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素质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07 20:06: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素质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素质教育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中学实验室工作还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有不少领导仍然没有长远的观点,只有短期行为,他们舍不得在实验室建设投资,有些学校虽然实验室楼房建起来,但建得不符国家规范,且里面设施配备不足,实验材料长期短缺,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照样困难。领导层忽视实验室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存在“实验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思想;二是平时老师的教学出现一些误区,例如:重理论,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其实,实验室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科学实验的启蒙园地。本文拟围绕中学实验室工作这个话题,谈谈如何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一、提高认识,明确作用

有一些领导同志对实验室建设说起来重要,但实际做起来并不真正重视,在实验室建设上总强调资金紧张,而不舍投资素质教育论文,忽视内部建设与管理。一件事做得好,群众有句话“关键在领导,领导在认识”。因此,解决实验室建设问题,关键是领导认识问题,而提高认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内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实验室的投资是深层次的投入,是战略性的投入。

2.加强实验室建设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它可大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3.明确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除看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外,其实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装备如何也是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校长素质高低的镜子。

4.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各校领导外出参观学习,请先进单位的同志作报告,使参观者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二、纳入计划,保证经费

认识提高了,要抓落实,把实验室建设摆上议事日程。①学校要把实验室工作纳入校学年工作计划,且必须有一位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要把实验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意识有重点地搞好实验室建设和设备工作。②在经费使用上,保证实验室重点使用。经费,一方面要在依靠政府的基础上,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要依靠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创造条件,用于改造或新建实验楼,添置教学设备,创建标准的实验室。

三、做好规划,坚持标准

首先,做好规划。实验室建设要纳入学校建设的规划中,要在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划中发展。要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实验室建设的文件要求,使实验室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无论改建或新建都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向高标准迈进,加速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建设。

其次,学习国家标准,明确要求。①明确初中、高中和完中实验室的仪器室、准备室、办公室和实验教室间数的设置、面积的规定,水电安装的要求,排气扇的功率等实验室设施的详细说明。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改造一个合格一个,新建一个达标一个。坚持标准,反对只图省钱,而不讲标准。②明确国家规定的中学各类学校的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素质教育论文,从而配足仪器设备。

第三,抓典型,促建设。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推动基层学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抓典型,以典型引路,促进其它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四、加强实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硬件设备上去了,管理和使用是关键,只有管理跟上,使用才能出效益,才能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领导,要切实加强实验管理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狠抓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实验室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管理及实验员的职责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制度要装框上墙。作为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把执行情况列为对实验人员的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2.抓实验开出率。实验不能仅限于满足教材规定的项目,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就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精神,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要鼓励教师多做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自选实验课题进行实验。具体要求与做法有:①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②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③开放实验室;④开展课外科技活动;⑤加强实验会考等。此外,要求实验人员在学期末,要根据实验教学记录单,对照本学科教材要求的实验,统计各年级各位老师实验完成数量。统计表要能反映各位老师是否100%完成教材要求的实验,以及超额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数量。实验统计表要送交学校教务处存档,以备查阅。

3.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这是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队伍建设重点是稳定、提高素质和调动其积极性这几方面工作。具体方法:①稳定实验教师队伍 ,严把人员进入关。怎样管好、用好仪器,使仪器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的效益,实验教师的素质起一定作用。因此,作为领导要有长远眼光,严把人员进出关,不要让老弱病残的人充数,更不要让没有责任心的人充当。要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充实实验队伍。②解决实验教师业务进修问题,例如:组织参加省、市专业培训,鼓励进修等。③切实加强实验队伍的思想工作,严格管理,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调动其积极性。例如:解决评职称、工资福利和劳保待遇等方面问题,以稳定队伍,鼓励进取素质教育论文,调动积极性。④明确实验教师业务工作的标准要求:a.懂得实验室财产帐的做法;b.掌握仪器、药品性能特点,以及保管储存和维修保养;c.熟悉教材与课程标准,明确实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d.明确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进度;e.熟悉实验步骤、过程和结果等。

4.检查评估,总结交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抓好各校实验室的检查评估。这是触动各校校长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查评估,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总结交流,促进进步,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检查评估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检查评估的内容:①学校领导是否重视。通过听汇报,和检查学校学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是否有实验室工作内容,检查召开实验工作会议记录和领导听实验课记录。②实验设施是否配备齐全。③规章制度是否落实。④帐务是否健全,帐物是否相符,存放是否科学、美观。⑤实验通知及实验教学记录单的记录情况。⑥抽查学生做实验等。总之,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检查评估,触动各校校长,从而引起其重视并付出行动。

实验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和我们基层的老师齐心协力,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且抓好抓落实,那么,“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工作,不仅能受益于当前,而且将在未来的教育与经济建设中显示出很大的效益和作用。

第2篇

历史学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因为历史长河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极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还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关于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历史课程中都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学习,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相对于哲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思维逻辑,而文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而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的历史,它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累积经验就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价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的失衡,人们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学习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以史为鉴”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历史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其具有综合性。学史有助于明智,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现代价值就是能够让人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传统。历史教育中关于本国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对本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学习来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增强,从而增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心。历史学科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在学校课程中被重视起来,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响应那时兴起的民族主义号召。可见一国的历史也就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意志。通过历史教学便能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使其成为“国民理想”的拥护者。就道德意识的培养而言,历史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春秋》体现了对历史的道德作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杜威认为历史学科作为促进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学科来说,无疑使最优良的。他始终相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都涵盖了类似的典范,同时得出了历史是永恒的道德遗产的结论,并且是具有建设性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丰富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了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关于其品格高贵、情操高尚、意志坚强等方面的素材都是可以拿来借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好、高尚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是较强的感染力。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道德形象是生动具体的,道德精神更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第3篇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似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大,而美术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画画、折折、剪剪、涂涂等,很适合儿童爱动手的天性,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实践领域中,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好的作用。

二、以美益智,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创造性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能激发儿童无尽的想象力,通过美术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比其它学科更能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多思、多练,学会创造美

习作和创造是检验学生美术知识运用和审美观念表现传达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启发学生思维和兴趣,发展学生主动性和特长的极好机会,教师要注重学生练笔,要尽力为他们营造和谐轻松的习作环境与创造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构想,学会主动创造美。如在学习《手型的联想》一课时,我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形式,学生画完一幅画,可以继续画第二幅第三幅,比谁的想法奇特有新意,比谁的小手变化多。比赛结束时,学生以手性为基础,通过想象添加,画出了很多创意的画,如同一个五指分开的形状,有的同学变成了帽子,有的变成了小鱼,有的变成了一座山上的五棵数,有的变成柳树,还有的变成了果子树,五人合唱团,还有的变成了五指山,一朵凋零的花朵。孩子的想象力奇特的让人折服。

2.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儿童的好奇心,我在课堂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工作变成学生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如找一些绘画材料,一些新方法来画画,让学生知道画不但可以画在纸上,还可以画在树叶上,画在布上,地板上,石头上,不但可以用笔画,还可以用矿泉水瓶子,用手指画,用植物籽粒粘贴画,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象力也充分调动起来了。

3.依托评价展示,巩固创新意识

营造良好的表现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表现自我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小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只有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木偶戏》和《提线纸偶》时,在学生通过展示讨论评价作品的动作表情服装方面,哪些地方有创意,与众不同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把自己的想法惟妙惟肖地演义出来,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巩固了创新意识。

三、以美育德,陶冶高尚的情操

第4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特点;建议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

第5篇

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最佳时机。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恐慌、害怕等心理进行及时的发现、分析和处理,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降低训练和练习标准,逐步增加练习难度,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指导,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2.适时增加练习难度,使用激励性话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和失败的毅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开展启发诱导的教学活动,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爱好、性别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团体,为他们设定具体的训练目标,让学生自行设计训练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依据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各种优良的品质。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适当的体态语提醒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

2.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激励竞争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采用激励竞争法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享受比赛成功带来的喜悦,也要接受暂时的失败,正确面对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

第6篇

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材结构等诸多因素。本文仅对其中两个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冷点问题作以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问题

数学教育现代化是国际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数学教育现代化并不是要教现代数学知识,而是把小学数学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并且使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和语言。1978年我国经过十年后重新编写全国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时,首次提出了“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思想”的设想和措施。1992年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依据大纲编写的几套教材都或多或少的增加了渗透的内容。例如,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计算机程序的框图、排列组合、概率和简单的统筹方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措施对于缩小与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育的差距,提高我国公民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可是,由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只是渗透,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一措施并未得到应有的落实。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数学基础知识,这是一条明线,写在教材上,必须切实保证学生学好;二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条暗线,并未直接写在教材上,教学中又要予以渗透。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的素质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一个人一生中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可能并不多,但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往往把除数变成整数后,忽视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造成计算错误。如果仅仅认为是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法则所致而反复强调计算法则,也可以杜绝错误的再发生,但学生只能形成机械性的操作;如果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商不变性质”,用“恒等变换”的思想予以点拨,就能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小数除法法则”。

再例如,“凑整法”、“分解法”、“拆分法”等速算方法,如果只是作为提高计算速度的技巧来教学,对于以后的学习就无多大意义。只有从“化归”、“变换”的基本数学思想出发去理解这些速算技巧,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认识得到深化。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学生只有把数学知识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修养,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中存在两个方面的模糊认识,一是认为数学应用问题需要较深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小学难以实现;二是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就是数学应用问题,只要搞好应用题教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高。

数学应用问题又叫数学建模,就是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一种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式。数学应用问题已引起中学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当然这与1993年以来高考试题中出现应用问题的导向有直接关系。小学数学是初等数学的基础,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无疑是应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重要标志就是数学化。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些数学成绩挺好的小学生,购物时不会算账,几样活一块干时不会统筹,不会计算,也没有计算的习惯。我们常说人要精明能干,要精明就要有较强的数学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是培养科技意识的重要内容。是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第7篇

1.1教学的反思能力

教师要有经常反思的习惯,这样就可以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中,多视角和多层次地分析和反思。反思能力可通过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观察与分析教学等方式进行培养。

1.2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成功教学,使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和控制调节,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的教学能力的调节中枢。培养教学监控能力的实质是培养教师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自我评估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教师修正和控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敏感程度。

1.3教学探究能力

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带着的问题进行授谭,在理论指导下,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指导教学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体现教师思想的灵活性和深度,来反映教师独立思维的创造性。

可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学生的疑问中进行培养。

1.4良好的科研素养

教师的强烈科研意识可以使其掌握科研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科研的能力和解决问题题的能力。教师之间要有相互合作及时沟通的能力,集体背课,扬长补短,资源共享,一起研究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2.1提高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包括数理化和文史地的知识,还包括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观念。教师除了要掌握所教学科基础的理论,还要掌握文、史、哲等学科的知识。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每个教师义不容辞。只有教师具有文化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地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2.2加深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所需相互联系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知识构成。如教师专业知识不精深,会影响到授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可理解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爱好和信念。学生随着知识的加深,求知欲望也不断地增强。如教师吃老本,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所以,必须对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和加强,在职进行学习,加深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2.3参加培训

教师培训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和层次化,选择有效地培训方式,才能真正地实现培训的目的。例如:在某次教师的培训课上,主讲是一位资深的中学语文教师,他首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然后结合案例提出问题,请大家和他一起讨论。随着窃窃私语到互相交流,现场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不时有人站起来发言。他的准备很丰富,有影视节选,还有动画设计,所用的图片也很漂亮,而解释则点到为止,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解。讨论完案例后他只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谁来评价一下,你喜欢我在这里长篇大论而你们昏昏欲睡呢,还是喜欢刚才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他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笑声。接着,他总结了一句话:“我们刚才共同经历的就是新课程。”其实,培训模式之所以效果好,就在于它是走向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模式,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不把教师当作局外人,以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原则,引起教师的学习兴趣,吸引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教师从案例里发现自己的存在。总之,案例培训模式是事与理有机结合的模式,适合教师的职业的特点——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进行反思,因此,自然也就受到受训教师的普遍欢迎。当然,教师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例如校本培训方式、教师通过读书自我培训方式,此外,还有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培训、课题培训等等,这里,参与培训的教师只要结合自己的受训感受,强调案例模式的好处即有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培训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第8篇

一、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时间的不可复制决定了教育的不可复制。因而作为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精神,给予教育对象全面而充分的关注,诸如思想的成长、思维的开拓、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思维方式的习惯性选择和突破性建设等等。应该说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是对教育客体、对国家、对民族的负责行为,应是首要具备的素质。

二、具有认知能力

语文能力强调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剖析,对人们的道德情操、价值标准的建设。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语文教师就需要认知社会现象,掌握正确的观念,确定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个性光辉。

三、具有及时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要想使语文真正服务于当代、未来,面对当今社会的瞬息万变的风貌,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不至于抱残守缺。

四、不仅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更强调综合能力

第9篇

(一)要树立正确地教学理念

“苟日新,日日新”、“功夫在诗外”,在当今时代,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地实践新课改,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不断地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改革变化的要求,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要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中职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的三大关系

1.正确地把握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关系中职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点,音乐课程教学要针对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要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要掌握学生音乐知识的基础、兴趣、爱好,以及想从音乐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等等,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这个基础上,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互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要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其充分展现个性及特长,让学生通过表演实践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自信心。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加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来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将音乐知识及技能有机地融入这些音乐作品中去,通过鉴赏与联系来逐渐熟悉这些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情感共鸣,达到感受和体验音乐之美的目的,使情感得到陶冶[1]。因此,中职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教育规律,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2.正确地把握好大众流行和高雅引导的关系大众流行音乐具有时尚新潮,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且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感情共鸣,颇受青少年喜欢。但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的流行音乐都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其创作目的是为了迎合当今大众的速食文化,以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其教育性和经典性却往往比较欠缺,也不太适合为中职音乐教学所大量采用。而音乐教材多是以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往往比较传统老套。加之,中职学生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不高,相比较而言,他们会觉得音乐课堂所传授音乐知识枯燥无味。这十分不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职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可以适当选择较为流行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关注,并能够把这些内容巧妙地与经典作品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特别是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发人深省,引人积极向上的、有正面意义的优秀的流行作品。教师应该从学生审美心理以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中职学生年龄特点、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的层次等等,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和不同要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大众流行和高雅引导的关系,促使音乐课程目标的实现。3.正确地把握好音乐门类贯通和与专业技能学习的联系从目前看,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中职音乐课程内容包含较为丰富,即有中国传统的音乐,也有外国音乐,既有现代流行音乐,也有传统经典曲目,既有声乐,也有器乐和舞蹈,还涉及一些音乐基础知识的介绍,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要熟悉和了解不同作品的基本形式、风格、特点,掌握基本常识和欣赏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的内涵,融会贯通,获得了美的感受,从而促使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注重音乐课程门类的贯通同时,教师还注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加强与音乐课程方面的联系,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也促使音乐课程的教学的目标更好地与职业教育总目标渗透、融合。比如营销广告学专业,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案例,讲一讲音乐在营销广告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广告音乐背景的案例。再比如,旅游学专业,可以结合民歌的讲授,谈一谈相对应地方的民族特色或传奇故事,谈谈音乐在旅游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与专业相融合的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其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音乐门类贯通,是音乐课程内部的纵向关系。而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则是横向关系。在中职音乐教学,把握好这个关系,可以使教师能更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

(三)要大力提高中职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正确合理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师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从当前看,教师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1.要确立正确地品德和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德和人格本身就是对学生影响最深刻地一种教育资源。当今社会普遍存在浮躁不实、急功近利的心态,也逐步影响到校园中去,这是造成重职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现象长期存在的社会原因。教师不能有随大流的心态,对教学应付了事,而从自身做起,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形成更为良好的专业品质,积极地去地改变环境,纠正人们对音乐教学认识上的偏差,要更充分展现音乐课程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去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因此,教师应把加强师德修养、净化自己的人格放在首位。

2.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音乐艺术与人文、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音乐教学应是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文化基础积累越多,知识面越广,个人的眼界就越深刻。音乐教师只有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才能从更高的层次赋予音乐教学新的内涵,正确引导学生欣赏、表现和创造音乐[3]。

(四)要注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注重学生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中职音乐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学生感受、体验和欣赏音乐,自觉地培养高尚情操,完善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业、交往与发展基本需求的,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围绕着教学目标,中职音乐课程要求加强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它们之间是有层级的,又是互相关联的,中职音乐教学重点要突出更为基础的音乐感受力和奖赏力培养。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十分清楚地掌握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牢牢地把握这些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和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细化目标,突出重点,逐步引导,发挥主导作用。

2.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在中职音乐教学中,音乐感受力是最基础的音乐能力培养,包括听辨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觉和记忆力,要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接受力和作品的思想艺术性来选择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在学生的反复听、唱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更好地感受、体验和欣赏音乐。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效果。在欣赏的基础上,再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在欣赏教学中,要选择在题材、体裁、风格上具有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题材内容、思想情感、风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深入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是在音乐感受力和鉴赏能力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参与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对音乐掌握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音乐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体验性强,同时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即有丰富的感性,也有深刻地理性,从音乐感受力、到鉴赏力、再到表现力和创造力,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特点,注重音乐能力培养的层次性,由浅入深,从感性的感受体验到理性的鉴赏审美,逐步深入,细化教学目标,不断地跟踪评价教学效果,即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能够按能力培养的要求,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导学法、导思维、导创新,这些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这样一来,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易于体验,能够更多地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总之,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音乐能力的培养,积极地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性情,深入挖掘音乐中内在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体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在音乐学习中主体作用。

二、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