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工仪表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4: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工仪表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电工仪表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方法;中职

电工仪表与测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技术课,学好本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而且也能为学生生产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供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学生使用的通用教材,总体上适合我校学生使用。但是这门课不像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那样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研究的对象是各类仪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内容零乱、记忆量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觉得枯燥乏味、无从下手。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快捷、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教具展示

我们通常在教学中会将相关教具展示给学生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刺激学生的视觉,使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影像。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对各类仪表的结构、功能的理解与记忆大有裨益。例如:对于磁电系、电磁系、电动系等仪表测量机构的分析,可以分别选用这几种测量仪表,拆去表壳(可看到测量机构部分)后带到课堂上。在讲课时,对照着仪表的某一组成部位讲述其作用及工作过程,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系列仪表的测量机构的异同,然后再让学生复述各仪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适用范围等,加深印象。

二、联想教学

联想教学是先引出仪表的核心结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发散式思维,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基本装置,再进一步联想到各类仪表及其结构特点等。对指针式仪表来说,测量机构(磁电系电流表)是它的核心;对数字仪表来说,数字基本表是它的核心。由测量机构进行放射式联想,可将仪表基本概况一览无余,如指针式仪表核心测量机构五部分装置四大系仪表结构、原理、代表物等,即由指针式仪表核心引出测量机构,然后按其各部分元件的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分为五部分装置。这五部分装置中有三个是力矩装置,由三个力矩的特点及组成元件联想到四大系仪表的结构特点,再由此联想到各类仪表。如磁电系的电流表、电压表,电磁系的电流表、电压表,电动系的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相位表,感应系的电能表等。另外可联想到以磁电系为表头(测量机构)的万用表,互感器型钳形电流表,以磁电系比率表为测量机构的兆欧表,以磁电系表头为检流计的单双臂电桥,以电磁系表头为测量机构的钳形电流表等。由此再引出上述各种仪表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三、口诀记忆

对于典型的定理、定律等,已有前辈对其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形成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口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记忆的繁杂、枯燥,增强记忆的趣味性,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将口诀摘抄如下:

1.压别短流别开,一百伏与五安

这两句是帮助学生记住互感器的正确使用及额定值的。简单的12个字包括两个含义:其一是说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短路,额定电压为100V,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额定电流为5A;其二是说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工作于开路状态,可以接熔断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工作于短路状态,不能接熔断器。

2.内因为基本,外因是附加

这10个字概括了引起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的原因,即由内部因素引起的误差为基本误差,如仪表活动部分存在摩擦、仪表零部件装配不当等引起的误差;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误差为附加误差,如仪表周围存在外磁场或电场的干扰,温度突然变化,仪表没有按正常位置放置等引起的误差。

3.左力右电

这句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左、右手定则在分析各类仪表工作原理中的应用,即判断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则用右手定则。

四、分类对比

各种电工仪表的结构、原理等性能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使用分类对比,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根据进度,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对比、总结。例如各种测量机构的对比,各种数字式仪表的比较,还有功率表与电度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相位表的异同等的分析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把已学的知识串起来,将各种仪表分门别类,加深记忆。

再枯燥乏味的课程,只要有一套严谨、实用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惠群.电工仪表与测量[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工仪表实训 实践动手能力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也从最开始的一纸定乾坤转向了当下技能操作优越型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社会指挥棒的驱动下,对于即将迈出学校大门,走向社会大潮的学生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夯实知识储备,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才能更顺畅的胜任本职工作,立稳社会角色。所以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就成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于是我校针对所有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工仪表实训】实践教学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万用表项目的制作和调试全过程。本实训中,教师转变原来教书匠的身份,而是作为指导者,提示并监督学生完成各阶段的工作。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学习并掌握教学计划内的全部教学内容,最终完成预期产品,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设【电工仪表实训】课程的意义

中等技术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电类专业的学生,万用表是再熟悉不过了,它经常被用于电工、电子实验检测过程中,而且万用表携带方便,一表多用的特点在电工测量仪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不但可以对万用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还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除此之外,整个过程还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干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在实训中的应用

在中专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下了很大功夫和精力,但课堂上学生真正学进脑子里的知识并不乐观。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俨然已经不适用于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学课堂了。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项目驱动为主导,给学生设置情景,布置任务,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高标准的完成任务。让大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潜力,体现自身价值,达到“教”与“学”的共赢。项目教学法在本实训过程中具体实施如下:

(一)设置情景,布置任务

将实训场模拟成现实中的工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车间主任的角色,只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即作为工人,并要按照5S企业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包括考勤、纪律、环境的保持以及懂得相关生产技术要求和安装工艺等。本次任务是让大家在56课时内,按照图纸将一块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套件组装好,并经调试后成为成品。由教师做课程介绍,安全教育及考核介绍。

(二)进入角色,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任务,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焊接技能。所以有12课时留给大家练习焊接,包括被焊物管脚的处理、了解焊接工具及材料、正确掌握电烙铁的使用方法、焊接操作的5步法、良好焊点的形成条件及合格焊点的判别标准等。教师对整个焊接练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焊接成绩进行评定。对不合格的员工重点指导,使其达到要求标准。

(三)全力以赴,完成元器件组装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焊接技能的基础上,就可以向更高层次的组装部分迈进了。当然,要想高效率的完成组装模块还必须懂得如何识图以及正确识别不同的元器件并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正确安装。这个环节是能力的一个提升阶段,也是最能激起大家学习兴趣的阶段。学生通过识别出各种元器件,可以按照图纸的提示找到线路板实物的对应位置,并按照教材提示和相关工艺要求进行准确安装;为了确保焊接质量,还要进行焊点检查以及焊后处理。这一连续完整的过程一旦被学生掌握,线路板元器件的安装以及整机组装就会进行的十分有序和顺利。

(四)针对半成品,进行全面调试

学生经过将近50课时的劳作,终于要检验自己劳动成果是否已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更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时刻。装好电池,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万用表进行各个测量线路功能的调试,并在调试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万用表出现的故障,方便接下来的问题查找和故障维修。调试成功的同学心情非常激动,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实现自身价值。而经过查找故障点,排出万难,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将表修好的学生,心情就会更加的激动。因为他们不仅对万用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能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维修,是自我的一种超越,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赞赏。

(五)评价总结,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本次实训,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所学、所做、所感,并对本小组同学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提出仍存在的问题等,为以后更好地完成任务积攒宝贵经验。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及期望。

三、项目化教学之所以备受学生欢迎,取决于六大特点

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热爱的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连续认知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

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的探索方式、作品的展示、以及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等。

评价特点:项目化教学的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等。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明书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ISBN 978-7-200-05188-9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

实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6-02

维修电工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等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社会开展“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熟练使用常用电3232具及仪器仪表,识别、选择、调整常用低压电器,学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部分高水平学生可以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本课程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能后,可以胜任企业里安装、操作、维修等电工岗位。

然而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造成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取证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到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必须对现行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能力实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因此,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打破传统以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线索的教学模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真实的企业岗位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行为,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实施教学,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同时通过对实际线路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实验,并体验企业对实际岗位的要求,逐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路

维修电工的工作涉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典型电路的安装与线路的检测、专业工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对这一岗位的调研,及行业专家的深入分析,根据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将本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基础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实训。以上四个模块是以完成维修电工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通过真实的项目环境培养职业素质。同时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初级”的基本应会要求,涵盖了“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应知、应会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于课程教学中。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的课程实训内容

针对安装、操作、维修电工等职业岗位对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和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既能贴近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又可实际操作的学习情境,如触电急救训练、电工仪表与实测、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查、电动机控制电路制作与调试等项目。将学习情境分成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学项目丰富,内容充实,针对性强,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的实训内容见表1:

四、基于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模式设计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全在实训场地和生产车间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讲、练、示范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学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特别是在生产技能训练中,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实际生产,得到实际技能训练。在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中,都以生产实际中的规程、规范为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条例,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整个实训内容占用三周教学周,共计90学时。其中基础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应用技能实训占用22学时;综合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生产技能实训占用28学时。基础技能实训分为5项实训内容,10个单项实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应用技能实训主要侧重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分为6个实训项目,主要学会控制线路的连接、调试方法。综合技能实训以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为主要实训内容,分为3个实训项目,主要完成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任务。生产技能训练主要是根据校办工厂的产品调整实训内容,目前实训项目是电动吊篮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融入教学过程。

五、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考核体系

第4篇

1.1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识图和正确绘制电路图;熟悉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汽车电动机与控制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汽车常用电路元器件、变压器及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符号、参数、功能及选用方法;掌握必需的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与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进行基本电路检测的能力;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汽车控制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2)实践操作教学目标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电子元器件能力;掌握使用万用表判别电子元器件的极性与好坏的能力;能正确安装、测量与调试各汽车单元电路;具有电子电路安装、焊接基本技能,及电子线路故障的检测、分析及故障排除;具有查阅资料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整车电路性能的分析判断与维护能力。

1.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通过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调研定位了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从而确定了典型工作领域,归纳出行动领域,最终转化出学习领域并设计学习情境。课程改革设计思路为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工作领域转换为行动领域学生毕业后工作领域通常为: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涂装、汽车商务等。以汽车维修电工工总为例,学生的就业岗位是汽车维修电工,学生毕业后,如想胜任该工作,需要学习的知识(行动领域)包括:汽车动力系统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车身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空调的检测;汽车总线路的识读与连接等。第二个转换: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组与企业专家,通过对行动领域进行剖析,在任务实施时,尽可能营造真实的车间环境,设计出7个学习领域内容分别是:学习领域1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2交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3汽车电机与控制电路,学习领域4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学习领域5汽车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学习领域6数字电路,学习领域7汽车电工测量仪表。第三个转换: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以学习领域1知识为例,设计出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以及学时分配,如表下:单元一直流电路(10课时理论6实训4)教学内容和要求:(1)电路基本概念,要求了解;(2)电阻元件,要求熟悉;(3)电容元件、电感元件,要求熟悉;(4)简单电路的分析,要求熟悉;(5)万用表的使用,要求掌握。训练项目,项目一:直流电路技能训练(4课时)实践内容:(1)使用万用表检查电阻电路的故障(2)使用万用表检测直流电桥电位(3)测量电路中应用KCL、KVL实践目的与要求:(1)牢固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能正确使用万用表,并正确读数(3)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能识读电阻、电容的大小(4)学会按电路图及实验步骤完成接线、调试、观测、分析和记录(5)学会电路中电压、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2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实施

2.1教学条件我院电工综合实训室是为全校开设《电工应用技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而设置的专业技术基础实训室。主要承担电专业(如:电气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电工应用技术项目教学与非电专业(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等专业)的实训及实验教学任务。电工综合实训室有电工综合实训台达到25个,配置了电工工具,各类常用电工仪表等设备,具有实习实训工位50个,可同时进行50人的技能实习或实训。建筑面积应达200平方米。可为电气自动化、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实训及培训。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满足教学要求;实验开出率≥100%,设备完好率≥95%。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和质量,将为我校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训教学将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单,学生依据任务单,资讯,提出问题,教师解惑。教师解惑之后,学生逐渐过渡到通过资料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在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参与教导下,采用项目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抽查两个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进入总结汇报环节。

第5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技校;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9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47

技校电工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电工技工人才,基于电工实训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在实训课程中注重围绕学生展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技校电工实训课程中的意义及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技校电工实训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在技校电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学生对课程、职业未来等深层次的思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而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需要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这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工专业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电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注重思维模式的引导。因此,在电工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技能不断提升,同时教学素养也得到有效的提高。项目教学法在技校电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升技校电工实训课程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校电工实训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一)学习目标的确立

学习目标的确立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减少学生在实训课程中的弯路,帮助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电工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的学习目标为:第一,能够熟练掌握电工操作;第二,掌握对日常电工仪表的使用及维护;第三,具备配电线路、照明灯设备的安装能力;第四,具备对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及维修能力。上述目标所要求的都是一名电工具备的基础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电工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

(二)项目任务的确定

确定项目任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提升学生参与电工实训的动力,帮助学生明确在电工实训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准定位。电工实训课程项目任务主要包括:第一,了解用电安全的相关常识;第二,掌握电工材料的选择;第三,掌握正确使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方法;第四,掌握敷设电气照明的方法;第五,掌握电压器使用方式;第六,理解与掌握电动机的使用;第七,掌握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识别及维护方法。在具体项目任务确定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技能水平、认知规律等保证项目任务的科学性。

(三)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

第一,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项目的大致内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保证问题的探究性和深度,帮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掌握电工基本知识;第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电工实训课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等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电工实训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同时也可以更加形象地将项目展示给学生;第三,在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项目管理方式,合理设计管理模式,将实训表现、出勤率、实训报告等都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组织实施

每个项目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每个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项目实施的时候,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项目任务等在项目实施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确立好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如做什么、怎样做,引导学生在指导下行动,最后自己行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分组,然后每个教师带一组学生,当然学生不要太多,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困境提供恰当的帮助,促进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五)项目实施结果评价

第6篇

【关键词】导 做 评 拓 电工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82-01

中职教育要依据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操作能力。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变教为导”,变“师传生受”为“师导生学”或“师生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并提倡“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样更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以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为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理解难度较大,可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的运用恰好改善了这个现象,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师生的点评和知识迁移拓展,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更能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意识,并且学生的操作技能也会逐步提高。

一 “导”

即教师的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动手操作过程进行启发引导,这是新课讲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每个引导性的问题,注重知识的严谨性和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引。例如,学习“电容器的特性和容抗”(出自《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纯电容电路一节)时,可将这个知识的引导分成三个阶梯型的问题:(1)“电容器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有什么不同?”其意在引出“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2)“电容器对交流电有什么影响?”其意在引出容抗的概念;(3)“容抗的大小与电容有什么关系?与交流电的频率有什么关系?”其意在引出“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和容抗的计算公式。

二 “做”

即学生独立动手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实践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电工学科来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训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学校配备专业的电工电子实训室,还需配置课程里需要的各种元器件、电工仪表仪器和电工工具等。

1.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学习的知识,教师不能代劳

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学生可以自行完成对定理的检验学习。教师更可借助于某些操作性较强的实训项目,例如直流电路的故障排除、日光灯的安装与检修、家庭照明电路的检修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

2.要求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教师要做好演示操作

例如,万用表的使用、电容器的检测、导线的剖削等,这类基本操作要求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 “评”

即评价,一方面根据“做”中的动手实践的结果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将直观的现象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即使学生能通过实验得到一些知识,但也大都是停留在现象这种表象上,这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另外,学生的课堂表现需要及时的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给予鼓励。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操作的条理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拓”

即迁移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使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例如学习了电容器的特性后,举例最常见的功放的放大部分、生活中触摸用电器外壳麻手现象和音乐门铃的电路,学生感觉原来书中的原理知识就应用在他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全员参与,主动学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的高效性。这种教学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要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的学生来说,动手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更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

一、研究背景

2014年新疆钢铁学校对低压电工技能实训进行了课程改革和配套的实训室建设,逐步创建了一个实训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实训保障体系行之有效、实训设备先进适用、教学模式先进高效,集教学、培训、职业鉴定考核于一体的现代电工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训室建设,低压电工技能培训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能很好地实现 “培养适应企业现代技术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一体化教学模块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课程理念的建立

我校一直致力于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职业人才,我们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化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以维修电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遵循认知规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本位、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一体化专业课程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电工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五对接”为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用性为特征,在体系设计上追求大胆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了以实训内容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依据、以模块教学为导向、以课堂设计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环节的设计思想。

(二)课程学习情景的设计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实现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根据电工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毕业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根据以上要求,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重新组织课程,将教学的切入点始终定位在全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各模块内容细化后的教学内容、 对应课时和培养如下:

学习情景一:触电急救与消防

工作任务及学时:

1.触电的抢救方法。(8学时)

2.识别各种灭火器的性能及使用。(8学时)

3.电气设备导致火灾的原因。(8学时)

学习情景二:供电与照明

工作任务及学时:

1.居民供电与日光灯照明电路。(8学时)

2.居民供电与两控一灯一插座电路。(8学时)

3.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8学时)

学习情景三:电工仪表与测量

工作任务及学时:

1.万用表、兆欧表的使用。(8学时)

2.钳形电流表与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使用。(8学时)

3.三相异步电动机首尾端的测试。(8学时)

4.变压器极性与变比的测定。(8学时)

学习情景四:三相电动机的控制线路操作

工作任务及学时:

1.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8学时)

2.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电路。(8学时)

3.线绕电动机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8学时)

4.自耦变压器降压控制电路。(8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较先进的智能实训考核装置,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各个教学单元。讲解中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线提出问题,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跟随教师一同操作,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任务单元。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得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利用智能实训装置提高过程监控的措施,以强化安全作业与规范作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生 《电路基础》 实验课

国发〔2005〕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实验课是学生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将课本知识深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电路基础》实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学生做实验也是如此,如果对这门课没有兴趣,就必然导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上实验课时,笔者会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好奇心,以期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

二、首先进行所教授课程的基础性实验。

众所周知,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应遵守“先易后难”的原则,实验课也一样,应该首先完成所教授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以《电路基础》为例,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如果不首先进行基础性实验,学生很可能难以区分清楚哪一种是电路的串联,哪一种是并联;不知道万用表测电阻时还需要调零;不知道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需要并联于电路两端,用电流表测电流时需串入电路这样一些对教师而言太过简单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了解这样一些知识,那么在完成后续实验时会因这样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而受阻。因此在进行其它实验之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

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脱节。

虽然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但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就像建房子没有打好基础一样,所以在上实验课之前还要保证足够多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脱节。

(一)实验与理论知识不应脱节。因为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他们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现在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各种仪器设备(如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摇表等)的性能、各种电路的特性等,通过动手操作予以验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实验课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电子技术、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专业。

(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不应脱节。在课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和相应的实验教学不应相隔太长时间,最好是在上完理论课后马上进行相关实验,比如在完成了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教学后,最好马上进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理论课与实验课在时间上应衔接好,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实验仪器设备及场地许可的情况下,我们还可将理论课与实验课一起上,让学生上课时直接面对各种仪器设备和电路,学习理论与动手操作同时进行,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可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提前提交实验通知单,以便实验员能及时组织器材,配制仪器,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二)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如:在进行负载星形联接实验时应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先断开电源再改接线路),提示学生当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如电学仪器出现有焦糊味、冒烟时,有过载指示、有器材通电时非正常发热等情况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当电表指针超过满刻度时就要立即断开线路,检查是否超出量程。这些都要事先讲清楚,以便使学生心中有数,减少差错,保证人身安全,以及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在学生首次接触和使用某些仪器仪表的时候,教师要介绍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方法和重要的保养知识,并且作正规操作示范,要求学生掌握正规操作要领。如使用万用表测电阻之前不调零、用示波器测电压时不习惯用衰减档,这些都是常见的不规范操作习惯,必须从一开始就注意规范。

五、搞好实验考核。

在每一次实验课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时间的多少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逐个考核;如果时间不太够用,可以采用从每一组中抽出1到2名同学来考核,他们的成绩代表全组的成绩,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会热烈讨论、互相指正,都怕抽到自己时不会而影响了全组同学的成绩,当然实验效果也就提高了。

六、实验操作结束后应让学生就测量数据与所学理论知识对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每次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完成了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后,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端电压有效值并不等于电感与电阻两端电压之和,以及和直流电路的区别,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相量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七、清点仪器,简单维护保养。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清点仪器,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包括仪器损坏要及时报告老师,器材、桌面上的水渍要用干抹布擦干等。实验课的任务是既要学生学会并完成实验,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好准备。

当然,可采取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怀着责任感,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总会不断地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中,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翔骏.电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福民,姚建永.电工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曹建林,许传清.电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技校电工 理论课 吸引力

一、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热情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才会有求知欲,才会主动思考或讨论,课堂的气氛也比较活跃。比如电磁感应是个难点,为了更为全面地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实践电磁感应实验,并提出电磁感应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来源和强度等。为了高效处理这三个问题,学生就会仔细观察、思考。磁铁切割线圈、线圈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带来的磁通抑制着原磁通的改变;感应电动势能够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得出。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就能够高效掌握课堂的重点。在讲课结束后,教师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然后组织、启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总结,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不再感到理论课的枯燥。另外,教师在提问时,需要围绕课堂内容展开,不能提问那些难度过大、不切实际的问题,否则会起反面作用,不能有效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

二、科学选取教学工具

虽然电是无实物状态的,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模型、挂图、实物、实验电路的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那些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在授课之前,例如在v授《电工基础》时,教师需要准备电感、电阻、电容、线圈、磁铁等等;在讲授《电工仪表与测量》时,教师需要贮备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等。这些教学器材的使用,对于学生学习电路、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等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大大提升理论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取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动画、文字、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使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电机与变压器》一章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较为难懂,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电动机转动的过程:给电机通入三相交流电流、定子转子产生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体在感应电流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转动。这样通俗易懂的动画演示,能使学生很快的理解并掌握电动机工作原理。在控制电路教学中,反转控制线路是重难点,可以制作课件,让无形的电流在多媒体上变得可见,学生就不会再惧怕枯燥的理论知识。理论和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际生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际例子,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例如在讲电阻测量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对宿舍、教学楼、实训楼等场所进行电阻测量及数据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任务中。在某些很复杂线路和机器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工厂参观,便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四、科学组合教材

因为技校办学的特性,一些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就缩减电工类理论课的课时,此外学生的基础较差,这就造成教学质量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对教材有着全面、系统的研究,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便在上课过程中更加透彻、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这一章节时,在通过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时,存在着电路图过多、工作原理过于复杂等问题,为了降低课程难度,可以选择将此部分内容舍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家电设备逐渐增多,学生就会对家电电路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例如功率放大电路、手机充电电路等让学生学习,学生主观性得到发挥,其学习质量和效率自然而然有所提升。

五、小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