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7: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艺术设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基础教育艺术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段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从教育规模到对艺术设计观念的理解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也从最初的“美术”中分离出来了。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属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另一种危机的存在,除了几所专业美术设计院校外,大部分考生美术基础较差,学画的时间不长,也有的考生是改考美术或设计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稍加美术训练就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考之旅。因此,如何对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些专家认为,艺术设计不同于绘画专业,可以不要求有“超标准”的造型能力,应该减少现有的“基础课”的学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专业设计问题。然而在综合院校里的艺术设计专业,面对“先天不足”的学生,基础教育的缩水,不但不能使学生“专业化”,相反使本来就较弱的造型能力退化。在今天,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追随绘画的基础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这一点我们都十分清楚,但使基础教学缩水也不能说是正确的举动。那么如何对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呢?这是我们应该全面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课的概念与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上,只要谈到基础课,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素描”“色彩”,的确,这是最典型的“基础课”。然而,现代的观念告诉我们,基础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除了对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让学生接受良好的艺术基础教育。比如素描课可以做多方面的造型训练,在美国的麻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素描课程里,除了一般的静物、肖像、人体之外,还包括元素素描、用素描来思考、素描的材料与应用、素描与绘画、透视制图、体积素描、用色彩素描、具象与抽象的联系、概念素描、结构素描、从再现到表现、隐喻的素描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原有的纯艺术范围,既训练了造型方法,也增加了很多训练视觉感知和视觉思维的内容。当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但适当借鉴和参考还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基础课的问题。基础课不仅仅是造型上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可以这样定义:创作课之前的课程都可以称为“基础课”。进一步还可以把基础部分分为绘画(造型)基础和专业基础。绘画基础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是从绘画专业那里延续过来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静物、人物、风景等造型训练,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走向专业、走向成熟。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能力,进入专业之后与所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基础训练。比如,平面方面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图案设计、计算机操作及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十几年来,由于电脑美术的引入,解放了手绘设计,很多设计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因此,很多学校将绘画基础课程大量缩减,手绘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不懂基本的造型原理及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就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来进行“艺术”设计。为此我们不能不担忧。艺术设计是个很边缘的学科,它的设计方向和设计任务都是很宽泛的,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在该设计专业所针对的该学科上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审美上有较高的造诣。否则也就无所谓“艺术设计”了。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在大的范畴上应该是属于“美术”这个大的概念之内的。因此,对美的修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基础”训练这一点一滴来获得。三、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
现在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属于“艺术设计”这一范畴的设计学科,在具体的实践中都有互相影响的可能,有的还会因为社会的需要去跨专业跨学科。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这种情形下,搭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已经提出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要,选修专业课程,而“基础课”的概念也扩展到一个合理的广义概念上来。使学生能够在这段“基础课”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或专业基础,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的审美能力和专业修养。这样的基础教育平台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整合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还要同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做适当合理的调整。把基础课程广义地理解为造型基础、设计思维、专业基础这样三大板块,使造型、思维和设计基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造型基础在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同时可以加入创造性概念的练习,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造型手段和造型元素的训练和培养。除了设计素描还可以加入带有创造性意味的概念素描,素描上可以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要求,训练学生始终对艺术形式有较敏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院校,对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和研究教学,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能人云亦云。面对今天的市场要求和现状,艺术设计要求更多的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由此看来注重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造型基础到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都应该面对现状做科学的整合、科学的安排、科学的计划。使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艺术设计 研究生 文化史课程
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开阔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深化设计思想。学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设计和学术研究潜力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
针对上述人才培养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中西文化史”课程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主干学位课程,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7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主体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本课程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侧重点
中西文化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文史专业学生一般有中外历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选修课程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这些专业中,中西文化史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章节分列细致,课时量大,教材有相当深度。而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则要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讲授、教学侧重、教材选用与编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本科一般系统学习过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课程,有些学生还具备一些中外建筑史、园林史、装饰艺术史等艺术史论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的中西文化史课程要与学生此前的知识结构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重复已熟知的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论分析与阐述,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补充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欠缺的知识。由于课时较之文史专业要少很多(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设此课只有32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学大纲确定为中国文化史部分以历史年代为线,介绍从史前至明清历代文化。以讲授思想史为核心,重点分析历代思想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讲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成就及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二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重点比较中西艺术精神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内容设置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识罗列,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历史,最终回到分析艺术风格成因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落脚点上。
三、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形式与考查形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轻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习,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识的问题。授课、考查方式的单一化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考查评价方法上以课程论文或考试试卷作为考查形式,易使学生为轻松取得学分而敷衍,写作课程论文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或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上的考试题目重点进行答题,无法体现学生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与理解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中西文化史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课内指导教学与课外自主研究教学相结合。在第一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课外研习的文献目录,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研读文献与参考书,教师在课上进行纲要式的讲解与重点问题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写书评和文献综述的环节。这样解决了课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二是联系历史分析现实,将历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学生思考并确定要陈述的话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演示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演示和提问,大家就此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课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为今后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积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选题,同时锻炼了分析、表达、辩论能力。学生的演示课件作为考查成绩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有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整体界面设计,引入大量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识。其四是走出课堂进行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报告、感想、资料收集作为一份课程作业来完成。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和开展,是为了改变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视现实功利,轻视学术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良趋势,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独立个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发挥和展现。通过教学探索,树立严谨的学术风气,使学术热情不断高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1.教学层面
由于综合性大学在毕业考评上学科间存在的差异,导致毕业考评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统一的标准难以适应艺术设计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又要求学生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达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对一类问题或一个问题进行方案构思、设计创作、模型演示、效果展示等全面体现,以往的结果考评侧重了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不能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
2.学生主观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条件的制约,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认识程度不够,出现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学术性不强、创新点不突出、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虎头蛇尾,预想高过实际设计的目标,展示效果欠佳,实物模型的设计制作草率粗糙,如何来规避这些问题和增效值得深思。
3.管理层面
毕业论文与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择业就业存在很多时间上的冲突,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和创作毕业设计,往往顾此失彼。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需要进行图像、图版、实物、模型等形式的展示,在各评价指标分层制定的同时,学生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也是从这个层面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考评模型
1.考评体系构建
以“过程+结果+展示”三位一体的模式作为考评体系的制定依据,考评指标的逐层细分。过程考评不仅能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著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方案进展情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目标完成的好坏。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会做不会说”“会画不会写”的现象,将结果考核始终作为评定设计优劣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这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向自己、向学校、向教师、向家长、向社会交的一份答卷,必然要接受大家的检阅。
2.参评主体构成
建立以“指导教师评价+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评价+网上投票”构成的参评主体,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进行多角度评价。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毕业答辩更像是一次检阅,答辩委员会在毕业答辩时给出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学生在答辩时的综合表现因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答辩技巧的强弱作为评价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评价方式要适应现阶段的校园生活方式,建设专业的网上投票系统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参与毕业设计的评价。
3.审查监督
采用“教研室自查+专家盲审+教学督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论文和设计进行审查和监督,增设用于网上投票的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审查监督是在教学管理机构对毕业考评进行综合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可从以上三个层次进行,可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审查纳入督导组的督导范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三、考评体系的增效机制
1.深化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不断调整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将“过程+结果+展示”的考评系统逐层展开,每层指标建立详细的子系统,进行一般问题的梳理和特殊问题的列举,然后对问题进行排序和考核等级层次的制定,最后对考核分值的进行分配,对初步建立的系统模型。
2.学生主观驱动
艺术设计是社会性的行为,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与文化责任感而没有强大的使命为驱动,知识储备不足的同时又面临诸多就业的压力,面对知识信息大爆发所往往出现了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现象,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评价指标可细化可深入至出勤率、同导师的沟通次数、方案草图环节、定稿、制作、选材、印刷打印等,各环节进度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进行归档整理,有效的避免学生无计划的实施和不按进度完成的情况,并能够保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管理的操作机制
毕业设计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系统整合性课程。因此,本科四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对于最终的考评子系统模型保留修改和增减项目的空间,保证系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此外,学校各部门可将毕业设计展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四、结论
1.“一对多”模式,指导效率低。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由于学生的扩招,老师的短缺,导致一名老师需要指导10多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就是“一对多”模式。不少高级职称的老师另外还要指导研究生,所以工作量也非常大,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此外,同一导师指导的课题重复或具有相关性,会造成研究课题的狭隘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实验资源竞争。
2.毕业设计作品空洞。我们在看历届学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很空洞,完全停留在概念式、形式化和表象化的视觉层面,或者缺乏背景学科的支撑,因而使得设计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内容。事实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设计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了园林、生态等专业的知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家具、材料等专业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研究装置艺术的学生了解了电子控制、传感器、机械原理等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作品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学生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正日益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同学正越发浮躁、功利,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同学仅仅是为了分数而看书,为了拿学位而学习,不求学到多少知识,但求完成任务。如在外实习的同学,有不少直接将公司的图纸、设计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网络找,付费为自己完成毕业设计。
4.与求职高峰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环节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求职的高峰期。因此,不少同学会请假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去单位实习,从而牺牲了大部分毕业设计时间。与毕业设计相比,学生更重视就业和实习。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设想
1.加强毕业选题前瞻性和学术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提升设计的高度。同学们可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1]。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事业,启迪设计实施的灵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以其为方向指引,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
2.进一步加强毕业展展览方式的多元化,展板、实物、多媒体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在美术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大高校每年都集中在5月、6月举行。展示方式的多样、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新颖,应该是本科毕业展的重要特色。然而,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展在展览形式上较为单一。事实上,综合性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运用优势学科的力量,将艺术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团队合作,特别是跨专业或跨学院的合作。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其要求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分析能力,技术可行性,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化。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既可以避免毕业作品的抄袭,又可以也有效地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时间。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因此参与的人员也要包括多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成员的设计质量以及进度都会影响到团队总体的设计质量与进度。老师也要及时跟踪,合理把握设计的大方向。然而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相比,跨学科毕业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布置时间。
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及时返校投入设计,将之列入考核范畴。学院要组织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工作记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5.可实行二辩、三辩模式,防止同学心存侥幸,避免毕业设计的粗制滥造。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席情况,如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1/3,则通知学生不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只能推迟到后面二辩、三辩。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民办高校;教学模式;发展;问题
论文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艺术学科与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艺术设计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如何使艺术设计教育跟上艺术设计发展的步伐,这就要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本文针对当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试探性的分析,为推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美学、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且尚未成熟和定型,并且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数码技术支持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主流,这给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未知的时代。民办高校如何对自身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设计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以下就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试探性的分析,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寻求合理发展对策。
一、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
1、课程结构设置不完善
课程设置单一化。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而且都是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思维模式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课程结构设置单一,缺乏稳定性、更新性。
目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设置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虽然每个课程之间都有衔接,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课程之间的分割。学生很难将他们所学的知识整体的融入贯穿到艺术设计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上。同时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的现象,过分重视技术的训练,不能将创造力贯穿于设计中。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蒂亚斯,在比较中德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时说,我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中国学生看重的是技术,德国学生注重的是创意。
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步。但是,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民办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设计制作的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设计流程,无法真实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
2、师资构成不均衡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个素质较高、能力精干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增长与学生增长不成比例;高学历教师有限,研究生占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比例的不高,博士生更为紧缺;年龄断层严重,职称偏低;缺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3、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教学设施设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参考标准之一。尤其在现在各高校为创出自己的特色专业,纷纷加大了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民办高校在教学基本设施上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了一定的设备。并且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这就需要加大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二、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
1、更新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
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与审美观念不断更新,艺术表现的传媒与形式不断改变。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要不断地完善与更新。既要体现人类知识的精华,又要能反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其他的学科知识做基础,来丰富设计者得修养。除了现有的课程设置外,还应该增加市场营销类课程、心理学课程,甚至还可以增加组织培养类课程。公共理论课程中可以增加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等交叉学科,使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开设讲座类课程,邀请一些教授、设计师、企业人员来校讲学,通过一些案例、课题的分析,将一部分专业知识相互的融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的运用到为自己的设计当中,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市场调研课程的时间与内容,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企业的实际个案,强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使学生在过程当中熟悉掌握流程、工艺、材料、与客户沟通等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专业理论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2、建设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
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进一部分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骨干,还要从艺术企业中物色一些具有教学能力的技术性人员,来解决目前面临的年龄断层等问题。
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聘请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来加强教师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双师型”意识,每个教师应把“双师型”教师作为自己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目标。学校还可以定期面向企业、相关学校、培训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加强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
3、加强设施建设,合作校外企业
民办高校是非财政拨款单位,资金来源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实训实验基地与工作室相结合。一,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的创意转化为成品,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群体工作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可以利用实验实训基地资源推动高校设计产业的发展。
民办高校还可以与某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既弥补了校内基地的不足,也是学生在生产实践的真实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当今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个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新事物、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将设计带入带一个新的平台。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合理调整结构,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晓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新媒体建设;创新创业
1 工作室基本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依托于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108工业设计工作室”,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有办公桌椅50套、台式和手提电脑30余台、手持式3D数字扫描仪1套、3D打印机4台、数字投影机10套、讨论用电子白板3块等,并拥有1台大型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机、1台非线性编辑计算机、1台图像工作站和1台全自动胶装机等共享设备。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核心管理团队现有工作人员10名,专业方向创业导师15名,大学生74名。工作室通过新空间建设和新媒体建设,如设立创吧、微信群、微信平台和网络讲堂等,为创业学生创造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仅使他们了解到创业形势和政策,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
工作室通过充分发挥学院设计优势和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聚焦于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展示专业领域,与校外项目孵化、创业教育、投融资服务等机构进行对接与合作,通过创业导师为设计专业本科生及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带项目就业或自主创业,产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设计驱动型创业企业,将工作室建设成为一个适合本专业、本地域,在国内设计相关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化、联合式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2 工作室运营机制
2.1 组织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传媒企业运营模式,采用新型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创业导师制,本着提供便利化、开放化、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理念,采用矩阵式企业管理模式,由学院相关领导及系主任成立指导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技术指导部门、策划营销部门、设备实验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根据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门类将项目组划分为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以及展示设计等项目组,各专业组成员由在校学生兼职构成;兼有职能式和项目式划分的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类设计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2.2 运营模式
模式1:活动聚合型
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
模式2:培训辅导型
旨在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运营机制特色一:采用的矩阵式管理运营模式适用于当前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发展情况下,建立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得整个工作室组织机构的管理更加柔性化、机动化、扁平化,使信息传达和决策效率得到提高。运营机制以项目运营为核心,临时组建依托孵化项目所需要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项目组独立决策与核算,既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络和资源共享,又实现了项目组决策的相对独立性。
本运营机制特色二: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作业所产生的交叉性、复杂性,每一个设计专业项目组都有专门的营销策划监测人员,从项目成立到运营后期做到全程监测与指导。
该运营机制实现了创业导师人力资源的集中和效率最大化,同时招募在校学生以实习形式进入项目组,并保证其参与度,从而全面提高项目孵化的可实现性。
3 工作室可提供的服务内容
工作室的核心服务不在于办公场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辅助创业创新的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有:
3.1 教育科技资源对接
充分利用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各系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创业资源,为创业项目提供创新创业资源信息平台,协调使用学校所包含的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和技术标准等资源。面向创业项目充分开放共享;采用无偿的方式,面向创业项目对接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及省部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仪器设备、试验平台及测试手段。
3.2 专家专项辅导及培训支持
空间人员的主体,主要由各级管理人员及创新创业专家导师构成,定期举办沙龙、路演以及训练营。
3.3 项目辅助管理
空间在运行过程中,对承担各级各类实践育人、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空间自行设置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实现预定目标。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督查项目实施节点、重视项目后期评估,实现科学的项目管理。空间具体实施项目的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督查等职能。
3.4 活动组织宣传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高校来说,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空间通过建设自媒体,以及通过与西安媒体合作,为在孵团队提供宣传报道。
4 工作室已取得的工作成效
4.1 团队孵化情况
目前,该工作室已累计孵化团队6个,其中成功孵化团队3个,在孵团队3个。例如,陕西克米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已孵化成功的团队之一,创办人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成员程锋、2011届本科毕业生;公司前身为2007年创办的随风视觉工作坊,正式创立于2016年1月,是一支融交互、创新、视觉设计于一体的专业UI设计与策划团队,鼎力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的服务解决方案。
MG动画创业小组为在孵团队代表之一,创办人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现动画工作室成员2013级学生张咏,创业小组的主要业务及功能以互动性模式发展及推动商业动画广告、活动宣传动画、企业会议动画、网络动画短片的策划与制作,以及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宣传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网页设计、空间设计、企业VI视觉设计等。目前合作的客户包括万科、中海、金地等全国20强地产集团,北京青牛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楼观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西安海洋馆等旅游企业,西安智讯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陕西卫视、西安2台等网络电视传媒企业,以及外婆印象、国力仁和、长安小调和毛公湘菜等餐饮企业。
4.2 开展创业交流和导师建设活动
(1)创业辅导。近5年来,工作室每年组织近10场创业相关活动,包括讲座、沙龙、基地参观、学生项目展示以及校友论坛等多种模式。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讲述生动的案例,分享真实历程,解析创业政策,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如“互联网+”、“梦想与创业”等报告深受学生的好评。
(2)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了给西安科技大学创业学子提供专业的创业辅导,工作室积极组建创业导师队伍,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健全的创业导师队伍共计15人,后期将不断发展壮大。
4.3 取得创新成果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5年来,工作室入驻学生共获得国际级奖项4项,其中德国红点设计奖3项、德国iF奖1项、国家级重大奖项32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艾景杯・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环境艺术学年奖、全国高等学校景观设计大赛、“河姆渡杯”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发表文章2篇。
4.4 与企业合作情况
为更好地帮助创业成果转化,空间积极邀请创业专家、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大赛评审、讲座嘉宾参与到日常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活动中,帮助创业团队熟悉创业政策、完善项目设计、发现创业问题。目前已与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深圳深装装饰有限公司、西安美度装饰有限公司、深圳深装总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杨凌习飞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唯艺景观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涉及产品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以及展示设计等多个行业。
5 工作室下一步发展方向和计划
为让工作室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工作室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和素养培育,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一是健全从课堂到市场全程服务。建立“一体两翼三支撑”服务体系,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线上、线下双效平台以及政策、人员、资金一站式服务。如可尝试拓展与投融资资源的对接,努力争取与高新区风险投资公司、高新创投、西部证券等公司合作,拟建立西科天使基金,让部分项目获得一定融资,促使雏形团队的快速成长、成熟。
二是完善“互联网+服务”。在进一步完善线下实体基地的基础上,建立线上创业云平台,使得学生创意或创业项目可以随时或求助,云平台的另一端及时对接的是大批合作创业扶持机构以及校内外创业导师。
三是加强融入式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完善学科安排、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将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融入不同专业核心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养。
孵化多少家企业不是工作室的核心任务,关键是通过它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智慧和创造活力,进而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升级换代。
总之,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专业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院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和开展小规模创业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作室将会继续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投入,完善建设,实现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文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性化建设探讨――台湾艺术设计专业的启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3).
[2] 付百学,刘耀玉,杨林,王兴彬.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 (2).
摘 要:本文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研究,旨在促进艺术设计院校(或系)有意识地加强创新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狭窄的专业技能教育转变到知识面较宽、适应能力较强、注重创新精神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上来,并对探索更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促进相应的理论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实践性;艺术设计
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这必将给艺术设计的设计需要、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带来变化。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对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一、设计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从“新颖”的层次来讲,分为原创和再创。即包括了前所未有的发现,也包括对原有材料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由此可知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是创新,是一种原创;二是再次发现或重新组合也是创新,是再创造。创新性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的价值观念、人格品质,这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素质,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
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新体系建设构想
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探讨的课题。
1.构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学科课程呈各自分离的知识体系状态;一是设计基础课,二是专业设计课程。
(1)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设计
我们知道,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与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在教学中的先行性与普遍性,及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如:广告、包装、书籍装帧等专业的影响力,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深化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强调观察认识分析能力决定表现的能力,掌握视觉表现的策略与方法,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与技法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获得对各种各能表达方式的了解,并具备足够信心与创新力,并能用科技产品媒体与技法进行高水平的交流,作业有:涂鸦、碎片、写实、抽象、装置、文字、图像、拼贴、表现、秩序、版式……
(2)整合专业结构,突显专业方向
强化专业特点,化整为零,让学生可以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去体验实务,深入的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将知识连贯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重视实习教学,贴近学科前沿,加强实习基地的广泛性、多样性
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设计手段,熟悉传统手法与新型的材料工艺,观察设计家的表述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亲力亲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2.“个性化”培养模式是教学体系的原则
就教育的性质而言,其对于人的素质培养比例重于“专业”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更有突显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因此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开放式教学模式
首先,要开放思想,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趣味化、灵活化,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有利的上课平台。其次,开拓思路,在专业教学中,不保守、不僵化,除专业角度外,也可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方面去学习分析。锻炼学生的阐述能力,辩析能力,掌握的东西更带有普遍性与规律性,以探讨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奇妙关系。
(2)引导式教育模式
采用引导式的教育模式,就是避免填鸭式教学。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讲,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而设计教育的重点是什么?是创意。因为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技法,程序只是一种手段,创意是设计思想的瞬间迸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创意是不可教的,不可教,又要教,这就是设计教学的难度所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向个性创意的方向发展,是艺术教育的根本性的方向,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3)讨论点评的教学模式
在每项课题即将完成时,通过完成的每项作业来测试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理解和诠释,使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通过讨论点评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以便因材施教。
(4)论文总结式模式
主要针对一些高年级专业课,和艺术考察的作业期较长的课程。有必要通过论文的方式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知识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新发现、新手段。进行文字总结论文式模式的两大优势:一是加强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二是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把握。
3.重视商业实践
进入企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住宅室内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阶段时,以模拟命题的方法与实际创造相结合。创作意为有创造性的作为,它能检验学生自身的全面素质能力,通过完成每项作业来测试自己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和诠释会使你清楚地认识到他所擅长的领域。观察比较每个学生所选用的方法c创意通过大量的模拟课题,激发学生在平面造型设计创意方面的个性色彩,帮助他们寻找一种途径,把他们引向能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的领域,过实践,强调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
三、结语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所在,艺术设计教育应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潜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开放式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学科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在课题辅导中引入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并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考美术培训;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养;审美;创造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扩招,在美术高考繁荣的社会大背景下,美术高考生源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以河南省为例,2007年美术类报考人数55107人,2008年65496人,2009年66992人,2010年66007人,与此相适应,大量的美术强化班、美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在众多良莠不齐的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中,接受着美术高考固化单一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美术类考生的审美素养、艺术素养,也带给高等艺术教育太多的后遗症。
一、高考美术培训现状
通过深入了解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发现,高考美术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依赖私人投资发展起来的,因此行业的特殊性和缺乏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高考美术考试机制和内容的固化、单一,造成了目前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1.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
面对近年来火爆的美术高考热,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它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内容及方法合理、新颖,不仅训练培养美术技能,而且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和考生怀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加之巨额利润的驱动,使得许多不具备办学资历、办学能力和办学实力的人和机构,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手段, 打着“速成班”、 “美院班”、 “精英班”“强化班”等各种极具诱惑力的旗号吸引生源,这些培训机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有在职的大学教师、在校的大学生、兼职的艺术工作者甚至一些非专业人员等,美术培训无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机制,教学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加之政府监管不严,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良莠不齐,无序经营。
2.高考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
众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考试“命中率”,追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了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经过走访河南省郑州市数家高考美术培训机构发现,大多美术培训班都是按照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石膏像临摹、写生静物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默写这样一个套路进行强化训练,个别美术培训班甚至不经过绘画基础教学,直接进行头像临摹、默写,导致学生习惯于概念、习惯于定义,照葫芦画瓢,这种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大量存在。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3.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单一化
目前,中国美术高考考核方式过于滞后,考核内容过于单一。美术考试的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素描考试出题方式基本围绕如下几种:人物头像写生或头像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速写考试的出题方式有: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考场内的人物动态速写组合;色彩考试的出题方式有:静物色彩写生,静物色彩默写,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以河南省2008年以来的省联考为例,见表1。
针对这种考核形式,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思路上特别明确,其课程内容锁定在狭窄的考试范围,普遍设置素描、色彩、速写,通过临摹、默写等机械手段的训练,形成长期单一技法训练现象。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形式的滞后与高考内容的固化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的单一化,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美术考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
4.高考美术培训短期突击速成化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2010高考美术专家高层论坛”会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朱卫东教授表示,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考生热爱美术,想考上理想中的美术院校;二是考生其他学科成绩不太理想,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大学梦;三是考生感觉自己只能考上普通大学,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重点梦”。其实在艺考大军中,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高中,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美术教育,之所以改行学美术,纯粹是因为文化课较差。这批考生中大多数过去对美术毫无兴趣,对美术专业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只是把学美术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他们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考前强化训练,便匆忙应考。美术培训班正是迎合了这部分考生的需求,开办“强化班”、“速成班”,以投机取巧的形式在短时间内达到考试成功的目的。
二、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1.文化素养薄弱
文化素养主要指人才成长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积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气质、视野和修养等。“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缺乏,便难以领略经典之作的深刻趣味,也难以在创作上走得很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宝剑说。艺术设计教育需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者的共识。
在高考升学压力和“艺考热”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担心考不上普通大学,才被动选择报考美术类专业。许多考生为了获得专业合格证,考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绘画专业应试的突击训练,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美术培训机构而言,专业课考试成绩,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美术培训教学过程中,重专业训练,轻文化课学习。偶尔有少数培训机构开设文化课,也是形同虚设,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难免有欠缺,更不利于考察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因此,进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楚所学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2.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专业的潜力还是文化修养都比较欠缺,在进行设计和创作时显得捉襟见肘。他们的设计作品没有思想、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考前美术培训模式的程式化、机械化,以及我国美术高考内容和体制的单一和固化。近几年几乎所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高考试题都是考察“素描”“色彩”“速写”这三科,而这些考试内容仅仅能够考察绘画的基础技法,而根本无法发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潜力。部分美术培训机构为了追求专业培训的速成化、高效化,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临摹、默写,在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泯灭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培养的学生只会默写,不会写生;只会技术,不懂艺术,这种弊端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暴露无疑。学生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丧失了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的美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创造性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无休止的临摹和默写,使原本蓬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术高考的指挥棒下消失殆尽。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作品缺乏独创性、想象力和个性化的特点。
3.缺乏审美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考生有一些从来没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也知之甚少,缺乏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鉴于目前高考美术培训过分追求技巧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内涵的积淀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层理解,其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低下,审美境界不高,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怎样去表现美、创造美。他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一种正确而恰当的途径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对产生在中国本土的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茫然不知,这一切都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进而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结论
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学生有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而考前美术培训将为艺考生提供通往艺术殿堂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高考美术培训。一个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需要具有专业美术教育水准,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文”“美”并重,因材施教,强化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经营秩序,改革美术考试制度,加强美术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为高校输送具有高品质、高素养、有艺术潜力的学子,促进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促使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攸璐.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张翎.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学报, 2005
[3] 李芬.“美术高考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4] 腾建志.从“美术高考热”谈对美术教育的思考[J]. 成长之路,2007.9
[5] 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 校园艺术设计 景观设计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09
Public Art and Design to Build School Build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XIONG Fang
(College of Public Art and Design,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began to b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public art is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essence of the campus culture. So how do you create a public art and design space? Public art and design school building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and discussion. My main discussion is how to design open space inside the school, refers to the internal campus such as school buildings, office buildings, playgrounds, recreational places.
Key words campus art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campus culture
0 前言
如何在营造校园公共艺术的同时,把校园的文化、院系特色融入进去,彰显出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塑造出个性化的校园景观。本论文主要从公共空间的休憩空间、建筑外形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设计,下面针对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学楼的公共艺术空间,来阐述笔者对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解。
1 公共艺术的概念理解
众所周知,公共艺术是属于一种民众的艺术,是社区的一个隐喻;公共环境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载体,它所涵括的范围绝对不仅仅是景观雕塑,它的艺术元素应该是多样化的,对公众是开放性的,让公众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去感知,并参与其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校园内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生活的多样化需要,在仔细研究校园公共环境空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艺术陈设等方面因素,再建立有利于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提供免费的户外活动空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大学校园人文环境,与审美要求都得到提高。
2 校园教学楼的休闲空间
高校校园的休闲空间,主要是为教师、学生提供课外活动休闲的场所。在这样的空间里,他们可以聚会、聊天。此处的“座椅”有可能使它成为一件公共艺术品。
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就是高等院校,而学校的主体建筑就是教学楼,故教学楼的设计是学校公共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和景观设计上都得到了着力表现,那么剩下的空间是可有可无的校园环境吗?笔者认为休息空间的缺乏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但适当的休息空间可以提高校园的整体环境,美化校园。现在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有足球场和篮球场等动态空间,为学生提供锻炼场所,也能用来举办比赛,为大型活动提供舞台等,而静态空间如读书空间、休憩空间等是相对匮乏的。笔者认为,休憩空间也可以让学生静心思考,是阅读、讨论和集体活动的地方。除了教学和运动,教师和学生们也希望在工作和学习后能有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在这样的理想空间,更能促进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
3 教学楼的外部空间
一个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校园休闲空间的丰富和深入,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校园建筑的建设,户外景观设计同建筑、室内设计比较起来,还是比较落后。大多数高校户外景观的建设,仍然停留在粗线条的规划设计,而不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精心设计,校园中美好的休闲空间相对缺乏。目前,许多高校户外空间只扮演一个交通空间连接各个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宿舍等,是一个让人“经过”的地方,而不是“吸引”人的地方,走在校园里,人们经常看到或先进的或过时的,或精细或粗糙不平的现象,这种对立和矛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校园环境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
4 教学楼公共艺术设计
根据目前高校校园内休憩空间的设计,笔者按其形式分为三类:(1)单一式休闲座椅;(2)组合式休闲空间;(3)艺术构造式空间。单一式休闲座椅在高校校园应用较多,如石凳、木椅等,几乎每个校园都有。校园内的座椅类似于学校大家庭内的家具,不管是精致还是粗糙,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既能方便休息,又能起到一定的景观作用,对整个校园环境来说可以以小见大,体现学校对人本思想的重视程度。通过分析考察目前校园内的座椅,数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数量普遍不够;设置位置不够合理,造型简单。我们都知道,单一式休闲座椅的体积相对来说比较小,其实并不需要准备很大的空间来摆放,设计起来也很方便灵活。比如说教学楼下面、步行道两边、操场旁边、运动场场边等等这些地方都需要简易的休息场地,合理地设计一定的座椅,将为师生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
组合式的休闲空间在校园环境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组合式休闲空间主要以圆形的石桌和石凳的组合为主,这种设计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现被应用于校园设计也无可厚非,如果校园景观设计也是以园林景观设计为主的话。但现实是现在的中国校园都是建设现代感强的现代化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这样“圆形石桌与石凳”的传统设计元素就常常会显得孤立,或许方桌和方凳更适合些。校园中,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组合式休闲空间是亭、廊等,同样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设计元素。总的来说,这两种组合式的休闲空间为师生们提供了阅读、休憩或者小型聚会的场所,很受欢迎,是课后学习和交流的好去处。同样,这一类型的空间也面临着相同的难题:经典的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如何融合于新的环境?新旧景观建筑如何做到协调统一?现在新建的校园建筑如楼房、广场多追求现代时尚气息,在环境协调方面却不太注重,没有很好地利用一些树木构造的环保凉亭,同时新的建筑在规划、设计和建造时,缺乏在原有的建筑上的过渡。其实旧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在新建项目时不应该被遗忘。现在的青年学生普遍喜爱户外活动,愿意交流,那么如何发挥组合式的校园休憩空间,如何将校园中的新旧景观结合好,使一些我们在过去修筑的休憩空间和其周围原有的景观环境持续发挥魅力,这是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时,设计师、校领导在决策前都需要进行论证、思考。
还有一些组合式休闲空间可能还有其他的功能,如中心是表演区,旁边是观众席,或将休息座椅和其他建筑物相组合等,如座椅结合小型舞台。现在的设计师如果更关注青年人的群体心理,在做校园景观设计时,会更实用、更富有特色。
5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外部环境的设计案例
(1)摇摇椅。这摇椅是需要两个人才可以坐的,这就要考验和你一块儿坐上这摇椅的另一个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如果其中一个人不互相配合,那么另一个人就会摔下来,这种躺椅比较适合大学校园中比较亲密的朋友和恋人,边玩边聊天。
(2)使环境灵动的风车。在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学楼外部采用金属杆与轻薄PVC材料构成的风车,在微风的作用小,可以转动。给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环境增加“灵”度。
(3)原生态设计的休闲椅。原生态设计的休闲椅可以与原有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4)“分合椅”。“分合椅”结构简单,材料易得,能分能合:合则是单人椅,分则是双人椅,既节约空间又有助交流。
走进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感觉建筑很是气派,但是一细看,就发现似乎还有许多地方还是需要进一步设计,就笔者的体验来说,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虽大,但是在人性化设计上还不够,于是笔者就设计了以上小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小设计的运用使得艺术设计学院这一教学环境灵动起来;在人性化设计上面更加合理,更能满足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的一般需求,笔者希望这些小小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度过快乐的校园时光。希望这些小设计能够给忙碌了一天的老师们以小憩的环境,当然,这只是笔者所想,存在不足之处不可避免,希望老师们、同学们给予我更多更好的建议,让我们一起把我们所工作和学习的艺术设计学院建设好,最大限度帮助在里面工作和学习的各种人群。
6 结论
高等院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侧重于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休闲座椅、组合式休闲空间、艺术品构造空间等景观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而评价一个校园景观规划的好坏的重要标准是看其规划方案是否充分利用好室外空间,根据地形和建筑合理搭配构造,设计出适宜师生教学、生活和休憩等活动的多元化空间。
参考文献
[1] 葛尉平.都市――我们共同的寓所[J].建筑学报,2000(4).
[2] 过伟敏,周方雯.“城市”的道具――户外家具设计思考[J].家具,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