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2: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交通规则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传输制式;MSTP;OTN ;RPR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select the suitable transmission mode for rail transit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rail transit system, then introduced MSTP, OTN, RPR the three kinds of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lso compared the main techn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three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siness types of MSTP can fully meet the spe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and also it has advantages of localization and mature, in the spec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iently recommending the MSTP (embedded RPR) network, the technology of OTN as alterna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rail transit system; transmission mode; MSTP; OTN; RPR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轨道交通传输系统是一个能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送控制中心、车辆段和车站各管理部门之间语音、数据和图像的多业务平台。传输系统具备轨道交通所需的各种业务接入功能,为通信其他子系统和信号、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等系统提供可靠的、冗余的、可重构的、灵活的信息传输及交换信道。
二、系统功能
1)自诊断功能:可进行故障管理、性能监视、系统管理、配置管理,并具有集中告警
维护、统一管理的网络管理功能。
2)环路保护功能: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对网内传输的各种信息进行环路保护。
3)线网互联功能:传输系统应预留与应急指挥中心或与其他轨道线路互联的条件。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为今后的业务发展预留容量及扩展条件。传输网络应提供较好的兼容性能。
三、传输技术比选
根据传输系统需要传输的信息内容分析及容量估算,传输系统可选择MSTP、OTN、RPR等技术方案组网,下面对以上几种主要传输技术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
1、MSTP技术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称为多业务传送平台,多业务的类型包括TDM业务、数据业务、IP化语音、视频、各种虚拟专线业务等,这里的MSTP是指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实现技术。MSTP已经囊括PDH、SDH、POS、以太网、ATM、RPR等技术于一体,它可通过多业务汇聚方式实现业务的综合传送,通过自身对多类型业务的适配性实现业务的接入和处理,非常适应多业务和多种技术相融合的应用场合。
MSTP主要特点如下:
1)基于SDH的MSTP节点具有SDH节点的基本功能和优点。
2)支持多种协议。简化网络结构,支持多种协议处理。
3)支持扩展功能。信号类型可以从STM-1扩展到STM-256,并支持波分复用。
4)提供集成的数字交叉连接交换。MSTP支持任一支路信号与线路信号、线路信号与线路信号之间进行交叉连接,交叉连接等级为VC-12/VC-3/VC-4。
5)支持动态带宽分配。支持G.7070定义的级联和虚级联功能,可以对带宽进行灵活的分配,带宽可分配粒度可以小于2Mbit/s。
6)提供综合网络管理功能。提供对不同协议层的综合管理,网络业务能快速自动生成,并能提供基于端到端业务的性能、告警监控及故障辅助定位。
7)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汇聚、二层交换,可实现对的带宽共享以及统计复用、带宽
管理和环路保护功能。
8)MSTP可接入各种级别的SDH业务以及ATM/IP业务,实现多业务的同平台传输,
能够方便地实现传输网络的业务调度和带宽管理,提供高效的链路配置、维护和管理能力。
9)MSTP能提供多种接口,其主要接口类型有:电接口(E1/T1,E3/T3),光接口
(OC-N/STM-M),以太网接口(10/100BaseT、GE),时钟接口(2MB/2MHz),ATM(155Mb/s),辅助接口(管理、公务、数据接口)。
10)MSTP技术已经成为轨道交通通信网传输网制式的选择之一,通信传输系统已大量
采用了该技术组网。
11)MSTP技术是基于TDM技术,其承载数据业务的能力不如纯IP网络,但是可通过
内嵌RPR、MPLS等功能来弥补MSTP在承载数据业务方面的不足。
2、OTN技术
OTN(Open Transport Network)称为开放的传输网络,它也是采用基于TDM体制的复用技术,因此它同样具有时隙的概念,每路信号占用在时间上固定的比特位组,信道通过位置进行标识,对业务的QoS也能完全保证,根本区别在于OTN网的帧结构。OTN的主要特点如下:
1)真正实现了语音、数据、图像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窄带、宽带一体化。
2)OTN所具有的网络等级有36Mb/s、150Mb/s、600Mb/s、2500 Mb/s以及10G设备。
3)可以支持语音、图像信号的多点广播。采用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可提供高清晰度监
控图像等等。
4)不同的信号种类一步复用映射到OTN帧中,高速和低速的应用可简单叠加在一个
网络中运行。所有的应用可自由的混合。
5)集成了多种接口,各种应用可直接接入OTN,无需其它接入设备,设备可靠性高。
提供的接口类型有RS232/RS422/RS485、2W/4W、E/M、2B+D、30B+D、E1、10M/100M/1000M以太网、视频(BNC)及宽带广播(15KHz)等。
6)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组网灵活,升级扩容方便。自愈能力强,支持1+1复用段
保护、1+1通道保护、双纤自愈环保护,保护时间小于50ms;
7)低开销(<2%)。
8)方便的管理特别适合地铁等各种综合业务的接入,并进行透明传输。
9)网络管理功能强,具有自我诊断能力,对网络中任何故障都能告警。集成的管理系
统可直接管理到独立的端口。
OTN具有以上优点,能够完全满足轨道交通各种信息传输的要求,在国内的轨道工程中应用较多,但OTN技术存在成本高,技术封闭,业务接口不开放,独家供货,网络互联不便的缺点。
3、RPR技术
RPR(Resilient Packet Rings)称为弹性分组环,RPR是一种新的MAC层协议,是为优化数据包的传输而提出的。
目前,RPR技术有两种实现方式,即内嵌RPR的基于SDH的MSTP和基于以太网物理层的RPR设备,通常称其为嵌入式RPR和纯RPR。
嵌入式RPR是新一代基于SDH的MSTP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可根据应用需要,设定TDM的通道和传送IP等数据业务的RPR通道。
纯RPR在环路上均采用MAC帧的分组方式来承载所有业务,不存在承载TDM语音的SDH VC通道,RPR环路将TDM业务设置为最高优先级,绝对保证其带宽,以保证其电信级的时延和抖动,同时还提供相应的时间同步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RPR一般通过电路仿真(CES)来实现TDM业务在分组网上的传送。RPR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采用双环逆向拓扑结构,对环路带宽采用间复用机制。
2)基于MAC地址高速交换。
3)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和更新功能,能自动选择业务最优路径。
4)RPR环网可采用环回(Wrapping)和源路由(Steering)两种保护方式。
5)它支持灵活的带宽颗粒、带宽动态共享和分配以及统计复用。
6)具有同步机制和严格的时延和抖动保障能力。
7)保证QoS,支持带宽预留的业务。
8)支持带宽管理和拥塞控制机制。
9)具有10/100Mb/s、GE等宽带数据接口和支持传统TDM业务的E1接口。
10)由于RPR是专为单个物理环或逻辑环而设计的MAC层技术,其应用仅局限在单
环,跨环时必须终结,因此无法实现跨环业务的端到端带宽共享、公平机制、QoS和保护功能,因此在组建复杂网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11)在RPR网中,对TDM业务支持的效果不尽人意,过多地使用TDM业务,保证带
宽传输方式就失去了统计复用的优势,另一方面RPR电路仿真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规模较大时,无法保证TDM业务的电信级QoS。
4、传输制式的选择
根据以上技术分析,结合轨道交通应用的要求,各种传输技术的主要技术性能比较参见表1。
表1传输技术主要技术性能比较
名称 MSTP OTN RPR
主要接口 G.709/703IEEE802.3 G.709/703IEEE802.3 G.709/703IEEE802.3
网络管理 功能强大 功能强大 功能强大
标准化 国际/国内 生产商 国际/国内
TDM业务 强 强 弱
数据业务 较强 较强 强
国产化 高 无 高
轨道交通应用 多 多 较少
价格 较低 较高 较高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通信传输系统所承载的业务既包含了大量的宽带数据业务(含数字化的图像信息),也包含了不少TDM业务,而具体针对各传输制式而言,RPR技术适合于数据业务占比重较大的网络,目前在国内部分轨道交通公安通信系统有采用,但对TDM业务的支持能力较弱,尚不能完全满足轨道交通专用通信业务的应用要求。OTN接口类型完善,在功能实现方面很适合作为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网络,但由于是厂家独有设备,与其他传输设备存在互联互通的问题,并且存在国产化的因素。MSTP业务的类型包括TDM业务、数据业务、视频、各种虚拟专线业务等,可完全满足专用通信系统应用的需求,而且其国产化、成熟性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因此,专用通信传输系统暂推荐采用MSTP(内嵌RPR)技术组网,将OTN技术作为备选方案。
四、结语
通过研究轨道交通传输系统不同技术的特点,比较MSTP、OTN、RPR三种传输技术主要技术性能,得到采用MSTP(内嵌RPR)技术组网较为适合当前轨道交通传输系统应用要求。
本文在考虑影响轨道交通传输制式的因素时,未对三种传输制式的各项指标具体量化,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辛默.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网的组建[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8(1):40-41.
【摘要】目前,大部分关于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的文献都是在假定完全竞争结构下来探讨政策工具的选择,而研究市场结构与环境外部性以及环境工具的效率等相关问题的文献不多。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环境规制对企业排污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环境税和许可证制度) 对企业排污的影响,主导企业相对于边缘企业更加清洁或是更加肮脏对产品市场整体排污水平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只有将市场结构以及环境工具的选择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现实地解决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问题,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环境政策;垄断竞争市场;排污率;许可证制度
【作者简介】周明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一、引言
当今,地球环境污染严峻,治理刻不容缓,各国都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在治理实践中,多数国家按照庇古的“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采用征收环境税作为主要的环境规制工具。另一个规制工具是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其理论则基于科斯定理中关于产权结构设置和产权转让的观点(Coase,1960)。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属于市场化的环境规制工具,被认为是有效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典型工具,不少国家实行了这种制度。例如,美国环保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将排污权交易政策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源管理。
环境污染治理究竟应实行征税还是排污权交易制度?Weitzman (1974) 讨论了在减污收益和减污成本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在价格型规制工具(环境税为代表) 与数量型规制工具(可交易排污许可为代表) 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De?wees (1983) 认为,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采用可交易排污许可证,规制当局就无需为原本最优税率的调整费心,因为通货膨胀会自动反映到更高的许可证价格上。Alpay (2001) 则构建了一个关于可交易排污许可证的两国模型,认为技术创新及过剩的排污许可证的销售收入可以抵消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成本。N. Keohane(2005) 在福利(以收益来表示) 最大化的框架下,考察了政策工具的效率问题,解释环境税和可交易许可证等政策工具如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E. Mansur (2006, 2007) 分析了在治理成本不确定的情况下,两种环境规制工具(环境税和排污许可证) 的福利影响。国内的李正升(2012) 运用短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的福利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垄断造成的扭曲程度。如果垄断造成的扭曲较小,环境税仍然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无论是增进抑或降低社会福利,对垄断企业征收环境税都不可能实现最优化, 所以只能追求一个次优的结果,次优环境税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标准环境税。汤吉军(2012) 针对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深入探讨环境污染外部性的福利效果,重新考察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作用的约束条件。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文献都是在假定完全竞争结构下来探讨政策工具的选择,而研究市场结构与环境外部性以及环境工具的效率等相关问题的文献不多。本文试图建立模型以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不同环境工具对整体排污水平的影响,试图解释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到底是环境税还是许可证制度能够减少整体排污水平?主导企业相对于边缘企业更加清洁或是更加肮脏对产品市场整体污染水平选择有怎样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二、基本设定
设存在若干个独立的产品市场,共有N 个企业并排放污染。本文研究的某产品市场有M个企业,该市场可能是完全竞争市场也可能不是。这M 个企业的排放被定义为本地排放。N-M 个企业位于其他产品市场,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对于每个企业i,排污水平等于产出乘以排污率,有ei=qiri。为了简化,我们研究短期模型。假定: 第一, 企业不能改变环保技术,即排污率固定;第二,企业数量固定N (没有进入和退出的企业);第三,生产成本是凸函数。
环境损害函数为凸函数并只取决于排放总量而不取决其于空间分布,有
量。许可证制度下的剩余需求曲线在m q?处位于税负制度下的剩余需求曲线之上,这意味着在给定的边缘企业排放率和许可证制度下的剩余需求的边际收入更高(相较于税负下),税负制度下会存在更多的福利损失。
六、结论
(一)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下,企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特别的,在垄断竞争市场状态下,主导企业的行为不仅仅改变产出,同时也导致整体排污水平发生变化。在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下,政策工具(环境税和许可证制度) 对产品市场整体排污水平有以下影响。
1.在税收政策下,相较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主导企业的均衡产量减少,而边缘企业均衡产出增加,即q?m < q?m,q?f > q?m 。总排放水平取决于主导企业和边缘企业相对排放率:如果主导企业相对肮脏, -r f m r <0,产品市场的总排放水平要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情形;反过来,如果主导企业相对清洁, -r f m r >0,总排放水平要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情形。
2.在许可证制度下,主导企业的产出影响产品价格和许可证价格。相较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主导企业均衡产量减少,q?m < q*m 。如果主导企业相对肮脏, -r f m r <0,其所在产品市场的污染排放减少,对许可证需求的减少降低了许可证价格;如果主导企业相对清洁, -r f m r >0,其所在产品市场污染排放增加,导致许可证价格提高。
(二) 关于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本文认为,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规制者采取许可证制度而不采取税收政策,福利损失会减少。也就是说,即便边际治理成本的斜率绝对值超过边际损害,在垄断竞争市场中,规制者也应该选择许可证制度。
目前,我国政府或环境规制决策者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定价和环境治理模式,认为只要依靠“看不见的手”就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最优状态,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差异对环境质量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的影响,忽视环境治理实践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的结论则为我国环境规制者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支持,为我国实施和推广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Jaffe,R,Newell,R.Stavin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Change[J].Environ Resource Econ,2002,(3):59.
[2]P.Joskow,E.Kah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icing BehaviorIn California´s 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 During Summer[J].Energy,2002,(1):35.
[3]N.Keohane.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Choice of AbatementTechnique:Evidence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J].Yale Universitymimeo,2005,(3):12.
[4] J.Kolstad,F.Wolak.Using Environmental Emissions Permit Pricesto Raise Electricity Prices:Evidence from the California ElectricityMarket[J].Stanford University mimeo,2003,(56).
[5]E.Mansur.Note Regarding Endogenous Emissions Rates inPrices vs.Quantities[J].Yale University mimeo,2006,(88).
[6]E.Mansur.Upstream Competi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Electricity Markets[J].Law Econ,2007,(5):125-156.
[7]S.Shaffer. Optimal Linear Taxation of Polluting Oligopolists[J].Regul.Econ,1995,(4):85-100.
[8]T.Tietenber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M].Pearson:Boston,2006.
[9]李正升.市场结构、环境税与福利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2,(10):88-92.
【关键词】轨道交通公司 财务制度 方法
一、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国有企业、大、中型非上市公司在条件具备时实行。
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我国现行会计体系按行业划分可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
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性质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标志,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在账户中分门别类地核算各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能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有关各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指标。对于企业的资产,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还可以把价值形式的综合核算和财产物资的实物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控制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结合会计对象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内容。
2.同时满足会计报表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促进经济业务发展,科目设置保持相对稳定。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应具有可操作性。
6.应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
二、会计账套设置方法
目前各城市轨道公司的账套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建设单位设置一个会计账套,在“在建工程”下面按线路设置二级会计科目,并在二级科目下分别设置成本核算科目;二是按线路设置账套,有几条线路设置几个会计账套,最后再用财务软件中的账套汇总功能将几个账套的内容汇总生成一个会计报表。
在账套设置中,笔者认同第一种做法。因为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将各条线路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按线路分别签批入账,工作量将会十分巨大,但此种方法有利于最后的财务竣工决算。但对于共同的费用支出,需要先统一计入某一账套,或者计入一单独设置的账套,然后再通过合理方法进行分配计入各线路建设成本,这就造成需要将一账凭证的金额分拆计入两个以上的账套,核算比较麻烦。
三、会计科目设置方法
综合目前大陆地区和港台地区的会计核算体系,对轨道建设的会计科目有二种方法:一是按照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在“在建设工程”科目下设置“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四个成本核算科目;二是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即设置 “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 四个一级核算科目。
笔者认同第一种做法,原因在于一是行业会计制度将逐步被会计准则所取代,二是按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有利于同国际接轨,同时也方便轨道交通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按照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要求提供符合条件的财务报表。
具体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考虑到项目建成后的财务决算的因素,需要按工程概预算的相关项目设置会计科目。下面笔者提供两种科目设置思路,供大家探讨:
第一种:
一级科目:在建工程(1604)
二级科目:线路名称(如:1604-01(XX线))
三级科目: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科目等(1604-01-01)
四级科目:建筑安装投资——建筑工程、建筑安装投资-安装工程(1604-01-01-01)
设备投资-XX设备(1604-01-02-01)
其他投资-房屋、其他投资-无形资产(160-01-03-01)
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费、临时设施费、招投标费、项目评估费、借款利息、企业债券发行费用等(1604-01-0-01)
五级科目:建筑安装投资-建筑工程-车站、区间等(1604-01-01-01-01)
建筑安装投资-安装工程-信号、通迅、供电、给排水、通风空调与采暖、安防与门禁、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等(1604-01-01-02-01)
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等(1604-01-04-01-01)
六级科目:根据单位需要设置(1604-01-04-01-01-XX)
需要说明的是,在按上述方法设置会计科目时,需要将“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按合同和客商设置辅助往来核算,因为建设方和施工方签订的合同的依据是公开招标的标段,这样设计既可以根据标段查询相关标段的付款情况,也可以根据客商查询各施工、设计单位的付款情况。
第二种:
一级科目:在建工程(1604)
二级科目: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科目等(1604-01)
三级科目: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1604-04-01)
【关键词】地铁;用电性质;SVG;经济性
一、城市轨道交通用电性质的选择
按照国家电网及各省对电网电力价格的规定,可将城市轨道交通用电划分至大工业用电与一般工商业用电的性质。西安地铁二号供电系统采用110kV/35kV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全线在行政中心、会展中心设2座主变电所,每个变电所变压器容量为2*31500(即63000kVA),外部电源为以电力电缆线路为主,下面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用电性质选择的经济性。
(一)大工业与一般工商业用电电费的构成
1、大工业用电
(1)电费构成
大工业电价包括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和力率调整电费三部分。电度电费是指按用户用电度数计算的电费,基本电费是指按用户用电容量计算的电费,力率调整电费是根据用户力率水平的高低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2)基本电费的计算
基本电费可按变压器容量计算,也可按最大需量计算。具体对哪类用户选择哪种计算办法根据情况确定。
(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或与供电部门约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计算。
2、一般工商业用电
一般工商业电费包括电度电费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两部分。电度电费是指按用户用电度数计算的电费,力率调整电费是根据用户力率水平的高低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二)西安地铁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性质下的电费测算
1、大工业用电电费
基本电费:基于变压器容量的利用率考虑,选择按照最大需量计算,按照容量总和的40%核定最大需量。
电度电费:采用陕西电网大工业110kV的分时电价(峰段:0.7598元/千瓦时、平段:0.4819元/千瓦时、谷段:0.2040元/千瓦时)计算,分时电量分配为:平段电量占总电量的35%,峰段占总电量的35%,谷段占总电量的30%。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根据带电后的实际功率因数进行计算,实际功率因数为0.2~0.3之间,以考核标准为0.9,功率因数平均值为0.25计算。
(1) 在两个主变电站带电、未投入SVG补偿装置进行设备联调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150万度,两个主变电所每月的电费约为:440.46万元。详见表1
(2)在两个主变电站带电、投入SVG补偿装置运营初始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600万度,功率因数补偿至0.9,两个主变电所每月的电费约为:453.72万元。详见表2
2、一般工商业用电电费
电度电费:采用陕西电网一般工商业用电110kV的分时电价(峰段:1.13元/千瓦时、平段:0.7669元/千瓦时、谷段:0.4039元/千瓦时)计算,分时电量分配为:平段电量占总电量的35%,峰段占总电量的35%,谷段占总电量的30%。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根据带电后的实际功率因数进行计算,实际功率因数为0.2——0.3之间,以考核标准为0.85,功率因数平均值为0.25计算。
(1)两个主变电站带电、未投入SVG补偿装置进行设备联调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150万度,两个主变电所每月的电费约为:213.15万元。详见表3
(2)两个主变电站带电、投入SVG补偿装置运营初始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600万度,功率因数补偿至0.85,两个主变电所每月的电费约为:471.05万元。详见表4
(三)大工业与一般工商业用电经济性比较和选择建议
1、在两个主变电站带电且未加SVG补偿装置进行设备联调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150万度,大工业比一般工商业用电每月多支出227.31万元。
2、在两个主变电站带电且加设SVG补偿装置运营初始阶段,若每月总用电量约600万度,功率因数补偿至考核标准,大工业比一般工商业用电每月少支出17.33万元。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从地铁的电通到设备联调阶段的一年左右时间内,用电量小,使用一般工商业用电性质较为经济;在运营后随着密度和运量的增加,采用集中供电、长约20余公里的线路,月度用电量均会在600万度以上,因此大工业用电较为经济。
因此建议,投资方(建设方)应该尽早就用电性质,与政府和供电部门协商,争取联调阶段采用一般工商业用电,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建设至运营过渡期这段时间内资金的投入。在正式运营后,用电负荷大幅度上升,从降低运营成本出发,争取采用大工业用电,这有利于节约资金、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SVG补偿装置使用的经济性
(一)SVG的概述及功能、作用
动态补偿装置SVG是一种基于大功率IGBT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调节其输出电压幅值与系统电压幅值的关系来确定输出功率的性质。当其幅值大于系统侧电压幅值时输出容性无功,小于时输出感性无功。
西安地铁二号线采用的是辽宁荣信的多重化SVG无功补偿装置。两主所各分别安装两台+2.4MVAR的SVG无功补偿装置。
(二)SVG补偿装置使用的实际经济性
通过上面4个表的理论计算,显然,无论何种用电性质,SVG的使用都可以减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西安地铁采用一般工商业用电,结合二号线两座主变电站的2年多来运行实例,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来计算和分析SVG带来的经济性。
1、2010年12月全线带电后至2011年4月份,SVG还未投运,二号线处于列车调试期,还未接管和联调,时刻表演练还未开始,上线列车少,用电负荷小,功率因数在0.16-0.35之间,每月罚款在131万—48万之间。
2、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SVG已经投运,运营全面接管车站开始综合联调,上线列车逐步增加,并开始运营时刻表演练,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功率因数在0.54-0.84之间,每月罚款在42万—16万之间,功率因数逐步提高,罚款减少。
其中:2010.12月-2011.08月,无功罚款共计540余万。
3、2011年9月开通运营至今,SVG均在投运,供电功率因数在0.85-1.00之间,功率因数明显得到提高,每月奖励在1万元左右。
4、在正式运营后的夜间非运营时段,供电设备负荷率很低,投入SVG可以使功率因数提高15%左右;在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设备负荷率较高,功率因数相对较高,投入SVG也能使功率因数提高5%左右。
(三)SVG补偿装置目前存在的问题
SVG内部大功率器件密集,散热和防尘是比较突出的矛盾,由此而导致的超温报警和板件损坏已有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尤其是脱保后)压力很大。
三、结束语
总之,不论是用电性质的选择,还是SVG装置的选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但大家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营成本,本文依托工程、运营实例,通过对西安地铁二号线用电性质和SVG装置的经济性分析,总结适合城市地铁建设、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用电性质和经济性的选择,为需要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西安地铁二号线行政中心、会展中心地铁主变电站供用电合同.
[2]西安地铁二号线主变电所电费清单.
[3]陕西电网峰谷分时销售电价及力率电费调整表.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据相关资料介绍,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国家,很难见到有一个人闯红灯,横越栏杆更是不可思议的,而在我国,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闯红灯现象随处可见,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有的手牵小孩或背着小孩与汽车抢时间,非机动车辆行驶在快车道上,更是比比皆是,真是让人胆颤心惊!这些不规范的交通行为是酿成交通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我们将这些不规范的交通行为拍摄下来,制成图片、宣传版面作为交通安全教育材料,为家长、老师、幼儿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他们从这些不文明、不规范的交通行为中醒悟过来,从自我做起,从教育自己的孩子做起,摈弃那些不当的交通行为,从而逐步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大人做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孩子做大人的交通监督员。
二、认识交通标志,解决盲点问题
首先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根据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相关的交通标志。如:小班认识“红、绿灯指示标志”;认识“人行横道指示标志”;认识“禁止行人通行禁令标志”。幼儿在认识交通标志的基础上,再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其教育就更显成效。其次,考虑到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觉思维,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交通规则的内容,如在幼儿园的醒目位置布置交通标志,在游戏活动区设置“我是小交警”,在家长接送孩子入离园时,由幼儿带家长到这些相关的环境中,认识交通标志,到表演区与孩子一同表演“交警执勤”,让幼儿经常提醒家长“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等,家长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有意无意的接触到相关的交通常识,受到影响,这些“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帮助了幼儿家长、社区居民掌握了相关的交通常识,使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成效更加显著。
三、进行学习引导,培养守规习惯
为扎实有效地培养幼儿交通安全意识,幼儿园应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根据大、中、小班年龄特点选编教材内容。编成儿歌、游戏、区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儿歌《交通规则要记牢》
交通规则要记牢,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横道,来往车辆仔细瞧。
交通安全很重要,关系性命莫小瞧。学规则、守规则,时时处处做得好。
步行骑车靠右行,中间让给汽车跑。横过马路左右看,不要走在快车道。
见红灯、不要跑,绿灯亮起可过了。在路上、莫打闹, 不做游戏不追跑。
汽车灯,会说话,注意观察别忘了。左灯亮,向左转,右灯亮,向右转。
雨雪日子虽然少,事故比例比较高。慢行小心要警惕,不让自己多摔跤。
队员们,要知晓,出了事故不得了。从小养成好习惯,时时记清别忘掉。
游戏“我是小司机”、“我是行人”、“我和交警叔叔做游戏”等等,幼儿在情景表演、游戏等活动中,担当小司机、小公民、小交警等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演习,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在集体活动中,幼儿自觉地接受约束,遵守游戏规则,接受别人的监督,其成效更显著。定期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规则录像,对录像中的交通行为进行讨论,辨别哪些交通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而不断强化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四、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杜绝幼儿及家长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幼儿园教育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应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提高自护能力。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有组织系统化教育的场所,作为幼儿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将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课题《基于开发区幼儿自护的交通安全的研究》的研究,逐步杜绝幼儿及家长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提升交通安全意识。使他们将交通安全的认识内化为自己今后的行为,增强国民素质,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幼儿对交通标志、交通规则有粗浅的了解,并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做到主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幼儿自护力,使幼儿终身受益。
五、开展实践活动,认知得到内化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家长、交通警察与幼儿园老师、幼儿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步,在幼儿园内布置模拟交通现场,由交警带领指导家长、在模拟现场中演练交通规则。如:从我们的出行该靠哪边走,到过马路怎么走,过红绿灯怎么过,看路上的交通标志代表什么等等,通过模拟现场演练,幼儿和家长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在交警的指挥下,再到实地现场进行正确的行走,逐步离开交警进行步行、骑车、开汽车等,这样的“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的交通规则实践活动,走遍了我们幼儿园周边的所有马路,并留下美丽的照片,这正是幼儿及家长将交通规则由认知内化为文明素质的过程。另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我园将交通安全各种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图张贴于幼儿园大门明显处,便于家长和幼儿一进幼儿园就能看见这些标志。这样一日复一日,孩子和家长就将这些标志牢牢记在脑中,对安全出行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从而能避免许多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引言
莲都区高溪幼儿园位于碧湖镇高溪乡竹溪村交通便利,附近共有缸窑、黄塘窑、高溪村、竹溪村、岚山头5个村,附近的适龄幼儿都送到幼儿园就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幼儿山下学乘坐三轮车、电瓶车的越来越多。为此我园重视幼儿上下学的安全,宣传交通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培养幼儿、家长自我保护意识,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是我们最重视的问题。为此,我园成立了交通安全调查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去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和家长的交通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知道农村幼儿的上下学方式和交通安全意识的现状,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幼儿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活动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莲都区高溪幼儿园全体幼儿及家长。对问卷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出幼儿交通安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内容
首先对幼儿上下学交通方式的调查,通过了解幼儿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以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其次调查家长及幼儿对交通标志的掌握情况。
(四)调查情况分析
1.幼儿上下学交通方式的调查
由于幼儿出行由监护人接送,将幼儿上下学交通方式分为家长接送(步行)、家长接送(公共交通)、家长接送(小汽车)、家长接送(三轮车)、家长接送(电瓶车)、家长接送(摩托车)等6种方式。调查发现,幼儿上下学出行以步行、三轮车和电瓶车为主,摩托车和小汽车接送的情况也存在。如图一所示。
2.交通标志的认识情况
调查发现家长及幼儿除了对“红绿灯”的认识率比较高外,对其他如人行道、斑马线、禁止通行、危险警告等标志的认识情况都很不理想。考虑到我们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人们对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的认识盲点多,倡导遵守交通安全规则,首先需要解决这个知识盲点问题。
图一:幼儿上下学交通方式情况
三、对应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针对幼儿上下学的出行方式我们将不规范交通行为拍摄下来,制成图片、宣传版,作为交通安全教育材料,给家长幼儿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向他们宣传这些交通行为的有害性。向村里的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让他们从一桩桩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中找到原因,让他们从这些不文明、不规范的交通行为中吸取经验,从我做起,从教育自己的孩子做起,摒弃不当的交通行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大人做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孩子做大人的交通监督员。
(二)认识交通标识,解决盲点问题
由于农村幼儿看的交通标识少,接触不多我们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认识交通标志的教育,根据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相关的交通标志。如:小班认识“红绿灯”“人行横道”等标志,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认识“禁止行人通行”“注意危险”“机动车道”“行人道”等标志,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认识“禁止停车”“禁止驶入”“停车场”“左右转弯”等标志。在幼儿认识交通标志的基础上,再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更显成效。其次,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交通标志,模拟交通现场,请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三)开展实践活动,认识得到内化
我们通过邀请交警叔叔为家长、幼儿讲解交通规则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安排了幼儿和家长走进交警队去了解交警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和家长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利用社区活动宣传,加大教育成果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使遵守交通规则成为幼儿和家长的自觉行为,我们利用社区活动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促使大家共同遵守交通规则,使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影响到家庭、影响到社会,巩固和扩大了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的成果。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升公民素质,不仅是幼儿园的一项职责,更是全社会的一份责任,我们应共同努力,一起创造孩子安全美好的每一天。
三年级中对主题方案:文明出行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开场白: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举行的是安全你我他——交通安全主题队会。
首先,我们来猜谜语,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1.猜谜语:
(1)白色线条地上躺,不怕雨雪和冰霜,
行人踏在它身上,交通安全有保障。
谜底(人行横道)
(2)圆圆三只大眼睛,十字路口做卫兵,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起提个醒。
谜底(红绿灯)
2.接着,我们来学习一些安全常识:
①路上行走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交通法规要学懂、要记牢、要遵守;
走在路上不奔跑、不吵闹、不打逗。
②汽车上有两只大眼睛,是照明用的;
还有两只黄色的小眼睛,是表示方向的转向灯。
黄色小眼睛闭着是直行,
睁着右眼是向右转弯,
睁着左眼是向左转弯。
3.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发生了车祸。
(2)议一议:
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纠正学生的错误。
(4)由小品,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受。
4.知识竞赛:
主持人乙:好,那就让我们先掌握一些交通小常识。
必答题:
a、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
b、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c、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d、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e、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f、交通讯号灯都有些什么作用?
抢答题:
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5.学习儿歌《过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当心;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要打逗不乱跑;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
交通规则要记牢,人人遵守保安全。
6.总结:
一、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1.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新华网记者姚玉洁2008年5月25日报道,目前,中国约拥有全世界2.5%的汽车,然而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已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共发生交通事故32.7万起,造成8.2万人死亡,38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2亿元。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行人违章占15%。可见,驾驶员和行人违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这就表明,中国因驾驶员和行人违章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九成。因此,普及交通法规知识,让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懂得并掌握这些常识、遵循这些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也是教育部门应该担当起的主要教育职责和教育任务。
2.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24页告诉我们:“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少年儿童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取40至50的中间值45,也就是每年约有1.6万名少年儿童(绝大部分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大。通过对这些事故的全面、深入的分析,专家们认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80%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每年因缺乏安全常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无辜死亡的人数达1.28万人。不客气地说,每年1.28万少年儿童是被社会的无知、教育的无为害死的。这说明,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知识教育是多么必要和迫切啊!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注意交通安全不仅仅是驾驶员的事,更是全体公民的事。全体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都有接受这种教育的必要,都有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权力。每个人都有权关注自己的安全,有权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应该具备让自己受伤害的可能性降至最小的能力。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安全就多了一分保障,我们的健康就多了一分呵护,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分尊严。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当把这项内容列入义务教育必修的教学内容之中。
当全体公民都理解、掌握了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并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中国的交通形势就一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交通事故就一定会大幅降低,因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数量和财产损失的额度也一定会大幅减少。
要让人们遵守某种规则,必须先让人们了解这些规则,掌握这些规则,认同这些规则。同时,还要让人们知道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清楚不遵守规则可能会给自己或别人造成的危害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或可能受到的处罚)。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在思想上、意识上高度认同这些规则,在行为习惯上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所以说,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完全应该的,更是非常迫切的。
二、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可能性
交通法规的相关知识并不高深,都是一些常识,是每个正常社会人都能掌握的常识。
比如,“绿灯行,红灯停”“靠右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知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雨雪天要减速缓行,雾霾天除要减速缓行外,还要打开相应的灯光”,像这样的知识(规定),只要稍提醒一下,人们就能理解。至于那些画成图形的标志,就更加形象、简洁、易懂了。当然也有一些较难记、较难理解的内容和标志,但并不是什么艰深、复杂的难题,只要花点时间去学、去理解,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交通安全知识和道路交通信号(及含义)的条款内容虽然比较多,但绝大部分都简单易懂,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和繁杂的演算。只要有初中的文化水平,甚至只要有小学毕业的水平,就能理解、掌握这些常识。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是完全可能的。
三、我国中小学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
1.目前,我国中小学交通知识的教育非常零散,不全面、不系统,内容非常少,且“东一榔头,西一板斧”,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内容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很差,发散得太宽泛,具体的规则和安全知识的篇幅很少。
小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主要集中在《品德与社会》(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下同)科目中。我查阅了我校一至六年级2011-2012学年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其中一至四年级为人教版,五、六年级为科教版),这方面的内容实在少得可怜,在12册书里只有3册教材有这方面的内容。(1)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小节(18页至21页):《放学了》《平安回家》《我会看标志》。这个单元算是小学阶段针对性最强的教学内容了。(2)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中只有第3、第4小节是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的(66页至76页)。(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虽然教学内容与交通有关,但并不属于交通安全和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严格地讲,只有两个单元,共14页的教学内容与交通安全、交通规则有关。
3.初中阶段能与交通知识挂上钩的科目应该只有《思想品德》(又称《政治》)这一科,但是不管是课标还是课文,都找不到一丝一毫关于交通知识方面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虽然涉及了生命,但也没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也没有讲如何在交通方面保护自我。有关法律方面的几篇课文,同样没有涉及交通法规方面的内容。
这怎么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呢?又怎么能让学生在交通安全中多一分保障呢?
四、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简要实施方案
我们有必要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完整、系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这项教育内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前,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内容(包括现在驾驶学员考驾照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
(2)使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交通法规的立法原则,如以责论处的原则、过(罪)罚相当的原则、人的生命至上的原则、各行其道的原则等。了解了这些原则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交通法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背诵。
(3)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虽然有规则,但大家都不遵守,这就跟没有规则一个样。只有人人讲规则,人人遵守规则,才会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使学生懂得违法违规的后果,形成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违反交通法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自己。不论你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骑非机动车,还是步行,如果你违反了交通规则,结果就可能很悲惨,轻则受点伤,财产受到损失,重则有残废甚至死亡的危险。同时还极有可能伤害他人。伤害他人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不但要向受害方赔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
2.教学要求
编排教材时,小学和中学要统筹安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教育。
(1)小学低年级,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时有家长接送,但他们已经比较经常的在马路上独立行走了。这一阶段的教育,以按交通规则和按信号灯的指示安全行走的内容为主。比如,懂得“红黄绿”三种信号灯的不同含义,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过马路时,懂得如何安全过马路等。
(2)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以识别各种交通标志和按交通规则安全步行和安全骑自行车为主。
小学阶段的教学,特别是中低年级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游戏中体验,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体验。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建议每个年级至少用一个单元的课时进行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把这方面的教学当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3)初中阶段要渐次提高理论性,突出系统性,教学的内容要涵盖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在初三毕业前要把这些知识、法规、理论全部学完,把这个科目当做初中毕业考的必考科目。
建议在毕业考时参照汽车驾驶学员理论考试的模式进行统一的、正式的免费考试。考试时,可由交警或交通部门派人(当然也可委托教师)监考。凡达到90分及以上的(参照驾照考试合格标准),发给驾照理论考试合格证书(可同时输入个人相关的电子档案)。交通管理部门应认可这个成绩,应与驾驶员“理论考试合格证”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凡取得这个合格证(即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在以后考驾照时不需要再参加理论考试。相信几年以后,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可能会去考驾照,这样,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这方面知识,不但使他们更早、更及时地了解、掌握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不但没有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还减少了他们以后参加此类考试可能遇到的麻烦,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从小让幼儿懂得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可以受益终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1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时刻都不可忽视。本次活动主要是讲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遵守交通规则要从幼儿抓起。让幼儿懂得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所做的手势,并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手势和交通标志,使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顺畅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共计4篇教学反思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
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
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2活动分析: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孩子们虽然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但对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够。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 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 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 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flash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
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女子中队的交警阿姨,让我们欢迎阿姨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阿姨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
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警阿姨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警阿姨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
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阿姨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阿姨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警阿姨,自然结束!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3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
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
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
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4一、设计意图:
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孩子当中的许多家庭都有私家车,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幼儿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保障幼儿的安全,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红灯停,绿灯行”的活动,强化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事先安排家长带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交通设施和标志等。
2、布置马路场景:马路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信号牌。
3、课件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4、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在两个长方形纸板上分别贴上圆形的红、绿色蜡光纸,画上眼睛)。
5、音乐“我是小司机”、方向盘若干
。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司机,你愿意扮就选一个方向盘吧。播放“我是小司机”的音乐,幼儿手持方向盘在十字路口自由开车,发生冲撞后停止音乐,游戏结束。请幼儿到座位上坐好。
2、讨论:
(1)、请幼儿说一说刚才小司机为什么会发生冲撞。
(2)、请幼儿说一说十字路口的汽车为什么不会发生冲撞。
(二)、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幼儿说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放课件,看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幼儿讨论:
“汽车和行人什么时候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引导幼儿说出: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
(三)、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2-3名幼儿当小司机,其余幼儿当乘客,乘客愿意上谁的车就把手搭在谁的肩膀上。教师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
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看一看小司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幼儿轮流当小司机,不限制汽车数量,让幼儿当信号员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四)、活动延伸:
1、观看有关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图片。
2、请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到十字路口观察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5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
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