知识。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制定医院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下发到各级医院门诊、急诊、呼吸科、感染科,医务工作者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该病的诊治预防措施。

2 应急监测

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 公众的个人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6)如果发病,应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鼻或嘴,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4 病例管理

对于疑似病例,安排单问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进行甲型Hl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感染甲型H1NI流感病毒的人在病发后7 d内被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病发7 d以后仍继续患病的患者直至症状消失之前,应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可能在较长时问里仍具有潜在传染性[1]。对于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

5 消毒

(1)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以及病人尸体等。消毒方法应首选物理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专门病区、留观病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及可能被污染的各种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诊疗场所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当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发生疫情的公共场所和学校、乘载病人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病房的消毒。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2)在没有病例发生的情况下,可进行预防性消毒。在甲型H1Nl流感流行期间,无病人的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无明确病例发生的公共场所和学校应以清洁为主。

6 院内感染控制

疑似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理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将疑似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医务人员应按三级防护标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第7篇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急。流感病毒主要由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在人群中传播。流感会产生很多令人不适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疲劳、干咳、喉痛、鼻塞、全身疼痛;对患有呼吸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 以及婴儿和老年人, 由流感引起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1]。流感所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个人活动受限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传播速度极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故每年流感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流感的流行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上一世纪以来已先后发生4次全球流感大流行,3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单位,是流感易爆发的场所。而高校作为一个学生生活学习活动高度活跃的场所,更应该做好监测预防工作。但由于大部分同学、 教师对流感认识仍不够充分,预防意识较薄弱。

1.高校相比其他单位,在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上有一定的特点:

1.1 高校宿舍人口较多,空间有限,摆放的物品相对较多,许多高校的楼宇年限较长,宿舍楼层较低,光线较暗,房屋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1.2 大学生们的生活垃圾比较多,有助于病毒的滋生。由于大学往往倾向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宿管等对学生的干预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卫生习惯比较差,这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流行性感冒的发病几率。

1.3 高校食堂采用的是公共餐具,并且学生往往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集中用餐,如果食堂做不好卫生工作就可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通过餐具迅速传播。

1.4 学生经常在教室集中上课,上课期间人群高度集中,而流行性感冒大多数是通过飞沫传染,所以高校学生上课期间也是流行性感冒防控的重点时段。

1.5 一些大学生个人行为习惯不佳,长时间在寝室,或者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忽略了体育运动,导致个人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变差,相对于经常锻炼的人就会更加容易被传染。

2.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往往有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导致流行性感冒较容易在校园传播。

2.1 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感冒后都是自己用药,有一些人还认为咽喉痛、咳嗽等是小事,不够重视。有些同学甚至不清楚的知道流行性感冒是什么,一部分学生对流感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欠缺的。

2.2 大部分人知道流感是通过空气、接触物品等传播,其实详细说来,患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流感病毒主要伏在患者的鼻涕、痰和唾液中。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 空气中,形成细小的飞沫。如果感染者的手自觉、不自觉地反复触摸自己的鼻部,就会沾染病毒; 而若用手接触别人的手,就可能把病毒传给别人; 他人的手再触摸自己的鼻子,便引起自我接触感染。

2.3 对于流感的预防问题,大部分人以为只要多穿几件衣服,不着凉就不会受到感染,其实并不全是,怎样预防流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另外,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和减少流行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最主要的手段,接种疫苗能有效地减少流感流行造成的危害,减轻流感的疾病负担[2]。而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良好的预防流感。

3.以上总结了高校流行性感冒发病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针对高校这类重点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

3.1 首先是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生病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因为少数学生久病但没有采取治疗措施,而导致自身身体健康受损,同时也传染身边的同学老师。

3.2 学校要加强检查,对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和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进行隔离治疗。还要每天统计在校人员因为流感而缺勤的情况,并做好统计和记录。学校要建立传染病应急机制,对突发的传染病及时有效应对,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3 对学生宿舍要进行常规性的卫生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公共场所,比如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保持通风环境,定期消毒。建立良好高效的卫生机制,定期喷射蚊虫杀剂,及时处理同学们的生活垃圾.

3.4 食堂购置消毒设备,及时地对餐具进行消毒,学校食堂每周也应该有相应负责的员工对其进行清洗,通过食堂高度的卫生标准,阻断了病毒通过食物、餐具等途径的传播。

3.5 提倡学生多多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举措。

参考文献:

第8篇

为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工作,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13年 4月15日,XX幼儿园根据《XX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教育活动。首先利用国旗下讲话要求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并做好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其次各班利用早谈时间组织幼儿学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利用家教园地向全体师幼和家长宣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同时,幼儿园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了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每天的晨检工作,保健医生做好晨检关,班级老师则要配合掌握每个幼儿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发热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发热、咳嗽,体温在38度以上的尽快带出教室,通知家长带回及时就医。

二是加强卫生教育和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多喝水、不偏食、不吃生、冷食品,不随地吐痰,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三是利用家校通向幼儿家长宣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做到幼儿园与家庭相结合,家长发现小孩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及时带小孩就医。

第9篇

(一)禽流感与新城疫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 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力。集约化饲养方式改变了鸡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鸡的外部环境与动态平衡。另外,鸡群过分密集,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独立鸡群相互距离太近,使得一个鸡群发生禽流感、新城疫感染就会殃及周围。同时,鸡场本身的管理不科学,饲养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禽流感、新城疫的防控更加困难。

2. 免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1)疫苗选择不当。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不同的血清型交叉保护性差,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往往机械照搬,不考虑本地流行的毒株,导致免疫失败。

(2)免疫程序不当。由于很多鸡场不进行严格的免疫监测,故易造成免疫超前或滞后。超前即是在鸡只特异性抗体尚处于较高水平时进行免疫,致使疫苗被中和,不仅无法产生免疫反应,反而使原有特异性抗体降至临界值以下造成人为的免疫空白期;滞后即是在鸡只特异性抗体降至临界值以下时才进行免疫,亦可产生免疫空白。

(3)接种方法不当。新城疫弱毒活疫苗以气雾免疫保护效果最佳,其次为滴鼻和点眼,饮水的效果要差,接种操作中,为方便省事,饮水免疫最普遍,抗体滴度得不到保证。

(4)过分依赖疫苗。实际接种用苗过频、过滥及使用剂量过大,促使禽流感、新城疫病毒朝以下三方面发展:一是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群体;二是病原发生变异可能出现亚型毒株;三是病毒毒力变强。

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很多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等,这些疾病侵害免疫器官,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抑制疫苗的免疫应答。

(二)禽流感与新城疫综合防控的原则

1. 群防群控。对于现代规模化养鸡场,禽流感与新城疫的预防一定要从整个鸡群出发,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合本场毒力及血清型的疫苗,适时免疫接种;对于一些重要的其他病毒性疾病,也应作到切实有效的免疫,增强鸡群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间接增强禽流感与新城疫的防控水平。

2. 标准化饲养管理。加强育雏、育成、产蛋各期的饲养管理,尽量给鸡群创造舒适的生长、生产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饲料营养的全面与均衡,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应激因素等。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建立疫病主动监测制度,定期对鸡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免疫,使鸡群保持持久良好的健康状态。

3. 预防为主。鸡场疫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由被动防疫转为主动防疫,从治疗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转变。切实做好全进全出、隔离饲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防疫工作,在人、鸡、饲料、环境等方面均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鸡场内疫病的发生。

4. 长远规划。有计划分期地完成各项防疫措施,使疫病防疫不断完善,技术人员要专业过硬,责任心强,保证防疫工作始终如一。

5. 学科协作。畜牧、兽医、生态、机械设备等学科应密切配合,从鸡场场址选择、场舍建筑、场区布局、病原净化等多方面考虑防疫问题,完善防疫体系。

6. 多病因论。规模化鸡场禽流感与新城疫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防控时应采用环境、生态及流行病学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从基础设施、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

(三)禽流感与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

1. 环境控制。环境控制包括鸡场建设、温度控制、鸡舍通风三方面。

(1)鸡场建设。养鸡场要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排水方便、水质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并且要尽量远离公路、村镇、工厂,以便有效地进行隔离。布局要便于通风、排水、生产管理和防疫管理,生产区内脏、净道分开,互不交叉,蛋鸡饲养要求育雏、育成区域与成鸡区域设置一定宽度的防疫隔离带,育雏区布局在上风向,成鸡区安排在偏下风向,兽医处理室、化尸坑、粪便处理等对生产有危险的设施安排在下风向。鸡场之间距离不能太近,鸡舍间距也不能过小,一般区内间距为房屋高度的3 ~ 5 倍,区间间距为房屋高度的8 ~ 10 倍。

(2)温度控制。育雏时要做好防寒保温措施,产蛋鸡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鸡舍顶层建成通风屋顶,顶面或屋面涂成白色,屋檐加宽,窗户加遮阳棚,可在鸡舍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环境温度。

(3)注意鸡舍通风。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能导致鸡体质变弱,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而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鸡舍通风不能忽视,必要时可采用机械纵向通风。

2. 卫生消毒措施。

(1)消毒工作要制度化。在鸡场大门口设消毒池,要求进出的一切车辆必须彻底消毒,定期更换消毒液。饲养人员每次进鸡舍前必须洗手、脚踏消毒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对工作人员、来访客人及进出的杂物严加管理和监督,以防携带病原体。

(2)进鸡前的消毒。进鸡前的消毒对整个养鸡工作至关重要,在进鸡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3)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带鸡消毒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带鸡消毒不仅能使地面、墙壁、鸡体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明显减少,还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夏天还有降温作用。

(4)净道和脏道的设置。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蛋、鸡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一次。

(5)科学处理淘汰鸡和粪便。

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应即使淘汰,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危害健康鸡;有治疗价值的鸡要与健康鸡隔离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收集,进行深埋或焚烧。从鸡舍清出的鸡粪、垃圾要及时运走,鸡舍排出的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6)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同一栋鸡舍,同一个鸡场要作到同时进鸡、同时出栏,出栏后对环境统一进行彻底的清扫、冲刷、消毒。3. 饲料与饮水的管理措施。

(1)保证饲料营养卫生。根据鸡只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的营养需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以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能所需要的营养。当鸡只断喙、转群、免疫、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会发生应激反应,此时对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应及时予以补充。除了保证饲料的营养外,还要注意饲料卫生,不从疫区购买饲料,每种饲料原料每次进场时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饲料中细菌、霉菌及真菌含量不能超标,并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同时要做好饲料的保管,饲料超过保质期坚决不能使用。

(2)控制水质。饮水质量不良,常会引起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大量消化道疾病,导致鸡群腹泻的疾病,很多与饮水质量差有关。鸡的饮用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选用密闭式管道饮水器代替水槽,可以防止病原经饮水向鸡群内扩散,饮水的净化与消毒处理是控制鸡群消化到疾病的首要任务,常用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

4. 科学免疫。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考虑本场实际情况,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疫苗,而且制定免疫程序时,保证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间隔时间等的正确。

(2)认真执行抗体监测工作。禽流感和新城疫都可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来检测鸡群抗体水平,从进雏开始,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充分了解其抗体,包括母源抗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免疫程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