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结婚礼仪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5: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结婚礼仪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结婚礼仪

第1篇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第2篇

订婚

男女双方谈妥以后,女方给男方一些礼品和钱财,诸如衣服、戒指、糖果、盘子和1—1001卢比的现金等(根据自己的力量可多可少,但钱数一定为单数,否则认为不吉祥),这个工作大都由姑娘的父亲、爷爷、伯伯、叔叔、大哥来承担。清晨或傍晚,男方宴请自己的亲属,把此事告诉他们。让男孩穿上新衣服坐在一条木板凳上,姑娘的父亲(或由女方的一位亲戚)在男青年前额点上姜黄或红粉吉祥志,送他椰子、糖果、衣服、金钱等,给他嘴里塞个“勒杜”(一种甜食)和“邦”,然后由别人把赠送给他的东西送进屋里,双方见面后,男方招待客人吃饭或向人们分发糖果,这时,妇女们在屋内唱歌,订婚要选个吉日良辰,忌讯星期二、六两天,(认为这两天不吉祥)。通过这种仪式,双方才算订了婚。

填怀

订婚以后,选个吉日良辰,男方的父母带上一两个亲戚来到女方家,他们给未来的儿媳带来衣服、首饰、玩具、糖果,并且还给姑娘的兄妹等人也带来些衣服。然后由男方的母亲或嫂嫂把刚带来的衣服,给姑娘穿上,并且在她怀里放些糖果等物。接着姑娘的父亲再送男方的人们一些东西,招待一两天后,男方告别返回。这种仪式有三个目的:一是使双方关系更加密切;二是婚姻关系更加牢固;三是通过这种仪式,将来会使姑娘多生孩子。

黄信

即送喜贴。由女言提出结婚日期,用书信形式寄出,在信封上涂有姜黄或黄金,黄金象征吉祥,象征春天的欢乐。此信通过理发师或邮局送往男家。男方收到信后,要唱歌跳舞。然后让潘迪特祭司拆开信件和支持信上写的结婚日期。男方若不同意,还可以提出另外的日期,再通知女方。

擦姜黄仪式

一般在结婚前七天进行,每天用姜黄或芥子油的混合物(名叫“比迪”)给即将结婚的男女擦身,擦者多为歌手、母亲、嫂子或其他已婚的女子。在即将结婚的男女青年的手、肢、腿、胸等处擦遍。据说这样做一是使身体变美,二是能增加,准备结婚。这时,男女,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青年手中拿有刀子、匕首等,他们想信,这类铁质东西有助于驱逐魔鬼。这时不让即将结婚的男女青年单独出门,以免遇鬼招邪,遭至不幸。男女青年双方手上都绑一手镯,手镯上串有小贝壳、槟榔、铁圈和姜黄,用以象征结婚的吉祥,并能驱鬼避邪。这种仪式,一般在农村较多。

帕德仪式

属于一种助兴仪式。在举行这个仪式那一天,舅父母带上礼品,来到外甥女家里。所带来的礼品中,有送给将结婚的外甥女的衣服和鞋,并带给外甥或外甥女的父母、伯父、叔叔的衣服、头巾,有的还带些大米、糖果、首饰或现金等。女方收到这些东西后要适当还礼。舅父要给即将出嫁的外甥女一些鲜艳的纱丽、手镯和脚镯等物。通过这种仪式,舅父一方面帮忙办理婚事,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持和睦亲戚关系,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提高舅父的声望。

宴请

是在迎亲队出发的前一天,由男方举行的一种仪式。这一天,男方把亲戚朋友请来,大吃一顿,热闹一番。这个仪式起两个作用:一来通知大家,某某就要结婚了;二来请大家欢聚一堂,顺便得到他们的祝福,使婚事平安顺利。在宴会上未来的新郎向来宾致谢,并且接受各位宾客的祝贺。

骑马仪式

男女双方在结婚的前几天都举行的一种仪式。有的在结婚前的三四天举行,有的在结婚前一两天举行。未来的新郎每天夜里骑着马,由一群男女和乐队陪同,到各处游行;未来的新娘坐轿、坐马车或骑马游行,现在有的地方改乘小汽车游行。通过这种仪式,使人们知道某某就要结婚了,公之于众。这种仪式主要在农村中较为流行。

拜陶工转盘

这是男女双方都举行的一种仪式,不过举行的时间有所不同。男方举行这种仪式是在迎亲队出发的前一天,而女方举行这种仪式是在男方的迎亲队到来之前。举行仪式的时候,妇女们前往陶工家里,对他家做陶器的转盘进行膜拜,在转盘上放些大米、白面和一些糖果等物。陶工这时给他们一些新陶器作为交换。通过这种仪式,可使新婚夫妇将来团结和睦,感情坚如盘石。

游城与敬母

迎亲队在出发以前还要举行两个仪式:一是新郎骑马游城;二是向母亲保证婚后敬母。新郎骑在马上,由其姐夫牵马逛城,沿路有些人送他些钱,作为祝贺。这种仪式许多地方已不流行,仅有少数地区还有。

在迎亲队出发之前,新郎的母亲坐在井沿,做出要跳井的样子。嘴里还不断喊道:“我要跳井自杀,不想再活了。因为你(指新郎)以前一直孝敬我,婚后你会变心,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新郎这时向母亲发誓保证,婚后他和妻子对母亲孝敬如故,请母亲放心。有些土著民,这时要吃母亲的奶,以此来提醒新郎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尽的义务。然后请母亲回家吃饭,安排迎亲队出发迎亲。这种做法目前不很普遍,有些地方,多是乡村还有。

欢迎迎亲队和田地仪式

这是一种迎亲仪式。男方娶亲的迎亲队伍边走边舞,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地来到女方家里。女方先是把迎亲队迎入招待宾客的地方,请他们喝茶、吃糖、休息片刻,然后由女方主办田地仪式。新娘的父亲这时出来对女婿表示欢迎,赠送他一些衣服。据说在吠陀时期,当迎亲队到来时,女方的人们要出村迎接,在地里送新郎东西,然后再把他们迎入村内的婚棚里或村上一个中心地点,因此这种仪式名为田地仪式。今天有了改变,城里人变化更大,当男方的迎亲队到来时,女方的人们也只不过走出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迎接。

耿雅丹

这是新娘的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新郎和新娘被带到火堆旁边,让他俩坐在一起。新娘的父亲向新郎问道,“你同意做她的丈夫吗?”新郎听后回答说:“同意。”接着岳父又问道,“你能尽到做丈夫的所有责任吗?”这时新郎当众保证,“能做到。”然后新郎向新娘说道:“你同我白头到老,我给你吃穿,保护你,愿你健康长寿,多子多福。”接着新郎和新娘共同说道:“我俩今后相互帮助,和睦共处,咱二人心净如水,同如一人。”这时,新娘的父亲算是把女儿交给了新郎。并且叫新郎保证,以后要满足妻子的要求,不要抛弃她。通过这种仪式,妻子成了丈夫的终身伴侣。有些地区做法不同,不是由新娘的父亲出面,而是由祭司代劳。男女男女双方的宣誓,由祭司带领,祭司说一句,新郎、新娘重复一句。因为祭司说的是梵语,新郎、新娘听不懂,所以往往念错,闹出笑话。但人们并不在乎。

马里格拉合纳

这是一种握手仪式。在耿雅丹仪式之后,新娘的父亲把女儿的手放到新郎手里,然后新娘的兄弟或姐妹等人把新娘夫妇的衣角绑在一起。这时,新郎握着新娘的手念六句咒语,并且向新娘宣誓说道:“我握你的手,祝你高兴,你要同我白头到老,作终身伴侣,养活你是我的责任。”还说:“我们已经相互把手交给了对方,我们以后要相亲相爱,相依为命,祝咱们的孩子长命百岁。”

拉吉豪姆

这是一种烧拉瓦祭火神的仪式,也是一种祝愿仪式。新郎新娘面朝东方站立,中间生着一堆火,视火如神,以火神为证,完成这种结婚仪式。新郎和新娘把手里的熟大米投入火中,向火神祈祷,连念三句咒语,保佑新娘,使她早日成为母亲,享受有子之乐;并且保佑孩子长大成人,长命百岁,全家幸福,生活富裕。这时新娘还向神祈祷,保佑丈夫健康无恙,和丈夫之间的爱情与日俱增。还祝愿娘家、婆家都能发财致富,家财万贯,永远富有。这个时候,丈夫送给新娘一些衣服等物。以示自己养妻子的决心。

阿格尼·薄里耶纳

这是新郎和新娘烧火转圈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朝拜火神,把火神当做结婚的证人。新郎向新娘说道:“我如罗摩神一样值得称颂,你如同梨俱吠陀一样值得赞扬,你犹如地球,我好似太阳。我俩愿高高兴兴地结婚,生育优秀的公民,愿我们儿孙满堂,个个长大成人,我们自己健康长寿。”

阿希马劳合郎

新娘的兄弟把她的一只脚抬起放在一块石头上。这时新郎向新娘说道:“你登上这块石头,像它一样信守教规,安分守已,始终如一,尽到一个贤淑女子的责任(即生儿育女,好好照顾丈夫和料理家务等)。”然后二人同向火神祈祷。

有的地区做法有所不同。新娘一只手搭在新郎肩上,另一只手握住新郎的手,两人各把一只脚踏在石头上,意思是说,愿他俩的关系坚如盘石。然后新娘放开双手,新郎和新娘各自向火神祈祷一番。萨泊达薄迪。这是一种围火绕圈的仪式。新郎、新娘以火神为证,绕火连转七周,每转一圈说一句誓言,所以又叫七誓仪式。也叫七步仪式或叫七圈仪式。

完成了上述这些仪式后,才算完成了结婚仪式。当然,除此以外,还有附带仪式或叫做小仪式,也是非做不可的。这些仪式有:

比达依

是一种欢送仪式,即欢送迎亲队。新娘要去婆家,娘家的人们要表示欢送,这时女方又要送男方一些礼品,新郎和新娘一起来到婆家。临别时,新娘的母亲和新娘往往相互拥抱,嚎啕大哭。新娘的父亲也很难过,软心肠的人也往往流泪,因为站娘将成为人家的人了。

欢迎新娘

迎亲队回来后,由妇女们将新娘和新郎领进家里,这时新郎的妹妹故意出来拦路,目的是为了要赏钱。儿媳拜婆母:新娘来到婆家,先要拜见婆婆,行最高礼节即摸脚礼(摸婆婆的脚尖),并送她一些礼物,以使婆婆高兴。

拜神

第3篇

准新人,这些信息可能对你有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8年不仅是世人瞩目的“奥运年”,也是备受新人关注的“奥运结婚年”。尽管现在才是2008年的开头,可宁波婚庆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雪莉告诉记者,现在新人找婚庆公司已经预订到了12月份。

结婚是人生的重头戏,却很少让人彩排演出,很多年轻人往往是在结婚后才发现原来结婚是场“甜蜜的灾难”。似乎从定下婚期那一天起,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就拉开了序幕:订酒店、印喜帖、订喜糖、挑选婚庆公司……一个个小细节,一点都马虎不得。

结婚之事,若准备得妥当了,那是皆大欢喜,反之,则是一肚子埋怨,一辈子遗憾。这次我们请一些过来人谈谈经验,让专家提提建议,希望准新人们能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地走上结婚之路。

一份大纲

网友“喜欢自然”是个热心人,当年刚结完婚,她就在东方论坛上发了个帖子,把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写了下来,给准新人们一个参考。帖子很快就被置顶,很多年轻的网友连呼“受益”。来看看这份结婚筹备大纲吧。

一、挑选订婚和结婚的日子。现在以双休日居多,当然得挑黄道吉日了。如果父母有需要的话,可以根据新人的生辰八字去挑日子。

二、婚纱照。需要多问问身边朋友,选择信誉较好的婚纱店,根据不同需要预订。注意在写协议的时候要问清楚细节,比如几套衣服,挑选衣服要不要外加钱,相框的尺寸,边框材料,送不送新娘结婚妆,需不需要加清洗费等等。

三、尽早预订酒店,到结婚前一个月去选择菜单,可适当修改菜单。有需要的话要记得付点订金,不然酒店可能会把你订的给挤掉的哦。

四、适当时候购买喜糖和请帖。请帖有些是拍婚纱照时赠送的,有些是自己买的。喜糖不要买太早,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化。个人认为镇明路和二号桥会便宜一些。

五、选择婚庆公司或者自己联系跟妆、摄像、伴娘、伴郎、制作海报、酒店舞台布景。

六、需要购买的东西:

风俗需要:凤烛、五色布、剪刀、尺子、针线盒、麻袋、对联、喜字、红绒线、红纸包、红纸、中国结、炮仗、彩带、礼花、烟火、灯笼

家里准备:床上用品、一次性纸杯、新毛巾

招待客人用:茶叶,零食,水果,饮料,香烟

酒店:酒席上每桌配白酒一瓶,红酒一瓶,啤酒若干,饮料2种

服饰:新娘的红色手提包,几套新衣服,新内衣,红鞋子,丝袜,化妆品,新郎的西服,内衣,袜子,领带,衬衫,鞋子

新人结婚当天必备:新郎胸花,新娘头花,手捧花,戒指

几点经验

婚礼就要举行了,到底要注意点什么呢?有些准新人很挠头,毕竟这不是年轻人的专长,因为这是他们所未经历的。还是让过来人谈谈他们的经验吧。

红鞋红提包不如买便宜的

黄雪静文员结婚两年多

宁波有个传统,婚礼上新娘得穿红鞋,提红包。可这类东西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往往事后就被搁置了,所以不妨买便宜点的。我当时都是在灵桥市场买的,加起来大概也不超过100元,不穿不用了也不会觉得可惜。还有,伴郎伴娘还是得挑挑,要能喝酒,要能说会道,最好还能歌善舞,这样喜宴上就能帮你挡挡,我那会儿的伴郎伴娘都很“合格”,结果省了不少心。

早饭要吃饱

谢长震医生结婚半年多

说实话,结婚真的挺累人,结婚当天早饭一定要吃饱,因为接下来根本没机会吃东西,我们那天忙到晚上10点多,这期间我是寸食未进哪。另外,结婚前几天,一定要把接待的、发烟的、摆酒的人员一个个都通知好,接待人员最好挑跟新郎与新娘的亲朋好友都熟的,比如新郎的朋友联络人、新娘的亲戚联络人等,免得到时候婚礼上手忙脚乱的。

接新娘时间要宽裕

陈振彬国际物流结婚不到一个月

大家都会挑吉日结婚,这个日子新人肯定很多。结婚那天,我从北仑先开车去余姚接新娘,去还好,回来的时候,堵了一路。光我们一个镇上就有20对新人结婚,我的婚车根本就开不进去,后来索性跳下车,走进去,走了20多分钟,新娘都快冻坏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接送新娘的时间算宽裕了,不然赶不上吉时就不好了。

新娘礼服少换几套

张捷书店经营者结婚一年半

酒席上新娘的礼服可以少换几套,节省换衣服、换妆、换首饰、换发型的时间,用在斟酒谢礼上。婚宴那天,我除了迎宾的一套白色婚纱之外,就只穿一套定做的红色旗袍,但是后来还是来不及,有一桌客人等不及先走了,我们多不好意思啊。当然,也可以先让伴郎伴娘去各桌打听一下客人想要的助兴节目,合理安排好敬酒的顺序,这样也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不敬酒就点烟花

方文灵公务员结婚11个月

婚宴上新人难免要喝酒,这可难煞我俩了,平时我跟我老公都是滴酒不沾的。后来我从我朋友的婚宴上受到启发,也就照办了:我们在每张桌上摆上烟花。人家敬酒,我们就点燃烟花,又漂亮又有新意。事后,很多朋友对这个场景还念念不忘呢。宁波还有个习俗,婚车是不能走“回头路”的,去接新娘时和接新娘回来时的路线一定要不一样,这个事先都要规划好,然后告知开车的司机。

一些建议

宁波婚庆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雪莉认为,现在年轻人结婚,婚礼基本形式几乎都是圆桌式。这个时候,寻找合适的婚庆公司和服务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有些新人喜欢直接从网上找婚庆公司,但很多网上的婚庆公司都没有实体店。”雪莉指出,选择婚庆公司有几点要注意:一要看营业执照,是否合法;二要看实体店规模如何;三要看电脑资料,一般婚庆公司都有影像资料保存,可以通过看录像了解婚礼的顺畅程度,看照片了解实际布置效果,如果图片太小不清晰的,有可能是下载,而非原照;四是听店员介绍,看其是否有经验,是否专业。

接下来是服务人员的选择了,雪莉提了些建议。

策划师:宁波目前专业的策划师比较少,选择策划师主要是沟通,一看以往策划布置的作品,二听他对以往作品的构思,如果是抄袭的作品一定说不出什么故事来。有经验的策划师善于倾听和挖掘新人之间平淡的生活细节。

司仪:司仪是婚礼的灵魂。现在有一部分新人喜欢在网上直接寻找口碑好的司仪,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婚庆公司推荐的。不管从什么渠道找,都要看过主持样带,一来了解这个司仪的主持跟你的婚礼是不是风格相符;二来了解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三是舞台形象和气质;最后一点是防止婚庆公司调包。

第4篇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 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

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第5篇

如果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时,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以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前提。

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给付返还的,不予支持。判决不准离婚的,则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给付彩礼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双方并没有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予以支持。

第6篇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解释】本条是关于协议离婚的规定。

推荐阅读:

婚姻法全文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全文

这次修改婚姻法未对本条作实质性修改。

一、协议离婚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我国的离婚制度,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由于婚姻关系当事人对离婚所持的态度不同,在处理程序上也不大相同。

协议离婚也叫“双方自愿离婚”,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并通过婚姻登记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主要特征,一是当事人双方在离婚以及子女和财产问题上意愿一致,达成协议;二是按照婚姻登记程序办理离婚登记,取得离婚证,即解除婚姻关系。

协议离婚制度,是我国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在50年的实践中,由于它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且程序简便,因此为婚姻关系当事人充分接受。与此同时,婚姻登记机关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制度上日趋完善。随着我国婚姻家庭法制的不断健全,当事人采用协议方式,通过非讼程序解决离婚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作为首先考虑的途径。

从法律上确立协议离婚制度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协议离婚制度注重婚姻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实行协议离婚制度是婚姻自由原则的重要体现。我国法律赋予并保障公民自主自愿地处理个人婚姻问题的权利。男女双方有自主自愿地缔结婚姻的自由,同时,在婚姻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也赋予了他们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并为其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

第二,实行协议离婚,有利于在婚姻关系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的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冲突,避免互相指责,消除对立情绪,更可以减少日后双方的仇视和对立。

第三,这种离婚方式不究问离婚的原因和具体理由,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第四,协议离婚不仅要求双方离婚的合意,而且要求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财产的分割和债务的清偿等作出妥善安排,这样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双方、子女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二、协议离婚的条件

(一)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也不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男女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其间发生的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以及涉及子女、财产问题的争议,可以诉请人民法院处理。

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均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适用协议离婚程序,只能适用诉讼程序处理离婚问题,以维护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

“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这一意愿必须是真实而非虚假的;必须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胁迫或因重大误解而形成的;必须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对于一方要求离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解决争议。

(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离婚的必要条件。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不能对离婚后的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作出适当处理的话,则不能通过婚姻登记程序离婚,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

1.对子女问题有适当处理,是指对双方离婚后有关子女抚养、教育、探望等问题,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下作了合理的、妥当的安排。包括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如何负担、如何给付等等。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协议中还可以约定不直接抚育方对子女探望权利行使的内容,包括探望的方式、时间等。

三、协议离婚的程序

按照现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有关协议离婚程序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协议离婚的主管机关

协议离婚的主管机关是民政部门。具体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在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中,由持有婚姻登记管理员证书的人员从事协议离婚的登记工作。

(二)协议离婚的具体程序

1.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按地域进行管辖。当事人协议离婚的,应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由于离婚是一种重要的身份法律行为,因此,当事人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得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申请时应持双方的结婚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证明,以及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以及关于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7篇

1926年,15岁的林家小姐林娴静初入十里洋场社交圈,甫一露面便小有名气。这也是向外界放出的一个信号:林家千金开始考虑婚姻事宜了。

林家是江苏省的书香世家,林父到上海后,一路平步青云,四十岁不到便任上海市长秘书要职。但生活在新思潮集聚的上海,并不意味着林家改变了封建家长制作风,至少在儿女婚姻大事上,林家依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女儿的婚姻,并不需要她自己的意见,林娴静五六岁时,长辈便在门当户对的世交家庭中寻找联姻人选,此后十年,父母在满足家族利益和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为她定下一桩“应该会幸福”的婚姻。

林娴静从小就被教育“家族利益高于一切”,15岁的少女有对爱情的幻想和憧憬,但也明白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以个人自由为代价。17岁那年,林父为她选择了前清二品大员的长子张孝儒为夫——改朝换代后,张家依然在军队有不小的话语权。

尽管政府在1911年后颁布了《中华民国法亲属篇》,明确了结婚必须要得到男女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但不管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城市里,忽略子女意见、父母全权包办仍然是婚姻主流模式,一些城市知识分子阶层家庭为显示民主和进步,会在条件允许下征求子女意见,但总体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作为婚姻当事人,子女有为家庭利益而结婚的义务。

然而,西方思想不断冲击着壁垒森严、令人窒息的封建婚姻制度,青年男女用一种极端的姿态挑衅传统,尤其留过洋的少爷小姐们,一朝闻道,作风大胆令今人也瞠目结舌。

1917年6月8日,北京《晨钟报》上刊一则社会新闻:“鲁省某报广告栏内登一奇怪之广告,令人观之殊堪发笑——北京高等女学毕业生十七岁招亲广告:凡有年龄相当、身家清洁、欲娶妻妾者,请至趵突泉内宝文斋书画店面议可也,每日自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过时不候云云。”

自由婚姻趋势初显,虽然整体数量并不多,但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产生的各种“新式婚姻”影响深远。青年男女因家庭阻挠,于是相约出逃,一度掀起“私奔潮”;又有许多新式女子因为自由恋爱,不计名分而甘愿与有妇之夫同居,成为“新式妾”。

谭晓慧初识张治平是在一次妇女解放运动动员大会上,风度翩翩的张治平作为嘉宾到场演讲,一番妙语连珠的精彩演绎,立时俘获了谭晓慧的一颗芳心。受“自由恋爱”思想影响的她,丝毫不在乎张治平比她大15岁,也丝毫不在意张治平不能给她一个名分。大方果敢出手告白的她与张治平的私人约会很快确定下来。

后的广东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结婚的理由,除了新派男女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外,精神上的共鸣亦是重要选项。

民国结婚理由

上世纪四十年代,社会学家郎克经调查后,将当时的婚姻依据缔结理由,分为三大类五小类。

为家族利益:即包办婚姻,父母完全无视子女意愿决定子女婚姻。

兼顾家族和个人利益:父母和子女通过协商决定婚姻。1.父母主导式婚姻,父母决定,但征求子女的意见,地主和富裕商人为了维护既有财产通常会选择此种策略性婚姻;2.子女主导式婚姻,本人决定,但征求父母意见,多见于城市洋派知识分子家庭。

为爱情或理想:1.自由式婚姻,本人决定,不征求父母意见;2.志同道合型,在具有共同理想和目标并为此奋斗的同志当中选择自己中意的结婚对象。

第8篇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伟大而光荣的节日,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共同举办“圆梦·钟爱一生”青年婚礼大典,意义重大而又深远。在此,我代表县委、,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县政府向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支持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踊跃参加这项活动的16对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真诚的祝福。

今天,你们敢于冲破旧俗,勇倡文明新风,步入婚礼的殿堂。你们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斗志,为大名增添了勃勃生机。你们是全县广大青年的先进代表。我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你们这样的青年。在你们的感召下,必将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昂首阔步,走进了新一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行进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程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的大好形势,需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广大青年朋友们的努力。因为,你们是推动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参加婚典的16对青年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做推动经济发展的弄潮儿,维护社会稳定的带头人,做加快社会进步的开拓者。

希望你们胸怀大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富强、民主、文明的共同奋斗之中。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勤奋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成绩树立起青年崭新的社会形象。

希望你们勤奋学习,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青年人要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大使命,就要增强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要视野开阔,思维超前,勇立潮头。这是新的形势对青年朋友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希望你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人一定要继承好,示范好,发扬好。

希望你们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青年人要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家庭建设。敬爱出和睦,勤俭持家久。这是千古遗训,青年人要牢记在心。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此,我把同志的这段话赠送给你们,让我们共勉。

第9篇

只有一本结婚证可以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离婚登记中的结婚证问题。

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一本结婚证丢失的,婚姻登记机关可根据另一本结婚证办理离婚登记;

当事人两本结婚证都丢失的,婚姻登记机关可根据结婚登记档案或当事人提供的结婚登记记录证明等证明材料办理离婚登记。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