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5: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现代物流 供应链 管理
一、引言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供应链是作为物流网络的延伸而存在的,是产品、信息及服务从原材料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新时期,相关物流企业必须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加大供应链与物流网络的整合力度,不断创新物流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全面促进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健康发展。
二、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实现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
无缝连接是确保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基础。一旦物流系统无法做到无缝连接,那么运输货物在无法按照约定时间送到,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尤其是一些保质期较短的货物就会变质,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合作力度,使得客户对物流公司失去信心,最终选择终止合作,对企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二)进一步缩短了订单处理时间
应用供应链管理,能够明显缩短订单处理时间。一般来说,物流企业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能够将整个订单处理周期合理控制在3-4天,比传统订单处理时间缩短了1/3以上。
(三)明显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不仅能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充分了解,还能对市场需要予以有效掌握,有效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下,应采取合理措施确保物流的畅通运行,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三、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在实施供应链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现代物流理念发展滞后
就目前而言,很多物流企业并未对物流行业予以真正了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物流行业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果,各地政府机构也会现代物流的发展予以了重点关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因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仍旧缺乏一定认识,“重产品,轻运输”的思想对现代物流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二)物流管理缺乏统一性,对建立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形成阻碍作用
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必须要打破以往区域与行业的s束,建立一个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然而,因国内物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市场的管理秩序存在一定额混乱情况,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情况,使得当前国内物流发展呈现鲜明的区域化特点,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发展现代物流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完善
就目前而言,国内物流市场仍旧被人为地依据区域、行业等行政壁垒划分,各地区管理系统十分复杂,无形中增加了物流供应链的环节,对物流渠道的高效运行产生严重阻碍。加上缺乏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要的规划和政策,使得物流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难上加难。
(四)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物流企业想要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物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西方发达国家则选择在高等院校中开办专门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力培育物流从业人才。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的教育仍旧比较落后,专业物流人员缺乏的形势十分严峻。
四、实施物流供应链战略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前提,EOS系统、POS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共享技术等都将普及应用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从而对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明显降低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有效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第二,对于物流配送而言,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能够有效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性,不断创新物流管理方式,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综合而言,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明显提升现代物流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
(二)依据客户需要,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流程加以重组
在新形势下,在物流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实施供应链战略应对企业的资源整合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有效实现对客户的维护和管理。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户需求作为物流企业的根本出发点,为此,物流企业应对物流增值方案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服务对象不同,其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为用户量身定制相应的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二,从客户需要的角度出发,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并在管理过程中凸显供应链管理理念和管理价值;第三,加强物流供应链管理,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入手,采取合理措施,保证不会出现绕道、等待以及中断等情况,从而为增志物流供应链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三)诚信经营,努力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关于物流供应链的竞争逐步成为物流企业提高市场占有额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物流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切忌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合作伙伴利益受损的情况出现,用这种代价去追求的“零库存”会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物流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并注意联合各个节点的企业,加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产品的管理,使得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这种观念得以明显改善;第三,加强对企业内部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规划、联合与运作,有效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重组,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以及物流管理体系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企业在实施供应链战略过程中,应对企业运营相关信息予以有效整合,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信息共享,采取合理措施,使得物流管理系统得以健全和完善;第二,依据系统工程原理,对企业的各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同时借助于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并注意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予以及时更新;第三,物流企业在实施供应链战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相关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这对于每个节点企业都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对面向客户的数据信息平台予以建立并完善,有效提升该信息平台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第四,加强企业产品产、供、销关系的控制和协调,使其能够对物流活动以及相关的资金情况予以及时、客观反映,用户只要登录平台,便能够立刻识别出其身份和需要,并依据要求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使得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得以有效连接,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供应链管理。为此,物流企业应选择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为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而全带动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冯乐梅.刍议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
[2]于涛.关于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3]康舰.浅议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与联系[J].经营管理者,2015,(23).
[关键词] 物流 供应链管理 物流陪送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简称“沃尔玛”)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沃尔玛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个国家开设了超过5000家商场,员工总数160多万,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和“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
沃尔玛的业务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并且成为现在非常著名的公司之一,是因为沃尔玛在节省成本以及在物流配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降低成本系列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
稍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低成本战略使物流成本始终保持低位,是像沃尔玛这种廉价商品零售商的看家本领。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把节省后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这是沃尔玛一贯的经营宗旨。
沃尔玛在整个物流过程当中,最昂贵的就是运输部分,所以沃尔玛在设置新卖场时,尽量以其现有配送中心为出发点,卖场一般都设在配送中心周围,以缩短送货时间,降低送货成本。沃尔玛在物流方面的投资,也非常集中地用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市场。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求;另外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基本上是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
沃尔玛各分店的订单信息通过公司的高速通讯网络传递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整合后正式向供应商订货。供应商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订货的商店,也可以送到配送中心。有人这样形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这些巨型建筑的平均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装着人们所能想像到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从牙膏到电视机,从卫生巾到玩具,应有尽有,商品种类超过8万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62个以上的配送中心,服务着4000多家商场。这些中心按照各地的贸易区域精心部署,通常情况下,从任何一个中心出发,汽车可在一天内到达它所服务的商店。
在配送中心,计算机掌管着一切。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先经过核对采购计划、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当每一样商品储存进去的时候,计算机都会把他们的方位和数量一一记录下来;一旦商店提出要货计划,计算机就会查找出这些货物的存放位置,并打印出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以供贴到商品上。整包装的商品将被直接送上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人员取出后,也会被送上传送带。商品在长达几公里的传送带上进进出出,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把他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传送带上一天输出的货物可达20万箱。对于零散的商品,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该被送往的商店,来取这些商品,并将取到的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以避免浪费空间。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沃尔玛可以保证,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沃尔玛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货两次,而其他同业商店平均两周才能补一次货;通过维持尽量少的存货,沃尔玛既节省了存贮空间又降低了库存成本。
二、“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在衔接上游客户上,沃尔玛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可以使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沃尔玛称之为“零售链接”。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销售情况,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决定生产情况,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无缝”的过程。
物流的循环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它实际上是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开始,而且循环涉及到每一点。沃尔玛就从顾客这一点开始谈,顾客到一个商店之中,他们买了一些产品,比如说给孩子买尿布,那么在他买了之后,这与配送中心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就开始自动进行及时的补货,配送中心可以从供货商那里直接拿到货。配送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枢,有供货方的产品,然后提供给商场。供货商可以把货物只提供给配送中心,减少很多成本。
沃尔玛进行物流业务的指导原则,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其它地方,都是百分之百一致和完整的物流体系。不管物流的项目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沃尔玛必须要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结构之下。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者都是链当中的一个环节,沃尔玛必须要使整个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平稳、光滑的过程,一个顺畅的过程。
三、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沃尔玛的成功既可以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说是沃尔玛对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的超越。
通过以上对沃尔玛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伙伴,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为此,沃尔玛甚至不惜重金,专门购置物流卫星来保证这一网络的信息传递。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可能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且不说沃尔玛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仅仅是沃尔玛的每一台货物运输车辆上都拥有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这一点,我国企业就难以效仿。同样,维持这一庞大网络的IT投入和升级管理费用也并不是多数企业可以承担的。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经营已逐渐从原来少品种、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大众营销手段转向了以多品种、少量生产经营为特征的差异化营销阶段,而差异化营销要求是放弃原来推进式的产品生产经营策略,取而代之以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化和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及时指导、反馈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战略,这样产品的开发和流动都是建立在及时对应消费者需求之上的活动,从而使得“物流的再构筑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1]。
一、物流的概念
在新经济时代,物流已逐渐成为一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支柱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及管理协调。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主要方式是通过仓储克服空间距离。物流是对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组织社会物质活动的系统活动的总称。物流研究的主体是“物”,“物”是指一切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即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全部社会产品,它包括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产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所谓物流,就是把消费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有关消费者的广泛活动,也包括将原材料从供给源有效地移动到生产线始点的活动。”有些学者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抽象化,将物流定义归纳为:“连结供给主体和消费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差异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指运输、保管、包装和装卸等的物资流通活动和与此相关的信息传递活动。”
二、物流的趋势及对经济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物流发展的趋势是: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势;物资储备量相对下降趋势;物流的一体化趋势。物流业是国家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本国市场,促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物流业还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物流领域几乎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技术,包括材料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卫星通迅技术、环保技术及人文管理技术等,成为技术革新最频繁的领域。我国发展物流产业的基本途径是:(1)积极创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政策条件,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2)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实行管理创新;(3)发展科学技术,完善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各物流环节的技术含量;(4)拓宽渠道,积极培养企业物流人才。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必对整体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物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1)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2)物流改变市场经济中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3)有效的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保证和支持。(4)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5)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加快资本周转,使有形货币在流通中产生更多的无形货币。(6)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减少由于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的巨大物耗。总之物流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物流是生产系统的一个支柱,物流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2][3]。
三、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流动的管理,其核心是以供应为基点,将生产、流通直到消费者终端连接起来,实施高度组织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它的三大要素是电脑及通讯网络技术、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精髓表现在: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通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为顾客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对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生产过程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做出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简言之,供应链就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一条链,它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随着经济和流通的发展,不同的企业(厂商、批发业者和零售业者)都在进行各自的物流革新,建立相应的物流系统,其宗旨是在追求物流系统高度化的过程中,实现物流服务的差别化。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内企业富有潜力的应用领域。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将成为国内企业步入国际化市场的必由之路[4]。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内部效益有:可以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手段,达到现代化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降低成本;可有效的减少流通费用。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可产生规模效应,有效的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竞争力。总之,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四、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原则与步骤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表现在其与传统的物流管理不同。传统的物流管理只是追求单个企业内部的最优协调,追求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使总成本最低。而供应链管理则是物流管理的超集,其思想的出发点是整条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总成本最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链中所有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特点还表现在系统集成性,信息共享性,快速响应性,利益共同性,组织虚拟性等方面。供应链系统的功能是,将顾客所需的产品能够以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质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且使总成本最小。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是:(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2)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3)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4)缩短供应链的时间间隔;(5)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6)不断优化供应链的信息系统;(7)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供应链管理的步骤为:(1)将企业的业务目标同现有能力及业绩进行比较,首先发现现有供应链的显着弱点,经过改善,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同关键客户和供应商一起探讨、评估全球化新技术和竞争局势,建立供应链的远景目标。(3)制定从现实过渡到
理想供应链目标的行动计划,同时评估企业实现这种过渡的现实条件。(4)根据优先级安排上述计划,并且承诺相应的资源。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有: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内部效益有:可以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达到现代化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降低成本;可有效的减少流通费用。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可产生规模效应,有效的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竞争力。总之,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五、建议与对策
供应链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尤其从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可以同步实施,相互促进。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下,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应把握:(1)正确分析企业所处竞争环境,企业应把市场竞争环境分析的工作经常化、正规化,充分利用内联网、外联网和因特网收集分析各种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随时为决策提供相应支持。(2)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并据此选择合适的竞争伙伴。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企业共同构建供应链。(3)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供应商的评估、选择和合作的过程,核心企业应建立起严格的供应商评估程序,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选择到最理想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4)逐步完善网络基础。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必须以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前提,特别是企业内联网、外联网和因特网的集成,是保证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基本条件。(5)加强协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众多的企业和组织,作为供应链的各组成部分,应加强合作与沟通,采取互惠互利、的原则,从全局观念出发,及时化解供应链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使各方共同收益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是21世纪企业管理的趋势,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生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当采取如下对策:(1)加快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理论上超前。(2)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试点,不宜盲目推行。(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工作,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4)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发展。(5)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经验。在我国,实现供应链管理还面临着观念、人才、标准化问题、传统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贸易协作问题等。要解决我国供应链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转变观念,重视物流,改革组织结构,创建顾客订购管理系统,提高顾客订购管理过程,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总之,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既要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但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又为解决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建设我国的供应链。任何有远见卓识的人都会认识到,推行供应链管理应当成为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的一次革命,只有把握好这一柄21世纪企业管理的战略利器,我国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3][4]。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物流 供应链管理 物流陪送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简称“沃尔玛”)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沃尔玛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个国家开设了超过5000家商场,员工总数160多万,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连续多年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和“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
沃尔玛的业务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并且成为现在非常著名的公司之一,是因为沃尔玛在节省成本以及在物流配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降低成本系列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
稍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低成本战略使物流成本始终保持低位,是像沃尔玛这种廉价商品零售商的看家本领。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把节省后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这是沃尔玛一贯的经营宗旨。
沃尔玛在整个物流过程当中,最昂贵的就是运输部分,所以沃尔玛在设置新卖场时,尽量以其现有配送中心为出发点,卖场一般都设在配送中心周围,以缩短送货时间,降低送货成本。沃尔玛在物流方面的投资,也非常集中地用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市场。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求;另外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基本上是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
沃尔玛各分店的订单信息通过公司的高速通讯网络传递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整合后正式向供应商订货。供应商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订货的商店,也可以送到配送中心。有人这样形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这些巨型建筑的平均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装着人们所能想像到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从牙膏到电视机,从卫生巾到玩具,应有尽有,商品种类超过8万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62个以上的配送中心,服务着4000多家商场。这些中心按照各地的贸易区域精心部署,通常情况下,从任何一个中心出发,汽车可在一天内到达它所服务的商店。
在配送中心,计算机掌管着一切。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先经过核对采购计划、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当每一样商品储存进去的时候,计算机都会把他们的方位和数量一一记录下来;一旦商店提出要货计划,计算机就会查找出这些货物的存放位置,并打印出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以供贴到商品上。整包装的商品将被直接送上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人员取出后,也会被送上传送带。商品在长达几公里的传送带上进进出出,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把他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传送带上一天输出的货物可达20万箱。对于零散的商品,传送带上理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该被送往的商店,来取这些商品,并将取到的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以避免浪费空间。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沃尔玛可以保证,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沃尔玛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货两次,而其他同业商店平均两周才能补一次货;通过维持尽量少的存货,沃尔玛既节省了存贮空间又降低了库存成本。
二、“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在衔接上游客户上,沃尔玛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可以使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沃尔玛称之为“零售链接”。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销售情况,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决定生产情况,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无缝”的过程。
物流的循环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它实际上是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开始,而且循环涉及到每一点。沃尔玛就从顾客这一点开始谈,顾客到一个商店之中,他们买了一些产品,比如说给孩子买尿布,那么在他买了之后,这与配送中心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就开始自动进行及时的补货,配送中心可以从供货商那里直接拿到货。配送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枢,有供货方的产品,然后提供给商场。供货商可以把货物只提供给配送中心,减少很多成本。
沃尔玛进行物流业务的指导原则,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其它地方,都是百分之百一致和完整的物流体系。不管物流的项目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沃尔玛必须要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结构之下。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者都是链当中的一个环节,沃尔玛必须要使整个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平稳、光滑的过程,一个顺畅的过程。
三、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沃尔玛的成功既可以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说是沃尔玛对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的超越。
通过以上对沃尔玛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伙伴,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为此,沃尔玛甚至不惜重金,专门购置物流卫星来保证这一网络的信息传递。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可能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且不说沃尔玛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仅仅是沃尔玛的每一台货物运输车辆上都拥有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这一点,我国企业就难以效仿。同样,维持这一庞大网络的IT投入和升级管理费用也并不是多数企业可以承担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应链;集成化;物流管理;新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出现之后,在企业经营集团和国际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它是物流的延伸。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物流管理通过对市场到企业及其生产作业直到供应商的整个过程中物资与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供应链包含于一体化物流,又超越了物流本身,它向着物流、商流、信息流、媒介流的方向同时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体系。传统的物流管理主要涉及实物资源在组织内部最优化的流动,而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组织内部的合作是不够的。
对于供应链的概念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观点,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认为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执行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及成品生产、成品销售进而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有几种常见的体系结构模型:
链状模型。链状模型是供应链体系结构的简单化模式,它研究以一个制造商为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的链状关系,链状模型是一维结构模型,能较为明了地表现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关系。
网状模型。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同时处于不同的几条供应链上,且其不至一个供应商或分销商,使供应链不再仅表现为一个简单的链状结构,而表现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1、集成和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成是供应链从局部到整体自下而上资源、信息集中的过程,它强调供应链的整合性和一体化物流特征。分解是供应链从全局到局部、由上到下的过程,它强调在全局性战略计划和决策的前提下,通过将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分解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具体实践供应链的目标。集成和分散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实现供应链的优化设计,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精炼化原则。柔性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和优势所在,设计供应链时,要满足供应链柔性的要求,就必须坚持精炼化原则,通过删除不能带来增值的环节,选择合理的供应商、分销商,设计适宜的供应链节点数,使供应链既功能完备又灵活高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集优化原则。供应链的形成是通过核心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外包给专业化企业而形成的,基于业务外包基础上的供应链保证了各节点企业在所从事行业中都是最优秀的,从而实现了强强联合,达到实现资源外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就像一个独立的制造单元,这些所谓单元化企业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能够实现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
4、协作性原则。供应链的设计必须体现协作性原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的良好协调。
5、动态性原则。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识等需要,供应链必须设计为一个动态的网链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不能适应供应链需求的企业将从供应链联盟中被淘汰,从而使供应链成为一个能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同步化的、扩展的供应链计划和控制系统是主要工具。
6、创新性原则。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的设计同样要坚持创新性原则,这也是供应链设计集成化、动态性的要求。这种创新性体现在设计供应链时要敢于突破陈规、大胆质疑现有管理方法,采用新的更先进的管理技术,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创造性地创新设计。
7、战略性原则。供应链虽然是由不同企业合作形成的,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毁俱毁、一荣俱荣”的“双赢”关系,因此只有坚持战略性原则,才能实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长远利益,保证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发展和企业的战略规划相一致。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现代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市场全球化促使包括材料获得、加工、装配和分销在内的制造活动分布在整个世界进行。随着持续发展的制造全球化趋势,企业与供应商、转包生产伙伴和顾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先前的管理模型侧重于调节内部业务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增加市场价值。相反,供应链管理使公司寻求集成外部环境(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资源提高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表明经营重点从公司内优化转移到一个战略联盟全面的优化。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1、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的功能和目标。
(1)库存管理。要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时间,加速库存周转,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高速运转。
(2)订购过程管理。订购过程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它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给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EDI的采用,使订购过程管理更加高效。
(3)配销管理。当货物进入分销中心,配销管理便指的是规划、协调和控制货物的物理流,包括四个过程:配销需求计划、实物库存管理、运输和车队管理、劳力管理。
(4)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仓库管理的操作劳动强度很大,但条码技术、扫描仪、EDI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对物流管理的电子化,达到对贸易过程实时跟踪的基本要求。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1)信息传递纵横交错。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其信息传递在企业之间逐级进行,供应商不能得到最新的需求信息。供应链管理中,节点企业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的特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是共享的。
(2)整体性增强。在传统观念中,供应链管理就是物流管理,企业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供销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企业间很少沟通和合作,更谈不上战略联盟和协作。供应链企业是一种战略协作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强调企业间长期的、直接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问题,是一种动态的联盟。
(3)现代化信息技术表现出强大的支撑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随时需要各种信息来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配合体现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须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作用。
(4)物流服务方式灵活多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的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益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出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国际物流;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货代公司(运输企业)、仓代企业(仓储企业)和流通加工企业等;出现了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的分销中心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物流服务更加高效快捷,适应了企业、社会对物流不断增长的要求。
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彼德・德鲁克:《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张继焦:《价值链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版。
[4]丁立言、张铎:《物流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金若男、张文杰:《现代综合物流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年版。
[7]沈厚才、陶青、陈煜波:“供应链理论与方法”,《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8期。
[8]代小春、牟小俐、江积海:“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框架”,《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9]曾祥云:“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经济管理》,2001年第22期。
[10]刘丽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一――物料采购管理策略”,《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第9期。
关键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84-0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学科又相互交叉、对知识的综合性要求又高,其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来自于企业的实践过程,同时又能将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融为一个整体,在未来能代表当前企业发展的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觉得抽象,复杂,不容易学,很难使学生积极配合,应用效果差。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理论式教学为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涉及的学科有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等多个学科,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入,上课主要是以听课,做笔记为主;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内容多,教师只想着按照教学大纲能完成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输入,不重视实践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现在应用了多媒体式教学,并且给学生安排了一些案例讨论题,但也只限于电子课件的演示、案例中问题的讨论和解决,缺乏对计算机模拟操作、在工作岗位上的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气氛单调、不活跃,学生仍然停留在被动学习状态,参与意识不强,自主学习兴趣不高。
(三)案例准备不充分
教材上一列举案例就是惠普打印机,一讲就是多少年,简单、陈旧,好像再找不到更让人信服的案例;要么就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案例,对于这些成功案例也多局限于企业表层的分析及文字描述,对案例的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及因果关系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像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大众化一些实际企业案例及失败案例很难找到。学生对其不能深入理解,在实际中不会灵活应用相关的知识,不能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
(四)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都是以闭卷考试为主,由出勤成绩(20%~30%)加上卷面成绩(70%~80%)来组成,卷子有单选、填空、简答和案例分析题,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这样仅由卷面成绩来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此课程的积极性,课程教学效果也差。
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改革教学理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内容烦琐而又零散,知识之间的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晰,再加上理论体系庞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费劲。试着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体而言,课堂讲授过程中,纯理论内容教师尽量少讲,给学生开展研讨式学习活动,如“研讨式”“问题驱动”“团队协作式”的方式方法。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也就是说必须彻底改变观念,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法
从实际企业或是网上挑选经典案例,在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际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引入案例,将学生带入企业运作的模拟情境,然后对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课后的安案例分析总结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加强学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
现在的市场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说能很快地适应其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也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学校从开设实践性课程及相关实训基地的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此来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校内已引入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下一步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应用。在校外借助校友会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能真正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相关技能。
(四)过程化的考核
传统教学效果评价模式将被丢弃,树立一套新的评价标准,去探索学习过程化考核机制。以前对学生的考核,就是用闭卷考试来评价,现在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的检验与考核。
过程化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考勤情况、课上互动情况、课堂笔记、作业、实践环节和考试成绩等内容。过程化考核中平时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50%~60%,课程结课的考试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50%。以弱化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教学过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今后实际的工作能力,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基金资助:内蒙古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3045)
参考文献:
[1] 郭麦成.孙首臣.独立学院教学过程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l长江大学学报,2009, (4).
[关键词]:数据挖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应用
1引言
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全程物流,它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和物流再加工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信息流量都十分巨大。同时,信息化物流网络体系的应用也使得数据库规模不断扩大,巨大的数据流使企业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高效的收集和及时处理。为了帮助决策者快速、准确地作出决策,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控制,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增加收益,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技术来处理数据。
2数据挖掘技术的内涵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知识。数据挖掘的概念应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
一般认为,广义的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简称知识发现(KDD)。它是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和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可信的、潜在的和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源,其数据必须是海量的、含有噪声的。
(2)挖掘出来的模式是可理解的、易描述的、有用的。
(3)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是用户感兴趣的。所谓感兴趣,是指知识的可信度、新颖性、潜在作用性和可理解性的综合。
(4)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要去发现崭新的自然科学定理和纯数学公式,更不是什么机器定理证明,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是相对的,是有特定的条件约束的,面向特定领域的。
狭义的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型和数据之间关系的过程,是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数据挖掘是一门诞生时间不长却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分析技术,其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等。它的常用算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运筹学等。除此之外还有关联规则、神经网络、小波分析方法等。
3数据挖掘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主要应用
3.1 选址决策
3.1.1 概述
物流供应链选址决策主要是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它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网点及若干需求网点的经济区域内,选取一个或多个地址来设置物流中心的规划过程。最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使商品通过物流中心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网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如果选址不当,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
3.1.2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在物流中心选址时,基于以上的考虑因素,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找出自然环境、经营环境、基础设施状况、物流费用等指标,然后建立模型,对其分析,得出最终的选址方案。
目前运用决策树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它的主要步骤为:
(1)选择目标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换
对影响供应链选址的因素如交通便利等进行数据收集,再按公式进行统一数据转换,如转换为百分制,以便于选址评价。
(2)建立决策树
根据选址评价样本数据集,利用公式得出各属性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决策树的根,再对其属性值分别引出一个分支,重复上述步骤,最后生成决策树。
(3)结果评价,选址
3.2 库存仓储决策
3.2.1概述
物流中的仓储是包括储备、库存在内的广义的仓储概念,它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是与运输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仓储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可创造“时间效用”,即调节生产的不均衡、消费的不均衡、价格的不均衡。仓储成本与服务水平紧密相关,例如: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库存,很可能会造成客户等待时间过长,服务质量下降。在进行仓储决策时,应考虑存储成本、生产准备(生产变化)成本、订购成本、短缺成本和所需物料的市场成本。
3.2.2库存仓储的数据挖掘过程
1.确定数据挖掘的目的
进行数据挖掘必须有清晰业务对象和明确的挖掘对象,由此确定数据挖掘的目的。应以企业内部、 外部相关的数据记录作为数据挖掘的对象,目的是更好地控制库存的数量与质量,为企业节约资金和时间成本。
2.数据整理
1) 数据清理:清除噪声数据或不一致数据,对缺失数据及异常数据进行处理,筛选掉不希望包括进来的观测值。
2) 数据集成:数据的来源越广泛,则包含有效数据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企业内部而言,涉及到企业ERP的各个方面和PDM(产品数据管理)的相关数据。而对企业外部的数据,则包括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信息、 企业营销反馈信息、 企业网站、BBS论坛等服务相关信息。
3) 数据选择:搜索所有与业务对象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辨别出需要进行分析并适用于数据挖掘应用的数据集合,缩小挖掘范围,避免盲目搜索。若数据量太大,则可采用取样技术,这样最终得到的数据来源,才能充分反映出数据挖掘对象的特性,实现数据挖掘的目的。
3. 数据转换:根据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后,针对某一个挖掘算法需要将数据转换成适用于挖掘算法使用的范围或格式,然后将转换后的值作为新的变量存放在样本数据中。转换目的是使数据更好地和将来要建立的模型拟合。
4. 建立数据挖掘库:对于大型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步骤建立数据仓库,在数据挖掘的同时进行联机分析(OLAP),这需要有专用的数据仓库服务器支持,对中小企业而言,没有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面的步骤建立数据挖掘库,直接用于数据挖掘。
3.3 配送决策
3.3.1 概述
在现代物流企业中,物流配送过程是关系到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配送需求的预测可以保证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降低配送费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销售数据、历史配送数据、库存数据、商品结构数据、地区数据、客户数据、市场数据等,这些数据蕴涵着宝贵的信息,如能充分利用,对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在这些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结构的数据仓库,以数据挖掘为手段,面向不同的主题,重新组织这些数据,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分析和挖掘得出有价值的经验和规则,为企业的物流配送提供辅助决策。
3.3.2配送过程中数据挖掘的内容
在物流配送业务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货物的调配与运输费用。通过对运输时间、配送车辆的选择、配送货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主要从车辆维度、时间维度和货物维度三个方面来考虑:
(1)车辆维度的类别:全部车辆、车辆类型、单车
物流配送企业常常要考察车辆的载货量、行驶速度等指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对比,可以全面掌握各种车辆的运载能力。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制定合理的配送决策方案,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时间维度的类别:全部时间、年、月、日、时、分
物流配送企业在时间的观测角度与一般的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销售企业主要是对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的销售情况就行统计分析,而物流配送企业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满足每次配送任务中客户对时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观察时间,主要是对每次配送任务中,车辆的运输时间段的观察。通过多次不同的配送任务记录的积累,寻找影响车辆运输时间的因素。同时,对运输时间与运输线路的分析,可以对每次配送任务寻找到最优化的配送顺序,达到提高运送效率,降低运送成本的目的。
根据上面配送系统的要求,将时间维的类别设计为全部时间、年、月、日、时、分六个类别。在物流配送日汇总表中,有配送日期字段,可以通过这个字段知道配送任务发生的日期,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本次配送任务的执行时间段。
(3)货物维度的类别:全部货物、货物分类、单个品种
物流配送企业的货物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销售企业的商品,对货物而言,企业关心的是货物的库存数量与在途数量,这就要对全部货物进行分析。在物流配送企业中,仓库中的货物流动量越大,说明该物流配送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同时,可以为其供货商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
将货物维设计分为全部货物、货物分类、单个品种三个层次,编码字段货物基本信息表的货物编码字段、货物分类目录表的货物分类编码字段和货物分类级别字段等相关字段组合起来可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3.4 数据挖掘在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3.4.1概述
随着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产品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是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难题。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需要的信息,为解决这个难题带来了希望。物流领域客户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客户需求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客户等级评估分析、产品销售分析等。
3.4.2 数据挖掘过程
有约束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实施过程如下:
理解业务问题
如“客户食用分析”,“客户流失分析”等
2.建立数据仓库
建立数据仓库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待决策的问题对运营数据进行选择,清洗,转换,装载的操作,以得到更好的模型。数据挖掘的数据可能驻留在多个业务数据库中,如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交易数据库,ERP数据库等。需要将其整合。
3.分析数据
在建模之前必须很好的理解数据。取各种数据的特征,包括统计量的描述如平均值,标准方差等。
4.准备建模数据
5.建立预测模型
6.模型评价
7.模型应用
3.5数据挖掘在物流平台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管理平台是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现代物流综合管理关键术及平台”中的成果之一。该平台主要以增强物流系统的信息辐射和集聚效为目标,研究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减少物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降低营成本、缩短运转周期、增强物流系统柔性为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区域物流为示范对象,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优化设计、业务过程监控、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与集成等现代物流系统关键技术,推动物流服务功能和范围的持续扩展,提高我国物流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3.6数据挖掘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金融机构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该业务主要围绕供应链上某“1”家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这种融资模式站在产品供应链的全局高度,为整个供应链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既解决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融资困扰,又延伸了金融机构的纵深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许多大型物流公司积累了大量经销商的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利用如此海量的数据,正是数据挖掘技术的用武之地。本文利用描述性数据挖掘给出低还款能力(以下称为高还款风险)经销商的特征属性,为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4总结与展望
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电信业等多个领域开始得到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物流企业在数据挖掘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并且应用实践在国内物流企业中还并不多见。同时,数据挖掘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数据挖掘方法的效率亟待提高,尤其是超大规模数据集中数据挖掘的效率;开发适应多数据类型的挖掘方法,以解决异质数据集的数据挖掘问题;动态数据和知识的数据挖掘;网络与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挖掘等。但随着数据挖掘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物流企业追求运营绩效愿望的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引入数据挖掘,为各物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发挥重要的作用,数据挖掘在物流企业管理中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敏.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J].信息技术,2010(3):11-13.
2.Han Jiawei,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ies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angzhou is analyzed and the barriers to its coordination with logistics industry are documented, upon which and integrative and coordinating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杭州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ogistics industry coordination Hangzhou
本文来源: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B09GL12
一、供应链管理下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意义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存储、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最终将产品送达消费者的过程,涉及了供应商、制造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和各节点单位之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是具有一定流量,环环相扣的“链”。现代制造企业就是处在从生产采购到加工仓储,再到配送销售的一体化管理的供应链系统中,此时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而必须考虑上下游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进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贯穿整条链的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等活动。其中,由单个企业向外延伸的物流成为链上企业的合作纽带,物流的高效和现代化成为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现代制造业脱离不了物流业,没有现代物流支撑的制造业是血脉不通的制造业,物流业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事实上,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渗透、联动发展已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规划中的重点工程。
(一)整合资源,突破制造业发展瓶颈
物流业是制造业的引擎,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急需物流业协同配合。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受到制造企业的重视,物流既是生产制造的外部必须条件,以原材料、燃料、零部件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等行为为制造企业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同时,物流又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组成要素,对生产制造的连续性、衔接性具有重要的支撑保证作用。实践中,大部分的商品在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产出过程中,90%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和配送等物流环节,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加工制造时间仅占了10%。而且,80%以上的制造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业务一直保留在企业内部,成为一种隐性成本,无法准确核查,更不用说优化。专业的物流供应商,具有专业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技术,在物流业务方面甚至以物流为主线的供应链管理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显然,制造企业如果能成功地与物流供应商合作联盟,实施主辅分离、物流业务外包,不仅能跨越企业边界合理配置资源,把资源重点用于发展产品的生产加工、品牌打造及新产品的研发等核心业务,还能降低成本和风险、精简部门和人员,增加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转型或升级。
(二)释放需求,推动物流业快速成长
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释放了物流的需求,活跃了物流市场。功能性的简单物流服务需求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最近的第六次全国性物流市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以商贸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物流企业所占比重为77.7%,而以工业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所占比重为74.7%,即在物流企业主要客户群中,商贸企业总体而言略多于工业企业,但在新增客户群中,工业企业略多于商贸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80%和77.8%,这可以反映出我国制造业物流需求释放的力度正逐步加大。真正能促使物流业从质和量上快速成长的市场,是由现代制造业发展而释放的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需求和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需求创造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并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与物流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等物流业务,从供应链角度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但是,目前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偏低,运作效率低、成本高,不能与“制造大国”相匹配,物流企业要适应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深入了解制造业的供应链模式,提供优化物流管理方案设计和组织运作等综合服务,向现代物流发展。
二、杭州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及与物流业联动现状
以杭州为例,2009年6月杭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信息办等部门编制了十大产业的调整振兴行动计划,除了与国家、省规划相衔接,还从杭州的优势、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出发,制定了杭州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调整方向。特别提到了物流业要坚持现代物流方向,以生产性物流为主,倡导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为此,我们选取了杭州市的一些制造行业,主要是医药制造行业、机械行业、家电行业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进行供应链管理及与物流业联动现状的调研。
在此次调研中,私营企业约占企业数量的38.71%,股份公司约占32.26%,这两种企业占了调研企业数量的七成以上,符合私营企业是杭州制造业经济主要力量的现实。
(一)杭州制造业由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供应链管理
调研结果显示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大规模生产方式为主,约占51.61%;其次为定制化生产,约占16.13%,还有部分企业大规模制造与定制化生产以及小批量多品种同时进行,这表明杭州市的制造企业基本还处于大规模制造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转变生产方式,而且正在引入供应链管理方式。
1.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管理受到重视
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生产专业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加剧了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的全方位竞争。制造企业控制库存成本、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很难确保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能保持竞争优势,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杭州市制造企业在回答“是否将供应商视为企业物料规划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有92.5%的被调查企业回答是肯定的。而且价格不再是选择供应商的唯一评价,企业信用、产品质量、产品是否齐全、采购响应速度、货损率和满足紧急采购的能力等因素都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
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企业对供应商的重视程度。与供应商长时间合作不仅是企业对供应商的信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长时间合作可以使供应商更加紧密地配合企业的生产节拍,从而增加供应链成本的可控性,提升供应链反应速度。杭州目前有58.06%的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时间超过5年,其中与供应商签订年度合同和长期合同的企业约占78%,还有部分企业依据采购商品的特点,以及新供应商考核期的因素,同时采用临时合同做为补充。显然这些企业充分认识到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且有很好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以及有继续合作的期望。
2.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深度和广度在逐步扩展
最能体现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指标是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库存控制。据对杭州制造业原材料平均库存周期与采购范围的调研,原材料库存约30天左右的企业超过四成左右,其中又以全国范围内采购的企业为多;其次是原材料库存在10天以下的企业,约占23%,库存周期在三个月的企业也有10%左右。
杭州制造企业的产成品平均库存周期与销售范围的情况与原材料情况类似,杭州制造业成品库存约30天左右的企业将近一半左右,其中又以全国范围内销售的企业为多;其次是成品库存在10天以下的企业,占22.58%,库存周期在三个月的企业只有3.23%。部分企业的销售物流业务,尤其是反应时间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降低企业成品库存周转时间。
以上调研结果表明整个供应链环节中依然存有超额库存,远未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一体化,说明供应链上的物流还未得到整合优化。
(二) 物流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供应链上的成员不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业也逐渐成为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性、低成本性及其日益提高的服务水平,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而只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经调研,60%的杭州制造企业外包了物流业务,同时也有40%的企业拥有自营物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还没有形成一种氛围,或是两者联动缺乏有效的机制来释放需求潜能;也有部分制造企业还没有面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虽然他们也认同可以适当地采用外包方式。
在已将物流外包的企业中,外包的程度不断加深。有31.58%的企业外包了80%以上的物流业务,而外包10%以下物流业务的企业仅占10.53%,这表明物流供应商已经逐渐融入杭州市的制造业。
三、杭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中的障碍
(一)制造企业从物流自营到物流外包都需要假以时日
制造企业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物流部门和一定数量的自营物流基础设施,习惯于自己采购、自己库存、自己销售,物流功能分散在各个环节,如果实施物流外包,企业的前期投入将会带来巨大的浪费,同时面临工作流程改变重新适应的风险,和安置原物流人员的困难,为此,高额退出成本成为企业在决策是否外包时最为担忧的问题。
另外,制造企业在寻求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成本,还有物流供应商的能力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控。杭州市制造企业没有将物流业外包的主原因:其一外包服务质量差,其二外包服务费用高,还有一个是物流服务的绩效难以考核。
(二)物流社会化程度依然较低
已经进行物流外包的制造企业多数仅停留在运输等供应链末端环节,而不愿意外包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高端物流,导致物流企业都挤在运输环节恶性竞争。根据调研数据,杭州制造业物流外包项目中有36.77%的企业将专线运输项目外包,因为专线运输是最初始的物流功能,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物流业务项目,所以是外包最多的项目,随后依次是门到门运输为24.52%、仓储保管为18.39%、包装与流通加工为12.26%,退货回收物流为3.06%,这表明杭州制造业物流的开发程度依然有待提到。
(三)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尚未成熟
杭州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关系正在形成,但还需要时日进行磨合。本次调研主要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合作形式以及合同期限来衡量两者关系的稳固程度。结果表明杭州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形式主要是签订合同,与物流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仅占4.55%,而与物流企业互相参股的形式没有,这种现象是由于目前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参股或没有达到战略联盟的规模,也可能是制造企业需要时间来了解物流企业。合同期限也说明了这一点,杭州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的合同主要是年度合同,占到85.71%,长期合同(一年期以上的合同)只有9.52%,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长期服务的稳定性有一定担心,这与当前我国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有关,杭州市也不例外。
四、杭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策略
有效地促进杭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政府层面要创造并优化能形成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市场机制的政策环境,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加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信息沟通;制造企业优化物流管理,为物流业发展培育坚实的需求主体;物流企业要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满足生产性物流的要求。在联动过程中,要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探索联动的新型模式,建立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一)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制造业要树立与物流业“双赢共享”的观念。制造业在获取物流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寻求“第三方利润源”就是不断地压低物流企业价格,把原本属于物流企业的应得利润变成制造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这是对物流是“第三方利润源”的一种曲解。同样情况也出现在供应链管理中对“零库存”的认识,很多制造企业所谓实现 “零库存”是强势企业向上下企业转嫁库存风险而实现的 ,这是对供应链“双赢”原则的违背。在联动过程中倡导、探索的是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共赢合作模式,并非“你赚我亏,我让你赚”的博弈状态。合作共赢模式是物流企业通过向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真正融入供应链的管理中,为制造企业节约了一部分成本或者帮助企业找回失去的利润,物流企业因此获得相应的赢利。
(二)探索联动的新型模式
根据本土制造业的物流特点,建立新型的联动模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物流模式比较成熟,引入到我国的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双赢物流模式和物流业务外包模式,实践结果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新型的联动模式需要考虑到制造业自身的状况,要避免不加判断地将物流业务外包,丧失控制权,带来经营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重组、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物流运作模式。新型的联动模式包括物流战略联盟模式、物流托管模式、合资模式、物流集成外包模式、物流交易所模式。物流战略联盟模式是制造业与物流业因物流供需而建立的一种有计划的持久合作关系。可以使双方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同样可以有多种合作形式:签订长期合作伙伴协议、股权参与、物流系统接管、共同投资建立专用性的资产。物流托管又叫物流业务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即将物流设施出租。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大中型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后面临的体制和市场经营方面的困难,通过物流托管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双赢。合资模式是制造企业整合内部的物流资源,与外方、国内的物流业法人实体组建中外合资或国内的股份制物流公司,可以获得长期高效的服务,物流业可以获得可靠的客户源。集成外包模式适合于更多的小型制造企业,小型制造企业没有能力成为供应链的核心成员来进行供应链集成,而物流企业恰恰可以做到把若干物流需求相近或相同的小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集成外包。物流交易所模式是为物流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公开行业信息与信息共享。
(三)建立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在物流介入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存在绩效无法界定的难点。供应链优化管理涉及到整个跨企业的合作伙伴,不仅是要说服企业自身的决策者,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整个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理解供应链网络优化的整合举措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用量化的结果来告诉合作伙伴的利益所在就很有说服力。同样,物流的运作效果也不能单一地将某个项目的成本降低作为衡量标准,全面的绩效评价标准不仅包括:准时发货率、准时交付率、提货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库存准确率、缺货损失等,还应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供应链反应时间、供应链总成本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
参考文献:
[1]汪金燕.制造业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运用过程分析―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构建[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
[2]赵松岭,吴限.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
[3]李舜萱,陈海燕,常连玉.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J]. 物流技术,2009,(7)
[4]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 2009,(3)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产业联动
中图分类号:U65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国家政策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体系的建立。2009年4月24日,我国国务院下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第五个重点工程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建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体系是企业经营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配套的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造业迫切降低成本,物流业需要提高服务能力,同时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唇齿相依,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1 基于供应链的佳怡物流公司与风神公司的现状分析
1.1 佳怡物流公司SWOT分析
优势:佳怡物流有一部分责任心强、积极肯干的员工;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区域无盲点物流配送优势的实体网络;现代物流信息和技术的开发;整合和应用能力及四化管理模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劣势:轻资产占比例过大;宣传力度不大,对外联络不够广泛、不够主动;内部管理和制度上还存在漏洞;仓储、园区等资源的制约;信息化水平不足够高,在物流业,佳怡物流的品牌效应较弱。
机会:目前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都处于供应链管理阶段,我国的物流业起步相对国外来说比较晚,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物流企业还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以传统的仓储、运输功能为主。只要少数的企业是实现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采购、生产、供应、销售、回收进行系统规划的供应链企业还正处于萌芽阶段。佳怡物流注重在实体网络的规模扩张和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投入和发展走在行业前列。
威胁:物流行业整体被投诉日渐增多,中小物流公司尤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形象,使客户产生对物流公司的不信任感,造成了制造企业为代表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认知的困难;广阔的市场前景使不少新成立的物流公司纷纷来分“物流蛋糕”,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价格战的出现使得物流公司的利润不断的降低。
1.2 基于风神公司现状的问题ABC分析
本文基于上述供应链的分析,把制造企业A公司存在的问题用ABC分析法按照问题需要解决的迫切程度分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A类,较迫切需要解决的B类,一般需要迫切解决的C类,具体分析如下:
A类:资源分散,信息不畅,量值传递失真。
B类: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仓储中心,没有引入自动化仓储管理软件。
C类:物流管理混乱,削弱了市场营销能力。
2 基于供应链分析的两业联动的优化方案
风神公司物流业务是佳怡物流公司新拓展的业务,由于轮胎运输过程中运输路程长,运输量比较大,这项新业务对佳怡物流公司来说也是新的机遇与挑战。
2.1 供应物流一体化
2.1.1 供应物流流程再造
现阶段风神公司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是:
(1)物流流程分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2)物流过程缺乏统一的系统的规划,难以形成企业的合力。
针对上述问题对风神公司进行了物流流程再造,企业改造后的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改造后的物流业务流程
流程再造的优势是:
(1)由企业自营采购改为专业物流JIT配送,减少了采购物流的人力和物力,大大降低了风神公司的采购成本,提高了效率。
(2)取消了中间库存环节。经过流程再造,企业的原材料库和成品库的库存都取消了,使风神公司更加投入到生产制造中去,集中主要力量搞生产,同时也向精益生产迈进了一步。
2.1.2 引入internet管理信息机制
针对上述分析的风神公司存在的资源不畅和信息无法及时沟通的A类问题,本方案引入了internet管理信息机制,通过万维网的服务器把供应商和生产商直接联系在一起,生产周计划和生产月计划不用提前制定,经过复杂的程序传到供应商手中,通过服务器,这些月度需求计划表、库存表以及采购订单表能够及时地传送到供应商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2.1.3 建立积压材料问责制
本方案根据风神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积压材料问责制,具体如下:
库存物资按照进货渠道及难易程度、以及依照A、B、C分类法;对重点的A类物资进行数量控制。
按照入库物资的时间分为:30、90、180及360(月、季度、半年、一年),检查入库物资的动态,一般而论:当A类物资180天无动态、B类物资90天无动态、C类物资30天无动态,就算积压,需要实行问责制,查问积压的原因,给责任者一定的处罚。
2.2 运用JIT及时生产制
2.2.1 JIT与看板管理
本方案从制造企业A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JIT与看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看板管理系统
2.3 实现仓储一体化
2.3.1 总体规划方案
根据风神公司的发展现状,我们为其规划了如下的方案:
(1) 采用自动仓库模式;
(2) 改变原有库格局,将仓库存储区最大化;
(3) 沿库房长度方向布置堆垛机巷道,在每条巷道两侧各布置一排货架;
(4) 在出库位置建设下沉式出货月台,提高出库装车效率;
(5) 在月台旁边分别设置轮胎成套区与托盘临时存放区;
(6) 规划外销进出车辆行驶路线与内销车辆进出厂区路线;
(7) 进出库实行系统控制,全程自动化操作;
(8) 轮胎堆存高度:22.6米,需求库房高度:22.85米;
(9) 总库存量:总计151200条轮胎。
2.3.2 库外布置及物流线路优化
根据仓库的需求及规划现状,为其规划了库外的设施及物流线路优化,如下表1和图3所示。
表1 库外布置平台参数表
平台名称 平台参数
下沉区长宽 25×24m
平台高度 1.3m
平台作业区 24×5m
车辆泊位 6个
泊位间距 4米
停车位倾角 3度
空托盘放置区 12×17m
空托盘存放量 MAX1400(10层高)
轮胎成套区 17×13m(MAX700条)
图3 物流线路优化图
2.3.3 经济效益分析
在项目实施后,主要效益如下:
1) 提升库存能力;
2) 实现库存管理的先进先出;
3) 提高操作效率;
4) 减少短驳运输与人工装卸费用;
5) 库存管理的系统化与透明化;
6) 提高轮胎清洁度;
7) 全程自动化作业;
8) 仓储管理费用的降低。
2.4 建立ASP动态联盟
2.4.1 ASP平台下企业间动态联盟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风神公司自身需求特点,设计出了ASP平台下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