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七下数学单元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9 20:07: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七下数学单元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七下数学单元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表演;竞赛

游戏教学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目标内容。将游戏引入教学,绝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切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游戏可以使死气沉沉的英语语句变成有目的,有内容的自然交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对践行素质教育起到重大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游戏呢,笔者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积累了一些方法,下面谈谈我采用的一些方法。

1猜谜游戏

猜谜游戏是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形式。上新课可以通过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呈现部分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来练习目标词汇。七上学习颜色的单词时,我用课件制作了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多种颜色,通过转盘来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颜色来练习词汇。七下What does he look like?需要学生掌握描述他人外貌的短语和句型,我在课件中遮住图中人物的身体部分,只露出头和脚,让学生先用Is he tall/short/heavy?这样的句型提问,再由易到难,遮住人物的大部分,只露出脚,再让学生复杂一点的句子。

具体到不同学期不同单元,可以灵活采用“猜”这种形式来练习目标语言。

2接龙游戏

接龙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约定,接不上或者反应慢的同学要接受处罚。在七年级学习各种类别的单词时,就可以采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单词,比如颜色类或者动物类的单词。这种单词类的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课堂上用一到两分钟完成。在八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个单元中,也可以用接龙的方式,让全班学生依次向下一个学生提问,并回答上一个同学的问题,这样就动员了全班的力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我上这个单元时,刚好武汉下了大雨,每个同学都经历了暴雨来临时的狼狈,所以在课堂上问答时,多数学生都有话可说。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强化练习了过去进行时的句型,而且课堂的气氛幽默搞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接龙的形式适用于中考复习。每到元调之后,英语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知识点的复习和各种题型的练习。单选中会有几道情景交际的题目,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读背记,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这时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把情景交际的问答句打印出来,并剪成小纸条,保证每句不重复,然后在课前发给班上的每一个同学。课前热身时,随机点同学甲起来大声念出自己纸条上的句子,然后拿到和甲的句子配成一组对话的句子的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念自己的句子,照这样让大部分甚至全部同学有机会练习情景交际的句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每天坚持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达到好的复习效果。

3表演游戏

人教版新目标的教材自2012年改版之后,每个单元A部分里有一个2d对话,我经常让学生用这个对话进行role-play,让他们练习口语,熟悉目标句型。有时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或者改编,让学生表演。在七下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个单元的学习后,我给了学生一节课,让他们分组表演不同场景下和点餐有关的小品,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小品中加入了各种元素:餐厅之间的竞争,地沟油,麦当劳的外卖送错地址,家庭聚会等等,孩子们既得到了快乐,也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我想,课堂上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花上一节课,能让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融入这个主动说英语的环境,也是教学成功的一种表现。

除了2d的role-play,八下的6单元主要内容是中西方的各种故事,包括《西游记》,《愚公移山》,《糖果屋》,《皇帝的新衣》等等,还没上完课文,就有学生主动来找我,要求表演那些故事。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班上的学生开始了剧本的创作和课本剧的排练,一周后,我用自习课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孩子们自己写台词,自己动手用报纸制作服装和道具,自己一点点的精益求精的排练,虽然没有奖励,但他们都很珍惜这个能参与课本剧排练的过程,并且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4竞赛游戏

游戏有竞争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我在学期开始前就把学生分成了若干组,每次开展活动都分组进行,每组的学生都希望能在竞争中取胜,所以他们就十分关注游戏的结果,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朗读课文时,分组竞赛,大家都会认真读书来赢得加分。课堂提问时,也可以引入小组竞争,大家举手就更加踊跃,课堂参与度更高。评讲练习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一些习题的讲解下发到每个组,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讲解。

我所在的学校给每个班订阅了英文版《长江周刊》,内容跟报纸类似,但是会有各种有关武汉的实事新闻,或者最新上演的话剧,音乐会的信息。我让孩子们根据周刊里的内容,挑选素材,并且仿照考试卷A篇,分组自己出题,完全按照考试中经常遇见的题型,然后统一做成幻灯片,让全班其他的同学一起来做题。因为到了八下,已经经历了不少考试,对于A篇的考题类型有了大概了解,所以出题质量比较高,有的组出的题还带有陷阱。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出的题,所以他们很感兴趣,做题也比平时认真的多。全部题目做完,大家再来投票评选看哪一组的题目出的最好。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让孩子们重视身边的素材,让他们愿意阅读英文类杂志报纸,也能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阅读的训练,并且学习怎么样在生活中应用英语。

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合适的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设计不能太过随意,要常变形式。

2游戏的组织要井然有序,要把握好时间。

3游戏结束时要及时总结,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积累,单一的游戏会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时就需要设计和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任务。七年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低,不好进行复杂的任务操练,这时游戏就是让他们引入门的最好方法;而到级,带有游戏和竞赛性质的任务型课堂就是最好的选择。

游戏是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会使用的教学活动,要想让它发挥更好更大的功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06)100-102.

第2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①及时预习。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②善于预习。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复习。复习要及时,每天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②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③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习、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第3篇

【关键词】复习设计;复习环节;复习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对复习过程的认识不够,大部分老师都是采用以下3种传统复习方式:知识点梳理;针对知识点的训练;模拟试卷强化。通过长期的复习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复习存在明显弊端:学生对于知识点只是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针对性不强,学生脑中只有题目,对于考试中考察重点与必考点很不熟悉,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味道;学生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复习方法,在考试前不能真正把课本由厚变薄。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新课改理念,我认为复习过程应该还学生一个天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打造生本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才能更“有效”甚至“高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一、推陈出新,巩固双基

1.教师在复习前,应该以考纲为蓝本。研究(1)教学内容中有哪些不考的知识点;(2)知识点的能力要求;(3)教学内容中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4)近几年,哪些知识点年年考,哪些还没有考过。

对于第(4),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我今年中考一轮复习前设计了如下表格。

这样的整理,有利于教师掌握考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发现哪些知识点经常考,考的题型及方式有哪些?达到让学生重视重点知识的目的。

2.让学生体会编题,使知识的应用更加熟练。如:人教版七下期末复习,我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常考知识点题型,而学生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

(1)形式的改变:如:填空变选择,或者选择、填空变为解答题等。

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下列点中不在直线PQ上的是()。

A(0,4)B (-3,4)C (4,4) D (3,0)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则线段PQ的中点坐标()。

(2)知识的综合:如:考察点在各象限的符合特征。

原题,点(1,-2)在第象限。

学生延伸为:①与不等式结合:点(m-1,2-m)在第一象限,求m的取值。②与方程组结合,点(x,y)中x、y满足方程组 ,该点在第几象限?等等。

(3)问题的探究,如:训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ABC是一个三角形的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的两点,若沿直线DE折叠,则∠BDA′与∠A的关系是____。

探究(1):若折成图2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2):若折成图3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图2图3

在试卷评讲后,有同学提出,如果把三角形变化为四边形,同样折叠,又会出现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探究(3):如图4,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

多好的一种思维递进,我感叹我学生的进步。

(4)回顾课本,灵活应用。如课本

P70第(8)题,如图,ABC中,AB=2cm,BC=4cm,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

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我布置学生作业:你能够用不同方式去体现出这样一种数学方法吗?我挑选了学生设计中的两题。

①如图6,在ABC中,AB=1.5AC,AD平分∠ABC,则CD∶BD的值为_________。

②如图7,AOD的面积为3,AOB的面积为4,COD的面积为6,则BOC的面积为 。

以上的变式训练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概括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二、病例警示,夯实双基

面对不断变化的试题,复习的第一阶段,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夯实基础,千万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务必让学生达到听懂了,记住了,会用了。我的操作方式是:①课堂导学卷例题的体现,②每日一练(自编),③填空、选择专项训练等。

当然复习过程中更需要重视问题的暴露,因为复习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把原有的一些错误思路、或者易错的得到改变。

如:三角形复习中,导学卷中设置一栏,下题中的解答有“病”吗?如果有“病”,请写出“病因”。或者指出易让别人犯错的“陷阱”在哪儿?

题目:在ABC中,∠A=50°,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且O不与B、C重合,则∠BOC=

解:如图,∠A=50°

∠ABC+∠ACB=180°-∠A=130°

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

∠AFC=∠AEB=90°

∠ABE=∠ACF=90°-∠A=40°

∠EBC+∠FCB=130°-80°=50°

∠BOC=180°-(∠EBC+∠FCB)=180°-50°=130°

课堂上,师生踊跃地展示了对题目的认识:

(1)由于三角形高的位置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此同学没有考虑钝角三角形。

(2)做题中一定要重视无图题目,画图形时考虑全面性。

(3)我还可以类似取一题: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45°,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

(4)此题是根据三角形形状进行分类,实际上在等腰三角形中,对于边、角的分类,同样产生多解。

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去解决,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认识、渗透、迁移,同时也解决老师强调而无实效的状况。对于相关易错点,我们要抓反复,反复抓。对于重点内容、反复失分的知识点要提高过关率。为了便与掌握每个同学的得分率,我设计如下表格:

注:需评讲题目用红笔打勾。

根据统计,“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教师在全班集体讲解;“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不利用课堂时间集体讲解,而是课后由学习小组组长讲解。这样,评讲课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了。

三、错题训练,注重实效

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错误,你越是重视错误的分析与积累,今后所犯的错误也就越少。因此复习期间让学生用好错题集,可设计如左下框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效,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督查制度。(1)随机抽查,当场检测。(2)及时批改,分优、良、中三个等第,纳入学生考核。以这些为平台,切实做好复习期间的每一步工作,充分体现教师做的踏实,学生学的实在。

另外,二次练习、错题再练、归类重温,均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我们的基本思路:面向部分学生――每日的二次练习、每周的错题再练;面向全体学生――每周的归类重温、每月的单元自测。真正使学生“有错不害怕,会订挺高兴”,从而扫清障碍点、减少低分率、增强自信心!

四、心态调整,积极面对

在考试来临之际,帮助学生做好心态的调整工作,让学生正视自我,树立信心,是每个教师的首要工作和任务。

①召开会议,全面动员,努力营造“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考试氛围。

②做到“三个结合”:说服疏导与激励指导相结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结合,集体谈话与个别交心相结合。

第4篇

关键词:由点到面;英语;快乐学习 

1 背景 

新教材go for it的使用,对学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词和句的运用更是学生的难题所在。在英语课堂中,我们的学生碰到一些学过的单词经常会有似曾相识却又有陌生之感,再加上目前多数学校还是大班教育,且学生学了英语之后,可使用的范围相对有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和语言环境都比较差的情况下来学习一门外语,难度相当大,导致学生学习比较被动。 

2 案例 

教学片段1: 

(这是笔者在处理七年级上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复习课时的教学片段。) 

在屏幕上呈现一张篮球的图片,然后问学生; 

t:what can you see on the screen? 

ss:we can see a basketball. 

(然后在篮球旁边再出现一位男孩。) 

t:what does the boy usually do? 

(学生纷纷举手。) 

s1:he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把这些字幕全打在屏幕上。) 

(然后在屏幕上再增加一个地点的图片。) 

t:where does he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成绩好的学生马上举手,可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要经过思考,速度稍慢,笔者请了一位成绩一般的学生来作答。) 

s2:he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 at school.(同样写在屏幕上。) 

(然后在旁边再出现一位男孩名叫tom。) 

t:with who? 

(大部分学生已理解了老师的意思,都争先恐后的想发言。) 

s3:he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 at school with tom. 

(最后在屏幕上出现一时间 5o’clock。) 

t:when? 

s4:he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 at school with tom at 5 o’clock. 

(以此方式循序渐进的学习字、词、句,并把他们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学生学起来也相当轻松,有利于作文的书写。) 

教学片段2: 

(这是笔者在处理unit5 i’m watching tv. 的片段。课前笔者准备了三组纸条:一组上面写着人称如i, she, they, my father,…;一组上面写着活动内容如 have lunch, swim, read a book,…; 一组上面写有地点如 pool, restaurant, library,…。让学生在每一组各抽一张,并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出来,并写在黑板上,比比谁的最有趣。) 

一位同学上来抽的内容为i,have lunch ,pool 

学生哈哈大笑。 

ss:what are you doing? 

s:i am having lunch at the pool.(该学生并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之后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要自己来试试,一位学生抽的内容为my father,swim , street, 学生笑的更离谱。) 

ss: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s:my father is swiming in the street.(学生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t:swiming? right? 

……. 

t: let’s see whose is the funniest?&nbs

p;

….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说和写,来落实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对字和词的连用和运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片段3: 

(在教学七下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我利用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make stories”。) 

(之前笔者复习了一些动词的过去式,并把他们写在了黑板上,动词有 found, made, felt, read, spent, bought, helped, …) 

t:ok. my girls and boys, can you make a story about your vacation with some of the words. 

(学生沉默不语,大家在紧锁眉头,认真地思考着,突然一位比较调皮的学生举起手来,我非常高兴并让他来说一说。) 

s1:i spent my vacation in beijing. i bought some books there. 

(虽然仅仅只有两句,但我也大大地表扬了他,这也激励了其他的学生想参与的勇气。又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s2:i stayed at home on vacation. i read a book, then i helped my mother clean the room. i felt tired.(学生在说的时候有点结结巴巴,但总的还可以。) 

t:you did a good job. just now you used four words of them. 

(经过了其他学生的尝试和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想像,接下来学生举手的人数慢慢多了起来,并且说的越来越好。下面是一位学生的故事。) 

s:i went to shanghai on vacation last summer. the weather was sunny and hot. on day, i bought some food in the supermarket, and then i went to the park. the park was very beautiful. that made me feel very happy. at that time i found a dog. he was lost…. 

(下课后没有轮到发言的学生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很想知道他们自己在这个故事里用到了多少的动词。) 

3 案例评析+反思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论述了语言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指出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形成运用英语的技能,而且要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其情操,拓展其视野,丰富其生活经验,开发其思维,发展其个性,提高其人文素养。据此新课标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定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案例1中,整个环节轻松而快乐地进行,学生积极响应跃跃欲试。对学生而言,直观教学易于接受,有视觉冲击力。在本环节中对词和句的连用利用图片循序渐进的进行,一步步到位,学生易理解,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案例2中笔者通过游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学生的一问、一答、一写,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把重点内容以点带面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一环节有效的结合了初一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表现欲。笔者认为语言教学应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给予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既有获得知识的体验又有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效的事情。 

在案例3中,虽然没有像前面的环节那样风风火火,但稳扎稳打,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在处理语言知识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重点、有层次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进行强化和巩固,为学生进入、运用、演绎所学语言并最终完成交流设置合理递进的台阶,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语言的氛围中。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编织英语。其次教师的课堂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流程的发展。 

初一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以及归纳等方式发展思维、想象和创新等综合素质的良好时机。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初一开始对学生的词和句进行有效的训练。在三个案例中,笔者都是以词到句,以句到段,慢慢的落实语言知识点,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和总结,使学生快乐学习英语,并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第5篇

【关键词】备课;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有效预习;课后反馈

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问题。那么备课过程就不仅是考虑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事考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具备上述两种能力的过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新标准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牢牢树立“学生主体发展观”。教师在备课环节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初中英语如何在备课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有效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选择老师提供的分级奋斗的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和导评的作用。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教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东西,还应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要做到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案例:Go for it 八下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备课时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语言技能目标:1、能够向他人委婉地提出要求,如: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2、能够向他人表示歉意,如:Sorry, I will do it right away. 3、能够表达自己心中恼怒的事情,如:I get annoyed when classmates borrow my eraser and don't return it.

语言知识目标:1、掌握句型“Would you mind + gerund ?"的用法,如: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bike? 2、掌握could 表示请求的用法,如:Could you please take out the trash? 3、能够对他人的请求做出恰当的应答,如:Not at all. I will do it right away. 4、掌握本单元中动名词的用法,如:moving,making,keeping,turning等。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和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学习一些文明礼貌方面的礼仪 2、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创造性地使用目的语,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文化意识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西方的礼仪文化差异 2、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与抱怨 3、对他人的请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学习策略目标,认知策略:通过自我反思,使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目的语竞选交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均有所提高。

我任教的两个班级在八上的期末测评中班级优秀率是18.8%,班级平均分是63.7,班级学困生率是20.2%。因此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其中重点词汇:mind ,yard,dish,brought,line,polite,perhaps,door,return,voice,term,Asian,Europe,impolite,allow,public,cough ,smoke ,drop, litter 等,要求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8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重点句型:Would you mind washing the dishes? Could you please feed the dog? Not at all. I'll do it right away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并掌握了运用情态动词表达请求的一般方法,能够利用该句型来请求别人做某事。因此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朗读新学的这两个句型,大多数学生能听懂并给出合适的回答,70%的学生能够写出这些句型。单元涉及的话题ask requests, apologize and complaints要求75%的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其余25%的学生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或提示下能完成表达。因为目标明确分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主动地选择完成,而老师还可以鼓励他们“跳一跳摘更大的苹果”。

二、做好课前学生的预习引导工作,让学生主动地有方向的学

瑞士教育家艾米尔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就很难有十分默契的配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进行有效的预习,对将学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课堂中才能学得有的放矢。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快要讲到的内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预习准备,并提供一些资料信息让学生参考,好像学生和老师同步“备课”一样。当然老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要求要具体合理,兼顾听说读写,并适时做些督促和检查。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案例1、Go for it 八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课堂教学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要求他们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查询,了解英美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并分小组具体要求预习制作水果奶昔、水果沙拉、爆米花以及中式面条所需的材料及数量和制作方法等。因为内容很生活,又很容易亲自动手做,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努力完成预习要求。预习过程中他们制作了大量的词汇抽认卡,记下了许多词条和句子,并在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补充。因为课前学生已做了充分的预习,熟悉掌握了部分词汇和短语语言,伙伴之间已有了一定的配合默契,课堂上呈现新知时他们掌握很快,课堂教学效果很好,1b,2a,2b 中的听力全班75%以上的学生都能完成,其余同学也能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1c和2c的对话练习和制作过程描述多数同学比较流利,4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达或表演。预习过程中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充分训练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

案例2、Go for it 八下 Unit 2 What should I do ? Section B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讨论各自学习、生活、交友以及与家人相处时遇到的种种不如意,并且进行简要记录。课堂中经过3a、3b的学习铺垫,有一部分学生当堂就完成了不错的习作,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烦恼和给出恰当的建议。

习作一:

Dear friends,

I don't feel well these days .I get lots of headaches and don't sleep well at night. My parents want me to get better grades. They send me to all kinds of after-school clubs. I'm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Yours,

Sandy

习作二:

Dear Sandy,

I am glad to help you with your problem.

I think you should understand your parents. You could talk about it with them. You should let them know you need time to relax, and you can't spend all the time studying. At the same time, you should work hard and try to get good grades. So they won't worry about your study.

Good luck!

Yours,

Mary

学生们预习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出主意解决问题,这不仅使他们储备了知识,也达成了情感教育目标:反思自我,体谅他人,增强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三、实现目标的途径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现目标的途径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做法,以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赏识者的身份走进课堂,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只在方法的运用、规律的形成过程作精辟的讲解,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自己动脑、探究、总结,这样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得出的结论,要比教师单纯的灌输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设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利用各种教学设施吸引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设施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Go for it 八上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Period 1 (Section A 1) 新知的教学及活动设计:

教师借助问题导入,推动学生的思维与即将展开的新课内容挂钩,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后,展示多媒体课件1系列:

T: Look at these pictures. I know you all have plans.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weekend?

S1: I am studying for a test.

T: Good! What about you?

S2: I am going to the doctor.

S3: I am having a piano lesson.

……

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包含本课时新的短语的图片: study for a test ,go to a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friend . 因为这里问答的句型是已学过的,比较简单。教师点拨提问一两个学生过后就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这样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重要措施。

接着展示学习情态动词 have to ,邀请和应答(拒绝或接受)的表达。

T :(再次展示图片1系列)I can go to the movies because I am free this weekend . But next weekend. I will not be free any more.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What do you have to do?

S1: 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

S2: I have to visit my aunt.

……

T: (接着展示图片2系列) My birthday is coming . I want to have a party on my birth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unday?

S1: Sure, I'd love to.

T: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2: Sorry, I can't. 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

T: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3: I'm sorry, I can't. I have a piano lesson.

这一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很温馨愉悦的场景----生日聚会来教学新知,学生的兴趣浓厚,能主动参与,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熟悉了新学的句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让他们互相练习新学的对话。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完成教材中的听力任务后,为了巩固新知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A game “What do I have to do this weekend?”:在一些卡片上写着本堂课新学的短语,抽到卡片的学生表演短语动作,其他学生来猜,目的是复习巩固本堂课新学的短语和情态动词 have to 的意义和用法。游戏教学是英语课堂常采用的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eg: S1 : Do you have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

S2: No, I don't.

S3: Do you have to help your parents?

S2: Yes, you are right. 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 Now it's your turn.

最后设计了Group work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和词汇在真实情景中加以操练,让他们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

eg: S1: Good morning , Linda !

S2: Hi, Jack.

S1: Are you free tomorrow?

S2: Yes. Why?

SI: Oh,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and I am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2: Sure, I'd love to.

S1: Thank you. This is the invitation.

...

S1: Hi, Lisa! Are you free tomorrow?

S3: No, I have to help my mom with the housework.

……

四、课后反思注重学生的反馈及参与,提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课后反思应该注重学生的听课反馈。而学生进行课后反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练习的设计和编选,发动学生把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容易出错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好题,经自编、自选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进一步筛选出好题、妙题,效果很好。其显著效果主要表现在: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每个学生为了编选出好题,参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主动复习了所学内容,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同时也自学了不少课外知识,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学生相互之间通过比较所编题目,相互学到了题中的“精品”和“妙法”,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肯定了学生的智慧结晶,使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学生编选的题目,教师可以审视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对教师以后的备课和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案例:Go for it 七下 Unit 5 I'm watching TV. 整个单元结束前有一个小组选编了以下两个习题:

习题一、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Look! Wang Lin is____(swim ) in the river.

2.---Are you ______ (make) a cake?

--- Yes, we ______ (be).

3.It's 7:20 now. I ______ (read) English.

4.Is she ______ (listen) to the teacher?

--- No, she ______ (be). She____(do) her homework.

5.Dad and Mom ______ (not watch) TV now. They ____(talk ) with each other.

6.Listen! The girls ______ (sing) in the room.

7.Where is the dog? Oh, it ______ (run) after a little cat.

学生的设计意图是再次熟悉巩固现在进行时的运用,掌握不同人称、不同句型(肯定、否定、疑问句)的表达,能正确拼写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

习题二、复习背诵教材3b的短文后进行仿写:描写放学前师生们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和打扫卫生的情景,并给了一些参考信息:on the playground, play basketball/football, watch the game, run, jump, clean the blackboard, sweep the floor.

学生设计本练习的意图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备单元复习课时我采用了这些习题。习题一作为随堂练习,仿写就当成单元的写作练习来要求。因为是班里的同学编选的题目,学生的参与欲望特别强,一个个争强好胜,勇于表现自己。习作完成后,我选了好、中等、偏差等不同程度的三篇全班交流。首先三位同学自告奋勇向班级朗读汇报,再实物投影全班一起批改,整个过程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使学生训练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下是优秀习作之一:

It's 4:30 in the afternoon.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

Li Fei and his friends are playing basketball. Zhang Hao and other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Miss Dai is watching the games. She is looking after the clothes too. Where are the girls? They are over there. Some are running, others are jumping. The twins are on duty today. 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 Liu Ying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Liu Li is sweeping the floor. They are working hard.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备课环节进行的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存在着差异,学习时间很紧张以及部分学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等,使得部分学生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达成预习要求,预习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母语帮助交流;有时课堂教学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拍,不能完成教学目标;课后反馈的作业有时比较单一,不能紧扣知识点,主要以选编为主等。这些都是符合外语初学者的特点,教师应该做更细致的引导,给出更具体的要求,尽量提供更多的帮助信息,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多交流,并且师生之间也加强交流沟通,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也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继续努力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2.

[2]《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4).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