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6: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影视作品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总体来说,导演思维是导演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于自己知识结构的一种有效构建。导演思维的形成和导演自身的经历及其所处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1)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人对世界会有不同的认识,作为一个影视剧导演,其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影响着其作品的演绎。每一个导演对于生活对于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表现在影视作品里,就是一种个人的情怀和艺术的表现力。影视作品本身是一种主观创作,它和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其他东西是不一样的,这种东西表现在艺术世界里就是一种个人的解读。因此,导演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影响其作品的表达。(2)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的架构。作为一个影视剧导演,其对作品的演绎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文化架构。当两个不同的人在文化沉淀和知识积累上有着十分不一样的层次的时候,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导演是从社会和实践中走出来的,它的作品肯定更接地气,如果一个导演是主攻人文的,其所执导的作品也必然更文艺一些。因此,导演的知识和素养是有生命力的,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3)外在环境的作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思维和价值认知。影视剧导演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导演对于生活的认知表现在影视剧中的方方面面。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一个社会充满欺骗狡猾以及其他各种不好的因素,导演在影视剧中也会反映这些方面。而如果一个社会充满善良美好和谐积极向上,同样也会在影视剧中得到体现。
二、导演思维影响影视作品的方式
导演思维对于影视剧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下文将从剧本选择、画面选择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1)剧本选择。剧本是影视剧创作的主材料,一个导演,对于哪种体裁的影片感兴趣,想通过哪种影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的首要问题。对于一个影片,需要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启迪,都是很重要的。有的导演喜欢大制作,有的导演喜欢小切口。这种题材和脚本的选择是导演思维影响影视剧制作的一个直接表现。(2)演员选择。演员是导演将自己的思维传达出来的人物,因此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也是传递导演思维的一个关键点。不同的演员所演绎出来的同一部影视剧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例如,《神雕侠侣》不同版本的小龙女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选择哪一个演员来塑造小龙女的形象,就在于导演对于小龙女的理解。导演的这种选择对于影视作品的风格呈现也具有极大的影响。(3)叙事手法。影视作品有很多表现手法,不同的导演会选择不同的叙事手段。有的导演喜欢讲故事,在影视作品中就会很艺术地讲一个故事进行唯美的演绎,而有的导演喜欢快节奏的叙述,就会通过各种倒叙插叙等剪辑手法,将故事的节奏加快。这种叙事方法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大不一样。在电影《唐山大地震》里,导演表现的是一种沉重悲痛的叙事,在电影《超能陆战队》里则是一种充满温暖和幽默的讲述,这种不同的叙事手法也是导演对影视作品的集中体现。(4)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导演表现其思维的关键环节,对于同一部影片,不同的后期制作呈现出来的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同一张图片,运用不同的剪辑手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很不一样。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后期制作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如一锅炒好的菜,需要装盘,但是不同的装盘方式让这盘菜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有很大不同。导演的思维决定着影视剧的装盘方式,对影视作品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结语
影视语言与文字语言相比,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从心理描述到表情表达,从文字意境到自然景况,文字与影视不会统一表现。就想像力而言,通过影视的直观表现,就会使读者不再会进入文字阅读的情感世界和人文天地。因为影视阅读只是浅显性的阅读,对于文字的美感和文章的意境是无法完全表达的。因此,对于影视阅读只能是辅助教学,学生还是要理性面对。
2影视语言的平面束缚了读者的思维
文字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意境,而影视阅读是一种冲击,是一种振憾,两者的表现方式不同,读者体验也不同。尤其是学生,受生活经历、审美判断和知识积累的影响,在阅读作品时会进入自由想像的空间。
通过影视作品来阅读,虽然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文字阅读的内容,通过影视的表现,使文字在屏幕上定形,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理上打下了烙印,但是却抹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造成了严重束缚。
3影视作品的改编岐义了文字的内涵
影视作品为了从众和收视率的提高,以及受文字深刻内涵的影视,因此改编成为了影视作品的重要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赖以进行的神秘感被影视作品所消释,文学的内核被冰融,使文字阅读的意境在影视作品中被同化。
而影视作品的先入为主,更在读者的心目中形成了深刻印记,而学生时代的阅读对很多文学作品还没有涉及,但影视作品却每天触手可及,使得影视作品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了主观的文学印象,失去了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拍摄影视剧的导演利用脚本能够把全部通过分镜摄制而成的影片整理成材料。在编辑影片时,从事视像后期的人员需要承担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整理好的片段材料利用电脑软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情影片。电影或电视剧最终成效除了取决于演员的表现和导演的表演指导、摄录方式之外,还需要控制最后的合成及加工环节。作品的情节是否紧凑、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都受后期加工剪接的影响。所以间接的要点就是在将情节完全呈现、时间控制在计划之内,同时还要传达一定的审美美感。
1.2利用特效对原片进行加工
合理利用软件给原片制作一些特效能够突出剧情,提升视觉层面的冲击,但是过度使用特效会弱化剧情,导致影片欠缺情致。所以参与后期制作的团队应妥善运用特效科技,并将适合的效果应用到对应的场面和情节中,这样才能为影片锦上添花。再过去国内视像加工技术尚未成熟、电脑设备还没有得到普及时,后期人员只能对原片进行合成以及简单的镜头分切,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利用3D软件为剧作制作水、火、雷电特效,还能制作逼真的植物、动物、山水画面以及房屋、宫殿等建筑。在电脑设备通过建模软件对影片进行特效加工及润色能够提升剧情的连贯特点,突出影视作品的欣赏价值。
对于一部影视剧作来说,适宜的后期配乐以及音效加工能够突出剧情性,对情节和画面进行渲染。某一些视像剧作使用的声音和音乐是同期收录的声音,在处理这些声音时,后期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软件把影片中的杂音消除突出音效,再对原片素材进行简单编辑就能令影片情节前后贯通、顺畅连接。在剪接是除了需要维持情节的完整以及流畅之外,还要注意画面以及音效、背景音乐的是否融合,如果声音过于突兀或情感基调和正在演绎的情节不符,就会影响观众的情绪,降低影片的质量,所以在剪接之前要先准备好素材,在剪接时需要多次审查,务求让音效能够和情节画面协调。例如,当画面正在上演悲情桥段时,音乐就应该低沉、婉转、悲戚,不能加入节奏过快或基调活跃、欢快的音乐。如果可用的音效素材有所限制,编辑音效的技术人员需要对音频进行变奏,将音轨调节到与情节相符的情况。又如,在编制声音后期时,如果画面是浪花拍打海岸、燃放焰火或者打雷下雨就要加入对应的音频材料,音频的时间线需要和影片对应,音量从小到大,在切换镜头时需要逐渐减小音量再跳到下一个场景,防止声音变化过于突兀。
在制作一些魔幻影片时,剧本会涉及许多珍禽异兽、奇异花卉或空中楼阁等虚无飘渺的事物,这些物品可能无法在现实中看到,或者剧组无法去到对应的场地拍摄。为了保障最终成片的效果,就需要通过软件对这些虚拟的元素进行仿真制作,令这些事物能够出现在影片中。要实现这些效果,就要求后期人员掌握3D技术并拥有一定的艺术构想及联想能力,同时还需要多与导演沟通,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情节、富有美感与真实性的虚拟事物。在通过电脑利用3D画面编辑软件对虚拟的有生命物体进行制作时,除了要做出该生物的外观,令外观能符合剧本的描述之外,还需要突出生物的思想与情绪。为此,后期人员要重点刻画生物的面部,令其表情生动、鲜活。比如,影片《阿凡达》以及《金刚》中就有仿真的3D生物,这些影片中的动物、外星人都十分逼真,并且情感特点鲜明。
2.2利用后期合成虚拟场景
由于剧情需要,在影片中需要有一些特定场面,比如宫殿失火、大水漫灌、白雪飘飘或者万马奔腾,这些场面都难以在实际拍摄中得以实现。但为了保证影片的情节得到完整呈现,后期团队就需要的通过模拟技术,通过3D科技把场景制作出来。比如,在《泰坦尼克号》有大量海水翻涌、船体撞击、冰山崩裂的场面,这些场面都需要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和修饰才能达到逼真效果。
3结束语
(一)通过色彩营造氛围
色彩在影视画面的构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内涵、形式、思想和感情,色彩也直接作用于影片的氛围与风格表现。如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以黑色、白色和红色为主体色调和幽暗的环境营造,整体让人感觉压抑,人物的欲望通过色彩被表露出来。片中黑色反映了宫廷斗争的恐惧,红色代表欲望,白色反映一种无序感与飘忽感。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更喜欢用极致的、对比强烈,甚至令人晕眩的色彩来展现导演的摄制风格,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选择了红色和黄色作为主体色彩,两种色彩在片中通过不同基调反复出现,配合着影片不断变化的故事情节,给观影人极大的视觉刺激。人物的服饰也是企图做到色彩的极致化,通过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服装配合整体风格,让观众在解读电影故事的过程中饱览导演呈现的视觉盛宴。色彩作为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的视觉元素,为营造作品环境的氛围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色彩映射情感
色彩可以体现情感,帮助导演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优秀的色彩运用可以帮助刻画人物心理,将人物当下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荧屏上不同的颜色应用往往和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相互对应。如前文提到的暖色调会表现人物的活力,热情,有激情和干劲,容易让人兴奋,使人产生活跃、扩散、突出的感受;而冷色调会反映人物的深沉、思考甚至忧郁,使人感受到收缩、退避、宁静。所以在影视作品的色彩处理时,可通过对色彩的特性与其他的影视语言配合使用,表现出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和情感特征。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中,大片大片的红高粱火火的出现在荧幕当中,让人感受到一种野性和张狂,隐喻作者对当下中国人生存状态的不满和欲与改变的内在冲动与激情,在著名的高粱地里的野合这一片段中,火红的高粱在风中野性地狂舞,预示着人性在此刻冲出至酷,人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与释放,诠释着作者对民族传统的背离、遗弃与反思。
(三)通过色彩表现主题
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色彩运用的最低层次是描述事物,解释环境,增强视觉效果,影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手法是从美术、设计等其它艺术创作中复制过来。色彩在影视作品中是视觉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和影视作品的其它语言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丰富内涵的,情节丰富的影片。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色彩引入影视作品的时候,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好的把物质现实的东西表现在银幕上,但是随着影视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导演创作风格的多样化,色彩有了更加丰富的指向,更强趋于意象化的表达,例如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极端的色彩的使用呈现了安东尼奥尼的另类的创作风格,传达作者对当下现实批判与思考;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黄土地》,以灰蒙的色彩作为整个影片的色彩基调,表现剧中人物生存环境对人的压抑,土黄色调也与贫瘠的黄土高原相互呼应,表现作者对贫苦中国的深深忧思;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红高粱》则以红色调来表现,通过红色反应血性和粗犷,红色的运用对于人物的感知有着描述的恰到好处。
二、色彩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表现
(一)黄色
电影中,最能吸引眼球的就是贯穿整部电影的黄色调,这些黄色调体现在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色的(含丝巾)等,它们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同时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黄色在传统中国文化意向所指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古老中国将黄色看成最重要的正统用色,古代黄色象征着威严、肃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成为官方统治的绝对色彩,无懈可击。片中故意使用大量的,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完成对王权的挑战的指涉。黄色在色相环中明度高,传统上常作为皇权象征。影片中黄色在多处场景中出现,首先出现的是王后的黄色服饰和装饰,然后是大王和杰王子的会面,大王和杰王子,他们分别穿金黄色铠甲和黑色铠甲,不同的着装有着不同的色调,代表的身份也不同,黑色和黄色作为对比最强的色彩,由于黄色的明度高,观影者首先注意到的是黄色的人物,这也达到导演的诉求,黄色代表着统治者,黑色代表着被统治者,导演通过颜色来表现这里的君臣关系。同时片中黄色作为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对观影者形成最强烈的视觉刺激,也为重阳大战埋下伏笔。影片中的黄色给人富有冲击的视觉感受,同时导演也通过黄色的透露着伤感,构建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暗暗预示着个体在挑战皇权之后命运的不可逆转性,现有秩序是不可反抗的,反抗现有秩序的代价便是个人走向毁灭,黄色也成为对死亡的一种隐喻。
(二)红色
影片中除了作为重要叙事线索和环境烘托的黄色,红色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演员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红色得到传递。红色在影片中首先用于与黄色一起衬托宫殿的宏伟和华丽,同时也用红色用来衬托人物的心理变化。红色也是张艺谋非常钟爱的色彩,红色张扬着某种激情和欲望,一种挣脱至酷的野性和原始激情的迸发力,对人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刺激的同时让人感到兴奋和欢愉,《黄金甲》中色彩与剧情紧密结合,很好的表现人物和创作风格;例如片中在王后决定发动逼王退位的时候,王后的服饰从以前的黄色改为了红色,杰王子率领的军队都佩戴有红色蒙面巾,这些红色都代表了激情和力量。同时,的进行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甚至生存的希望都寄托在本次上面。王后的期盼和希望都通过红色的服装来表现,观众可以感受到王后内心的那种成功后的希冀,同时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在红色的衬托下使王后母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红色表现了希望和温暖,正如观影者现实生活中对红色的感受一样。
(三)黑色
黑色给人们的感觉是恐惧、死亡和神秘,所以当人们处在黑夜中时,往往会感受到内心的恐惧。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构建了大量的黑色场景,黑色的军队、夜色中的杀人灭口、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其中针对墨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导演使用了深刻的刻画,摄影机有意识的将画幅落在这个静物之上,引起观众的注意和想象,预示着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黑色也是透明度最低的颜色,属于冷色调系,片中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黑色装束的杀手刺杀蒋太医,王权开始滥用,王权的自私、冷酷与虚伪压倒人性的美好,用泯灭人心的屠杀来慰藉内心中的慌乱,用无情的手段来掩饰心中的落寞,与观影者对黑色的解读和内心感受一致。
三、结语
(一)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天然暗和
影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网络小说热潮的持续升温,让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制作的产业化、商业化得到很大的提升。网络小说用文字讲故事,通过网络与受众进行互动;影视作品用镜头讲故事,透过荧屏传递到受众面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是讲故事的文艺活动,都得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与受众进行交互。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们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决定了他们在创作取材和价值取向上的天然暗合。网络文学的创作往往由非职业作家完成,这些非职业作家大多都是70、80和90后,影视作品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有同样生活背景的作家作品进行改编自然会得到消费主体的关注,影视剧中鲜活的生活表现手法和贴近普通大众心理的桥段设计会和观众产生共鸣。电视、电影,常常被人们视为具有针砭时弊,反映当下人们生产、生活作用的媒介,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制片方选取现实主义性强的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网络小说和影像表达间的这种暗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
(二)市场选择
精英文化在市场上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下、“在国内影视创作长期遭受‘千金难寻好剧本’困扰之际”,网络文学实现其影像化的传播“比制作一般的影视作品拥有更加生后的观众基础,从市场占有上就已经赢得了先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消费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间的暗合,符合快餐时代的娱乐、消费精神。2003年开始,文学网站便开始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在“快餐”时代和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力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已得到显而易见的市场支撑。
二、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利弊
(一)生成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网络文学多类型题材的发展,为中国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当中,宫廷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常规类型值得关注,该类型作为一种原发类型,也衍生出许多的亚类型。而在电影方面,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是成为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一大主打类型。回顾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宫廷剧作为一种常规类型依旧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倾世皇妃》这类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后宫甄嬛传》尤其更甚。随着这一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一种继发类型的穿越宫廷剧横空出世。《宫》《步步惊心》亦是这类宫廷剧成熟发展后的衍生之作,这种亚类型拓款了影视创作的视域,为宫廷剧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电影方面,年轻人作为影院观影的生力军,选择都市情感和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切合年轻人的观影期待。而这类网络文学的改编对制片成本要求较低,风险也较低,电影人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一类型进行改编合情合理。《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之作,都市情感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市场支持下必定会得到长足发展。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必将极大的促成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发展,由此生成的类型化创作,为中国影业形成自身的稳定主打周期提供了基础,这对于促进电视、电影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网络文学自身文本内涵的删减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影视艺术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就是影视科技的发展,这一本质体现在电影从无声、黑白、传统摄影发展到有声、彩色、电脑动画,其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影视艺术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拟音、仿真技术、变焦组合镜头和数字式录音等高新技术。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不但能为影视艺术提供物质条件,促进其发展,还开拓了影视艺术的表现领域和表现能力,所以,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二)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影视艺术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了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如借鉴了文学艺术中对复杂生活进行表现的叙事方法,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造型结构和造型技巧,音乐艺术中的音效节奏感,戏剧艺术中以调动等手段展现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及戏剧演员的表演特长。因此,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其不但包含了语言、造型和表演等传统元素,还包含了录音、摄影和剪辑等新的艺术元素。
二、影视艺术具有视觉性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因为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容易忽略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楚。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情感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示人物的感情,而采用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
(1)做好心理准备。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娱乐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节。如果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出发,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明,心理也更为紧张,在视听信息的获取上表现得更积极,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出现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考、分析、联想和判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准备。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3)把握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观众在鉴赏影片时必须对影片进行分解,再以分解为基础对影片进行综合,即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观影经验及相关影视知识,合理地整合分解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鉴赏。二是形式鉴赏。
(1)内容鉴赏可以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及影视风格进行,其中,宏观角度通常与文学息息相关,主要考察作品的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首先,用文学方式对主要用故事情节作为其叙事和抒情框架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时,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活动和事件,把握该事件是如何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感情的。其次,结合情节及人物安排了解作品的主题及创作者的创作思想。然而,作品创作者由于审美视角、创作心态及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主题指向往往也带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类影视作品的鉴赏中,既要从情节和人物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也要对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体会,以把握住作品复杂而丰富思想内涵。
(2)形式鉴赏可以从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和综合元素的角度进行鉴赏。听觉元素的鉴赏特指对声音,即语言、音效和音乐的鉴赏,合理巧妙的音效能够突出作品中的造型表意。视觉元素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包含镜头、服装、道具、化妆、特技和场景等元素。综合元素的鉴赏主要包括艺术和科技、形式和内容以及各部门间智慧的融合。
四、结束语
(一)民族音乐
众所周知,民族音乐产生于人民的生活实践,又服务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创造出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也能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除此之外,各民族音乐是贴近百姓生活的,反映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族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纵观各民族音乐,我们会发现民族音乐具有地域性,因为民族音乐产生于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活动紧密相连。除此之外,民族音乐也具有极强的即兴和随意性,它不像其他音乐一样需要经过很多工序、琢磨,它仅仅是各民族人民在自己的生产和实践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具有纯真的自然的美,没有雕琢的痕迹。中国古代的民族音乐主要是指各个民族演唱和流传的音乐。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但是在早期,民族音乐的地位十分低下,通常没有专门的艺人和书籍记载,而音乐的传承也仅仅是依靠口耳相传,也没有人对民族音乐进行专门的研究,民族音乐的流传和发展仅仅是依靠百姓对音乐的喜爱和娱乐。民族音乐除了具有地域性和即兴性之外,还具有差异性,它不仅反映不同地域的百姓的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的特点。除此之外,民族音乐语言的特点的差异性也逐渐展示出来,从整体来看,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极强,也极具感染力和感召力。正是由于民族音乐的这些地区的差异性,使得民族音乐的独特性日益显现出来,并未以后的民族音乐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民族音乐发展的困境
各民族音乐不仅代表了各个国家人民的音乐文化,还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但是在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民族音乐失去了交流的平台,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民族音乐的发展被严重抑制,除此之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各种文化良莠不齐,中国民族音乐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纵观现在的中国音乐市场,西方音乐,日韩音乐也传入中国,并且受到中国绝大部分青少年的喜爱,民族音乐的恶性竞争不断地加剧,使得中国民族音乐的市场也逐渐地萎缩,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二、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意义
1.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不仅能够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播途径更加的广泛,还能够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文化。我们都知道,民族音乐展示了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它展现了中国民族的智慧,但是由于民众对民族音乐的误解,导致民族音乐不能够被广大的民众所了解。但是将民族音乐融合在影视作品中去,不仅仅增强了影视作品的魅力,还能够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加的广泛。除此之外,将民族音乐融合在影视作品中,也是借鉴了外国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的音乐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入中国,占领中国音乐市场,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是我们将民族音乐融合在影视作品中去传播,[1]一方面,能够使得民族音乐的能够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认识中中国的民族音乐,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习中国的民族音乐;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透过民族音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民族的人民的生活特征以及可以了解到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生活的习惯,因此,通过影视作品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也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借鉴。2.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能够使得影视作品的魅力更加显现出来。就拿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影视作品《卧虎藏龙》来说,这部影视作品中融合了南方温婉、古典的音乐,来渲染一种舒适、恬静的生活,也融合了北方的音乐,展示了豪迈的、欢快之美。有时候影视作品为了要向观众传达一种氛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影视作品中的环境进行设置,有时候为了节省影视作品创作的成本,往往达不到要达到的效果,但是将民族音乐融合在影视作品中去,能够轻易做到这一点,而且由于民族音乐蕴涵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不仅仅能够使得影视作品中要传达的意境被传达下来,还能够增加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得影视作品独具魅力。除此之外,将民族音乐融合在影视作品中,能够满足观众视听说的需求,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能够欣赏到优美的音乐,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使得观众在这部影片中收获颇多。3.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能够丰富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民族音乐展示了各民族精神,也表现了各民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情。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能够让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中感受到民族的精神,使得观众渐渐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21世纪的中国,中国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文化社会里更加需要对百姓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让他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培育民族精神。除此之外,21世纪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和较量,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本国的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国弘扬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发展影视作品的需求,也是21世纪发展的需求,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让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潜移默化的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陶冶情操,发挥了影视作品中除了经济功能外的文化功能,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4.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能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推进了民族音乐创新的历程。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但是在当代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民族音乐的踪影,每每发现的都是流行音乐占领影视作品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音乐逐渐地退出了人民的视野中,[2]年轻人越来越不了解民族音乐,导致民族音乐的传承也遇到危机,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进行弘扬,能够及时地放映出观众对民族音乐的适应程度,能够让民族音乐的创作者更加了解市场,根据21世纪的市场需要创造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民族音乐作品。创新的源泉是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民族音乐的创新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民众需要的作品。
三、如何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
服饰是人类自己创造,又穿在人身上与人类共同构成整体的服饰形象,从而进入社会生活的。就这一点来说,其它的文化载体只是由人创造,然后由人欣赏或品尝,而绝没有象服饰品这样与人类有同一个社会符号这种典型文化特征的,所以说服饰也是一种文化服饰,具有一定的装饰意义和象征意义。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可厚非,而意识形态从来都是代表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从来都是具有民族性、倾向性的。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服饰文化形态、内涵各不相同,但是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大体是相通的。电影场景中,我们很容易从导演精心安排的角色服饰中得到某种信息的暗示,在导演表达的空间的拓展之中,观众所获得的除了直接的感官感受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角色暗示。因此作为一种角色形象包装的最基本元素,服饰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荧屏上人的角色远离戏剧性和人为性的同时,依靠服饰这一充满符号象征性的外来道具,具有了某种补充、附加意义。
二、服饰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基本功能
1、语言功能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服饰造型融合在电影画面中,是银幕画面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服饰造型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电影元素与其它电影元素一起参与到整个电影语言系统的构建。这里我们不做逻辑上的区分和探讨,因为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是文字的线性排列,而电影语言是形象语言,电影是时空的艺术,是时间和空间交错。在这个主体的时空中,所有的电影元素,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会参与电影时空这种四维空间的构建。所以,服饰造型在电影语言系统中的基础功能就是语言功能,它作为电影语言系统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电影语言系统里发挥着它更深层的功能――修辞和审美功能。
2、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是指服饰造型的思维方式,它代表了服饰创作者对人物形象的主观理解,并通过人物造型产生隐喻或象征等作用。
服饰的造型可以作为补充叙事的“话语”,有时对影片的叙述产生了类似蒙太奇的效力。
3、审美功能
服饰造型由于它自身的文化属性,与其它电影元素一起对影片的主题有深化的作用。服饰造型的审美功能表现在它能够在画面里塑造一些健康、时尚的审美形象,这些健康、时尚的审美形象通过观众的心理作用,往往会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效仿和流行。
三、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1、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塑造人物个性和形象上的表现
服饰作为角色出场时观众接受到的最直接、最直观的元素,它对人物形象的树立与深化所起到的功效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它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直观化和象征化的外在表现。影视中的服饰更多时候被应用在对角色形象的塑造与衬托上,作为一种对角色心理的外在化表达的媒介。如影片《花样年华》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二十六件繁花似玉、面料各异、裁剪合度的旗袍。在人物个性的刻画上,影片中没有多余的语言,而是通过女主角苏丽珍不同的旗袍着装来表现,揭示女主角时而忧郁、时而悲伤、时而大度的心理变化,展示女人柔美成熟的气质,使观众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影片中为了表现女主角在等待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男人,心情忧郁,她所着旗袍运用了与背景相近的棕黄色系,便角色凭添了几分忧郁,并在细部使用了一条亮色,从上到下贯穿整件旗袍,使得角色在昏暗的背景中突显出来。
2、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视觉色彩上的表现
服饰色彩在影视作品之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虽然只是色彩这个大概念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少了它,影视作品会大为逊色,它的运用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情感,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在影视色彩的处理中,通常利用色冷暖色调构成情绪色彩,并与其他的造型因素相洽合,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绪含义。
感觉生理学已证明,色彩是富于主观性的感觉。所以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的一种手段,看作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的造型因素。电影中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经常利用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烘托整部影片的色彩,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影片中经常穿一件浅色的土米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剧中有一幕正是阿甘身着这身经典行套在静静林荫道上奔跑的样子,天空的淡蓝色与阳光的投射,明亮清澈的色彩,把阿甘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传达出一种善意和温情,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美。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正着手在这种纯然的色彩体系中。
3、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影视场景氛围营造中的表现
影视服饰能为剧情的发展服务,为故事的发展进行气氛渲染,以烘托影视剧主题。好的影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影片的情节外,还有影片中给人以震撼力的画面和演员营造的气氛。在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名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最让人体会到战争残酷性的就是一个红衣小女孩的出现。她出现的镜头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她被带到集中营,充满死亡气息的黑色背景中只有小女孩的衣服是红色的,是那么的可爱、活泼、充满希望、饱含着梦想;第二次小女孩的出现却是躺在了运尸体的平板车上,虽然还是黑色的背景、红色的衣裳,但却是那么触目惊心。短短的两组镜头成功地烘托出法西斯纳粹的残忍和战争的残酷。又如影片《艺伎回忆录》中艺伎小百合与姐姐在喝茶的一幕,服饰以优雅的米色为基调,与背景相互映衬,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平静,营造了一种安静平和的氛围。
4、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表现出的文化及社会学意义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民族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各具特色。在一部电影中,作为影视表现的元素,有些服饰道具是导演刻意安排,作为一种象征与暗寓,用以指称某种意义。这种意义建构在文化学层面上,它在人类认识自我和自然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影视中的服饰不完全是历史的再现,而是特定时期的符号,有时成为导演多种意义的表达,因此影视服饰既有文化符号的象征,又有社会学意义。如曾经依靠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香港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卧虎藏龙》中,正是依靠他在服饰、造型等方面的匠心独运,将简单的服饰色彩与场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幅深意的山水画,中国悠悠的千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既传统又创新的浪漫美学风范。
一般而言,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如同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就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陈凯歌一如既往沉缅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从早期《黄土地》起步,途经《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直至《荆轲刺秦王》。他电影创作的基调一直是那种和中国血缘关系断然撕裂的痛楚,并始终坦露士大夫式的精神忧愤,强调历史哲学的表达,他的个人艺术行为和电影文本皆成为文化苦旅的代名。张艺谋则愈加显示出一个形式主义者的轻盈,他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过于注重政治、社会、文化等形而上意义,固然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哲理性,但却缺乏生动具体的人性描写。他的表白实际上再次证明了他与陈凯歌在电影文化想象上的不同。因而无论是表现现代化遭遇传统中国的《秋菊打官司》,还是纪录乡村文化撞击都市文明的《一个都不能少》,他都在或过去、或现在,或农村、或城市的景观中,把国民的生存状态和技巧以“好玩”的形式展现出来。黄建新则又不同于“陈张”,他的《站直luō@①,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一批内在涵义陈陈相因的影片均紧扣当代主题,展现了此时此刻的人间百态和可感可知的形形的社会情绪,透过历史的踪迹和传统的力量,看到了另一个中国诞生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在现代化炼狱中翻滚挣扎的当代华夏。此外夏钢的平和温情、孙周的忧郁恬淡、李少红的直面生活和宁瀛的理性风格化都使各自的影片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而90年代的周晓文更是积极多变,时而畅想都市青春,时而影像乡土《二嫫》,时而涉足远古《秦颂》,一个人,三种影片类型,三种表达格调,三种文化想象。
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内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有些则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选材、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较强,注重人物内心表现,探索民族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从电影本体出发,努力建构独具民族内蕴和民族形态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例子表明,不论是什么电影,也不管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在文化阐释价值的构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处。概括说来,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阐释民风、民俗主要通过影片特有的环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员的服饰、歌舞、语言等展开。如美国影片中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英国影片中荒凉寂寥的庄园城堡、拉美影片中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阿拉伯影片中广阔无垠的瀚海沙漠等等,这些都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围之中。再如日本人的和服、美国人的牛仔服、欧洲人的燕尾服、中国人的长袍马褂等等几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国影片中的腰鼓、“颠轿”和信天游,美国影片中的“淘金”浪潮,欧洲影片中的“决斗”情结,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当然,电影作品的民俗学价值还只是文化阐释价值中的表层价值。
二、社会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包蕴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涵,也是影片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作为内在层面的文化形态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民间传说等等,常常成为一些影片的整体构架,从中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拯救大兵瑞恩》、《罗生门》、《》、《茶馆》、《泰坦尼克》、《无头骑士》等等都是生动的例证。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公民凯恩》更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影片是根据美国实有其人的亿万富翁、新闻大王威廉·伦道夫·哈斯托的生平事迹创作的。它陈述了新闻巨子凯恩作为“大国民”精神风貌,并且由这个人物扑朔迷离的命运概括了人类前史时代的深刻命题:资本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人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异化。是资本这个怪物打破了幼年凯恩的平衡,资本的教育代替了母亲的抚爱;是资本这个怪物在养成了凯恩作为社会人的才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资本的贪婪。他的巨大财富的累积,是以牺牲人的良知和人的情感为代价的;也是资本这个怪物使凯恩承受着现代声色犬马生活的辉煌,同时也彻底地撕毁了他在人的生活中的全部温情。凯恩拥有资本和现代生活提供的宏传版图,但他却失掉了人最美好的东西和最基本的享受。他没有爱人,也失去了朋友,他是孤独的,生前如此,弥留之际也不能免,他的那句般的“玫瑰花蕾”,显示了他的心灵上的疲惫,同时也是心灵的自觉。它发生在凯恩相对远离现代生活的时刻,并且联系着他尚未涉足现代生活的孩提时代,因而带有特别的催人沉思的力量。凯恩的形象呈现着一种全新的沉思的浓度,几乎也是他生存的那个国家巨大历史矛盾的回响,从中观众几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到“凯恩时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生命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特别是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深层,也较为重要的阐释价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生命的踪迹无处不在。“生命之树常青”,而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张扬生命,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如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动物影片《熊》,由一只小熊担任主角,以一只大棕熊为最佳配角,再加上两名猎人,组成了全部演员阵容。影片用拟人手法,始终以小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为主线,通过小熊那些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把观众带入大自然中。摄影机展示的完全是熊的视野和范围,观众在欣赏到一幅幅平时不易接触到的自然景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丰盈,进而领会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合谐是多么美丽又是多么重要。但电影由人创造,并因人而存在,其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电影艺术只有与人的生活、命运紧紧联接在一起,才能叩响出生命的感觉,探寻到生活的意义。
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好莱坞影片精心描述了一种高度现代化和“理想化”的北美生活方式:文明、舒适、温情、浪漫……男主角正直幽默,女主角能干漂亮,由此构成了对亚洲广大青年观众的强大吸引力。与此类似,我国《黄土地》、《老井》和《爱情麻辣汤》、《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分别展示了传统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和现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观众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关注。生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莱默夫妇、贫嘴张大民一般地“活着”,活在窘迫困顿中,活在鸡零狗碎中,活在嘈杂拥塞中。高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有时生命体验也存在于罕见的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在面对巨大生存挑战的灾难时,人的生命意义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在一瞬间闪现出剧烈而灼人的人性光辉。如《地震》、《龙卷风》、《活火熔城》、《天地大冲撞》等展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坚强不屈;《泰坦尼克》、《紧急迫降》、《恐怖地带》等则充分展示了人在技术社会里对不被自己了解或控制的技术灾难的恐惧无助和劫后余生的生命体验;《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细红线》、《辛德勒名单》、《发条桔子》等则向观众展示了人的生命在人为的灾难(如战争、暴力犯罪)面前既是无比脆弱,不值一钱,又是弥足珍贵,至高无上。人类的生命价值正是在生存形式的变幻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充实,人活着不管是享受生命,还是含辛茹苦,都是生命之光的闪耀。
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而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始终是电影创造的核心,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凝聚与剖析。电影叙事以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方式为主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将心比心,以情动情,是沟通创作者和观众心灵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充分意识到情感意味着意识到它的全部独特性,那么充分表现情感就意味着表现它的全部独特性。”(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当人的内心隐藏着旋转运动的情感潜流时,当情感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真诚与虚伪之间持续摆动时,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雨人》中的兄弟情深,《城南旧事》中的淡淡乡愁,《广岛之恋》中的复杂恋情……或甜蜜或苦涩的种种情感,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故事,却似一只弓拉动千万人的心弦,唤起了萦回于每个人心头的思绪。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要表达的是永恒的情绪或意志倾向,即便是微山浅水,也能于细微处见出广博,化瞬间成为永恒。因为“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页)。
电影中的生命意蕴、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阐释价值中最易与观众产生交流和共鸣的部分,观众观赏电影,通过经历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品尝影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体味生活的欢愉和艰辛,以达到认识自身、珍惜生命、善待生活、完善人生的理想境界。一部《泰坦尼克》,让多少人为之感伤,为之感动,为之莫名的惆怅和振奋。既有爱的甜蜜,又有恨的痛苦;既有生的欢愉,又有死的伟大。大难来临时的人生百态让观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愈是美好的事物,当被破坏的时候,就愈具有悲剧的力量。电影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把观众,甚至把人类的整体生命价值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
四、哲学价值
电影作品文化阐释价值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价值。电影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以使艺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追求永恒、普遍与无限,追求艺术创造的哲理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影视艺术的总体趋向。
哲学和艺术都是升华现象,艺术在追求升华的进程中往往就获得了哲学品格。同样是对战争的反思,《广岛之恋》和《现代启示录》就超越了一般的侵略与反抗、失败与胜利、怯懦与英勇的简单对照,而深触到战争背后人性的永恒主题。一部绝好的惊险片素材,却引起了黑泽明对人的思考,引出了发人深省的《罗生门》。安东尼奥尼曾表示:“我的影片源自我的情感,同时对应我的生活阶段。”(S·查特曼《安东尼奥尼在1980年》,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1期,第236页)然而他的作品却让东西方观众在个体中看到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面影。只有关注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才有可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只有穿透生活的表层,努力揭示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才能使作品走向永恒。人,是艺术的宗旨,也是哲学的根本,而哲学意识赋予作品穿透时空的无穷魅力,也因此成为品评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话语。
电影作品的哲学品格主要表现在对人类及其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聪明的俄底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作为谜底的“人”,却成为人类更难回答的问题。“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又是谁?”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直到今天,这些形而上的命题被反复追问。电影艺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对人、人存在的本性、人的内在与外在困境的探讨。电影史上那些深刻与永恒的杰作都是创作者们以深邃的目光关注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结果。美国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总是将探讨人、人性、人类未来的命运等哲理化命题放到创作的首位。其中《奇爱博士》《二一年太空漫游》这两部描写未来的影片,更可以看作库布里克关于人类未来的哲理化思考的升华。英年早逝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誉为欧洲“最有独创性、最有才华而又最无顾忌的导演”之一。尽管人们试图从政治、宗教等各个层面上解读他的电影,然而他那自省的目光始终超越政治、宗教和社会学层面,深情地注视着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体命运。如在他的堪称“天鹅之歌”的杰作《三色:蓝、白、红》中,他抛开政治、社会、宗教乃至艺术的层面,深入探讨“自由、公平、博爱”这些人类的生存原则在个人生命层面上的巨大意义。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真正的爱情是广博无私的,能使人高尚的,但错误的爱情足以让人遗憾一生。人世之爱好比一个个切成两半的苹果,只有找到切下的那一半,才能相合无间,用别的半个苹果来代替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没有遇到真正的对象的人也不必因此封闭人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是运用电影进行人生哲学思考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导演之一。同样出于对人的思考,对人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讨,中国有了深沉凝重的《黄土地》,有了自由奔放的《红高粱》,有了气势磅礴的《霸王别姬》……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但应当承认,在我国每年为数众多的电影创作中,真正能跳出政治、道德等框架,让观众通过银幕眺望人生万象,在短时间内感悟直接的生存哲学的力作,可谓凤毛麟角。注重使命感的中国电影在追求哲理化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五、宗教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较为重要的文化阐释价值。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艺术和宗教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同构统一性。两者以其对人类生活的晦暗性的洞烛、突破与超越,激情满盈地传达了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从而改变了围绕它的人们,把人们纳入一种秩序之中,进入一种神圣的意义领域。人类通过艺术和宗教不断提供的全新意义模式共同展现被创造的知觉和意义构架,解释其经验并规范其生活。宗教不仅成为艺术孕生的母体与土壤,而且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的无可争辩的因素。电影作为一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项成果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年轻、最现代化的艺术样式,同样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宗教化非常突出,广义地看,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无宗教的,而电影作为借鉴并容括人类艺术文化各种经验的综合性艺术,无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宗教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的思维模式(包括创作思维模式和观赏思维模式)和宗教的思维模式有共通之处。电影是影像的艺术,面对影像的电影创作者(包括电影观赏者)对影像的偶然性、可能性、开放性以及纷至沓来转变流动不可遏止的一切,收视反叫,耽思傍讯,在体味和知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韵的同时,也会生出“终不许一语道破”的模糊感受与“无言之美”。这种创作和观赏中的模糊性、神秘性,散发着深沉的宗教感。电影艺术家和观众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独特的“影像”话语,独力阐释自己的经验,得出与宗教相似的有关世界的结论,特别是对生命与神秘之物的沉思、顿悟、揭示,是与宗教(至少是亚宗教)感情和宗教经验的理解相联系的。以至于有人将到电影院观赏一部电影也比作是举行一次宗教仪式。
观众通过观赏电影,特别是观看宗教题材或与宗教相关的影片,可以看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觉察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他们需要它),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构想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它已经丧失了,或者当它被发现时,也不能够认出它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看见他们至今不能看见的东西,甚至发现他们还没有构想的东西。例如美国环球公司1988出品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这是一部探讨耶稣在成神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从耶稣当木匠为罗马人制造用来处死犹太人的十字架开始,后来,耶稣的灵魂得到净化,开始直接与上帝对话,又在沙漠中修炼40日,得到了惊人的神力;最后他得到神的昭示,应以牺牲自己来换取神对世人的拯救;他为了成为一个救赎的英雄,让犹大出卖自己。但是就在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即将成神的时候,发生了幻觉。他在幻觉中得救,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至垂垂老矣。在他行将就木时,犹大前来指责他的背叛行径,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并且发现他仍在十字架上作着最后的成神努力。通过观赏该部影片,观众看到了神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需要神的拯救;也发现了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自身修炼而成,神就是人;不尽于此,影片还进一步揭示出,神虽然是一个神,但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神,人就是人,人也不想成为一个神。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需要有一个神,需要有别人来做他们的神。神不是本身性的,神不过是一种消费性的和权谋性、策略性的存在。神不是由于本身而伟大,神只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伟大。当人有一天不需要神的时候,神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一点是对以往的关于神的观点的一次颠覆,揭开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为人类自身的自我反省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