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雨季三防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3: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雨季三防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雨季三防措施

第1篇

一、成立三防领导小组

组 长:xxxx

副组长:xxxx

组 员:xxxxxxxx

材料组:xx xx

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不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设施、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对所需应急物资材料组织落实到位;强化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培训。

二、防范措施

1、对地面排水沟、排水管线和设施进行及时疏通、维护,保证防洪措施安全可靠。

2、保证各工作场所灭火器材配备齐全,员工熟练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3、保证下班时“水、电、油”开关全部关闭。

4、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5、保证避雷装置齐全、完好。

三、应急预案

遇有险情,立即用最快的方法详细报告险情,采取果断措施撤出危险人员,积极组织抢险人员进行抢险工作。发生灾害,要听从指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力争将灾害损失程度和危险程度降到最低。

1、领导小组对发生事故负全面责任。

2、合理安排值班人员。

3、发生事故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身能处理的,必须及时组织施救,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禁盲目违章处理,以避免事故扩大。

4、领导小组箱关职责:组长全面负责调度指挥和主体责任;副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负责人员调动与现场指挥;小组成员负责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材料组成员负责抢险救灾物资供应。

第2篇

关键词:土鸡;线虫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7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天然、绿色、健康的食品,因此土鸡比肉鸡更受人们亲睐,土鸡养殖也更受欢迎。但部分土鸡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缺少养殖技术,尤其是不太注意寄生虫病的预防,养殖的经济效益不高。现将在饲养土鸡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线虫病进行介绍,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广大土鸡养殖户参考。

1 常见线虫病的病原

在外界环境饲养土鸡最易感的线虫病病原是鸡蛔虫、鸡异刺线虫、禽胃线虫、禽毛细线虫,以上线虫均分布全国各地,对养鸡业危害严重。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雄虫长2.6~7.0 cm,雌虫长6.5~11.0 cm),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内。

鸡异刺线虫(虫体呈细线状,淡黄色或白色,雄虫长0.7~1.3 cm,雌虫长1.0~1.5 cm),主要寄生于鸡的盲肠内,故又称盲肠虫。

禽胃线虫有小钩锐性线虫(雄虫长0.9~1.4 cm,雌虫长1.6~1.9 cm)、旋锐形线虫(雄虫长0.70~0.83 cm,雌虫长0.9~1.0 cm)和美洲四棱线虫(雄虫长0.50~0.55 cm,雌虫长0.35~0.45 cm)3种,小钩锐性线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肌胃内,旋锐性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等的腺胃和食道,美洲四棱线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腺胃内。

禽毛细线虫虫体细小,呈毛发状,主要有有轮毛细线虫(雄虫长1.5~2.5 cm,雌虫长2.5~6.0 cm)、鸽毛细线虫(雄虫长0.86~1.0 cm,雌虫长1.0~1.2 cm)、膨尾毛细线虫(雄虫长0.9~1.4 cm,雌虫长1.4~2.6 cm)和鹅毛细线虫(雄虫长1.0~1.4 cm,雌虫长1.6~2.6 cm)四种,有轮毛细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鸽毛细线虫和膨尾毛细线虫寄生于鸡、鸽的小肠,鹅毛细线虫主要寄生于鹅小肠和盲肠。

2 感染途径

鸡体内感染的线虫发育成熟繁殖产出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外界环境,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或进入中间宿主体内发育,鸡误食感染性虫卵或中间宿主而感染。如鸡感染鸡蛔虫主要是鸡误食了被鸡蛔虫卵(在外界环境发育为感染性的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感染;鸡感染异刺线虫是因为鸡误食了被鸡异刺线虫卵(在外界环境发育为感染性的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鸡感染胃线虫是因为误食了中间宿主昆虫如蚱蜢、拟谷盗虫、象鼻虫等感染;鸡感染鸽毛细线虫主要是误食了被鸽毛细线虫虫卵(在外界环境发育为感染性的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引起,鸡感染有轮毛细线虫和膨尾毛细线虫是因为误食了中间宿主蚯蚓而引起。

3 临床症状

不论是哪种线虫感染,轻度感染,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均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翅膀下垂,生长发育停止,贫血,消瘦,腹泻,严重者死亡。对死亡鸡进行剖检,在消化道内(食道、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等)可发现大量的乳白色线状或毛发状的虫体。

第3篇

[关键词]一通三防 预防措施 问题分析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E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69-01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矿企业良好运营的重要一步,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管理方式,具体是指通风,防火、防尘及防瓦斯。一通三防在国家出台的安全管理方针、政策的严格指导下,采用较为科学的手段预防各种灾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在企业内部逐渐被加强,但如何做好一通三防的预防措施是目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找出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发展,是煤矿企业开展一通三防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

1.一通三防工作概述

1.1 一通三防对于煤矿企业的必要性

煤矿的作业环境常年处于密闭的地下,而地下作业环境较之于地面来说,存在着诸多不安全的隐患,如煤尘、水、瓦斯、冒顶等,安全防范做不到位,会给矿井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来说,一通三防是其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且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对安全管理来说,具有超前性、预见性、规划性和指导性。为了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一通三防的工作,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一通三防能够对矿井的煤尘含量、瓦斯含量进行超前预估,掌握事故发生前的第一手可靠资料,有效得到了事故预防的确切资料与数据。(2)能够对矿井作业生产发展进行有效规划,设置和布局较为科学合理的采区,从而确定矿井的通风量,提高了矿井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3)优化通风网络结构,降低煤尘含量、控制瓦斯浓度,对三者进行有效的监测。

1.2 一通三防事故的特点

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经过实地考察和不断总结得出一通三防事故具有以下特点,只有对事故特点进行详尽了解后,方能做好预防措施。

(1)突发性。在煤矿事故中,大都是在瞬间发生,没有任何预兆和防备。无法掌握事故状态和发展趋势,且在工作人员的心理上造成最为严重的冲击,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创伤。

(2)灾难性。“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日常工作中没有落实好,带来的重大事故往往造成致命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轻则矿井销毁,重则人员伤亡,再加上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力,最终矿井被毁,人员死伤严重,酿成重大恶性循环的灾难性事故[1]。

(3)破坏范围广阔性。“一通三防”事故发生后,会带来整个矿井的生产系统瘫痪的局面,使上产中断,矿井下的的作业机器和设备会随之杯损坏,而且给事故的抢险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矿井的通风系统、防爆装置上带来不可维修的损坏,使事故发生后的有毒气体不断蔓延,造成附近更多的人遇害。

(4)继发性。“一通三防”事故发生时间较短,在事故发生数小时之内,有可能再次引发,连续不断的震颤和塌方及爆炸等事故,爆炸会引起再生火源的二次燃烧。

2.一通三防的有效预防措施

做好一通三防的有效预防措施,即是要预防矿井的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做好防治瓦斯、煤尘及火灾等工作,其具体有效预防措施如下。

(1)瓦斯预防:①在煤矿各个死角部位设立瓦斯浓度测量仪,在瓦斯浓度>2%、体积>0.5m?进行警报灯全程响亮的提醒;②在煤矿盲巷设置走道报警安全灯,时刻提醒工人作业的安全意识;③在临时停工地点树立严禁停留字样;④增加通风口的数量和通风口的大小,并且在口径处安装排风扇;⑤每天对瓦斯检查表进行数据记录和总结,及时的对瓦斯集聚做通风、排气处理;⑥严禁和杜绝一切火源、热源带入矿井,设立入矿口火源检测门禁,工作人员进入煤矿必须从此入口进入,从而有效杜绝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引燃;⑦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井下供电做到无明接头、无羊尾巴,且坚持使用煤电综合保护。

(2 )煤尘预防:①减尘。在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再在煤层未打开前打下若干钻孔,用钻孔注入压力水,从而增加煤体水量,减少煤尘,防止了爆炸;②采空区灌水。在煤炭开采层分别对上层煤组和下层煤组的空隙处灌水,通过此举对煤层进行缓慢入水渗透,采空区灌水量按每平方米0.3-0.5O的标准进行,其流量控制在0.5-2m?/h。由此可避免开采是的煤尘飞扬的现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煤尘积聚过后而带来的爆炸和中毒;③降低浮尘。通过大排量机器进行空气除尘、用水管冲刷井壁、净化风流、放炮喷雾等可以降低煤矿中空气中的浮尘。④撒布岩粉。在煤矿井壁散播岩粉,使煤尘与可燃物自动隔离,有效防止了煤尘爆炸[2]。

(3 )火灾预防:①成立专业的煤矿消防队,并且配备先进全面的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需随身携带水枪、水龙带等便捷灭火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②完善落实防火制度。每周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并且制定和更新灭火预案,普及防火、灭火操作方法;③在木料见、油库等重要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牌,20米范围内进行火源检查;④井下防火制度。井下各线路的设置严格按照《国家煤矿总局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井下配电场所的电气设备选型、检测、维护和管理;⑤在各机房使用油、棉纱布头的场所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机房要定期通风、打扫,保持机房的清洁,及时清除杂物;⑥坚持使用风电闭锁。对采空区和废弃的巷道要及时封闭,防止由于长时间不用而带来的漏风,预防煤尘、瓦斯等的自燃引火。

3.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通三防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值得每一个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去重视。但是,在目前,我国有一部分企业仅仅是将一通三防停留在口头上、应付上级的检查上,没有真正的将一通三防落实到矿井作业生产之中去,一通三防技术不尽合理,一通三防工作难以顺利的开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通风网络不够健全,过于单一,供风工作效率低;②通风系统与通风网络特性匹配度不高;③通风系统和防灾害能力弱;④安防技术受到通风设备陈旧、矿井地形地貌环境恶劣等的严重制约;⑤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普遍偏低,无法将工作步伐跟上时代的要求;⑥通风机的成本较高,维护费用高。

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煤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也推动了采掘化机械水平。此时,对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未来,一通三防的管理工作需要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作业需要,而产生更先进的防尘、防瓦斯、防火等的预防技术,生产作业的工艺流程也会得到优化,以此才能保证一通三防工作更好的为生产服务。例如建立煤矿网络化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负压、风速、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环境参数和通风机开停、风门开关的自动化控制[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通三防是煤矿企业顺利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它涉及的面广点多,且作业环境差,因此必须全面做好一通三防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矿井年度通风、防瓦斯、煤尘、防火安全措施计划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9):2-4.

第4篇

关键词: 手术室;血源性传播疾病;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在血源性传播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占绝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几种为:病毒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人类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们分别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资料,医务人员因针刺或损伤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感染乙肝的危险性为2%~4%,丙肝为3%~10%,AIDS为0.2%~0.5%[1] .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做好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我们就此做以下探讨.

1 术前的预防措施

①手术患者术前作肝功能及相关检查.患有该类传染病的患者所安排的手术间门旁应贴相应隔离标志,以提示该手术间所作手术为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其次,术前工作人员应做好自检,皮肤(手)破损暂不参加手术;②定期查体,进行有效计划免疫.手术室护士及外科医师应定期查体,接受乙肝疫苗等预防接种,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免疫力.

2 术中的自我防护及污染的控制

①负责该类手术的台下医生、护士及麻醉师进入手术间时应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橡皮手套,穿一次性保护鞋套,以减少粘膜或皮肤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盛放血纱布的污物桶及一次性吸引袋内应事先灌入适量0.2g・L-1 消佳净消毒液;②使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手术台上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或器械,以减少血源性致病因子的传播;③术中严谨操作.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防缝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刺伤,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传递手术刀、缝线时应放入弯盘内传递.一旦受伤应挤出少量血液,用5g・L-1 的碘伏消毒,再更换无菌手套,必要时更换他人;④手术中所污染的血纱布应放入盛有消佳净消毒液的污物桶内.结扎、缝扎血管所剩的断线头应放入手术台上的无菌垃圾袋内.防止剪刀、血管钳等器械滑落在地上,避免沾有血渍的一切物品掉在地面上而使污染扩散.同时应谢绝参观及实习,减少传播扩散机会;⑤手术切下的标本由专人负责,并需注有特殊标记,如:肝炎、艾滋病等字样,在运送保存过程中容器应加盖,标本取样检验后需经无害化处理或送指定地点深埋或焚化.

3 术后及时彻底处理污染物品,以防接触感染

①术后工作人员所戴的一次性手套、鞋套、手术衣、隔离衣应在手术间门口更换,并用碘酒消毒手臂.污染垃圾放入桶内,加入清水浸没,以20g・L-1 的过氧乙酸浸泡6h弃去,术后污染器械先用消佳净消毒液浸泡10min,流水冲洗,烘干后高压消毒.手术中所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应置专用污物袋中,由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型站专职工人定时消毁;②术后手术间内的物品、地面及推送患者的平车用20g・L-1 的过氧乙酸擦洗,并用紫外线消毒2h,以防交叉感染.患者用过的海绵垫、枕垫等不易高压灭菌而紫外线灭菌不彻底的物品,应置于专门的房间内用400g・L-1 的甲醇溶液熏蒸12h后方可待用.

第5篇

HIV的抵抗力

HIV感染者(包括AIDS患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病毒在体液内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唾液等。明确阳性体液中HIV在体外自然状态下的抵抗力,对减少不明原因的HIV感染、确保可能接触阳性体液人群的安全极为重要,也是AIDS预防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室温下HIV可保存活力达7天[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室温在37℃下,HIV在含血清等有机物的液体中感染活力可持续较长时间(14~21天);在水溶液中可持续7~14天;而在4℃下无论有无有机物存在,感染活力均>35天[2,3]。HIV能耐受低温而对高温敏感,煮沸可迅速灭活,常用的消毒剂如70%乙醇、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均能灭活病毒。HIV对紫外线不敏感,紫外线不能杀死HIV,但可减低其活性。

HIV传播的条件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有足够量的HIV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HIV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HIV可以通过溃疡或皮肤上的破口、阴道、直肠黏膜或者口腔上的微小撕裂或直接经带血液的针头或输入感染者的血液而进入人体。因此,能导致皮肤或黏膜破损并伴有接触他人体液的行为都具有一定风险[4]。

潜在的传播途径

共用器具:如共用剃刀、牙具、浴室的修脚刀等。目前大多数理发店美容院都存在使用共用剃刀的现象,即用同一把剃刀给不同的顾客刮胡须或细小的毛发,包括男性、女性,甚至婴儿。在家庭中室友朋友互相借用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也十分常见。剃须、修眉时经常会使面部皮肤发生轻微擦伤造成出血。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这些细小的损伤,所以忽视了其危险性。刷牙时经常会发生牙龈出血,共用牙刷也有造成血液接触的可能,从而导致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已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能通过使用共用剃刀进行传播[5,6]。

使用消毒不严的器具:一些有创美容术,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暗疮针等。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使用的器具若反复使用,消毒不严格也可能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非一次性针灸针:非一次性针灸针可能导致血液接触,有传播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意外事故:有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车祸、打架斗殴等。车祸中可能造成血液接触,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如果一方带有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传染给另一方,只要有是血液接触的情况下,皮肤有破损都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毒。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不同人群对可能感染HlV的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还应对生活中容易忽视的艾滋病传播方式引起重视。

避免使用共用器具:不要互相借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到理发店理发时可以要求理发师使用一次性的刀片或者自带器具。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

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进行有创美容:穿耳、文眉、纹身时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在使用完这些器具后都必须要严格消毒才能防止疾病传播。因此顾客应选择正规的美容医疗机构。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不到没有消毒保障的地方打针、输液、手术、拔牙、针灸,特别是进行牙科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已有研究指出,目前牙科治疗中存在着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交叉感染途径[7]。

避免与他人血液接触:公共场所凡是出现人出血的场面,都要高度警惕,采取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当有人流血时一定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皮肤,可以用衣服、塑料隔开。身上有皮肤伤或皮肤病的人不能去处理其场面。任何碰过陌生人的血的东西都应消毒或一次性处理。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参考文献

1 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0.

2 樊卫平,李敬云,鲍作义,等.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6-18.

3 Resnick L,Veren K,Salahuddin SZ,et al.Stability and inactivation of HTLV-Ⅲ/LAV unde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environments[J].JAMA,1986,255(14):1887-1891.

4 吴昊,张彤.艾滋病病原学与传播途径[J].北京医学,2005,27(6):371-373.

5 田莉,刘涛,李小春,等.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17-4419.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疏散;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防火是建筑本身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设计内容,在设计防火规范中规范的设计要求包括了对烟火的控制与高效的疏散人员,而人员疏散是防火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我国的防火设计起步很晚,在应用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体系,性能化的分析与设计思路还没有成型。虽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了相关规定与要求,但是其灵活性欠缺,从本质上还不能全面指导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在实际的设计中应在规范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并设计出适应建筑本身的防火体系。

1、概述

经过大量的火灾案例所总结出来的传统规范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因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总迎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建筑物让人感觉非常的壮观,但是出于防火方面考虑却让人头疼。早期的做法是通过专家论证,从而得出建筑物的防火投入,虽然专家论证能够为建筑物量身打造一份防火方案,但是由于专家论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方案所得出的结论,所以不具有推广性。这样就出现了对于不同的工程遇到的同样的问题需要不断重复的论证,由于不同专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造成了极大的资产浪费。同时由于专家水平的高低存在差别,不同的业主面对同样的情况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样也对论证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只有运用成熟一条则修订一条的原则,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使标准能够与时展相匹配。此外,应提高防火性能评估设计的研究速度,此项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践了一定的时间,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故我国可比照国情进行修改并借鉴。

2、工业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问题分析

工业建筑是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主要包括生产(加工)车间、实验车间、仓库、独立实验室、化验室、民用锅炉房、变电所和其他生产用建筑工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很难适应功能高度集中的各种工艺生产区间。在工业建筑设计中防火与疏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2.1、采用不科学的防火分区设计

一般为了解决常规工业建筑内生产辅助区内使用人数不多,并且需要和工艺生产区紧密联系的问题,厂房会采取合并分区的防火设计模式,就是将工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二者合并为一个防火区进行设计。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及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但是仍然有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即使没有达到上述条件也采取这种合并分区的防火设计,再加上工业建筑中内隔墙数量都比较少,内隔墙与外墙、屋盖间的空缝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防火隔墙和疏散通道起不到应有的防火、隔烟作用。

2.2、工艺生产区功能复杂

工业建筑里也有大量的综合性厂房,往往会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比如照明灯具,驱动电机、大型电子计算机等,这些电子设备的配电线路密如蛛网,一旦一处出现电火花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火势将会沿线路迅速蔓延。例如,服装加工厂这种生产厂房内不仅存放有大量布匹和毛线类衣物,厂房内由于生产需要还配置了照明工具、大功率的服装缝合机器、生产原料和成品服装的传输工具等电器设施,生产区间内到处都是衣物的棉絮,一旦出现明火或是电火花,厂房必定会陷入熊熊大火的危机之中。此外,一些新型的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也提高了厂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3、火灾蔓延途径多,疏散困难

工业建筑里的一些高层建筑物内部一般都配有电梯和楼梯井、电线电缆井,如果这些竖井没有加设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隔断措施,火势大起来必然会上窜到上层楼房,这样火势就更难以控制和扑灭。而且,有些厂房本身就生产一些易燃的液体,一旦出现火苗,火势也很难控制扑救。在人员疏散时,由于疏散主要靠楼梯,对于一些人员比较集中的高层建筑里,火灾发生时人们由于本能而盲目的选择逃生路线,跟着人流量比较大的队伍走,这样极易出现拥挤的状况,大大减慢了疏散速度。

3、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与疏散措施分析

3.1、合理设计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工程的性质,按照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确定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面积。在划分防火分区时,人防工程的防火分区按使用面积算,其他建筑按建筑面积算,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面积可按规定增加一倍,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应按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而不能机械地全部面积增加一倍。建筑设计中处理好各类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与合理使用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但通过认真的研究和实例分析就可以发现,合理划分防火分区、优化分隔措施并不一定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例如可以使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系统代替防火墙,这样既不会占据厂房的使用空间,危险发生时还可以起到隔离起火区的效果。

3.2、提高自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自救能力

若要从根本上杜绝火灾发生的可能,那就要从平时加强我们个人的消防意识开始做起。不乱扔烟头,不在厂房禁烟区吸烟,不在厂房内点明火等这些要求我们都必须做到。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本领,例如火灾发生时,应尽量走楼梯向下疏散,靠近楼顶的楼层,也可疏散至楼顶;或者可躲进避难层、避难间等待消防人员解救;如果发现整个楼道浓烟弥漫,分不清东西南北时,干脆就不要乱动,可紧闭房门减少烟气、火焰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用湿毛巾堵塞缝隙,等待救援。

3.3、完善消防设施

在一些建筑中,扑救火灾还是主要依赖于室内的消防供水设施。所以为了减少火灾发生时扑救工作的难度,我们在最初的建筑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室内消防水量够不够用、消防水带耐压系数等问题来配备消防设施,做到防范于未然。

3.4、定期检查相关的电器设施和线路

由于部分工艺生产区间的功能比较复杂,厂房内有大量易燃物体和电器设备,配电线路很多等因素容易引发火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在建筑设计的开始,根据实际的生产区域面积,计算好一定条件下工艺生产区间所能承载的生产负荷,尽量简化其功能,增加生产的安全系数。此外,对于那些在生产活动中需要电器设备较多的工业建筑里,人们应当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以免出现电线绝缘层老化脱落引发火灾的情况出现。

3.5、设计性格的醒目标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他的身体做出的动作并不是理智有意识的行为。特别是在火灾现场,人们的认知和决策能力会变得很差,人们往往是本能地选择逃生行为,并不能在合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疏散决定。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在建筑物标示的设计中改进,比如我们可以在醒目的地点放置一个建筑物的小模型,让人们能清晰地知道建筑物的构造,在电梯内张贴紧急逃生的线路图或者用醒目的颜色来显示逃生指示灯等措施,让人们即使在危险发生时,也可以按照这些指示路线逃生,避免人员伤亡,减少企业损失。

4、结束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在不断的改善,但是其不能包含所有的实际情况,建筑的形式和用途的复杂性导致其所要求的规范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建筑设计要求。因此应从建筑功能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避免经济利益对防火设计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耐火极限、通道设置等合理配合,利用规范的基础性作用,合理设计建筑的防火结构,并充分考虑疏散效率的影响,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火灾疏散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安全。而对于工业建筑,由于其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厂房的具体规模、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设计防火分区,在建筑内活动生产时,工艺生产区和辅助区要隔开,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性能和配电线路,建筑物疏散标示要醒目,同时,在厂房内生产活动的人们也要在平时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防火自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初探高层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技术[J].科技资讯,2014,06:61.

[2]毛应.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06:45.

[3]郝进.高层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4,03:94-96.

[4]王延尚,王贝先.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219.

第7篇

【关键词】 老年群体;三高;预防宣传;急救措施

临床上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统称为三高症,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有老年人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1]。老年群体对于卫生健康教育及临床治疗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人群。本文就对老年群体所展开的健康宣传及临床所采用的急救措施的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236位老年三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0例,女性10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50-62岁之间,辅助诊断支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史已有数年,坚持服用降压、降糖及调脂药物,效果不明显。

1.2 方法 对本文所观察的236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对患者有关三高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同时通过健康宣传是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经过健康宣传及临床治疗后,观察患者了解三高疾病的程度及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

2 结果

2.1 经过2个月的健康教育后,此组患者对三高疾病的了解情况统计结果:

【注】将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三高疾病的了解情况达到:了解及一般统计为健康教育有效,由表一可见,健康教育的整体有效性达:80%。

2.2、统计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及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注】: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达到控制及好转的患者统计为治疗总体有效,由表二可见,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88%。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发现,对老年三高患者在进行积极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阶段对于老年三高人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与饮食调试相结合的。药食本同源,药偏致病,食为养生,三高症的出现主要是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因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临床上药食同源疗法也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三高症一般不会出现危急症状,但临床上有一些患者放纵病情发展,不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治疗,也会出现急症。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及糖尿病被公认为是引起卒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三高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情况,需要作紧急处理,及时准确地处理高血压急症十分重要,可在短时间内使得病情缓解,预防进行性或是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治疗原则主要有:迅速降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合理准确地选择药物。若出现合并症时,如脑出血、脑梗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等等,不可一味地盲目降压,需要权衡器官关注量问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是高血糖的并发症,在处理过程中,要求做到病情良好控制,及时地防治感染等并发症及其它诱因,尽量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同时消除诱因,注意病情变化过程,及早发现和处理。对于三高人群的治疗,总体上要把握住改变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得到患者积极的配合,对于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老年人属于生理衰退阶段,患病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出现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需要长期服药。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根据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教给他们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法,使其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促进健康。预防教育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的知识教育,使得他们能够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预防措施。紧急情况下怎样和社区医生联系。老年人对于药物的排泄慢,且肝肾功能减弱,因此治老年病不应将药物治疗作为首选。老年人应该学习良好的养生心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修身养性充实精神世界,自然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患者正视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不断地提高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自我护理能力,使得三高人群获得规范的治疗和理想的血压、血脂及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亢秀英,刘文玉.老年人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治指导[J].青岛医药卫生,2003,35(1):28-29.

[2]莫洁玲.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1,7(12):67-68.

第8篇

【关键词】电动机异常;原因;防范措施

1 概述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定子是电动机的固定部分,用于产生旋转磁场,主要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基座等部件构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和转轴等部件组成,其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作用下获得转动力矩。因此,电动机定子引出线必须接线正确,才能获得均匀的旋转磁场。另一方面,电动机转子也应该完好无损,才能获得稳定地转动力矩。笔者也正是通过一起由于电动机定子引出线接线错误和一起由于转子鼠笼条异常导致的电动机故障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异常现象

1.1 电动机定子引出线接线错误

电动机定期检查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申请运行人员上电试运行,运行人员到达现场后,将电动机控制把手由“切除”位置切至“启动”位置,电动机启动后瞬间进线开关跳闸,进线开关保护模块弹出。

1.2 电动机转子鼠笼条异常

该电动机在正常启动运行大约15分钟后,发出尖锐的金属摩擦声,之后,电动机内部发出火光和浓烟,电动机内部着火。停电检查后,发现电动机相间及相对地绝缘均为零。

3 异常原因

3.1 电动机定子引出线接线错误

该电动机接线为三角形接线,每相定子绕组每端均有两根引出线,即U1、V1、W1、U2、V2、W2各有两根。工作中,解开该电动机的两根W2引出线时,发现其中1根W2引出线标识脱落,但工作人员未及时补充标识,也未将两根W2引出线包扎在一起。恢复接线时,工作人员未经仔细检查,将引出线标识脱落的W2与1根U2错换位置(如图1所示)。引出线接引完毕后,工作人员未检查出接线错误便恢复了电动机进线电缆,之后,仅测量该电动机整体对地绝缘电阻大于70兆欧,具备上电条件。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确定该电动机绕组引出线接线错误,导致进线电源A、B相短路,从而进一步引起开关过流跳闸。

电动机按照正确方式接线后(如图2所示),电动机启动平稳,运行正常。

3.2 电动机转子鼠笼条异常

对烧毁的电动机进行了解体检查,该电动机转子绕组共有58根鼠笼条,其中28根转子绕组鼠笼条已经开裂,有11根鼠笼条与定子铁芯发生摩擦,其中有一根转子鼠笼条的端部已弹出,(如图3)正是该铜条刮坏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引起绕组对地及相间短路。

该电动机为厂房6kV渗漏排水泵电动机,电动机正常运行中启动频繁(每天启动10~12次),在电动机启动电流由零持续到最大值的这段时间区段内,电动机端环电流迅速增大到最大值,因鼠笼条在起动过程中的挤流效应,鼠笼条中强大的电流大都集中在槽口,使鼠笼条上下之间产生很大的电流密度差。鼠笼条发热与电流的平方和时间成正比,由于鼠笼条上下的不均匀温升会使鼠笼条产生向转子中心弯曲的应力;端环中强大的起动电流使之发热并产生径向位移,造成鼠笼条产生背离转子中心的弯曲应力。

由于鼠笼条铁芯冲孔工艺差异,使鼠笼条嵌装的松紧程度不一样,当鼠笼条在槽内存在径向间隙时,鼠笼条上的径向振动力会传递给端环。由于各鼠笼条中电流的相位不同,传递给端环的振动力会使端环产生扭曲,受力最大的部位仍是鼠笼条的焊接处。由于热传导性能差异会使各鼠笼条间产生不均匀的温升,因而各鼠笼条之间将产生不同的轴向位移,使鼠笼条产生轴向的拉应力,且使鼠笼条产生电磁振动应力,特别是在电动机刚起动的瞬间,振动幅值达到最大,是运行时的50--60倍,频率达到100Hz,随着转速的升高和起动电流的增加而增大。因各应力作用点大都集中于鼠笼条与端环口附近,且每起动一次便交变一次,这样各应力的破坏作用随起动次数的增加和温升积累而增大。

由此可见鼠笼条在启动过程中不仅受到膨胀力、离心力的作用,还受到电磁径向力的影响,使鼠笼条弯曲变形。由于鼠笼条受到交变应力作用,反复弯曲,金属疲劳,达到一定极限必然断裂。

与端环断裂后的鼠笼条运行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断裂端从槽中脱出,因各鼠笼条在槽中的压紧度不一样,压紧度小的将脱离的快,脱离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定子铁芯进行摩擦,并导致定子绝缘因为与鼠笼条的摩擦而损坏绝缘,造成电动机定子发生相间短路接地而导致电动机烧毁。

对烧毁的电动机更换同型号电动机,更换后,电动机运行正常。

4 防范措施

4.1 电动机定子引出线接线错误

(1)在解开电动机引出线前,仔细检查电动机引出线各标识是否完整、正确,对缺失的标识及时补充。

(2)恢复电动机引出线后,仔细核对接线是否有误。

(3)电动机接线结束后,解开电动机软启动器出线电缆(即电动机进线电缆),用双臂电桥测量电缆AB/BC/AC间直流电阻,电阻平衡表明电动机接线无短路、开路现象。

(4)检修后首次启动电动机时,采用点动方式,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2 电动机转子笼条异常

(1)在每年的6kV电动机定期试验的常规项目中增加转子鼠笼条断裂试验项目,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3年一周期进行6kV电动机定子在盘车过程中的1.5UN交流耐压试验,检查电动机绝缘是否合格。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运行维护, 进一步提高检修质量,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经济合理地调度电机运行方式,适当减少电动机的启动次数,同时避免同一台电动机的连续启动。

5 结语

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错误或转子笼条扫堂现象均能造成严重的故障。本文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两种最典型事件,简述了两种事件的异常现象,并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两起典型事件产生的原因,对异常现象做出解释,强调提出了电动机此类事件的防范措施,为电动机同类事件的分析处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世元.电机学

[2]朱建山.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与研究

[3]刘祖高.三相交流异步鼠笼式电动机转子断条浅析

第9篇

关键词:第三方理财机构 法律监管原则 监管措施

自诺亚财富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后,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闯进更多人的视野。据银行业监管部门统计,仅在北京,各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就不少于300家。第三方理财最早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香港地区在10余年前起步,而中国大陆则还处在起步阶段。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60%的市场,英国大约为55%,澳大利亚大约为50%,中国香港大约占30%。目前我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占比仅为1%。然而,我国高净值人士数量急剧增加,理财需求也日趋强烈。可见,国内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各种资本聚集在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原因。

一、中外第三方理财机构特点之比较

目前我国第三理财机构可粗略分为三个类型:诺亚类和展恒类及恒天类。分类依据是三者的产品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诺亚财富产品结构中 PE要占到60%以上,固定收益信托类大概30%,阳光私募10%左右。展恒理财为客户配置的主要产品是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脱胎于中融信托北京第一财富中心的恒天财富,则是“信托系”的代表,其公然宣称主要专注做信托理财产品。但总体而言,我国80%以上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推介的产品是信托。其原因主要是信托产品销售风控措施较为严格、客户接受度较高。

然而,如果我们把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具体的中外对比,可发现有如下不同:

第一、我国第三方非纯粹第三方,反而类似金融中介机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第三理财机构还处于艰难的成长期中,业务、市场、品牌、口碑等都是百废具兴,第三方为了生存只好在各大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证券等夹缝中求生存与发展。

第二、营利模式不相同。境外,向客户和机构收费并行;我国,主要是向是金融机构的佣金,向客户收费还“不太现实”, 也无法收取咨询费和会费。所以从“营销服务”模式,转向“私人理财管家”模式是中国第三方理想之路。

第三、市场经济法治化程度不同,影响中外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不同发展与监管效果。境外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相对发达,这种较高程度的法治化有利于监管。

第四、理财观念也有较大的差异。境外较成熟,国内较保守。成熟的理财观念使人培育着良好的权利意识,也能投资理财显得更为理性与理智。

第五、法律完善程度也不太均衡。境外如美澳都有较系统完备的法律规制方法,国内却几乎为零。这种法律法规的欠缺既不利于第三方理财的监察管理,也不利于其稳健发展。

针对上述不同,在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监管时需注意以下相关的监管原则与监管措施,才能使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健康茁壮成长。

二、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法律监管原则

1、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所在。在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监管中,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界定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性质、模式、监管机构、业务范围、行业规章、法律责任等。而现在的问题正是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立法监管上缺失。对此,我国可充分借鉴境外一些第三方理财监管经验成熟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适度与谨慎移植,加快构建我国第三理财机构的法律监管系统,从而促进其稳健合规的发展。

2、扶持原则

鉴于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巨大的发展潜力,精英阶层随着财富的逐渐积累有着强烈的理财愿望,我国面对这一新兴的行业,要本着与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原则对第三方理财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以便使这新生儿能在国家政策与法律的扶持下稳步前行,沐浴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阳光之下。

3、引导原则

由于第三方理财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致使这一新生行业野蛮生长,无序竞争。这就得依靠国家在政策扶持中进行正确引导,才有利于第三方的正确繁荣与发展。比如,中国证监会在2010年10月推出了投资顾问制度,虽然基于简单荐股模式的狭义型投资顾问也在2011年市场的寒潮中遭遇了初推期的尴尬,但这毕竟是种有益的行业资格引导,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4、公平原则

众所周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并称现代金融行业四大支柱。这些金融行业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而发展迅猛的第三理财却处境尴尬,一方面地位不明,至少目前还不是金融行业;另一方面也暂无人监管,这种放羊式的自由,其实使第三方理财机构游离在制度之外,一旦出事,则整个行业因为没有规范而面临重新洗牌的危险,这种不公平的地位和不明朗的未来,无疑给这一行业蒙上阴影,从某种意义上制约了它的发展。

三、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法律监管措施

针对缺失监管的第三方,我们应在坚持法治、公平、引导、扶持等原则,合理构建与主动创新。具体而言,监管措施主要有:行业准入制度;职业准入制度;风险控制制度;探寻技术支持制度,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制度等。

1、行业准入制度

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的产品涵盖信托、阳光私募基金、PE产品,未来还有公募基金。这几个产品分别由银监会、发改委以及证监会监管。最可行的模式是每个销售牌照都拿一个,然后由三方的共同监管。但是这如九龙治水,监管成本也会非常高。可行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第三理财机构的行业准入制度,规定相关的行业性质、业务范围、资金要求、监管内容、法律责任等。对符合行业准入制度的机构发放营业牌照,并通过年检及考核的方法对其时行跟踪鉴定与监管,优胜劣汰,从而保证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品牌性与认证性。

在发牌照时有两种方式。一是分类式,二是综合式。分类式是指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不同的产品,就由相关的鉴管部门发给相关的销售牌照。发行信托产品,必须要有信托牌照。目前的基金销售和保险销售都有专门的资格认证。二是由有权机构发给第三方理财机构综合的能销售市场上应有的产品的牌照。这一设想有一定难度,譬如: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下,由谁牵头作为有权机构使行颁发牌照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暂时不得而知。

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发放之后,笔者希望尽快明确第三理财机构的性质:是不是金融机构?如何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定性定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职业准入制度

如同要获得律师证才能从事法律职业一样,我国需要规范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从业人员资格,规范理财规划师的认证体系,提升理财人员的专业素养。

第一、要制定第三理财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投资理财需要综合性的素质与能力才能真正做好高端客户的财富管家。首先,理财顾问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资质。如良好的教育背景、金融业从业经历、所获各种殊荣,都能作为初步判断理财顾问资质的标尺。其次,理财顾问应具有理财资格或水平证书,比如CFP(注册金融规划师)、RFC(注册财务顾问)、RFP(注册财务规划师)等。最后,能否制定好的理财规划的方案。好的方案的评介标准总体原则是为客户谋求投资理财利益的最大化,理财方案风险可控度是否合理。

第二、要重视理财人才培养。美国的理财队伍大多是经验丰富、信用优良、有金融或法律从业经历成功人士,而我国合格优秀的理财人员很是缺乏。这需要我们加强理财人才的培养,尽快建立一支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理财队伍。与此同时,高素质的执法监管人才的培育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3、风险控制制度

第三方理财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可借鉴其他金融法律法规,强调第三方理财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等风险防范与控制。具体可在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资本要求、产品风控、责任认定、法律途径等方面进行相关的风控制度的明确与落实。也可借鉴其他金融行业进行风险控制较成功的制度,例如信托公司在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前进行的各种风控措施与要求都可合理地适用于第三理财机构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4、技术支持制度

应研发及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尽管可能作用不会很大,但从长远看,第三方支付平台确实为第三方销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物理支持,将来第三方机构销售可能就不再会出现开车带客户去银行买基金的现象了。无论是第三方支付的获批还是更多的第三方销售机构面世,都为改变理财销售市场所迫切需要的。证监会在发展基金第三方销售业务上一直持鼓励态度,民生银行与汇付天下以及天相投顾的合作都是在其鼓励之下。

5、行业自律制度

应尽快成立行业自律组织——第三方理财机构协会。一个行业除了需求国家法律法规的引导与监管外,自己形成一种自律的组织也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种行业自律组织能充分调动集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形成良好的职业行规与职业道德。如同律师有律师协会一样,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应成立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诸如第三方理财机构协会等,名称并不重要,重要是建立相应的协会规章,督促行业内的公司企业及从业人员能共同遵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我国第三理财机构监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众所周知,法律的有效实施要依赖许多法律外的东西,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更好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监管,我们还应注重从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法律监管效果。

1、培育健全的法治市场经济

纵观境外第三方理财机构较为成熟的法律监管经验,我们会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而且社会信用体系相对完善。正是这种健全的市场经济滋生了理财机构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市场经济孕育着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反观作为建设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我国的当今国情,如果要从经济的考量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法律监管,我们应重视信用体系的创建,在从事工商活动时要时时落实诚实信用原则,把相关的经济活动纳入法制的正确轨道上,所以培育健全的法治化市场经济势在必行,好在我国已在路上,假以时日,我们有理由看到这是一个富有希望的锦绣前程。

2、重视培养理性的理财观念

法律是文化的一种,而理财主要是经济行为。这两者看似关系不大,其实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境外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国家或地区有着正确的理财观念。特别是信托法原理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会相信独立理财机构的理财规划或资产配置建议有利他们财产的保值增值,加上出于避税等原因,极大的刺激了理财机构的兴盛与发展。而中国素来有藏富丰富的文化传统,没有像西方有着要财富管家的习惯,加上社会诚信体系的缺位,诸多高净值精英人士无法真正做信托法上所说的“正信任而托付”进行理财行为。这种传统文化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第三理财机构的发展,当然也不利于对这些理财公司的监管。

3、发挥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

从长远的角度看,一种制度的良好建立与实施,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是必需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不可能发展如此蓬勃兴旺。第三方理财机构相对于银行、券商来说,还处于弱势,而且实力强者不多。我国现如今正在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为人民服务是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当我们把“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人财产”庄严地写入宪法后,现对我国高净值的财富人越来越多的资产配置及理财规划,第三方理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适时而起时,我国政府应顺应民意,本着藏富于民,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这类机构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与引导,从而使第三方理财机构这个野蛮生长的新生物能在国家与政府的正确的扶持与引导下走上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稳健茁壮的成长。

五、结语

第三方理财公司稳健发展需要内外两方面支持。首先、第三方理财机构自身需要加强管理资金的安全性和品牌影响力、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诚信体系信誉、从而扩大客户规模提升业绩和服务。更重要的是,在宏观管理方面,尽早弥补第三方理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管理政策的空白。缺乏行业执业标准、囿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模式、没有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管理,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市场的迅速成长。因此,尽快把我国第三理财机构纳入法治轨道促其安稳发展已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就是及时落实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法律监管原则与相关的鉴管措施。

可以预见,未来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定是海阔天空大有可为的市场,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能在这个日益发展的大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而健全完善的法律监管无疑会使分蛋糕过程更加公正公开,力求结果公平。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喜荣,李丽荣. 我国第三方理财发展探讨[J]. 金融会计,2008(1).

[3] 郑文.第三方理财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1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