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科研究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6: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科研究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科研究生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教学风格

1前言

由于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高校体育工作而言,公共体育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师主要是指担任体育技能课的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主要是以示范性与感染性为重要特征出现的。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教育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师生的身体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教学具有开放性、师生交感互动性强等特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教学风格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教学风格是体育教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强调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人格形成的发展规律,这将要求体育教学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形成个性教学。体育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必将要对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观点、教学作风、教学方法方式、教学技巧等方面的选择,而这些方面正是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的形成,个性特征的培养,人格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合作精神的养成以及学习效率和进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国内对于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没有一套适合体育教学情境中测量教师教学风格的工具,当前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有何特点?教学风格的类型倾向于哪几种?不同性别、职称、教龄、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贯彻落实新<纲要》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第一轮调查对象:分层随机抽取福建省部分高校(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大学、莆田学院和泉州学院)担任公共体育课的教师,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96.7%,有效率问卷142份,有效率97.9%。第二轮调查对象:按部属、省属、市属级别分层抽取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学院、闽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宁德师专、泉州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三明师专等14所高校担任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教师,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5份,回收率9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4.9%。

2.2研究方法

2.2.1教学风格测量工具

采用Grigeorenko&Stemberg编制的教学风格评价量表(TSTI),通过预测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重新修订一套适合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问卷,该量表是一个教师的自陈量表,共七个分量表,47个题目,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定(从完全适全到不完全适合)记分分别为1、2、3、4、5。分别评价立方型、执行型、评判性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七种类型教学风格。

2.2.2全部数据统计都在SPSs11.5中进行。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师总体教学风格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体育教师在七种教学风格上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教学风格依次是:激进型、立方型、局部型、整体型;这与非体育专业教师的教学风格倾向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对体育教师来说,这四种类型也是受欢迎的,是效率高的教学风格。如表1。

3.2不同性别、职称、学历、教龄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的比较分析

表2显示:不同性别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两种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教师更倾向于执行型教学风格和评判型教学风格。如表2

表3显示: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初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在立法型、评判型、局部型和激进型四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整体型和保守型三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初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而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和局部型三种类型上得分最低。如表3。

表4显示: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立法型风格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这可能与样本的数量分布也有一定的关系。见表4表5显示:不同教龄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差异均不显著,这与不同职称的教师教学同格类型相一致,在高校教师的职称一般与教龄相挂钩。然而,相对于教龄较短的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立法型和保守型两种。教龄在5—15年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激进型的得分最低。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老教师心理状态与年轻一代有所差别,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传统。如表5

4.1从总体上看,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的以激进型、立法型、局部型、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关于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有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和效率高的教学风格,Grigeorenko&Stemberg的研究结果发现老教师相对于新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执行型、局部型和保守型。有关学者对高效能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般教师相对与高效能教师更加倾向与执行型和保守型的教学风格,这从另一侧面验证了前面提及的研究结论,即执行型、保守型教学风格是相对简单、效率低和不受欢迎的教学风格。本研究的一部分结果与其相一致。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和近几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不断完善。

4.2不同性别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两种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教师更倾向于执行型教学风格和评判型教学风格;

4.3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立法型风格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4.4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初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在立法型、评判型、局部型和激进型四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整体型和保守型三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初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而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和局部型三种类型上得分最低。:

4.5不同教龄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差异均不显著,这与不同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相一致,在高校教师的职称一般与教龄相挂钩。然而,相对于教龄较短的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立法型和保守型两种。教龄在5—15年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激进型的分得最低。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老教师心理状态与年轻一代有所差别,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传统。

第3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良碧(1971-),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船舶制造工艺力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23-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很快,除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更是增长显著。如何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同时在培养质量上又有保证,[1]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目前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区别的。[2]

国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开展得颇为广泛。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其办学规模和专业分布也不断扩展。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至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而且涉及众多专业领域。[3]国际上专业学位硕士数量远多于学术型硕士数量,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在数量上仍处于劣势,与国际上75%的格局仍有不小的差距。[1]段丹等[4]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指向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程式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体系以提升培养质量。许长青[5]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作了相关评估。

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社会急需大批高质量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文将从生源、导师、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阶段检查和答辩阶段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因,探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由于分数达不到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而选择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不是太了解,学习的动力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足。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筛选

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首先应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把好初试和复试关。除了应达到初试成绩外,对其进行面试时应着重关注学生对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体系是否了解,对自己的定位是否合适,是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之处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因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而带来今后就业及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历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心理上的准备。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工作时,论文研究内容一般会与相关企业需求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年级读完相应的课程后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在二年级时进入相关船企进行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论文研究,学生有较长的时间是在相关企业里度过的。

2.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宣传工作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向考生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实践环节培养上的优势。其中一些优秀的学生可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以积极的态度来报考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考生一般都能在今后的课程学习、实践培养、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及学位论文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相关课程、较好地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做好毕业论文。

所以,积极提高生源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质量的保障

导师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除了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一般是以校内学术型导师为主,这样使得他们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还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原有的模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些只是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略微偏向于工程实践的课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区别。因此,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关注导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问题。

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选拔

为保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资格的选拔也非常重要。在校内导师选拔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的年轻导师一般建议有一年工厂的实习经历。我校船海学院年轻教师到校参加工作后一般都安排他们进入船厂或海工企业实践一年或半年以上。所以,当他们获得导师资格后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中年指导教师们一般选择有横向在研项目的或有相关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同时积极鼓励指导教师走进企业,全面提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

2.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与校外导师

同时可聘请校外老师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指导。校外导师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经验,还必须有指导学生的经验和能力;校外导师应参与教学实践、项目研究和论文指导等多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校内导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不仅教给学生们理论知识,而且要传授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我校船海学院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要求所有校内外专业学位硕士导师既有硕士人才培养的经验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程实践经验。

3.加强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指导

加强导师对论文的指导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导师。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论文质量的高低。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水平。

随着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增加,导师所带学生也大量增加,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往往承担者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及部分行政工作;校外导师不但要充分保证在企业的工作时间,还要顾及对学生的指导;这些势必造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偏短,常常导致论文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导师应明确指导责任,预留足够时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及时和适量的指导,同时管理部门可下达阶段考核点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并且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与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交流座谈,解决学生在各阶段遇到的困难,及时与导师沟通或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4.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来弥补一些年轻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上的不足。在校内,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指导教师由于一般都是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导师团队有经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年轻的指导教师能很快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因此,组建导师团队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极其有益的。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

课程质量的保障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以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1.组建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

组建好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构建基础理论教学平台。一些数学等基础课程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是比较重要的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例如我校船海专业所开设的高等结构力学和高等流体力学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专业的前提。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补充,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进行选修,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好必要的准备。

2.注重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工程项目教学、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任课教师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前工程界热点问题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增设补充教材,开展学科前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以及实践课程,及时对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质量的保障

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中很大一部分主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而直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的课题比较少。他们习惯于指导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以选题一般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常常将专业型研究生当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6]因此,研究生导师应通过承担横向课题或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手段来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论文进行合理选题。

1.论文选题的实践性

论文的选题首先应强调实践性。选题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在选题时应依据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导师在研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背景写学位论文,确保所选题目很好地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注重将实践和理论提升并结合,因此论文的成果对生产实践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与科研项目相关联的论文选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把好论文开题关,对选题的工程实践意义进行审核,对于实用价值差的论文必须重新选题和开题。

2.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某一问题的解决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外,同时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而且方法创新的研究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总体水平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创新性的要求可以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降低。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学位论文题目是高质量学位论文是否能完成的前提。

五、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阶段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后,除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检查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障上也非常重要。选题后首先要进行开题阶段汇报,此时相关学位论文评审教师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题目及内容进行评审。这个环节是学生是否能顺利开展论文的前提。

1.论文开题

学生在论文开题之后一般就可以开展论文工作。在论文进行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其论文进展外,学生们之间也可开展定期的小型学术交流,这样可获得他人的工作经验,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一些国外高校的研究生在开题后一般自发组织定期的小规模学术交流活动,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不同学科之间有时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和观点,这对高质量完成研究生论文是有非常有帮助的。

2.中期检查

对论文开展过程中的中期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关注在开题阶段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同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位论文进行评估。中期论文检查小组与论文开题小组的评审教师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

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在各重要阶段进行论文检查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保障之一。

六、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阶段质量的保障

学生经过论文的开题及中期检查,最后到达学位论文的答辩阶段。这也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和最重要的阶段。

1.论文答辩前

在论文答辩前,研究生所完成的论文一般须由两名同行专家评阅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所申请的学位水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都已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这种方法对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上,已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匿名评审制度。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两个内审匿名评审;有的是一个外审匿名评审,一个内审匿名评审;还有的两个都是外审匿名评审。因此,要很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评审制度逐步过渡到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样,都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是比较关键的途径。

2.论文答辩及评价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小组的成员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些在企业完成论文学生的答辩小组成员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相关企业高级工程师参加。其论文质量应以应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优劣作为其评价标准,论文的创新性可作为次要评价目标,这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的区别之一。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的最后阶段严格按要求把关和采用合适的评价体系,这对提高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君,高世乐.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2):10-11.

[2]李扬.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5):16-17.

[3]郭长义,王凤玉,欧桃英.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6):112-116.

[4]段丹,林洪.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指导体系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50-52.

第4篇

[关键词] 工科研究生 科研能力 提升路径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增大,研究生培养条件也得到了逐步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却存在诸多不不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论文水平不高、科研素质有限等方面。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学校的招生、课程设置、科研环境,以及导师能力、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所以,高校应积极应对,加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大路径

科研能力既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也属于教育学范畴。在质量管理领域以及教育领域,质量管理理念强调质量和效率,而教育理念强调如何定位教育。结合质量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来定义科研能力结构,将科研能力主要分为科研规划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科研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板块构成。

本人结合自身所在的专业,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

当前,很多高校工科院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还只是限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开设专门的课程。对科研方法的掌握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教给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智慧,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在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系列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科研方法系列课程的开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形式,可以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科研管理的老师、期刊编辑、图书馆馆员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内容可以包含文献综述写作、研究设计、课题申报书的撰写、科学研究方法介绍、中英文专业文献检索等等。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独立选题,进行科研设计,尝试撰写各种面向研究生的课题申报书等系列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为今后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加强对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

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科研能力的高低。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生训练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学校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成工作。

在初步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导师应首先从文献资料的搜集、文献的阅读、文献的管理、利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充足文献的基础上,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框架的设计,论文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应当在正式写作之前,对章节布局进行大体设置,使之结构合理,以防止盲目写作、偏离主题的现象发生;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实验验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应在实验的设计、综合处理与操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会学生独立开展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

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参加一次全省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地锻炼。参加学术研讨会是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捷径,导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

鼓励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能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科研创新意识。导师应起到应有的指导性作用,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挑战杯项目,以提升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为了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多高校都划拨了专项经费成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接受在校全日制二年级研究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申报。研究生通过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可以大大提高科研创新的热情,并借助这一平台取得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关涉到整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步调的快慢,各个高校必须将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人才的教育思路贯彻到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要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力度、为研究生提供各种科研实践的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与整合,切实有效地推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学渊: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王淑翠,郭清,刘乐,孙鹂,李宇阳: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10(4).

[3]翁凌燕:浅谈理工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J]. 中国电力教育,2009(9).

[4]阮利; 肖利民; 祝明发: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0(13).

[5]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6]章晓莉: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07).

[8] 瞿海东, 陈慰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01).

[9]王晓光,徐军:工科研究生科研实验能力评价数学模型[J]. 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6(3)。

[10]胡忠举,刘文辉:坚持“导-研-本”路线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8).

第5篇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效果;探索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3]王蓓,王振芬,王维静,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81,759.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2]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6):59-61.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看到中国现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了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学科优势和特色,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课题组以本校化学工业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积极探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一、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研究生的培养教学方式是首要方面,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研究生任课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逐步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开设系列的研究型课程培训班和前沿特色学术讲座。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多样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研交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的焦点由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到关注研究生怎样学上来,使研究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研究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上,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在教学管理方式上,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自我控制为主。

二、组建团队和梯队,变“单人指导”为“团队指导”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生指导工作,组建 “化工工艺”学科研究生指导团队,吸收部分副教授和讲师形成研究生培养梯队。教授专业特长各有侧重,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强强联合的团体,为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争取获得科研奖励,申请专利。

三、建立完善团队研究生研讨会制度

将研究生讨论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打破导师界限、年级界限和专业界限,由多位导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公开组织定期研究生研讨会。定期布置专人进行专题讲座,报告要求做成PTT 格式,事先将演讲稿用电子邮件发给所有与会人员,以便让大家有准备地进行探讨,交流心得体会,学习相关专业发展新动向。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不仅使每一个研究生得到准备专题讲座文稿、演讲的锻炼机会,还促进了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营造了启迪智慧,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氛围。

四、指导研究生参与教学工作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指导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如帮助导师批改作业、辅导质疑、实验指导、辅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积极承担成教教学工作等。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际锻炼,从而提高研究生系统学习的能力。

五、引导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过程, 学术总结也一样,总结有利于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有利于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规划,总结给了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培养了人思考的习惯,使工作更有效率,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引导研究生及时总结科研工作,对撰写高质量论文,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向核心期刊投稿有极大的帮助。

六、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研究生论文选题严把关。注重研究生小论文和大论文选题的把关与指导。要求研究生从研一开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提出一些研究题目,在满足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研究生论文选题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指导,以便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要求研究生论文尽可能地保持连续性,突出专业特色,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结合实际应用,使研究内容尽可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及监控制度建设,科学把握和坚持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采取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核制度,确保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三年内争取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七、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睦相处,人们追求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际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人际关系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毕业研究生进行全程跟踪调研,加强与毕业研究生的联系,了解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工作现状,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与要求,以便及时调整后继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而且有利于研究生校友间的联系与合作。

八、加强学术活动建设,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

没有大环境的熏陶,没有亲身参与、亲眼所见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研究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是很难激发的。参与性的、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远非查阅文献所能企及。实际参与、在交流会上发言,即是对一个人研究素养的锻炼,也是对他本人的一种肯定。—个人获得被承认的尊严。对于一个真正有心从事科研的人而言,获得承认是个人最大的尊严。参与国家、国际级别的学术会议,同样可以使学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因为,只有最新的、最前沿的、最有创见的研究才会被允许在会上交流、演讲,过时、平庸的想法会被拒绝。另外,作为参会者,可以了解到别人目前这几个月正在做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阶段性成果,进而反思自己的研究和别人的相比有何优缺点,是否已被别人证实过?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与创新活动,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开展研究生国内访学,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

九、结束语

研究生的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延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高校的管理和研究生的培养中拥有广阔的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徐亚清.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09.

[2]余峰. 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

[3]孟洁. 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

[4]彭静. 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 西南大学 2006 .

第8篇

一、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研究生培养体制不完善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研究生招生采用严进宽出的方式,毕业论文要求较低,答辩通过率在95%左右,这就在客观上使学生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和压力,是阻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原因;(2)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跨专业选修课、实践及实验课、方法论课程、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课程,这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3)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大多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质量,当前导师队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名誉、轻岗位以及学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不足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师比例失衡,这从客观上使导师很难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办学条件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平台建设无法满足理工科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的需求,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理论教学和论文研究为主,业界形象地称之为“空对空”;(3)科研经费不足,参与实际科研课题是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科研课题经费不足是个普遍现象。

二、协同创新体系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通过大跨度整合而构建的创新组织模式,包括了内外两个方面的内容:内部主要指高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进行整合,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外部主要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加强相关各单位的联系与协同,共享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学科联系与协同,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1.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方面,要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大导师在研究生录取时的权限,同时在入学考试中加入实验环节,把好入口关,加大研究生论文写作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好过程管理,提高毕业答辩要求把好出口关;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打破院系为单位的格局,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联合不同专业组建学科组,实现跨专业的共同培养。2.改善研究生课程设置。一方面,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开设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方法论性质的课程,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一些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拓宽研究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另外,还可以多开设教学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增加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理工科院校还可以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让不同的思维、理论相互碰撞,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制度,把好研究生导师入口关;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取消导师终身制,激励导师不断提升;通过提供出国进修、参加培训等机会,为导师提升自身创新素质创造条件。

(二)发挥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优势,改善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1.利用协同创新的资金资源,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高校、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这些协同创新的主体拥有国家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财政拨款和各协同创新主体的科研基金、研发项目经费或自筹资金,这些科研经费可以用于更新已有的实验设施,搭建新的实验平台。另外,充足的科研经费也是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动力燃料,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实践、创造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2.利用协同创新的课题资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载体。协同创新的主体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及相关行业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生如果可以参与到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和项目开发中,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实践机会无疑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这些协同创新的主体可以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发中心等方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3.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选派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从而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可以互派优秀的教师、技术员到对方授课、兼职、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形成企业与高校良性互动。

三、结束语

第9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line information resource is rich. Library of university should special topics database according to its actual situation, to better serve readers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library, the articl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hip subject database, graduate student degree thesis special database, foreign periodicals database and scholar library.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船舶;数据库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ship;database

中图分类号:G2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85-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用户信息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学科种类繁多,信息范围广阔,因此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网络数据库,展示自己的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图书馆拥有大量书刊文献,是收集、贮藏、加工和传播信息资源的场所。特别是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工作比较内行,所以有能力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馆藏现状、重点学科、重点课题以及经费等实际情况,来决定建立一个何种规模的数据库[1]。作为高校图书馆,建立一个研究生学位(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或者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特色的专业数据库;或者是本馆馆藏量大、连续性好、利用率高的某种期刊题录库或目次页以及学者文库等等,是容易做到的,也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发展趋势。下面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

1 建立船舶专题数据库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居长江、淮河下游,拥有众多的造船企业。我校又是以船舶专业为办学特色的工科院校,拥有雄厚的专家教学资源,占据了地利、人和之优势。船舶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将更能体现出我们学校的特色。具体的做法如下:

1.1 在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转录与船舶知识有关的数据,建立船舶专题数据库。

1.2 同时,在历年的中文科技期刊中,选取与船舶相关的期刊,组织人力集中进行查阅、著录工作。对相关期刊进行逐年、逐期地查阅,同时著录卡片。接下来开始工作,若在转录的数据库数据中没查到该数据,则确认后在船舶数据库中新建,使之成为一条新数据;若重合,则只表明而不新建,具体视系统不同而不同。我馆历年来积累的题录卡片较为完整,此项工作便再次基础上进行此的,首先对原有著录卡片填加补充,加入主题词,使数据库更全面、更具体。

1.3 若想建全文数据库,则所需的时间、人力及物力就要相对的多很多。单纯依靠手工是很难完成巨大的工作量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例如使用扫描仪进行全文录入或文摘录入等工作,这样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会占用很大的内存,给以后的存储造成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以本人的观点,最佳途径还是是在现有的数据库中套录数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还可以大大地节省空间。

2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

研究生学位(硕士、博士)论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研究生向学校提交的一份学术研究论文,它是最新颖、最有学术研究价值,有独立见解及创造性成果的论文[2]。因此,应对其刮目相看,是一种倍受重视的特种文献。与他学校和其他类型图书馆不同,每个高校的图书馆都收藏有本校历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原文。由于多为电子版、纸质版双版收录,所耗人力、物力及财力相对较少,每个图书馆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既深入地开展了工作,又增加了馆藏信息,而且增加了网上可利用资源。所以说,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本馆馆藏增添了一大特色,是本馆的一大知识财富。

2.1 准备工作:对本校已毕业研究生人数进行统计,核对本馆是否收藏所有人员的学位论文。对没有收藏或已经丢失的,到研究生院或档案室借阅、复印,或直接向其本人索取,保证全部入库,尤其是博士生论文,因为相对来说它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

2.2 著录卡片:在准备工作基础上,对收集论文逐一进行卡片著录。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既要有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又要系统地了解全校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每个工作人员对其中某个专业比较了解,按其所熟悉的学科进行分工。著录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分类、著录和主题标引等工作。这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关键。

2.3 数据录入: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软件,要求:①界面清晰易懂;②检索项目全面;③系统适应性好,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在数据录入时要使论文的作者、题目、并列英文题名、级别、学位、导师、学科类目,分类号等都成为可检索的项目,方便读者从各个方位进行数据的检索。录入工作人员既要懂计算机知识,又要通晓图书馆专业知识,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数据库建立完成后要及时地审查校核,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4 后期工作:数据库建好以后,应有专人负责其运作,将数据库内容进行光盘刻录,以防损坏或丢失。在网上上传整套数据,供读者查阅。除此,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图书馆能长远地发展此项工作,使数据库不断完善,发挥其效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3建立外文科技期刊题录库或目次页

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在完成了研究生论文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的基础上,就需要对外文期刊进行收藏,这不仅能更深入、更全面地提示馆藏信息工作,而且外文期刊能够体现各学科在世界上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对高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数据库或目次页可以在现有的外文科技期刊的基础上进行。

3.1 提高认识:外文科技期刊集是各国各个学科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体现出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在此领域的发展水平。鉴于其特殊地位,各图书馆的领导正确对待。它所面对的不再局限于是高校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等高层次知识分子,而是更多的被普通社会群体所接受。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应想尽一切办法,方便读者,为他们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最简捷、最方便、最高效的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服务。这样,建立一个重点期刊、常用期刊的数据库;或针对某一学科建立相关外文期刊的题录库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2 统计调查:首先对馆藏的所有外文科技期刊进行全面的统计工作,确定出读者使用率高、连续性较强的期刊,然后再征求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意见,最终确定出学术价值高的外文期刊,在此基础上确定首批建库期刊,并在日后陆续完成普通外文期刊的收录。

3.3 录入方法: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或目次页,具体情况视其能力来选择,再把这些数据上传到网上,供更多的读者使用。之后安排专人对数据库或目次页进行整理和后期维护,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事业服务。

4建立学者文库

科研成果、撰写论文、著书等的情况反映着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实力。我们把本学校教职工编著的书籍、撰写的论文建立在一个专题数据库力,以此来体现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

4.1 我馆与学校人事处、科研处合作,由他们提供所需资料,我管负责相应人员配备,成立专项任务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有条理、有步骤地完成此项工作。

4.2 依据人事部门提供的全校教职工名单,全校历年来的职称评审综合表,依据上面本人所提供的“出版的学术著作”、“正式发表的论文”等信息来建立数据库。

4.3 在进行录入工作前先对这些资料逐条进行标引和著录,录入时把分类号、题名(书名)、关键词、作者、出版社名称、刊名、年、卷、期等相关信息都做成可以检索的项目,以方便读者的查询。

5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突出本馆的馆藏特色,完善本馆馆藏书目数据及期刊数据库,在建立各类数据库和目次页时,都要依据学科重点及科研方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为读者提供高层次、高标准、高效率的信息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高校图书馆的奋斗目标,相信我们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建设将会更全面、更具体、更完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