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5: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校教育论文

第1篇

1.1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因材施教。社会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形式灵活等特点,且具有时空的延展性。只有三者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时空上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主要通过与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参加社区活动以及网络的形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以良好的教育活动占据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能使学生始终处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2教育合力形成的条件

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坚强有力。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学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严密、内容科学,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教师,这些都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力地教育和引导。其次,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家庭教育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虽然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系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主导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最后,社会教育要积极健康。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社会教育要注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

2学校教育在教育合力中主导作用的形成

2.1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学校通过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认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均渗透思想教育,寓教于各门课程之中,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另外,学校教育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正确的教育方向,能对复杂的社会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抵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2.2.1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三维的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做人的根本。学校教育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流文化占据学生的空间,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为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宣传。

2.2.2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父母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但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对孩子过分苛求、片面的人才观导致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等。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包括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微信群、举办观摩活动、电话访问等。

第2篇

学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学校教育受文化的影响具有时代性,没有学校教育文化就缺失了最重要的传承方式,导致很多文化可能会失传。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文化,学校教育的内容就会显得空洞乏味,因为学校教育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由此看出,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武术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显得更为错综复杂。

2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从武术文化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民族精神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2.1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很高的地位。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尊师重道、谦虚礼让、勤劳节俭、重义轻利、重信守诺、积极进取等美德为历代习武之人遵守和传承。为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武术技术的同时,重视用传统武德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品德的形成。

2.2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日趋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的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压力直面竞争。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他们受挫能力差,心理素质差,面对竞争和压力容易逃避。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而且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吃苦耐劳,不惧辛苦。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多给学生讲解古代侠义人士在面对苦难时所受的屈辱和痛苦,让学生明白面对逆境要学会百折不饶,面对竞争和压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解决困难,通过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学会助人为乐,尊重对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3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出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的杰出人物,他们高扬时代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探索。武术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民族精神中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学校教育传承武术文化的构想

3.1建立健全武术文化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如此。武术文化真正要传承发扬光大,必须把武术和武术文化纳入到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当今武术文化发展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以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还需要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不能再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的学习套路,而忽略武术的技击性。在课堂中,教师应多讲武术的技击原理,攻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传承武术文化。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橱窗、文化广场、食堂等公共场合作为媒介,对武术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有利于武术文化在校园的传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武侠电影,用广播宣传武术赛事介绍武术文化的历史,用艺术节进行武术套路表演和宣传,开展与武术有关的知识问答。学校运动会、课余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体育训练队、班级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充分了解武术和武术文化。其中,武术协会作为武术爱好者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地方,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武术协会定期进行武术训练和武术表演,可以普及武术文化知识,传授武术技术,使武术在学生尤其是对武术有兴趣的学生群体中得以不断传播和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武术比赛,不仅可以得到学习和提高,而且能加强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促进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

第3篇

当前,为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北京市实施了“名校带多校”策略,学校的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展。以北京市第一一中学(以下简称“一一中学”)为例,学校现在的工作半径是:往北55公里,往西10公里,往南还有5公里;学校有132个班、6000名学生。以前我们强调,中小学校长要尽可能多地认识学生,那么按现在这个规模就很难做到。此外,文化冲突现象在所难免,而这一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讨论。一一中学有68年的历史,它的精神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的是卓越。然而,学校的新校区、分校却刚刚起步。地域的特点、生源的差距、校区的境界都会带来文化冲突,工作起来感觉压力倍增,而这些问题单靠一所学校很难解决。而这些所谓“被带”的学校,笔者个人觉得其自身都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在笔者主持的海淀区校长基地中,一一中学所带的五六所学校确实相对比较薄弱,但实际上,这些学校中的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它们的办学经验都值得学习,都应当贡献出来。因此,学校的办学规模到底应该多大才合适确实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实中,教师工作的边界在无节制地扩大,而学校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目前,学校执行的绩效工资方案的参照标准即教师的工作量还是2000年北京市规定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太多,比如,要教授两个班的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然后要承担各种选修课,而且选修课还是动态变化的;承担研学、承担社会实践;各种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学生社团、竞赛指导……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到底是多少?工作量大幅增加了,而工资却没有变化。教师的工作边界扩大了,就需要有激励机制,但学校在职称上似乎无法激励。现在中小学开始评正高职称,这说明中小学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应该跟大学一样。那么,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五年自然应该就可以评中级职称,但目前所限定的75%的中高级职称比例使得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工作七八年都评不上中级职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哪儿来?这些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问题。转型最怕注意力分散,顶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顶层设计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把改变一所学校的重任全部交给校长,学校的压力感就会非常沉重,因为很多时候,对改革方向的把握、配套机制的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都不是基层学校靠一己热情和能力能办到的。因此,政府应该把该做的、该管的事情做好和管好。教育转型对治理能力的挑战,不能只落到学校。如果顶层设计不科学的话,就势必会带来混乱。比如考试改革,它起着导向作用,要科学稳妥、慎之又慎。如2014年的中考,有四五千个学生物理考满分,高中还怎么选拔学生?高中的定位怎么体现?又如,2014年的中考语文考连环画,这种形式是不是适合于初中这个学段?这想要传达怎样的改革信号?笔者认为,顶层设计应当关注更宏观的问题,如果在这些专业问题上管得过多、过细,难免会误入的歧途。如果顶层设计出现偏差和混乱,那么,改革和发展就会遭受损失。

二、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要建立立足于校本改革方案的思维方式。当前,基础教育变革越来越趋向于学校,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我们是具体的实践者,设计任何方案都不能流于表面。现在是三山五岳的概念、五湖四海的观点,我们在其中穿越,任何一种观点对我们都可能有影响。其次,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靠别人给我们提供标准。我们不能看新树了谁的典型,然后就都去学习,就照着人家的模式去做。我们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感悟、去设计。因此,我们倡导主动创新、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外部环境变了,学校是不是就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向别人学习,但对方的手法是不是能学得到,怎么学习?前者说的是战略,战略很重要,是做自己;后者讲的是策略,每个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策略,而且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像一零一中学,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科目都要实行走班教学;从我们的现实出发,四万平方米、四千学生,我们的大班额没法走班。所以,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贪吃冒进,更不能随波逐流。现在谈论改革,我们就需要思考: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我们有很多的经验,但从目前来看,新的形势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经验值。现在,高中招生大幅度的名额分配和高考科目改革的现状,需要我们掌握一点辩证法,弄清楚变与不变的关系,既要看到需要改变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必须坚持的东西。改革是一种完善,是要改掉不好的做法和行为模式,而好的原则和目标则要保持住,要守住根本。笔者的体会是: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不立不破,首先要立,不能上来先破,破了以后立什么呢?立的思路是基层真实的教育活动。教育改革是学校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同时我们也要在世界的坐标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们看到,教育界有很多的新举措,那么这些举措是进步、是发展,还是充其量仅仅是一种变化?这些举措是不是有价值?有的时候,我们容易为一些旧问题反复折腾,而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我们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

三、一一中学如何开展教育创新?

第4篇

学校的教育氛围主要是指在校园里,以学生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弘扬校园精神为主的一种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一些体现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文体活动,这些课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校园的精神和风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氛围,包括校园景观、建筑物等。首先是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注意文化长廊的建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和健康的标语,这些自然环境不仅给予学生情感的享受,也会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其次,在精神环境风貌上,对于后进生而言要教育成人,然后是教书,这就要求学校不应该只把教育与升学率挂钩,更应该与育人挂钩。再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不断完善学校传统和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也要增强初中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2.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一个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素质高,教学方法也就会更好。教师的专业化也在不断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如果后进生能够受到有责任感的老师的指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态度,就会很有希望转化为一个好学生。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对于自己所教学科精通,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也要有一定了解,教师知识水平越丰富,在处理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一个教师知识渊博,也一定会是学生模仿的榜样,这些对于后进生的转化会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教师承担着育人的工作,既要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还要处理好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间的关系。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师是一个热爱教学岗位、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的人,面对学生的后进,他会主动关心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发挥班集体转化后进生的作用。

(1)发挥班内任课教师的作用。任课老师要形成合力来对后进生产生影响,任课老师不仅要维护教师的形象,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还要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把班级内的后进生分配到各个任课老师身上,每个老师可以负责1~3名学生。这些任课教师可以协助班主任老师转化后进生,他们对后进生生活中、学习中的困惑进行解答和教育,可以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提高效率。(2)发挥班集体的积极作用。班级是后进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团结的班集体是转化后进生的最佳环境。初中后进生生活在和谐的班集体中,会感受到老师、同学善意的帮助和关心,这些会使后进生产生愧疚感,有助于他们对于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改正,这种无形的力量又是后进生转化的内在的力量;相反,不良的班级环境,后进生受到老师、同学的排挤和冷落,无心学习,更无法取得进步,很多后进生会开始逃学、厌学,甚至辍学。(3)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第一,作为帮助者的优秀生和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团结班级学生的主要力量,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同样需要教师、家长和同学。第二,通过“二帮一”来发挥作用,因为“二帮一”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大家容易了解、沟通和信任,不会给后进生造成地位上的压力,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些都弥补了家长和老师直接帮助的不足。第三,通过“二帮一”活动,不仅帮助后进生认识到通过同学的帮助可以转化为好学生,也加强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增进班级的团结。

4.鼓励后进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活动中。

第5篇

1.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活动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空间、设施等资源条件。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于教育资源的投入较以前有大幅的增加,但相比需求来说,投入的量还是很小的,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的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去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比上年的4.28%增加了0.02个百分点。虽然总量有所增加,但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捉襟见肘。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走上了大幅度扩招之路,为了满足扩招的需求,许多高校都纷纷建设新校区,都利用银行贷款筹措资金导致债台高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严重。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可行的方法之一。

2.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分布不均衡。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大部分教育资源都流向“重点大学”,如“985”和“211”学校,这种政策一方面造就了具有“顶端优势”的知名高校,但是却导致大量的普通高校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很少,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经费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均不足等问题,从而限制了这类高校的发展前景。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不仅“重点”与“普通”大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量的地方高校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的地方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政府管理出资,而各省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发展不均衡。据资料27.38%的高校政府拨款难以到位[3]。

3.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用率不高。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一个严酷现实就是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等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教育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共存,原本就缺乏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大量价格高昂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机率低,甚至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校的仪器设备有20%处于完全闲置状态,高校拥有的贵重精密分析仪器,其价值不菲,但使用时间少,这些直接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效益[1],因此,如何使普通高校或地方高校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充足的教育资源,需政府及高校共同努力。要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众所周知,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由省一级政府统筹协调、投资建设,因此,在省的范围内,突破校际间的约束,将稀有的高校教育资源进行交互共用,实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共享是可行的,这也是目前学界的共识。

二、完善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1.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要彻底转变过去高校发展“单兵作战”的状态,树立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不仅节约经费支出,同时也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共享就意味着失去。要彻底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共享是一种互利,是合作与共赢。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单单只有“强强联合”,只要有需求和供给,共享就可以实现。各高校如果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促进优质资源开放,让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流动的活水,这无疑会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共享不是无偿的,这也是保证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激发资源提供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供资源的高校可以通过收费来弥补共享资源所造成的损失或损耗、维修等费用,参与共享的高校或个体都会从中受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解决了资源短缺的局面,同时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设置,这不失为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一种策略。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仅局限于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等,而且包括科研仪器设备、教师等人力资源及优质课程资源等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资源的共享。

2.建立并加强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部门所有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高校根据不同的主管部门归属于不同的“阵营”,它们之间互相竞争、排斥,“内耗”过多,缺乏有效地合作与共享。因此,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打破教育资源的部门所有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高校之间共享,避免资源的分散和重复建设,促进新增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资源可以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教育资源在归属不变的前提下,配置资源的利用,使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各学校要提供条件,为教育资源的校际流动扫清障碍,如实施灵活的人事聘任、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及校际共享。各高校要努力实现电子信息平台的对接与互联,提高数据库的兼容性,实现高校之间各类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互用等。打破各高校在科研仪器设备资源之间的壁垒;课程资源方面,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定学分转换机制等,为高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创造可能性。

3.政府要落实并扩大高校办学自。要推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转变政府的角色,变决定作用为引导作用,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使高校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利益因素会使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去寻求或提供资源共享,承担因为共享而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政府要提供财政支持,在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了资源供给者的角色,政府要投入专项资金来扶持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国家继续对现有资源共享平台的投入,如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文献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也要针对本区域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行为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为区域搭建共享平台等。

4.建立健全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教育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是制约当前我国高校资源共享实现的主要障碍。产权模糊的现象普遍存在。公立高校的资源在法律上明确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来实际承担对教育资源的管理职责,这样造成产权主体不明,责任不明,使教育资源成为无主的资源,谁都可能去占有并利用并从中受益,而没有人去维护、保护。主体明确,会促使主体对这些资源负责,考虑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闲置率,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状态。所以,教育资源产权的明晰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5.建立和完善有偿共享机制。高校没有建立稳定的、标准的收费机制是导致大量教育资源不愿意或不能共享的主要原因。要激发拥有教育资源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参与共享的各方都能得到利益,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偿共享机制。首先要制定统一、合理、公平的收费标准并规范收费行为,防止乱收费现象的产生。同时要建立收费监督机制,所收费用应主要用于资源本身的维修、开发、购置新资源及支付资源管理者的劳务费等。要将收费标准上报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防止高校为了创收而压缩甚至剥夺该资源服务本校师生的时间和质量,而将主要力量面向市场,这样就舍本逐末了。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价,对于资源利用率高、效率好的学校给予奖励,共享效果不好的学校则相应的削减资源投入等。

第6篇

导致权力泛化的根源是对权力无法进行监督和制约。现行学校领导体制即校长负责制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教育权力的泛化,虽然要求党支部对其保障监督,但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实现支部的保障、监督作用,而且党支部在学校教育中有弱化的倾向,甚至一些书记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校长负责制也就成了“一长制”,权力的泛化也就无庸置疑了。其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其一,行政权力的泛化,学校教育应该是在充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能够体现学校自主、思想自由、教师治校,但在现实的学校中可以发现,一切都是按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以行政命令代替学术自由,以传统权力代替学术权威,学校成了严格的按照“官僚模式”进行治理的机构,这样学校还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吗?其二,官本位意识的泛化,目前在学校中“提拔”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般学校校长一旦工作成绩较好,政绩较突出,马上就提拔为重点中学的校长,在重点中学做一段时间被领导看重,则一般进入教育行政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教师也是如此,一些因为在教学业务上较突出的教师被提拔,上升为主任、副校长之类的,这种官本位意识已经渗透到教师的骨子里,在学校中,不混个官当,就不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情况意味着失掉优秀的教师,但不一定获得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5]其三,教育腐败,教育中的收贿、受贿行为,中考、高考集体舞弊现象,以权、以钱择校现象等在学校随处可见,致使学校这座“象牙之塔”正在逐渐走向堕落,也在逐渐使这片“神圣的净土”走向消亡。因此,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则明确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6]这无疑已使学校走向了危险的边缘。

二、师资危机———优秀教师的短缺与流失。

学校的有效发展无疑需要有优质的教师资源作保障,缺少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则很难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当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内部的原因,其一是教师职业本身的艰苦性和艰难性,教师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工作空间都大大超越了学校的时空范围,同时,教师还要承受着巨大升学压力的折磨,他们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升学率来进行的,因学生考试成绩好而喜,因学生考试成绩差而忧,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意义;其二是教师评价机制的失误甚至是失败,长期以来,在教师评价中存在着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现象,导致评价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并进而打击了一部分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只要才能杰出的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工资和具有同样学历和教龄的平庸的教师等同的话,学校的教育事业将继续遭受造成的损害。”[7]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外部的因素,即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教师获得的社会回报与其工作的艰苦性和艰难性极不相称,工资水平甚至低于整个社会职业的平均水平,曾经拥有“臭老九”的“美名”。正像《世界教育危机》所言:“允许教师的工资落后于其他人员的工资是自取失败,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丢失很多最好的教师,然后补充以才能较差者。”[8]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不能够获得社会的充分尊重,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教师发现越来越难以相信他们从事的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需要勤勤恳恳地和熟练地为了提高他们的服务对象而工作。与过去相比,很容易就感觉到精疲力尽,很难感到被人赏识和满意,而且很可能好的和有见识的人不会被吸引到这种职业或者想留在这个职业上。”

三、知识危机———知识的重组与重构。

知识的内涵随着人类理智的发展史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知识已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从知识社会学的观点看,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社会互动,即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知识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传统的把知识局限于课本的观点已经非常陈旧,课本知识固然是知识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要求对知识要有新的理解。换言之,知识已面临着重组和重构的要求。其一,要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知识不是一堆死的、毫无意义的符号,它的意义是由经验所构成的。如杜威所指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这在某种意义上已表明了知识的经验基础。其二,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经验虽然有利于知识的形成,但知识本身并不就是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的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由于出现了上述知识重组与重构的现象,无论是教师传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都需要作出新的改变,因此,“传统教学论意义上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原则被彻底否定。教师被诠释为知识的‘媒介体’(vermittler),教师的作用只限于如何让学生独立地,批判反思地接收有用的知识,教师从原来居高临下的‘师道’变成学生平等的对话人和讨论问题的‘伙伴’”。

四、经费危机———教育经费的匮乏。

第7篇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想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就得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形式。为了促进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就要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在学期开始,可以通过各班主任把学校的有关规定、班级教学计划及学校的活动安排通过网络或书面材料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所了解,还可以抽出时间协助和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召开家长会、主题教育活动、亲子活动,也可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学生特长展示评比活动等。这样不仅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还可以使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受家校教育的协作力量,多数家长都会乐于参加。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家长们会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共同的责任,只有在思想观念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在行动上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孩子才会有全面的发展。

二、建立家长学校,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会通过书籍、网络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理论。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请专家来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要有好的家庭教育,就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一个完美的家庭,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对孩子要有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有利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家长和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样将自己的工作趣事和学习经验与孩子交流,加以正确引导,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困惑,相互鼓励,得到孩子的理解、信任与配合,让他们感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社会生活需要新一代人具有民主平等、自立自强的意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二)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家长既要为孩子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又得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如有的家长热情好客,兴趣广泛,经常请朋友在家中小聚,但为了孩子,应适量为孩子着想,安排次数不应太密或换一个场所,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有的家长经常和朋友聚在家中打牌、打麻将,对孩子的学习影响特别大,此类家长应注意留给孩子一些学习、休息的时间和空间。再有父母是孩子最为依赖、最为信任的人,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吵架不和,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把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策略

第8篇

当前,为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北京市实施了“名校带多校”策略,学校的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展。以北京市第一一中学(以下简称“一一中学”)为例,学校现在的工作半径是:往北55公里,往西10公里,往南还有5公里;学校有132个班、6000名学生。以前我们强调,中小学校长要尽可能多地认识学生,那么按现在这个规模就很难做到。此外,文化冲突现象在所难免,而这一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讨论。一一中学有68年的历史,它的精神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的是卓越。然而,学校的新校区、分校却刚刚起步。地域的特点、生源的差距、校区的境界都会带来文化冲突,工作起来感觉压力倍增,而这些问题单靠一所学校很难解决。而这些所谓“被带”的学校,笔者个人觉得其自身都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在笔者主持的海淀区校长基地中,一一中学所带的五六所学校确实相对比较薄弱,但实际上,这些学校中的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它们的办学经验都值得学习,都应当贡献出来。因此,学校的办学规模到底应该多大才合适确实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实中,教师工作的边界在无节制地扩大,而学校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目前,学校执行的绩效工资方案的参照标准即教师的工作量还是2000年北京市规定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太多,比如,要教授两个班的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然后要承担各种选修课,而且选修课还是动态变化的;承担研学、承担社会实践;各种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学生社团、竞赛指导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到底是多少?工作量大幅增加了,而工资却没有变化。教师的工作边界扩大了,就需要有激励机制,但学校在职称上似乎无法激励。现在中小学开始评正高职称,这说明中小学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应该跟大学一样。那么,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五年自然应该就可以评中级职称,但目前所限定的75%的中高级职称比例使得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工作七八年都评不上中级职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哪儿来?这些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问题。转型最怕注意力分散,顶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顶层设计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把改变一所学校的重任全部交给校长,学校的压力感就会非常沉重,因为很多时候,对改革方向的把握、配套机制的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都不是基层学校靠一己热情和能力能办到的。因此,政府应该把该做的、该管的事情做好和管好。教育转型对治理能力的挑战,不能只落到学校。如果顶层设计不科学的话,就势必会带来混乱。比如考试改革,它起着导向作用,要科学稳妥、慎之又慎。如2014年的中考,有四五千个学生物理考满分,高中还怎么选拔学生?高中的定位怎么体现?又如,2014年的中考语文考连环画,这种形式是不是适合于初中这个学段?这想要传达怎样的改革信号?笔者认为,顶层设计应当关注更宏观的问题,如果在这些专业问题上管得过多、过细,难免会误入的歧途。如果顶层设计出现偏差和混乱,那么,改革和发展就会遭受损失。

二、教育转型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要建立立足于校本改革方案的思维方式。当前,基础教育变革越来越趋向于学校,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我们是具体的实践者,设计任何方案都不能流于表面。现在是三山五岳的概念、五湖四海的观点,我们在其中穿越,任何一种观点对我们都可能有影响。其次,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靠别人给我们提供标准。我们不能看新树了谁的典型,然后就都去学习,就照着人家的模式去做。我们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感悟、去设计。因此,我们倡导主动创新、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外部环境变了,学校是不是就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向别人学习,但对方的手法是不是能学得到,怎么学习?前者说的是战略,战略很重要,是做自己;后者讲的是策略,每个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策略,而且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像一零一中学,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科目都要实行走班教学;从我们的现实出发,四万平方米、四千学生,我们的大班额没法走班。所以,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贪吃冒进,更不能随波逐流。现在谈论改革,我们就需要思考: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我们有很多的经验,但从目前来看,新的形势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经验值。现在,高中招生大幅度的名额分配和高考科目改革的现状,需要我们掌握一点辩证法,弄清楚变与不变的关系,既要看到需要改变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必须坚持的东西。改革是一种完善,是要改掉不好的做法和行为模式,而好的原则和目标则要保持住,要守住根本。笔者的体会是: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不立不破,首先要立,不能上来先破,破了以后立什么呢?立的思路是基层真实的教育活动。教育改革是学校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同时我们也要在世界的坐标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们看到,教育界有很多的新举措,那么这些举措是进步、是发展,还是充其量仅仅是一种变化?这些举措是不是有价值?有的时候,我们容易为一些旧问题反复折腾,而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我们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

三、一一中学如何开展教育创新?

第9篇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不可避免地向智力倾斜。反映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上,一些地方把能否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的人数多少及分数高低用于衡量学校教育的业绩优劣,家长们把子女考上重点中学既而考上重点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这种忽视学生情感、只重视所谓智力发展的教育,其后果必然是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扭曲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缺乏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低效的

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由于家庭教育的薄弱或方法欠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教育先天不足”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的成效一般较为逊色,甚至表现出某些性格缺陷。开篇中提及的金华市在读高中生徐力,其性情闭塞自私、怪僻残暴,他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平时母亲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他的严厉和苛求,使他产生极大反感,性格又决定他不会寻求亲情间的交流、疏通以求得缓解,而是一味地压抑在心头,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有的家长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好,但家庭教育又难着边际。再留心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氛围、人文素质大多是较有利于孩子发展成长的,父母较懂得指导孩子、教育孩子,并以自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良好态度、言行习惯感染孩子。渐渐地,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上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诸多优势。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士,一般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士称: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实施的基础,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最佳先导和有效补充。因为,从一个人接受教育历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效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尤其是在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方面。一个人在学前期,是在父母的养育下长大,在小学和中学期间,在父母的爱心和关护下成长,一言一行、一投手一驻足乃至思想、秉性、感悟和文化底蕴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子女,甚至影射至子女的人生历程的某些阶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整合

笔者有一名学生周某,原先合家住在土坯房里。改革开放之初,他父母俩经营了家庭搪瓷加工作业,历经跌打滚爬奋发崛起。现在他父亲已成为市里一个大镇的副镇长,母亲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他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周某在校接受教育的第一手信息,结合自己的奋发史用求真知做真人,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切身体会教育督促周某,使他明确学习的责任感,学会自主学习。其综合素质、能力较强,学业成绩历居年级优秀,并在老师的辅导下,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多篇习作。许多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整合与相一致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为了取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的最佳效果,我们必须共同关注以下问题。

1.紧扣实施家、校整合教育的最佳时期

一般来说,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到完成接受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最佳。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多数还在父母身边,便于家、校间的联系沟通,有利于双方教育的整合。再者,孩子学龄越小,心理特征越纯正,可塑性越强,学校、家庭整合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2.关于“笨孩子”

科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智力超常或智力低下的儿童都很少见。在人接受教育的早期所见到“笨”。绝大多数是他对学习的内容不关心、不感兴趣。这时的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都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从中助其长进,助其看到成绩。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更出色。其实教育的方式方法到位,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旦形成,就能转变过来。上述提及的张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注重孩子的“我要学”始终是关键。这里包涵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责任感、吃苦耐劳、与人相处,能安心静气地坐下来,踏踏实实学进去等良好学习品质的问题,即情商问题。教育界的共识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能有效地、理性地导向和策励智商的发展,达到挖掘潜能的目的。

4.不要心浮气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