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科护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5: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产科护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产科护理论文

第1篇

1.1护理人员标识所有产科护士上班时统一穿护士服,胸前佩戴有个人姓名、工号、照片的胸卡,在产科病区病房门旁边悬挂责任护士的姓名牌,方便患者尽快熟悉责任护士。

1.2区域标识对产科的护士站、办公室、产房、治疗观察室、检查室等区域进行规范化标识管理。根据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与药物、医疗仪器的使用次数和摆放规范,产科配备的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进行规范化标识,在仪器上挂上使用操作示意图、负责人、维修方式等。同时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布局,各个区域的抽屉、柜子均采用适宜的防水胶贴进行标识。

1.3管道标识

主要对尿管、留置针、腹腔引流管等管道进行标识,采用一次性粘贴胶带进行标识,标签上面填写好病人姓名、置管时间、管道名称,在患者床头粘贴有关维护管道通畅的提醒标识。

1.4药物标识对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标识,同时分类进行摆放。

2结果

通过开展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后,没有患者发生因身份或管道识别的风险事件,没有患者跌倒与坠床。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前后液体滴速准确性与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进而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产科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规范化的产科护理标识可以对护士起到良好的提示、警示作用,可以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护理标识对患者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借助各种类型的产科护理标识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了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矛盾和纠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

护理标识可以提醒护士按照规定完成每项护理工作,可以减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不同情况设计适宜的护理标识,例如: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渗漏现象,应设计预防漏液的护理标识。经过此类颜色鲜明、图文并茂的护理标识,可以摆放至患者床头及其他醒目位置,提醒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产科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悬挂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的标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醒患者以免跌倒、坠床。护士在输血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佩戴的标识上面标注的血型,以便用确保输液安全。我科在产科不同区域分别应用适宜的护理标识,其中包括患者身份识别、管道标识、护理人员标识、药物标识等,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大多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使用护理标识时,应注意观察护理标识是否有字迹不清、破损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护理标识材质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取,颜色要清晰,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辨认,字迹应规范清晰,标识内容应简单易懂,标识模糊和脱落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标识。

第2篇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的140例患者均为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均排除了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可能。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7.92±5.31)岁,其中有42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28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干预组产妇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8.02±5.34)岁,其中有25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45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进行产后恢复情况的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围产期健康教育等常规产科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①在产妇分娩后及时定期观察其子宫复旧的情况。积极主动地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其实际需求。根据产妇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产妇进行围产期健康宣教,使其全面地了解关于分娩的知识。指导其科学地进行产后母乳喂养。以视频、宣传册及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巩固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方法。

②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为产妇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鼓励产妇早期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

③在产妇分娩后加强对其腹部、及手术切口的清洁护理。监督产妇为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及沐浴清洁,在产妇分娩后第1d、第3d及时为其新生儿进行床旁疾病筛查。在产妇出院时,对其产后康复和婴儿喂养等方面进行指导。

1.3观察指标

①以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②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产妇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③采用我院护理部自拟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在两组产妇出院前向其发放该问卷,让其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意一项。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4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录入、及逻辑纠错,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的比较

与进行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产妇在进行护理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3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分娩产妇170例,均为单胎分娩,且无妊娠期合并症及精神系统疾病。入选产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84±5.11)岁,孕周31~42周,平均孕周为(38.12±1.7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7.90±5.13)岁,孕周30~42周,平均孕周为(38.05±1.73)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室进行预防接种、脐带消毒、沐浴及抚触等护理操作;同时向产妇发放产后健康宣教资料,并定期组织讲座普及产后护理知识技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包括:①护理工作人员应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心,并加强自身专业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同时对产妇进行强化健康宣教,产前宣传分娩相关知识,并依据产妇及家属要求,针对性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方案;②产后定时进行腹部、切口及等部位消毒清洁工作,制定科学食谱和合理锻炼计划;同时密切观察产后子宫复旧情况,积极指导产妇进行规范母乳喂养,并将产后护理内容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演示;③新生儿在分娩后24h进行预防接种,分娩48h进行沐浴;分娩后第3天起实施床边疾病筛查及健康宣教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产妇出院后4周随访发放干预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调查问卷,包括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每项总分10分,>9分判定为掌握;②心理状态评价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③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④产妇出院时发放我科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即由产妇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任一项。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软件采用Epidata3.07和SPSS18.0;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治疗前后

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18%(69/85),100.00%(85/8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单纯产科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开始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床旁护理干预模式一方面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自我保健及产后相关护理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于新生儿护理服务,通过制定个性化方案保证新生儿健康发育;同时作为一种独立性社会化干预模式,床旁护理干预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积极消除产妇及家属疑虑,显著提高产妇对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并加快产后康复进程。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对于产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床旁护理干预用于产科护理在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拉近护患关系。

4总结

第4篇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6.3±2.1岁;孕次1~4次,平均2.1±0.2次;3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38.2±2.1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如基础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护理

产妇中多为初产妇,由于自身角色即将发生转变,许多产妇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对分娩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产妇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很难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或接受手术。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首先让产妇熟悉环境,主动向产妇讲解,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使其对分娩有更多了解;同时,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消除心理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护士还要让家属了解分娩过程,教会准爸爸们陪产的技巧,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1.2.2产时护理

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取最舒适,并注意为其保暖及保护隐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可通过与产妇交流、安慰等方式,增强产妇自信心,并让她们学会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自我放松,减轻产痛,在阵痛减轻时用餐,吃些高热量、易吸收的半流质。想睡时不妨休息一下,注意舒缓用力,在产妇宫缩时多给些赞扬、安慰、以及支持的话,可以握住产妇的手,给她按摩背部,建议她调换一下资势,或者做对她有帮助的任何其他的事。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时候,不仅仅关注产妇身体情况,还要关心产妇的心理情况,实行家庭化、温馨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这也是当代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护理要以人为核心。

1.2.3产后护理

注意处理术后镇痛,并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应注意的事项;为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人工喂养的代价和危害,提倡纯母乳喂养,帮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在母亲分娩6h内进一步帮助其进行母乳喂养,示范喂奶的、含接姿势、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实行母婴同室,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睡眠等。

1.3评价指标与方法

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的满意度,共分为3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t和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对比

经过对患者的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剖宫产率对比

研究组23例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5.81%。参照组15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51.61%。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351,P=0.037<0.05)。

2.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55%,参照组的满意度为74.19%,研究组的满意度远远高出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第5篇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优质护理模式

2.1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组织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思想,加强对护理礼仪、人性化管理服务、健康知识等体检服务的配套培训,树立“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从“产妇要我服务”到“我要为产妇服务”[1]。

2.2改善产科住院环境为产妇提供温馨的病房氛围,病室放置鲜花,消除异味,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病房及病房走廊内张贴关于新生儿沐浴、抚触、自然分娩优势、母乳喂养方法等相关宣传图片,变为产妇自行学习围产期的保健知识。病房内添设按摩仪、产后足浴盆、微波炉、温奶器等基础设备,为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和新生儿护理提供人性化护理基础。

2.3组织政策健全产科规章制度,规定产房的助产士实行弹性排班,根据病房住院产妇人次,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安排,要求助产士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随叫随到,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在15~30min之内达到产妇身边。产妇分娩时可让产妇自由选择一名熟悉的护士进行陪伴分娩,分娩过程中由该名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安慰和技术上的指导,如指导产妇如何呼吸、用力和在宫缩间歇休息等。安排高年资护士负责病情复杂产妇护理,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开展床边护理及开放式婴儿护理服务,后组织护理骨干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遵循PDCA原理,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改进[2]。

2.4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产前向产妇讲授围产期的健康知识,讲解分娩时护理配合、药物知识的基本情况、分娩注意事项及技巧,指导产妇分娩时所采取的、呼吸方法等,使其有心理准备,解除思想顾虑,增加应对能力。产后开展床旁护理,讲解产妇自身健康保健方面知识,包括产后恶露、排泄、伤口、的清洁护理、营养指导、会护理、产后性生活指导及避孕方法,排泄、休息知识的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告知其不要过度避风和过度保暖,勤换内衣、内裤及洗手的重要性,增加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教会产妇产后康复操的做法,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开展婴儿开放式护理,婴儿沐浴、游泳、抚触均在床边完成,适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婴儿护理知识。

3讨论

第6篇

妇产科作为一个特殊、复杂的科室,其护理人员多是护理专科院校中专、大专学历的女性,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相比,妇产科的护理人员要求要更加仔细、耐心和富有亲和力,而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要真正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要特别注重护理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带教、继续教育、讲座等方式,同时注重培训效果的反馈,及时进行考核和抽查,以求达到熟练掌握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考核,设置奖励措施,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督促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在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护理礼仪,这是现代医学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是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素质修养、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手段。护理管理者要对护理人员的交流技巧、妆容和仪表等方面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始终面带微笑,注意语言的使用,耐心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督促每位护理人员用自己真诚友善的微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行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态度要亲和,动作要柔和,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护理人员的着装和仪容仪表也应被重视,衣服统一并配备胸卡,淡妆上岗,给患者一种自然柔和、得体大方的感觉,这对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促进作用,增加彼此的信任度。护理人员管理者在现代管理模式中,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和出发点想问题,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工作量大、责任重、风险性高,而护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护理人员身心俱疲,工作时情绪不稳定,尤其面对有些患者的无理要求时,态度往往控制不住,冷言相对,造成护理纠纷,影响工作安全。护理人员管理者要充分为护理人员着想,要根据工作强度、工作量合理科学配置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关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医疗高峰时期,要实行弹性排班,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排班时一定要注意老、中、青三代结合,进行合理分工和搭配,充分发挥年资护理人员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护理人员尽快成长。护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及时评估病区患者,合理分配患者,护理难度大的患者交由资历老、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排班前根据护理人员休假要求,在保证合理顺利完成排班任务的基础上,也能够合理满足护理人员的排休,使护理人员能够劳逸结合,释放压力,工作时更专注、高效,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2实施现代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患者多是女性,实施现代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集中体现在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对患者的权利和需求的关注等。这些可通过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来体现。优雅的护理环境,贴心的服务设施,才能让护理工作更加温馨自然。基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对病房环境的要求更高,例如对于新生儿室,平时病室温度适宜在18~20℃,在检查、治疗时室温应略高,以22~24℃为宜。护理工作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从软硬件两方面同时优化完善护理环境,如制定相关宣传手册,为患者提供科学育婴、母乳喂养等方面知识,将病房尽可能增加温馨元素,如将墙面、被褥、窗帘颜色等设置成粉色等暖色系,减少产妇焦虑、郁闷情绪;病床间增加布帘,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私密环境;病房多设置安全警示牌等,切实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护理环境。实施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产妇患者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制定相应的简化就诊、办理住院等流程,设置相关导医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要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使患者能及时地进行施救。实施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要首先转变服务观念,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人”是医院首要的服务对象,其次才是“病”。宗旨明确后积极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并进行换位思考,经常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直接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期望和需求,以及期望被满足的方式,以便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达到甚至超越患者的期望,使患者的健康需要最大程度的被满足。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一言一行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及时的安慰、劝解都将缓解患者的疑虑,给他们心灵的安慰,让他们“安心、放心、开心”的接受治疗。当患者指责护理工作时要耐心,诚恳的解释。在护理的过程中随时传递对病人的关爱,拉近护患距离,讲究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让患者感觉时时刻刻被关心,方方面面受重视。如患者接诊入院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众多的不解和疑问,面对忙碌的护理人员又很茫然,这时护理人员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与患者建立亲近感;针对不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个性化全方位护理,安慰术前的紧张病人,在分娩或手术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术前的注意事项,对术前紧张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后告知患者缓解疼痛的具体方法,产后的注意事项,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注意配合患者观察母乳情况,同时密切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等。由于妇产科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护理人员要多关心这类患者,多鼓励和开导,帮助疏导焦虑不安的情绪,给予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及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努力为患者提供最贴心、周全的护理服务。

第7篇

1.1心理特点

第一,精神比较紧张。国家在施行了计划生育这个政策之后,初产妇的比重占据了巨大部分。在这部分妇女中,大多数妇女对生育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当她们一旦怀上小孩,加之部分妇女会出现一些比较强留的妊娠反应,避免不了就会产生一些紧张的心理;还有的妇女因为怀孕而受到家里的重点保护,这不仅让她们产生一种过分的谨慎心理,同时还会出现过分的依赖心理;每当她们的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孤独、害怕、寂寞的不良心理。

1.2恐惧和不安

妇女妊娠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但由于很多妇女对妊娠的理解不够透彻,他们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是病人,从而在心理会产生一种对胎儿和自身的健康状态会感到不安。通常情况下,妇女在妊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严重的失眠、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对于医生、护士的谈话相对来说较为敏感,甚至还会有一些人由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逐渐转变为绝望等。

1.2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的主要是措施

1.2.1适合的语言

对孕妇施行护理的时候,其温和、轻柔的语言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最主要是的交流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孕妇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语言职能,对妊娠妇女的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一个妊娠高血压妇女,该患者由于不能忍受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出现了与医护人员不合作的现象,并且她坚持要出院;当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首先我们要耐心、细心的为她讲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该病对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其次,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鼓励她积极的接受并配合治疗;最后,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好各项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

1.2.2提升医德

孕妇在接受产检、生产前的住院之前,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除了要给予孕妇洁净的环境,其态度、行为、操作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待孕妇采用和蔼的态度、礼貌、文明的行为、熟练、轻巧、精准的操作等不仅能降低甚至是消除孕妇只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同时,还能给孕妇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为临床操作、心理护理等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科,我们始终要倡导“高效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护理”、“视患者如家人”等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这样的服务,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治疗方法。

2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2.1孕妇在临产之前的心理特征

2.1.1焦虑和恐惧

当孕妇在面临分娩的时候,孕妇首先会产生一种人生闯关、前景叵测等的感觉,避免不了在分娩之前会产生一定成都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加之现在大多数产妇是第一次生产,过分的害怕疼痛、害怕胎儿畸形、害怕出血等,甚至有的孕妇在生产前经B超检查之后显示脐带出现绕颈现象,导致产妇会担心在子宫内的胎儿;还有的产妇主要是担心顺产失败会改为剖宫产的恐惧心理等。

2.1.2因疼痛导致精神高度紧张

在临床上,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大部分的产妇是第一生产,没有经验,加之家庭、社会对分娩的高度重视等,自然就造成产妇对宫缩时出现的疼痛感更加的难以接受。有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大喊大叫,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甚至有的产妇因为畏惧疼痛而出现休克等症状。因为这些现象从而延误了分娩的进程。

2.1.3担心手术式的分娩

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分娩的主要是因为产妇自身的盆骨不对称、子宫内的胎儿出现了窘迫现象等较为危及情况才实行的。但是又害怕麻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手术之后伤口的愈合不好、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状况等。

2.2对分娩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的途径

助产护士在全程的分娩过程中,应该与产妇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以及产妇对分娩的生理知识、妊娠知识等的掌握情况等,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助产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助产人员要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鼓励和安抚,通过交谈降低产妇的疼痛感。同时还要及时的、尽可能的满足产妇的需求,以便消除她们内心的不安和紧张。针对比较烦躁的产妇,助产人员要给予耐心的照顾,适时的激发产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还要指导产度做深呼吸运动,并且为帮助产妇按摩下腹部以及腰底部,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除此之外,还要仔细的观察分娩的进展,并在分娩的过程中将有关的检查结果主动的告知产妇,从而增强他们的分娩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当胎儿在娩出之后,首先要告知产妇胎儿是健康的、正常的,以消除产妇心中的不安;若是产妇理想的性别,可直接告知并祝贺;若是不理想的性别,可告知产妇孩子很健康、很可爱,接着,再向产妇解说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道理,避免产妇因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而导致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

第8篇

1.1管理因素:基层医院对护理人员培训机制不完善,对护理质量管理不够严格,造成整个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实施到位。另外,产科护理工作较繁重,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劳累,导致一些失误情况的发生。

1.2护理人员因素:在实施产科护理时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观察病情不仔细,病情记录不详细,母婴出现异常先兆或产程停滞等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等。助产士业务技术不够熟练,缺乏对某些症状的认识和预见而延误诊治,如对巨大儿的分娩估计不足导致滞产;对会阴保护不当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造成产伤并发症等。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不够及时、规范,工作时服务态度冷漠生硬,与产妇及家属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纠纷的发生。

1.3产妇及家属因素:产妇在分娩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很大改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上的波动,严重时出现生理疾病,一些孕妇及家属不了解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这为护理埋下不安全隐患。妊娠和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1.4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医院的环境和使用的设备及其他相关因素,常见有病房地面湿滑、空气质量以及设备消毒等,这些均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法律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发现问题的制度及时修订,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修补安全制度漏洞和不足的地方,加强护理人员交接班查房等制度的落实,从制度上规范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操作中严格“三查七对”等规章制度,对新护士、低年资助产士认真“传帮带”,组织人员定期行产科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个护理工作水平。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护理缺陷的情况发生。

2.3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主动提供咨询和指导,以优质的服务满足产妇的各种需求。

第9篇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产妇400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18~45岁,平均(25.8±3.9)岁。4000例产妇中,27例出现护理差错,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68%。

1.2方法筛选、整理出4000例产妇中出现护理差错的病历,从护理人员素质及其技能、管理因素、医院设备、医院环境、孕妇及其家属及其他方面因素分析出现医疗护理差错的不安全因素。

2结果

产科护理不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不安全因素是护士素质及其技能方面,占到48.1%,尤其表现在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其次是管理方面因素(18.5%)、孕妇及其家属方面因素(18.5%)、医院设备及环境方面因素(11.1%)、其他因素(3.7%)

3讨论

3.1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职过程中,接受的培训教育中很少会涉及到法律知识教育。很多护理人员一味的关心如何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而忽略了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对于护理人员义务、产妇权利没有全面的了解,证据意识不强,并未高度重视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没有重视患者的知情权,详细向患者讲解其义务。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或者情况。这些都容易产生医疗纠纷问题。

3.1.2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护理文书主要是收集、整理患者问诊、常规查体、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相关资料的行为。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有效性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很多护理人员对于产妇入院时间、分娩情况、手术情况等记录失真,进而无法准确、及时掌握产妇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及时采取处理。同时护理记录填写比较草率,经常会漏记、修改甚至臆造。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容易导致护理差错。

3.1.3护理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产科护理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工作细节比较繁琐,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在日常护理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导致护理差错。

3.1.4护理排班不当产科护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况,危险系数较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期望较大,工作压力很大。因此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比较大,常常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状态。如果护理排班不合理,护理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很容易产生疲劳,尤其是在护理人员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会手忙脚乱,出现护理差错。而且长期工作,导致精神紧张,也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3.1.5护理人员缺乏高度责任感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护理工作中不细致,也很容易粗心大意,很容易导致护理差错。比如,助产士协助临床医师接产,进行新生儿复苏或者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并未根据相关要求密切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也没有认真执行医嘱。或者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没有在第一时间告知医师处理,极易引发医疗事故。

3.1.6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较差,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非常高,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助产士的技术要求很高。比如,助产士应具备产前能够准确判断、评估产妇产程进展、胎儿大小、难产发生几率的能力。同时应具备精湛的接产技术、新生儿处理、产妇产后观察等技术,若助产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极易导致母婴产伤,新生儿窒息或者产后出血等,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3.1.7医院设施、设备及医院环境等问题医院的设备、仪器故障导致患者病情判断错误,比如血压检测仪、胎心监护仪等设备显示的数据错误,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很多产妇的活动受限,比如在医院内的地面有油渍、水,医院内的光线较暗,楼梯内也缺少扶手,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会使产妇遭受意外创伤。

3.1.8孕产妇的心理障碍由于激素的原因,很多产妇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技能、生理等各方面都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容易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

3.1.9孕产妇及其家属没有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在产妇进行临产前,产妇的临床症状会出现很大变化,应定期进行一定的护理,才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很产妇及其家属并没有充分重视护理人员嘱咐的注意事项,也没有严格遵守,有的甚至会擅自离开医院,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3.2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

3.2.1应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产科护理人员不仅应注重患者的健康问题,也应该重视患者的权利。平时应多学习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患者和护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及时、安全的为产妇服务。

3.2.2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具有一定的法律证据性质,因此应确保护理文书书写得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应严格根据《病历书写规范》以及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书写体温单、护理病历、特护记录、护理记录、整体护理病历及交班报告等,并且将资料保存。还应该妥善保管护患沟通备忘录。护士长以及资历较高的护士应严格审查、把关护理记录,避免护理记录出现缺陷,杜绝不安全因素。

3.2.3应加强安全管理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护理技术标准以及工作规范,组织、安排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且严格进行考核。使护理流程应进一步强化、加固。并且应制定一个严格、合理的护理体系标准,细化每一个产科护理细节,同时应组建一个专门的安全监察小组,定期进行检查。

3.2.4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班次应该结合产妇数量、手术数量、分娩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班次,应使护理排班具有一定弹性,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人员结构,避免缺岗或者护理工作人员连续站岗,以防护理人员过于疲劳。

3.2.5应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应指导护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爱岗敬业精神,应时时刻刻都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应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3.2.6应提高产科护士及助产士的专业知识产科护士及助产士不仅应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技能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同时要求应熟练掌握产科护理中常常使用的几种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理机制等,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可以采用护理业务查房、小讲课、操作技术培训及考核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

3.2.7做好医疗设备、设施维修工作,改善医院环境应对病区的硬件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或其他故障隐患,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应整齐摆放母婴病区的医疗设施及设备,将楼道内的一切障碍物应定期清理干净。

3.2.8应做好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指导工作护理人员应多产妇交流、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一些围生期心理健康知识、保障知识、生理卫生知识等内容。使产妇及其家属可以正确理解在孕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症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尽可能消除产妇的心理障碍。若出现护理差错,应以良好的态度向产妇解释,请求谅解。

4总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