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5: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第1篇

一、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作品内涵教学

第2篇

关键词:情境 学习兴趣 积极性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巧设情境是为学生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数学资源,使数学课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重视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数学趣起来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有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创设趣味情境,开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老师这样处理,教师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安排适当的数学活动,使数学动起来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巧设探究情境,寓乐学于主动探索中。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的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优质的数学课堂情境,培养积极有效的思维情境,即可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有效地学习,发挥其主体积极作用,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感受数学魅力,掌握学习数学本领,提升学习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2]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第3篇

这段小插曲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儿童思维品质以提高教学效益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阅历经验不足,加之古代诗文与儿童的口语表达相去甚远,古诗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等原因,要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走进诗文,有所思考与感悟,与诗人产生共鸣,实属不易。在当下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笔者非常赞同采用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这两个模型要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矛盾质疑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通过引入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便于质疑、深入思考和换位辨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审视、去评判、去质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原背景则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有意识的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景”。(程红兵:《课堂模型之明德设计》)

下面,笔者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阐述矛盾质疑与还原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写诗人赴京,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由此产生了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能很快理解全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一条长江)的距离,距离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学生读到“照我还”时能体会到该诗似乎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学生对诗中三个地名即“京口”“瓜洲”“钟山”的具体方位是模糊的,对诗人所指的钟山和哪个地方只隔着数重山也是不清楚的。还有,诗人此时身向何处,“照我还”是要回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是不得而知。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就字面解释,学生获得的思乡之情只限于对“照我还”这三个字最浅层次的信息提取,如果学生对上述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该诗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古诗学习的品味呢?笔者在分析了学生与学这首古诗之间的难点之后,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采取了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来拓宽儿童思维的空间,推进教学。

在学生能读通全诗略知大意后,笔者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对诗中多个地名的关注,要学生讨论后填写下面题目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题目如下:

诗人要到( A )去,途经( B )时泊船留宿一夜,他遥看(京口)距离( C )只隔着一条长江,( D )与(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E )?

学生小组讨论后,形成以下意见:

1. 对于A处诗人要去哪里,诗中没有言明,大家都不得而知;

2. 认定B 处应该是瓜洲,因为诗题叫《泊船瓜洲》,就是指诗人将船停泊在瓜洲;

3. 认定C 处也是瓜洲,因为首句告诉我们“京口瓜洲一水间”。

4. 对于D处是何处,学生则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京口,有人认为是瓜洲,但都是主观臆断,说不出理由。

5. 对于E处,诗中所指的想回来之处是哪里,大家也不得而知。

在此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笔者引入还原背景要素,用PPT出示了一张标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地图(如图所示)供学生阅读,再来作出推断。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探究后发现: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扬州南面,京口和瓜洲一江之隔,钟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南京和镇江都在长江的南岸,因此,题目中的D处只能是京口。诗人的行进路线应该是从南京(钟山)出发,到达京口(镇江),再乘船渡过长江到对岸的瓜洲渡口停泊过夜,第二天再^续从陆路前行。诗人从瓜洲往南回看自己的行进路线,心声感慨,才会写下这首诗来,而诗人想“还”的地方E处应该就是钟山了。

那么,诗人要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去呢?他为何才启程就想着要还呢?为了让学生读懂诗心,笔者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整合信息依旧不能解惑时,又及时插入补充资料,对王安石的生平及《泊船瓜洲》的成诗背景加以还原,以再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突破情感认知冲突:“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南京居住,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辞职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汴京(今河南开封)赴任。据说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如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要去的地方A是汴京,他是前往,且不得不去,这回去是祸福难料,前途未卜,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打击、排斥,因此他才会忧心忡忡,感时伤景,还在途中就想着何时能回来。

此时,笔者又暴露出另外两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

师:古代交通多有不便,钟山和瓜洲已隔着山山水水,正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路途本是遥远,为何诗人还在诗中说是“一水”“只隔”呢?

(学生讨论后,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生:因为诗人一心想着返乡,所以虽说路途遥远,但他归心似箭,所以再远也不觉得远了。

生:诗人的第二故乡是钟山,钟山让他感到亲切,他想回到家乡,心里的距离自然近,实际的距离远。

师:体会得真好!再请问诗人想回家乡为什么会提到明月?明月与思乡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沉默静思)

师(继续点拨):为了表情达意,诗人常将看不见的情感与看得见的事物相联系。例如明月就常被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意。你们能举出古诗词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吗?

(学生一下子活泛起来,思维的闸门再次被打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也是思乡之情。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生: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

师(点拨):月圆代表团圆。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在诗句中用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外国人不会有 “月是故乡明”的感受,他们认为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4篇

一、知人论世――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作品,结合当时的实际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记得我在进行这一首诗的教学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读了题目后,找出了“送”这个重点词,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从题目看,这首应该是送别诗。我们学过几首送别诗,有的表达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的感情。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是写荷花的,到底是不是写送别情景的呢?如果是,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他们一下子被激发起了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阅读,有的还展开了讨论。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肯定地认为它也是送别诗!还基本上表达出了诗中蕴含的意思:作者祝林子方在天子身边成为红人。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第5篇

本节课教师选择与观察物体有关的语文诗词,有表情的进行朗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乙生答:“我看到两个面,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接着板书:两个面)

(3)我问甲:“第二次你看到几个面,各又是什么形状?”

甲答:“我看到了三个面,两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我板书 :三个面)

2.我向全班质疑:“同样一个长方体纸箱,放在那里没动,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看到两个面?”

一生抢着举手回答道:“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方向不同,所以同一小组的两个同学,看到的面的多少和形状也不相同。”(随即板书:观察角度和方向不同)

听完他的回答,我会心的笑了,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不善言答的学生,我知道这一节课他在用功了。

(教师的微笑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嘉奖,教师的微笑也引导了全班学生为他掌声鼓励,这种时时对学生的呵护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

3.我接着问道:“一个物体最少可以看到几个面?最多可以看到 几个面?”

看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可爱的小手,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班上平时不回答问题的一位女生。

她颤颤惊惊地站起来答道:“最少一个面,最多三个面。”

我带头为她鼓起了掌声,同学们也随之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这一细小举措,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品尝学习的乐趣和喜悦,实现《新课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同学们鼓掌的同时,我在前面板书的“一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少”二字,在“三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多”两个字,这样,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了,板书也层层递进完成了,难点也突破了!

4.阶段评价: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赶紧说道:“这节课到目前为止,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很积极,只要我们坚持这样,每一个同学都会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达到了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高兴答道:“好!”

四、猜测验证

一个长方体纸箱,四个同学分别垂直、水平对着每一个面。

1.猜一猜,谁和谁观察到的面的形状是一样的?

2.游戏验证:四人一小组分别坐在纸箱的四个面前,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然后交给你认为和你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相同的同学手里。

3.汇报游戏验证结果:前――后、左――右,与猜测结果相同。

(这一环节的处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即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甲生说:“一个物体,当你的观察视线与物体水平垂直时,你只能看到一个面,无论你怎样转换角度,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不可能看到所有的面。”

我赞许的点头说道:“这节课你学的很不错,希望保持下去!”

乙生说:“观察景物,观察物体是这样,只要你换个角度,看到的就不一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这样,如两个同学要动手打架,赶快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吗?如果他这样对我,我会怎样?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打起来了!”

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这么好,随即说道:“是啊,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地一样,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要你换个角度去考虑,想一想,也许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之间也不会闹矛盾了!”

(课堂评价全面,及时,不只简单的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恰到好处)

随着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也响了,这节课在欢乐中结束了。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首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有效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惊异。学生半信半疑,学生的大脑已进入思维状态,这也应了“学来源于思,思来源于虑。”教师这一有效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和集中了过来。

2.评价及时恰当。《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节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简单的语言激励,或一个微笑,或带头鼓掌,语言之简练,动作之简单,可很有效。在评价时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明白了道理。

3.教学思路清新,环节流畅,知识点联系紧密。本节课由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把学生带入半信半疑的状态,同时也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的有感情的朗读和热情简单的讲解,提出读后之感受,由学生的回答,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解答,游戏的猜测与验证,既调配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又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4.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层层递进。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从课题的呈现上体现了自然与巧妙,达到水到渠成;从知识点的展现上体现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板书的目标上达到了突出知识点,突破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第6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

一、对比,把握哲理诗意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因为疑问,学生有了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获得了语文探究的能力,打开了走进语文殿堂的大门。

第7篇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许多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古诗词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质量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反复诵读,重视对诗词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小学生在古诗词的诵读中难以准确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体精神,作为诗词的“第一读者”。首先有感于自我的生命,诉之于自我的感情,用诗歌强烈深沉的情感打动学生,使之产生共鸣,受到感动,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激起他们的生命情趣,由感知情感美、人格美向“善”的方面迁移,从而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理性教育,感悟人生真谛。形成自己良好的情感素养。教师在指导诵读时首先要把握诗词的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三”或“二/一/二”的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的形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注意语调、声调的把握,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每首古诗词的感情基调都是不一样的。或昂扬激越或低沉悲凉:或痛心悲愤或恬淡宁静。一般来说,平声流畅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情感的波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读的环节,让那些文字符号转为可感的声音形象,读出感情。最后主客体感情互为交融,完成情感教育。比如教授李白的七绝《望天门山》,我让学生用缓慢、婉转、低沉的声调反复吟咏: 天门一中断一楚江一开,碧水一东流一至此一回。两岸一青山一相对一出,孤帆一一片一日边一来。此诗读起来气势飞扬,荡气回肠。流畅的节奏仿佛使人在音乐中进入美的情境,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仿佛看到了青山、碧水、红日、白帆,感受到了大好河山的雄壮美。在这诵读中,学生的情感仿佛与李白的情感相融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细读文本,加强对诗词的理解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2、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即可。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对诗词的兴趣

古诗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意境,这是诗人的情感理想同客观现实的高度统一,是一种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骆宾王的《鹅》这首古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是难以给学生一个丰满的形象认识的。因此,我根据诗意绘制了一幅活动的幻灯投影片。画面上,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拨着掌,欢快地引颈高歌。湖面上水波微微荡漾,荷叶轻轻摇晃,荷花的香味沁人心脾…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再造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结语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参考文献

[1] 方泽生,谈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切入点[J],教育艺术,2008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2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的营造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正在形成。对数学科来说,教师正致力于选择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希望。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目标,本文对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1 教学活动要抓住主题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经常结合一定的活动进行。如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分析一个具体的范例或进行某种操作性活动,这样能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每节课都应有准确的数学定位,活动要注意及时切入主题,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比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为了直观地引入课题,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演示,但是演示的次数不能太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天平上,要不然会影响到后面的时间安排。

2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发挥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因此不能把情境仅当成“敲门砖”,还要充分发挥其对于“数学理解”的作用,要让学生把新的现象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者把熟悉的现象用新的知识去解释,从而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要起到这个作用,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要恰当。比如,在第一章《正数和负数》的课堂引入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课本里的例子,因为在农村中学里很多学生没接触过足球,这个例子中的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3 通过活动促进数学思考

新课程强调过程、方法。教科书中许多地方没有采用肯定性语句直接给出数学结论,而是选择了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活动呈现问题组。这些问题组牵引着数学活动的基本走向,将活动引向学习主题。不能把这些问题组看成是任务性指令,甚至当成通向答案的指路牌。它只提供了怎样进行数学思考的“支架”。长期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中介学习经验”。

4 充分开展合作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同学之间进行,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的一个问题“搭成n个连接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对这个问题学生中通常会出现多种表达形式(可能包含失误)。教师可以从“个人角度”认同或质疑学生的思想,重复与强调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作出各种评价。对同一问题赋予更多的理解,可展现不同的认识风格。多重表示、多种意义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交流可以扩大视野,使每个人都获益。

二、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就是一切

有些教师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不知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于是翻遍各种版本的国内外新旧教材,一旦发现有内容沾边的,便如获至宝,不加分析,一股脑地全部拿来堆砌在一节课上。如在“游戏公平吗?”这节课中,只见学生时而转动转盘,时而掷骰子,时而摸球,时而掷硬币。“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是数学新概念的应接不暇,什么可能性、概率、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表示、等可能性、游戏公平等,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频繁出现。学生一会忙于做试验,一会忙于统计,一会又忙于向全班作汇报,一个环节套+环节,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哪里还有时间去理解这些新概念,更不要说进行什么交流讨论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活动就是一切。

这种层次不清地将各种活动堆砌于课堂的课,表面上是让学生经历了活动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动课,多数出现在“公开课”上,虽然不在日常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但是它的导向作用应该引起重视。

2 离数学内容太远

以教学“三视图”为例,一些教师喜欢从“盲人摸象”的寓言、苏轼的“题西林壁”等情境引入,这是不错的。但有的教师将学生引导到对“看问题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讨论中去,而且教师对此有很多话要说,学生发言似乎也相当踊跃,着实占用了不少时间。

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应该的,但我们倡导的是在数学课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不能说对情境中的问题已经讨论一段时间了,学生仍然对“从物体不同的侧面看会得到不同的视图”完全没有感受,是一种成功的课堂引入。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设计情境问题和操作性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是源于认识问题,但也有时是因对“优质课”评价的形式主义造成的。从形式上看,这节数学课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教学设计有不好的导向。因此,我们对“优质课”的评价也需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 浅层次的思考

前面说到,即使是好的数学活动,也不能不分层次地堆砌于课堂。在教学中还出现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学生活动脱离数学内容,或与数学内容没有多少联系,或活动层次太浅。

如某些用七巧板拼摆图形、小动物或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数学内容很少,基本上就是“手工课”,课的内容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不匹配。这样的活动除非时间短,否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又如,在一个重点班的课上,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是“利用一副常用的三角板,看看可以拼摆出哪些不同的角”。这样的活动对这个班的学生明显缺乏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结果是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不以为然,三三两两环顾左右而言他。

像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思维层面上是比较浅层次的,不能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应进行重新设计。

4 小题大做

第9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目标;原则;科学描述

众所周知,三维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内容。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在目前的古诗教学目标中,存在着重视“知识与技能”,忽略“过程与方法”,淡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往往只讲诗句表面意思,轻视诵读,略谈诗的创作背景,不谈意象意境,不欣赏诗词之美。

一、在古诗教学中,制订教学目标的原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读得得法,读得正确。对于不同的诗,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诗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诵读,引导学生分清轻重缓急,掌握顿挫,读出节奏。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古诗教学,必须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所谓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写了什么内容就行。

(四)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文道统一,这是语言教育历来坚持的一条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古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及古诗特征,应着重加强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不断吸引优秀的文化,树立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结合具体课例,说明如何制订教学目标

老师们在古诗教学原则基础上,制定三维目标,就容易许多了。以《题西林壁》这首诗以例,先看一下原来的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过程与方法: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描述“教学目标”时都会分三个维度来写。这说明教师遵循了基本原则,希望尽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往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得最具体,而对让学生达到的目标――“经过……过程,体验到……理解……运用……掌握……”是不能较好描述的。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难道不是能力方面的目标吗?

那如何修改呢?

(一)老师们对“科学描述三维目标”的要点要明确:

1.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描述时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操作、可测量。

二是描述时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2.描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行为主体――体现了谁?(学习者)

行为动作――做什么?(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

表现程度――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的标准)

3.教学目标的描述,也有专业的术语(如图)

所以,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调整为:

上面教学目标的表述,与前面教学目标表述相比较,主要目标虽然大致一样,但实现的途径却大相径庭,前者是要求学生达到的结果,而后者则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达到“感受美景,感悟哲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一情感态度目标,是借助“阅读体验感悟”来达到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意图,而是将三维目标有机的渗透融合。

综上所述,在设计过程时,教师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是不是遵循了古诗词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设计的环节够不够细、够不够科学,有没有梯度。

第三,对于需要经历长期过程的内容,如程序设计,由于无法放在一个大的任务下,教师还要考虑怎样设计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