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方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4: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方法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德育方法论文

第1篇

教师及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教师认为,德育课就是给学生讲讲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而实际上德育教育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大事,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责任感、专业素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基本的精神素养是支撑学生为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正是由于在教学中没有真正掌握德育课教育的目标与内涵,教师没有将德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德育成为空谈,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途径

1.增加教学中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要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寻找问题,主动探究是非对错,进而加强对自身道德建设的主动参与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并不是增加提问或者多布置一些任务,而是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交流,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度,并要让学生知道老师要讲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开展情景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

德育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因为德育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在德育教育中,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和年龄特征开展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设置的情景、人物、实践中领会课程的内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课程及所开展的活动感兴趣了,就会积极去参与课程,主动去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因此,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教育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讲道理及理论知识,而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在教学工作的实践环节,教师必须紧密结合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而是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要求老师以身作则,做到课堂的授课与课下的实践、交流相结合,在日常积累中逐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育的目的还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其具有宏观感及全局意识,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德育实践会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宽思路,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第2篇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m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军训中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惩罚——责任教育

知心姐姐卢琴教授在书中写到的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的学生,我不仅让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刚刚在我们班级发生里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由于一名同学身在课堂心却不在,以至于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三遍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有顶撞了几句。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在四年级还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级用“痛改前非”一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班级的综合进步奖刚花落他家,他还被学生推荐为小组长,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决定第二天找他谈,先给他一天的时间去冷静。第二天一早,当我找到他时,他很快向我承认了错误,但我告诉他,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两个人身上,你要向当事老师道歉,他拒绝了。虽然生气,我还是很平静的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要有胆量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过错都没有勇气面对,还能干什么?老师知道你是一时冲动,你的本质很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老师只能帮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靠你自己。也许正是我对它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识到的责任,他主动找那位老师道歉了,事后,我们只有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打心里开心。

第3篇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第4篇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转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第5篇

小语种类的通选课更为少见,目前该校除本门课程之外只开设了《实用日语》。笔者观察到德语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广,于是开设了这门名为《快乐德语交际入门》的通选课,2个学分,每周两个课时。本课程是一门德语生活交际的入门课程,以高等学校德语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旨在对零基础的德语学生德语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进行最基本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德语入门阶段所需的语音知识和掌握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基本的语言运用技能,初步了解德国文化,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德语、与德国人交际打下初步基础。为贯彻这一理念,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德语语音知识。因为德语的语音和英语不同,德语单词没有音标,大部分字母的字母读音和其在单词里的读音是一样的,只有个别字母会有多个读音。所以学完德语语音,即使在完全看不懂文章意思的情况下,也基本上会拼读。同时,也注重日常生活常用句子表达以及德国文化知识的讲解。为了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每隔两个月会播放一次德语电影。该门课程的考试形式为口语考试,两人一组做对话。为了对德语通选课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直观分析,笔者特地以问卷的形式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是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参与该项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87人(全班120人),约占总人数73%。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主要为经济类(40%)和文学类(31%)以及管理类(23%)。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挺理想。首先,对于“是否有开设小语种类的通选课“这一问题,95%的人都选择“有必要”。在被问到为何选修该门课程时,70%的人是想借此机会拓展知识面,想多学一门外语,32%的学生则是出于纯粹对德语(或德国)感兴趣。其次,92%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总体评价表示满意,8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内容挺实用,8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形式生动,重视积极与学生互动。82%的学生表示学完该门课程后收获颇多,学到很多东西。最后,在被问到如果当初知道课程内容是如此设置,是否还会选修这门课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了“是”这一答案。根据学生反馈,有一些学生上完该门通选课之后,对德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继续学下去。有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则选修了二外德语,而其他专业的则报名上德语辅修课。

二、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进办法探讨

虽然这门课程的满意程度远超过其他同类通选课及笔者当初的设想,但是作为一门小语种通选课,该门课程仍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课时不够。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需要反复操练的过程,作为一门语言类,尤其是小语种通选课,一周80分钟的课时量单单对于完成德语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仍旧有些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提出,希望在课堂上经常开展如对话、语言游戏、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但因为课时限制这些要求很难满足。其次,选报人数太多。120人的大班对于小语种的教学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语音教学来看,教师或是教材录音的发音清晰度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便大打折扣,好些坐在后排的学生反映说,根本无法听清。另外,因为人数众多,教师无法纠正每一位学生的发音,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单词或是句子发音都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最后,人数众多也给课堂的互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很多游戏或是其他课堂活动很难开展。最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习语言的目的则是为了交际。所以学生们希望在语言课上能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更深入地学习这门语言,同时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而不仅仅只停留在语音阶段的教学。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通选课在人数和课时上的设置和语言要求小班和多课时学习所产生的矛盾所导致。笔者认为,可以每周适当增加一到两个课时,同时限制选课的人数,把学生人数限制在60人左右。另外,由于通选课每周学时较少,所以教学内容上可以再做一下调整,尽量少而精。教学重点不再局限在语音知识的掌握上,也要关注德国文化的教学,增加学生对德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对德语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第6篇

一、在阅读教学中讲语法

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语法来说,它同样是最为典范的例子。如果结合文本来讲解语法,在文本中发现并带领学生发现有效的语法点,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更有针对性,那么,学生不再单纯地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语法服务于文本的阅读,就能学以致用了。

课文是教材的重要内容,大都选的是名家名作,以普通话的定义来看,它们应代表现代白话文的语法规范。既是语法规范,里面就有很多内容可讲。比如:汉语语法的两个重要手段,词语(虚词、实词)和语序。结合课文,看名家是怎样运用两个语法手段的,可以讲得趣味横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在作文评改中讲语法

最能w现语法对语文教学实用性价值的环节当数作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水平,会典型地反映在他的习作中,也就是说,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组词造句,联结句子为句群、段落、篇章,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作文中会反映得比较充分,而语法正好是管语言的规律的使用“ 对不对”的问题。作文语病包含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法信息。

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讲语法

前面说的是读写训练,都可以容纳语法,口语交际训练也可以容纳。比如,要训练学生出口成章,就要他明白句子如何衔接连贯成为一个个句群。几句话要组织成一个句群,就要围绕一个意思说,在说甲意思时,不要出现说乙意思的句子,而且在口语表达中,还要学会恰当使用关联词,处理好分句间起承转合的关系,严密而又高效地组织句子,表情达意。

四、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讲语法

第7篇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息、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临床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⑵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⑶阅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⑷新药、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⑸上级布置或招标的题目。在初步考虑拟选题目之后,应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避免题目类同、结论陈旧和不符合客观事实。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

实验研究阶段:这包括应用国外或国内的先进手段、药物、手术方法、检测等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和随访调查,并用动物或正常人作对照试验,要求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及资料,作为论证和评价成果的依据。

整理、分析资料和总结阶段: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临床分析和比较,得出显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结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引证文献作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对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进行论证,包括预后的估价。最后对论文作出自我评价,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撰写论文阶段:该详则祥,该简则简,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恰如其氛,切忌浮夸和虚构。当然,在产生论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须学会文献检索,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X2检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回归运算、如何选择样本大小等,努力阅读医学情报信息和文献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写出真正好的论文。

五.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关于题目要求:⑴可检索性;⑵特异;⑶明确;⑷简短。命题方法:⑴方法;⑵结论;⑶探讨。

关于把“构成比”当“率”的概念问题。

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

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

只有观察组没有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病例资料经过有意无意的挑选:有些论文,对所谓“资料不全”、“疗程未满”、“未随访到”的病例剔除不计,这样所得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疗效高,因为若如此剔除,其结果的科学性必然成问题。更有甚者,对一些数据,主观臆断地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这次研究的意义。

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够。⑴无明确的客观指标、仅凭患者主诉进行考核;⑵观察、研究人员的主观偏面性;⑶考核标准过低;⑷数据未经统计学处理;⑸考核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学分析的差错。⑴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同期对照、历史性对照、不同地区或医院的对照交叉对照);⑵随机化分组(简单、区组、分层);⑶盲法(非盲、双盲)。

以上资料,说明了在考核疗效时一定要注意:⑴病例资料的可比性;⑵客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⑶考核指标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可比性、指标不能过低,不能有主观偏面性等)。图表的应用问题:图表是表达研究数据,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简洁方法。一般来说“图”是从“表”来的,可以使读者从图中看出一个大概趋势和实验内容。在图表应用上,可用文字表达的就尽可能不用图表,必需用的也不宜过多,一般在4幅以内。

第8篇

关键词 高原训练 海拔高度 竞技高峰

分类号 G822.3

近30年来,世界各国对高原条件下的训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欧美一些国家在重大国际比赛前对优 秀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已形成传统。美国、原民主德国许多优秀运动员还进行“仿高原”训练或“模拟高原” 训练,以及“低压舱”训练。美国著名马拉松选手萨拉萨尔利用“氧分压有氧训练器”进行仿高原训练,两次 创造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多次获得重大国际马拉松赛的冠军。我国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也要进行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的作用是肯定的。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实践也更加完善。当前,对高原训练的高度、持续时间、下山参 赛时机、适应高原训练个体差异、高原疾病……等仍进一步深入研究中。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和搜集掌握的 有关信息资料,以及笔者教学、训练过程的需求,对部分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加以分析综述。

1 高原训练的阶段划分及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收到效果,这个过程是有其不同目的和任务的。

第一阶段:适应训练阶段

高原训练需要有一个适应阶段、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决定着高原训练的时间和总体训练效果。通常的 做法是到高原后进行适应训练,而我国著名教练马俊仁经过高原训练的实践,一改到高原后再进行适应的习惯 ,提出适应确定在上高原前,应在低海拔先进行1—2周的准备性适应训练,主要是在低海拔进行大量的,有一 定强度要求的有氧耐力训练,然后调整3—4天后上高原,在去高原的途中,利用火车停站时间进行短时间跑的 练习,从低向高逐步适应。笔者为这种适应设计了去最终高原训练基地前进行阶梯形适应性训练模型(见图1) , 这样缩短了高原适应期的时间。为系统训练阶段争取了时间,到高原后再进行一个短暂的适应,负荷量逐渐 加大、尽量保持一定的强度,以免发生力量损失的危险。

上高原后适应阶段的长短与高原训练的次数成反比,数次后持稳定状态,个体之间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适应一般需3—5天。这一阶段除适应高原环境,消除时差,旅途疲劳、适应高原缺氧的刺激外,有氧代谢训练 要增加,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 为下阶段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图 {图})

图1 高原阶梯适应训练模型

第二阶段:系统训练阶段

这个阶段是到高原训练后的第2—3周,经过适应训练后进入系统正规的强化训练,训练量可恢复到平原训 练的水平,尽可能地提高强度,这个阶段要因人而异,要注意观察运动员训练次日的血尿及其它生理、生化指 标,如无血尿,心率及其它有关指标正常,无过度训练症状,说明这个阶段训练量与强度是适合的,如果某些 运动员机能状态不佳,或出现伤病,则需要诊断治疗调理,然后才可进行系统正常的高原训练,以保证高原训 练的质量。

第三阶段:高原训练结束前训练

这阶段一般在结束高原训练前的7—10天, 此时对运动员要全面观察和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测试与 评价,检验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是否达到高原训练的最高要求。马俊仁教练从高原训练实践中认为,高原训练可 以上强度,而且在结束高原训练前经过大强度的测验和比赛,返回平原后能大幅度提高成绩,马俊仁的这一观 点,对高原训练有着极大的启示。

三个阶段只是宏观的,没有固定的模式,运动员个体间还存在着差异,但这三个阶段在高原训练过程中是 存在的,必需的。

在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问题上尚无定论,但至少4周以上, 主要因为在高原上训练要使机体由适应到增强 的过程。但也不是在高原上训练时间越长就越好,因为高原对训练负荷产生制约,特别是负荷强度制约较大。 高原训练身体反应大,易发生伤病,血尿和心电图异常现象,一般在高原上进行训练持续4—6周较为普遍和适 宜。

2 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与训练负荷

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海拔越高越好,太低身体机能提高达不到理想效果;太 高也会影响正常的训练负荷,血红蛋白虽然会增多,但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系统阻力增大,负荷难以提高, 甚至导致健康水平下降。

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有不一致的地方,对年轻选手和初上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女子中长跑选手的适宜高 度尚有争议,但总体看国外研究中1500m—2400m高度是共同认可的理想高度。

根据我国多年高原训练的实践,在昆明(海拔1890m )和青海多巴(海拔2360m)训练基地进行高原训练的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 返回平原后绝大多数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徐永久、陈跃玲、王军霞、曲云霞……等在高原 训练后先后夺取世界冠军和打破世界纪录。

综述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高原训练成功的实践,可以认为: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为1600m—2400m间,最 佳高度应为1800m—2300m。

高原训练必竟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训练负荷不易掌握,不能照搬平原训练的办法,高原训练的负荷强 度更难掌握、但在高原训练的实践中,我国一些优秀教练员认为必需进行大强度的训练,马俊仁认为高原训练 的第二、三周应尽可能地提高强度,由平原训练时的80%逐渐增加到100%;另一位著名竞走教练邢富国认为, 在提高强度的训练中,必须用接近100%的强度去完成,以提高人体“外调”利用氧的能力,一般每周最多两次 ,关键在于强度要逐渐上升。

高原训练血乳酸比平原高,需要稍长的恢复时间;高原训练血红蛋白可增加,血液粘稠度也增加,循环系 统阻力加大,强度不易上,因此要加强医务监督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教练员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各种机 能反应,注意掌握训练负荷,特别是负荷强度的掌握,要注意训练后的营养及恢复。

3 下山参赛的时机

经过高原训练到平原参加比赛会取得优异成绩已被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所认识,但下山参赛的最佳时机仍 在进一步探讨中。从有关资料和我国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实践看,一般认为下山后的2—3天参加比赛会有上乘表 演,主要因为离开高原有一个脱缺氧的不利刺激,运动员机能状态呈下降趋势,在2—3天机能状态尚未下降之 前参加比赛,可望取得好成绩。3天后有一个低海拔适应过程,机能状态下降最低, 此时参赛较不利。经过新 的低海拔适应训练,血色素上升,血乳酸值,自我感觉,训练的质量等几乎同步好转,特别是进行有氧耐力训 练时更为出色,此时身体机能进一步提高,这个适应过程呈超量状态,随着赛前训练负荷调整,运动员各方面 指标均处在赛前最佳状态,在此基础上对专项能力进行新的补充和强化,运动员参加比赛最易发挥竞技能力, 这个时期适应时间与项目有关,长跑较适宜的是7—10天,中跑则大约为10—17 天为最佳,从而形成下山参赛 的两个竞技高峰(见图2),3周以后运动员机体已由高峰向低潮转化,高原训练效应在失去原有环境条件下就 会产生退化,此时应注意在保证负荷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强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随时观察、测试常规生 理、生化指标的变化,3 周以后的训练只要安排的好,高原效应可保持1—2个月,还可以出现竞技高峰。

(附图 {图})

图2 下山参赛竞技状态曲线图

马俊仁教练已完全掌握了这个规律和方法,1993年3 月在北京举行的长城杯女子马拉松赛和4月4日在天津 举行的七运会马拉松赛,马家军女将就是在返回平原3天内参赛的;8月14日—22日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是在 下山后3—17天时间参赛的;9月8日—13 日七运会田径决赛则是回到平原一个月后参赛的,这三个时间里的比 赛,马家军女将们先后创造了世界水平的成绩,夺取了世界冠军和打破了世界纪录,马俊仁的实践有力地说明 了下山参赛的最佳时机,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参考的依据。

4 高原训练健康状况及常见疾病

高原训练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因健康原因影响了正常训练是十分可惜的。影响正常训练的原因来自两 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如高原缺氧、低温、风大、温差大、阴阳面温差大,在高原训练中较平原更容易发生 感冒、肠胃功能絮乱,易受伤等症状;另一方面由于训练的主观因素,在高原训练中机体的适应能力,恢复难 度的增加,循环系统阻力加大等影响,运动员易出现受伤、血尿、心电图异常现象。

无论影响健康的原因来自那一方面,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人员要紧密配合、观察、询问、检测运动员的 健康状况。要注意掌握训练负荷,特别是对负荷强度的掌握,要注意训练后营养的补充,以及加强恢复机能的 手段,还要经常进行医务检督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以保证高原训练任务的完成。

5 结束语

高原训练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所述诸方面仍在进一步研究中,综上所述:

(1)马俊仁教练在上高原前,先在平原进行1—2周准备性适应,为高原适应后的系统训练争取了时间。逐步 适应的方法为阶梯形适应训练打开了思路。高原训练持续4—6周较为普遍的和适宜。

(2)从国内外有关研究中,特别是我国优秀竞走、 中长跑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训练实践证实和归纳认为 :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1600m—2400m,最佳理想高度为1800m—2300m。

(3)下山参赛的时机主要是通过运动员下山参赛的成功经验, 分析确认形成两个竞技高峰,下山的2—3天 ;7—17天。 但只要训练安排得当,高原效应可保持1—2个月,还可再出现竞技高峰。

(4)高原训练的健康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高原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翁庆章.高原训练,组织与实施.青海体育科技,1988,(1):68

2 马俊仁.初谈高原训练.田径,1992,(4):26

第9篇

开放式语文课堂方法开放式语文课堂是指教学中,语文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给予其足够的发展共计和学习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创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笔者以下将谈谈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几种方法。

一、促进学生发展,实行开放式教学

小学语文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提倡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笔者提倡开放语文课堂,是指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1.开放语文课堂及内容设计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权威的象征,教师往往只关注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开放式课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这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形成一定的开放式教学思路,才有可能灵活地驾驭课堂。

语文的学习不仅源于课本,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教师必须突破传统语文课堂的禁锢和束缚,将语文知识根植于生活的土地上,将生活与知识密切联系,让语文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语文教学应充分运用插图教学,如插图导入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联想,插图拓展绘画故事情节等。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使教材融于生活,将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当中,必定也会受益匪浅。

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一般为自然或社会或人文知识,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应孤立于自然、社会和人文之外,教师必须将知识杂糅在一起再灌输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实物图片、视频、PPT等演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加深记忆。教学时,教师或引导,或展示,或启发,或联想,总之教师不能拘泥于当前知识的讲解忽略了拓展知识的讲授。开放内容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主动地去学习和拓展知识,将知识联系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对于阅读的学习,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教师允许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多一点情镜熏陶,少一些自身理性化的解读和文字游戏,多一份引导,少一份指导,着力于对学生阅读态度和情感投入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很难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几乎是教师填鸭式灌输的接受知识。如此教学,教师会觉得力不从心,学生也会觉得知识“难以消化”,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放开手脚,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取经,将书本知识融于生活;采取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交互、创新的新局面。学生能够在互动、讨论中获取新知识,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共赢。

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授课时的情绪,如心情、表情、肢体动作、神态等,都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语言的传递和肢体的动作理解知识并“观其色”。教师的课堂情绪语言和肢体语言无疑会影响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环境。

当教师迈进教室的一刻,她的神态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和蔼的教师容易给学生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无拘束地学习知识、组织活动。表情严肃的教师会用自身的气场压制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得学生不敢出声。因此,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学态度来面对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用微笑面对学生。语文教师如果想营造一种欢愉、畅快的课堂气氛,首先应使自己拥有这种情绪,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带动学生。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微笑面对学生,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温和。第二,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学生更是需要教师对他们目前阶段的认可和赞赏。教师应关注学生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长处和优点,多鼓励多表扬,提供学生以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注重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被挖掘、开发,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语文的魅力在于其知识的丰富多彩,答案因个人理解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是千差万别的。这正是每个学生理解力、创造力的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因为答案的不统一而过分纠正,这样会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象的宽广性。

四、重视课外拓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教学中应强化朗读训练

语文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更注重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文本阅读,脱离了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失去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所谓的熏陶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观念,注重课外的文本阅读。

汉语有着音乐的美,适合诵读。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太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分析,给学生留出来的诵读时间并不多。有时的诵读太过程式化,把作品肢解的支离破碎,损害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以“读”代“讲”,对作品进行朗诵,并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品赏作品中动人的情节,领略文本中人物的品格及风采。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受作品内涵

康德说过:“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课文中描述的一件事情,一种情景,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解释。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所以对于任何作品,教师都必须让学生自己深入作品,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分析,融入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感受文章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从而获得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