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3: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科研工作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下期)
本期以来,我组认真贯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工作原则,团结本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出色地完成了以下工作:
1.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做好了组内教学常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本期各项教学、教研任务,保证了本组学科教学在上一学期基础再上新台阶。
2.积极开展了学习、实践、探索活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3.加强了教学研讨研究,配合学校教导处搞好了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
4.协助教导处完成好组内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督导、检查。
5.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了本期语文学科的教学竞赛活动。
6.采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组内教师教学新理念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用超前的教学理论导航,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帮助组内教师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7.组织组内各学科的单元测试、半期考试、毕业班摸底考试的制卷、阅卷及试卷分析,及时总结,查漏补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8.积极开展了新教师的跟踪听课及各教师间的自由听课等听评课活动,带动组内教师搞好了日常教学、教研交流。
9.走出校门,到各兄弟学校进行民实施新课程和毕业班学科教学的研讨、交流,积极推进民我校新课程实施进度,全面提高民毕业班学科教学质量。
10.继续完善了学生图书阅览室,扩大了学生课外视野,全面培养并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在学校校长室的重视和管理下,本学期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基本按学期计划完成.
第一,科研课题的管理方面:学校引领课题目前有上海市教委长周期研究项目“stem+项目(徐汇实验校)课程项目研究”、上海市教委人文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基于3p教育理念的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在小学一到四年级、中学六、七年级中,成立乐高、物联网、3d机器人、科幻画、纸模、生态家园、stem+课程7个项目组,并不断实践并完善创新智能课程,积累了一批创新智能课程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本学期创新智能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举办主题为“寻找科技金钥匙,争做创新小能手”师三实验第十四届校园科技节暨庆“六一”科技游园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区重点课题“基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小学二年级、中学六、七年级中,开设主题为“西点烘焙”、“跨文化交流感知”、“中外节日文化”的国际理解课程.国际理解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了国际理解校本拓展课程科目方案、两册国际理解拓展课程校本读本、区重点课题阶段性报告,为结题工作做好准备.本学期学校有一些校级特色项目进行了启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追求校本拓展课程的不同创新与融合,完善发展师三实验‘博雅’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微型德育课程项目,以课程形式整合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德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此外,教师负责的市区级课题也能有效推进,包括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课题“家校合作辅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实践研究”、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初中室内体育课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百题”课题“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发挥男生作用的策略研究”等.学校还完成了市、区级课题的申报,有序地推进课题管理工作.
第二,科研队伍的建设的方面:以博雅理念引领师资培训,邀请专家来校,采用专题讲座、听课评课、辅导座谈、教师论坛等形式,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教科研的能力水平,由此培养一支科研骨干生力军.
一学期来,我们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规范管理。教科学习经常化。注重引导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及新课程理论。为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课程提供理论支撑,为拓宽教师理论学习的渠道,组织教师“走出去”认真学习,同时坚持“请进来”的方略,邀请教育科研的行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校本研究制度化。校本研讨校级活动形式多样,结合课改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每周有活动、有研讨。有以增强课题研究实效为目标的课题研讨活动,有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全校性教育科研活动四次,每月各级各类课题组至少活动一次。教科室与教导处协作,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创建研讨课”等活动,教师的教研活动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领导以身作则,带领全员参与。姜校长科研意识强。尽管工作繁忙,他带头搞课改、做研究、写体会文章。他结合本校实际主持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老师们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教学实践将本校承担的研究课题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联系课堂教学写出了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科研室在校长领导下积极工作,发挥了研究和管理的职能。学校将教育科研列入了整个学校工作计划并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制定并实施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条例,学校有比较完备的科研档案。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抓立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功效的创新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将该研究课题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主要在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探索:第一,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的目标;第二,结合新课程标准,将课组织得新颖有趣;第三,激发学生的成功感,要使全班学生包括待进步生都能获得成功;第四,开展学习竞赛;第五,及时反馈、正确评价、适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把这些探索分解到了各个年级中的学科之中,收到了成效。另外,我们还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提供书目,要求老师自学,并写读书笔记;请专家来校讲课,学习课改理论,使教师改变教研观念;提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和分科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培训的内容倾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现状的分析,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和每年学习计划;帮助教师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三、做好了常规性的业务工作
1、做好了全校教师的组稿和推荐工作。本学期,全校老师在市级以上投稿科研论文20篇。
2、为总结提炼教师的研究成果,分别编辑了校科研探索报、教师论文集、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专集等。
3、加强了科研室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带头学理论、写文章;二是网上交流探索学习;三是做好了相关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孝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仅2003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
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
2、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所以,我每每抓住这个时刻,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瞬间,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素材宝库,使自己的教研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逊等。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调整充实学校科研组,健全“分管校长——教科室——科研组——课题组”的科研管理网络。科研组成员主要来自各课题组,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力量。科研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每周举行“教学论坛”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观摩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一年来,学校承担嵊州市级以上课题31项。为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学校要求各课题组按照所制订的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定期举行集体研究活动,撰写课题心得和研究个案,重视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课题的顺利结题打好基础。
二、加强学习开展活动培养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学校加强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上半年完成了浙江省教师继续教育的“教科研专题培训”,从下半年起,每周的教职工会议上举行“教学论坛”活动,主要由校“名师工作室”与“科研组”成员主持,把教育理论的前沿动态,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教师。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比较明显。
学校继续实施“青春闪光”工程,组织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一年来的学习重点有“走进新课标”系列讲座、“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推陈出新,让课堂活起来”科研节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和培训和科研节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大大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拓宽科研视野,了解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校邀请了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来我校进行了《课堂预设的实时生成》专题讲座,并邀请杭州天长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徐华昆老师现场课堂教学、说课、讲评,使老师们收益非浅。
三、总结经验争创佳绩
把课题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开展学校教科研的首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从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
一年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教科所组织的嵊州市20xx学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和市20xx暑期论文评比中获得了出色的成绩。
转眼又是一年。一年来,我担任学校教育科研室主任,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本学年的重点工作是按照学校自主课程实验推进学校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与管理,另外,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题管理、科研论文征集整理等工作,另外还承担校长临时安排各种工作如学校制度修订拟定等工作。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9日,共计完成大小各项工作242项,每项工作最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工作需要连续多加班才能完成。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心里有四句话,作为我的做人做事原则:“态度诚恳认真”,“工作细致扎实”,“标准求高求严”,“结果力争尽善尽美”。
一、态度诚恳认真
1.对工作的态度
⑴常规工作规范化。
如校本选修课的许多工作虽然对于我个人,学校老师来说是全新的工作,但根据学校对教育科研室的职责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为常规教学探路研法。因此,从课题申报到审核,到课题上传到学生选课,到过程管理,到结果评价,每项工作我都努力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并且努力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索,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基本实现了要求具体清晰、流程规范明确、操作简洁合理、效果突出明显的目标。并尽量使之制度化机制化,现已经印制《北京八中自主课程实验校本选修课开发与实施制度汇编》一本,收录20项制度规定。我的目标是:不管是哪位老师拿到这本手册,都能按图索骥,照章办事,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如果需要,我会将两个学期的研究成果作为基本成熟的工作移交教学处。
再如:我建立了“北京八中教科室日常工作流水台账”,教科室做的每项工作接受的每项任务,我都随手记录,包括时间、事件、要求、备注四项内容,每周查看,便于工作落实。我统计的242工作,就是这么统计来的。
规范是一种理性,只有将工作上升理性,才是真正科学高效。
⑵临时工作高质量。
教科室临时接受校长及其他领导的任务比较多,特别是一些文件制订及方案编制的工作,往往时间紧,要求高。我才到八中不到两年,有很多情况不了解,但这都不能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比如少儿班结题工作,需要在一月内准备结题报告、资料整理等许多工作,科技实验班中期结题,开始接受任务时,连开题报告手里也没有,有时真是需要有施展空空妙手,但还是完成了任务,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本学期连续接受了“北京八中城宫计划方案”、“北京八中学习制度建设方案”、“聚光驱霾行动实施方案”、“北京八中项目式体育开设实验方案”等大型文件的编制任务。但我从来没有犹豫过,都是愉快地接受任务,尽管需要打通宵才能完成任务,但相信领导把任务交给咱,就是信任,保质保量完成是惟一选择。
⑶额外工作不推脱
高二科技实验班有个学生吴齐悦,高一我带过他研学,从高二上学期,他几乎每天都到我办公室来一两趟,开始是让我给他讲一些作业、试卷,后来是课堂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再后来,甚至连数学卷子也拿来问我。虽然自己手头工作不少,但对于学生的这份信任和依赖,我觉得是一种幸福。我给他讲题、给他讲方法,给他讲做人,给他推荐读书书目,将网上或自己平时遇到的好文章给他读。我告诉他,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大家,所以现在不要太功利,要多积累,多思考,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
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当去年期末他拿着年级前十总成绩和语文年级第一的成绩给我看时,我的所有辛苦都觉得有了回报。
⑷创新工作用智慧
我自己设了个“赵鑫小书架”,在办公室里有一个书橱。现在已经积攒了七十余本书,我打了个借书登记表,给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孩子用。学生自借自登,不管我在不在办公室。现在高二年级有近十个孩子在那里拿书看。
我觉得,学生看一本书,可能不亚于学一个单元的课文。
2.对同事的态度
象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去对待同事,象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对待来八中的人。因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同事,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一些亲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同事,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温暖。来八中的人我们接待,我们是代表八中,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觉得我们八中的水平和温情。
3.对自己的态度
自信、自强、自监
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从来不选择放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日益提高的要求。学习会声会影,WORD宏。
自我反思和提醒,做个好人,做个勤人,做个肯动脑筋的人。
二、工作细致扎实
1.凡事谋而后动:多调查,不盲动(校本选修课方案,去年春季,用了三个月制订好,唐校催过无数遍,但我觉得不成熟不上交,因为事关重大)
2.注重过程细节:每次课都去,一为服务,二为观察学习。
3.善始更要善终:注意总结,凡事有果。去年的论文集,38篇论文,155页,从封面设计到。上学期校本选修课,六本,800余页。2至5月,每天加班,但值。
三、标准求高求严
1.按做事的最高标准去追求
2.按最好高中的标准去要求
3.按作人的最高标准去要求。
1.培训目的:强化科技教师的科学素养,开拓教师的发展视野,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培训方式和内容:专家讲座、模拟学习、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培训方法交叉使用,培训重在创设情境,促使教师在与他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按以下七个学科: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球与空间、环境科学来设立班,一个学科一个班,共计七个班,每班参训学员30人左右。
3.项目支持:《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协、华东师范大学和全国60所项目实验学校共同实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精英转向大众的当代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的子项目。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承办的此次培训活动是该项目开展的“项目孵化”的相关工作。
4.参与此次培训的相关人员:
二、本人学习体会
首先,我最大的收获是跟黄教授系统地学习了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包括: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答辩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案例讨论和实战练习。通过学习,我发现了以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其次,通过黄教授的讲授我知道了很多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尤其是植物生理学和细胞工程方面的,这些资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科研都是很有用的。生物学科发展很快,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知识结构才不会陈旧。
此外,生物班只有我一个学员是来自安徽的,我认识了多位四川的同仁以及三位宁夏的同仁,从他们那,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学校领导教育科研思想是:以《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引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让教师知道课题来自于课堂、师生的教与学的问题,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才有生命力。我校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科研成果显著,学会系统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和*省师陶杯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有多篇文参赛;有10篇左右的论文获得发表。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获得了市教科室老师、领导及市课题负责老师的好评,学校荣获区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小结:
一、以加强科研理论学习为基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科研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
本学期,充分利用教工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多次开展“生命教育,我们不能再了”课的讲座和2次生命教育论坛,经常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使课题组教师做到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科研理论与课改实践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平时教科室建立科研资源库为教师在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料,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促进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发展。
2、教科研的引领下,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课题组的教师以《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主阵地,加强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紧围绕教学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逐步形成开展科研的氛围,并且大部分教师都能自觉地对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关注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和教育方法。就是因为科研的功能是增强教师教育和教学的创新能力,学校采用教育科研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使每位老师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有利促进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二期课改课堂和德育的实践研究。
二、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1、《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研究》是属于《校本培训》主要内容,培养一支专业化发展队伍:
学校的领导认真做好这次《校本培训》的策划工作,学校已经将安排数次校内外的专家和校级领导的讲课或讲座。
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容认真记录、阅读张文质、肖川、叶澜、冯建军生命教育研究专家等书籍,全体教师结合子课题写读后感,《教学反思》记录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和思考痕迹,教师的科研意识在得到不断的增强,一支科研型教师团队在逐步成长。论文或教学反思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2、教师依托信息化平台,记录专业成长过程,培育职业成就感:
教师们不仅在《校本培训》中聆听各种课题研究报告会和技术培训,而且大量地阅读教育类的书籍,还书写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学反思》,在不停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视野。
在一年课题研究过程中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反思: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多重角度出发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清晰而透彻的分析,并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恰当的解决方案;教师的多反思,多读书,多品味,多求索,多重组思维,将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总结成经验,使教育思想和创新的教育观点提升到新的教育理论的高度。驱动更多的教师走到了教育研究的前台,教师的实际证明:课题研究加快了从传统走出创新的步伐,我们可以比昨天的教学于得更巧、更好,教育效率可以提高。
3、课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窗口
我们可以肯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的展示平台、学校教育科研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三、山观中学教科研工作的“亮点”
山观中学教科研工作目标:创建研究型团队、走科研兴校之路、让每一位教师有成就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让教科研伴随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育教师职业成就感。
1、《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研究》的教育科研校本培训,打开了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绿色通道: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方面的校本培训,在学校中营造了生命教育的氛围,事实上教科研的校本培训要通过师生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要树立一种观念即是教师必须经常保持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的反思,提升对学校形势、校园文化和各种行动方案等的深刻理解力和洞察力,能从学校实情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潜力,激活学校发展原动力——全体师生的创造力和学校组织整体的生命活力,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使山观中学在今后的2年中将要涌现一批中学一级和高级的专业教师。
2、“我要发展”现已成为了山中教师的新追求:部分有自我发展的教师已在努力成为课题研究的实践者。课题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来,并将“教科研的校本培训”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练一套真功夫,即在做中思考,在做中试验,在做中成长,在做中求发展。众多课题代表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和方向,立足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重视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重改革、重实用”的特点,正确处理点、线、面关系,从一点突破,带动一个层面问题的解决,使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提高。
1、大力开展课题培训活动。为了加强学校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5月10日,我校举行了新教育课题“让学生在书香校园中快乐成长”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首先学习了该课题方案,明确了课题实施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大家就如何开展下一步的研究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最后王校长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希望,要求大家勤实践、勤动笔,围绕课题扎实开展研究。培训活动研讨的气氛非常热烈,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满腔热忱和对提升学校品位的关注。我校把狠抓教科研校本培训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已经形成制度化。
2、如火如荼地开展新教育实验。本学期伊始,新教育实验像一股春风吹进了老师们的心田。我们与全体教师学习了学校实验方案,明确每位教师工作内容,要求将实验方案中的要求细化到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去,不断积累教学、教育素材,做教育的有心人。我们主要借助校园博克开展新教育实验。我们把教师随笔分为
“教学反思”、“热点聚焦”“教海拾贝”“专题讨论”“他山之石”等类别,开阔了老师们的书写空间,让诗情自由流淌,让灵感瞬间闪现。老师们热情参与,发表在校园网上的随笔素材有师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是德育方面的;有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也有教学中的沉痛思考。在表达方式上,或平实地记叙,或委婉地议论,或大声地呐喊,或缱绻地抒情,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哪怕是那些稍纵即逝却湿润我们眼眸的丝丝灵感,都即时地将它写下来,凝聚成一份最美丽、最快乐、最温馨的记忆。
3、积极参加教科研竞赛评比活动。本学期组织参加了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江苏省青年教师美文诵读比赛,苏州市教育学会教案设计比赛,常熟市各科论文比赛,常熟市“孝心”案例征集等。
4、积极参加各类课题活动。本学期,整理、撰写了主课题“小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期评估资料;参加了省十一五课题的中期评估,我校“小学信息技术与绿色实践活动整合研究”课题获中期评估先进集体称号。
5、办好校刊《溪水轻轻流》,展示我校教师的教育风采和科研成果,引领老师们投身教科研工作。
6、为深化科技特色教育,扬科技特色风帆,5月4日,我校成功承办了江苏省2007年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共有7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一赛事,我校包揽了其中四个项目的团体一等奖,常熟电视台、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
附: 本学期教科研主要获奖情况:
1、2007.06, 《小学信息技术与绿色实践活动研究》课题获省级中期评估“先进集体”称号;
2、2007.01,计亚娟的《几分钟?几分钟!》获苏州市论文一等奖,苏州市教育协会;
3、2007.03,王袁老师的《刍议环境教育活动的策略》发表于《教育情报参考》,《“四化”校园》刊于《2006江苏美境行动》,中国新时代出版社;
4、2007.05,陈丽欢论文《趣——让小班幼儿在感统活动中体验快乐》,陶英老师的论文《让自然角不再成为摆设》获“早期教育”论文评审二等奖、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