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5: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青少年礼仪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传播学;礼仪文化;缺失
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是一种表达尊重的行为规范,而“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实际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礼貌、礼节、仪式。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仪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文化之一。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的礼仪教育。荀子的《修身》篇里就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意思就是说,人不守礼就无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能安宁。孔子也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这种将礼仪教育视为育人之基的观念对礼仪之邦的奠定和维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民族竞争力、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生活,包括对着装品位、时尚程度、出国开阔视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对自身的礼仪修养却不够重视,有的人甚至不能做到“知荣辱”,国民素质良莠不齐,社会总体文明程度不够。这一点在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校园里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化;进办公室不懂得敲门;卫生间、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不堪入目的交友广告;甚至还有大学生如厕后不懂得冲水。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青少年把行为不羁、不顾别人的感受看成是有性格的表现;还有的青少年过于愤世嫉俗,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是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不仅仅与中国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礼仪文化背道而驰,同时也对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质量的培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什么会造成青少年礼仪文化素养的缺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播过程中模仿对象礼仪行为的缺失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传播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米德认为,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掌握是由于模仿他人的角色言行而获得的,因而模仿在人们的个体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代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模仿是他们学习礼仪文化的重要途径。不管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都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模仿对象,而这些模仿对象的礼仪行为,对于青少年礼仪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中,青少年周围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一些接触密切的人的行为举止,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塑造的各种角色的一言一行,如果能够得到青少年的认同,或者在尚没有是非观念的青少年那里被动接受,都会产生模仿行为。
而遗憾的是,大部分被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本身就缺乏良好的礼仪行为。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家长自身礼仪修养良莠不齐。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价值观转型阶段,很多家长没有受过系统而正规的礼仪教育,总体来说受礼仪教育的程度不尽如人意。虽然有的家长自身修养较好,但就整体水平来说,依然是不足的。他们自己也许都很难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自己都不清楚食礼,不知道见到长辈应该用怎样的礼仪,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没有遵守礼仪规范的习惯思维,更遑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某些不合礼仪规范的行为,最容易被孩子模仿,所以青少年礼仪文化的缺失,首先来自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
再从大众传播媒介来看,大众传播工具如电视、网络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一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例子经过电视、网络的传播,会起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它们所提供的模仿对象,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掀起了海外游的热潮。而与此同时,国人在旅游过程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经常见诸报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国公民的整体文明礼仪素质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的形象已极为不符,长此以往,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势必会对这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诱发模仿行为的产生,最终导致礼仪文化的缺失。
新浪网曾做过一个关于“明星的不端行为,会对社会大众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的调查,参与调查的人中有52.2%的人选择了明星的行为会对普通人产生影响,公众人物需要自律;有34.8%的人选择了青少年会把明星的不良习惯当成时尚,盲目模仿。而明星崇拜是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一种手段。青少年一旦崇拜某个明星,就会从各种途径去了解搜集这个明星的有关信息,了解其生活和动态,部分青少年还会由羡慕、向往明星的生活发展到模仿明星的生活、行为方式。而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会过度渲染明星的不端行为,这极易使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青少年盲目地去模仿这种不端行为,引起自己行为的偏差。
二、组织传播过程中礼仪文化教育的缺位
作为组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组织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因其制度性和高效性的优势,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要依靠组织传播来实现,青少年的文化礼仪教育也不例外。而作为组织传播最主要的实施者,学校在青少年礼仪文化的教育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造成当代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为学校在组织传播的过程中忽略了对青少年文明礼仪文化的教育。
如今义务教育中鲜少开设和落实礼仪课程,“学制改了,改成了所谓的洋学堂,把这些礼仪都废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国民礼仪,变得很可笑,中国礼仪没有了,洋礼节也不懂。”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的主要是文化课的教育,素质教育推广中礼仪教育并未受到重视,或者鲜有提及。“从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现状看存在严重的价值目标功利化、教育内容单一化和教育方法简单化。”“在实践中则搞短期行为,只求迎合,不顾长远的效果。”音乐课变成了单纯的唱歌课,或者只是做简单的音乐知识介绍,并未吸取孔子礼乐修身的经验真正给予学生们音乐中温柔敦厚、和谐平淡气质的熏陶。这都导致如今的学生不懂礼仪的现象。比如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不会主动问好,对着长辈大呼小叫;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且不以为意;用餐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没有恭谦诚敬的品质和心态,待人接物时手足无措,不懂得感恩等等。学校几乎都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是其内容一般都较为空泛,缺乏具体可行的指导且很少涉及礼仪规范方面,学生对此也缺乏敬畏之心,未能严格遵守。
另一方面,学校即使开了礼仪课,也往往只是讲一些概括性的道德知识和大道理,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礼仪的知识传授得多,而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比较少,以至于使青少年学生茫然,不知道怎样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礼仪行为,并没有形成以礼为尊的行为规范。例如,许多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起码的待人接物礼仪的无知,让招聘单位感到万分无奈。这正是礼仪行为训练缺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一些特长课比如乐器、舞蹈等课程的学习,而学习这些特长更多的是为了升学或者考级,并非真正为了礼乐精神的培养,且多爱攀比自己与别人孩子的成绩,忽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公共场合放任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活泼的表现。家长看不到礼仪教育的长远意义,认为礼仪教育并不重要,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导致孩子大多“博学于文”却未能“约之以礼”,学到的只能是技术,而不是真正的文化,自然也谈不上有多么好的礼仪修养。
相比较而言,在日本、韩国,礼仪教育十分发达。礼仪教育从小就开始了,且十分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形成了浓厚的社会风气。在日本,孩子们在幼稚园学习的并不是珠算、英语等文化课程,孩子们首先学习的是最基本的一些行为规范,比如要对人温和地微笑;要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话语;不同的场合怎样行鞠躬礼;不同年龄的孩子依照兄友弟恭的概念在一起玩耍,并且作为哥哥姐姐的孩子们会主动照顾作为弟弟妹妹的孩子们。而我们能感受到,日本、韩国人那种恭谦有礼的姿态,并不仅仅是礼节形式,更是一种严谨认真、恭谦诚敬的态度。礼仪教育的贯彻在日语和韩语中也有体现,他们说话时总是用敬语,而平语则是对晚辈、平辈或者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才敢使用。甚至有的人因为害怕失礼而对那些只要是不熟悉的人都使用敬语。在称呼对方时总是会用尊称,比如某某君、某某哥哥姐姐、某某前辈。他们对待前辈十分尊敬,有韩国人说,前辈对于他们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尊敬前辈是会被前辈教训的,前辈也可以完全无视你的存在。这种规范、系统并且认真贯彻的教育方式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有助于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恰当协调、在言行举止上得宜。且在日韩这种礼仪观念已深入人心,是发自内心的遵守,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从小接受礼仪教育,培养其发自内心的恭敬有礼之心。
三、大众传播的“议事日程”的偏位
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现象是大众传播宏观社会效果的表现之一。
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自孔子时代开始,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礼仪文化曾经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点。因此,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在选择传播内容的时候,偏重经济建设,而忽略了道德建设,缺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与发掘,缺少对受众礼仪文化形成的指导与熏陶。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在我国的普及,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作为受众的青少年便渐渐地被媒介设置了议程,认为自己应该关注的重点是经济生活,而不是传统文化和礼仪,这无疑会影响其价值体系的建构,从而造成礼仪文化缺失的后果。
大众传播对于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全社会的礼仪氛围也不浓。虽然国民素质有整体提高的趋势,但大部分人对礼仪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礼仪并未成为公众重视的必备修养。如今媒体虽然有很多公益广告倡导人们互相关爱、注重环保、热爱生命,也有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如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公益广告等,但整体的宣传力度依然不够,主流媒体节目并没有在这一块起到主导宣传作用。而且这样的公益广告只是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去遵守,无法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也没能成为硬性要求和必须的规范准则。
当代青少年礼仪文化缺失的现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各种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礼仪文化方面具有精深的理论和博大的体系,拥有深厚的礼仪文化资源。培养和建立青少年的礼仪素养,需要社会利用好不同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吉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
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一、补充营养
补充营养并不意味着盲目进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脑以及改善记忆力的食物,如菠萝、橘子、鸡蛋、鱼类等。另外每天要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保持大脑活力。
二、经常聊天
据研究表明,坚持每天与他人聊天10分钟以上,能起到锻炼大脑的功效,对提高人的智商,增强记忆力非常有利。经常聊天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口才,让心情变得开朗愉悦,何乐而不为?
三、重复记忆
很多成功人士说过,重复是记忆之母。重复次数与记忆长久是成正比的... 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的时间越长。当大脑记忆时长超过生命值,即实现终生不忘的效果了。
四、理解记忆
如果说你想要快速去记住一些东西,在你理解的情况下你会更容易记得住,记得久。所以在记忆的时候,我们先将所需要记的东西进行转换再接收,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成一个画面。
五、兴趣记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当中,我们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掌握的快记忆的牢。显而易见,大脑在记忆时偏爱感兴趣的东西。在每天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思考我们到底喜欢什么东西,并将答案写在纸上,尽可能的多,这样可以引导大脑思考,挖掘信息,对我们提升记忆有帮助。
六、记录回想
如果说你的记忆力不太好,你可以动手做一个表格,将一天的时间划分成小段。比如一天12个小时,将其分为12段。每个段一小时,然后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做了什么事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再回想一下我们一天是怎么过的。这不仅可以让我们锻炼大脑记忆,更能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记录生活。
七、充足睡眠
只有睡的好,人才会有精神,在大脑工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我们的记忆力才会更好。然而长期睡眠不好的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因而保证质量,充足的睡眠是对于我们增强记忆很重要。
八、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九、多与人交往
研究发现,社交能够让思维更敏捷,闲聊10分钟后,人脑的反应速度迅速提升。
十、跑步
研究发现,跑步能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延缓记忆力的下降速度。运动专家建议跑步采取“间隔训练”方式,即先快跑30秒,再慢跑90秒,并重复6个周期。每周坚持做2次。
提高记忆力的食物
1、菠菜
菠菜虽廉价而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由于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1和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2、谷物
大脑需要不断补充葡萄糖,而谷物中如黑桃的纤维有助于调节葡萄糖进入孩子体内,全麦谷物也富含B族维生素,能补充神经系统的健康营养。
3、小米
小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等营养,被人们称为健脑主食。小米可单独熬粥,也可与大米一起熬粥。做粥时,清水沸开再入锅,以强火沸煮;漂起米油时,改为文火慢熬,待到米油增多加厚成脂、米粒开花,粥就熬好了(要想省事,还是可以打磨过后再熬)。
4、鲑鱼
鲑鱼是一种富含脂肪酸的鱼类,常吃鲑鱼可以补充大脑发育成长和改善大脑功能所需的ω-3脂肪酸DHA和EPA。事实上,近期也有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补充丰富的脂肪酸有利于头脑清晰。
5、香蕉
脑细胞的热量来源与其他细胞不同,只能依赖葡萄糖,无法从其他营养形式获得,而碳水化合物则是糖类最主要的来源。香蕉中不只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有大量果胶、维生素B。果胶能让葡萄糖释放的速度减慢,避免血糖起伏过大;维生素B能促进糖类被充分转化成能量,协助蛋白质代谢,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运作。想维持大脑的颠峰状态,就随时补充一根香蕉吧。
6、辣椒
维C含量居蔬菜之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辣椒所含的辣椒碱能刺激味觉、增加食欲、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辣”味还是刺激人体内追求事业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生吃效果更好。
7、虾皮
虾皮中含钙量极为丰富,每100克含钙约2000毫克。摄取充足的钙可保证大脑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还可防止其他缺钙引起的疾病。儿童适量吃些虾皮,对加强记忆力和防止软骨病都有好处。
8、菠萝
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9、牛奶和酸奶
乳制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是脑组织必不可少的。牛奶和酸奶也为大脑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近期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需要相比成年人多10倍以上的维生素D才有利于神经肌肉系统和人体细胞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维生素。
10、葱蒜
葱蒜中含有“蒜胺”,这种物质对大脑的益处比维生素B,还强许多倍。平时让儿童多吃些葱蒜,可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活跃。
猜你感兴趣:
1.青年记忆力差该咋办
2.青年记忆力差怎么办
关键词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司法;恢复性司法
中图分类号 D916.7 文献标识码 A
一、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的一般趋势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与其大多数地处北半球的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状况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表现为青少年犯罪数量的持续增长,意大利青少年犯罪从量的指标上看,主要表现为暴利犯罪及与与管的犯罪大量增加,但是,未成年移民与未成年女性犯罪数量持续增长是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色”。现在,意大利警察机关登记的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比1980年增长了2倍。在意大利,以抢劫犯罪及其他严重的犯罪为标志,可以将意大利分为“南北”两部分,相对应的是“安全区”与“危险区”。在南部,平均每十万名青少年中有50人实施抢劫犯罪,而在北部地区为35人,在中部地区则为44人。通常,大量的杀人案件都发生在意大利南部地区: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地区。比如,在这些地区,每十万名年龄在14-17岁的青少年每年大约实施杀人犯罪5起,这一数字是北部及中部地区的10倍。比如,在伦巴第、马尔凯、翁布里亚地区,该指标少于0.5%。
意大利青少年暴利犯罪数量的增长,与涉及犯罪数量的大幅增长密不可分。据统计,在1990年初,每十万名年龄在14-17岁的青少年每年实施的涉毒犯罪大约为50件,而到1990年底,该数字已经增长了一倍。在此情况下,该地区的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传染”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的青少年实施犯罪。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特征也在发生变化。这突出表现在未成年移民和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统计表明,在1991-1998年间,外国的未成年移民在意大利实施犯罪的比例从18%增长为26%。在2002年,意大利警方采取大规模行动,逮捕了1千多名参与贩毒、偷渡非法移民、制假和组织等违法犯罪分子。其中有600多人是非意大利本国公民。大部分的未成年移民都是来自南斯拉夫、茨冈和罗马尼亚。其次是来自非洲的摩洛哥和欧洲的阿尔巴尼亚。
在意大利,女性犯罪呈泛滥趋势,从入室偷盗到拦路抢劫,种种犯罪活动都有女性参与。据统计显示,意大利每8起犯罪事件中就有一起是女性所为。同1984年的记录相比较,女性犯罪率增长了4倍,而同1960年相比则增长了6倍。特别是最近2年,女子犯罪率急速上升,并且犯罪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经济犯罪中有15%是女性所为。女性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所有的未成年犯罪人中,平均有36%是女性未成年人。但意大利本国的女性未成年犯罪人只占14%,绝大多数的女性未成年犯罪人都是移民。同时,许多青少年犯罪人犯罪时均不满14岁,按照意大利刑法典的规定,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无法依法进行追究,因而呈现出警察机关登记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数与法庭审理的青少年犯罪数量相差巨大的情况。
二、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犯罪学研究表明,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杀人等暴力犯罪的数量均与居民的失业和经济福利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意大利的犯罪地区指标所呈现出的地区差异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意大利南部地区存在居民大量失业、贫穷化程度较高的情况。说明意大利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又一个因素是移民实施的犯罪。通常表现为有组织犯罪,即意大利黑手党,黑手党在意大利南部最为发达,而大量的移民开始向北部地区迁移,又导致这些地区犯罪数量的增长。实际上,在意大利南部地区,如坎帕尼亚、卡拉布里亚、西西里岛吸收了大量的青少年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中,在意大利南部地区,未成年人也受到有组织犯罪的影响,大多数青少年都认为他们生活在有组织犯罪集团的阴影之下。
意大利司法部青少年司法厅在1998年进行的研究也表明,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并非缺乏打击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但是意大利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不同,在北部地区吸收青少年加入有组织犯罪集团中,主要是通过流通进行的。根据对青少年犯罪人的调查,有94%的北部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曾经贮存、传播过,但在南方,只有25%的青少年有过接触的经历,但相比,他们更多地是参与抢劫、敲诈勒索、非法使用武器等犯罪。
如前所述,意大利是欧洲国家,大多数的移民均来自非欧盟成员国,大多数来自原南斯拉夫、摩洛哥和阿尔巴尼亚,他们生活的条件极差,是贫穷、弱势群体,缺乏社会联系,家庭不完整,未成年人教育得不到保障,来自移民中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有组织犯罪集团所利用,如被迫贩毒等,这在警察局和未成年人法庭中有明显的体现。即未成年移民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吸收参加各种犯罪活动,进而被逮捕、审判、投入到监禁场所的可能性比意大利本国的青少年更大。有些学者经过研究指出,非意大利本国的未成年女性犯罪人在超市盗窃被捕的可能性比意大利本国的女性未成年犯罪人高两倍。
三、意大利模式的青少年司法
意大利的青少年司法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4年-1956年。该阶段的特征是“惩罚模式”的青少年司法,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惩罚。当时认为,惩罚青少年犯罪能罪人是司法公正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的惩罚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客观上对社会其他成员也有警示作用。第二个时期是1956年-1960年。该阶段的特征是“人道主义”,即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恢复”的理念和关怀的政策,恢复青少年的守法观念,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第三个时期为1960年-1980年。该时期的特点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的变化。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人优先适用行政措施。第四个时期是1977年-1988年,意大利通过了一系列的新的法典,青少年社会保护领域发生改革,行政机关的权力分散。上述变化加强了对青少年犯罪人的恢复性措施。从1977年起,意大利的地方自制政府开始在辖区内发展私人社会矫正机构,重新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的管辖机关。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恢复工作不仅由社会的司法机关负责,而且还可以由地方自治机关的社会矫正部门实施。第五个时期是从1988年起,意大利通过了新的刑法典,该法典中规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青少年司法机构。
意大利现代的青少年司法机构包括青少年法庭、检察院、司法社会矫正部门和刑罚执行机关。以上部门都由意大利司法部管辖,并且与处理青少年违法案件相关的部门,如警察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的社会矫正机构、志愿者服务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至今,意大利已有29个青少年法庭、检察院和29个司法社会矫正局。通常这些机构都在同一地点办公,以便方便业务沟通。
意大利的青少年法庭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是由职业法官和一定数量的作为法官助理的陪审员组成。助理陪审员由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专家,如心理学家、犯罪学家、社会学家、精神病学
专家等组成。通常每四年重新进行选任。
青少年法庭审理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意大利刑法典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14岁,不满14岁的儿童实施的违法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只有法庭认定青少年“完全理解并意识到自己行为”时,才承担刑事责任。而对于普通的轻微违法行为,则适用民事或行政责任。当追究未成年人行政责任时,法院可以判处青少年接受由社会恢复机构进行的监督或者将其投入矫正机构进行矫正。对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处于无应有的家庭监督、监护或者父母无力监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监护变更的民事程序解决。法院可以作出暂时或永远取消监护的判决――将未成年人的监护权由父母所有转移到接受该未成年人的新的监护人手中或者转移到社会福利机构。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信息来源是公民、地方自治机关的社会矫正局的举报和警察机关履行职能时发现违法犯罪情况。青少年犯罪案件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讼。依照意大利刑法典的规定,法院可以判处未成年人的特殊措施有四种,其中有三种是剥夺自由刑的替代措施。通常,青少年法庭会选择适用这三种剥夺自由刑替代措施,以避免将青少年投入监狱。第一种措施是认定行为为“轻微违法”而终止诉讼。即在审前调查中,认定未成年人的行为是清洁轻微和偶然性的行为,则法官有权作出因轻微违法终止诉讼的决定。第二种是“司法宽恕”,即如果青少年法庭认为违法者可能被判处2年以下剥夺自由,并且推定犯罪人不会再犯新罪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以上两种措施的适用,要求由相应的监督机关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专门监督,直至其年满21岁。第三种措施是由意大利1998年刑事诉讼法典规定的,被称为“判决前的缓刑”。
意大利的缓刑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之处。在意大利,“判决前的缓刑”是未成年法庭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暂时中止审理若干时间(通常平均为8个月),未成年人有义务参加地方教堂组织的恢复性的和教育性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判决前的缓刑”制度毫无例外地适用于各种未成年犯罪,包括杀人犯。意大利总统令规定,法定最高刑为2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判决前的缓刑考验期为3年。判决前的缓刑由司法社会矫正局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通常是与地方自治机关的国家社会矫正局合作进行。如果考验期届满,犯罪的青少年表现良好,则由法官宣布该犯罪消除。与英美法系国家或法国、德国不同,在意大利,罚金刑很少作为刑种对未成年人适用。根据意大利法院的统计,每年大约有30-40%的未成年犯罪人判处“司法宽恕”,只有6%的未成年人被判处“缓刑”,当然,与世界各国广泛适用缓刑的趋势相同,在意大利,该数字也在逐年增加。意大利青少年缓刑适用较少的原因在于,缓刑的执行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监督管理制度、考察制度等,而意大利缺少与此相关的制度。
因此,只有在上述措施无适用可能时,法院才对未成年人适用剥夺自由。在意大利,专门的未成年人监禁场所包括25个未成年人临时监禁中心和17个未成年人监狱。未成年人临时监禁中心类似于我国的看守所,关押的都是“未决犯”。在意大利,未成年犯罪人在其被拘留之日起,即被投入到临时监禁中心等待法庭审理、判决。根据统计,在意大利,每年约有2000名青少年收押于临时监禁中心,而未成年人在临时监禁中心等待判决的平均时间是5个月,这样,意大利每年只有500名被监禁的未成年人被投入到监狱中,因此,这使得意大利成为西欧和中欧各国中,未成年人监狱人口最低的国家之一。
从整体上看,从1990年起,监禁隔离主要适用于无应有的社会监护和帮助的未成年移民。依照意大利法律规定,无社会监护的移民,即不得工作,也不得在其未满18岁之前驱逐出境,只能将其送往监禁场所,这是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移民的唯一的措施。因为在既没有家庭又没有社会团体的帮助的情况下,适用“判决前缓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1983年,外国移民所占监狱人口的比例为30.7%,那么,到1998年,该比例则达53.2%。
四、意大利的青少年恢复性司法――被害人与犯罪者之间的和解
在意大利,社会对未成年犯罪的日益增多的不满,现有的司法工作系统打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不力导致恢复性司法的产生。恢复性司法将犯罪解释为一个事件,该事件破坏了地方社会共同体的生活,司法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恢复人们的社会的平衡,消除冲突,最终促进违法犯罪人回归社会。恢复性司法程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和解;其二是犯罪人罪过的“抚慰”,即赔偿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损害。按照M.莱特教授的观点,和解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者相见以讨论问题,可以有居间的第三人参加,也可以是被害人直接与违法者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或者通过间接途径交流。和解的目的是给被害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要求的机会,而对于违法者,则通过交流,使其意识并承认自己的过错与责任。违法者直接面对被害人抚慰过错,有助于被害人因犯罪而造成的权利的损害的恢复和损失的赔偿(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损失)。在意大利,如果被害人本人不想获得赔偿,则冲突双方所在的地方团体(社区)可以获得该赔偿,赔偿可以包括道歉、支付赔偿金、提供劳动、返还或者维修设施,也包括违法者主动参加恢复性的和教育性的培训。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恢复性司法,其中包括被害人与犯罪人和解的程序已经广泛地适用于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在意大利,恢复性司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试行,意大利学者A.迈斯基茨指出,意大利的恢复性司法最早于1995年开始在都灵试行,负责恢复性司法的机构是和解中心。在分析和解中心的恢复性司法工作之前,必须指出三个重要的事实:首先,现行的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并没有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专门的“和解”,但是,该法典的某些条文却常常包含恢复性司法的内容,其中包括实质性的和解。其次,在犯罪人与被害人相互认识的情况下,法官和检察官可以主动作出将案件送交和解中心和解的决定。最后,在没有专门规定双方和解的规范的情况下,依据各种不同的法律规定,法官和检察官在实践中也可以将案件送往和解中心。
检察官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送往和解中心,最常援引的就是在案件的预先审查或者预断过程中关于未成年人个人情况评估的法典条文的规定。和解中心的检察官依照法律进行“预先审理”:调查未成年人的家庭、近亲属及其朋友的情况。司法社会局也可以根据法官的委托调查“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而和解中心也可以主动地进行该调查。但立法者并没有规定该内容。
因此,如果和解中心没有向检察官和(或)法官通告“预先审查”或者“和解双方”的结果,则由司法社会局负责通知。如果双方和解进行的顺利,则检察官将做出不移送、终止案件的决定。
法官将案件转往和解中心进行和解和“预先审查”时,其法律依据是“判决前的缓刑”。法官可以将案件转往司法社会局和(或)和解中心。但是,在实践中,法官将案件转往和解中心的情况通常多于检察官。当然,司法社会局也可以独立地将未成年人案件转往和解中心,将
它视为缓刑期间的恢复性程序的一个部分。如果未成年犯罪人在此阶段表现良好,法官可以做出赦免或者终止案件的决定,并宣布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是“显著轻微的”。
现在,意大利共有八个和解中心从事和解工作:有三个是在意大利北部:米兰、都灵、特依托,有三个处于意大利南部:巴里、卡坦罗扎德、福贾,有两个处于撒丁岛上。其中有四个是从1995年开始即从事青少年司法工作的。和解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有威望的处理青少年案件的法官和司法系统的社会工作者,因此,所有的和解中心都与青少年法庭处于同一大楼内办公。当然,随着恢复性司法作用的提高,和解中心逐渐与青少年法庭分开,有了独立的办公地点,这有助于和解中心独立于司法系统。所有的和解中心都有地方自治机关的、省的和地区的预算拨款,同时也能获得意大利司法部青少年司法委员会在工作方法上的帮助和组织上的支持。
五、意大利青少年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情况
1995年,意大利刚刚开展青少年恢复性司法时,法庭共审理未成年人案件702起,和解的案件有33起,和解的案件占4.7%,1997年,法庭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共1437起,和解的有78起,和解案件的比例为5.4%,1999年,法庭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为2187起,和解的案件为153起,和解比例为6,99%,2000年法庭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为2250起,和解的为180期。和解比例为8%。对和解中心的统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意大利法官和检察官转往和解中心和解的案件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和解中心的和解程序的启动需要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同意。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的犯罪人都同意进行和解,此外,对和解中心进行的和解的效果的统计如下:
在和解中心从事青少年和解工作的工作人员都是以志愿的原则为基础的,是在自己的主要的工作之余从事和解工作的。据统计,42%的和解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32%的是法官,22%的是与未成年人直接接触的专家,如律师、心理学家等。同时,在意大利从事青少年恢复性司法工作的工作人员中,有56%的是女性。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其中28-35岁的占62%。未婚的占58%,无小孩的占52%,有三年以下工龄的人占48%,在从事青少年恢复性司法之前,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和训练的人占76%。
六、反对和质疑
在意大利实施的新的社会制度使先前存在的矛盾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体系中的问题尖锐化。其中的问题之一即在青少年法庭和司法社会局与和解中心之间缺少回馈性的联系。和解中心在实施和解后,向青少年法庭告知和解的结果,但青少年法庭并不向其提供法庭的任何最终决定的信息。此外,在缺乏立法根据的情况下,和解中心的工作只能由非官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调整。和解员、法官、检察人员、司法社会局的社会工作者的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
虽然和解中心在1995年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但是它在意大利的青少年司法中仍然只是占据边缘地位。至今在意大利仍没有和解中心的工作效果的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很难理解,如何来评价累犯,如何评价和解程序适用过程中被害人的满意程度,如何来评价各地区的未成年犯罪的特点等情况。
一、灾后青少年心理创伤分析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心理、生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变化、反应。灾后青少年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震惊、困惑、否认。安全感极度丧失,对人会非常依赖、依恋,最需要成人陪伴。
第二阶段: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恐惧、无助、悲伤等,也有些孩子会出现自闭倾向,常一个人独自呆着闷声不响。
第三阶段: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和性格改变。
除了心理上这三个阶段的变化,这次灾难还对孩子们产生其它方面的影响。如:
1、生理出现异常: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等。
2、行为出现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喜欢独处、过度依赖他人等。
由于青少年对灾变事件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所有年龄段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这次地震来得十分突然,很多孩子还没有从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它的伤害性比成年人要大得多。而且,这个伤害是剧烈的,突然的,甚至是长久的。
这种巨大的打击是无法料想到的事件,本身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弱的,在遭受这么大的变故的时候,他们的无助感就会出来,所以他们就会有呆滞、惊恐的状态。一些孩子心理的能力还不是向外的,他们不会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发泄出来,自己在心里一遍遍重复那些想法,又不说出来,把很多东西埋藏在心里,这样的孩子以后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隐患。有的孩子好象特坚强,他不哭,也不闹,承受力好像特别强,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没有一个有效的管道,来宣泄内心负面的东西。这样积累下来的话,对他今后的人生,肯定是副作用特别大。
其实,大灾难之后出现心理问题,在各国都是个普遍现象。据调查,“9・11”事件之后,约1/5的美国人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地抑郁和焦虑,约800万美国人说自己因为“9・11”事件而感到抑郁或焦虑,八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孩子做噩梦。也正因如此,灾后青少年及时的心理重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美术治疗的界定
美术治疗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是美术与心理学的整合。它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以提供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机会而做的一种心理治疗。美术是表现自我、描绘梦想、宣泄烦恼、交流情感等方面的有效工具,美术治疗则恰是利用美术工具性的精髓对有心理障碍者进行矫治。通过充分挖掘美术的治疗功能,使当事者解放思想、消除封闭、增强自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美术治疗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与教育界之中,尤具对于青少年因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是有显著的疗效。
美术治疗领域的主要取向:
1、美术创作便是治疗, 即美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治疗了。因为当一个人专注于创作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变化,肌肉逐渐放松,情绪得以缓解,身、心、灵亦同时得到了统整,在这样的过程中,语言的诠释与探讨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此,有学者认为美术创作的过程就是治疗,甚至创作与治疗可以同时完成。
2、利用美术创作而做的心理治疗,美术作品是从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必须再透过语言的诠释与探讨,才会有治疗的效果。把学习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学生的作品与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 、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创作的过程,信任当事人内在自疗的自然发生,当创作结束时也就是治疗的完成。后者主张利用作品去做更进一步的诠释、解读、分析,创作只是治疗的一部份。
三、美术治疗的相关理论支持
有关美术治疗最早的西方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艺术具有治疗疾病、改善身体和心灵状态的功能。这种身体和心灵的两元论假设,被认为是美术治疗的哲学基础。
荣格充分肯定美术治疗的作用,把它看作比谈话更有效的方法。荣格从来不强调作品的艺术性,他认为,作品对患者本身的意义远远比它的美学价值宝贵得多;绘画可以使患者探索来自无意识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对患者的心灵起着调节作用。
20世纪中期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提出“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主张,视美术创造为一个行为和情绪的表现工具,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本质是使用创造活动作为自我认知的方法。他提出了以美术为中介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促进自我成长和创造的观点。这不仅对健康的人有益,而且对有心理障碍者的治疗也有重大的贡献。这一观点为美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学者尹少淳先生认为,强调过程和娱乐性的美术活动,由于不必顾及结果,有助于自闭儿童恢复信心,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强调了美术的娱乐功能对治疗自闭儿童心理的作用,这与罗恩・菲尔德所提倡的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研究也涉及了艺术治疗与美术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绘画作品是内心斗争及其结果的反映,患者总是竭力将自己依稀把握到的各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转为清晰的视觉形象,使之得到最终解决。这意味着,理想的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美术教育。阿恩海姆不仅强调了绘画在个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面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明确提出“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美术教育”的观点,指明了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融合的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钱初熹教授长期从事儿童绘画的研究工作,她指出“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美术学习”。她认为绘画在治疗心理障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泄他的不满、压抑和烦闷的情绪,可以尽情抒发他的思念、兴奋和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工具。
四、美术治疗的可行性
美术治疗强调视觉符号或者意象,即创伤记忆“图像性”的视觉特性,是人类经验中最原始、最自然、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尝试通过让当事人在与美术辅导者建立一定信任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绘画、雕塑等各种美术创造活动,同时围绕作品开展多维度的互动活动,以此达到协调、整合当事人身心的治疗目的。当美术治疗团体中的团员进行作品分享时,常能唤起旁观成员的情绪反应,加强团员的参与动机,也增进团体的凝聚力。
与让当事人直接把心事说出来相比,美术创作让他们多了一份参与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当事人较能投入于事件的主体,降低防卫心理,而让潜意识的内容自然浮现,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社交能力,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方法。以此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绘画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最初的语言,是最自然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人在孩童时就会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绘画时期,但是不管是哪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借着绘画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适时地给予协助。美术治疗因具非语言沟通的特质,治疗的对象也比一般心理治疗要广。一般辅导或治疗上常用的方法,不是面对面的谘商就是访谈,但是人们都自然的会有防卫的心理,也无法将心中所有的问题完全呈现,如此很容易就错过真正的问题和辅导的良机。以“艺术创作的过程即治疗”的角度来看,当心灵受伤的孩子愿意动手创作时,即开始了心理治疗,由于创作本身就有释放情绪,达到放松的效果,因此不论孩子的创作是什么,即使只是任意涂鸦,只要孩子能专注与投入,他便暂时忘却了伤痛,而内心也自发地开始疗愈的运作。
五、美术治疗如何帮助灾区青少年进行心理重建
1、美术治疗所需的工具及环境
为孩子们提供所需要的绘画材料,但不要贪多,只要适合就行,藉以能很成功地、很尽兴地图画、塑造和建构他们心中的意象和情感。绘画材料的摆放要安全,不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不要妨碍当事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让他们了解、熟悉绘画材料(可先进行预备活动如画线、涂色、探讨材料的物理性质等),然后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美术治疗所需要的环境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心理治疗的首要工作。实施美术治疗的地方应该保持安静、清爽、不受外界干扰。创设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治疗的进一步成功,如教室的布置,可从教室整体气氛、色彩用具摆设、座位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平等、民主、自主。当然宽松的环境还包括:允许孩子自由地选择其所爱或不爱的活动、材料和主题、独处或合作的自由,尊重其任何作品的呈现。不管是奇异的或写实的、退步的或进步的、消极的或积极的艺术表达,都需被给予接纳。保护孩子面对任何来自外在或心理上的危险,在活动进行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希望与孩子做深层的沟通时,必须先有安全感的建立做基础,在适当时机慢慢导入针对孩子的状况而设计的活动,孩子无法说出来的种种情绪,通过美术创作,孩子才有机会轻轻碰触他那伤痛的心灵,去经历他的恐惧、自责、愤怒或担忧,透过这样创作的历程,慢慢地去释放隐藏的情绪,去探索、去整合,最后再回到现实里来,这便是一个创伤心灵走向复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美术治疗还应有充裕的时间做保证,孩子们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保持其相当的兴趣,而逐渐涉及其创作过程。
2、美术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治疗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在美术治疗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任务也不一样。美术治疗能够让教师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表现性技法,达到与孩子们心灵上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治疗者、辅导者,而且还扮演参与者与分享者的角色。教师要想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首先应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用心灵去感化学生,从对孩子的爱和美术创作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和希望得到什么。这样,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其次,施以美术,结合疏导。帮助学生宣泄情绪中的不快和因紧张造成的压抑。给学生以心神领会与支持性的态度,来了解孩子透过艺术活动的任何创作和挣扎,适时地给以沟通更可以加强其表达上的发展。
在美术治疗中,教师是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最适于疗伤的环境,多半时候也是把自己化成这安全环境中的一环,悄悄地参与其中,并分享孩子心灵的创伤和情感的宣泄。
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教师可能具有多重身份:美术老师、心理治疗师、榜样、助手。他们对这些角色的要求通常会适时地变换并相互重叠。然而,美术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全然的接纳与陪伴受伤的心灵,为它神奇的、令人敬畏的自愈能力做见证。
3、教学场景下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美术治疗的原则:
(1)针对青少年的美术治疗重在心理救治而不是为辅导而辅导;
(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认知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感觉能力均有差异,不能一刀切,要有层次性。应该谨慎地搜集相关数据,以求得更真实的诊治信息;
(3)以创作为主并使之与写生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
(4)针对孩子的特点,以个体为主,并结合群体治疗,从而取得一定的效果;
(5)美术辅导教师应帮助孩子抛开伦理、美学上的价值判断,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从而使创作成为心灵体验和运用的本能流露。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才能放下自我判断和自我意识的包袱,完全融入到正在进行的创作当中。
(6)艺术家追求的是技术,美术治疗却不是。创作出来的作品艺术性多高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者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掌握表达能力,建立感情。 钱初熹教授认为“由于美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审美经验,而是治愈心理疾病,解放身体痛苦。因此与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
(7)对孩子绘画的诠释虽然是引领我们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每个治疗或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过程。美术治疗无论治疗的对象是谁,这种诠释都必须相当慎重。过度的解释只会增加学生对于治疗的抗拒,过度的赞美与追问,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威胁而退缩,甚至放弃;
(8)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慢慢地修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更是一种持续的关怀。
美术治疗的措施:
(1)引导孩子愿意跨出创作的第一步:有效引导孩子愿意动手的方法有许多,原则上是要先考虑孩子的肢体功能、手眼协调能力、体力与耐力,然后再为孩子设计出难易度适中,能引发高度兴趣的活动;为他们准备容易操作且完成后的满足与成就感较大的一些媒材,尽量让孩子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受限于预设的模式。引导应因人、因时、因地而不断创新与变化,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喜欢用蜡笔进行创作,这就跨出了第一步。但同样的媒材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或许是幼稚而无趣的,他可能需要别的自己认为更富有表现力的媒材。不过,只要孩子愿意动手创作,跨出第一步,他便已进入到美术治疗的领域。
(2)并非每个孩子在一开始都会愿意动手创作,可能他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或许他在经验上排斥这种方式。但是,不管孩子拒绝的理由是什么,我们都要先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
(3)在孩子运用媒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做一些指导,让活动能够促进孩子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体验和意向的展开。
(4)有时透过团体的力量更能激励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几个孩子在一起创作可以增进彼此学习的机会,尤其在不同的创作方式、互动与分享当中,孩子不再感觉到孤单,并且学习从各人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可以有更宽广的视野,提高容忍挫折的能力,这种团体治疗的效果有时是个别美术治疗所达不到的。
(5)除了倾听孩子的描述之外,更要用心观察孩子的画,画中有哪些部分是特别强调、夸张的?又有哪些部分是刻意削弱、避开的?孩子在画中的构图、笔触、用色、内容等无不透露着内在的信息。教师应做到鼓励孩子去创作与描述以达到美术治疗的效果。
(6)围绕作品附以开展多维度的互动活动:在学校开办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美术讲座、美术墙报、美术兴趣小组等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充,同龄人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这些对学生跨越心理障碍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六、结论
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慢慢地修复,持续的关怀、支持与有质量的陪伴才是美术治疗的本质。在不强迫进步的原则下寻找青少年在美术治疗中所表现出的潜力与在他们身上寻找问题同样重要,特别是要发现那些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强化的感情力量,这种力量将能支持治疗后青少年的生活,让他们在宽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健全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
可唤起性。移情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这种可培养或者可唤起性,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有着巨大作用。主要有三种唤起方式,分别为模仿、条件作用的移情忧伤和道德移情忧伤。模仿是指主体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上,主动唤起自己的移情感。条件作用是指主体受到某种刺激并引起了主体内心的记忆而产生的类似的感受,由此表现出的痛苦或者喜悦之情。反射性。移情是一种间接性的心理情绪,是在受到外部刺激条件下,自己对他人所处情景的一种被动反应和情感投射,即“感同身受”。基于移情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移情不仅能在体验过程中,把自己转换、想象成他人,从而获得对他人的情绪感受,同时也将对人的社会知觉、人际关系培养、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移情的特点可以看出,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皆有移情。如果人人都有移情心,那将有助于化解青少年群体内部的矛盾,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道德环境,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成才和发展。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特点
对青少年进行移情的道德培养,不仅要认知移情本身的特点,还要了解青少年道德教育自身的特点,才能将移情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有效结合。具体来说,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育环境的多样性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环境主要是家庭或学校,与儿童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道德教育在环境上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从整个人生阶段来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道德塑型甚至是定型的阶段,虽然青少年的道德体现在这个阶段不太明显,但却会对今后的道德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教育环境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不仅会受到家长影响,老师、身边的同学,甚至媒体、网络等一些新鲜因素也会对青少年的道德产生深刻影响。
(二)教育方式的独特性
相对于传统的、主流的道德教育方式而言,青少年在接受道德教育时,更愿意选择与自身道德价值更贴近的道德内容,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条条框框并不敏感,甚至会产生很强的排斥心理。因此,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从教育方法上,应当采取青少年愿意接受的形式,或者是青少年不排斥的形式,将道德内容传递到青少年价值观念中。
(三)教育成果的享用性
道德享用是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即让青少年在道德学习与实践中领会、体验人生的幸福与人格尊严,是自己在成长中享受道德所带来的幸福感。从实践角度讲,青少年对道德内容的践行,也是创造美好和幸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的心理需求,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将自己的道德价值以正能量的方式传递给他人,使他人也能在感同身受中体验幸福。作为一个群体,这种相互感染所带来的享用性远比教师、家长所传递的道德内容效果要好,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移情对青少年德育的功能
(一)移情有利于青少年产生亲社会的能力
通过交涉互换的情感为体验,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体验他人的感受、愿望,由此维持社会的稳定。在实践活动中,青少年在面对相似的情况时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二)移情促进青少年道德内化
将移情纳入青少年德育,使青少年将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转移到对他人甚至自己造成的影响上,预见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就能做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并且,随着认知能力和移情能力的提升,青少年会更加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能够用内化的道德原则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靠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移情是青少年做出道德行为的动力
在德育培养过程中,大多数教育者注重道德知识的讲授,而缺乏道德行为实践引导。事实证明,具有道德认知不一定产生道德行为,因为道德认知只是从原则上、规范上教育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一种道德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移情心。真正的德育,应当是既教授道德认知,又让青少年产生道德行为,而移情能够实现青少年在学习中的积极情绪,通过分析和体验人物的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青少年的感悟能力。在准确把握移情功能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到青少年德育教学环境中,这将会使移情真正发挥教育效果。
四、移情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培养途径
(一)家庭教育中青少年道德移情的培养
家庭是青少年移情意识与移情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要发挥这一场所的功能,需要建立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密关系。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看法和评价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家长可以利用作业辅导、节假日休憩旅游等机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给青少年更多的情感呵护和必要的帮助和鼓励,鼓励子女发言,使其获得成就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学校教育中青少年道德移情的培养
【关键词】 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青少年身心发展问题正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话题,受到不少的关注和讨论。但是,针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的研究稍显不足,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这个主题开展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社会工作关注工作对象的现实境遇,相信他们的潜能,并引导他们理解和适应环境,推动其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本研究重点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本研究将从专业角度出发,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为切入点,尝试建构缓解困境的模型,并提出可供参考的介入过程,着重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初步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解决模型,并探讨问题解决路径,以帮助、引导离异家庭青少年正确面对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案例介绍
1、个人与家庭的基本情况
李某是一名标准的90后,男性,出生于1995年,还未懂事之时父母就因性格不合离婚。李某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在母亲和亲戚的关心照顾下成长至今。由于母亲管教严格,李某还算顺利的考取了西安的一本大学。但是自从上初中至今,经常与母亲发生激烈的争吵,在与亲近人的交往、性格、心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李某的母亲属于女强人,李母离异后一直单身,虽说工资丰厚,但毕竟是一个人抚养李某,所以平时生活尽量节俭。而在李某学习这一方面,李母一向严格要求李某,尽其所能花钱为李某报辅导班学习,花钱让李某上重点高中。不过在生活中,李母一直教育李某花钱不要铺张浪费,不与同学攀比。总体而言,虽说李某生活在离异家庭,但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不比别人差多少的。
2、学校老师、同辈群体和亲人对案主的评价
(1)学校老师的评价。首先,本人先走访了李某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在张老师的眼中,李某开始在班级里并不是十分活跃,学习成绩也是处在中游水平,在对待学习上也没有表现出特别努力或者特别厌烦的情绪。不过高二在一次校园歌手大赛的比赛中,李某一举获得大赛亚军,让全班对其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进入高三之后,李某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最后通过努力,高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五,顺利考入了一本大学。但张老师还提到,在平时的观察中,他发现李某性格比较暴躁,做事情不踏实,情绪不稳定,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
接着,本人到了李某的大学访问了李某的辅导员胡老师。在李某入校这一个多月以来,胡老师对李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胡老师说,李某在学校并不出众,在班级和学院组织的活动中显得不是很积极主动,性格看上去比较内向,没有加入学生会,没有在班级里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加之李某经常周末回家,所以胡老师与其几乎没有过交流。
(2)同辈群体的评价。在对李某的同辈群体,即就是李某同学的采访中,他们眼中的李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哥们儿”,对朋友很够意思,喜欢唱歌,但有时候性格比较急,喜欢抱怨,特别好面子。在他的同辈群体中,同性朋友的比例要占大部分,异性朋友相比而言较少。
(3)亲人的评价。李某的亲人对李某的评价是李某总体是个老实的好孩子,不给家人惹事,能够考上一本大学全家人也替他高兴。但是李某总与其母吵架,甚至有过摔东西、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让亲人们觉得李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自己的母亲。亲人们还发现李某非常爱钻牛角尖,听不得别人的劝告,性格比较暴躁。
三、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分析
1、工作理念
本次介入的工作理念是助人自助,优势视角。
2、介入目标
改变案主的认知,修正之前扭曲的认识,使案主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
3、介入工作原理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案主的不良认知,从而减轻其情绪问题和非适应的咨询方法。
(2)格式塔疗法。通过采用许多具体技术,让案主知道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4、具体服务介入过程
阶段一:
时间(次数):07/01-07/07(1st-3rd)
目的:深入了解案主及家庭情况,确立专业关系及其与案主的关系。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3 次;督导谈话1次。
阶段二:
时间(次数):07/08-11/08(4th-8th)
目的:促进案主人格发展,改善案主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案主心理障碍。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辅导员沟通2 次;与班主任沟通1 次。
阶段三:
时间(次数):11/10-12/10(9th-13th)
目的:巩固前一阶段成效,争取与母亲进行沟通,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评估和结案。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案主母亲沟通2 次;评估会谈1 次;督导谈话2次。
5、结案
在这个长达五个月的跟踪介入之后,很欣慰的看到了李某的转变。之前由于李某自身的性格问题,他在大学期间不适应大学生活,情绪低落,对大学活动不积极,与母亲关系不够融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按计划改进之后,李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家庭里与母亲的生活更加快乐了,没有了以前那种对母亲的不理解。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在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障碍辅导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且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
四、反思与建议
1、几点反思
(1)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自我潜能发掘的思考。个案工作介入自我潜能的发掘,针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希望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方法,了解其需求,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和消极的心态,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而在于此,社会工作者在发掘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潜能时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工作者应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这需要工作者听取案主心中的不满和牢骚,让他们把他们自己心中最真实的认知都吐露出来,无论这些认知正确与否。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对重要信息认真作好记录;其次,社会工作者还是一名能动者。在倾听完离异家庭青少年诉说他们的想法后,工作者应与案主配合起来,分析案主认知产生的原因,经过工作者的帮助,让案主判断其认知是否正确,从而使案主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同时也找寻到自己的不足,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最后,社会工作者也是一位监督者。当案主认知目标明确之后,案主就要有一段改正自我错误认知、重新发掘自我潜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案主情绪、行为容易反复的过程,如果工作者不及时予以提醒和帮助,那前面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将付诸东流。
(2)从微观层面注重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与技巧的思考。其一,自我剖析。在社会工作者接受工作之前,要进行自我剖析,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案。因为一些社会工作者可能也来自于离异家庭,如果这些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这种创伤还未平复,那么将会在介入过程中失去“保持中立”这一重要原则,最终会对整个案例产生消极影响,这对案主来说是不公平的。当然如果工作者已经平复了自己在离异家庭中的创伤,那这种经验对于案主成功的走出阴影,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自然是有益无弊的。
其二,培养共情,避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由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互动,那么在工作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移情现象,这就要求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案主在自己面前所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特别注意不能用自己的情感经验或经历来试图影响案主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注重共情的培养,深入案主的主观世界,了解其真实感受。
2、对策建议
(1)以增权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困境。首先,提高离异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离异家庭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往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分溺爱,这两种教育方式其实都是不可取的。离异家庭青少年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抚慰,家长要给予他们一份充分的、包容的爱,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一些正确想法。同时,家长也要在适当的场合肯定孩子,增强其自信心,比如该案例中李某有唱歌的特长,李母给予了肯定与支持,从而使李某自信心逐渐培养起来。
其次,离异家庭青少年要提高自我认可意识。某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状态,认为自己家庭不完满,学校、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社会舆论对其有偏见,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认可自己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和能力,严重缺乏自信,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这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他们自身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可的意识,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正确应对心理辅导,保持健康心态。
(2)密切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强化对策方法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介入工作结束之后,还要有一个后续的观察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比较漫长,但是又十分重要,是社会工作介入从实践再升华到理论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结束后,要密切留意离异家庭青少年在物质和心理上是否得到合理的满足,从而促进他们正确的社会化进展。在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思考在提供帮助后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出现反复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在及时纠正问题后,要完善和总结自己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从个性中寻找到各个案例的共性,强化对策方法研究,最后形成一套解决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工作方法。
(3)调集家庭、学校、社区力量为离异家庭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要让离异家庭青少年真正健康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全社会力量进行配合。社会的可用资源运用其中,通过家长、同辈群体、老师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给予离异家庭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对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将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05).
[2] 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05).
[3] 陈克娥.家庭教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探析[J].当代经济,2007(6)38-39.
[4] 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3-45.
[5] 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 陆士桢,王碉.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5-34.
[10] 王睿.试探单亲孩子性格缺陷及成因.消费导刊,2008.8.240.
[11] 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46-47.
[12] 马萍.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状况及家教指导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
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在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左右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
青少年为什么依赖网络?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的成长,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关系,从互联网的本质审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求,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认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
(一)互联网的特征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心理需求
网络活动的自主性、平等性适应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急剧成长的时期,其心理成长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过渡阶段。他们崇尚平等,渴望认识了解万事万物,他们好奇、好模仿,做什么既怕和别人不一样,更怕和别人一模一样,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追求一切有个性的东西。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鼓励个性张扬。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顺应了青少年追求个性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网上,等级、性别、学业等差异都尽可能地被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平等的权利,这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地从这一“社会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拥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而,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吸引力。
网络行为的交互性、虚拟性为青少年搭建了开放自我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你可以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你也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为你圆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这种虚拟互动的文化,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他们在拥有了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青少年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情结。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特征,使广大青少年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欣赏、赞赏,但他们同时也害怕孤独、惧怕失败,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的开放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互动团体。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表意见、张贴图片,甚至即兴表演,并且及时得到回应。网上BBS、聊天室、OICQ等工具给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也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的青少年在这里得到认同、安慰乃至发泄。由于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心理归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因此青少年迷恋网络也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
网络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互联网虽然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但它的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影视文化、书刊文化、广播音乐文化三大媒体文化的特点,具有整合优势,并采取相对独立的形式。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涵盖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新的人类文化成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和思路,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网络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而且网络的神奇、无边际也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欲,使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是大势所趋。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实现了对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和迁移。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矛盾和冲突,面对很多的压力,产生焦虑反应,甚至会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网络世界为处于发展冲突之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且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青少年追求便捷与舒适的心理需求。同时,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矛盾与冲突、郁闷与烦恼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迁移和解脱。
(二)青少年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导致他们依赖网络
学习压力过重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学习压力问题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等组成了青少年学习的“压力圈”。由于目前青少年评价系统的单一化,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也是学业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自卑感尤其强烈。学业成绩不佳,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许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往往把目光转向网络,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扮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角色;在网络游戏中,通过练习战胜对手,“通关升级”,获得虚拟的奖励,甚至虚拟的财产。虚拟世界帮助青少年摆脱了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了对成功的追求。
群体交往的缺憾使得青少年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较差的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并且由此而产生很多困惑和苦恼。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尽管你根本看不到对方,但通过网上聊天,你总能对他的行为、思想作出评判和总结,还能通过网聊程序发泄牢骚、寻觅朋友,而且这种交往会使人产生团队归属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的缺憾。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理想中美好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还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即使是性格内向、胆小、不善言辞、长相有缺陷的青少年,也能在网上找到自信。网络在缩短彼此时空距离的同时,也在缩短着彼此的心理距离。网络交友的快捷、无障碍,在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合群、乐群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不敢也不愿面对现实,而自甘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的逃避心理。
代际冲突助长了部分青少年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沉溺于网络的“逆反心理”。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关系,称为“代沟”或“代差”。代际冲突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变迁,也涉及青少年精神、心理和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代际冲突带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主要有:在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因得不到成人社会的认同而苦闷和彷徨;被现实社会的新奇与不平凡所吸引,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和自身成长的冲突中,情绪难以控制,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或自我伤害;对于同辈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常常会使青少年受群体文化的裹挟,有时会形成不良团伙。代际冲突突出表现为家长、老师与青少年的冲突。
价值观选择与发展的冲突使得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处在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中。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特征是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生活个性、结群多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在青少年价值观、道德的选择与发展问题上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的丰富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一个“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各种价值体系,在迷茫与困惑中加以鉴别与选择。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成为青少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纽带,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疏导
应当看到,青少年在接触媒体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的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消除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需要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实现网络心理健康。
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的成长环境中,发现现实生活的美,将生活的热情投入到现实中,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
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依据青少年喜群、乐群的特点,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首先加强青少年成长团体的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批个性鲜明、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其次要教会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家庭、学校要为青少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建立畅通的倾诉、沟通渠道,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管理,通过健康的网络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网络在大大拓宽青少年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因此,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免疫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营造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氛围,提高网上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做一个高尚的、真正的网络人。
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当部分的青少年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模拟体验多,生活体验少;间接体验多,直接体验少。而青少年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于间接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也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加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阻碍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己聪明才智、表现自己多种能力的舞台,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使其摆脱网络的束缚。
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的“代偿”作用。在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青少年需要找到一个缓解情绪的途径,而网络以及网络游戏营造的虚拟空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如今群体性游戏的日益减少,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应有之义。网络游戏反映了网络化的世界的生活图式,它与信息时代的特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网络游戏还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好的网络游戏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信息的情趣化表征与传递,健康的网络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代偿”作用,既不可谈其色变,又不可放任自流。
总之,要让青少年真正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和心理疏导,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除了青少年本人之外,社会、家庭、学校应加大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权利保护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日益成为学校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学生的各项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或无意侵害青少年学生合法权利的现象还时常发生,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损害。对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首先列举了教育教学中侵害青少年学生权利现象的表现,然后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保护青少年学生权利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引起人们对学生权利保护的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学生权利受侵害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当前现实生活的考察,发现青少年学生权利易于受到的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上课,不得随意开除学生。但实际上,青少年学生的受教育权经常受到侵害。主要表现为:学生因为迟到,不遵守纪律,未完成作业等。
(二)侵害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权
身体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的权利,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唆使他人侵害学生的身体安全行为。但实际上,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权的认识不够明晰,仍然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
(三)侵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尊严
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中侵害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讽刺、挖苦学生;故意侮辱学生,随意谩骂学生;给学生取一些歧视性的绰号或侮辱性的称号,如“弱智”、“笨蛋”等
(四)侵害青少年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但实际上,教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侵害学生的人身自由,主要表现为:以未完成作业或不守纪律为由,罚站、或不让学生按时放学,或剥夺学生课外自由活动时间。此外,有时也有非法搜身行为的发生。
(五)侵害青少年学生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教师不得侵害学生的隐私权。但实际上,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对待学生成绩、男女生交往等问题上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害。
主要表现为:不少学校为了激励学生相互竞争,习惯于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排序;个别教师藉口防止学生早恋,私拆或扣留学生信件,翻看学生的日记、短信等。
(六)侵害青少年学生的休息权
休息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应保护学生的休息权。保护学生的休息权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实际上,教师侵害学生休息权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一些老师不能按时下课等。
二、青少年学生权利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教师侵害青少年学生的权利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导致侵害学生权利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公民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素质不高的现象。
(二)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了解有限
当今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缺乏,对自己权利的了解有限,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这也造成教师侵害学生权利行为的发生。
(三)法律监督缺乏
我国的法律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是在教育法律的贯彻执行中,往往“违法难究”。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教育运行机制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来行使执法监督的职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出现问题往往以道德评价代替法律评价。
(四)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陷,就是重义务、轻权利。又加之我国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中,师生关系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三、保护青少年学生权利的对策与建议
青少年学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任何人侵犯。因此,为了预防和有效制止教师侵害学生权利行为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学生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不知法,不懂法,自己犯了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呢?因此,应要求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 提高教师对学生权益保障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使教师明确学生所享有的权利,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学校应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的法律素养。从而使教师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工作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
(二)培养学生的法律保护意识
为使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保护意识,使他们清楚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当自己的合法权利遭到侵害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对遏止侵害学生权利现象的发生和蔓延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法律监督
要保护学生的权利,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应借鉴国外教育法制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教育调解、申诉和仲裁制度,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法律法规监督相关的一些权威性机构,从而加大监督力度。
(四)树立民主的师生观。
当今社会是民主社会,作为当代教师,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明确突出学生主体的重要性,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尊重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人格尊严上师生是平等的,对作为容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的学生,应给予加倍的呵护,认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五)加强法制宣传
数据一:在学习动力方面。33%的人缺乏合理的学习计划,70%的人把上大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45%的人学习很少感到快乐,69%的人认为“考不好无颜见父母”,75%的人遇到考试过分紧张,29%的人觉得考试压力可怕,20%的人认为“成绩好主要靠运气”。78%的人认为“考试失败是因老师出难题”。
数据二:在人际沟通方面。14%的人不受欢迎。73%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26%的人不能与父母坦诚交流,74%的人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78%的人“难以宽容老师的错误”。70%的人不希望老师太关心自己。在自我意识方面,82%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缺点,78%的认为“青春年华是痛苦的”,71%的人不善于自我表现。37%的人自卑。80%的人从不会奖励自己。74%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数据三:在生活调适方面,14%的人不适应现在的校园生活,76%的人常因做梦而失眠,78%的人难有好心情。79%的人觉得生活灰暗,75%的人穿衣喜欢赶时髦、做追星族。78%的人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或成绩不好、或品行不端的“问题学生”,遭到老师、同学等周围人的孤立或歧视。这些“问题学生”中,有不少人正遭受着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折磨。但令人忧虑的是,学校、家庭还有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身边的孩子可能会存在着心理问题――
剖析篇 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征大探秘
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心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两个阶段均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高中生的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剖析一:不平衡性
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少年后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剖析二:动荡性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虽然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并有极大的波动性。高中阶段的同学虽然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的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探险与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
剖析三:自主性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剖析四:前瞻性
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这种前瞻性使高中生特别富于理想或者幻想,迫切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剖析五:进取性
由于生理上迅速发育成熟,高中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事事处在待解决中,因而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
剖析六: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童年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尽管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却好像有什么秘密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变得不爱和长辈讲话了。另一方面,心理的闭锁,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坦率地说出内心隐秘。
剖析七:社会性
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高中生都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作出评论。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他们比初中生更现实严肃。
分析篇 高中生心理问题知多少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既是人格塑造最后一个理想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易发时期。这个时期,高中生面临着来自生理成熟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现实与理想、偏激与理智、自觉与被动等复杂的矛盾相互交织,从而容易产生下面一些心理问题。
A 学习问题
分析一: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一些同学精神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减退、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现象。
分析二:患有考试焦虑症。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这种焦虑表现得更为严重,会经常出现情绪紧张、恐慌、胸闷、头昏症状,且无法抑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回忆不起来,
分析三: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占高中生人数的30%以上。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B 人际关系问题
分析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一些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压抑心理。高中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并产生消极情绪,使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分析二: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一些学生因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常常表现出孤独的情绪。他们很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怎样做。
分析三: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在孩子心理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恶劣的可怕状况。
C 青春期心理问题
分析一:青春期闭锁心理。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标志,主要表现为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这是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表现。
分析二:情绪化心理严重。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
分析三: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走进了早恋的误区。
D 挫折适应问题
分析: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反应与积极
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即使挫折状态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性的适应方式呈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比篇 高中三年心理问题大比较
了解高中生普遍的。理特征后,我们还不能忽视年龄问题。在不同年级,高中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需要作进一步的细致对比。
高一年级关键词:新起点、心理适应
心理表现
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问题,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问题,等等。
现象分析
1 松懈现象。经过初三阶段的紧张冲刺,一些学生,尤其是跨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使成绩降了下来。
2 表面现象。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初中时代,不知道如何将知识学深、学透。
3 初三现象。仍时时等着老师给布置学习重点、难点,自己不动脑筋。
4 骄傲现象。尤其是保送生、优秀生,在心理上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不肯在学习上加倍下功夫,结果“大意失荆州”。
5 “差生”现象。部分同学因入学考试分数低,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一开始就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因此而自暴自弃。
心理引导
高一新生是刚刚步人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高一阶段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不断增强角色转换意识,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使命感。
另外要明确目标,从容学习。必须认识到学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有长远的目标,更要有近期的目标。近到一周、一天,甚至一节课,只要我们为既定的目标从容而学,积少可以成多,日复一日,小目标的实现会使我们离大目标越来越近。
高二年级关键词:焦虑、早恋
心理表现
学习负担与焦虑问题,“早恋”问题,自我形象设计与校规冲突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与文化多元性难以调和问题,亲子关系淡漠问题,心理的可塑性、敏感性与教育要求的理性化之间的矛盾问题等。
现象分析
1 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学习好的同学,其积极自信的心理会不断得到强化:部分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屡遭挫折的同学则容易产生灰心自卑等心理;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2 偏科现象严重。许多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学科十分重视,对综合科目中的非主修科目重视不够。
3 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高二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4 恋爱现象增多。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的时期。
心理引导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习成绩分化的分水岭,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
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初二年级起,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从以经验型的形象思维为主向以理论型的抽象思维为主转变,高二年级要初步完成这种转变。
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到了高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是比较重。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一方面,他们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这种接受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的接受);另一方面,他们更乐意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当然,能否顺利实现以上两个转变,关键是学生的成绩能否突破。
高三年级关键词:学习负担、心理困惑、心理疾病
心理表现
主、客观上学习负担“过重”,与学习适应不良、理想的期望与现实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困惑、各种身心疾病(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考试恐惧症等)。
现象分析
1 4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进步不大,老是原地踏步。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逃避考试的想法和行为。
2 65%的学生感觉平时复习时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精力容易涣散。
3 50%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总想投机取巧,比如迷信预测考题、学习秘诀。或者干脆希望父母来替自己解决考大学的问题等。
4 75%的学生考试时有焦虑感,无论考前和考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紧张,表现为胸闷、呼吸急促、手心出汗、头昏脑胀,平时容易做的题这时却做不出,遇到没见过的难题就更心慌,考完之后总认为没发挥出正常水平。
心理引导:
高三时,最紧要的是调节心态,要克服“怕”“烦”“悔”等消极情绪。进入高三作业量更大,压力更繁重,休息时间更少,同学们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这时候,跟朋友或亲近的师长倾诉,打一小会球,在操场或小区里跑步散步,在阳台上做做体操,暂时放下难题换一个学科,做一点家务,听一小段舒缓的乐曲,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身处高三的同学们来说,以下20个字是稳定心理、调节情绪的黄金钥匙: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治疗篇 为高中生心理问题对症下药
2009年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16-18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低谷,从19岁开始回升,到75岁之后随身体衰老而迅速下降。这一数据意味着,在中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本应如旭日般充满活力的高中生,竟然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人群,这一结果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诊断一:问题源于家长
处方一:关心+理解+帮助
医生笔记:
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期望值很高。特别是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父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施压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后者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近些年来,大家熟知的“代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家长顽固地摆着“长辈”的架子不放,对孩子除了打骂训斥外,很少有符合孩子特征的施教方式。
为了使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这个关键时期,建议家长经常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状况,要给孩子创造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除了要做抚养人,还要做知心人,在履行监护责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呵护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关心、理解和帮助。
诊断二:问题源于教师
处方二:改进教育方法+推进心理素质教育
医生笔记: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会教书不会育人,只重视知识传授不重视方法能力培养,只压制不疏导,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一切为了升学率,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懂心理教育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更不会是优秀教师,不论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还是学科教学,都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自觉地、科学地推进心理素质教育,
诊断三:问题源于自我
处方三: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医生笔记:
面临升学的压力,一些高中学生把学习成绩看得很重,考试的成绩总是时高时低,不能保持稳步发展。一些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方法、能力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考试次数每增加一次,他们的自卑感就加重一分、除了学习方面,其它如“性意识的形成”“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常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