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研员事迹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提到这位可亲可敬的舞蹈教师,德艺双馨的文化新星还要从头说起。
鉴于她对舞蹈的热爱和她良好的舞蹈素质,1996年,二十二岁的被组织派送到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研修编导专业。绝不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学习期间他孜孜以求、勤奋努力,深得老师的器重,老师也格外的爱护她。学习期间她就为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春节文艺晚会创作了《中国大地》、《唱起来,跳起来》、《金色的田野》等舞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完成学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北京舞蹈学院颁发的《中国舞分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书》。当时杭州一家艺术学校以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和解决一套住房的优厚条件聘请她去任教,同学们都非常羡慕她,老师也为她高兴,也为此激动的彻夜难眠。和她当时在工作的每月工资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那优厚的工资和楼房也确实令她动心。但在去回的抉择时刻,想到了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想到了上学时领导为自己送行那语重心长的嘱托和期望,她觉得自己为了个人利益走了对不起家乡父老和领导的信任。面对情感的纠葛,经过反复的思想磨合。最终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去杭州任教的机会,选择回乡这一条让她今生无悔的道路。同学们不理解她的选择,老师也为她惋惜,但对来说回到这块让她眷恋的土地,开始她新的艺术追求,这才是她魅力人生的最好体现。
在学习舞蹈艺术过程中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期间,得到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编导专家的指导,她汲取了众家之长,融进了自己的创作设想,使她的艺术造诣得到迅速提高。她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融会贯通,为的舞蹈事业发展和培育更多的舞蹈新秀贡献着自己的艺术青春,因而使她成为市文艺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教授,也是学生最多,作品颇丰的副教授。
可从未满足过,她说:“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舞蹈的语汇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时代的特色,我的舞蹈创作只有不断吸纳新的东西,我的艺术生命才会延续下去。”这些年尽管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她严于律己,从不自满,依然不断进取刻苦学习。多年来,她不惜花费重金,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自费到外省市和首都北京去学习观摩、进修。仅她在学习,进修等方面就花去了4万多元。有时看见对她构思舞蹈有用的书,哪怕里面只有几句话,她都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有的书一套就将近一千元,投入学习上的经费她毫不吝啬。她戏谑地说:“我需要不断的充电才有动力继续向前奔啊!”
如今从事舞蹈事业已经二十年了,她对舞蹈的热情达到痴迷的程度,对舞蹈的悟性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她的天赋和执着的努力,她的创作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为了舞蹈事业她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全部的爱。在挖掘、整理、演绎、弘扬、创作黑龙江少数民族舞蹈过程中,她呕心沥血倾力创作,有时为了一个舞蹈动作,她多次深入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虚心请教,细心揣摩。为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传说,她不惜重金,不怕麻烦多次到民间去寻找线索,直到拿到可靠资料为止。她为了舞蹈艺术的需要,他费尽周折找到了一位早已退休的老编导、老艺术家拜师学艺,在三个星期的学艺中,她起早贪晚没睡一个囫囵觉,没吃一顿象样的饭,体重减了十多斤,所学的知识却让她受益匪浅。
舞蹈创作是需要灵感和酝酿的。为了编好一个舞蹈,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一遍地聆听舞蹈音乐,想象舞蹈动作的每个细节。在制作第一个全国参赛的舞蹈《渔船、鱼叉、小鱼娃》舞蹈音乐时,她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5天,反复听遍了十几本乐曲。为了制作出自己需要的音乐结构,4分30秒的乐曲,她一小节、一小节地剪接制作,五天的时间里,她一天只睡5个小时觉,每天只吃一顿饭,音乐制作完成时,她累得晕了过去。这个舞蹈在全国参赛一举夺金。全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在作品点评会上说:“《渔船、鱼叉、小鱼娃》这个作品的音乐很有特点,舞蹈编排的洗练、干净、不拖沓、有生活、有劳动。”同时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为了创作出好的舞蹈,她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伏案思索,勾勒图案编写舞蹈脚本,进行舞蹈设计,激情迸发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为了把舞蹈展示得多姿多彩,演出时她把自己家里的窗帘、筷子以及装饰房间的花束都作为道具搬上了舞台;为了舞台设计的需要她根据舞蹈的创意自己设计舞蹈演出服装,裁剪缝制,她简直成了一名制衣高手。为了购买《兴安岭上的
鄂伦春》新编舞蹈的参赛服装,她一个人到省城去了10天,跑遍了哈尔滨的缝纫厂,联络呼和浩特的舞蹈服装加工厂,终于买到了理想的服装,保证了舞蹈的艺术效果;为了保持一个舞蹈演员的体型,她宁可少吃饭,舍弃自己爱吃的食物;为了延长一个女舞蹈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她每天都要坚持体能训练,从未间断过。她把舞蹈艺术看得高于自己的一切。对舞蹈的痴迷让她在梦中经常被自己设计动作惊醒,半夜里赶紧爬起来,伏案到书桌前把梦中的舞蹈创意记录下来……
1998年创建了市“迎春舞蹈学校”,作为优秀的园丁,在十五年的执教岁月里,她辛勤耕耘,用心血去浇灌那些幼苗,为市培养了近千名的舞蹈特长生,在这些舞蹈幼苗中,有5人考入了北京舞蹈学校,有3人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有3人考入了北京国际艺术学校,有3人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有10人考入了国家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她培养的学生一个一个地走了,步入了希望中的高等学府,他们在给写来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中,述说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那感人肺腑的语言经常让热泪盈眶。在回复他们的信中说:“不要感谢老师的培养,是你们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收获,我只是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明天比老师更好,你们将要登上的是北京的舞台,世界的舞台!”现在,的学生中,已有500多名学生通过了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全国舞蹈晋级考试,并获得考试证书。其中荣获全国舞蹈第十三级的学生达到50人,中国舞高级考生名次排在黑龙江省各地市舞蹈考级的首位。
关键词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48—02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验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力学实验作为力学课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学到力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学生巩固基础理论、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十分重要[1],同时对培养工科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校园网建设的完善,为实验室的网络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条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材料力学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有力地提高了材料力学实验的教学组织能力,同时加强了实验室的综合服务能力。
1 建设思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实际情况,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在增进教学管理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下工夫。
材料力学作为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分布在各个院系,教师根据各个上课班级的课表情况组织实验,同时实验室的接待能力有限,时间安排上容易冲突。因此,要求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地进行实验课表的安排,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如果学生能够在做实验前对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带着问题和想法进行实验,则能够大幅增强实验效果。这样就要求教学平台能够提供详尽的关于实验的电子资料,并促进学生实验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按教材章节安排的单科目实验是不够的,必须有接近工程实验的综合性、设计型实验[3]。针对一些对力学要求高的专业,以及对力学特别有兴趣,想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这部分学生,应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境[4],多组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应能够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申请实验的机制,教师组织一些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自由选择,同时学生也可以申请开展某个实验。通过这样一种教与学的深度结合与互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平台建设
针对建设思路,结合学校实际网络建设情况,基于校园网搭建B/S架构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平台,同时外网可以访问,扩大平台的使用范围。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在面向教师和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主要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1 学生子系统
学生子系统涉及的模块提供学生使用,本文仅对主要模块进行简要说明。
1)资源库浏览。将材料力学及其相关知识以资源库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对资源库中各种资源的学习,学生可以强化课堂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平台还允许学生新增资源,或者对已有资源进行修改和补充,类似于维基百科,鼓励学生参与到资源库的维护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丰富了资源库。
2)实验预习。实验前的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预习资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动画演示、实验心得进行分类。已做过实验的学生可以将实验心得发表在平台上,进行实验预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心得获取做此实验的经验或者教训。为鼓励已做实验的学生发表实验心得,可以在实验成绩上予以体现。
3)报告提交。以往的实验报告都是纸质的,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现在学生的实验报告可以通过平台提交给实验教师,教师可以在线批改报告,并提交成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实验申请。对材料力学要求较高的专业以及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做完课程规定内的实验之外,还想进一步多做些综合性、设计型的实验。为此平台开放了一批该类型的实验,全校学生都可以申请,根据申请的人数以及申请的实验时间,平台进行统一安排,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教师、实验室等各方面的要求,提高管理水平。
学生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想法,通过实验进行尝试或验证,学校应该鼓励这种自主学习,这样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申请功能,学生可以申请平台实验库中没有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实验进行评估,对实验申请进行反馈,并尽可能提供实验环境。
2.2 教师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涉及的模块提供教师使用,本文仅对主要模块进行简要说明。
1)课表生成。需要进行材料力学实验的学生分布在各个院系,进行实验安排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课表、实验室的接待能力等各种因素,因此手动安排实验课表比较繁琐,通过课表生成功能可以轻松生成实验课表,并可以进行微调。
2)报告批改。学生在平台上提交实验报告后,实验指导教师可以在线批改,批改后的实验报告反馈给学生,学生接收到批改后的报告可以向实验教师提问。通过针对实验报告的相互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3)成绩录入。实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情况、实验报告以及平台互动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平台会自动收集平台中学生的相关信息,辅助实验教师打分。教师录入成绩后,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查询成绩。
4)实验管理。平台维护一个实验库,包括单科目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库的建设和管理,能够有效积累实验资源。
5)资源库管理。平台中的资源库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可以补充、新增资源,力争将资源库建设成本校的材料力学“维基百科”。
3 结束语
建设材料力学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的实践。实践证明,通过基于校园网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平台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中的参与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管理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克志,周庆坡,吴江龙.材料力学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5—117.
[2]贾贤安,刘一华,詹春晓,等.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8—90.
一、杏坛伉俪,相濡以沫。X同志和妻子X一直都奋战在教育战线上,虽然工作繁重,但他们夫妻二人乐观向上,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
工作中,X同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先后担任X小学的教学副校长,县局特约教研员,场地寄宿制小学校长。X年,成为X小学新一任校长。上任以后,他对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迎来了X小学发展的强劲势头。
妻子X身兼数职,在希望小学担任高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兼学校出纳以及图书管理员,教学中,她努力钻研,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业绩突出。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包括教育儿子,孝敬父母。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环保材料
一、引言
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治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概述和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倡导低碳生活的几点策略。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材料
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我国整体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到92.7%,其中煤炭又占到68.7%。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大不相同。众所周知,煤相对于石油天然气属于高碳能源,CO2排放强度大。我国能源储量十分有限,人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长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远低于世界平均8%的水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快开发清洁的可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
三、发展低碳技术能源技术
我国的低碳环保材料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1.5%,与发达国家的2%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人均研发经费只有日本的14%。在应对低碳社会的挑战中,我国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的技术资源,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重点支持低碳经济领域内的核心相关技术,加强技术储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文件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相关技术转让,但事实上的执行效果并不好。我国在发展低碳技术时,必须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整合国内资源,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低碳技术。
我国应该重点支持研究新材料和替代旧材料技术。我国的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碳排放强度很大。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提高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能源市场广阔,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我国还应该积极发展和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优化发展煤油等化石燃料深加工技术,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与国外建筑材料相比,我国建筑物材料的保暖性能普遍较差,造成大量能源损失。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6%,约新增110亿平方米以上需采暖的民用建筑。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私家车大量增加。汽车行业对碳排放的贡献很大,每燃烧1升汽油,要放出约2.2公斤CO2。然而,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很低,只有约0.3%到0.5%。汽油所含化学能的大部分都用来加速车身和机械损失,真正用来加速乘客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来说,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减少不必要出行,尤其不应该鼓励私家车的发展。鼓励消费的同时坚决反对浪费。我国在公款吃喝和餐桌上的浪费问题严重,传统习俗中有以饭菜过剩为有面子和过度劝酒为热情好客的恶俗。政府应该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提倡剩菜打包,严格管理公款吃喝,鼓励发展快餐业,推进以中央食堂为主的集中生产和统一配送。政府应该发动大众来减排,鼓励低碳生活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
参考文献:
我村远程教育接收教学点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将远程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新村建设步伐。
一、按照“五好”要求,规范站点建设
我们多方筹措资金8万余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先后扩建了党员活动室,购置了办公桌椅,添置了投影仪、电视柜,配合电信部门技术人员,对网络信号线、电源线进行重新布局,支部研究制订了远程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季度及每月学习收看计划,修订完善了设备使用管理、学习收看等规章制度,确定了一名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党员担任专职管理员,活动室达到了“八有”、“五防”、“五好”的建设标准。
二、改进学习方式,抓好播放收看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求“实”。我们把远程教育内容划为党建理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政策法规、文化娱乐等五大块,做到学习有计划,教学有提纲,课前有考勤,课中有辅导,课后有实践,使教学内容服务于不同产业、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是在学习时间上求“活”。支部除每周三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收看外,结合农村生产生活习惯,根据全村阶段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收看内容,不定期向党员群众开放。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月组织一次科技讲座、每月安排一次课后实践、每月提供一次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每月组织收看一次娱乐节目。
三是在学习形式上求“新”。主要是将以前“灌输式”向“菜单式”延伸;将“远程网教育”向“互联网教育”延伸;将收看节目向专家辅导延伸;将课堂教学向基地实践延伸,增强了教学的开放性。
四是在学习对象上求“异”。对老龄党员群众,侧重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学习;对年轻党员群众,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学习;对村“两委”班子成员,主要提高开展基层工作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学习教育;对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知识,组织产业大户“重点学”;对有疑难问题需要解决的党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学”;对有特殊需求的党员,安排他们“随时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远教的吸引力。
三、围绕新村建设,抓好学用活动
一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根据我村生产分散,信息不灵,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产业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对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培训,对党员群众进行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培训活动,努力培养“懂耕作、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使群众在家能增收,在外有创收,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二是培育富村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教育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拓展致富门路。目前,全村良种核桃建园累计560亩,优质柿子建园累计300亩,大红樱桃建园102亩,种植药材398亩,预计年收入90余万元。蛋鸡存栏5万只,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其中万只养鸡大户1户,年饲养量6万只,年收入120余万元,千头养猪大户3户。
三是抓好政治理论培训,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农村大部分年轻有文化人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些文化偏底的老人和儿童,导致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等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加大对农村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四是进行文明新风教育,促进村容整洁。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为236户接通了自来水,改造硬化村组道路4.5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室、农民图书室和规范卫生室,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文化长廊。实施庭院、门户改造222户,修建垃圾池9座,建沼气130口。投资20余万元村标志性建筑望云亭和溪园垂钓休闲园即将完工。栽植花果型庭院经济树木4500株,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村环卫队,形成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彻底治理了“三乱”、“三堆”,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面对着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发出了内心的感叹:“现在走路不湿鞋、饮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村庄靓起来”。
姓名:张xx
教龄:11年
现任 三 年级 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作为教师,我总在思量:怎样才能在学生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让他们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事迹材料: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陈村镇青云小学张海珠老师个人事迹
参加工作以来,张老师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最前线。因为她深爱着教育事业,所以希望自己有能力让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拼搏。因此,她不仅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还不断给学生注入拼搏的勇气,让孩子们明白拼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是应该用一生的力量去做的事。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自信。张老师总是用鼓励的语言,找孩子们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们参加第二课堂,为他们挖掘自信的源泉。在张老师的班里有个叫小群的男孩子,他不认识字,又懒,还很喜欢去捉弄别人。每次课前都能听到关于他的事:"老师,小群又拿我的笔了。""老师,他摸我屁股了。"……每次听到这些,张老师都会批评小群并且耐心教育他,可无论怎样教育都无济于事。后来,张老师安排他扫地,没想到,他居然每天都做得很好。看到这,张老师觉得机会来了,便表扬了小群,没想到他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对班里的事更关心了。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坚持。每当孩子们气馁的时候,张老师总会给他们加油鼓劲,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美丽绽放而坚持下去。
张老师就是这样,教孩子们用拼搏,用自信,用坚持为自己盛开一朵美丽的花,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种明亮的色彩。
姓名:xx
教龄:6年
现任 二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我的学生因为有了我而快乐,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学生而精彩。倾心关注稚嫩的童心,细心倾听期盼的心声,精心呵护放飞的童真。
事迹材料: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陈村镇青云小学马燕媚老师个人事迹
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要真情实感,富有爱心。正是拥有这个信念,她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向着新课标"脊柱、合作、探究"的模式摸索、学习,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各种设备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胆承担学校的公开课等活动。
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在她刚踏入三尺讲台的第三个年头,班上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但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经常不按时交作业,而且有抄袭作业的情况。他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班级里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流,在老师面前也总是有上句没下句的。于是每天她都换个话题跟学生聊天,经过反复地沟通、了解,不但解决了他抄袭作业的情况,而且发现他慢慢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沟通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
任现职以来,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2012学获顺德区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陈村镇初赛低年级组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二年级)评比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品德教师教育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2015学年撰写的教学论文《放慢脚步 品读朗读之美》和《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有效训练》均获区三等奖。
姓名:xx
教龄:14年
现任 一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佳方法是赞赏、鼓励、欢喜和纠正。
事迹材料:
教尺丈量出公平与关爱
——青云小学梁棣华老师个人事迹
梁棣华老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她能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们开展感恩教育。如:利于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让小朋友做张贺卡送亲人。春游鼓励孩子买份礼物表孝心等。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
她能创设机会让每个孩子能自信的展现自己。小学生,培养自信心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她能利用六一文艺表演让全班同学一起上舞台大显身手。
她能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善于微信、QQ等通信方式让家长上存孩子在家帮忙做家务,勤奋学习,关爱家人的视频和图片,其他家长和孩子能取长不短,共同进步。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多篇教育论文和教学论文获省级、区级奖励,多次被评为"陈村镇优秀班主任",2014年被聘为"陈村镇学科中心教研员"……
xxx
教龄:15年
现任 五 年级 数学 教师
内心感言:
对我而言,学生的喜爱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永远的激励。好好教书,潜心育人,坚定信念,永不懈怠,这是我的职业追求,更是我的职业使命。我会秉承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念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奔。
事迹材料:
从教16年来,梁绮娟老师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工作上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顾全大局,教学成绩显著。(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十几年如一日,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呵护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成才。表现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她觉得教育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她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六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做过数学科科组长。她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她的数学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的课,作业最少,她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她的课,学生爱上!
为了关爱和转变特殊生,梁老师老师与孩子、家长打成一片,通过家校合作,很多特殊生在她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的爱心是真诚、宽容和坦诚,她赢得了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心。她还因势而导,在学生中把爱心传递。同学们困难之际的相濡以沫,孝敬长辈,尊老爱老。她的班级充满温情,她的学生传递着爱心。课堂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她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
xxx
教龄:20
现任 五年3班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激励着肩负神圣使命的我在教育岗位无怨无悔地勤恳耕耘。
事迹材料: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
甘爱仪是青云小学的副校长,她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敢于创新,致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甘校长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她和蔼可亲,总是保持微笑,平易近人,关爱学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 "学习争章"、"辩论赛"、"故事会"、"好书推介擂台赛"、"我是小小书法家"、"精彩课本剧"等新颖、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她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班级掀起了好读书、乐读书的热潮,阅读能手、小作家脱颖而出,刘燕燕同学荣获陈村镇"学法守法"征文大赛第一名。
她的课堂教学特色:有趣、创新、简约、高效,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知识渊博,她的课堂是活力的给人以启发的课堂,比如:她上完《刷子李》一课,引导学生看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给学生讲《俗世奇人》中《泥人张》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得到启发。
她是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总能不断带给大家快乐,用幽默代替批评,同学走神了,她不会直接点名批评,而会说:"某某小组有个同学喜欢云游四海,他的心估计已经到了America or Canada ,值得庆幸的是,人还在我们的课室。"全班同学大笑,分心的同学马上醒悟过来了。她也会适时表扬和鼓励:送给答题动脑筋的同学——"你的想法最有创意!";赠给朗读投入的学生——"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给积极思维有新意的学生——"你的见解很独特!"给写作进步的同学——"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校园写得多美呀!""欣赏你的作品,简直就是享受!"……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就是甘爱仪老师的真实写照,她觉得:只要是跟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姓名:xxx 教龄:35年 现任四年级(3)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育人之路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事迹材料:
爱生如子,悉心栽培
冯九妹老师一如既往以满怀真诚对待教育事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用良心、爱心对待学生,对待家长。积极协助班主任搞好班务工作,经常同班主任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表现的情况,共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冯老师热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感化他们,打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栽培他们,转化他们,因材施教。 有一次,周桂宜的父母对冯老师说:"冯老师,周桂宜身体很弱,动不动就感冒,为了让她少生病,不影响她的学习,我不想让上体育课"面对这样的情况,冯老师没有正面地回答她妈妈的问题。只是说:"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坚强的意志,提高竞技水平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劳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的妈妈终于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以后,周桂宜同学在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手工制作等比赛中都获得许多奖,还评为镇的"三好学生"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学习标兵。
冯老师从教3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积极进取,曾多次被评为镇的"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
姓名:xx 教龄:27年 现任六年级(4)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为人师表,痛并快乐着。也曾有失落和彷徨,但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她坚持了下来。她深信: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
事迹材料:
用阅读为生命奠基
每一届学生,她都会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由浅入深。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背诵唐诗,每个人都要过关。不只是学生读,她还和学生们一起读,饭前、睡醒午觉之后,都是全班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再加上每周一次的阅读分享会,大家坐在一起,谈自己阅读的收获、感受以及困惑。阅读经典能纯净孩子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长此以往,学生们受益非浅。人们发现,她的学生有这样的特点:不怕作文且谈吐不凡。
美国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话虽如此但又有谁能持之以恒呢?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在纷繁的班级工作中,课外阅读是何其珍贵!学生们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带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大量的课外阅读打下的精神底色。
遇见最美的自己
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是夜空最闪亮的星。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班级学生在各项活动的人数多,获区、镇奖励的学生人数率高,看着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而露出的微笑,她也笑了!难怪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四海为家的蒲公英,离家千里、四处漂泊。在孤独迷茫时,我幸运地遇见了你,也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有你,用阅读为生命奠基;感动有你,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生命因你而精彩。
附最近的成绩:2016年她撰写的论文《练武强身,习武修心》获广东教学学会二等奖。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创设情境 诱感共鸣》和《引源头活水之创新阅读》获区三等奖;2014年度评为佛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5年2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华人少年作文获一等奖;辅导学生《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观后感主题征文2人分别获顺德区教学研究室一、二等奖。2016年辅导学生参加镇法律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xx
教龄:18年
现任 三、五 年级 音乐 教师
内心感言: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使每一粒种子在充满正能量的浸润中萌芽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事迹材料:
以童心童趣与孩子们同处
——青云小学廖友弟老师个人事迹
廖友弟老师,教龄比孩子们的年龄还要大好多,但是她却保持着一颗童心,教育教学工作总能从儿童思维视角出发,见解独到,充满童趣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喜欢跟她呆在一起。
廖老师对儿童剧教学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对儿童剧编导进行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我们的国家将会面临科技上的新挑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在教育上领先一步,谁就拥有辉煌的明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她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她认真地参加了学校隔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了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她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她知道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少年儿童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她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她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孩子是花,那么她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她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她是一位教师,她心甘情愿把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她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她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五认真”工作,在教学中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在市英语教研课上,她打破常规,把单词与句子合在一起教,将单词寓于句子中编成顺口溜,如“elevenelevenicanseeeleven”这样一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获得了市教研员的一致称赞,这也充分体现了她在教育创新上的成功性。
她担任的是二年级的班主任,低段班主任的工作是细琐而又忙碌的,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有的任性、有的顽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她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的学生。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家境较好,学生中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吃剩的点心、没用完的橡皮、本子等比比皆是,畚斗里都是吃剩的零食,面对这种情况,她专门利用班队课进行教育,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想想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叫他们各抒己见,谈谈面包是怎样来的,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渐渐地,班级中浪费的现象少了许多,大家争着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
要想组织好班集体,可不能忽视了对“德困生”的教育。黄辉同学是她班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害公物,同学们都怕他。每当他做错了事,她并不当众责备他,总是单独地跟他谈话,可光说没多大效果。后来,她就抓住他爱动脑筋的“闪光点”。让他在课堂上,在集体活动中露了几手,还当众表扬了他,小朋友喜欢跟他做朋友了,他也由此改变了许多。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她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她对班中的每位小朋友如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份小小的记录,包括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及生日等。每当有谁过生日,她会悄悄地送上一份小礼物,小朋友往往高兴地不得了,对她非常感激。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她就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她班还有位叫黄炯锋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条件不好。为此,她常常给他买学习用品。有时候,他父亲回家很晚,她就留他在学校吃饭并辅导他功课。好动、顽皮的他不善言语,总是默默地为班级做好事。小朋友谁也没有瞧不起他,都待他如自己的亲兄弟。在班级中,她不仅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尽量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更好搞好教学工作,她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又把家长合理的建议运用于教学上。
她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学习气氛浓厚,“小雷锋”层出不穷,如鲁辰飞同学拾到50元钱及时归还失主。她班参加校运会,校文艺会演皆获得了一等奖,四项竞赛在全校名列前茅。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个方面,她班在全校都是挺棒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老师的称赞。她在教学工作上的认真及对学生的关心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她班还连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她顺利地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并取得了大专文凭。而且,她还在拿到了英语上岗证书的基础上参加了英语专科进修(进行双专科学历进修),还积极参加市里的各种师资培训。因为她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本文转载自事迹材料网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我们的国家将会面临科技上的新挑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在教育上领先一步,谁就拥有辉煌的明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她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她认真地参加了学校隔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她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她知道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少年儿童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她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她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孩子是花,那么她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她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她是一位教师,她心甘情愿把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她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她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五认真”工作,在教学中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在市英语教研课上,她打破常规,把单词与句子合在一起教,将单词寓于句子中编成顺口溜,如“elevenelevenIcaeeeleven”这样一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获得了市教研员的一致称赞,这也充分体现了她在教育创新上的成功性。
她担任的是二年级的班主任,低段班主任的工作是细琐而又忙碌的,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有的任性、有的顽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她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的学生。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家境较好,学生中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吃剩的点心、没用完的橡皮、本子等比比皆是,畚斗里都是吃剩的零食,面对这种情况,她专门利用班队课进行教育,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想想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叫他们各抒己见,谈谈面包是怎样来的,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渐渐地,班级中浪费的现象少了许多,大家争着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
要想组织好班集体,可不能忽视了对“德困生”的教育。黄辉同学是她班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害公物,同学们都怕他。每当他做错了事,她并不当众责备他,总是单独地跟他谈话,可光说没多大效果。后来,她就抓住他爱动脑筋的“闪光点”。让他在课堂上,在集体活动中露了几手,还当众表扬了他,小朋友喜欢跟他做朋友了,他也由此改变了许多。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她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她对班中的每位小朋友如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份小小的记录,包括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及生日等。每当有谁过生日,她会悄悄地送上一份小礼物,小朋友往往高兴地不得了,对她非常感激。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她就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她班还有位叫黄炯锋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条件不好。为此,她常常给他买学习用品。有时候,他父亲回家很晚,她就留他在学校吃饭并辅导他功课。好动、顽皮的他不善言语,总是默默地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为班级做好事。小朋友谁也没有瞧不起他,都待他如自己的亲兄弟。在班级中,她不仅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尽量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更好搞好教学工作,她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又把家长合理的建议运用于教学上。
她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学习气氛浓厚,“小雷锋”层出不穷,如鲁辰飞同学拾到50元钱及时归还失主。她班参加校运会,校文艺会演皆获得了一等奖,四项竞赛在全校名列前茅。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个方面,她班在全校都是挺棒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老师的称赞。她在教学工作上的认真及对学生的关心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她班还连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她顺利地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并取得了大专文凭。而且,她还在拿到了英语上岗证书的基础上参加了英语专科进修(进行双专科学历进修),还积极参加市里的各种师资培训。因为她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
——记郧县南化镇罗堰教学点教师邹贵芬
李长明 彭全忠 张 俊
去郧县南化镇罗堰教学点的路上,邹贵芬从教学点打来电话,因山洪暴发,滔河涨水,沿途中的一座桥被冲垮了,山路泥泞不堪,让我们别去。一位女教师在深山里坚守了33年,上万次的背着学生过河都过来了,我们去一趟怕什么。下车上船欣赏了近50里的库区风光,再下船走了近10里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白云深处的罗堰教学点,见到了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播种希望的邹贵芬老师。
脊背搭起求知桥
“我刚送完孩子们回来,河水又大又急,有一座桥被冲垮了,你们是怎么过来的?”邹贵芬看见我们走到学校门口,既有几分诧异,也有几分害羞。只见她裤管挽至膝盖以上,仍是湿成一团,脚上穿着高筒雨鞋,招呼我们在学生寝室兼餐厅里坐下后,她也顾不上换下湿衣服,就去隔壁的厨房里帮着丈夫给我们做晚饭。
从滔河水库到罗堰,途中经过那个被洪水冲垮的桥时,刚好碰上村支部书记周志斌,这位朴实的“当家人”喊了几个水性好的村民拉着我们从齐腰深的断桥处淌过去。
“邹老师是个实在人,去年被评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还是我们村民集体为她请的功呢。”关于这次请功,周志斌说起了阮士兵等村民的请求。200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由于滔河上游发电放水致使下游涨水,家在河边的村民阮士兵看到邹老师正在背孩子过河,他迅速过去帮忙,就这一次,冰冷的河水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也让他发现,背学生过河33年的邹老师完全可以与扎根四川凉山“天梯学校”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相媲美。
罗堰村是郧县南化塘镇最偏远的村,北接陕西省商南县。1985年,国家在该镇修筑了西河水库,罗堰村被浩大的库水阻截了道路。村民出山有一条在半山腰上开辟出来的陡峭山路,坐在渡船上看挂在水库上方的那条山路,让人一阵阵眩晕。因为山水的阻隔,几百户人家撵地而居,大多数房屋建在半山腰,这给孩子们的求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在邹老师的记忆中,像这样的涨水事件十分平常。上游的电站不定时地放水发电,常常令她十分担心。邹老师说:“前一秒是十分温顺的河水,后一秒就可能变成汹涌的洪水,每次只有背着学生过河,我才会安心。”比发大水更令邹老师害怕的是下大雨引起的山洪。2009年的一天,突降大雨,瞬间山沟里一股股洪水直泻而下,邹老师顿时傻了眼,“孩子们还在路上啊。”她连忙拿起电话,请求村民帮助孩子们。采访邹老师时,刚过七点半,邹老师习惯性地打开电视看天气预报。遇上天气变化,她总是电话通知学生家长注意。
采访邹老师的消息被村民们知道后,六个村民主动来到学校。阮士兵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看着邹老师背着孩子走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哪个村民不心疼啊。学生家长主动要求排个值日表,轮流背孩子过河,可邹老师却不让他们来,生怕他们因接送孩子而耽误了农活。”很多时候,邹老师冒雨背学生过河,回到家,一身湿衣服,家人看到她的样子都直抹泪。邹老师的行为,女儿到现在都感到不解,在前不久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妈妈,别人当老师那么风光,可您当老师不仅上课,还背学生过河,您怎么这么苦啊。”
33年来,邹老师风里来雨里去,背着学生过河,背出了浑身的病,也背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善举铺就成才路
罗堰教学点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3个年级,虽然都是低年级,但邹老师讲课总是有板有眼。她总是先给一个班上课,另外两个班要么写作业,要么预习课文。这个班上完课后立即给下一个班上课,循环反复。记者问邹老师累不累,她嘿嘿一笑,“走进课堂,忘记了疲劳,可当送走并确定每个学生都安全到家的时候,才感觉浑身酸疼。”
黄朝云7岁那年没有准时到校报到,邹老师便去家访。到了黄朝云家,邹老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间茅草房摇摇欲坠,黄朝云的父亲正在堂屋里喝闷酒,母亲瘫在床上已经两年了,黄朝云怯生生地望着她。邹老师最终没有劝服黄朝云的父亲,虽然黄朝云年仅7岁,但是她必须挑起家庭的重担,无情的现实让邹老师几欲落泪。事过六年,13岁的黄朝云来到学校,请求邹老师收下她这个“大学生”。邹老师不仅收下了她,还加班加点给她补课,黄朝云理解能力强,邹老师用一年时间,帮
助她完成了一、二年级的学业。
山村里大多数孩子们的衣服是不分季节的。2006年十月的一天,天气突变,寒风刮起,气温极低,可一年级的黄山保只穿着一条单薄的裤子,赤着脚,冻得直哆嗦。邹老师二话没说,连忙跑回家,把孙子的棉衣拿来给黄山保穿。看着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总是把自己家里的衣服向外送,可当发现自己的家人都没有衣服穿的时候,只好再去买。
叶勇的家离学校有15里路,父亲体弱多病,母亲离家出走,他每天早上9点半左右到校,课堂上总是哈欠连天,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不尽人意。中午,叶勇躲在教室里啃凉馒头,邹老师看见后心疼坏了,立即把叶勇拉到家里去吃饭。而且从那天起,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让所有离家远的孩子都能在学校吃上热乎饭,让孩子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
邹老师天天照顾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做饭,爱人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忙田间地头的农活,让孩子在家里吃饭,简直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啃凉馒头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她的神经,在她的反复劝说下,爱人义务当起了学生的炊事员。
采访那天中午刚好有12个学生在校吃饭,只见一放学,学生们便搬凳子、拿筷子、找位子,熟门熟路,和自己家里一样。邹老师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块油炸馍,再给每个学生盛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孩子们嚼着馍馍,瞅着我们这群陌生人直笑。哪个孩子一吃完,邹老师就立即起身,给孩子添饭。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吃饭的样子,让人感到很温馨。
邹老师的爱人说:“一年级刘磊过生日,我按邹老师的要求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让16个学生一起在学校吃午饭庆祝。当刘磊在大家的歌声中许愿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扑到邹老师的怀里幸福地哭了起来。”
邹老师夫妻拿自己家里的米面粮油菜给孩子们做饭,感动了学生家长,家长们有的送米,有的送面,有的送菜,纷纷用自己最纯朴的方式表达对邹老师的感谢,可很多时候都被邹老师婉言谢绝了,邹老师说:“只要村民们心里有我,支
持孩子们好好读书,比给我什么都重要,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另类”铸就教师魂
在很多人眼中,邹老师是个很“另类”的人。最先发现邹老师有点“另类”的是南化镇中心学校的教研员申建强。
南化镇中心学校每年暑期都会开展师德培训,培训期间所有教师的食宿自理,这可难坏了邹老师。她在南化街没有亲戚,也不好意思找其他老师借宿,只好住最便宜的旅馆。一天中午,邹老师吃过午饭,看离培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她就一个人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看书,这一幕刚好被申建强发现了。申建强建议她去中心学校的会议室休息一会,可她却以不能给领导添麻烦为由拒绝。当细心的申建强得知邹老师住在五元钱一晚的旅馆时,就对她说,“你何必那么节省啊,来镇里培训学习可以实报实销的。”可邹老师却说,“我出来学习是私事,怎么好意思找单位报销呢。”其实,不仅培训学习不找单位报销,就是学校的开支她也从来没有报销过。
每次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会议或培训,邹老师都得提前一天到镇上住宿,从山里出来的渡船每天只有一趟,而且是早上八点钟准时出发。有一次镇里召开一个安全紧急会议,上午十点钟通知,要求下午两点必须赶到,这可急坏了邹老师,70里的山路最快需要五个小时,情急之下,她找了一辆摩的,去镇上一趟花了50元钱。下午两点钟,她准时赶赴会场,可谁也不知道她为开这个会付出了多少代价。开完会,已是下午五点钟了,邹老师只好住旅馆,等到第二天再回罗堰。开会、领教材,邹老师每年至少到镇中心学校去五次。33年来,邹老师从没有为这些花销找单位报销过。
邹老师一直把学校的事看成自己的事。学校屋顶需要检修,她让爱人搬来梯子爬上屋顶收拾,从没有让学校给过一分钱。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她看成是自己家里盖房子,爱人担起质量监督员,整天泡在工地,从没有让学校给过一分钱工资。上级领导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到了吃饭时间,都是她盛情挽留到自己家中款待,从没有让学校支出过一餐的费用。
邹老师不是大款,她对单位一直很慷慨,可对自己总是很吝啬。2009年9月10日,是邹贵芬工作33年来最难忘的一天,她被评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县委书记柳长毅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可就在前一天,她还在为领奖时穿什么衣服而发愁,因为表彰会统一要求,领奖教师必须穿白衬衣。她上街买衣服,嫌衣服贵,逛了一条街一件也没有相中。同行的朱翠光老师看着邹老师的“抠”样十分着急,掏出30元钱要给她买,激将之下,邹老师才忍痛割爱地买了件白衬衣。
记者在采访邹老师时给她支招,今后学校里来客吃饭、电费开支、购置办公用品可以找南化镇中心学校实报实销,可邹老师说:“过去当民办教师每月80元钱都过来了,现在每月1800多元,更不能给领导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