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02:36: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行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分析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结合人员访谈,分析总结得到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模型,进一步设计出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预调研量表;通过小范围调研,对原量表进行适当修改,得到最终的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量表。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研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定性结论。
(一)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模型有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有很多,被广泛应用的有科特勒行为选择模型,尼科西亚模式,恩格尔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及D•I•霍金斯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基本上都是从内在因素(包括心理、动机、学习、态度和经验等),外在因素(包括文化、经济等)以及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过程的。鉴于模型中有些项目不适用于本文研究,因此结合大学生深度访谈,构建了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二)问卷设计依据构建的衬衫消费行为分析模型,结合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的大学生对衬衫消费行为的态度,确定问卷初稿。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后,对问卷进行适当修改,再经3位专家评审,得到最终问卷。问卷主要是从衬衫消费基本信息(由个人基本信息、外在因素及部分内在因素组成)和态度量表(由另一部分内在因素组成)两方面展开,基本信息包括价格区间、信息获取渠道、购买场所等方面;态度量表部分包括经验描述、衬衫属性、细节部位和面料功能四个维度,问卷具体项目指标见表1。问卷共设15个题项,项目12-15采用五分里克特态度量表来设置A1-D5,选项分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及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很不重视两种表达方式,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
(三)问卷发放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220份,得到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为93.2%。对问卷数据进行SPSS描述统计分析,男女比例分别为49.8%和50.2%;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26.3%,大二21.6%,大三20.0%,大四32.2%。性别和年级数据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分析量表的可靠性。运用频率分析、方差分析、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多独立样本的K-W检验法和相关分析对各变量进行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测试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α系数作为分析依据,项数为24,测得信度系数α为0.870。Cronbachα系数在0.8以上,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因此,问卷信度可以接受。根据KMO检验对问卷进行效度测试。由表2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显著概率为0,因子载荷在0.3以上,因子有效,因子KMO值均大于0.5,因此,问卷的有效性比较高。
(二)大学生基本信息描述统计分析将衬衫消费基本信息部分采用频率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a)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801~1500元;b)几乎所有大学生都穿着过衬衫,说明该品类是大学生日常服装消费的重要单品;c)大学生对衬衫的可接受价格主要集中在130元以下,这是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所以消费水平有限;d)大学生对于购买过的衬衫基本上存在不满意度,最不满意于衬衫的面料,接着是款式、做工、质量方面,其次是衬衫的尺码、价格、颜色,说明大学生对衬衫的细节部分比较在意,希望获得价廉物美的衬衫产品;e)传统的逛街发现仍是大学生获得衬衫产品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衬衫产品的版型很重要,需要亲身穿着后才了解是否适合自己。其次网络搜索也是大学生获取产品信息的主要渠道,说明网络购物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认为网上购物非常方便,不用出门就可以对衬衫产品货比三家,产品信息非常丰富;f)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衬衫是非常易于搭配的单品,对消费者本身没有太多要求,适合自己穿着。部分大学生选择购买衬衫是由于穿着正装需要,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时候要参加党团会议,或者其他一些正式场合,需要他们正装出席。对于衬衫购买场所的选择,前6位排序分别为商场50.2%,专卖店25.4%,网店15.1%,超市6.3%,批发市场4.9%,批发市场5.9%。表明大学生最喜欢去商场购买衬衫,其次是专卖店、网店、超市和批发市场;男大学生对于衬衫面料的选择:棉质68.8%,牛仔23.9%;女大学生的选择是棉质63.1%,雪纺24.3%,牛仔15.5%。因此,棉质衬衫是男女大学生消费的主体产品,另外,牛仔面料的衬衫在在男大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二,雪纺和牛仔衬衫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三)大学生基本信息相关性分析计算衬衫不满意点与大学生统计项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得到款式、面料、质量与性别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分别为0.146、0.200和0.189,为显著相关,说明在衬衫消费过程中,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更容易对衬衫的款式、面料和质量表示不满意,影响其购买行为。计算衬衫产品信息获取渠道与大学生统计项相关性,发现逛街发现与性别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为0.234,为高度相关,说明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逛街来购买衬衫。分析衬衫购买场所与大学生统计项的相关性,网店、超市、批发市场与年级的相关系数Y分别为0.182、0.203、0.184,为高度相关,说明高年级学生更愿意到网店、批发市场等相对低价的场所购买衬衫。通过分析得到流行、特殊情况需要与年级的相关系数Y分别为0.225和0.200,为高度相关,说明高年级的学生购买衬衫时更易受到流行因素的影响,具备更高的时尚意识。而且大三与大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正式社交场合中,并且他们也慢慢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因而有需要准备工作衬衫。
(四)基本信息和各维度的相关性提取基本信息中的性别、年级以及月生活费作为自变量,探讨它们是否对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有影响:了解男女大学生在衬衫消费中对细节在意的差异性,使企业在生产男女衬衫时有不同的侧重点;研究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衬衫消费行为差异,目的是探讨高低年级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变化,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今的大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同时研究不同生活费水平对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如果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接受原假设,认为无显著影响[11];反之,则有显著影响。SPSS分析结果见表4。由分析可知:a)大学生对大部分衬衫相关因子的重视程度与性别、年级以及月生活费没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购买衬衫时比较看重品牌,他们普遍认为品牌衬衫的质量更能够得到保障。多数大学生表示购买衬衫时会遇到尺码不合适的情况,希望企业能够调整衬衫的固有版型,开发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外大学生也比较重视衬衫的细节设计以及材料的功能属性;b)不同性别大学生,衬衫穿着的喜好,衬衫版型,口袋设计,袖口设计,面料抗皱功能,吸汗排湿功能,防污功能均为显著差异项;不同年级大学生,衬衫穿着的喜好,门襟设计,面料吸汗排湿功能,防污功能,抗菌功能为显著差异项;有着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品牌重视度,面料差异,衬衫版型,门襟设计为显著差异项。对显著差异项在不同消费者特征条件下进行均值差异分析。从表5可知:a)女大学生对衬衫产品属性的重视度相对男大学生更高,说明女大学生更在意细节;b)三、四年级学生对衬衫产品属性重视度比低年级学生高,这是因为很多大一大二新生的衣物都是由父母购买,离开家庭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独立性变强,自我意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增强了。c)生活费水平越高,大学生对衬衫的版型要求也更高。
(五)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从表6可知,衬衫属性与细节部位有相关影响。大学生对衬衫属性的重视度越高,对细节部位的设计也越重视。因此,企业开发衬衫产品时,不仅要设计出好的款式,也要关注细节部分的设计。从表7可知,衬衫属性与面料功能有相关影响。大学生对细节部位的重视度越高,对面料功能也越重视。因此,企业开发衬衫产品时,在注重衬衫细节部位的设计时,对于面料的抗皱、吸湿排汗等功能方面也要做好严格把关。
三、结语
关键词: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给予重视。越来越多的个人与组织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生态问题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形势,是人们维护人类生态安全的观念,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等都属于生态文明意识的范畴。党的十提到生态文明意识,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的关系
生态文明行为与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要联系,生态文明行为以生态文明意识为基础。尽管意识只是一种思想形式,但是,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当行为的主体在思想上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此时,行为制图调整自身行为,确保行为与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行为前提,生态文明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生态文明时间与成都。生态文明意识反作用生态文明行椤R环矫嫒说男形体现了人的思想,行为主体认识生态文明的程度与体现生态文明道德标准是通过行为主体生态文明意识实现的。另外一方面,生态文明意识受生态文明行为的影响。人们基于规章制度对约束自身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提高对于事物的认识。因此,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同时,恶劣的生态文明希望阻碍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具有相互统一与独立的特点。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具有不相等性。事实上意识反应外界环境能动性,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但是不是行为本身。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密不可分。
二、利用生态活动举办,改变大学生生态行为
第一,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具有现实意义。尽管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学生组织,然而,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有关知识认识不足,所以,通过专业老师指导社团活动,确保社团活动开展针对性更强。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制定,规范化社团活动。对高校社团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学生生态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第二,对各种环境保护纪念日进行充分利用,对各种专题活动进行局部。在每年5月31日通过“世界戒烟日”,向学生就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等进行宣传。在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进行植树植草活动,对校园内的白色污染进行解决,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行动对自身生活空间进行保护。
第三,分析校园环境,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当前人们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空气监测质量、水资源监测质量、主要公路噪音监测等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展并且向本市居民进行通报。大学生环保社团利用简单设备,监测、观测校园内的各项环境之后,向校园内师生定时进行报告,也可以在固定地点利用设置环境通报栏的方式对通报环境。此时,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更加直观,对环境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关注,利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对学生环保行为进行改变。
第四,高校党支部党员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提高。高校党支部对支部活动进行定期的开展,将环保内容加入到活动内容中,比如,每学期的支部活动中进行以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校园内百分污染进行清理,对校园环境进行监督。支部党员轮流进行环境报告与环境知识的报告,确保环境行为走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打造和谐校园
第一,大学生生态环境与行为培养需要基于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辅助大学生制定较为明确的目标,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以达到目标。在目标的制定上,可以从小做起,如读一本书、参加一次活动等。小却精确的目标往往容易达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的成功的喜悦,坚定其继续自我教育的信念和自信心。要避免制定不切实际或太难的目标,防止因不能完成所定目标打击大学生的热情。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建设方面,则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使其意识到和学习到的生态文明行为,能够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生态行为得到改善。
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一、导言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有大学生平时消费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感受等。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C大学2004-2006级15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为92.67%。其次,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其中15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资料。在以上两方面情况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问卷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们针对性地访问中,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根据《报告》,排在大学生购买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这些追“新”族。同样,金融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前些时,国内首张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双币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银行推出,不论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全国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可申办,最高可透支额度,在读本科生为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现金,只需打个电话就可将透支额临时调高30%。几个月招行在全国就发放Young卡约8万张。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也证实了大学生对于信贷消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对C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所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的矛盾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点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以下是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有83.45%来源于父母资助、8.7%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6.8%是个人兼职收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父母、家庭。这种依赖性,使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这种消费水平,完全决定于其家庭经济状况。至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另外一笔钱可用于其它。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来源对于消费水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观的。在有限的消费宽度内,不论出于自觉与否,他们都必须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使之与经济状况相适应。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理应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实并不同于公众一般的认知:大学生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同时,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大部分几乎没有创造收入的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收入与支出存在严重的反差。大学生们既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却享受着高档次的生活,且消费水平和质量往往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他们所处的消费层次不甚协调。
(二)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两极分化分明
大学生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现出,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学生中,饮食支出与生活费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这可视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女生相对更低一些。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消费趋向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生之间比较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则达到1500元,这些高消费包括电子产品、穿着打扮、交朋会友、文化消费等等。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旅游、电脑、手机、恋爱被称为大学生的四大消费。对于能体现社会年轻人时尚、前卫等特征的高消费,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体现的更明显。追求品位、高雅、时尚、情调的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8.9%的被访者去过酒吧、茶楼、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增长迅速相比,学习消费所占比重要小得多。(三)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
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诠释了后现代性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已渐成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虽然在前面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费方式,但消费品的品牌和时尚特质仍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且在事实上,“阿迪达斯”、“苹果”、“卡尔登”、“耐克”之类的世界名牌在大学生中的拥有者也不乏其人。当代大学生现有的消费误区具体表现有:庸俗性消费,突出表现是人情消费;超前消费,消费远远脱离了实际;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以追求高档、名贵商品为荣。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期望,远远超出当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标准。许多大学生在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还抱着年薪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求职念头。而事实是,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很多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月工资水平仅为700元~8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消费水平不仅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初始工资水平,而且也脱离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可见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的消费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所以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精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德琦,张新国,严学军.青年与现代消费[C].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韩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4)
4.倪瑞华.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J].理论月刊,2003(5)
5.陆汉文.大学生:消费与现代性.青年研究[J].1999(6)
6.陈沙麦.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
一、爱国型网络舆情
爱国型网络舆情一般是大学生群体因为对国外的、宗教势力的某些行为不满,在一些论坛中发表相关言论、表达情绪形成的网络舆情。爱国型网络舆情是“群体”心理特征的反映,在这个群体中,没有地域、性别、民族的限制,只要大家都满怀着对国家的热爱,都可以参与进来,在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因为某个事件而引起高校联合游行示威的情况。例如家乐福事件,2008年,一条关于“家乐福大股东支持达赖喇嘛,号召大家共同抵制”的短信在大江南北迅速蔓延,这个在中国拥有112家门店的法国公司顿时成为众矢之的。学生、市民纷纷加入了抵制法国货的行列,重庆各大高校派出代表,举行联合游行示威活动,游行活动在整个华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爱国型网络舆情最容易发生重大和民族暴力事件,尤其是在一些留学生比较多的高校,需要引起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
(一)社会互动行为
网络和硬件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也给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形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埋头于手机世界的学生,走路、吃饭、寝室甚至是课堂上都会看见一群群的手机玩乐一族,一条条新鲜出炉的消息就是通过那些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互相传递,形成巨大的信息网络。有学者认为,网络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隐喻和象征,它正在逐渐形塑一个以内在期望、需求与恐惧为内涵的虚拟社会[3]这样的社会使大学生游走在虚拟和现实间,每天,他们会花费比学习书本知识还多的时间来了解资讯、抒感、交友谈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在以积极的心态了解外面的世界,积极与外面的世界互动、沟通,而互联网以新的电子关系形式提高和补充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互动活动,使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广度变得更大更宽。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网络的社会互动行为也增加了大学生们的自我隔绝,增强了他们与社会的隔离和原子化,使社会显得没有了人情味,网络怒火、语言暴力和言语冲突时刻充斥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渐渐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使得大学生变得冷漠、无情、多疑、压抑,最终形成了一批性格孤僻、复杂的社会边缘群体。Kraut等人通过对玫瑰果匹兹堡地区家庭网络使用的研究,发现使用网络越多的人,通常其社会网络规模越小,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反而越少,越容易感到孤独、压力等消极情绪[4]。另外,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关于互联网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方面功能(如下表)的研究,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络的社会隔离功能在今天已经不可忽视。
(二)民主参与行为
通过维权型网络舆情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网络社会无限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们自发选择了一种既便捷又通畅的民主表达渠道即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以此来影响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工作,学生的民主表达和民主维权意识得到了新的发展。通过网络维权,实现了学生对学校管理和发展具有均等影响力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等地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和反馈工作,学生对学校中出现的重大管理漏洞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短期内,具有相同或者相近意见和想法的学生们就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在网络上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就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无形中就参与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发挥了学生民主参与的巨大功能。可当我们去考查学生民主表达的质与量时就会发现,由于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独特,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就使得网络舆论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理智的现象。网络谣传、流言盛行,使得整个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陷入流言蜚语和无序的世界中。总有那么些人在愉快地享受表达自由的感觉时,忘记了他的本来目的,忘记和淡化了自己的责任。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解构,所以在网络世界里,真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法律等拘束力就显得不那么明显,部分大学生就开始在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行事,自己做自己的真理审判官,也不管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一名辽宁女大学生因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玩不了游戏,竟对四川灾区人民发表了长达4分40秒的辱骂言论。有的学生网民在网络上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信息或其他在道德上令人反感的内容[6]。我们认为,这样的缺乏外在约束力的民主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言论民主表达本身所蕴涵的民主价值,转而成为了一种破坏校园和谐、冲击校园管理秩序的反面力量,它已经失去了民主表达的魅力,是伪民主。
(三)爱国行为
关键词:习惯环境环节机制保障。
引言:
培养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要的是,首先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欲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学生对学习的不注重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与自身不能结合: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业却无法自拔,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游戏的设置符合了人的天性——人内心是追求愉悦的。若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愉悦,他们也一定会投入精力的。所以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知识与他们以及他们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讨论这个方法,每个人结合自身的成长讲出了各自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知识打宽了他们的视野,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他们分析自己,梳理自己成长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所以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很多同学说这些课程对学其他课程也非常必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能学习、会学习的基础。
C、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实质上是理论与自身结合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们的实践?必须首先为他们创造实践的环境。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以致用。除了课堂上抓各个环节的训练之外,还让学生把这些训练带回宿舍、家庭之中:以宿舍(家庭)为单位,以生活、学习、各种活动为内容,分工合作,深化、重复课堂上的行为训练和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把常规的训练当成了身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结
在两年中,以180名学生的文字实训统计,共12060万字,分三部分:
1.课堂笔记约1368万字;
(180人*19周*1000字*2年*2科)
2.实践体会心得2052万字;
(180人*19周*1500字*2年*2科)
3.每日的《计划总结》8640万字。
关键词:习惯环境环节机制保障。
引言
培养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要的是,首先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欲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学生对学习的不注重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与自身不能结合: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业却无法自拔,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游戏的设置符合了人的天性——人内心是追求愉悦的。若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愉悦,他们也一定会投入精力的。所以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知识与他们以及他们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讨论这个方法,每个人结合自身的成长讲出了各自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知识打宽了他们的视野,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他们分析自己,梳理自己成长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所以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很多同学说这些课程对学其他课程也非常必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能学习、会学习的基础。
论文摘要:在诸如大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等管理决策上,大学管理者应结合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管理决策的现实考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针对大学组织结合的特性,大学管理者应突出会共决策过程中对公共性维度的把握。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看,突出人的主体精神(如心学)、道德人格(如理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只不过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变奏;而中外哲人对人的道德和主体精神的探究,无疑对现实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大学管理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又一个思想基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就突出了“作用于物的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主体改造客体、心对物的改造,包含一种立足于现实、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精神作用和自觉创造性的意蕴,体现出“进去向上”的人生观和新的人文精神。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律进行了论述,人能够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就是意志自律,就是“自由”。人比自然界更高就在于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讲,即使把大学生当作了大学的客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还应有人格意志和精神力量,要发扬“颜回精神”。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住的是茅草房,头顶上还有日本的飞机和炸弹,依然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这些事例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逆境和贫穷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困难,但是一旦当你克服它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巨大的财富。住宿方面的贫富差距的不平等并不是成才的实质和关键,能够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机遇中得到“有教无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是在目前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教育平等”了。
关键词: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关系
“上了几十年的学,到了大学却又要重新接受幼儿教育。”这样的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反映了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行为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随之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强。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涵
大学生行为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大学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团体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管理规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现象,应给予充分关注。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现状
1.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自律性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自主意识较强。这种自主性使他们在行为价值观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但他们又往往显得有些自以为是,不愿意听从报告,自主性方面存在消极盲目倾向,对社会化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适应,自律性较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表现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个别学生甚至放弃自律。
2.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主动了解法律规范的意识不强。据调查只有10%的学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规进行了解[1]。学生维权意识强烈,但对自己发生的违法行为却不愿承担违法后果。
3.道德修养不够。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周围的道德现状评价低[2],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公共道德却往往视而不见。
4.网络行为不当。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个别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引发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偷窃行为、破坏活动等。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和较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但存在许多不正常、不负责的表现,如迟到、旷课、酗酒、吸烟、网恋,等等。
(三)根源分析
上述大学生行为表现,有其特定原因。
1.生理和心理不协调因素。大学生在校年龄多是18―22岁,正处于青春中期。他们生理发育虽然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结果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尤其是新生,与以往处于被管束状态的学习和生活相比,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迷茫,甚至焦虑、浮躁,从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老生多产生消极心理行为,如逃课、厌学、上网,等等,最终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一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却缺乏对事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而产生一种危机心理。
2.社会因素。城市化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遭遇,也是规范大学生行为教育的遭遇[3]。在城市主导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为适应城市生活,超越伦理纲常的消极行为,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身份更是处于隐藏状态,虚拟世界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电子媒介下的“旁观”时代,人与人之间“近中远”,造成众人的责任分散,这些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的后果是其无法承重的。
3.高等教育问题。目前高校更多重视大学生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塑造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学生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的成长环境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是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无形的助手[4]。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构成,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精神文明的保证;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特色的核心,体现着高校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更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硬件建设,花大力气整治校园,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校园文化生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交往活动、寝室活动、文娱活动,等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大学生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在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成文的约定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大学生行为有节、按章办事。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德育和法制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
三、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内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校园文化系统中的约定俗成影响大学生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知道在这儿什么是应该的,以及在校园做事的行为规范。而大学生的行为又都具有各自学校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具有自身特色。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推动高校建设的发展。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文化层次。制度属于校园文化的中层面,是学校师生的各种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等体现的文化。大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局限性,规范的秩序必不可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使校园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高校特色指导下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基础上[5]。在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文的条例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大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这独特的文化系统,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形成与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方式。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
引起大学生行为失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调适,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了这一片天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诸如价值观、道德观、各种行为等问题,校园文化通过其渗透功能引导广大学生的行为;针对大学生的求异性、竞争性等,校园文化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上进。总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这项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二者要通力合作,通过互动,切实建设好具有时代性的大学校园,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王征.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探索,2007,(12).
[2][5]周娜.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拟立项课题“seminar 教学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014YYB049。
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在其小说《野性的呼唤》里面,使用极其形象的描绘手法,塑造了一只有着丰富感情和思维,行动极其敏捷的狗,取名巴克。这只人性化的狗在其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主人。有自私自利的主人,把巴克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也有通过各种各样残酷暴虐的方式试图驯服它。人们对于巴克的控制以及驯养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恶劣关系。另一方面,巴克所处的狗的社会内部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欺压、凌辱或者厮杀,体现出了同类之间的另外一种不和谐。无论是哪一种生命类别,只有这一生态体系内部完全的和谐、健康才可能实现这一种群的持续发展。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因素在社会中所占地位的强化,人类的功利心逐渐地膨胀,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动物之间的不和谐相处等各种因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淡,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野性的呼唤》这本书就很好地诠释了社会生态严重失衡以及自然生态模式的严重失衡的危机化的社会及自然的发展模式。
一批评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地球上所有的无论是动植物还是矿物质,甚至是微生物,人类觉得这些都是自然界因为人的存在而应运而生的,人类对于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就是以人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对待事物的标准也是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基点,无视于除了人类以外的自然界的所有东西。这种完全背离事物发展规律的思考模式是不可能让人类和世界万物和谐相处的,只会让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得更加孤独。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其所著的《野性的呼唤》《雪虎》《杰利》《杂种巴塔特》等涉及动物描写的作品里,通过对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以及动物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描写,很好地说明了各种种群之间的恶劣关系,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所独有的一些见解,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说作者在作品里没有明确地说明自己对于生态系统的关注,但是我们在其作品的文字之间看到了作者对于动物的同情,很好地印证了作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关注及其一些预测性的建议,表现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应当和谐相处的观点。
《野性的呼唤》这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文字书写了家养狗巴克产生返祖现象变为狼的神奇故事。描写得十分清晰,故事情节设置得十分曲折,将动物的故事、人类的探险、人性的本质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对一些寓言故事的描写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会让人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思考。小说的视角也很独特,即通过巴克这只狗来观察人们的生活世界。我们从小说中首先看到的是巴克这只狗的惨烈遭遇,巴克被多次倒卖,遇到各种各样的主人,被压榨、驯养的种种经历激发出了巴克性格中所蕴含的狡猾和奸诈。它自己也总结出了我们所知道的棍棒法则,即棍棒拥有者就是立法者,就是社会和世界的主宰,而劳苦大众只有服从立法者所制定的生存法则,不服从的结果就是被杀。巴克在经历了种种磨砺和折磨之后,却仍然坚强地燃烧着自己生命的火花,虽然微弱,但不至于熄灭。
小说中自然界的代表就是巴克这只狗,人类对于巴克的控制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对待自然社会的态度,即万事万物都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进行思考的处世观点。人类对于巴克的非法倒卖、残酷虐待以及各种奴役,都很好地说明了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地球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任意破坏。人类忘却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主宰,认为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动植物的存在只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保障,人类也从此走上了一条自私自大的不归路,开始肆意地破换环境、杀戮动物,试图征服整个自然界。总的来说,人类的思考模式正是这种以自己为中心,一切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服务,使得人类采取了目空一切的生活模式。全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则要求人们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模式,对于价值观的取向要做以调整,对于文明的评判标准及尺度都要重新作出考量。因此,只有人类彻底地摒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和自然以及整个生态体系的和谐相处。
二环境抉择观
巴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南方的一个法官家里生活的,过着很幸福的生活,生活富裕,受到大家普遍的尊重,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后来巴克被拐卖了,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巴克总是动不动就要受到棍棒猛烈的敲打,经常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到昏死过去的地步。自此以后巴克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在那手持棍棒的人面前是没有丝毫希望可言的。
那棍棒对于巴克就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让巴克意识到原始本性,让巴克学会了原始统治的法则,就是弱者就要受到强者的欺凌,弱者就要被强者吞食。就在这个时候,巴克体内潜伏的原始野性在慢慢复苏。紧接着巴克又难逃被买卖的命运,这次巴克加入到一只拉雪橇的队伍当中去,慢慢地它从同伴那里寻找到了很多关于生存的门道。比利教会它在雪地里如何凿开冰吸水来解渴,派克教会它怎样通过偷取食物来解决饥饿等一系列生存技巧。还有就是从斯匹茨的身上巴克也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让原本还处在朦胧阶段的巴克记起了原始的杀戮。巴克与斯匹茨的明争暗斗,从最初的忍让到最后的反抗,由人类世界跨度到自然世界,由一个原本饱食终日无忧无虑的宠物狗,到最后成为野生狼群的狼王。巴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人类却也失去了巴克。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两个含义,把巴克归到自然界这一类,启迪人类一定要好好善待自然,如若不然最终定会失去自然;把巴克归类到人类,告诉人类回归自然才是真谛,因为在本质上我们人类本来就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回归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失衡的哀啼生态
在作品当中,巴克的某些主人狭隘地认为动物是愚蠢的、低微的,它们受到人类的占有和控制是理所当然的,只有人类在他们眼中才是最尊贵的、充满智慧的。米勒法官是巴克的第一位主人,他给予巴克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优渥的。它只需要做好主人家的宠物就足够了,完全过着饱食终日惬意的生活。尽管它生活舒适,但是在米勒法官家人的眼中巴克并非是以真正自由、平等的个体存在,它只是他们眼中的一个附属品,仅此而已。可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巴克喜欢的,它更向往的是那种大自然对它的神秘呼唤,那种可以激发它智慧以及潜力的野性召唤。然而,主人却只是让它陪孩子们一起玩耍、安安静静待在老人身旁陪他们一起沐浴阳光,或者是陪家人们一起散步,完全将它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人类就这样理所当然地将自己放在统治者的位置上,运用各种手段去驯服动物,动物对自由的期望和动物自身拥有的本性被完全忽视了。
红衣男子是巴克的第二位主人,他经常用棍子残忍地抽打可怜的巴克,对它冷酷残忍。巴克强壮的体魄和无比锋利的牙齿在棍棒面前显得那么的微乎其微,起不到任何作用。它不是没有试图抵抗过,反抗的结果只是一次又一次被打倒。那根在红衣男子手中的棍棒是武力的标志。人类为了证明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总是通过武力手段来让动物臣服,在这个时候人类却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以棍棒法则来约束动物的时候,人类已经破坏了和动物之间的和谐,丧失了和动物之间的友情,整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已被狠狠地动摇了。
在巴克成长的岁月里,在它的周围也是有很多的同伴。这些同伴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合作,但是也有激烈地斗争。科莉在狗队中是一只性情特别温顺的母狗。它对自己的同伴都特别友善。然而,它的这种温顺性格却被看作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当善良纯粹的科莉试图与另一只狗交朋友向它表示友好的时候,却遭受了来自那只狗的突然袭击。在经过几个回合之后,丝毫没有防备意识的科莉渐渐招架不住,慢慢地败下阵来,倒了下去。就在科莉倒下地瞬间,围观的数十条狗蜂拥而上。片刻之间科莉就死去了,被锋利的犬牙撕扯得粉碎。科莉的死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脆弱和善良并不适合这个丛林的生存法则,最终只会落得被淘汰的凄惨下场。巴克的狗队之中的斗争,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是异常残酷的,它的狗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用“科莉式”的慈爱和友善去感动他人的行为是显得那样的可笑天真。以慈爱与软弱、友好来感动他人的行为显得那么幼稚可笑。而摒弃软弱和仁慈,推崇充满冒险精神的“巴克式”,却日渐浸透到人们原本饱含美好和纯洁的情感当中去了,慢慢地人类变得烦躁而困惑,心灵深处的纯正与宁静消失不见了。
总体来看,我们以生态批评视角作为出发点,对杰克·伦敦动物小说进行合理的解读。在动物身上,作家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性之间的差异化与道德丧失给予批判以及沉思,这些对当今整个世界仍旧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更应该关注自然的本体,不能单单只关注其价值,科学地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还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里,也要学会将脚步放慢,用心聆听自然的呼唤和人类内心的低吟。我们要学会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视角,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生态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态忧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他们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处中,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使学生在文学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激起他们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徐玉红. 杰克·伦敦的思想撞击及悲剧性命运结局———从《野性的呼唤》谈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2).
[2]金天杰.从生态批评视角分析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D].河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