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2: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主干学科:动画概论、新媒体概论、数字平面艺术等。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语言、素描、动画概论、新媒体概论、数字平面艺术、数字色彩艺术、数字立体艺术、三维图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结构、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场景设计与表现、软件工程、Windows编程、CAD技术、JAVA语言、景观表现技术、动画运动规律、计算机动画原理与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游戏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业前景
相比国际水平,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数字媒体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信息传播、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字媒体。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如电影、电视、展览展示、广告、包装等,数字媒体艺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两栖性人才逐渐受到行业和社会的重视。
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电影电视特效制作、电视片头设计与制作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广告;
4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5 计算机软件。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师、ui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平面设计师;
2 ui设计师;
3 多媒体设计师;
4 后期制作;
关键词:学科建设、理念模式、合作交流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艺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传播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设计在制作过程、效果展示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艺术设计的需求也为相关技术发展提供了动力与要求。以动画制作为例,动画艺术是在逐格绘制传统动画的基础上,采用更加便捷的电脑图形图像技术,使数字技术全方位地进入了动画绘制的过程中,改变了动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大大提升了艺术表现力度。[1]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应用与价值不断提升,像《魔戒》、《黑客帝国》、《海底总动员》等电影都采用了大量特效特技,在我国仅电视卡的市场规模每年就超过200亿元,而且随着人们对视觉美感要求的不断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空间更为可观。然而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高端人才,每年的人才缺口大约在15万左右。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需求,促使高校在艺术专业建设方面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已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寄希望培养出具备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结果却不甚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
二、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数字媒体专业学科建设不合理
受数字媒体行业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人才需求、高校的招生率与就业率等因素影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其中有的是由艺术类学科转变过来,有的则是直接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盲目的专业扩建导致学科建设及专业定位及不合理,很多高校学科建设目标都大同小异,而且专业建设、学科定位与之前传统学科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简单的将艺术学院改成了数字媒体学院,名称的修订可能在招生及宣传上更加便利,但对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发展却无益,可谓是换汤不换药。很多高校在专业建设上没有立足于本学校的发展现状,盲目定格在综合均衡发展,专业建设没有侧重点与特色,注重发展数量而不顾质量,导致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与质量并没有得到大的提升。
(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理念与模式发展滞后
功利性的学科发展思想导致学科基础建设与发展速度严重脱节,再加上教学经验匮乏、师资硬件条件的不足,导致教学理念与模式发展滞后。虽然很多高校将专业名称改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但是其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中,以教科书死板的理论知识传输为主,老师将书本知识的要点通过PPT展示,在课堂上予以走马观花式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对行业内新的新动向与技术应用缺乏关注度,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维创新能力,好的作品与效果除了靠技术实现外,前提必须有完善的创意理念。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艺术而非技术的博弈,于是作者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思维水平、审美眼光等便会产生基础性作用和影响[2]。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建议
(一)加强数字媒体艺术特色专业建设
鉴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叉综合性的特点,其覆盖了学科领域范围也较为宽广。高校在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本校的专业基础与学科优势,合理定位学科专业目标,不必全面发展该综合交叉学科。特别在本校艺术设计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建设落后或缺失,单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了招生与宣传而对学科建设进行“跨越式”发展,盲目的融合扩建学科,不但不会培养出综合性人才,而且还会导致之前学科的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当中,应找准专业定位,高校应依据本校的专业特色与发展现状,借助已有的学科优势与经验,增强补短,以点带面,制定适当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正视自我,借助本校的专业优势特色,不应过度追求全面均衡发展,依据本校专业教学特点与优势,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建设。同时积极推动艺术学与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融合与创新,融合补长,深化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二)转变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多元化
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传统相关学科教学相比,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多媒体课件内容展示、分组交叉、课堂主题分组讨论等模式,使教学课堂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教学目标与重点由重理论向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向转变,教学地点由传统教室向工作室、实验操作室的转变。老师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学成果的评估也不再是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现,其更多要求学生通过作品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体现,提升W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当引导使学生完成设计方案与工作流程。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巩固所学知识与内容。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是对传统艺术教学的突破,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时间以及空间对教学的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模式,使学生求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随时通过数字媒体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学生的选择更具多样性。[3]合理安排课程体系,学生的每个阶段都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
(三)注重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专业科研的优势,借助于企业的实践市场经验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结合企业的市场需求,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既推动了科研转化能力,增加了科研经费,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应用眼界与认知。根据专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与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机会,包括平面设计、影视动漫制作、网页交互类设计等工作岗位。与优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企业为平台提高实践锻炼,以市场行业需求为教学导向,实践教学应用紧随行业发展前沿焦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定位,促进学生技能与理论、素质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锻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的国际合作
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具有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国际化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视野,并运用与体现到本校学科建设与教学培养目标中。加大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在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人才的国际化交流与培养,包括增派老师的海外进修学习、交流访问,与国外大学的学生交换互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渠道。同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与国外优秀大学进行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的联合办学,利用高校合作的平台,资源互补,加强本校数字自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史纲,数字艺术下艺术高校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以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专业方向的拓展与实践为例,《陕西教育》,2015年第11期,第36页.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全新专业。学生通过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字媒体制作、传输处理等专业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可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和传统单一专业的教学实践模式有所不同,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1.1 艺术科技并融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艺术和技术的融合也越来越密切,艺术和科学技术互相融合,为人类的生活所服务,把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做最大化的统一[1]。现在的数字艺术媒体艺术就是一个艺术结合技术的全新专业,它需要多门学科知识互相交融、揉合,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新兴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还要具备相当程度的艺术修养。艺术和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不可少的两方面,老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及专业特色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二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发展失衡。比如技术能力较强而艺术修养较弱的学生,可以相对侧重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培养;而艺术修养较高,但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恰如其分的强调技术面。不过老师要注意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把知识做单纯的叠加,而要强调二者的融合性、贯通性。
1.2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可以用最快捷的方法和速度,来传递大容量的信息,并得到及时的反馈。所以,数字媒体艺术有着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交互性的特点。传统的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都是互相分离的,即使本身对某件创作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也无法真实的表达出来进行互动,只能存在于人的想象中[2]。但数字媒体艺术依靠相关的软件技术以及计算机硬件接口,就可以很快实现人机对话,使交互达到实践操作层面。所以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原作进行无休止且不重复的再创造;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实现这样的对话,因此他们可以在艺术创作的各方面做交流和互动。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这种交互性,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艺术、认识艺术,领悟到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创新性思维。
1.3融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传统艺术设计为基础,把设计艺术与严谨的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学科互相交叉的专业。可以说它包括了美术、传媒、数学、音乐、文学等多种学科[3]。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构图及动画制作等技术,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影视、舞蹈以及音乐等各方面的素养,从而使数字传媒艺术作品达到视觉、听觉以及意境的完全统一。数字媒体艺术的交叉融合性是传统的艺术性所不具备的,它是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涵盖多个学术领域,它所培养的是即懂艺术又会技术、既有相当的美术修养又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和设计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就要充分重视不同学科体系的互相影响、协调协作,从而实现艺术和技术的整合。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初级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其与社会市场对接方面来着重讨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数量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并且大部分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该专业,仍无法在社会中推销自己并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出现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比如专业知识落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甚至动手能力差。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而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又非常快,所以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更新。相应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和前沿科技性决定了它更新知识的速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但是,现实是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不适用,且远远落后于时代,比如动漫产业。众所周知国内的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很多高校看到这一人才缺口培养了大批的动画人才,但现实却比较尴尬: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动画人才并不容易,而高校的毕业生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则更不容易。这些学校教育无法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掌握的知识落后于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实用性及针对性都不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它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此外,有些老师针对技术层面的教学缺乏明确和长远的教学定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只掌握了相关技术的基本功能,但是却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为不具备“再学习”的能力,所以他们就无法适应这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行业,无法有创意的、准确的表达出自己艺术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另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科目,但是很多学校在缺乏相关硬件设备的情况下,跟风而上盲目开设该专业,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通过相关设备将其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思维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能仅仅只看到应用层面,因为如果单纯的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为转向,容易导致专业的简单膨胀,引发教育模式中的一系列问题[5]。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将人才培育出来,还要让人才到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教育的生命体现在学生的质量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从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及其社会价值来重新思考。
3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属于应用技术型专业,着重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准确掌握电脑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知识,能独立完成小规模(或协同完成大规模)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3D游戏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等工作。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和公共课以及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的课时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基本原则的[6],每个学科都觉得自己很重要,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数才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数字多媒体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它需要大量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铺垫,但总学时有限,要想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都学一遍,那么每门课的学时只能适当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有可能就是什么知识都略懂毛皮,但哪一门都不精通,这就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要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积极的寻找更为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和实际结合、知识和能力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精学、多练,创作大量的习作作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构件一个以课程设计、课程实验、项目实践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3.1日常实验课程教学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课程包括专业概论、构成原理、CG基础、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三维特效、后期合成、网络游戏等课程及系列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这些课程相关的实验课程,可以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操作基本技术的训练,使学生对于相关的软件、设备、操作技能以及环境的性能等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并根据自身的兴趣开发出相关的实用作品。通常来讲,实验课是跟着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同步进行的,每个科目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来安排实验,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巩固[7]。
实验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而设,比如多媒体开发、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游戏创作、三维角色与场景设计等试验,都是比较常用的实验课程。
3.2实验教学要具有开放性
3.2.1实验室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数字多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相应的其实验课程体系也处在发展初期,所以该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之间以及实验课程体系之间都缺少密切的协调和联系,所以实验内容难免会出现脱节、遗漏以及重复等情况;其次,数字多媒体艺术专业还缺乏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管理机制以及统一的、科学的考核标准,还需要对实验教学的教材做进一步的规范;最后,实验教学受着传统模式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老师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还会把实验全部过程、步骤向学生做演示。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因此,我们要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
3.2.2开放性的实验教学
首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在与教材内容保持系统性联系的基础上,尽量做实用性的外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开设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操作指导要适可而止,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并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其次,开设开放性的实验课程,把学校自身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实验室不承担教学任务时,可以对全体学生开发,或者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相关的CAI、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与动画等专业实验室;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场地和设备组建开放性实验室,老师进行监督指导,制订相关的制度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等,这种作法可以弥补实验课教学方法单一、时间有限等方面的不足。
最后,学校要加强实验设施的配备。我院拥有10 000余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用房,设有音频技术实验室、线性编辑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室、虚拟演播室、播音工作室、摄影创作室、摄影数字暗房、动画设计与制作机房等十余个实验室,设备齐全。从而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3.3项目实践小组活动
除了常规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课程外,还可以增强项目实践小组的建设,采用兴趣小组或者创新实验室的方法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们总结出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习小组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就业、创业。所以,学院大力支持学生组建学生技术项目小组及工作室,并为每个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指导教师从而全方位的保证实践活动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引导学生项目实践小组与专业技能认证模式相结合,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和学历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参与项目实践的同时,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相关技术比赛及资格认证考试,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8]。此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项目实践小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影视创作工作室
参加该项目小组的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具备相当的影视创作的能力后,可以鼓励其承接影视的制作以及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增加实践的机会。
3.3.2动画制作项目小组
该项目小组的主要学习内容是Flash二维动画的制作和设计。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学习;老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到活动场地对小组进行相关的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作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提高其设计制作的水平。指导老师也可以定期为小组成员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学习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3.3.3网络技术项目小组
这种项目小组要求学生要搭建起一个合作式的学习平台,通过小组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相关的项目,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小组的管理可以实行准入制、引进淘汰制等,制定出详细的管理细则,实现学生自主管理[9]。项目小组通过考证经验交流、专题知识讲座、实验室上机实践、软件模拟配置等活动,促使小组成员可以顺利的通过网络工程师、三级“网络技术”、CCNP、CCNA、CCIE、等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
3.3.4课件制作和专题学习网站项目小组
对制作专题网站、多媒体电子作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该项目小组,它主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在该项目小组通过学习相关的制作软件,互相交流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高层次的多媒体制作大赛,将相关的多媒体认证考试也纳入项目实践的内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创意,体验成就感。
3.3.5Java项目小组
该小组可以围绕成立协作学习团队、形成完备的自运行系统这一目的来展开,构建一个人才孵化、技术传播的研究型和技术型平台。侧重于培养程序员的基本素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设计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编程技术、编程工具、开发方向、操作系统、项目开发经验、团队开发经验以及SCJP认证考试等模块进行量化的评估。具体可以开展技术讲座、技术讨论会、兴趣小组辅导等形式的活动。
实践证明,我院自从实施教学改革,加大实习实践力度,鼓励、支持学生成立技术学习小组、工作室以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加强,教学成果显著。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我院获得“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优秀本科院校奖”,我院院长王伟建及教师梁玉清同获“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贡献奖”。在2010年,我院选送的影视、平面广告作品在哈尔滨市第十六届广告作品大赛中获得影视类广告作品银奖3个、平面公益类广告作品银奖1个,广播类广告作品优秀奖1个。我校是黑龙江省唯一在此次活动中获得奖项的高校。
3.4校企合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采用“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零距离、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它既符合学校教育体系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双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10],同时,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项目实训”设立企业和学校的合作项目,由企业出资、学校出力,共同完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做以下定位。
首先,建立起新的校企合作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指导学生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意向,与合作办学的要求相结合,自主的选择符合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和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确定出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应用型的特点;最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自身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选择权以及自,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我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战的舞台,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依照“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理念,我院与国内海润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实习基地,每年派出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并收到良好的效果。2009年,传媒学院正式启动与加拿大百年理工大学实践性联合教学项目,为动画专业学生提供去加拿大百年理工大学学习、实践的机会。具体学习模式为:学生在哈师大完成两年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然后去加拿大进行第三年的实践性学习,之后返回哈师大完成第四年的课程学习。
4结语
今后,传媒学院将继续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着眼于学科发展需要与产业前沿,参照国内外一流院校同类专业发展模式及业界发展态势,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整合后学科交融的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坚持基础与应用并举,建设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9(3):13.
[2] 奚春雁. 数字媒体的现在与未来[J]. 互联网周刊,1999(25):67.
[3] 刘惠芬.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6.
[4] 王宏. 数字媒体解析[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4.
[5]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09.
[6] 廖祥忠. 数字艺术论(上)[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2.
[7] 许鹏. 新媒体艺术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8]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4.
[9] 史卓. 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49.
[10] 叶福军,潘瑞芳,张帆. 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新闻界,2009(4):126-127.
Digital Media Art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HE Nan, LIANG Yuqing
(Medium Institut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2.国内发展现状。到了2006年,我国逐渐提出了建立具有创新型国家的全新理念。伴随着这种宏观观念的引领,使得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最为全新的发展。随后,具有创意性的理念逐渐引入设计艺术,高校有关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学活动也随之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有80%以上的学校设立了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有数百所高校设置了动画专业学科。从这些可以看出,媒体艺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普及的教学专业之一。虽然办学规模在扩大,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1.运用多学科交互式培养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相互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当中既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及对后期制作程序进行了解,从而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当中最受关注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有关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这种需求也在朝着多元化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应当融合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进行交叉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对现代人才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实际能力等进行提高,从而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市场的需求。
2.构建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在高校实施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主要取决于学校对师资队伍结构以及建设方面。首先,教师是进行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引路人,作为对数字媒体设计进行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拥有广阔的视野、牢固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样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学科来说,更需要教育者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敏锐地意识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并能够实时捕捉一些最新的、前沿的媒体信息。除此之外,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支迅猛发展的艺术形式,要不断融入新知识以及新信息科技,从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而且,学校应当不断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其知识理念的更新和拓展,有效引进青年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理论联系实践,强化“产、学、研”相结合。对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教育而言,关键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高校而言,应当将培养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等综合型人才作为主要前提和培养方向,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将社会发展产业、学校学习以及科研进行有效结合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不断发展和促进教育的实施和完善。
4.定期举办专业学术讲座,促进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的提高。学校还应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国内外知名专家、数字媒体研究者或者是相关专业的企业家进行邀请,这些研究者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领军人物,对数字媒体艺术以及相关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见解。通过他们的讲座,学生可以从其思想当中去了解数字媒体专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则是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更为全新的思想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这些研究者在数字媒体专业当中已经获得的相关成就,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学习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电影《2012》中排山倒海尾随的地壳崩塌和下陷,淹没所有陆地的灾难性洪灾,让人紧张得寒毛直竖,电影特效营造出的末世景象久久还在脑海中徘徊。这些为了满足我们的视觉,用想象力勾勒的奇景,就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创造。
揭秘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以下简称数媒),是伴随着电视和电影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对中国而言它是个“舶来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数字影视、平面、网络和互动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拆分成三块来理解,既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数字”;作为平台和媒介的“媒体”;作为必要条件和核心竞争力的“艺术”。数媒人的创作工具是数字化的,包括电脑、照相录像设备、动作捕捉系统等;而我们服务的对象和作品呈现的平台就是电视、网络、报纸、广告等各种媒体;而作为数媒最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艺术”。如何让单纯的技术拥有艺术的审美价值,这与特效设计师也就是数媒人才的艺术水是平密切相关的。作为未来要担任视觉艺术设计人员的数媒学生,掌握平面、影视等综合的艺术创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必须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综合来看,所有以媒体为载体,以数字工具为手段,运用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创作出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被称为数字媒体艺术。比如电视栏目包装、电影特效镜头、平面广告、网站等。而培养这一类人才的专业,就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四年中的技术蜕变
对于数媒专业的教学而言,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之中,各校的特色也不尽相同。而在对它学习的规划上,我有一些求学经历可以分享。
数媒是艺术加技术的双赢专业,我们四年的学习,就是不断地在艺术和技术间平衡和精进,应该有计划有目标的去实现。我很幸运,我的老师――加拿大籍数码艺术专家丁继辉教授建议我将大学生涯规划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艺术设计和摄影以及数媒入门。即大一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数字平面设计师,也就是说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和外设工具(如手绘板和照相机)创作出合格的平面作品。为了成为数字平面设计师,光学课堂的东西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多实践,不断创作,每月都要创作一幅属于我自己的作品。由于抓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不仅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还在暑假时自己申请到去北京影视广告公司实习的机会。
第二阶段,开始学习影视三维创作基础和摄像基础以及影视创作基础课程。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要选择具体方向,我选择了数字影视方向。如果选择网络多媒体方向的同学还要学习网络设计和制作课程,而数字影视方向在大二时,应该往影视创作人员过渡。我不断去磨练运用专业软件和摄像机等专业设备的能力,还要会制作影视短片,同时还得熟练掌握三维基础。
大二结束时,我既能扛着摄像机拍摄,又能剪辑并且还基本具备了专业影视鉴赏能力。从大一时就养成的创作习惯,帮助我积累了就业或者创业的敲门砖。另外,我还可以运用所学赚一点儿小外快,为公司和企业制作平面的、影视的宣传作品。虽然收益不大,但是是对我能力的认可,对我未来的就业也大有裨益。
第三阶段,开始往专业化方向迈进了,要能够成为数字特效设计师、三维部门各环节专业人才、电视节目包装师或者网络多媒体人才。在众多专业课中,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块面自己加强。我选择了数字特效设计师这个目标。于是,我开始专攻特效短片创作,我选修学习了三维、合成和电视频道包装等课程。
大三这一年,结合行业对数媒人才的需求,结合我的兴趣,我完成了从学校到行业的过渡,也在与同学合力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并试着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磨砺自己的领导能力。之前我不敢参赛,认为自己水平不够,但在锻炼中肚子里有些墨水儿了,不断的实践和他人的认可也增进了我的信心。于是我把在这个阶段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拿去参加各大比赛。最后在全国大学生电视节上,凭借原创的彩墨特效MV作品《西湖恋》拿了提名奖。虽然获奖级别不高,但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认清了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我认为,参赛更可贵的是借此能获得业内高手和专家的提点,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四年学习,我的原动力来自保持的梦想,并且不断实践实现梦想的途径。最终在大四的毕业设计创作和专业实习实践时间中,我已逐渐接近与市场接轨专业数媒人才的要求。
紧缺人才的多元化深造之路
据2007年国家的数据,数媒人才缺口有近40万。而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每年培养的人才不足4000人。
毕业后,选择就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在TVTALK网站(目前大陆数媒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网站)上,对数媒人才的招聘数量庞大,主要是一些视觉特效公司、广告制作公司和网络公司,而各地电视台更是急缺驻台的数媒人才。基本上,有较好创作能力的数媒人才,其就业前景很好。待遇上,以北京为例,毕业生被公司正式录用后的月薪一般不会低于平均工资水平;对于电视台,刚进去或许待遇并不算高,但电视台的环境和平台能为继续学习和提高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你的作品和经历还将成为你继续向更好的领域发展的筹码。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校企合作 机制 实施路径
20世纪末有学者提出“数字化生存”的口号,数字化成为时代的显著标志。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不但成为当代前卫艺术的新宠,也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媒体的诞生波及并推动了艺术发展,使人类的审美活动,于艺术创作接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字媒体形成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即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对创作意念进行描述与实现,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并通过各类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传播媒介将作品向欣赏者群体。高校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校企合作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艺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依据
1.社会发展需要
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别于学科型人才,不是“学”出来的,是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练”出来的。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艺术类高校。目前艺术类高校现有设备的数量及规格、场地条件都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职业教育需要。若学校直接投资建设培养技能人才需要的设备,需要巨额资金;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校需要与企业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利用率最大化。
2.国外可借鉴经验
我国艺术类大学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差距较大。国外的优秀案例值得借鉴。如:美国多元化“合作教育”模式,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保障学校、企业双方有效参与的机制。
3.现有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第十条提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鼓励高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是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校与数字媒体艺术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组织系统。
1.建立政府主导机制,营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教育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而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合格、适销对路的数字技术艺术产品。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动力机制的关键。政府要大力统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教育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组织、调控资源优势,引导协调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出台鼓励措施,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并且跟踪考核、全面的评估,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校企合作)纳入其考核体系。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保护和激发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2.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1.互相尊重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因此,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研、洽谈,在此过程中合作各方必需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构建情感机制,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和沟通,按市场运作的方式洽谈制定规则、明确责任与权利,保证协调、有序。
2.利益平衡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的运行原则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中,由于院校要履行教育职能,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其价值功能。表面看二者的目标与功能不同,但实质是息息相关的,院校是(生产)技能人才的培养者,企业是技能人才的聘用(应用)者。生产者(学院)输出的产品(学生)不合格,使用者(企业)就没办法正常使用(聘用),学生只有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才能“练”成更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不但是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也是合作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实施的路径
1.制定合作法规
教育部、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校企合作”的法规,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措施及法规,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转变合作观念
目前高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从自己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企业被动参与。欲实现深层校企合作,首先必需转变合作观念,学校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应该立足双方的共同发展,注意合作各方利益平衡,实现双赢。
3.搭建合作平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只有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话平台――职教集团,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构面的合作模式才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 从Stale Mates看张爱玲的文化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专业转变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科学文化观要义 从绿色设计理念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数学文化观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英汉数字的文化观比较 新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模式探究 运用新媒体辅助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效率 新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教学结合策略分析 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看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方向 多媒体技术在地质学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与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中西艺术的文化观比较 从《庭院中的女人》看赛珍珠的中西方文化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html.
[7]蒋宗礼.计算思维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3,(9):5-10.
[8]张道一.我所希望的《艺术学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5.
[9]滕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190.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数字代表科技基础,媒体强调其立足于传媒行业,艺术则明确其所针对的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数字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应用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将艺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融合。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用人需求往往带有独立性、特异性,从中探索系统化、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专业方向定位模糊性与企业针对性强的矛盾
相对于其他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整体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泛化的问题,由于其宽口径的特点,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范畴广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明确的倾向性。当前国内的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定位在游戏、动画、影像编辑、虚拟化数字设计几个方面,而企业提供的岗位则细化到某一软件的某一模块,涉猎过宽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无法细化和深入具体工作的缺陷在校企合作中凸显明显。
(二)校内教学考核方式与企业评价体系存在冲突。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从精英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渡,这不仅符合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但作为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仍然具有普遍性、主动性、整体性的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会呈现不同的接受结果,考核方式作为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不能够多维度的反映教学结果;企业管理则具有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的特点,全面接收管理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负面效应。高校有教无类的教学模式和企业择优录取的评价标准,在校企合作中产生了矛盾。
(三)行业技术更新加速和学校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艺术审美带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不会发生大的变革;而技术则呈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态势,软件作为学习的手段不断升级、更新,甚至一些新的软件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某一软件、某项技术的消亡,这种更新形式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但由于高校和产业衔接不畅,新技术往往又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技术的升级只能止步不前;企业作为经济体则能更好的承担技术更新带来的经济问题,更快的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高校教学相对于企业,具有滞后性,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人力需求产生了矛盾,企业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成本用于新技术人才的岗前培训。
(四)企业追求效益和高校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企合作的师资薪金问题是合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企业提供的企业师资往往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们大多为企业中资深员工,对技术掌握熟练;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技术在高校中的传授者,他们又具有教师的身份。一旦驻入高校,企业中的项目没有时间完成,薪金必然受影响,作为教师的学时补贴往往无法和损失持平,其中的落差该由哪一方来埋单,成为了校企合作争论的焦点。
立足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这些潜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极大的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二、解决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对策与分析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在专业方向的划分上更具体、更明确,在学生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开出多个专业方向。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以企业需求为蓝本,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输出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紧密衔接。
(二)建立多维度考核方式,细化课程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以实践型考核机制为主,分为上机考核、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种形式。三种考核方式均以任务驱动为主,上机考核需在规定时间内(不超过8学时)完成小型项目任务,根据项目要求设置采分点,由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个人成品答辩完成时间为1-2周,教师提供多项中型项目任务,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其中一项任务进行选择,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答辩,答辩形式以教师对项目提问,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认知、理解、完成质量为标准进行给分;分组实战答辩是随机进行分组后,各组学生对同一项目任务进行制作,时间为2-3周,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完成分数等级的考核。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制定,均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
(三)输出教师进入企业进修学习,引入企业技术
一方面,企业可以将新技术引入学校,派专门的师资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输送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参观、访问、学习,提高教师技术水平,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的技术升级。
(四)企业提供助学贷款和带薪实习岗位,学生带薪实习工资分期还贷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46-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码照片、数字电视、电子杂志、数字网络、移动互联网、CG动漫、网络游戏等一系列与数字媒体有关的新型事物侵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国各个高校也在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建立建设数字媒体专业。而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独立院校,如何做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成为专业发展必然思考的核心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成为专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下面就谈一谈目前独立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一、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因为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对于欧美其他国家开设较晚,在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才首次开设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媒体专业。所以数字媒体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他的设计学专业要少得多,高层次的硕士、博士人才则更少。而随着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各个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大。面对如此形势,很多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就不得不用设计学其他专业的教师担当数字媒体的教学。因此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是不强的。
解决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快速见效的方法。一是努力培养帮助已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岗位的老师快速转型。有着硕士、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本身的设计专业又与数字媒体有着密集的联系,因而学校可以多委派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岗位的非专业教师参加数字媒体的多种培训,并进入行业中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可以迅速帮助教师完成专业转型。当然,这里有必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的专业转型必须以他原专业为基础。如:原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师,那么在转型过程中偏向数字媒体专业多媒体网页方向则游刃有余;原专业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师,那么在转型过程中偏向数字媒体专业虚拟现实建筑漫游方向则游刃有余。另一是吸纳引进行业的专业人才进入到教学中。在数字媒体各个行业中的专业人才可谓是最直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老师。他们有这个行业最新的信息和技术,让他们担当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教授,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是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方法。
二、学生盲目入学,无专业学习规划
就目前来说,数字媒体专业一般开设在高校的计算机系或者设计系。计算机系的数字媒体专业叫数字媒体技术,强调的是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网站、编写CG游戏程序等的能力,注重技术;而设计系数字媒体专业叫数字媒体艺术,强调的是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发挥创意思维制作数字媒体作品的能力,注重艺术。计算机系的学生为理科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系的学生为艺术生,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一点区别是很多学生无法辨识清楚的,甚至有学生入学时对自己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更无从谈起专业学习的规划。
解决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自身的思考。在入学之初,老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学习的内容,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工作。让学生对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在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完成后,也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设置及该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学习的方向和思考专业学习规划。
三、课程体系设置无系统性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复杂的交叉性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非常丰富,因而如何在有限的课程体系设置的课时内,完成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保障。目前,各个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大相径庭,杂乱无章,毫无系统性而言。
解决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具体的理论教学体系。这里所指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具体根据职业岗位设置所确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影视后期特效设计师、网页设计师,这就是具体的职业岗位设置,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来构建具体的理论教学体系,特别是高年级的实践性课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使得课程体系设置更加职业化、规范化,又可以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和毕业工作的无缝衔接,使人才培养符合行业要求。另一方面是在有限的学时里,做好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并尽量将其提前至大三之前上完,以便学生对专业的必备知识有较早的接触和比较牢固的掌握。而对于数字媒体专业各个方向的主干课程则做强化,以系列化的形式对主干课程做整合。如数字媒体专业影视方向,将AE后期特效设计、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短片制作这些主干课程就可以整合为一个系列,并可以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来做实践学习。让学生从素材的采集到非线性的编辑,再到后期特效的制作,最后完成整个短片制作,并在短片制作的过程中将各种理论运用到时间中。这样做不但课程体系有了完整科学的系统性,而且学生很清楚了解体会到各个课程的作用。
面对信息时代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高要求,过去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将数字媒体这个新型且复杂的学科做得更好,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才能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高校育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