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管理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2: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管理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管理技术

第1篇

【关键词】:草坪 管理

中图分类号:S6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8-02

草坪要能长期保持高质量,必须作好养护和管理工作。草坪的主要养护管理技术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杂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

一、灌溉

要使草坪在生长季内保持稳定的生长,草坪必须定期得到水分供应。

(一)灌溉方案的确定

1.确定草坪需要灌溉的时间

草坪的灌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检查土壤干湿度,如果10-15cm深处的土壤是干燥的,就应该浇水。

2.灌水量及灌水频率

草坪每次灌水的总量取决于每2次灌水期间草坪的耗水量。它受草种和品种、土壤类型、养护水平、降雨次数和降雨量,以及天气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多个因子的影响。

如果土壤表面经常潮湿,根系会靠近表土生长。灌溉次数太多,也会引起较大的病害和杂草问题。但某些高养护水平的草坪如高尔夫球场果岭需要每天灌溉。

(二)灌水时间

灌水时间一般应在早晨进行。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灌溉。在夏季高温季节白天最热的时候,地面高温容易烫伤草坪草的幼苗,为了适当地降低气温和地温,在最热的时候可以进行短暂的喷水,每次2-3分钟。

(三)草坪节水措施

为了节约水资源,在草坪管理中应采取各种节水措施。

1.提高草坪草的留茬高度,可将剪草机刀片升高1.3-2.5cm。

2.减少修剪次数。

3.在干旱时期应少施肥。

4. 芯土打孔器或薄铲给土壤通气。

5.少用除锈剂,适当施用湿润剂,以增加草坪土壤水的湿润度。

二、施肥

(一)施肥量的确定

确定草坪施肥用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草种类型和所要求的质量水平;(2)气候状况(温度、降雨等);(3)生长季长短;(4)土壤特性(质地、结构、紧实度、PH值、有效养份等);(5)提供的灌溉量;(6)草屑是否移出;(7)草坪用途等。

给草坪施肥一般应采用含氮量高而且含有适量磷、钾的复合肥料,氮、磷、钾的比例一般应掌握在5:3:2,也可追施尿素或含氮50%的缓效化肥。还可向草坪施有机肥,草坪撒施腐熟堆肥或泥炭土等有机肥料,可以提高肥力,疏松土壤,有利于草坪根群的更新。

(二)施肥时间

冷季型草坪,每年应在早春、早秋施2次肥为宜。早春施肥,可加速反青。暖季型草坪的施肥时间,应在早春和仲夏进行。对于新建草坪,由于苗期喷水频繁,土壤表层养分易发生淋洗,导致表层土壤上部养成分缺乏,因此有必要苗期施肥。

(三)施肥方法

目前,草坪施肥方法主要有颗粒肥、叶面喷施和灌溉施肥3种。

1.颗粒施肥2.叶面施肥3 .灌溉施肥

三、修剪

(一)修剪高度和频率

一般遵循“1/3原则”,即每次修剪时,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草坪草茎叶自然高度的1/3。

修剪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草坪修剪的次数。而修剪膨期则是指连续两次修剪之间的间隔时间。

(二)草屑处理

一般剪草后留下的草屑都及时清除出草坪,可以作为堆肥的原料或作为饲料(需夫机油等污染)。

四、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一)杂草防除

1.清除杂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净”的原则

2.当杂草危害较生时,化学防除是必要的。

3.生物除草

在建坪之前的土地上结合种植绿肥、先锋草种等,迅速形成地面覆盖层而抑制杂草生长。

4.对于一年生杂草,应抓住每年5-6月分,7-8月份2个杂草发育高峰期。

(二)病虫害防治的一般方法

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尽量为草坪创造适宜的栽培环境,促使草坪植物茂盛、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春季草坪防病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低修剪后。第二次是草坪新叶长至2-8cm?时。

常见的草坪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蛴螬。小地老虎的防治措施是太阳落山后,用500-1000倍地乐灵喷施叶面。

五、辅助管理措施

中耕是指在草坪上进行有选择的耕作而不破坏草坪土壤,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状况。中耕要在土壤水分适中、穿刺容易时进行,应避免在含水量高的土壤上进行中耕,防止造成土壤板结。

1.打孔

打孔是用打也机械在草坪上打上许多孔洞的一种中耕方式,最深可达8-11。常用的打孔机械有垂直运动型和旋转型两种。

打孔比其他中耕措施深,而且除去了一部分土壤,极大地改变草坪土壤的容重和表面积,促进了气体交换,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吸水性和透水性。

打孔后要进行覆土或覆沙,一般草坪待打孔产生的芯土干燥后通过垂直修剪机或拖耙将芯土粉碎,使之重新回到孔中。

打孔要在草坪草生长旺盛、生长条件良好的时候进行,并辆以覆土、灌溉等措施。

2.条与穿刺

划条是一种深而垂直的切割作业,由安装在重型圆筒上的圆盘或V型刀片完成。深度可达7-10,在潮湿的土壤上,划条的效果比打孔要好。穿刺是用刀片或实心锥对草坪表面进行的一种中耕。穿刺的深度可通过选择实心锥长度进行调节。一般浅穿刺深度小于10,深穿刺最深可达25cm。

3.直修剪

垂直修剪是指用安装在横轴上的一系列纵向排列的刀片来切割或划破草坪。刀片可以调节,在垂直刈割机上的位置有上、中、下三种,以达到不同的深度。垂直修剪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枯草层。

(二)滚压

草坪草幼苗生长的初期,适度的滚压可以有效地促进派进分蘖和匍匐茎伸长,抑制垂直生长,使节间缩短,使草坪变得致密、平整。

(三)表施土壤

表施土壤是将事行准备好的碎土或少等一薄层施入草坪的过程。有利于草坪更新,还可使坪床平整。入冬前表施土壤还可以为草坪提供保护。通常暖季型草坪草在4-7月份,而冷季型草坪草在3-6月份和10-11月份。表施后常驻进行拖耜,将施入的土或沙耙入草坪中。

(四)拖耙

拖耙是用一种重型金属网或类似的装置拖过草坪表面的作业,在表层覆土后,常通过拖耙除去粘在叶子上的土壤,使土壤落入枝叶层下部,否则会影响修剪等管理措施和击球等运动功能。

此外,还有向草坪喷洒湿润剂,改善土壤的可湿性。利用草坪生长调节器节剂对草坪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草坪进行化学修剪,从而控制菖平草生长,减少修剪费用。草坪切边等辅助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系统观技术技术系统

管理现代技术日益沿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系统思维对现代技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对现代技术管理加以简要解析。

1、技术的系统观

1.1系统观的基本内容系统观要求根据系统概念、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系统观着重从整体上去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关系、结构与功能。

系统观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这对于理解和处理组织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问题非常重要,非此不能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整体性能,更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出这种系统性质,构造一个新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种非加和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

系统观强调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指的是,人们必须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辩证地对待它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求达到对问题做出最佳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1.2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学者认为:“技术是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社会、思维的方法的集合,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系,即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按照这种观点,将技术理解为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那就是说技术不但是存在于自然的领域里的方法,而且也更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证技术,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片面地将技术理解为单一的工具,而要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考虑进去,技术是一个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有着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技术。不仅仅将技术当成一种帮助人们的工具,更应看到他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系统。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系统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组成。主体要素主要指参与技术活动的主体,人是技术活动的主体,是技术系统的运动核心。

第一,通过主体的活动,可以不断地利用客体要素、创造客体要素。

第二,主体要素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并非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潜在方式于主体要素中发挥作用,形成潜在的、主体性的技术。客体要素是指技术系统中的以实体形态出现的物化要素。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均包含于客体要素之中。在这里物质可以作为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作为客体要素的实体因素而出现,客体要素可以为生产提供方法、手段和产品。

第三,工艺要素。它是表征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是结构性技术要素。技术系统的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技术的发明既需要工具、机器、设备等客体要素,又需要知识、经验、技能等主体要素,以及把主、客体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和方法(即工艺)。三者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技术。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技术活动表现出有机的整体功能。

结构是要素在系统内部恒定的分布和排列,并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技术系统中,各个要素通过结构而组成技术系统整体,技术系统也通过结构而支配各个要素。同时,在研究技术系统的要素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学者将技术系统观主次化,即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谁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者充分地论证了在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之间,即人与物之间,人掌握了技能,设计并控制了工具、机器,人的要素决定了物的要素;但是相反的观点则是,人的知识、手段是借助物而产生和形成的,没有物质手段的人是无用的。

陈昌曙、远德玉两位教授在《论技术》一书中,从现代系统论思想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指出了技术乃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因此,技术是变化的过程,它的功能就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理解成系统把输入转化成输出的本领。技术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系统的功能。功能作为系统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体现着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1.3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是指技术系统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技术系统多层次的复杂结构。技术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也是复杂的多样的。技术系统演化发展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决定了它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技术问题的多学科性和类似系统的关联,需要……社会科学学者和专门人员的跨学科合作……也需要工程学中的专家、系统分析者等的介入。”技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SST(The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技术系统的发展不能离开地域、环境等外界因素,只有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对技术系统加以理解,才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技术发展,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与革新。技术的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才得以发展;反过来,社会因素、外部环境等条件也受到技术的作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外部环境及自然的面貌,推动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技术系统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各自孤立状态下不具有的新质。技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技术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技术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从局部的个别行为的细节去判断。

2、系统思维下的现代技术管理在面对现代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条件下,需要从系统思维中获得新理论和新方法。

系统思维对当代的技术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2.1贯彻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思想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要求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形成新技术综合体。综合的方法是从系统的总目标出发,合理恰当地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中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各种技术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系统的优化。通常,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会创造出新的技术综合体。

2.2从组合技术管理向全面技术管理转变技术系统的复杂性证明了技术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目前人们已经广泛的认识到技术系统的复杂性。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必须认识到全面技术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用于现实实践活动的技术同样是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共同起作用的技术系统。因此在技术管理中,也要实现对技术系统的综合管理,既要重视主观要素,也要重视客观要素,不能顾此失彼。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系统观审视全局,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3立足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强调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系统管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效率和和利用资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杂性工程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要求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2.4提高技术管理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技术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技术也会改变,技术应用的领域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在对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中,要注意把握企业中每个要素、每个环节的改变。企业结构的改变会带动功能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以发展的角度适时调整企业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

2.5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IT技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对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的挑战和新机遇,产生了对新的技术管理理念、手段、工具的需求。技术发展的系统性表明,技术及其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技术的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与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将维护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渗透进技术管理的理念中,达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秦书生,陈凡。复杂性视野中技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

3、HansLenk,GunterRopohl.TowardanInterdisciplinaryandPragmaticPhilosophyofTechnology:TechnologyasafocusforInterdisciplinaryphilosophy&SystemsResearch[J],inP.T.Durbin(ed):Researchinphilosophy&Technology,1979

第3篇

关键词板栗;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号称“铁杆果树”,既是栽培果树,又是绿化荒山的好树种[1]。现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实生苗和砧木苗的培育

栗果成熟时,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作采种母树。当果实充分成熟,拾取自然落果,选充分成熟、大小整齐、无病虫害果作种子。栗果怕干、怕湿、怕热、怕冻,果实采收后必须立即沙藏,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沙藏种子发芽率达30%左右进行;秋播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时,种子要平放在土中,倒放和直放均不利于初生根和茎的生长。畦播按行距30~40 cm开沟,再按株距10~15 cm点播,然后覆土,幼苗出齐后加强田间管理。

1.2嫁接苗的培育

枝接时间一般在砧木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时为宜,方法有劈接、皮下接、插皮舌接等[2]。枝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粗壮充实,刀要快,操作迅速,切面长而平,形成层对齐,包扎要紧密,外套塑料袋,增湿保湿。春季和秋季使用带木质芽嫁接成活率高,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以8月下旬嫁接为宜。在春季枝、芽接后1个月,秋接后10~15 d,即可检查嫁接成活情况。接芽干枯、穗条明显干皱的已无成活的可能,应立即进行补接。接芽新鲜膨大,叶柄自行脱落的已成活,要及时剪去接芽以上的砧木。除萌要做到除早、除了。萌条发生快,在清明后2个月内,每隔5 d要除萌1次。成活后的嫁接幼苗生长快,新梢容易折断或从接口处撕裂。因此,需在新梢旁立一长约1 m的支柱或借助新梢旁其他枝条,将新梢固定。在嫁接后30~40 d进行松绑。当新梢长到60~80 cm时,将新梢的顶芽摘除,使其分枝。成活的幼苗易遭金龟子、甲虫、介壳虫、蚜虫及白粉病等危害,应及时预防和防治。及早做好除草、施肥、抗旱、排涝等工作。

2建园

板栗园一般建在背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5.5~6.5、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和技术措施而定,一般栽300株/hm2左右,如选择矮化栽培技术,平地栽450~600株/hm2,山地栽600~900株/hm2。凤阳县板栗栽植,秋季春季均可,以春栽为多。板栗苗根系恢复能力差,起苗时应多带土,防止伤根过多。栽植时挖大坑(深、宽1 m以上)、客好土、施基肥、栽大苗、保好根、灌足水、浅栽踏实、保墒防旱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关键[3]。

3土肥水管理

凹地栗园土层薄,栽植穴小,应随树龄增长、树盘的扩大,定期扩穴和深翻改土,中耕除草和刨树盘也很重要。在栗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增加氮、磷肥均有良好的效果,基肥应在果实丰收后的秋季施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效果更佳,第1次追肥于早春萌芽前后进行,施速效氮肥;第2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进行,施用速效性氮、磷、钾肥,促进果实增大,种仁饱满。基肥施50 kg/株左右,追肥施(尿素)100 g/株,大树和结果多的树要多施肥。

4整形修剪

4.1幼树整形修剪

一是疏散分层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一般干高80~100 cm,骨干较少,角度张开。主枝5~7个,分为3~4层,按3、2、1排列,各主枝枝间有较大空隙,可着生大量结果枝组。二是自然开心形。无中心干,只有3~4个斜生的主枝,着生在主干的上部,在主干上又长出侧枝,形成比较稀疏、开张、通风透气良好的树冠,结果部位比较多,是一个比较丰产的树形。

4.2结果树的修剪

根据栗树生长结果习性,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修剪方法[4]。分散修剪,即对强树强枝,适当多留结果母枝、发育枝和徒长枝,使营养分散,缓和树势枝势,形成较多的结果母枝,提高产量。集中修剪,即对弱树弱枝,通过回缩顶端枝,疏除细弱枝,控制结果部位外移,阻缓树冠扩展,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上,由弱变强,形成较强壮的结果母枝。

4.3衰老树更新修剪

当栗树进入衰老期,应及时更新,根据衰老程度,将大枝从中、下部截去,促其萌发重新形成树冠。为保证每年有一定的产量,可根据各个大枝的衰老程度,有放有缩,放缩结合,轮替更新直至衰老树更新为止。

5采收

当板栗的球果变成黄绿褐色,苞口裂开,露出坚果,坚果皮已变为赤褐色或棕褐色,完全成熟的坚果自然脱落即可采收。采收的方法:一是拣拾自然落果,每天早晚各拾1次;二是在总苞部分开熟之后,用长竿打落拾取,打下总苞放通风干燥处,每隔3~5 d洒水1次,10 d左右总苞自然开裂,然后取出果实,及时进行贮藏。

6参考文献

[1] 余加跃.板栗栽培管理[J].中国林业,2008(20):59.

[2] 张荣妹.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110-111.

第4篇

关键词:鲤鱼;养殖;管理;技术

1 鲤鱼养殖技术

1.1 池塘选择

用于养殖鲤鱼的池塘最好是选在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鱼池若是旧池塘,则需要清理淤泥,以使池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一般池塘面积约为0.27 hm2,水深为2m左右;池底需平坦且为砂壤土最好;需要拥有独立的进水排水系统。池塘的水质需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其中池水透明度为25~30mm,池水的溶氧量控制在6~7mg/L,pH值为6.5~8.0。

1.2 鱼苗培养

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鱼种培育到8、9月份时,要把不同规格的鱼种分塘培育。为改善鱼池的水质,水源充足的地方每月加水2次。

1.3 鱼种放养

头年秋后或当年春,水温8~10C时进行。2.放养品种、数量:鲤鱼种亩放800~1300尾,鲢鱼种300~600尾。3.放种前池塘清整与施肥:生石灰干法清塘,亩用量100~150公斤,亩施基肥(以发酵鸡、牛粪为好)150~400公斤,以后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再施肥。

1.4 喂养

1.4.1 喂养的饲料

若鲤鱼重量38%的饲料;若鲤鱼重量100~200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质含量>32%的饲料;若鲤鱼重量>200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28%的饲料。

1.4.2 喂养的方法

在鱼苗初期,可均匀地向全池泼撒饲料,但随着鱼苗的不断长大,可逐渐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在喂养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鱼体大小、水质、水温、天气情况以及鱼体健康指数等来科学把握投饵量。每次喂养时以让鱼吃到8成饱为宜。

2 常见病防治方法

2.1 指环虫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指环虫寄生于鲤鱼的鳃丝上引起的。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黏液增多,鳃瓣无血呈苍白色,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流行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百毒清”或“杀灭海因”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液”浸泡。(2)用“指环虫煞星”全池泼洒,内服“高稳维C”。

2.2 瘦肌病

该病是由长期投喂氧化变质的鱼粉等饲料,放养密度过大造成的。病鱼游动缓慢,身体发直,背部肌肉极瘦,状若刀刃,解剖后可见内脏变为灰黑色,病鱼食欲不振。

防治方法:在配合饲料中加瘦肌灵,每500千克饲料加入50克和维生素C500克,连喂30-50天。

2.3 白皮病

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会死亡。

防治方法: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

2.4 鲤鱼暴发病

鱼体暗黑色,眼球周围出血,眼球内出血,两侧眼球突出,鳃苍白甚至水肿,有时病鱼在水里旋转,时而沉于池底,时而狂游,跳出水面或侧游,病鱼腹壁收缩。一般在早春或晚秋,水温低于14℃时易暴发流行。池塘老化,管理不善池塘经多年养殖,逐渐老化,消毒不彻底或未能及时清塘消毒。这样池塘原有的病原、中间寄主、携带病原的动物和敌害生物没有被杀死,继续侵染养殖鱼类。另外,池塘残饵、残草未及时清理,施放未经发酵或未充分发酵消毒的有机肥料,加重水体负担,造成水质恶化,为病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在鱼病流行季节前,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选用药物时要根据本地区过去的鱼病流行情况,对症下药。细菌性鱼病一般用漂白粉或溴氯海因及二溴海因,寄生虫病可用敌百虫。同时要配备一定的药饵,在鱼病流行前投喂。

2.5 鲤鱼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片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鳞基充血,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病鱼行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受伤鱼种在下塘前经拉网、运输、搬运、过筛等环节,由于操作不慎,会造成鱼体脱鳞或擦伤,从而感染或继发细菌性鱼病,或加重病毒性鱼病。

防治方法:鱼体消毒对鱼体在下塘前用食盐、高锰酸钾、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漂白粉浸洗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高锰酸钾可防治寄生虫病,食盐可防治水霉病、粘细菌等。

第5篇

关键词桑园;夏季;管理;技术

桑树管理的任务是保持桑园株数齐全、树形整齐、条数适当、树体健壮,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日光能,提高光合产物以及发挥土壤肥力的最大效益。夏季桑园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疏芽

桑树夏伐后,一般萌发新芽较多,在新梢长到20~23cm时要进行疏芽。春伐桑树在春蚕期疏芽,夏伐桑树在夏蚕期疏芽。疏芽留芽程度应根据桑品种特性、栽植密度、树形种类以及肥培水平确定。一般江浙一带蚕区的桑树条数以12万条/hm2比较适当,肥水水平高的可多留,肥水条件较低的可少留些。在确定总条数的基础上,就可根据每公顷的株数,决定单株的留芽(枝条)范围,进行疏芽。

2夏耕

通过土壤耕翻,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状况。由于土壤空气和水分条件的改善,能增强桑树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土壤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能力,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丰富了根的营养。另外,耕翻还能杀灭部分害虫病菌,还有清除杂草的作用。夏耕在桑树夏伐后,即5月底6月初进行。耕翻深度为10~13cm,以不伤根系为宜。总之,夏耕可起到疏松土壤、抗旱保墒、消灭杂草的作用。

3除草

杂草有极强的生活力和繁殖力。桑园滋生杂草后,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影响桑树生长。杂草又会助长害虫和病菌的滋生蔓延,为害桑树。因此,清除杂草必须及时进行。夏伐以后,特别是在黄梅季节,是杂草生长的旺盛时期。因此,及时除草可间接起到追肥、治虫的作用。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特别是夏季雨后更要及时除草。

如果桑园杂草较多,可使用化学除草剂。现介绍目前桑园除草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如下:

(1)敌草隆。属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于土壤处理。用有效成分20%的可湿性粉剂7.5kg/hm2,溶解于2 250kg水中喷洒桑园地面。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有79%~95%的防除效果,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效可保持45d以上,对桑、蚕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2)茅草枯。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为白色粉末,含有效成分85%,易溶于水,吸湿性强,对人畜和蚕较安全,用量为11.25~15kg/hm2。每千克加水200~250kg,喷洒杂草茎叶,除草效果可达90%,药效可维持30d以上。

(3)灭草隆。属于内吸型除草剂,用于土壤处理。其除草效果比敌草隆有更大的灭杀性。用有效成分25%的成品3.75~7.5kg/hm2,溶解于2 250kg水中,喷洒地面,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药效可维持60d左右,对桑、蚕均安全。

以上除草剂在桑树夏伐后,桑树未萌芽前进行喷洒,可有效地防止杂草滋生,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

4施肥

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如肥料供应充足,则桑树生长迅速。6~7月份的生长量占整个夏秋期的2/3以上,需要养分最为迫切,为争取桑园高产,必须重视夏肥的施用。如果肥料不足,则桑树生长缓慢,枝叶生长差,条短叶小,硬化早,不仅关系到当年夏秋期桑叶产量,还影响到第二年的春叶产量。因此,夏伐肥施用量大,约占全年施肥量的45%左右。重施速效肥,但夏季气温高,有机质肥料在土壤中分解也快,因此也可配合施用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分2次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磷钾肥偏重。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施入,施人粪尿37.5~45t/hm2或复合肥600~750kg/hm2;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施入,施碳铵225~300kg/hm2。

5排灌

桑树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当土壤水分适当时,桑树才能正常生长。桑田受旱,桑叶提早硬化、发黄脱落,枝条提前封顶,停止生长;桑田受涝渍,也会造成地下部分根系呼吸困难,地上部分的枝叶生理缺水,叶色发黄,阻碍桑树正常生长。加强桑园的水分管理,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是保证桑树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桑园必须建立排灌系统,能排能灌。

第6篇

关键词 羊;夏季;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249-02

广德县柏垫镇地处皖东南丘陵过渡地带,山多田少,林地为主,雨量充沛,地形和气候都较适宜养羊。但该地夏季气候高温多雨,易导致羊只发病,加之全镇以中小规模养殖户为主,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做好管理对抓住夏季羊只膘情,提高养羊效益尤其重要。

1 羊舍管理

1.1 羊舍建设

夏季,羊舍应能减少蚊虫进入,防暑降温,以保证适宜羊生长。因此需做好相应的改造,首先选择合适木条做活动隔层,距地面25 cm左右,且隔层与四周墙壁不固定,以方便每天清扫羊舍;再给羊舍刷白石灰或拉遮阳网,规模羊场可在羊舍四周植树营造局部小气候降低舍内的温度;在羊舍南北墙的底部开设空气对流窗加快空气流通,改善舍内的空气质量;安装纱门、纱窗以防止蚊蝇进入,避免疾病传播[1]。

1.2 羊舍卫生

夏季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容易造成疾病流行。为此,要保证羊舍及用具的清洁干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每天将隔层掀起清扫舍内粪便、污物,并堆积发酵除去部分病原菌。活动隔层、墙壁及用具每周应使用消毒剂消毒1次。另外,应防止羊舍周围杂草丛生、污水滞留,以免蚊虫滋生。

2 加强饲养管理

2.1 放牧

结合当地条件,散养养殖户在夏季可以选择舍饲与放牧结合的方式。放牧时要注意时间选择、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夏季9:00―17:00气温比较高,应避免此时间放牧,以防止中暑,如果遇气温较低等适宜放牧的天气时可以适当延长放牧时间。放牧时应避免羊采食含露水的草造成腹泻。

2.2 增加营养

夏季,羊只的抗病能力低,为了提高抗病力,要保证供给羊充足的营养物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早晚各喂精料1次,成年羊每只每次0.2~0.5 kg,配方为玉米20 kg、菜籽粕15 kg、麸皮14 kg、食盐0.5 kg、预混料1 kg;晚间22:00补饲。喂饲过早,羊无饥饿感;喂饲过晚,影响羊只休息。结合当地条件,种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如青豆杆、紫花苜蓿等,制备成青干草,用于饲喂不宜放牧的羊,如临产及刚产羔的母羊和羔羊,饲喂时先喂青干草再喂青草以免羊因贪青造成腹泻;夏季因放牧、气温等原因导致羊水分经汗液流失增多,因此必须保证羊有充足的饮水,每天至少饮3次水,同时在水中添加食盐(0.2 g/kg・体重)、电解多维等物质增强羊抗病力[2]。且注意饮水前让羊休息,以免因喝水心切,跑的过快,导致喝水时呼吸急促,猛饮误呛入肺,导致肺炎等疾病。

3 疾病防治

3.1 夏季常见病的防治

3.1.1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该病常发于温度比较高、蚊虫比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比较高均是该病的诱发原因。主要症状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炎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失明。出现症状后应首先隔离病羊,消毒圈舍以免造成群发,用3%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选用红霉素或2%可的松点眼。

3.1.2 传染性脓疮。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在口唇等部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或结痂。主要传播途径是伤口传播,发病后首先将病羊隔离,羊舍用2%火碱、10%石灰乳、20%热草木灰消毒彻底消毒,防止该病的流行。该病的预防可在每年3、9月给每只羊口腔黏膜内注射0.2 mL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免疫接种,也可通过防止创伤,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一旦发病可用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一般2次/d。

3.1.3 羊肠毒血症。该病诱因很多,雨季、气候骤变、过食嫩草和精料、运动不足等,且该病多发于膘情好的羊,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发病症状主要为咬牙,侧身倒地,四肢抽搐痉挛,左右翻滚,头颈向后弯曲,呼吸急促,口鼻出沫,多数病羊在2 h内死亡。主要预防措施为每年春、秋2次防疫,皮下注射羊四联苗5 mL。针对病程超过2 h的羊只,可内服磺胺脒15~20 g或4次/d混合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U)、链霉素(链霉素500 mg)。

3.1.4 羊氢氰酸中毒。由于采食了高粱苗、玉米苗、马铃薯幼苗等含有氰甙的植物或误食氰化物,在胃内经酶水解和胃酸的作用产生氢氰酸引起中毒。主要症状为病羊初期咳嗽,体温升高,程弛张热型,可达40 ℃,混合性呼吸困难。叩诊胸部有局灶性浊音区,听诊肺部有捻发音[3]。依据吃含氰甙的植物或误食氰化物病史、发病急等特点确诊。该病发病后立即用亚硝酸钠0.1~0.2 g,配成5%溶液,静脉注射,然后再注射3%~10%硫代硫酸钠溶液20~60 mL。建议禁止在含有氰甙作物的地方放牧,最好不要用玉米苗、高粱苗等作饲草,必须用时也要经水浸或发酵处理。

3.1.5 羊中暑。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容易造成羊只中暑。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全身出汗,体温升高到40 ℃以上,步态不稳,摇晃不定,脉搏快速而弱,鼻孔扩张,黏膜充血。确诊后立即将病羊放到阴凉通风处并向病羊的头部淋凉水,严重时灌服龙胆、大黄、人工盐、薄荷水等进行治疗。

3.1.6 羔羊痢疾。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的急性毒血症。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下痢,常引起羔羊的大批死亡,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气候突变、饥饱不匀,以及脐带创伤均是该病的诱发原因[4]。预防措施主要采用在临产前20~30 d和10~20 d在怀孕母羊后腿内侧皮下注射2次羔羊痢疾甲醛菌苗3 mL。病羔的治疗可以灌服土霉素和胃蛋白酶各0.3 g,2次/d,对腹泻严重导致脱水的病羔可以补液1~2次/d,口服补液盐,或静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00 mL。

3.2 做好防疫驱虫

许多养殖户认为免疫没有必要,这就给很多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机会,因此根据当地常发疫病种类,制订合理的免疫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制订免疫计划时应考虑的疫苗有羊三联四防、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品或疫苗应是正规厂家生产,运输时按照厂家要求(一般疫苗要求低温冷藏)以免免疫失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驱虫也要根据当地流行的寄生虫的生长特性,有计划地驱虫,一般采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驱虫,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伊维茵素、左旋咪唑、阿苯达唑、抗蠕敏等;体表驱虫药有敌敌畏、敌百虫、螨净等[5]。

4 参考文献

[1] 贾立中,刘成,朱立刚,等.夏季养羊应注意的问题[J].草食动物,2011(1):46.

[2] 费文贤.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贵州畜牧兽医,2008,32(4):44.

[3] 娄亚全.浅谈夏季养羊常见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8):150.

第7篇

关键词 实施;技术状态;策划;实现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21-02

0 引言

技术状态管理是美国50年代初期军备竞赛的产物,其后被西方发达国家引入航空航天领域。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工程管理中已得到应用,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它使航空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得到全面而系统的管理。正因为推行了技术状态管理这门技术,美国空间和航空技术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而我国航空工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在国内军工企业中,人们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理解还不很深透,执行不够完善,不够系统,不够严密。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的工作体会,对怎样实现研制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作一些实施性的探讨。

1 技术状态管理简介

技术状态就是在技术文件中标明的,在制造和使用中实际达到的各种产品特性。技术状态管理是将技术的和管理的手段用于产品的需求识别、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使用保障的全寿命周期中。主要表现为对反映产品项目技术状态的技术文件的形成、审查、整理、鉴定、批准、定型、复制、发放、更改、执行、偏离、超差、检验、试验、验证、记录等项工作进行控制,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审核,对标志、控制、审核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对这些工作进行技术和行政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活动。对于大多数生产型组织,可以这样说,技术状态管理是传统技术管理的核心,是传统技术管理内容的拓展、外延、完善和提高。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产品的实时状况,可以查询完整的研制记录,能够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从而确保产品的研制质量。军工单位目前通过执行“研制程序”,“定型工作条例”,“图样及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冻结技术状态”,“质量评审”,“技术资料归档”,“工程更改”等一些工程管理办法来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诸多质量控制活动也是围绕技术状态控制开展起来的,技术状态管理是否到位、产品技术状态是否受控关系到产品研制的成败及研制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单位应该将技术状态管理体系的建立作为首要环节。

2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本单位以航空产品设计为主,其特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表达产品定义和实现的状态和过程,产品研制的各个环节的信息量大,对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及设计资料存档有较高需求,为保证产品信息传递和继承的一致性,实现产品数据表达与管理的完整、精确和协调,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动态数据,实施技术状态管理非常必要。它能够全面反映出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包括从产品概念的提出、形成开始后的技术状态的标志过程情况,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超差特许的提出、处理、批准及贯彻情况等。这些文件资料可供与产品有关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以保证他们个人和相关组织采取正确的行动。

2.1 组织与策划

全寿命周期的技术状态管理是一种工程管理技术,也是一种新颖的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它是需要组织内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进行的多项活动的总和,而不能仅看成是由技术部门进行的技术文件更改活动。

为了有效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建立技术状态管理的组织并明确其职责及权限。在实施过程中,确定技术状态项目及其负责单位,根据具体项目的内容、重要性、复杂程度、规模、预定用途、综合保障要求和其所处的研制生产阶段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法并随时更新,以确保技术状态管理活动与其他活动协调一致。

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要做好策划工作。明确技术状态管理的标准流程,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规定每个参与者的职责和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又分为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纪实等工作内容和活动。结合本单位实行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来落实这些活动的职责,保证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在产品研制的全过程中始终要严格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充分保证研制产品技术状态的正确、完整、协调、及时和可追溯性,以确保产品研制顺利进行。

2.2 实施范围的选定

产品的技术状态主要反映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要记录产品的技术状态,应该从产品的最初提出时形成的文件开始进行记录。其中设计文件是产品的加工、生产、检验及今后产品的使用、维护的主要依据。因而我们选定的范围应包括产品所有的设计文件,包括:1)已批准的现行技术状态标识文件;2)设计、工艺、试验技术文件;3)技术状态基线文件更改及执行情况;4)产品的所有零件及使用的外购件材料;5)各项评审、审核、定型文件汇编;6)试验、交付使用过程时的质量信息及传递、分析、处理情况;7)对于产品技术状态改变有影响的有关文件和活动情况的记录与报告(如产品研制合同、产品研制总要求、会议纪要等)。

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定,选定的范围过少,不足以反映产品技术状态;选定的范围过大,不但加大工作量,而且也会带来过多的冗余信息,对于最终产品技术状态信息的获取也会带来不便。

2.3 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实现

第8篇

[关键词]RFID技术瓶颈技术标准应对策略

一、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technology,RFIDtechnology)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Tag)和阅读器(Reader)、RFID中间件和RFID应用系统软件。

在RFID系统的应用中,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表面或内部),一旦带有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体进入读写器可识读范围时,读写器以自动无接触的方式将约定的信息从标签中读取出来,从而完成自动识别物品或者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

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可以非接触识别;无需“视线”所及,可以穿过水、油漆、木材甚至人体进行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采用RFID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瓶颈分析

尽管RFID技术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然而,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是想象的那样顺利,成本、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等都可能成为RFID技术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和应用瓶颈。

1.成本

这是制约RFID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RFID的成本不仅包括标签、阅读器和中间件等,而且还包括管理软件的升级费用等。

RFID标签想要到广泛的应用普及就要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不仅有利于RFID标签的普及还有利于开拓新的RFID应领领域。一般认为价格在50元以上的标签,主要为应用于军事、生物科技和医疗方面的有源标签;0.7元~7元左右的常为用于运输、仓储、包装、文件等的无源标签;消费应用如零售品的标签在0.35元~0.7元。标签价格将直接影响RFID的市场规模。

2.技术标准

业界公认,当前制约RFID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技术标准。

首先,电子标签标准全球互通的基础并不牢靠。这主要体现在编码不一致。日本有UID、欧美有EPC体系,中国有自己的GBl8937-2003(NPC)。编码系统本身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其次,RFID五大标准组织也存在利益之争。RFID标准争夺的核心主要在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这一领域。目前,形成了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同团体或者国家的利益。EPC是由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联合成立,在全球拥有上百家成员,得到了零售巨头沃尔玛,制造业巨头强生、宝洁等跨国公司的支持,实力相对占上风。而AIM全球自动识别组织、ISO、UID则分别代表了欧美国家和日本。IP-X标准组织则以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国家为主。

再次,全球现有117个针对数据交换的RFID协议标准。协议过多过滥,导致术语不统一,限制了标准在实践中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目前缺乏全球共同遵守的权威统一的标准。

3.市场需求

我国企业应用RFID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到应用后的效益。从成本价格层面讲,相较条码成本过大、价格过高,严重制约了RFID的普及,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技术层面讲,RFID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RFID产品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工艺还比较粗糙,其功能、式样、体积、重量、色泽、手感、安装等有待优化,读取识别率低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对RFID的现实需求不旺的局面,进而阻碍了RFID技术对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促进作用。

4.专业RFID技术及应用人才匮乏

RFID有关的技术开发、系统设计品工艺、实验测试、项目实施、销售推广等人才匮乏,急需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

RFID是一个设计多学科、多组织、多部门,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密切相关的高度综合性和高度专业性的高科技行业,无论是从提供者的角度还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对RFID技术应用的培训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客户准备实施RFID项目时,必须理解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可能选择,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实施RFID应用项目的相关知识,确定所采用的RFID系统能够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通过培训,客户可以了解真实的RFID的世界,掌握在企业实施RFID应用系统时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可以考虑如下对策:

1.成本对策

一是要认识到RFID技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将会。条码的低成本应用已被广泛推广,特别是低值消费品,射频标签的成本目前还不适合低值消费品的单品使用。从成本来看,RFID标签的成本已经明显降低,并且还会继续降低,更何况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在一些高价值的产品市场中,成本看来并不是主要问题,可以先用起来。

二是勿以成本忽略RFID技术的价值。若将RFID技术应用在汽车生产线中,执行相关流程的控管效率提升,如此一来,即使每个RFID标签价格稍贵,对企业来说仍有其导入价值,成本并非技术导入的关键因素,重点则在于其应用的价值。

2.标准与技术对策

(1)正确处理标准与应用的关系

标准与应用的关系有些像鸡与蛋的关系,应用需要标准,反过来,标准也需要应用,因为标准的形成就是成熟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应用哪里会有技术的成熟?所以在实践中,一定会是应用与标准经过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在二者的关系中以应用为本,标准依赖应用的成熟度逐步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体系。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些标准可以先启动,例如频率标准,具体的一些操作标准例如对于识别距离、速度、数量的误差标准等。

(2)积极应对技术的变化

加强应用测试从现在就开始对RFID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不过可以在小范围内计划实行,这样,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只是一味地等待观望会使自己在竞争中落后。时刻保持在该项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并对其改变适时做出战略调整。

(3)加强RFID应用测试

虽然RFID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且已在物流领域投入实际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例如,多个物品堆积时,由于相互干扰而造成识别率低所带来的防碰撞问题;多阅读器多通道同时读取时,物品群的去重问题;RFID在安全架构方面的问题(如防止标签的复制问题和标签自毁问题);由于电子标签所附物品的介质不同对无线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性能下降;液态媒介对电磁波的吸收问题、金属媒介对电磁波的反射所造成的RFID阅读失效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应用前、应用中不断进行测试。

3.市场需求对策

总的来看,物流领域的用户对于RFID的发展是很关注的,但是也很务实,需求需要培养。但是要注意的是,RFID的优势是建立在信息共享机制之上的,信息共享的链条越长,RFID就越有用武之地。而信息共享的背后是利益的共享,即供应链机制。因此,可以说培养RFID的市场是一个培养供应链的过程,也就是我国产业的集约化过程。这也说明RFID的应用应该在那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首先突破,在那些供应链基础较好的领域先用起来。

4.人才培养对策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社会培训、院校培养等途径培养RFID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为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可以结合我国现有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开发RFID技术职业资格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凡从业人员上岗,必须持有此证。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这样的人才将成为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

参考文献:

[1]刘斌平锐孟德良:RFID潜在问题初探[J].中国无线电,2006(1)

[2]周文豪:浅谈中国RFID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策略[J].中国防伪报道,2007,(04)

第9篇

【关键词】: ;栽培;管理

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中国的十大名花中就有它,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称,其花色丰富艳丽,姿态优美,茎干挺拔通直,它也有发达的根系、比较强的适生性,在我国的大部分的地区都有种植的,而且有比较广泛的栽种的范围和比较好的观赏价值,同时它的花意也是高尚的、有低廉的价格而且所具有的栽种的方式简单且多样,用途广泛。本文把的一些栽培以及管理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

1 、关于栽培的一些技术

1.1苗床选择

地势平坦、且土质疏松,肥沃的,同时有灌溉的条件的地是我们要进行选择的,可以用腐熟的厩肥或者是把堆肥进行破碎平整作畦,注意边沟要在四周进行开好。我们可以在四到五月或六到八月时在打顶时,插条可以选择的是那些粗壮的以及没有生病虫害的新枝,选取中段的再把它剪成小段,10 ~ 15 cm是小段的长度,在下端的减口的地方是要削成马耳形的斜面的,在湿润了之后快速的沾取吲哚乙酸( IAA),我们要按照的是20 ~25 cm的行距,在每隔6 ~7 cm的距离就插入1 根。插入孔的长度是枝条的二分之一,要注意进行压实后再浇水,最后把土盖上。要注意保持苗床土壤的湿润,可以进行生根的时间大约是在二十天之后。人畜的粪水在生根之后再进行追施一次。在以后的时间里要每隔一个月就进行追施 1 次,苗的高度大约是 20 cm时可以进行定植。

1.2分株繁殖

在十一月份收获之后,把的径进行平地的割除,植株要选择那些生长健壮的以及没有生病虫害的,把它们挖起后,重新种在我们选择的地块之上,把腐熟好的厩肥或者是土杂肥盖上进行越冬。在来年的三到四月份时把土粪扒开,稀薄的人畜的粪水进行浇施一次,以促进它的发根。在四到五月份,苗的高度达到 15 ~ 20 cm 时,把全株挖出来,然后把它分成带根的单株,菊苗要选择粗壮的以及须根是发达的,按照40 cm的株行距把它们分别栽到大田之中,在栽了之后进行覆土,注意把定根水浇透。

1.3嫁接繁殖

通常的情况下是在夏秋季节时选择那些野生的粗壮的青蒿或者是黄蒿作为粘木,栽培是在温室里,嫁接是在四月份的中下旬。这种方法是可以把大型的立菊或多层次的塔菊给培育出的。

1.4扦插繁殖

在秋天时要把整个的母株都挖出来,把地上的部分短截 6~ 10 cm,要用刀来劈开根系连接的部分,若干的小丛是要分成的,二到四根枝干还有完整的根系要在每丛留下后,再重新的栽植。在开花后到第二年清明时都可以进行分株栽植,它成活率极高。

2、定植及肥水管理

的种苗进行的定植一般是在一月时,我们要依据栽种生物学的特性、土质的状况、品种的特征、还有它的生长的状态等一些条件,来进行合理种植密度的设定。一般每平方米60株左右,株的行距控制在6cm乘以25cm。若茎的长度在30cm以上还需要使用塑料浅网,面积是144平方厘米(12cm乘以12cm),目的是让的枝条分布均匀。定植是在填土完成后,定根水要进行浇灌,也要浇透以及浇足。其中浇灌及施肥都是进行栽培管理中重要环节, 不同栽培及管理要求是在不同生长期进行掌握的。因为是怕水渍的,若水浇过多,徒长以及烂根等一些现象会在植株上出现,所以在花芽进行发育期间应适当浇水,注意我们浇水量还有浇水次数是要少且要勤,也可以与肥水相结合,在发芽期后我们应掌握一个原则“间湿间干、干湿相间”, 适当的把浇水量增加是在植株长出花蕾后可进行的。我们除了以上浇灌方式外,定期的向枝叶及地面进行喷水也是需要的,这一方面可以把空气的湿度增加,还有一方面是浓度过高的以及还有比较大的腐蚀性的化学药物我们要进行稀释。在进人了生长的旺盛期之后,需水量是增大的,我们要增加浇灌量,然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应该掌握以下一些原则,在进人了冬天之后要进行适当的控水。“少施勤施”是在施肥时应该掌握的原则,把氮、钾肥作为主要的肥料,在定植的时候是应该把基肥施足的,在孕蕾期的时候氮肥的施用要停止了, 钾肥也要进行增施,每七天就要施加一次,在生长旺盛阶段每十五天磷、钾的稀薄液体要进行施加一次,在它进人生殖生长期后,为了把花芽的分花促进可以把施肥停止,等到出现蕾之后再继续进行追肥,每七天就应该施一次。我们在进行施肥时植株营养元素的搭配是应该注意的,若我们施加的氮肥过量会导致植株进行徒长还有它的抗逆性下降,而且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这时我们要把植株所具有的长势结合,若发现的长势较弱,且叶的颜色是黄而且是瘦的,那么就需要进行追肥了,若它的叶子的颜色是过于的浓深的,那么就是肥料用的过多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把施肥减少或者是暂停施肥。3、日常养护管理

新枝的生长促进了我们要做的是进行摘心修剪以及光照的补充, 摘心处理要进行,目的是把柳叶头的出现减少,在第一次进行摘心时是生长高度是6cm时,在第二次进行摘心时是在它的分枝长到大约是10cm时,这样可以把植株的高度控制住,也可促进侧枝的生长,还可以延长花期。我们对枝叶进行修剪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的外形,在进行剪枝时应该进行留强去弱,把生病虫的枝条以及瘦弱的枝条剪掉,还可以把腋芽抹去,目的减少养分的消耗,在现蕾后,主蕾之下的所有侧蕾要及时剥除。是喜欢光照的,其中光照的时间长短和强弱对开花以及花色来说产生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若是光照缺少,那么植株的徒长以及花色浅淡没有光泽,所以,为了让它有充足的阳光,要特别注意种植地点的选择,还有就是进行定期的光照,白炽灯是可以使用的,固定每天的23点至次日的2点进行补光,进行补光的天数应该依据定植的时间来进行确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玉平.栽培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 3) :351 -35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