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系学生管理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5: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系学生管理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系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当然了,我们生活部也不例外,我部在2009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师生的肯定。新学期的到来,就应有新的计划、新的收获。为了给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以下是我部本学期的初步计划:

一:日常工作:

1:与纪检部,宿管部针对寝室、班级进行评比“文明寝室”“优秀班级”。

2:配合宿管部、纪检部、安保部,查班、查寝及相关结果的汇报。

3:定期深入同学们中间,听取他(她)们的意见,及时解决。

4:积极参加各部门的活动。

5:积极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二:活动方面及经费申请:

活动主题:“羽毛球双打”活动

活动对象:我系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11月份中旬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增强其身体素质我部与此月举行活动,同时让他们更深的体会到合作的精神。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活动经费

一等奖:证书10元桌子15元共计25元

二等奖:证书10元台灯10元共计40元

三等奖证书10元大笔记本8元共计54元

总计120元

活动主题:“心灵细巧,手工艺创新”大赛活动对象:工商系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12月份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寒风呼啸的12月份。我部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越挫越勇。为了给广大的师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部于12月份举行此活动:一方面;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丰富其大学生活,开拓视野。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活动经费一等奖:证书10元桌子20元共计30元

二等奖:证书10元台灯15元共计50元

三等奖证书10元大笔记本10元共计60元

优秀奖:礼品30元

总计170元

活动主题:“假期行,谈经验”活动对象:工商系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元月份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为了使同学们在以后找工作或工作的过程少走弯路,我部与此月举行活动,类一方面:也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其情感。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活动经费一等奖:证书10元桌子20元共计30元

二等奖:证书10元台灯15元共计50元

三等奖:证书10元大笔记本10元共计60元

优秀奖:礼品20元

总计160元

第2篇

一、注重创新,开展文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些节日举办些小型的文艺晚会,将以往的节目进行创新,或是引入一些能活跃校园气氛,并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活动。从上学期院里举办的卡拉OK大赛的效果来看,大家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部门认为我系也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卡拉OK,在保留此活动的基本意义的前提下,颠覆以往的中文演唱,我们也可以加入其他语种,如戏剧、方言、粤语等类歌曲的演唱,使我们的文艺源远流长,并且多元化;

二、拓展文艺,颠覆以往文艺的表现不单单只是以歌曲、舞蹈的方式展现,我们也可以将文艺活动的范围进行拓展,比如一些常见的节目,但在校园中却难得一见的,如魔术、歌剧、小品、相声、乐器等类的节目,使校内文艺进入现代的潮流,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不少的文艺人才;

三、鼓励兴趣,给予表扬鼓励兴趣的前提要让活动具有吸引力,让大家踊跃加入,工作计划《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文艺部工作计划》。首先,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当代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信息,再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看是否有开展的必要性,并对一些积极参与的班级或是个人给予表扬,从而让参加者感到文艺给他们带来的荣誉;

四、促进交流,共同合作在一些活动预想之前,我们应该召集各班的文艺委员或对文艺方面极具爱好的同学开个小会,进行交流,收集他们对预想活动的意见及独特的见解,从而了解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也可为以后的活动收集无形的资料,如活动具有可开展性,我们可以共同合作,将活动顺利的开展;

第3篇

一、抓紧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高三班级管理仍然突出“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坚持不懈抓常规管理。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在班干队伍的组建中充分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力,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原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班级管理服务。

班主任应该做一个善于用人之长的人,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具体事务。班干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各用其才。

形成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按照民主制订的班规,依规管理,依规评价与奖惩。

常规管理入手,有序地开展工作,抓班风、学风,保证课堂纪律,两操、课外锻炼的到位;保持教师、宿舍、清洁区的环境卫生;保证座位的定期轮换,常规管理情况的每周总结、公布,主持班会活动的开展等等,形成操作性强的管理网络,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学生从班级管理中得以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形成智慧,使班级快速进入高效学习的高三状态,形成学习型班级。

二、注重情商教育,培养学生智力品质

1.播撒一份爱心。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价。”爱也是情感的核心。

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爱的传递者。为师者先为人者,以身作则。通过对班级工作的热爱,对教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影响学生,用爱心、耐心、细心、恒心默默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享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高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有迷茫,有郁闷,有脆弱和迷失方向的时候,平常注意多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我们就能成为他们指路的向导,倾心交流的朋友,关心爱护的慈母,谆谆教导的师长。

如对于原理父母的寄宿生,平常定期到宿舍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爱学生,学生就会主动亲近你,对你无话不谈,师生感情贴近了,建立了信任与沟通的桥梁,学生在师爱中就会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更易于实现教育的目的。

2.教育学生关心他人。高三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激烈,有的学生担心别的同学超过自己,学习保守、封闭,有的像“独行侠”性格孤僻。建立一个团结写作的团队尤其重要,鼓励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这是心灵的体操。

让学生树立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的观念。充分挖掘班级中“隐性的课程”资源,主动学习者影响被动学习的,懂得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浅尝辄止的,具有特长科目的对口帮扶薄弱学科者,优秀生带动学困生。

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充满热情,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以给予他人帮助为荣,共同营造、共同享受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恩要从爱父母做起,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爱集体、爱国家。

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去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体谅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教育学生在节日、父母生日向他们表达爱心,平时多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秀才能和优秀品质。

感激父母给予生命,珍惜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用实际性佛那个报答父母。

引导学生尊师爱校,体会学校教师及多年来为他们学习生活服务的职工为他们付出的辛勤的劳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不仅仅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包含了无数长辈和亲人朋友付出的汗水。

加强轻伤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让学生一生受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环境,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

三、研究学生“三管”齐下,备战高考

心态决定成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高三各阶段的复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班主任可以采取多跟班、多接触、多观察、多联系家长的方法,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刚升高三,学生虽然心理着急,但普遍有“眼高手低”的现象,不知从何做起。一段时间的复习和多次测试后,多数学生学习都有具体目标,学习勤奋,刻苦。

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突破,但有的学生对所学只是纵横联系困难,出现学习障碍,学习方法单一、呆板,考试成绩不理想,两极分化随之出现。多次考试挫败,有的学生出现心理脆弱、消沉、情绪不稳定。

也有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自暴自弃。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这时多数学生心理成熟稳定,自我要求严格,积极备战高考。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相继出现考前焦虑,考试恐慌的心理。

还有的容易出现放松状态,眼看快毕业,急着结拜兄妹,或沉迷恋爱。针对学生在各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以下措施:

1.多方激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激励是激发学僧的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关键时期,都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较高目标而刻苦追求上进,自觉加压,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一是怎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学校历届生中,勤奋、刻苦学友所成的学友,班级里表现突出的同学为榜样,向榜样看齐,使学生有比、学、赶、超的目标

二是前途理想激励。花季中的青年学生对自己前途的想象是积极的,给学生介绍高校情况及专业发展及前景,专业人才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要求,未来发展前景等等。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学生对前途充满希望,就会富有生气,信心十足,热情洋溢,经理充沛。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三是目标激励。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目标与复习计划,每位学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备考战略。与学生交流一些成功学子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科目突破的方法,对学生讲清高考科目复习的做法与进度要求。

每位学生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写计划、议措施,督促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是自我评价激励。培养学生善于自我评价的能力,利用每月月考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月考成绩“管理册”。

找出各次月考成绩的强科、弱科,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学习方法等。学生在对成绩的管理、评价,反思中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从而主动刻苦学习,实现自我的最大超越。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法科学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只是可以传授,学习方法则需要自己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内化与积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如在第一轮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如何“看”课本“用”资料,对知识进行整合重构,进行归纳与整理,理清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对基础知识做到弄清、记牢、会用。

认真做好基础训练题,做好类题研究,探索规律,感悟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学科笔记、错题档案、典题档案。

第二轮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深入与突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综合训练,规范书面表达,注意考试答题策略、答题速度训练。考前重点指导学生清考点、清错题、清思想方法,全面查漏补缺。鼓励学生多与任课教师沟通学科学法,获得宝贵经验,获得个别指导。

3.注重疏导,平衡心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情况、思想情绪。重视与学生进行心理对话,加强心理疏导。

如有浮躁心理的学生往往过于自信,对他们采取加压法,提出更高的目标,高标准的要求,给他们创设尝试挫折的机会,指出不足之处,给他们的“自信”降降温。

让他们认识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多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而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运用期待性暗示(皮格玛利翁效应)和自我暗示法找回自信,引导他们重视学习过程,享受学习过程,淡化结果,以肯定自己的学习过程为评价。老师要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使这部分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随着高考临近,心理焦虑的学生较多,指导学生清理情绪,用列清单的方法清理焦虑的原因、判断其合理性,放弃不合理的担忧,找出解除的方法,难就退,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运用写日记的形式与老师做书面交流,或引导学生用想象法调节心态。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服装生产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一、课程特点分析

1.包含的内容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内容包括服装产品开发管理、服装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组织、物料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系统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储运管理等。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企业服装生产管理是一个工作过程。从整体上看,服装生产管理是有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的生产活动。以最少的资源损耗,获得最大的成果。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又称生产控制[1]。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课程是对生产实际的总结和再现,既有理论部分,也有生产实际操作部分,本课程的学习也要包含理论学习和职业操作两个部分,其中职业操作是职业能力学习不可或缺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面向企业的服装生产管理职业能力。

3.职业能力要求

要做好服装生产管理工作,从业管理人员必需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归纳包含为:(1)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2)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3)充裕的管理理论知识;(4)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

二、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分析

1.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也即大多数院校所采用的授课形式。据调查,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理论授课为主,课外工厂参观为辅的方式,大多数课时为理论教学,少数课时为工厂参观。此种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但大多从视觉上解决了实物的矛盾,而根本的实际操作、知识运用、沟通协作、责任承担职业能力掌握则无法解决。

2.存在弊端分析

(1)学生生产一线经验缺乏

服装专业的生源分普高生源和对口单招生源,普高生源没有服装加工制作经验,也无企业生产一线经验。对口单招生源在高中时期有一定的服装专业基础,但对于企业大规模生产管理经验来说还远远不够。

(2)实际操作教学过程缺乏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理论学习占绝对多数,生产实际操作体验无法实现,而生产实际操作是课程学习的必要掌握知识,也是学习的必要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缺陷。

(3)授课中真实的生产环境缺乏

学习中需要有真实的或虚拟的生产环境,而校园缺乏这样的环境。到企业一线进行教学操作难度巨大,可行性和稳定性无法保障。

(4)教师一线生产管理经验缺乏

一线经验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需要。虽然很多高校有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活动,但大多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掌握程度有限,对一线的操作不熟练。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参与生产锻炼,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弊端改进分析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的、带有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情境体系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知识与经验。既包括显性的指导性知识(理论知识),也包括关联性的诀窍、手艺、技巧、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2]。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开发有助于直接掌握职业能力。

(2)建立实训基地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需要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校需要建设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需要使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结合使用。

(3)增强师资力量,完善师资结构

一方面,为满足情境教学要求,专职教师需要通过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为“双师型”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需要从企业聘请技师做兼职教师,进行情境教学操作指导,补充生产操作环节师资的缺乏,从而提高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师资结构。

(4)学习情境设计与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课程相结合

本课程如果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将缺乏生产任务的支撑,而无法得到生产真实的环境和职业体验学习,只能进行纯粹的理论学习。因此本课程需要和服装生产加工性活动的课程相交叉融合,把服装生产管理的职业能力培养分散到各个生产加工性课程的生产管理中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结合模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服装生产性实训有:生产性基础实训、生产性成衣实训、企业生产性顶岗实训等。

三、工作过程导向化的学习情境设计

1.服装生产管理岗位群分析

经过行业专家访谈、企业调研、顶岗实习回校同学调研得出《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主要针对岗位群,见表1。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由教师和实践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包括“工作与经营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3]。通过工作分析方法归纳出服装生产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2。

3.课程行动领域确定

对岗位工作分析和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服装生产管理的行动领域,见表3。

4.课程学习领域确定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杂的学习认知规律和由低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组合归类形成了本课程的学习领域,包括:①校内实训基地简单任务生产管理、②换季产品开发操作管理、③校内实训基地复杂任务生产管理、④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参与、⑤校内合作企业产品的全面生产管理,共五个领域。

5.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内容具体化,需要通过载体转化,载体表现为适合教学的任务、项目、案例。与学习领域相对应,本课程的情境设计以生产性实训任务为载体。为达到教学的方便性和可行性,经过调整和改造共设计出了5个学习情境,详见表4。

四、总结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服装生产管理综合职业能力。服装生产管理学习情境需要有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生产任务。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已成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成果。结合本校服装专业生产性实训的开展,可将实训性服装生产管理任务转化成《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学习情境,形成课程服务联合。通过教学实施发现,此学习情境设计可行性强,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浅谈生产管理工作”[EB/OL].(2010/03/26).

第5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社团;学生管理;团队精神;教学相长;自主管理

一、班级社团文化概述

班级社团文化是指在学院相关部门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并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专业性文体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班级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技工院校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班级社团成员通过章程的制定、机构的报批和备案、组织构架的搭建、管理干部的物色、团队成员的甄选和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社团的日常管理等内容,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技工院校通过班级社团文化体系建设,可以营造活跃和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内涵和品位。有效的班级社团活动和教学研及学生管理活动等紧密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和鼓励各班级学生自主成立或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让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断积累学生社团管理经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赣州技师学院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截至今年6月,赣州技师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创建的学生社团数有30余个,参与班级社团的人数达二千余人。较之往年相比,班级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专业及文艺体育社团,也有益智、拓展类的实践社团,社团活动及成果展示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竞赛以及“我能出彩”等学院主抓活动的有机融合,深受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不断总结提炼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汲取兄弟院校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指导各班级创建符合R堤厣的学生社团,并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加之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赣州技师学院现设有艺术类社团、学习类社团、体育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等四大类学生社团,采用“特长训练+社团活动”的形式,每个社团设1名指导老师。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学院会统一进行社团招新活动,学生面对学院和各班级推出的形式多样的社团,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学院设立的社团在人数和加入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门槛,而各班级设立的社团基本不限人数,只要有意愿,只要能够遵守社团活动规程,就可以报名参加。通过严格训练和引导,学院班级社团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班级社团活动的展示和汇报都是一大亮点。随着各类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班级社团活动逐渐做到了有指导老师、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内容,通过规范班级社团工作的开展,避免了以前学校行政手段指导和学生无目标的摸索,并初步建立起了设置相对合理、活动相对丰富、社会效果相对较好的社团发展模式,满足了广大学生多层次、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需求。

三、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真正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赣州技师学院不断提高班级社团活动质量和文化内涵,所开展社团活动能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对促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班级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社团活动,并尽量做到集思想性、专业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必然要在社团活动的创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在班级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学院团委作为具体的业务指导部门,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创新,班级社团活动日趋经常化和多样化,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的熏陶和启迪。

(2)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赣州技师学院大力加强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一是为广大师生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根据专业特点而设立的班级社团,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参与性强的活动。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从中积累社团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社团发展的需要迫使他们认真学习社团工作管理理论,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社团工作业务流程,部分老师在学院打造的“党建+”特色工作中,逐步成长为学者型的社团活动指导老师,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社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让部分有专业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积极发现和培养各类专业苗子,指导他们参加学院和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让班级社团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时,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也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肯钻研的学生干部,他们在班级社团工作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能积极和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把社团活动和学院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能自主策划和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3)真正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赣州技师学院高度重视班级社团文化的内涵发展,班级社团大多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社团活动也大多是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班级社团真正成为了展示学生个人潜能和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舞台,班主任或社团指导老师则逐步过渡成社团活动的见证者和分享者,主要工作是为实现班级社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学院自开展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以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团走出校园,积极去开拓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做到优势互补,努力把班级社团文化建设成为学生管理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王俊.构建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江苏高教,2010(05).

[2]李宪玲.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

[3]吴娴兰.充分发挥社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第6篇

[关键词]工作流;学生事务管理;流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24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量逐渐增加,工作难度不断增强,给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流程优化中的工作流技术,建立高效的事务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学生事务管理流程优化

工作流技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它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优化,通常建立基于工作流技术的Petri网工作流模型,将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离校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在校中的具体业务流程处理为主要线索,对学生工作中各阶段的事务和学生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划分与匹配,简化工作程序、优化工作过程,力求转变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困境,为改革做准备。

2 现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流程繁冗

通过对当前系统流程分析,发现各项学生工作基本需要经历三次流转,一般先从学校各相关部门到各院系再到学生个人逐层布置,再从学生到各院系再到学校的审批、汇总和上传,最后再从学校到各院系再到学生个人的最终确定。流程存在反复的审批、汇总和统计工作,且基本通过手工操作完成,如此繁冗多余的工作直接导致业务处理的流程变长,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2.2 现有信息系统灵活性差、利用率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工作要求的变化,现有的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作需要。虽然工作伴随着自动化的信息处理,但学生工作人员仍需用大量时间做繁琐、复杂的统计、汇总等重复性工作。如常规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学生需要在系统中提交家庭困难认证信息、奖学金申请信息等,辅导员、院系认证后,学生还需再次提交纸质申请,辅导员不但要在系统中操作一次,同样要在纸质材料中进行再次审核,这不仅没有给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带来便利,反而增加了工作程序。

2.3 现有系统缺乏服务性

现有系统的建立仅以完成本部门任务为出发点,缺乏服务性考虑。从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改革目的仅是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而作为直接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却忽略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性。因此流程优化工作,要有助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学生办事的质量,畅通信息的纵横传递,从而规范行为,提升服务育人的意识。

2.4 学生事务管理相关部门沟通存在障碍

由于学生工作内容繁杂,事务工作涉及学校不同部门,有时一项工作需要几个部门共同完成。在当前的学生工作中,各部门仅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各部门对学生信息的需求往往存在重复性,增加了工作负担。且在工作中,部门间沟通的媒介往往是电话、QQ、邮箱等工具,传输过程中容易出错,信息的传递也存在时间差与延迟,从而制约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与服务质量。

3 工作流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流程优化的优势

3.1 工作流程规范、流程管理实现统一

工作流技术的介入,将使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以流程化、标准化要求被规范起来。通过设定标准,定义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程序,重组与优化,实现对各环节工作内容与行为的规范统一,提升管理过程运行的稳定性,也是工作流技术的最大意义所在。

3.2 流程控制力度加强、工作灵活度提高

工作流程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宏观而细致的重组过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人力、资金的投入成为阻碍学生工作改革的障碍。而工作流技术可通过功能分离,既独立设计管理模块,又可插入流程中形成一个整体,有着随时调用、灵活使用的优势。

3.3 服务质量提高,真正转向以学生为本

在工作流技术应用中,学生事务工作流程重组将打破以管理为出发点的职能设置,而真正转向学生事务的服务性需要,以学生在校期间所涉及的事务工作为对象开展提炼和重组。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重组后的工作流程必然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量。

3.4 不同部门间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工作流技术采用路由的形式将任务推送到要完成下一步操作的部门,从而将各个任务单元衔接起来。这种推送式的流程化工作模式实现了多个业务部门间的有效协同,删减了多余环节,优化了实际需要的程序。事实上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跨部门并联办公系统的公共协同平台的搭建,优化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高职学生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文凭,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基础文明抓起,以生为本,培育优良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明显:集体观念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不断暴露,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现状

随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中,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迫不得已”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了目标,就等着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纸文凭,或者单纯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样的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稳定,集体观念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定位。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独来独往,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入校时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职分数线文科类210分;理科类200分,两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试分数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60分万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交差;“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作弊”,平时课堂上下没有多少积累,临时报佛脚又嫌太辛苦,为了考试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夹带资料、传递纸条、手机作弊、找人代考,这些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

“90后”个性张扬,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易冲动。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迟到、早退、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犯了错误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在三年中要对学生进行“改造”,通过教育教学把低水平进来的学生培养成高起点的社会有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一)把握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为以思想为主导,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稳固的“三观”,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资本。

1.关口前移,开展“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校对学校、专业都不了解,处于迷茫状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稳固专业思想,可以通过举办“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为学生做就业、专业教育报告会,讲解就业现状及专业发展前景,为新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的窗口;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借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解答家长疑问,间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以节假日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假日的特殊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缅怀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一”讴歌祖国、“一二·九”纪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节日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健全报告制度,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继而引发各种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班级情况一日一报制度,从不同层面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关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4.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服务网在思想教育、服务学生、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稳固基础,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从日常管理与教育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安全大检查,倾听学生反映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及晚就寝检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抢”、“防盗”、“防骗”。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演练、观看消防安全科教宣传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从抓学生基础文明入手,切实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出现很大滑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从基础文明入手,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1)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程度。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摒弃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

(2)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各种评奖评优及先进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校园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行为。通过催缴学费,召开考证、考级、考试教育,助学贷款催款等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比如通过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3.从关心学生入手,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较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二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让有限的资助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等自立行为,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港航论坛,2007,(1):72-75.

[2]孙家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的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4):88-91.

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作;校系两级管理

一、充分认识高职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校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是主动适应学校二级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发挥各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特色的需要;是适应学校规模迅速扩张,提高学生管理效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适应学生工作特点,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有利于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在“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强化学校层面的宏观有效管理能力。也有利于下移管理重心,加大各系管理自,进一步理顺校、系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二、当前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许多高职校在表面上非常重视体制改革,但对新形势、新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却研究不力,学生工作也是如此。在校系二级管理中,校级管理职能部门是学生工作处,如何整合管理资源,发挥管理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这是摆在高职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当前,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校级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二是校级管理内容的制定脱离管理实际,有形式主义倾向,落实过程中系部有抵触情绪;三是因缺乏宏观指导,系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规范以及统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由于职责不清,校级管理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五是缺乏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六是学校各处室与系部之间、系部与系部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协调。面对上述问题,我校学生工作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思路。

三、明确目标与职责,理顺学生工作二级管理关系

1.明确目标

通过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突破长期以来的学校层面学生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系拥有责、权、利相一致的关系,改变学校管理过多、过死的现象,把日常管理的权限以及过程管理下放到系部,以增加系部学生工作的权力与活力,形成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充满生机的运行机制,使校级层面的管理模式由全面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使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从事务性管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制订规章制度,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并加强质量监控和指导系部开展工作。通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的水平,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校级层面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第一,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二,充分重视文明校风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第三,突出德育教育的生活性和生成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第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创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明确职责

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措施确定方法等各方面更强调统一管理;系部学生工作主要是如何贯彻落实学校的决策部署,担负着执行的任务。但要体现系部的工作特点,校系之间的管理关系就不能简单沿袭老体制下的校、系关系,应该在保证学校实现宏观控制的前提下,让系部拥有一定自,保持相对独立性。在职责上,校级学生管理工作第一要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政策;第二要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要组织好必要的检查和督查工作;同时应根据各系和广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建立一系列直接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机构,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系部学生工作则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系部学生的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工作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系部实际的学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应尊重基层,依靠和相信基层,在加强宏观指导的同时,充分下放各种审批权和决定权,切不可事无巨细,干预太多,否则既会影响宏观控制,又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理顺校系二级管理的关系,凡属于学校一级部门的职能不能强加于系部,同时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明确每一级的工作职能、职责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

在我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过程中校、系的工作职责就有比较明确的划分:如学校职能部门职责为负责起草学校有关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代表学校履行对各系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指导、协调、监控、评价和服务职能;负责组织对系部学生工作的考核评比,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学生的管理工作,按时向学校党委汇报、向各系部通报检查评比结果;负责学生报到注册、学籍管理、学生证件管理、学生名册统计报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鉴定的组织工作;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统筹安排、全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学生保险理赔工作;负责学校大型学生集体活动的组织部署;负责校级及校级以上学生评优和表彰工作,处理严重违纪学生(留校察看以上)及跨系违纪事件,并对其处分进行审批;负责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寝室卫生和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并及时向系部反馈;负责组织、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委负责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为系部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并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系部学生工作职责为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本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卫生及文明习惯等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本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系所设专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负责本系学生的报到、缴费、注册、入学教育、日常考核、奖惩、操行评定、毕业鉴定工作,以及本系违纪学生记过及以下处分的审批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预防和处理本系学生各种突发事件并及时上报;负责本系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建立特困生档案,组织本系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负责本系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指导本系团总支和学生会开展工作;负责本系班主任的管理、考核工作;做好本系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实施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手段

1.加强管理

制定全校德育工作计划是校级管理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我校制定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完善“一项制度”,即主题班会制度。主题班会推行“模拟扮演式、专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等形式。(2)启动“四项工程”,即法制、心理、安全教育工程、名班主任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建优秀班级工程。(3)开展“主题月”活动。即3月份为“志愿服务月”、4月份为“革命传统教育月”、5月份为“缤纷红五月”、6月份为“安全教育月”、9月份为“新生教育月”、10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份为“感恩活动月”、12月份为“民族精神教育月”,同时实行大型活动校园化,中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系部化、班级化的活动模式。

另外,要建立并完善系部学生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系部学生管理效果评价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制定并组织落实。评价办法要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随机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具体评价指标是:(1)资料查验,内容包括班级管理、考核的原始资料、结果,德育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各种资料、记录、班主任手册等;(2)违纪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学生管理进行检查,记录违纪次数并评分;(3)卫生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教室、卫生区、宿舍进行检查、记录、评分;(4)安全责任事故率,记录统计周期内系部所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次数并评分;(5)公物完好率,对系部使用的桌椅、门窗、电教设备、宿舍家具、公共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分;(6)民意测验,组成评议小组,对各系部学生管理状况进行民主测评。

2.加强指导

为使系部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校级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三项指导工作:

第一,指导系部建立学生管理网络,统一建立“四线”、“三结合”学生管理网络。“四线”:一是以学生处为主,由校领导、学生处成员组成检查督导管理线;二是以各系部为主,由系主任、支部书记、学管人员、团总支组成的育人管理线;三是以系部为主,由各专业教研室人员、任课教师组成育人渗透管理线;四是以系学生会为主,由学生会成员、班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线。“三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上各线相互交织,才能构成立体化的校系二级学生管理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为各项学生工作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指导系部建立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由系部组织实施,考核内容由纪律、宿舍卫生、教学楼卫生、早操出勤率、晚自习到课率、第二课堂六项组成。采取日检查记录、周统计分析、月公布总结、期终汇总表彰的工作程序。(1)纪律,由系部专业育人管理线成员、值班人员负责检查、考核,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纪律检查表”,交系部学管人员汇总;(2)宿舍卫生,由公寓管理人员、学生会生活部成员负责检查、考核,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结果当天公布,定期评出优劣宿舍;(3)教学楼卫生,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每天检查一次,检查人员认真填写教学楼卫生检查记录表;(4)早操出勤率,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统计;(5)晚自习到课率,由值班学生进行检查统计;(6)第二课堂,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提供第二课堂活动成绩。这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使管理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

第三,指导系部实行“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如我校实行的德育学分。为全面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加强系风、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增强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分为测评和量化考核两项,由班级管理线成员班主任、班级干部组织实施。每学期依照评价结果排出学生的名次,确定评价等级,综合评价结果分数和等级记入学生管理档案,作为评优、奖学金发放、就业推荐、毕业生档案填写的依据。

3.加强服务

校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协调系部与系部、系部与学校职能处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各系部教学任务重,许多工作诸如主题班会课的设计、操作程序等,校级管理部门应帮助提供规范材料样本,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此外,校级学生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管理一线调查研究,帮助系部解决实际困难,设身处地为系部着想,遇困难不推诿、不扯皮,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推动德育工作计划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高职校学生二级管理工作的实效。

总之,做好做实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对加大系部管理自,增强系部的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系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高职校学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局面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方飞虎.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

[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 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

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第9篇

关键词:辅导员;民办高校;项目化管理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截至2016年,我国民办高校共计742所,在校生人数约为616.20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23.5%。学生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从管理角度需要辅导员更多的耐心与付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辅导员工作层次的提升。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将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按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项目,进行合理策划、科学推进,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次,加快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职业化的进程。

辅导员工作常被说成“上面一根针,下串万条线”,这说明辅导员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琐碎而又庞杂。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学年都有迎新、评优、安全主题教育、评定奖学金等工作。虽然每年面对的学生群体在变化,但是相应的工作是重复的。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有条理,我校二级学院应用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并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分为六个部分(如图1)。

一、编制项目化管理大纲

将纷繁复杂的辅导员工作按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风建设、就业指导、日常管理、资助与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8大项目分类管理。每一项目单元详细编制了项目内容、项目重点、实施方式、项目要求和项目评价标准,以此规范看似庞杂却有条理的辅导员工作体系。

二、编制月度工作安排

每个学期辅导员都会制订新阶段的工作计划,而这份工作计划通常包含党建、团建、就业、心理、日常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及本学期工作计划,辅导员按项目化管理大纲中的8个项目单元编制每个月的工作安排表。

三、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地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需要在学期初根据项目化管理大纲内容,结合本学期月度工作安排,填写以周为单位的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让庞杂的辅导员工作更有条理。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中包括周次、项目内容、项目类别、实施形式、目对象、备注等内容。

四、撰写教案

根据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提前撰写教案。教案分为基础指导课教案及第二课堂教案两种。其中基础指导课是指辅导员工作中的常规性工作。如假期前安全教育年级大会、毕业生返校年级大会等。而第二课堂是指主题性学生活动。在第二课堂教案编写结束后,辅导员可根据活动实施情况附加教学效果展示(活动报道、图片等)。

五、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每个学期初都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上级部门的工作布置等原因,导致工作安排与原来的计划有差异,甚至会出现一些原计划中未安排的事宜。因此,辅导员可根据实际完成工作情况,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表,包括每项工作的项目内容、项目类别、管理对象、实施形式、课时、具体执行时间等。

六、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

为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根据辅导员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高校可进行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以促进辅导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目前,我校在试点二级学院完成了为期1年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我校将组织辅导员对这一体系进行探讨、修改,希望在全校试行成熟后,能够推向全国民办高校,帮助高校辅导员在复杂化、信息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下,实现规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