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5: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2.1.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的情况。

2.1.9负责建立、管理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2.1.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2.2电梯驾驶人员

2.2.1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

2.2.2严格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

2.2.3有高度责任性和职业道德,爱护设备。

2.2.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5协助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

2.2.6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与故障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不开故障电梯。

2.2.7负责作好当班电梯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2.8保持电梯轿厢与地坎清洁、卫生。

2.3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

2.3.1熟悉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认真按照电梯日常检查表的要求逐项检查,不漏检,误检。

2.3.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根据电梯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实施日常性的维护。

2.3.3根据国家规定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3.4严格遵守《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2.3.5对发现的电梯事故隐患及时报修、及时处理。

2.3.6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2.3.7认真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认真填写报修单。

2.3.8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3.9参与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保护电梯司乘人员的安全和承载货物的安全。

1.2范围

规定电梯安全操作的方法,电梯驾驶人员所应遵守的操作规范,步骤。

2、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2.1基本要求

2.1.1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

2.1.2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1.3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电梯的性能、功能,认真阅读本台电梯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2.1.4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操作有安全合格标志的电梯。

2.2电梯行驶前的检查和准备。

2.2.1开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需要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2.2.2轿厢内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在使用前必须先将照明灯打开。

2.2.3每天开始工作前,将电梯上下空载运行数次,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2.2.4层门关闭后,从层门外不能用手拨启,当层门、轿门未关闭时电梯不能正常启动。

2.2.5平层精确度应无明显变化。

2.2.6经常清洁轿厢内、层门及乘客可见部分。

2.3.电梯在行驶中应注意。

2.3.1在服务时间内,不可擅自离岗,如必须离岗时或电梯停用时,应断开电源并将厅门关闭锁好。

2.3.2驾驶员应负责监督控制轿厢的载重量,不得超载使用电梯,乘客电梯不允许作货梯使用。

2.3.3不允许装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同意和批准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后才可装运。

2.3.4严禁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启动或保持电梯检修和正常运行状态;也不允许用检修操作来代替正常电梯运行操作。

2.3.5电梯的厅门、层门电气开关等安全装置不能短接,也不可用其他物件塞住,使其失效而不能起到应有的安全作用。

2.3.6不允许利用轿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开启,来装运长物件。

2.3.7应劝阻乘客在行驶中,勿倚靠在轿厢门上。

2.3.8轿厢顶上部,除电梯固有设备外,不得放置他物。

2.3.9当电梯运行时不得对电梯进行擦油、等工作或对电梯部件进行修理。

2.3.10在行驶中应用揿扭开关或手柄开关来开或停,不可利用电源开关或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来开或停电梯,更不可利用物件塞住控制开关来开动轿厢上下运行。

2.3.11行驶中,驾驶人员和随乘人员不可把手、头、脚伸出轿外,也不可在厅门外把手、头、脚伸入井道内,以防轧碰事故。

2.4当发生以下故障时,电梯应立即停用,并报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及时进行修理。

2.4.1层、轿门关闭后电梯不能正常行驶;

2.4.2电梯速度显著变化时;

2.4.3层、轿门关闭前电梯自行行驶时;

2.4.4行驶方向与选定方向相反时;

2.4.5内选、平层、快速、召唤和指层信号失灵时(驾驶员应立即揿按急停按钮);

2.4.6发觉有异常噪声,较大振动和冲击时;

2.4.7当轿厢在额定载重下,有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2.3.8安全钳误动作时;

2.4.9接触到电梯的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时;

2.4.10发觉电气部件因过热而发出焦热的臭味时;

2.5电梯发生紧急事故时的操作。

2.5.1因电梯安全装置动作或外电停电而中途停机时,一方面告诉乘客不要惊慌,严禁拨门外逃,一方面通过电梯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外界前来救助。

2.5.2电梯突然失控发生超速运行,虽然断电,还无法控制时,可能造成钢丝绳断裂而使轿厢坠落,或可能因漏电而造成轿厢自动行驶的,驾驶人员首先应按揿急停按钮,断开电源,就近停层。如电梯继续运行,则应重新接通电源,操作按钮使电梯逆向运行,如果轿厢仍自行行驶无法控制,应再切断电源,驾驶人员应保持冷静,等待安全装置自动发生作用,使轿厢停止,切勿跳出轿厢,同时告诉随乘人员将脚跟提起,使全身重量由脚尖支撑,并用手扶住轿厢,以防止轿厢冲顶或冲底而发生伤亡事故。

2.5.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切断电源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前来抢救,在电源未切断前应用干粉、1211或二氧化碳等灭火机进行扑救。

2.5.4遇井道底坑积水和底坑内电气设备被浸在水中,应将全部电源切断后,方可把水排除掉,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5.6电梯发生事故,驾驶人员必须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移动的现场须设好标记,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2.6电梯使用完毕后的操作。

2.6.1写好当班设备运行记录,发现存在故障分别转告接班人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2.6.2做好轿厢四壁底板各层站厅门地坎的垃圾和厅门口的清洁卫生工作。

2.6.3将电梯停靠在基站,关掉电梯内电源开关,层楼指示,轿厢照明,关闭锁上电梯厅门、轿门,防止他人进入轿厢内开动电梯。

2.6.4在潮汛期间,工作结束或工作时基站受潮汛影响,应开离基站。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在从事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的安全,保证电梯能正常安全运行。

1.2范围

1.2.1规定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骤。

1.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包括对电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电梯故障修理工作应由专业单位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的人员单任。

1.2.3电梯日常检查内容按《日常(月度)检查表》进行,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是指对整机部位的,部件的检查、调整、清洗,负责营救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等工作。

2、基本要求

2.1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单任。

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作业时必须穿带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4电梯在开始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在电梯每层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2.5负责电梯三角钥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将三角钥匙转交他人。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时应看清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站。

3、安全作业规程

3.1电梯在作检查和维护或在试车过程中,不得载客或载货,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区域。

3.2电梯在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工作时应把机房内的电源开关断开,并切断轿厢内的安全开关。

3.3电梯在检查、维护时所用便携式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且应有防护罩。

3.4在对轿底装置和底坑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首先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切断底坑内电梯的安全回路,方可开展工作。底坑、机房、轿顶不得同时作业。

3.5电梯维护和检查时必须设备监护人。监护人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检查人员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呼救;工作完毕后负责清理场地,不准留下工具零件。监护人员可由电梯驾驶人员或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单任,并保持相互呼应。

3.6在轿顶作业应合上检修开关。在轿顶须停车较长时间保养时应断开轿顶急停开关,严禁一脚站在厅门口,一脚站在轿顶或轿内长时间工作。严禁开启厅门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顶探身到另一井道检查电梯。在轿顶作检查或维护时电梯只能作检修运行。

3.7严禁保养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止电缆线被拉断。

3.8电梯保养注意事项:

(1) 非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作业,保养时应谨慎小心;

(2) 工作完毕后要装回安全罩及档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设备内;

(3) 离去前拆除加上的临时线路,电梯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3.9紧急救助措施

3.9.1当有人员被关在电梯轿厢内时,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应先判断电梯轿厢所在位置,然后实施紧急救助。营救工作必须要有两人协助操作。

3.9.2电梯在开锁区内故障停机,可用三角钥匙直接打开厅门后营救被困人员。

3.9.3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时

3.9.3.1因外界停电、电气安全开关动作造成的停机应在机房实施救助。首先断开总电源开关,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一个人用电梯专用工具打开制动器,一个人用盘车手轮根据就近停靠,轻便停靠的原则将电梯慢慢地向上或向下盘车(若出现电梯不能控制的现象应立即使制动复位),至电梯开锁区,然后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营救被困人员。

3.9.3.2因电梯安全钳动作造成的停机,首先应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断开电梯的总电源,打开电梯停靠处上层的厅门,放下救助扶梯,打开电梯轿顶的安全窗,将被困人员从安全窗救出来。

3.10日常检查与保养完工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规范电梯常规检查的形式,落实电梯常规检查的各项措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2范围

规定电梯日常性检查的周期,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和落实。

2、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2.1电梯常规检查的分类

电梯常规检查分日检、月检、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四种。

2.2电梯常规检查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协助领导,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人员按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内容负责具体日检和月检工作。

2.3电梯常规检查应填写好检查表,并由负责检查的主持人签字,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2.4电梯日常检查和保养的内容、项目参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和电梯产品随机文件所带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六、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行为,及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

1.2范围

1.2.1适用于在用电梯的维修保养。不适用于对电梯的大修与改造工作。

1.2.2电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也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1.2.3电梯的改造是指改变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2、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2.1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2.2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的维护保养。

2.3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承担,专业的维护保养应有与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4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护保养单位索要当次维护保养的记录,并进行存档保管,作为电梯档案的内容。

2.5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有本单位电梯作业人员填写,每月底将记录内容报送电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档。

2.6电梯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内容应按照电梯产品随机文件中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维护保养按照签订合同的内容、周期进行。

2.7电梯重大项目的修理应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2.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外委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存在事故隐患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七、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八、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九、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量减少事故带来负面影响,减小事故的损失。

1.2范围

针对事故或事件可能产生的情况,确定抢救及救助方案并使其始终保护有效状态。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的实施。

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3.1电梯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发生一般事故(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和严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3.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并报单位领导批准,成员人员必须包括一名单位的行政领导,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

3.3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都必须参加。

3.4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拟定,行政领导批准后实施。

3.5演习结束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将该次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演习中进行调整、修改。

十、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1.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E、 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 事故及故障记录;

I、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 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3.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第2篇

【关键词】 用电安全 用电检查 客户用电安全管理系统

用电检查包括检查计划的拟定、现场告知客户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限期整改缺陷以及现场复查缺陷整改情况。安全检查是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合理利用电力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改善电源管理技术,改进电源管理检查,以防止在用电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事故。但是,现在的用电管理功能正在不断弱化,缺乏安全用电的管理是导致客户不断恶化的安全用电局势的主要原因。

下面,本文将根据用电管理现状来分析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完善用电安全检查制度的具体方法。

一、用电安全管理现状

1.1供电具有风险和隐患

我国供电企业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尤其是在对高危用户和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这些安全隐患会对供电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高危客户以及电力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高危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非常大,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同时供电的电,也较普通用户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风险,因此我国很多供电企业为了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最重要电力客户制定了相应的供电方案。

按照供电方案进行供电工作能够更好地保证重要用户和高危用户的安全用电,同时能够更好地对供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进一步提升高危用户和用电用户的工作安全性。但是,我国目前的供电企业供电过程安全工作来看在攻坚的过程中仍然会对高危用户和电力客户的用电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供电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进一步的排除和管理。

1.2供电企业的管理存在问题

之所以会产生供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高危用户和用电客户的安全造成影响,是因为供电企业在供电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供电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足。各位用户和用电客户在进行用电的过程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以及电压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电力客户需要使用双电源的供电路,有的用户需要单电源电压。

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满足电力客户对电力需求量以及电压的需求。因此导致客户在用电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真正达到较好的效果,很多单电源供电线路客户在使用双电源的过程中会对自身的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会导致高危客户和用电客户在用电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对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自身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1.3缺少安全用电的宣传意识

供电企业在对各位用户和用电用户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应当对区域安全用电规范和意识进行宣传。有些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对于电气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维修,很多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这对于电气设备的整体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很多企业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预防性的试验措施直接投入使用,这会对用电企业的机械设备产生严重影响。我国一些高危用电客户对于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于用电的电压要求较高,在用电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整体生产的成本,往往采用标准较低的电源和机设备进行中。这就导致很多用电用户在 用电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影响到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很多用电企业在运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没有设置电网连接保护和网线的安全自动装置,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问题。很多用电企业在用电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用电程序和规范,但是只停留在相应的文件上,并没有进行用电应急的演。

因此在发生用电事故的过程中很难进行及时的处理,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影响。很多用电企业在进行用电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为了降低整体的人力成本,在聘用电力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往往平庸资质较低的管理人员,有些员工甚至没有进网作业许可证。供电企业在对高危用电用户和用电用户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提升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保障其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提高安全用电管理技术

2.1对供电企业进行监督

要想提升供电的整体安全系统要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监督,在进行供电企业安全监督的过程中应当对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同时让相应的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职责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在电网安全整治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应当坚持落实的原则,要保证相应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按照相应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对管理过程中的细节和质量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排除用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因用电过程的安全隐患影响到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应当针对用电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供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标准化管理

供电企业在对自身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引入标准化管理的,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依据,用电企业的具体用电状况,如供电电量和用电电压等。开展管理工作要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则当供电系统出现安全故障或安全隐患的时候可以根据用电用户的信息和用户取得联系能够在第一时间保障用电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手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供电的安全性,促进用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要求,电力系统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优质的专家团队,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3对高危及重要电力客户进行用电安全宣传

供电企业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应当对高危及主要的电力客户进行,用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应当在进行公开的过程中发放相应的用电安全管理手册,引起用户对于安全用电的高度重视。同时应当要求用电用户在进行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

企业要在进行整改的过程中对自身存在老化和产生问题的解释未进行及时的更换和维修来保障自身的用电安全,同时,用电客户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当对自身的用电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在开始使用之前应当进行预防性的试验,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影响到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位用户和电力用户是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但是,这些用户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会对用电客户的经济效益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供电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同时用电客户缺乏相应的安全用电意识。因此,要想提升用电客户的安全水平,就要对高危及重要电力客户进行用电安全巡查。同时要对供电工作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对供电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供电的安全性,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同时保障,用电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李艳华,陈飞.为高危用户及重要电力客户进行供用电安全检查的实践及隐患治理思路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168-169.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制度创新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家基础建设的逐步扩大和深化,使得建筑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资金发面,国家都给与重点支持。不过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其安全事故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且传统项目安全管理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作用下,早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化发展。因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首要职责。

一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评价体系

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测评体系主要由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施工知识、设备管理安全、资金安全以及技术安全管理几个方面组成。因此,在实际安全管理中,我们必须对这几个指标进行重点管理。

1.安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其管理具备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其所含因素较广,是建筑企业不可缺少的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2.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施工知识。建筑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其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与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知识上。

3.设备安全管理。项目现场的设备安全包括其使用性能安全以及维护安全。

4.资金安全。资金安全是项目安全的基础,它关乎项目的成本与利润,是建筑企业尤为关心的环节。

5.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是项目施工得以正常进行下去的保障,它包括操作技术安全、施工技术安全、项目规划安全、危险源头控制安全等方面。

二 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兴起来的,由于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速以及社会认识的滞后性,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处于低位运行状况,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之处。

1.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管理基础较弱。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者往往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经常存在违章指挥的情况,重速度、效益,轻安全。另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非常落后,经常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形。如某公司南方某大型开发区场地的施工建设,其进行现场爆破时,通常会按照爆破飞石、空气冲击波、有害气体扩散、爆破振动分别计算安全距离及《爆破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安全距离比较,取其中最大值设定安全距离,但是现场施工人员及周边防护对象由往往未撤出相对安全的距离,从而导致爆破区域周边设施、环境、生物也遭受损坏。

2.内部控制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缺失,特别是分包队伍员工教育没抓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没形成制度化。许多建筑企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突出表现在会计假账、坏账、漏账,款项收回等方面,使得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举步维艰。另外,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一般素质较低,流动性大,企业对其往往也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最终使得安全事故频发。

3.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缺乏。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需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才能制定正确合理的管理措施,但在我国,很多管理者却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致使项目安全管理漏洞频发。另外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也使得管理者跟不上现代企业发展的节奏,难以更新现有的防护技术、设备以及用具等等。

三 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设想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制度的创新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1.合理安排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根据企业本身的职能分布与项目属性,制定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并确定各个部门、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层层执行、垂直监督,从上到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及监督体系,确保项目的顺利执行。

2.制定和形成管理者不定时突击安全检查制度。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要了解项目基层安全状况就必须进行安全突击检查,其重点要检查基层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措施、现场危险物品存放等等项目,使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自发形成安全施工的意识。

3.建立有效的安全评估与反馈机制。明确安全评估的各项指标,充分认识到各个安全环节的参数,建立高效、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预先风险分析,评价危险项目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基层施工和管理人员对项目安全管理与生产的意见看法。

4.建立项目安全应急措施制度创新。做好安全事故致灾状态的分析,特别是负面效应造成失控灾害,给供电、供气,以及该、排水系统故障等。可能产生事故的最大灾害状态,作为准备应急人力、物力方案的依据。

5.创新的条件支撑,要在思想上对每个项目有把握可控的观念,努力偿试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新的安全管理手段;要在经济激励机制上对项目有绝对的资金投入,项目效益要靠安全来保证;要在培养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来支撑,不断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质量、统计、核算、设备、材料、后勤管理人员,把创新考核纳入项目考核中;要建立健全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安全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四 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过快发展与法律制定的滞后,导致了项目安全管理问题不断。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想冲破现有格局,走向更大的舞台,就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应该把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不断创新发展,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网络安全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o improve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ic benefit also greatly enhance the degree of. 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used in the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 series of security problems, we should give special attention to spec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ecurity risks, positive coping, mak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scheduling; automation system; control; network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有:数据的采集、信息的处理、摇控、统计计算、安全管理、WEB浏览、报表的生成和打印、画面的编辑和显示、一些软件库的管理以及调度员的模拟培训等等。其中只要有服务器出现问题,该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自动切换到其他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非常到位,并且能够快速地切除系统自身故障,在切除故障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系统中其他正常运行的节点。调度主站则是整个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了调度自动化的控制和监视,有效地管理整个网络,使整个系统运行在最优的状态。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调控

现在是一个非常依赖电的时代,电力需求增长迅猛,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在几年前,供电依然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春天秋天,人们用电还算比较合理,供电局的供电工作也勉强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一到夏天或者冬天,问题就来了,由于大功率的家电——空调的出现,电力变得供不应求,三天两头停电,为人们的生活带了很多的不便,而造成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已经进入经济高增长期,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维持这种状态可不是长久不计,于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便诞生了,它的功能也是人们专门为现代社会和人类的需求而开发的,有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供电变得更简单了,供电效率也成倍地提高了,使社会的发展变得更便捷。电力高度自动化系统的调控和管理任务是非常复杂的,简而言之,就是以下面三点为中心来完成的任务。

1.1 尽量维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处于安全的状态是调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首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因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其危害是无法想像的,黑客、恶意代码、病毒蠕虫等将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系统进行恶意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集团式的攻击,这些破坏和攻击会导致系统事故或者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甚至是系统的崩溃或者瘫痪,这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努力维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处于安全状态是首要任务。

1.2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能

反映电能质量好坏的参数有三个,即电压、波形和频率。只有这三个参数全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时,电能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电能的质量是指能够优质地供电,其中包括电压的质量,电流的质量,用电质量和供电质量。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短时间中断和电压暂降已经成为普遍的电能质量的问题了。稳定电压,关键在于调节系统中无功的功率保持平衡,而整个系统中,有功功率平稳的问题则在于频率的变化,另外,决定波形的因素是发电机。只要能很好地从这三方面着手,就不用担心没有高质量的电能。

1.3 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最经济条件下运行

在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中,经济变得越来越紧张,而对电调度力自动化系统将来的维护还需要一大笔费用,因此,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保证能够正常的运行,并且保证电能的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电能的生产和输送效率,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供电成本的目标。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物理安全方面。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常见的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台风、雷击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的丢失,称为物理安全问题。

(2)网络安全人员管理方面。人是生产力活跃的因素, 如何防止内部人员对网络和系统的攻击及误用等是电力企业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此类问题的表现有, 内部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利用公务之便对网络系统信息的泄露和对网络系统资源的偷窃,最终导致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崩溃。

(3)系统安全方面。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

(4)应用安全方面。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如Web服务器、Proxy服务器、数据库等的安全问题。

(5)网络安全方面。这里的网络安全指的是单纯的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安全问题,譬如非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手段对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进行攻击, 最终导致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运转瘫痪。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首先要规划数据网络技术体制和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根据网络的规模、目的、服务对象、实时程度、安全级别等综合考虑,确定最基本的网络技术体制。采用光纤+SDH+IP模式,实现对不同IP应用业务之间的物理隔离,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满足控制、保护等电力系统的关键业务的要求,便于调度部门能对网络进行有效监控,并便于通信部门对外出租带宽。因为用光纤+SDH+IP模式建立调度数据专网是一个适当的选择,可以很好满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以下要求:

①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继电保护毫秒级,自动化秒级),要求网络层次简化。②传输的连续性,通信负荷基本恒定,需要恒定带宽。③远方控制的可靠性(遥控、遥调、AGC等),要求有效隔离。④因特网时代的安全防护体系(防黑客、防病毒、防破坏等)。⑤网络拓扑结构必须覆盖远离城市的电厂、变电站。⑥充分利用SPDnet的现有设备,节约大量资金,便于平滑过渡。

(2)面对自然灾害等物理安全问题我们要以预测为主,尽量的减小破坏程度,这就对电力监控系统作出很大的要求。电力监控系统要通过专用局域网实现与本地其他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或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现上下级异地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各电力监控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必须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电力监控系统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治理。

(3)电力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人员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越权、误用及泄密。对全网实施监管,所有与电力调度数据网连接的节点都必须在有效的管理范围内,保障安全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及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联防制度,将网络及系统安全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并要聘请网络安全顾问,跟踪网络安全技术。譬如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总体上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4)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方面,采用的专业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防病毒技术、采用安全的操作系统(达B2级)、应用系统的关键软硬件及关键数据的热备份和冷备份等。防病毒技术和备份措施是通常采用的传统安全技术,而安全的操作系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5)在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证数据网络的安全,又能向外传输必要的数据,必须坚持调度控制系统与调度生产系统之间、调度生产管理系统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OA/MIS)之间有效安全隔离,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只能采用单向传输的方式。常采用的措施包括防火墙、专用网关(单向门)、网段选择器等进行有效隔离。另外在调度数据专用网络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上,根据不同的业务系统,还可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1)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对特定网段和服务建立访问控制体系,可以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可实施的安全措施有:防火墙、VPN设备、VLAN划分、访问控制列表、用户授权管理、TCP同步攻击拦截、路由欺骗防范、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等。

2)身份认证技术。该项技术广泛用于广域网、局域网、拔号网络等网络结构。用于网络设备和远程用户的身份认证,防止非授权使用网络资源。

3)加密通信技术。该措施主要用于防止重要或敏感信息被泄密或篡改。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加密算法。其加密方法主要有: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不可逆加密等。

4)备份和恢复技术。对于网络关键资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做到双机备份,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恢复。

4、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性且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应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中,未来调度自动化技术及系统将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以确保电力调度系统和电力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探讨[J].电气工程研究与应用,2009(6)

[2]王喜贺.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高铁;电梯;安全管理

2008年至今,随着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高铁运力提高的同时日均客流有了巨幅增长,如京津城际日均运送旅客量由3万人增长到5.69万人次,为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高铁站内装备了大量垂直电梯、自动扶梯用于为旅客服务。以北京铁路局为例,2008年前管内京、津、冀区域内车站装备垂直电梯62部、自动扶梯35部,电梯总量97部,随着高铁的陆续开通,目前管内新增垂直电梯162部、自动扶梯435部,电梯总数量达到了694部,电梯增长率达到了615%,电梯作为客运服务工具已成为旅客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环节。

电梯,这个人们并不陌生的事物,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分类中属于特种设备,电梯作为特种设备有其一定的含义,因为其涉及到乘客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因此被列入特种设备的行列就不足为怪。

目前高铁电梯的数量随着高铁站房的不断涌现迅猛增加,如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避免电梯发生事故,这就需要使用单位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根据近几年电梯发生的重大事故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如何做好高铁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1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了《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其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但在日常检查中我发现,使用单位均存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不全或内容未结合现场实际的问题,制度无法落实、执行,管理无法到位,逐步产生了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根据国家要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当包括9项内容:

(1)电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3)电梯日常检查制度;

(4)电梯维保制度;

(5)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6)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7)电梯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8)电梯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9)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电梯发生溜梯故障突然逆行,造成乘客1死30伤的重大事故,经北京市质监局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损坏的固定零件是扶梯主驱动的地角螺栓,其断裂引发事故,主要责任在维保单位,但使用单位日常检查不到位,制度制定不健全,也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2 电梯使用单位应清楚自身职责并严格履行

在近两年对高铁车站电梯的检查中经常发现,车站作为电梯的使用单位,对于自身职责不清楚且不能严格履行,甚至很多车站在签订电梯维保合同后采取以包代管的形式,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闻不问,直到事故发生后才了解到自己的职责,悔之晚矣。例如2010年五一长假期间某城际客专中间站的垂直电梯出现故障,导致3名旅客1名儿童被关在轿箱内,旅客在多次按梯内紧急报警装置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最终用移动电话报警得到解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现场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梯控制柜过热发生电路保护,但紧急报警装置失效却是因其未接入车站值班室,使用单位未尽到管理职责。虽然电梯是由维保单位维保,但是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明确指出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运行良好是使用单位的职责,由此事故可见,电梯使用单位应清楚自身职责,严格履行,才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保障旅客生命财产。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履行12项职责:

(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2)在电梯轿箱内或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5)医院病患电梯、旅游观光速度大于2.5m/s乘客电梯及司机操作电梯,由持证电梯司机操作;

(6)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事故的紧急措施与救援预案,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7)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人员实施救援;

(8)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10)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11)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1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3 电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电梯故障处理记录不完整

近两年在检查高铁车站的电梯故障处理记录时,普遍存在记录不完整的问题,故障记录中只有报修时间,未对故障处理情况、故障处理确认进行登记,使其不能作为故障处理和责任分析的有力依据。使用单位应设置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监督维保单位做好故障处理,督促其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详实记录,并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确认,切实确保电梯运行正常。

3.2 电梯日常维保工作不到位

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检查中,多次发现维保人员未按维保记录要求进行巡检且维保记录填写不实的问题,如在2012年十一期间对某站维保单位抽查中,发现维保记录对垂直电梯“厅门门锁啮合深度”一栏未填实测数据,现场抽查发现厅门门锁啮合深度均小于7mm,未达到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调查,发现车站存在以包代管的问题,对维保单位的监管流于口头,导致维保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维保工作漫不经心。作为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维保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维保作业的现场检查,定期检查维保人员的巡检记录和维保记录,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确保维保单位做好设备的维保工作,保证电梯运行处于良好状态。

3.3 使用单位的乘降引导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第6篇

关键词:电梯 安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数量迅速增加,电梯已成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特种设备之一。电梯在给人们提供了高效、快捷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如果使用、管理和维保不当,极易发生电梯中途停运、关闭乘客等使用故障,造成乘客的身体、精神伤害和不良社会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会给电梯使用单位或物业管理公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在此谈一下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体会。

电梯检验机构

依法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履行技术把关责任。

1、加强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强化检验人员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负责;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认真落实电梯检验覆盖率和检验质量。

2、将电梯落实维保单位,电梯的维保内容、电梯的维保质量作为定检的重要内容,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维保单位未按规定时间、规定内容进行维保以及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的,及时通知维保单位和当地监察机构。

3、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立即向辖区质监分局报告。

4、提高服务意识,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检验服务。

电梯使用单位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1、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并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维保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安全管理人员对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应进行确认签字。

3、制定应急救援措施,协助维保单位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4、电梯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在用电梯按时报检,电梯按期检验,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超期未检的电梯不得使用。

5、住宅小区、商场、宾馆、医院、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物业管理公司)必须配备专人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6、负责在电梯轿厢内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7、对电梯实施日常检查,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发现乘客在轿厢内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

8、在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使用电梯并及时通知维保单位,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10、鼓励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做好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工作,将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材料发放到每家每户。

11、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辖区特检所、质监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电梯维保单位:

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单位应按法律法规规定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电梯安装、维修保养活动,并对所安装、维修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完善电梯维保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按相关规定要求配备充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持证作业人员,所有维保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并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3、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4、杜绝出借、出租单位及人员许可证、资格证行为。

5、与使用单位签订责任明确、内容完善的维保合同。严格按照《规则》要求开展电梯日常维保工作;规范电梯维保项目、维保内容和维保记录,保证电梯的维保质量。

6、在每部电梯内公布求救电话、维保电话、维保单位、维保人员。

7、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

8、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

9、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工具,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电梯使用单位做出24小时安全服务承诺。

10、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11、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及时消除,发现严重事故隐患要及时向辖区质监分局报告。

第7篇

6月14日至9月30日。

二、检查范围

全县所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重点检查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及大型游乐设施较多的化工、冶金企业、气瓶充装站、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点等。

三、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情况、检验情况及检验隐患后处理情况,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到位情况,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基础和培训教育情况,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准备情况等。

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无证操作、违章作业等行为。

四、时间安排

检查采取企业全面自查、市检验机构结合设备检验督促整改、监察部门实施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一)动员部署(6月14日前)。制定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落实上级部署的检查工作重点,结合我县特种设备使用情况逐项检查督促。

(二)企业自查(6月15日-6月31日)。督促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自纠,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三)全面检查(7月1日-9月30日)。会同市特检中心对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事故易发、频发、多发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消除安全隐患。重点结合电梯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务必对全县所有在用电梯进行全覆盖式安全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本次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要结合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消除事故隐患为重点,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和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分类分级监管,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现阶段电梯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然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电梯事故让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了质疑。电梯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受到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讨论了电梯安装交付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验收后,在平时的使用和检查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梯产量、保有量年增长速度都位居世界首位,虽然由于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重视,电梯安全事故有所下降,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违规操作

有数据显示,在近年来的电梯安全事故中,违规操作占到了62.5%,在设备缺陷、意外情况、非法使用设备等同类选项中高居第一位,且已经占到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违规操作是电梯安全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包括违规安装,如安装人员不佩带安全帽;违规维修,维修人员短接安全回路,开门走梯,在维修时没有设置任何安全警示标志等,都会造成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隐患;违规救援,发现有人需要救援时,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贸然救援,违法救援程序额,没有正确使用三角钥匙。

(二)维护质量不过关

电梯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维保单位和电梯制造商意识到了电梯维保市场的重大利润,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很多企业开始采用相互压价的竞争策略。但是如果维保费用过低,维保质量必然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遇到故障不修或修理时走过场的情况,给电梯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而电梯本身属于固定性升降设备,不断的使用会造成磨损,因此需要定期的专业维护纠正问题,保证电梯可以良好运行,保养单位没有做好日常维修保养或不负责、不规范保养都会造成电梯运行中出现故障。一些部分责任的物业为了节省成本、降低费用,对一些有瑕疵的部件能用就用、能修就修,使电梯长时间带病运行,最终小问题酿成大隐患,引发事故。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梯是特种设备,对电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极高,需要通过质检部门培训并取得相关安全管理证书后才能上岗,以便更好的维护和监督电梯。而很多单位的电梯人员都属于无证上岗人群,即使是取得资格证的电梯管理人员也存在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不严格按照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也不能对每台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的日常检查,使得很多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威胁着乘坐人员的安全。

二、改进策略

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电梯事故发生,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

科学可行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电梯安全制度还存在着条款制定较为粗略,不够细致,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很多内容还需要完善。因此各单位除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中的条例外,各单位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细则制度,使制度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操作中的每一步骤都应进行详细的分解、规定,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处罚并通告,以警示其他人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现场监督力度

首先应加大对电梯管理人员的资质管理,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对已经上岗人员要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还应在平时通过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其次应让管理人员参与电梯安全适度的讨论及处理,使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方式类似事件,规范电梯从业人员素质。现场监督能够通过对使用环节的观察、检测,发现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备,可以及时调整,对其停用或报废在电梯检查中应重点查看是否用超过检验周期、是否做过注册登记、作业证书是否逾期或无证操作等。同时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经常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有效制止或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

电梯和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而人们可以通过对电梯的不断改进、正确使用等降低风险,而乘客作为电梯的主要使用者,需要正确认识电梯的风险性和相关安全知识。可以通过发放安全手册、标语警示、技术答疑等手段,使市民能够知晓电梯的基本知识,指出使用电梯中的一些错误和威胁性的行为,比如在电梯运行中扒门、等电梯时踢门、不停的敲打按钮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电梯安全知识,放心、安全的使用电梯。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物业部门、维保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乘坐人员等意识到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互相配合协作,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安心、安全的享受电梯带来的便捷。

参考文献:

[1]马瑜.电梯:上上下下安全为重[N].昌吉日报(汉),2011.

第9篇

【关键词】电梯;问题;电梯使用管理;电梯维护保养;建议

电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使用除了电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及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在其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与《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简称《使用维保规则》)的明确规定:电梯安装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后,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本人从事电梯检验工作多年,通过多年的亲身经历及对全国电梯普遍共性的了解,发现恰恰是上述两个环节成为了电梯安全运行使用的软肋。本文通过对在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

1 检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1 使用管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配备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投入运行之后,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巡视检查,电梯三角钥匙随意放置,领用没有登记记录,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没有张贴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电梯发生故障后乘客找不到相关救援说明,报警电话无人接听,电梯相关技术档案文件严重缺失。

(2)没有完整的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的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等。

(3)没有进行电梯的日常使用检查。大部分的使用单位都没有对电梯进行过日常检查,即使检查也是马虎了事,这就为电梯小毛病养成大病埋下安全隐患。

(4)电梯发生故障没有进行有效记录。大部分的使用单位没有及时记录电梯故障问题,这就为检验机构了解电梯长期运行故障状况造成困难。

(5)电梯没有专业维修保养单位维护。极少数电梯的使用单位为了节省资金,不聘请专业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修保养,这就为电梯带病运行埋下隐患。

(6)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于电梯的专业维修保养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监督,没有一个定期检验计划,致使电梯超期未检违规使用的现象普遍发生。

1.2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存在的问题

(1)维护保养的项目不齐全。大部分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的电梯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对底坑,轿厢,机房,轿顶等设施进行外观检查,现场空载运行,没有按照国家规程的项目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查,修理,和清洁维护,而由于没有标准砝码,对于砝码称重超载试验很多维保单位往往忽视。

(2)维护保养的时间次数不达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维保应该每个月至少2次,且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5天,现实中维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的不足或者使用单位路途较远,对其维保的电梯只能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部分维保人员甚至快到年检了才匆匆进行检查,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维保次数。

(3)维保单位人员人数严重不足。由于近年电梯安装增长飞快,维保单位安装人员严重短缺,导致电梯维护保养人员人数不足,进而导致其电梯维保次数和维保质量下降。

(4)野马挂靠维保人员增多。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同时在多家电梯公司兼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5)项目维修保养质量水平较差。从事维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较低,对于电梯存在的缺陷,维保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调整,不能保证电梯故障的彻底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导致维保质量严重下降。

(6)电梯事故应急处理不及时。现今大多数城市在用电梯的维保单位距离使用单位较远,电梯发生故障后往往不能及时到达现场,造成电梯事故影响扩大,这个现象在县城乡镇尤其明显严重。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使用单位对于其担当的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差。《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包括: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使用维保规则》明确了使用单位履行以下职责: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制度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惊险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电梯发生事故时,安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对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此外,《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建立齐全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电梯年检制度;规范管理乘客正确使用电梯等等。上述规定全面,具体,清晰,严格执行能够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此不甚了解,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是不闻不问或者习以为常,安全意识极差。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没有好的态度,相关责任义务就不能落实到位。

(2)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日常维修保养责任不明,缺乏维保责任心.《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主要责任有:维保单位应当根据电梯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维保的时间规定,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和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能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要求30分钟必须到达,一般不得超过1个小时);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包括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和电梯基本情况,维保的项目,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的详细记载,维保记录还应当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目前电梯维保市场较为混乱,无序竞争恶意压价现象十分严重。电梯使用单位单纯从价格考虑选择维保单位,对其维保质量不闻不问。而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往往也是片面注重电梯的使用状况,至于维保单位工作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要求则缺乏有效监管。电梯维保工作较为艰苦,维保人员严重短缺,很多单位维保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又缺乏责任心,这些都导致了多数电梯的维保形同虚设,维保工作也只是走走过场,走马观花。与《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的维修保养要求相去甚远,所维保的电梯安全性能可想而知,很难得到根本保障。

(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没有监管到位,对于电梯维保单位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

3 几点建议

3.1构建联合共管模式

一是质检,安监,消防,公安等部门协同共管,共同制定管理办法,制度。可以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对电梯安全管理不到位且不能按时整改的单位要采取必要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二是要切实落实电梯使用单位自主管理责任制度,必要时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体手段,建立监督机制,对于不达标的单位要予以曝光。三是要提升社会公众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知识。监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专题活动,广泛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四是组织专门机构对于使用15年以上“老龄化”电梯及没有物业管理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估,预测潜在危险隐患,建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安全评价体系,为老龄电梯的维修,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当地有条件的政府部门每年应该安排一笔专项维修基金,有计划的对纳入社区“老龄化”电梯进行维修,改造。五是政府有计划的实施电梯联网监管机制。电梯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消防安全一样,纳入政府安全监管与应急保障系统统一管理。可以建立类似“电梯110”应急救援系统。六是应对消防部门进行专业电梯救援培训,避免破门爆拆等野蛮救援行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