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3: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建议
1.我国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会计课程未引起重视
与财务会计相比,学生普遍认为实用性不强,难于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协会”及相关的法律和职业规范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修整和完善,致使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尽如人意,这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
1.2教材存在许多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管理会计教材来看,存在诸多问题:
1.2.1教材内容重复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课程之间重复内容包括:财务预算和存货管理(存货控制),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课程之间重复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及投资决策、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经营杠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两课程之间重复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法、成本责任中心、业绩考核、可见教材内容重复现象非常严重,导致重复教学。
1.2.2教材过于理论化
目前,管理会计教材中过于侧重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等的理论传授上,特别是我国管理会计经典实务的分析比较缺乏,同时教材也较为陈旧,如人力资源会计、环境资源会计等涉及内容很少,对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创新以及前沿的成果涉及较少,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把握,更别说在实践中区灵活运用。
1.3教学方式单调
目前,高校中管理会计教师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成为主要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远远不足。很多学生只是被动的听,甚至听都听不懂,更不用说能提出或发掘问题;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也缺乏实践经验。
1.4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
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教师只是在课内安排几节实训课,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常常被忽视,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同时,与管理会计配套的实习教学非常缺乏。
2.改进管理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推行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制度或者将其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
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团体或组织机构,来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制订和颁布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原则和规范此外,应尽快开展和组织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或者将其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为培养和造就我国管理会计专门人才、促进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起应有的推动作用。
2.2注重加强对管理会计教材的改革
2.2.1管理会计的教材要做到与时俱进
管理会计教学教材落后是制约管理会计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教材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总结我国以往先进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经验,使这些新的理沦和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同时加大我国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案例的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建立新的管理会计教材体系,使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我国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比如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在管理会计的教材中也大多花较多的篇幅进行讲解,但是其实用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推广,仅限于纸上谈兵,在教材中加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是提高管理会计教学实用性的方法之一。
2.2.2重视管理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写
目前,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训教材。市场上大多是理论为主的教材,缺乏为学生理论与实践搭桥的实训教材,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实训浮于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实例教材,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3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的教育也不能例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第一,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有PowerPoint等教学课件,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将各章节中的相关内容用动态的图形加以反映,并用软件来解决用手工几乎无法解决的决策优化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学习,不受时间(规定的上课时间)、空间(规定的上课地点)等。第二,为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案例教学。组织案例教学,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阅读相关参考书目、进行课外研讨,了解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第三,考试方式的改革。在考试的题型上进行变革,放弃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等基本题型,引进案例分析题型和现场面试模式的考核,可以把管理会计的知识点贯穿于面试过程或是模拟企业真实情景进行角色的演绎,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而且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创新意识。
2.4落实课程实践环节
2.4.1进行校外实践
进行校外实践,是管理会计理论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学校计划中要加开专门的管理会计实习。组织校外实践的形式可多样,例如通过进行专题社会调查来实现,在开设此课的前后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一些管理会计方面专题的调查,也可利用校外实习或毕业实习的时间进行。另外要注意管理会计的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一般不会让在校生参与操作,学生也只能做走马观花式学习,因此,校外实践要周密组织,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些实践内容还要依赖校内综合实训来得到。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育比重过小等问题。在当下的经管类就业市场上,招聘企业既要考量应届学生学术背景、更强调其工作能力和经验,因此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加大实践性环节已迫在眉睫。《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必修课,需突出技能,本文认为该门学科的实践性改革主要包括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
一、完善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一)编写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内容
为实现课堂教育内容与岗位职责标准无缝对接,必须重新构建以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体系,这就需要彻底颠覆现有《管理会计》教材体系结构,重建内容和思路。新编教材应该由《管理会计》课程组与特定行业企业的会计部门共同合作,实现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全集合。在内容上借鉴现有教材部分通用模块,在结构上仍沿袭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章节。但在每一新章节编写上应该适应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体系的认知,体现“以实践促教育”新思路,故应大量融合行业企业真实案例,按不同学习目标提出任务,以实践模块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分析具体岗位任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在仿真模拟情境中使学生领会知识并掌握技能。
(二)建设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学资料
《管理会计》教学资料建设要以实践性为导向,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传统的教学资料都要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在教学资料编写上借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内容和体系,与国际管理会计前沿理论研究接轨,依照我国对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目标,围绕相关职业技术领域研究,将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分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前沿、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等四个模块;其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合实践操作模块,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环节为线索,将一个工作任务设置为一个训练模块,将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贯穿其中,让学生在任务演练现场中展示训练过程和结果,由教师引导及推动整个实训过程,并进行考评和记录。
(三)建立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考评体系传统
《管理会计》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只考评学生理论知识和课堂表现,难以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考评,容易出现考评结果不合理、不公平、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在保留传统考评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实践成绩、市场调研、分组实习等环节。此外,还应当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等一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优秀、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
二、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及模式
(一)实现行业企业现场教学
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由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性定期带领学生进入行业企业一线、贴近岗位工作,实地深入解企业整个供应链、价值链,了解包括供、产、销、存在内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在不同岗位顶岗实习,积累相关经验,对实习过程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企业价值观熏陶和职场文化渲染中,强化学习效果,更深层次理解《管理会计》。
(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民办本科院校通常存在资金不充裕、实训条件不完备等问题,课程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共享教学资源和工具,可以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训室,大商科实训中心,让学生组建团队,分角色进行仿真演练,使用《管理会计》的真实案例,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对案例中的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评价等,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如建立《管理会计》课程微课平台、利用网络培训课程,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标准、考核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习题库、案例库、参考资料、拓展资源等内容传到网上,方便学生在任何时间自主学习[2]。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首先要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如CMA、CIMA等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并定期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在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在财务管理类岗位轮岗体验,以此获得实操经验,丰富教师知识体系和社会阅历;其次,要聘请行业企业内顶尖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组建由企业、校方共同参与的多元教师阵容,以此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师团队。
(二)加强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统一
教师可以将实践中获得的实操经验转化为科技科研成果,通过立项研究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也可将教学和科研中得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还可以将在企业实践中获得的丰富体验转化为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在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建设中,善于使用课程组、院系、校内各类资源,秉承“教学相长、实践为本”理念,将民办本科院校优势发挥到极致,加强和合作行业企业联系,实现共赢。总之,从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提供本课程发展新思路,为加强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民办高校会计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才能推动会计专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营改增;应用型本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国外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有90%以上财会专业人员从事管理会计等相关工作,而我国仅有不到2.6%左右的财会专业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与此同时,我国这些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中,出现“财会人员过剩,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供给失衡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我国创新型、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2017、2018连续两年,财政部出台相关文件与政策,希望推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不断转型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的摇篮,应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化。
1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振兴乡村计划,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对于企事业以及一些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与相关的理论保障。同时,国家财政部也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相关的文件,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培养方案过于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不断改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会计人才新方法,培养真正懂会计数据分析,又能进行相关规律总结的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显得至关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能有效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时代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2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不足,课程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上还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课程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学生个个都是“纸上谈兵”。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这决定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一部分是学生顶岗实习。由于会计实训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实训设备,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高校会计实训设备存在老旧并且设备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实训的效果,使得管理会计实践课程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由于缺乏专业会计教师的指导,加上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与会计专业匹配度极低,顶岗实习变成流于形式,这样的顶岗实习达不到效果。
2.2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学方式陈旧,学科内容重叠严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如微课、幕课的兴起。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因师资力量的不足,还是以传统课堂授课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外加课后会计专业习题的讲解,会计专业课(审计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学科的内容重复严重,不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这是对会计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学生厌学情绪高涨,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的相背离。
2.3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缺乏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师多数以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为主,有的研究生本科学的是会计专业,而研究生却是其他非会计专业,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存在的短板。同时,在这些会计教师中,很少有在会计师事务所、证劵、银行金融等相关会计领域实践工作过的经历,管理会计自身注重从理论进行定性研究,使得在培养方向上出现偏差,这就造成高校的会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双师型”师资缺乏,不利于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2.4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教会学生怎么做账为主,重视学生财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的高端财务管理人才相差甚远。出现了供给不足(高端会计人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普通财务人员严重过剩)的局面。企事业十分渴望能招到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实务操作的高端财务管理人才,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普通财务人员又不符合市场对高端会计管理人才的需求,这就出现供求失衡。
3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
3.1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以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为导向)、培养标准(与市场匹配和社会需求紧扣)上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人才体系,进而能有效地消除“财会人员过剩,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供给失衡问题。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实践性、时代性、前延性。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由基础模块与选修模块过度到能力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变,知识输入转为知识输出,由教师被动的教学到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转变,打破课程限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会计知识的动力。如下表1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上优化了会计理论知识,突出会计主干课程,删减部分模块课程中细枝末节,增加了许多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让学生能进一步熟悉会计业务流程与管理会计职业的特征等,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3.2注重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接轨,“一带一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这对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增多,会计教师队伍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高低。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强化管理会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性与实践性。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投入专项资金,把优秀的会计教师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提升会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今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撑。对于会计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要给予职称、职务晋升上的政策倾斜。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博士学位以及在相关财会领域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扩大学校会计教师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
3.3加大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类教学设施经费的投入
众所周知,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离不开会计教学软件与相关硬件的使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加大管理会计类教学设施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会计类教学实验室仪器的采购,通过日常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具体的会计实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根据市场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大会计教学软件与先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引进,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师上课的质量,提升学生接受会计知识的效果,进而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积极构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接受生产一线的检验,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所走的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教育数量到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校企合作至关重要。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与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既能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有效解决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实践不足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实习的学生中选拔想要的优秀毕业生,进而解决企业人才储备问题,实现校方与企业双赢。
4总结
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的持续推进,我国与世界融合交流越来越密切,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着眼于自身的实际,创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学校会计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实践课程等,进而提升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史永红.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郭素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管理会计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38-41.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实践;应用型目标
2014年,财政部启动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活动,管理会计成为专业领域的热点,管理会计担起企业转型重任。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交叉性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一直以来,管理会计课程早已经成为大中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目前在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还解决得不够好,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如何开展,真正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教学面临并且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解管理会计学实践教学情况,课题组抽取了财务管理专业13财管三个班共计180人(全部参加调查)、12财管三个班共计187人(全部参加调查)、11财管三个班共计150人(部分参加网络调查)等9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共选取了9个班级共计51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学习认知”,主要包括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课程实践对未来工作是否有帮助方面的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学相长”,主要包括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方式、希望的课程实践方式以及自己承担的课程实践角色等内容的调查;第三部分为“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评价和期望。
(一)课程实践认知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专业和班级都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班级,《管理会计》课程属于其专业核心课,大部分同学也认为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也赞同该课程的实践对未来工作帮助,但是在对
待该课程的态度上却并不乐观,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寥寥无几。一方面显示同学对学习该课程主动性不强,但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大多数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功能定位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诠释。
(二)课程实践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采取的方式主要有案例分析、专业技法、模拟实训和去单位实习等。因为这项调查是多选,所以调查比较分散,但仍然可以看出同学对课程实践期望的方式,但实际容易操作的也许还是案例分析。对于自己在日常课程教学安排的课程实践中承担的角色的调查中,有1/4左右的同学表示自己承担分析思考,撰写报告的任务,有近1/3的同学表示参加了分析思考、联络团队协作两种任务,但也有近一成的同学坦诚自己在课程实践中只是挂名。从这一调查来看,真正承担分析思考、撰写报告的同学确实会对巩固和理解课程有很好的作用,但财务管理专业班级普遍庞大,小组分工协作不是很好,实践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在同学考虑的岗位的调查中,会计核算岗位工作还是占多数,占到了近1/3,但也有两成的同学希望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并且实践变得极为迫切。
(三)课程实践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存在诸如理论与实践、与其他学科重复交叉以及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不难看出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确实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等问题。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一定要在大型企业,相关内容也不全是高大上的东西,而是在中小企业实践中迫切需要应用的基本内容。大部分同学很希望老师对于课堂讲解讲深讲透,多讲案例,认真完成管理会计课程实践任务,更期待能到企业实习,但也有少数同学对于实践任务消极对待。
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空泛,不够具体明晰
学院一直坚持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本科院校。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就需要各个二级学院制定具体的落实政策,但二级学院制定的具体目标往往过于空泛,主要还是侧重理论,不够明晰,没有完全以职业化为导向进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应用型、实践性不够。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高职院校与一流高校之间,与一流高校自然不用比,但相比高职院校,理论基础确实扎实一些,但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并不突出,甚至还形成短板。
(二)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单薄,实践课时不足
自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0级开始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以来,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单薄,从2010级的68课时(理论课时62+实践课时6)、2011级的72课时(62+10)、2012级的51课时(45+6),再到2013级的48课时(42+6),基本课时除了2011级较前有所提高外,后面一再压缩,实践课时也相应缩减至最低限度,很难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另外,管理会计课程设定在第三学年的下学期开设,前续课程为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门课程与管理会计交叉较多,但是三门课程没有进行系统地整合,主要靠老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来解决这个问题,有时难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管理会计课程实践形式缺乏情景,比较单一
目前管理会计课程实践形式主要有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去企业实习等几种形式。案例分析在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实践教学通用的方法,一是资料容易搜索查找;二是相对于其他方式较容易操作。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班级学生人数多,小组成员多,常常会出现案例分析最后只是几个同学去收集资料、制作PPT、和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出现了很多打酱油的角色,实践效果打了折扣。ERP沙盘模拟实训确实是一种较好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但还是侧重记账和报表,管理会计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而对于学生比较青睐的去单位实习,但是企业往往会由于信息安全的保护,不愿接受大学生去实习,即使接受了,基本承担一些打杂的工作。
三、应用型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开展以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院校,尤其重要。大部分同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而企业需要的是高技能的有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与一流大学比,我们差距太大,与高职院校相比,我们实践能力太弱,我们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我们要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定位和思考,我们应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到实处,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重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突出我们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优势,从庞大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
(二)优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突出了财务会计的专业实习,管理会计实践方面涉及较少。因此,要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优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要打造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手工模拟实训与计算机模拟实训相结合、实验模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要尽可能打造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案例选取要尽可能体现管理与会计的对接,体现逼真、实用并形成特色;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同时积极参加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全方位营造管理会计职业化教育氛围,提前开发在校学生毕业任职潜力。
(三)抓住机遇,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
2014年财政部推出《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3~5年培养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全国很多省已经建立了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我们也要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服务中,要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建立良好和真实的实训环境,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双赢。
(四)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秉承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将教育活动与实践需求对接,适应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总体而言,学院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比较薄弱,已经建立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一般理论水平较强但实践知识匮乏。学校必须切实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真实了解企业的内在需求和发展瓶颈,可以通过课题方式来探讨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也可以引进企业管理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企业相关管理会计应用的实施经验和案例总结。
竞争的环境瞬息万变,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应顺应发展,积极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管理会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改革,切实培养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使得管理会计在我国真正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晓娥.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15(08).
[2]王芹,孙金金.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5(08).
[3]李迎春.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2(06).
[4]陆勇.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J].会计之友,2015(01).
[5]岳文忠.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0).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教育理念
我校管理会计是省品牌专业,学生做账实操能力信息化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大数据理论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程度不足,使得学生实践时间比较少,实景氛围不足又导致实践教学发展缓慢。从近几年我校重视管理会计教学开始,配备大型专业共享实训室,实景在线通过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对财务信息的探究,从而在学校便开始促进学生素质的实践与理论的全面发展。
一、以往教学成果的不断总结升级
(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总结
现代化教学模式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知识交流的形式与传承路径,在我校管理会计教学规划中,财务共享教学模式便是一个创新点。为提高学生理论与实操做账水平,教师长期以来与学生进行互动,积极参与项目探讨,因此教师对学校管理会计现代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优势,都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经历与丰富的思考内涵。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
近年以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从管理会计专业的教学基本形式、使用设备、师生交流、教学回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师生之间基于财务共享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尝试性地运用过程中,我校师生在参加了一系列模拟公司活动后,获得不少的经验与思考;同时学校配备与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配套的基础会计软件与场地设施,并且在全校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推行全校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不少学员与教师的赞同,而相当部分计算机系统已经得到了提升与优化,并且校内得到推广。
二、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的方向
(一)推行素质教育
在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以我校管理会计专业为例,教师不单单要锻炼学生实操能力,还需对学生的意志进行强化教导,使得学生认识到会计准则并时刻遵守。教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实现对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整合,从而使得运管理会计专业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学活动的磨砺。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教学创新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学校教育水平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教师培养和造就我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学校建立会计专业以管理会计为教育特色的数年以来,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面对新时代下的就业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学员的实践水平与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从管理会计教学本身出发,以财务信息为实践内容,以会计准则为规范,从而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行科教兴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定位思路
通过专业定位思路,建立从实际出发,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思想,依托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资本,对接现代社会管理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同时优化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结构,最终完成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并且通过以就业为主的核心目标,实现专业与职位互相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在学校知识的专业定位思路上,不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共建体制机制和合作办学模式,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从而鼓励学生探索企业补充设备、师资、技术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以实践能力为先的指导思想,围绕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就业培养的目标,根据学校组织的财务实践活动实施,加快相关实习基础设备的建设与软件的优化,建设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通过实训室建设的完备,使得学校从管理会计专业方面成为紧缺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为更好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效果,学校需要联系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指导思想建设,使之更加容易接纳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学结合指导思想推行到学生中。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从实际生活出现,以专业职业规划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使得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结语
在共享经济和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存在的滞后和脱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立足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当始终以探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己任,同时总结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力图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的角度,推动整个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当然在推行教学改革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各种成果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脱离实际,因此更加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基于财务共享基础进行改革发展,从而实现在规划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霞,吴岚.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会计,2017(9).
[2]田高良,杨娜.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6(10).
1.设计思想
一般实践分为职业认知实践、核心职业能力实践、职业能力提高实践、综合职业能力实践和顶岗实践。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一种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其实践活动的重点应更侧重于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鉴于上述现状及目标,管理会计课程尝试在实践教学中选取和学生关系密切的实践活动,运用项目递进驱动法、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此目标的关键在于找准实践活动,即“项目”。近些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创业作为工作取向。因此,将“制定创业计划”作为项目,运用预测、预算、决策等方法,将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既学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从设计思想上遵循了四大教学目标,明确了“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遵循四大教学目标,多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力求达到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和情感目标四者的实现。学生通过对创业计划的设计、宣讲,培养了规划能力、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创业计划中需要进行预测,虽然在课堂理论过程中学习了各种预测分析方法,但没有亲身体验。通过对自己创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后,学生自主寻求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方法运用于创业计划中;在进行创业宣讲时,不仅要求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知识要掌握,还要求对市场营销、经济学、经济法学、社交礼仪等课程有所掌握,同时对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以及现场应变能力有所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宣讲时,同学们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通过宣讲展示了每个人的风采,建立了自信,从情感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通过项目完成的过程,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明确“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做、赛”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每一环节课程比重比例发生变化,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表1是将每一环节所占课程总学时比重与改革前的对比:在进行创业实训之前,理论教学比例占60%,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讲理论,讲方法,讲习题,学生学习侧重于解习题,学和做的内容是一样的,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进行创业实训之后,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占总学时的30%,主要介绍管理会计课程中与创业有关的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路,介绍一些操作性强的方法。学生在明确创业项目的前提下,边学边做,从中发现问题,自学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了。做的内容更不是单一的,是具有创新性的。此外,在整个课程学习接近尾声时,组织一次创业宣讲竞赛,检验学习效果。
2.教学设计
在设计思想确定的情况下,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是保证创业计划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其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在创业实训内容上,力图将管理会计内容与创业计划要做的准备工作联系起来,与其他课程衔接起来,如创业实训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市场调研、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创业宣讲竞赛。对于市场调研阶段,学生首先要选定自己拟创业的项目,然后根据自己的预测编写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这项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沟通能力、判断力、写作能力等。在撰写创业计划书阶段,学生依据调研报告结果,在了解创业所需条件,掌握成立公司在人员组织、法律方面要求之后,依据管理会计课程理论内容,预测启动资金需求,制作利润计划,撰写创业计划书。通过这项工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预测、决策的财务分析能力。在创业宣讲竞赛阶段,学生依据撰写的创业计划书,制作出幻灯片,将创业计划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通过这项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创业计划实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该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区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而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3)教学组织设计创业计划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将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提供设计好学习情境,还要考虑清楚将创业活动的能力目标与教学组织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教学组织如何贯穿在实训中以保证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教学组织如何达到创业计划的学习情境设计、工作能力目标。
(4)考核方式及比例设计。将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前和改革后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改革的核心是考核方式加入了实训考试,考核比例也侧重实训考试。需要说明的是,实训成绩是学生创业宣讲竞赛与期末撰写创业企划书的综合成绩,增加这一项,打破了原有管理会计以笔试为主要考试模式,强调了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的模式。
3.能力培养设计。由于管理会计课程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边缘学科,在选取创业计划作为实训项目时,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计划中涉及的能力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并列出了相关课程。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运用项目递进教学法的过程中,将创业计划这项工作细分为很多小的工作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综合的,能力一级分类为通识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岗位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对一级能力进行二级分类后,直接对应了各种细分的工作任务,可以看到,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各门课程中实现的。
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引导者。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已不再是满堂灌的主体,而是教会学生是学习的引导者。强调学生自己动脑去做,教师在旁边进行正确引导。这样,要求教师不但要对任教科目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懂得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习惯,随时了解最新的专业资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审核项目的选取等。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创业实训的教学组织要更灵活,更复杂。
2.项目任务的情境创设需多方面努力方能实现。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情境是“虚拟”的。实际上,现在也有一些针对大学生的青年创业项目,可以帮助有真正想法的学生来实现创业目标,但在学校获取直接信息的部门一般是招生就业办、团委等,很难直接到达教学部门,缺乏统筹安排,很难保证这样的创业项目有针对性地落实到位,还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努力来实现。
3.教材的定位发生变化。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一定能够完全按照教材顺序一一讲授,在进行创业实训的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选好教材重点掌握的内容,建议可以把目前的教材仅作为学习的主线,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更多学习资源。
4.注意课程的延续性。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遵循“教学做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后,组织一次创业宣讲大赛,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小的锻炼,并以此大赛作为课程终结考核的一部分,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目前社会专门有一些创业培训项目(如SYB),会依据一定程序,给予一定的贷款资金鼓励年轻人创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申请类似的项目。在管理会计课程结束后,后续财务管理课程和ERP沙盘模拟均可以继续采取创业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和方法上可有所不同。
5.对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多元化目标及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既然课程本身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那么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从学校政策方面,对专业教师的实践课时要有硬性的规定,例如实践教师每年通过集中培训或到企业的专业实践课时不少于一个月,年末没有完成规定实践课时的要和经济利益挂钩。在具体部署方面,有计划地安排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去参加培训、顶岗实习锻炼,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从教师工作特性方面,教师本身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方面得到提升。
三、总结
(一)课程缺乏经典案例
管理会计教材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上编写的。实践应用中,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涉及比较好的案例大多也是来自国外,本土适用性差。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管理会计应用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应用方法,比如邯钢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中国式方法,但这些方法并没有在课程的实践化教学中完全采用。在管理会计的实践化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很少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缺少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在高校中缺少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这门课程。
(二)缺乏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美国的管理会计资格证书(CertificateinManage-mentAccountant)考试内容包括Economics,FinanceandMangement;FinanceialAccountingandReporting;Mange-mentReportingAnalysisandBehavioralIssuse;DecisionAnalysisandInformationSystems等内容,由此看来,其实用性已经超出传统会计师的基本职能。近年来,报考CMA的人数已有超过CPA之势。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使传统的财务会计会计理论和方法受到挑战。和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的后续教育中还诸多问题,既没有推行管理会计职业化证书考试,也没有建立管理会计师的资格确认制度。教师缺少参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经历,在授课中仅靠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传授,很难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管理会计实践活动。
二、管理会计课程教育改革的构想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的机制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是个社会问题,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如美国IMA和AECC,一直都在积极致力于管理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活动,高校与相关的大公司建立定向的合作关系。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来积极培养。需要不断改进过去由培养单纯的决策参谋人员,逐步转向培养必备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完善实践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企业成本数据的运用,使教学计划、教师的授课更具有实践价值。
(二)加强案例和软件化教学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于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模式主要表现为:一是采用教学引导性案例教学。其特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二是采用效果证明性案例教学。此种案例一般作为阅读材料插入教材章节之中,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学生对管理会计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三是采用方法应用性案例教学。案例通常高度的简化,其特点是但贴近实际,极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将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与相关高等数学和财务软件相结合,尽力应用直观的方法解释抽象的高等数学方法:如最小平方法,通过设置回归方程,把历史数据坐标点分别带入,最后将各方程左右分别求和,得到新的联立方程,求得回归方程,这种方法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又如,在确定最佳订货批量时,先推导不考虑采购成本和缺货成本下的简易模型,通过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线的特点,由他们的交点求得经济订货批量,直观易懂。利用ERP实训室,让学生利用Excel等软件正确快速的计算内含报酬率或NPV等指标,既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计算,又让学生把重心转移到了管理会计的思想上来,为更高效的对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业绩评价等实践服务。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课程实践化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三)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对内,企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任务;对外,我国企业越来越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巨型跨国企业同台竞技将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精细化成本计量、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依据宏观环境和企业优势的战略化投资、不同业务类型的现金流互补、责任中心和业绩考核都成为工作的重心。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将不局限于历史财务信息的总结,更加面向未来,面向价值的增值。以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评价和系统性财务战略规划为核心的管理会计将日益成为财务工作的重心。正如日本上世纪经济崛起时在成本管理领域创造出诸如零库存管理、精益生产方式、目标成本法等方法帮助日本企业削减成本以低价和优质与西方企业竞争一样,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崛起也必然要求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运用和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培育。2014年财政部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管理会计人才的队伍建设以应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的现状。因此,构建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框架,并在教学中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成为会计实务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管理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剧烈
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激烈,不同经济体分化明显,金融市场波动增大。发达经济体总体经济回升,而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即使在发达经济体内部也出现美国经济增长快而欧元区和日本增速缓慢,通胀压力大的问题。经济走势的分化和周期的不同步造成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和美元汇率走强,引发国际债市、汇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调整和波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对预测企业利润和现金、控制成本和进行投资的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提出巨大挑战: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受损。
(二)公允价值引入造成的利润波动
管理会计的长期经营决策、预测分析和全面预算都需要对企业利润进行分析,然而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也会给管理会计的分析和预测带来挑战。Bath(2004)指出计量差错、经济内在波动和混合计量是公允价值扩大报表波动的三大途径。Wallison(2008)也指出公允价值会计在经济衰退时造成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下跌,在经济繁荣时制造资产泡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通过模拟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比例增大,当与金融市场的额外流动性缺乏结合时,公允价值的财务会计框架放大了资本的周期性波动。
(三)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分权控制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时,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和跨国经营将成为很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选择。然而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激烈变化,集团经营中的分权治理问题暴露。如何使集团内的企业形成一个战略总体,而不是仅仅追求自身企业的利润,这及涉及到管理会计中的利润中心的划分和业绩考核问题,也同时涉及到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战略成本管理及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而这些也正是现在管理会计能力的薄弱环节。(四)多样的管理会计工具与企业的契合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管理会计工具,并在国外企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成熟和流行的管理会计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作业成本法(ABC)、作业基础管理(ABM)、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等。如何将这些管理会计工具与不同企业的特征相结合,建立适用于自身企业管理实际的特色管理会计工具箱也是对会计人员的巨大挑战。
二、职业能力的构建
管理会计人员既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又面临着独特的国内公司治理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职业能力体系。
(一)技术胜任能力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其核心是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功能,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有机的融合了财务和业务活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基础支撑和战略支撑的作用。由此,管理会计的技术能力跨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涉及影响管理会计功能发挥的对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了解和事项识别,包括所处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状态、市场的机会与风险、相应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管制等。第二个层次涉及企业经营的相应能力,包括对企业的战略把控的能力,对企业经营计划和过程管理的能力,建立并管理经营的内外关系的能力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熟悉。第三个层次则涉及具体的会计、财务和管理技能,包括管理会计工具箱、财务会计处理、兼并与收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融资与投资、会计信息系统和税收征纳与筹划等。
(二)职业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环境的变化,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企业的商业环境,对规划企业的盈利方式、预测企业的利润都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各种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衍生产品给企业的资产计价和持有利润的产生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产生的防范外汇风险问题,降低汇率变动对企业盈利影响的问题都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创造性地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对冲;跨国经营和跨国并购中的税率差异和各国税收法律的差异又为企业创造性地采用转移定价来增加利润提供了机会。因此要适应现有的商业环境,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创新能力,在高度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对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交流的能力。所谓有效交流就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其目的是按照某种方式实现有价值的目标,这种方式在这个交际的场合下是得体的(Spitzberg,1998)。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要求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与跨国经营,而开展跨国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这种问题在跨国兼并与重组中更为常见,协同效益的产生中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必不可少。所以管理会计人员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也是其核心能力之一。
(四)职业道德胜任能力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管理会计在进行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利润规划过程中,会面临为了组织利润而损害其他相关方利益或采用违背公众良俗的方式获取利益的选择,此时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具有职业道德胜任能力,以维护整个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信任,获得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空间。
(五)持续学习能力
不断变化商业环境、金融环境和组织变革使得管理会计人员决策的背景和决策的目标及筹划空间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对外部环境的认知,适应开辟新的价值创造领域、发现新的管理工具和服务新的组织目标。
三、管理会计教学重构
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主要有学历教育、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种方式。其中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应该根据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重构。
(一)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要适应管理会计技术能力的三个层次,就应该首先优化课程体系。应该将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不同方向来设置课程体系,对管理会计方向的学生更加重视商业环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战略、管理、市场、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融入课程体系。比如在展开对《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战略管理》、《审计与鉴证》、《经济法》、《税法》等相关课程进行强化,同时辅以《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营销技巧》、《公关演讲》等拓展职业能力、商业逻辑和思维视野的课程嵌入。
(二)整合教学内容
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安排了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责任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业绩评价等内容。但是西方管理会计实务中已经广泛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战略管理会计、作业基础管理等内容则较少涉及。应当将这些成熟的管理会计工具引入教学内容。更要对不同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整合、对同种工具内部进行整合和通过整合引导创新(冯巧根,2009)。
(三)引入新的教学方式
网络的出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学生的认知方式,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越来越成为人类学习面临的巨大障碍(王竹立,2011)。基于此,管理会计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教学。MOOC起源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2007年基于wiki发起的一门开放课程。之后,MOOC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与欢迎。利用MOOC进行管理会计的教学遵循学生行为习惯,可以突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打破以课时为单位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以知识点为核心安排教学,在每个知识点采用“微视频”,主题突出,好像网络游戏中关卡的设置,提高学习的热情。
(四)建立校内外双重实验实训基地
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管理会计的学生培养中应当建立校内外双重实验实训基地,以建立知识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校内可以建立管理会计实验室,结合管理会计的工具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比如可以按照公司内部预算申报程序,借助软件让学生模拟预算的申报和批准,使学生充分了解“预算松弛”问题、预算“棘轮效应”等内容。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企业为依托,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也可以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并且以定向就业为目标,以专业决策为培养内容。
(五)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各种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比如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管理会计知识辩论赛、管理会计案例竞赛等。这些竞赛活动的举行,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将职业道德的教育无声的贯穿在竞赛中,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前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的管理会计专业应加强与国外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国外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不同商业环境的认识。目前一些财经院校和国外会计职业组织合作培养学生,通过运用国外的教材、国外教师的讲授和参加国外会计团体的考试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商业环境中管理会计的运用。同时国外著名大学商学院往往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标准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和国外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还可以宣传我国管理会计的创新,提升我国在世界管理会计领域的话语权。财
作者:李伟 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论管理会计系统的整合[J].财会通讯,2009(4):6-8.
关键词: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作者简介:邬丹(1980-),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管理;唐蓉(1981-),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企业管理。(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专项课题(编号:JxJG-12-13-25)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所以从事教学的人都知道,对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事实上是教学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内容能否有效革新,能否跟上时展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会影响到教师的教,更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因此本课题组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能更有效的重新确定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涵、作用及其相关的核算方法。不论从理论的教学研究还是公司的实务操作都能清晰地将两者界定开来。让学的人更好学,用的人更好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能体现因材施教。
二、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交叉的原因是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并非同时产生,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十九世纪中叶后期至二十世纪年代,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薄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所以,初创阶段的成本会计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机械化的大生产取代了作坊式的小生产,竞争日趋激烈,以经验和直觉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于是,体现科学管理方式的“泰罗制”取代了旧的落后的“传统管理”,为了泰罗制的实施,“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联系的计划、控制方法引进到会计中来,而这也被公认为是管理会计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资本集中加强,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此时,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决策方面的内容而成本会计则提出了目标成本、质成本、作业成本等概念。显而易见,早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就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成本会计一直面向的是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是它们研究内容的交叉点,而反映到教材上则是内容的重复。所以就课程教材的编排方面,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交叉重叠内容的界定与区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对高校课程计划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就课程教材的编排方面,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显得尤为重要。
三、课题研究结果实施方案效果展示
成本管理会计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管理会计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现代管理会计脱胎于成本核算,臻于成熟后再回归母体,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界限,使二者更加完善统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的必然性: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为基础。虽然发展中的管理会计拓宽了原有成本会计的预测、决策等职能范畴,具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它研究的基础没有改变。管理会计必须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和规划,如果缺乏成本会计作基础,管理会计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存在。无论从我国还是从西方来看,理论界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同质。如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商学院会计界权威教授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现代成本会计也常被称为管理会计”,本项目组将围绕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由独立课程形成一门相融合的课程,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设计教学方案,以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对本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创新能力。
(2)组织并精选教学内容,使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完美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的财务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特别是引入成本与管理会计发展的前沿问题。
(4)转换传统授课模式,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学生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完善理论授课之外还要加大上机操作的课时量,侧重其核算方法的掌握。
四、课题研究目的及解决方案
本课题旨在通过追朔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析其对现在财务教学活动的影响。通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总结,针对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这样既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技能。
在后续课题组的调查与研究中我们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追朔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发展起源;
(2)确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学科的交叉部分;
(3)界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学科的差异部分问题;
(4)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将两门学科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完美地结合起来;
(5)成本与管理会计教材的选择以及合并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