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产管理系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7: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产管理系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产管理系统

第1篇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 B/S结构 物料跟踪实时化

中图分类号:TP1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45-01

1 引言

ERP系统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已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数千家用户使用它来管理自己的企业,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ERP系统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投入。本文设计的这套生产管理系统,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特色,投入较少,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系统设计任务

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签订的销售合同,按照优先级和供货日期由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再由生产部门把各生产任务分配到各车间,由各车间把在制任务加工情况、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工时分配、物料消耗情况等信息准确及时的收集并反馈给各主管部门,以便根据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及时对生产作出正确、有效的调整和决策。

在新产品较多、设计修改频繁的情况下,为了迅速响应不断的变化,这种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更为重要。

3 系统设计原理

生产管理系统包括如图所示的几大功能。除此之外还包括权限设置、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其中每个功能都有若干相关联的子功能模块组成。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

系统各模块功能如下:

1)生产管理:该模块可以实现快速查询订单及未做订单情况;方便快捷地查询以前的产品及其未做订单,并显示所有的信息资料;能够准确、快速地做好生产指示单;记录和查询订单更改情况 。

2)设备管理:该模块可以实现记录设备日常台账管理工作;记录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记录设备使用和设备使用培训情况;建立设备维护管理。

3)采购管理:该模块可以实现即时查询供应商资料及购买过的物料情况;方便快速查询近期到货的订购单 ;即时预警过期还未交货的订购单;对需采购的物料进行预估分析;可通过多种形式组合查询订购单执行情况(订货数量、已入库数量、未到货数量)。

4)仓库管理:该模块可以实现及时的库存警告;实现物料领用审批权限的控制;快速查询物料的入库情况和领用情况;即时查询现有物料库存;快速查询某一时间段内物料进销存;对部门领进行分类汇总;快速查询成品的出货记录。

5)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和密码修改等。

4 系统创新点

该系统是自主开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采用B/S结构。本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2)生产管理自动化执行。该生产管理系统是以Visual 2008 、SQL Server 2008为平台,充分发挥其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化的优点。使系统成为简单、准确、快速、完整的优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设计,极短的开发周期以及较易维护的生成代码,系统使用方便、易维护、实用性强。

3)物料跟踪实时化。实时的物料跟踪系统是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的前提。该系统运行后可实现,从物料开始加工,或存放在成品库、成为下游工序的原料,直至最终发货,每一个物料状态都被实时跟踪记录,真正实现物流、信息流、工作流高度集成。如果产品在某道环节中出现问题导致不合格,通过这一套系统可以进行追溯,直至将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环节或工序准确、快速地查找出来,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工艺操作,使整个生产流程和操作流程更加顺畅。

4)多层计划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功能的创新,将使企业建立起完整的计划体系。在生产管理系统的支持下,生产计划实现滚动执行,同时对计划执行进行全过程跟踪,既保证了计划执行的准确性和命中率,又可以大大提高合同执行率。随着生产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产品交货期将大大缩短。

5)使瓶颈工序产能最大化。该系统运行后可实现,在制定周计划、日计划的时候,可以根据某一生产线上下游工序的产能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在具备生产条件和满足作业规律的情况下,使其工序的产能发挥到极致,及时满足市场需要。

5 结束语

该系统是以模块化方式设计的,节省了人为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系统采用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流程清晰,具有较强的顺序性,支持二次开发。不易发生错误,在实际应用中,该软件操作简单,在大量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时,更加迅速,准确和完善,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的工作,省时省力,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吴名星,?贺宗梅?.《Visual 2008原理与系统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伟.《程序设计与软件项目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理论基础 设计分析

本文研究的背景:我国企业由于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导致企业员工工作量大、工作的时间也比较长、财力与物力耗费比较厉害,所以非常需要一个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在竞争激烈、核心技术含量较低、依靠大批量生产降低运作成本才能够盈利的行业中,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一般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在供应链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之处,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

(1)供应链对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和要求研究

(2)基于供应链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与系统模块方案设计

(3)从供应链协作角度,分析设计的供应链模式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解决方法。

本文研究的意义:是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各个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相当大,这其中包括:贸易壁垒的降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流通的进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等。企业为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优化调整所在的区域经济结构,加快进入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应用供应链模式下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在供应链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概念,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概念,虚拟企业的概念等。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些系统和概念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解。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整合企业的内部信息的管理系统。此系统是一个面向财务和会计的信息系统,其主要职能是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包括采购,生产,配送,管理和降低业务成本,后来又增加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集中管理企业的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客户需求有效整合在一起,并且利用供应链资源,帮助企业管理层解决产品成本问题,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合理分配企业资金,这使它成为一种可以按用户需求进行生产管理的新的管理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供应链可以被定义成一种连续地、存在顺次相互依存关系的交易系统链,它可以被看作由商业合作伙伴构成的网络,它生产组装中 间物料为最终产品,并且把最终产品出售给消费者。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合作系统,一般它涉及到多个节点企业,包括物流活动以及从物料阶段到交付产品阶段的整个过程。有资料显示,通过供应链企业间更多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缩短生产的提前期,降低企业库存,精确化生产计划,加快产品设计开发周期,缩短履行订单的周期。

第3篇

关键词:管道;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调运管理、运销计量管理、计划管理、能耗及周转量管理、天然气用气需求预测、日指定、辅助功能、统计报表、SCADA数据采集、对外接口等10 个模块。

1.1 调运管理

实现调度日报的生成,调度指令、场站作业的起草、审批及下达,值班日志的填报,成品油批次计划的起草及下达、收发球管理等功能;实现生产调度过程的监管与控制。

1.2 运销计量管理

从SCADA 系统及相关系统自动获取计量交接数据,并实现管道计量交接数据、气质分析数据、原油化验数据的审核和上报、统计报表的汇总、运销台帐及销售结算单的自动生成。

1.3 计划管理

实现原油、成品油、天然气销售计划的制定、审批及下发及计划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

1.4 能耗及周转量管理

实现输油气周转量的自动计算、能耗统计数的上报、自动汇总及报表展现,实现能源统计指标和工艺参数的自动计算。

1.5 天然气用气需求预测

根据历史用气量、气象数据、经济模式等因素预测客户的天然气用气需求,为日指定、销售计划、管输计划等的制定提供支持。

1.6 日指定

根据合同要点进行客户用气日指定管理,实现气田、终端供应量、储气库吞吐能力及客户需求量的综合平衡。

2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管道生产系统以运行维护管理的最佳实践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理念为核心,以先进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为手段,开展各项运行维护工作。

2.1 运行维护工作内容

运行维护计划制定:主要包括运行维护工作目录的确定、运行维护工作进度安排、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改进计划、成本及费用预算。

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支持、系统巡检、用户培训、软硬件维护及配置及变更管理等。

突发事件处理: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演练、灾备系统建设、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系统拓展:主要包括新投管道及新建组织机构的系统实施工作。

功能提升:主要包括新功能的开发建设、软硬件平台的升级、系统性能优化等等。

2.2 运行维护流程

以ITIL v3 体系为蓝图,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制定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管理、知识管理等6 个操作流程。

配置管理:指识别和确认系统的配置项,记录和报告配置项状态,根据用户的请求完成变更及检验配置项的服务管理流程。变更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础架构或服务的变更而对其进行控制的服务管理流程。事件管理:指对引起或有可能引起服务中断或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进行处理的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指通过调查分析查明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和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将问题对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服务管理流程。管理:是负责计划与实施IT 服务变更的管理流程,通过规范的流程控制服务及测试的过程,确保应用系统的质量。知识管理:是进行知识库内容收集、更新、检索以及知识应用、知识关联的服务管理流程。

2.3 运行维护理论

ITIL 是CCTA(英国国家计算机和电信局)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发的一套IT 服务管理标准库,其将英国各个行业在IT 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归纳起来变成规范,旨在提高IT 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在借鉴ITIL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在服务规划、成本控制、年度总结等工作中充分吸收了ITIL 的服务级别管理、能力管理、IT 财务管理、IT 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论,实现了服务成本、服务能力与服务目标(用户需求)的平衡与统筹规划。

2.4 运行维护平台

系统运行维护平台主要包括事件报警平台和运行维护流程管理平台。事件报警平台为HPOpenView 平台中的OVO 和OVIS 软件套件,能够实现系统状态的监控和自动化报警。运行维护流程管理平台主要实现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的流程化管理。事件报警平台和运行维护流程管理平台通过报表平台进行数据展现,并为帮助台的日常工作提供支持。

2.5 运行维护的实施

以ITIL v3 体系为基础,对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在借鉴最佳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了符合项目实际的运行维护方法论,对运行维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在处理系统变更请求的过程中,项目组根据工作类型的不同对变更管理流程进行了细分,针对新建天然气客户这一类操作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制定了新增天然气客户的操作流程,作为变更管理的子流程专门用于新增客户所需完成的基础信息、权限、报表、工作流、数据流等一系列的操作。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业务发展变化更新完善业务流程,使其运转更加流畅。

通过运用可用性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成本管理与持续性管理,对自身的服务提供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明确了针对不同的服务所能达到的不同级别,同时将各种服务级别与对应的成本关联起来,进一步量化了运行维护工作,也为运行维护工作的考核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宏振. FLUKE744在天然气管道控制系统测试中的应用[J]. 自动化仪表. 2009(07)

[2] 周中.天然气管道防腐问题的探讨[J]. 煤气与热力. 2001(03)

第4篇

近年来,GIS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在配网系统建设中,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支持配网多项功能的发挥。配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同客户距离最近,其运行故障会影响用户安全用电,建设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够达到对配网运行故障的监测。文章分析了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应用。

关键词: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应用

现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GIS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配电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优化配网系统结构,辅助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从而确保结构设计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1配电网

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信息系统,主要依托于地理坐标来采集、扫描、操作以及解析各类数据信息。GIS具有超强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功能,可以分析数据、浏览图像、呈现地图信息等,也能对地形进行多维度的模拟。将GIS应用于配网系统,能够实现各个地区变电站、用户、电气设备、线路等的有效配合与集成,以此来搭建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配网系统应该创建一个可以精准地呈现电力系统各项电气设备参数、以及连接属性的仿真模型,而且确保具有健全的GIS测绘功能,同时,能够便捷、简单地创建一个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依托于地理信息图更加精准、适时地呈现出不同配网以及各项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数据,该模型可以践行配网设计、规划、运维等一系列任务,也能辅助配网系统的建设与规划。所建设的生产管理系统要设置一个核心服务器,各类信息数据,例如:电网图、图纸数据等都纳入该服务器,从而让不同等级的工作者都能按照权限等级来运维电网,支持其安全运转。

2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2.1做好前期建设准备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设点多、范围广、所设计的电气设备种类复杂等,对此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系统建设前要做好各项准备,科学调整生产管理模式,妥善梳理好配网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把握好业务流程,而且要召集各个部门集中建设与开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把需要录入的信息及时输入信息数据库。系统正式建设前应该做好调研工作,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所需的环境,建设出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调研来有效学习并吸收相关经验,为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做好准备。

2.2科学定位功能与流程

必须根据配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与实际需要,以推动配网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为目标,实现配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管理,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的条件以及配网系统的基本状况实事求是地定位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在系统现有功能基础上来开发其他功能,逐步达到功能的升级,这样才符合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规律。

2.3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当前已经逐步构建起了多级网络系统,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系统与资源,逐步达到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初步需要,在此基础上来不断引进新型技术、优化调整软件系统,不断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升级,从而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提供出路。

2.4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模型设计

模型设计是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实际的模型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设计数据库。GIS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成为关键,具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设计等。现实的设计中,应该对一切涉及到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分解,对应科学处理信息,结合地理位置对应配网系统是否处于安全、高效运行状态。第二,属性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作为特殊的一种数据库,必须重视其设计,要立足于现阶段使用功能最强的配网图层信息空间,对其进行规划,通过数据的设计编码等加以分析,具体的数据库涵盖:信息表等。第三,数据库的配合。实际的GIS系统设计中,要科学搭配各类数据库,以此来维护系统的常规运转,提高系统管理工作效率,科学剖析各类数据,要充分运用标识来创建系统图形和属性二者的关系。此外,为了推动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应该积极创建新型的结构体系,引进三层结构技术,充分利用数据集成技术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3配电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3.1设备的安全管理

原理为让设备已有信息同地理信息相互配合,将其标识于电子地图,以此来清晰、明确地呈现不同电气设备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运行模式、工作状态等,能够实现类似于电气设备台账、资产以及其他实物的管理等性能,同企业中的相关系统建立连接关系,从而达到设备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经营与管理。

3.2配网的安全生产

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包含多方面工作,具体是指:配网图纸信息的自动化更新,配网系统的日常管理,生成运维报表等。其中电网资料图纸的自动化变化与更新指的是当各项施工接近尾声时,配网系统的相关变化性信息数据都能够于GIS上得以修改,相关的电网图纸也都可以适时调整、变化。同时,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也具有巡查、负荷与电阻测量等性能,能够对配网故障、缺陷等问题进行记录,能够高效地得出配网系统各个月份、季度运行的报表,提升管理效率。

3.3计算配网线损

依托于GIS系统创建一个配网系统数据信息模型,根据电网图形测绘来创建一个线路拓扑系统,同时获得计算理论线损对应的相关数据、参数,例如:变压器参数、导线参数等。日负荷被提供以后,就能够对应算出特殊负荷下的配网线损值。当配网GIS同自动化系统SCADA系统连接时,就能够对应算出一个时间段、一特定运行模式下的配网理论线损值。

3.4配网的调度

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不断上升,配网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运行模式也相对更为灵活。依托于GIS系统,能够对数据信息等加以细致描绘,从而更为清晰地呈现出配网拓扑构造,再加上SCADA信息、用户信息等,可以更加健全、完善地呈现出配网的大致工作状态,具体包括:开关的模拟、停电方案的模拟、故障的查询、各个地域停电电源点的查找等。

3.5故障报修管理

配网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受到各种内外力的作用与影响,难免出现各种故障,依托于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凭借多种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表箱号、表号等来实施故障定位,以此来削减故障检修流程,节省检修时间。同时,也可以把GPS定位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朝着GIS系统内部传输,从而提升故障报修效率,提高故障报修管理水平。

3.6设计辅助工具

GIS技术能够有效传递、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为配网的检修、故障维护等提供数据信息。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还能辅助相关方案、设计图等的规划、设计,拟定相关方案等,为各个部门提供检修支持,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高效展开。

4结束语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GIS技术与电力系统的优化整合,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多项现代技术,加快GIS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推动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高效建设,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作者:何文霭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

参考文献

[1]罗云,等.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前言

当前,在世界的纺织业里其生产管理的方式不断的再被更新,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整个行业的特点不同,不但生产加工的程序繁杂,所需的工艺也是需要很高的水平。国的纺纱企业必须要设计一个符合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管理的需求,在本文的设计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这些信息处理系统可以使企业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这对纺纱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减少生产的成本以及提升效率。

2系统需求分析

2.1总体的目的以及目标

开发一项包含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采购,供应商以及库存还有产品的结构。各方面管理功能的整体系统是纺织企业来说最为主要的目的。有个这个全方面的生产管理系统,一方面使企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使用。另一方面就使得企业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业绩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生产管理系统应该完成的任务是第一是可以按照产品的特征确定其材料用量。第二是系统可以控制生产的以及安排进度。第三是可以及时的记录产品的各种信息;最后是界面的设计更加的科学人性化和高稳定性。

2.2业务流程分析

企业利用这个系统主要是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生产的销售以及库存等各种信息都是了然于胸的,这样才能是企业可以不浪费物料及时的按照订单进行生产。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首先是销售的人员获得一个订单,然后由生产的人员来确定所需物料的多少,并查看是否需要采购原料。如果是需要则有采购的员工去采购然后将其入库。接着就是进行生产,然后是进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发货。这些流程是一环紧扣一环,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缺失,这些主要的业务流程是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对象,通过详细的分析纺纱企业的业务对象,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管理系统流程。

2.3用户分析

对于这个生产管理系统来说,企业的内部人员就是其系统的主要用户,除此之外,客户也可以在本系统上进行生产进度的查询。系统的用户除了企业的老板之外,还有各层的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销售部门的主管以及仓库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有产品以及采购部门的主管,最后一个是生产部门的主管。这些系统的主要使用者作为本生产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的他们的使用情况,尽可能使管理系统更加的人性化,科学化。

3系统总体设计

按照前面的系统的需求分析来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根据纺织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需求其系统的设计在这里里面有关供应商的管理则是可以通过增加,修改以及删除和查询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对供应商信息的管理。于库存管理则是设计了又生产原料的库存以及半成品的库存和成本的库存这几个模块功能。对于采购方面的管理则是有对于采购单的管理以及快速的打印采购单的功能模块设计。生产管理模块的设计有三个主要的模块:生产的进步安排以及物料的需求和生产的进步查询。物料的管理以及清单则是产品结构管理的主要设计模块。分色模块中有含有颜色的分离以及排序和保存等,在配色模块中可以任意有客户来进行修改和保存。物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查询以及入库功能。

4生产管理模块的实现

对于企业最为主要的功能模块就是生产管理模块的实现。对于其他的管理模块其详细的介绍就不再赘述,下面重点的分析如何实现生产管理这个功能模块。对于这个小型的纺织企业来说,对其的生产安排的功能实现主要是通过生产部门的主管来进行输入完成的,物料的需求计算的功能实现主要是系统通过在订单中来查询是否有可以处理的单子,如果是有,那么它就会自动的进行获取并进行转化,计算这个花型所需的物料然后将其结果统计到物料需求表中,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一步就是对于整个系统进行试运行从测试,测试内容包含了生产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让其在公司的电脑上进行集成测试,以确保其实现预定的功能。整个测试有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化的测试,然后并对系统进行前期的维护也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

5运行效果

公司自从采取了这个生产管理系统之后,首先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往生产从订单的开始到开始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个小时,主要浪费在信息不能被及时的发出,比如在确定了订单后,需要把订单送人设计部,然后再计算出所需的物料后还有在把资料送给仓库管理部这样所需时间就很多了,采用这个系统后信息会被各部门同时接受,节省了将近8小时的时间,再者就是生产质量的提高,由于以及配比都是有系统的计算机进行科学的计算以及控制生产,这样的合格率比以往提升了10%,这样一来就导致再次启动时会耗费很大的电量,使用这个系统后使得单在用电这方面累积节省了20%的电量。

6结语

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本文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所想要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整体的设计,然后把其各主要模块的功能实现的算法以选择生产管理为例进行了详细叙述。最后是进行了系统的集成测试。确保这个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功能。这样的系统设计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关于生产,销售以及采购还有库存等多方面的信息。它可以对于订单的要求来安排生产,大大提升企业的业绩水平。这些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但可以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勇.中小企业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2]蒋谊芳.战略成本管理在宏生纺织企业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孙旭建.印染纺织行业ERP管理系统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2.

[4]赵蔓.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企业基于流程再造的管理创新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孵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15;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954-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56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Hatcher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CHEN Yan-long,JIANG Ai-d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1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business, build a through integrated interface with chicken hatcher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integration opera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based 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s the core, supporting plan, equipment, egg library, materials and sales management, and by using the data warehouse and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achiev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analysis repor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will realize intensive business controls to breeding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breeding benefit.

Key words: hatch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integration

目前,中国规模化养殖从追求数量转向高生产效率和高产品质量的重要转型时期。现代化孵化技术是中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2]。鸡的现代化孵化技术有严格的工艺流程[3,4]作为指导,自动化的孵化设备提供支持,但大量生产数据的管理仍处于使用电子表格处理的低水平阶段。

本研究旨在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5]设计孵化场生产管理系统,来实现孵化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在生产数据及时、准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6,7],开展生产分析,帮助各级领导合理安排生产、科学配置资源。该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项目组设计的种鸡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进行集成的问题,系统既可单独运行,也可与鸡场生产管理系统集成运行。

1 孵化场生产管理

在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了解该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中的错误和疏漏,优化业务处理流程,确定信息系统的界限[8]。孵化场的各项管理业务中,孵化生产是其核心,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处理的环节有:①孵化计划。计划的制定、存档、执行情况等的管理,可以用信息系统方便、高效地实现;②种蛋存储。孵化生产所需的种蛋,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消毒、存放,使用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③入孵。对于每批次的孵化,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文档,记录诸如该批次的入孵时间,孵化类型是育种、种用还是商品,种蛋的相关信息,入孵种蛋的数量等信息;④孵化。孵化过程包括温湿度控制、转蛋、通风、照蛋等。其中,现代化的孵化机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通风量、转蛋次数、超温报警等,但照蛋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孵化机则无法自动管理,可以用信息系统来实现;⑤出雏。包括雏鸡的分级、鉴别、预防接种等,这些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如健雏数、残弱死数、公母数、防疫情况等,在孵化管理中都非常有用;⑥销售。使用信息系统对销售环节进行管理非常方便且高效;⑦报表与分析。根据管理需要生成各种生产报表,并对生产指标进行图表分析。

因此,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与鸡场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系统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将每批次的孵化生产抽象成一个对象,可用信息系统处理的每项生产活动抽象成该对象的一个事件,系统通过对事件的管理来实现孵化生产过程的管理。

2 孵化场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2.1 系统结构

系统对孵化场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时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同时备份数据到数据库管理中心,为后期的各项管理和生产分析提供支持。孵化场生产管理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数据采集层实现孵化生产、孵化设备、种蛋、物料和销售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并提供数据采集层集成接口。其中,种蛋数据可以从鸡场生产管理系统中自动读取,数据层的集成要考虑该系统与鸡场生产管理系统在种蛋、物料、销售等相关数据的统一编码和数据存储问题。

管理系统层即业务处理层、数据汇聚层,其主要作用:①将数据采集层采集的不同业务数据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分类存放,形成统一可用的数据。该系统涉及的管理业务有: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蛋库管理、物料管理和销售管理等;②与企业已有IT系统进行横向集成,以期实现集成化的业务管控。规模化的养殖企业,既有孵化场也有众多养鸡场,系统的实施考虑与鸡场生产系统的集成。管理层集成接口解决该系统在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蛋库管理和销售管理等业务与鸡场生产系统的集成应用,以实现养殖企业集约化的业务管控。

决策分析层综合分析业务数据,实现孵化生产专业应用数据和经营管理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孵化效率的分析,查找孵化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种蛋受精率分析,Y果异常的,根据种蛋批次号使用鸡场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追溯,查找鸡群养殖中的问题,进而改进养殖生产,这可以通过决策层集成接口来实现。

2.2 系统功能

从图2可以看出,系统具有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蛋库管理、物料管理和销售管理等6个功能模块。其中生产管理是其核心部分,其他各功能模块均是服务于生场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蛋库管理为生产的准时开展提供前期准备;物料管理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资支持;销售管理为生产的产品(雏鸡或毛蛋)提供销售服务。同时,设备管理、蛋库管理和物料管理又可为成本的核算提供数据支持。核心功能生产管理既提供对孵化生产活动过去事件的查询、现在生产状态数据的采集和未来生产活动的提示,又可以根据已经采集到的生产数据按需求生成生产报表、进行生产分析,如图3所示。

1)数据采集。从每批次孵化生产的新建入孵、照蛋、出雏、鉴别、防疫、雏群变动和转销售等7个事件中,及时、准确地采集孵化生产中产生的原始数据,是系统实施生产管理,进行生产状况分析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事件查询。根据需要可以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生产事件按照不同检索条件进行查询,并支持查询结果的文档输出与打印,其查询既可针对某批次生产开展,也可对满足条件的多批生产进行。

3)生产提示。系统自动读取孵化生产的当前状态数据,与孵化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主动给出生产提示信息。如,通过当前日期与生产标准中的照蛋时间对比分析,系统可提前一天给出照蛋提示信息。

4)报表生成。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生产数据,系统可以生成孵化生产报表和孵化结算报表,孵化生产报表用来反映孵化场在某一时间内的孵化生产情况;孵化结算报表则体现孵化生产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但此处只包含部分生产成本,并不包含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可以为财务系统提供成本结算支持。

5)生产分析。系统提供以图表方式来进行孵化生产效益、孵化生产效率和种蛋受精率等3个方面的分析。其中,种蛋受精率异常的分析结果,要反馈种鸡场,如果种鸡场使用项目组开发的种鸡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则可通过集成接口自动反馈,否则以文件形式反馈种鸡场。

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可以分为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3个阶段[9,10]。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依照需求分析中确定的信息需求,对用户信息加以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一个与具体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独立的概念模型,通常使用E-R图。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将E-R概念模型按照转换规则,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然后利用范式理论进行优化,关系模式至少满足第三范式,孵化场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数据表关系如图4所示。物理结构设计则考虑数据库在物理结构上的存储和存取方法,该系统结合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确定数据表字段、字段类型及表中的各种约束、索引等。

3 讨论

1)生产分析指标。①生产效率指标。对于每批次的孵化生产,系统从出雏和雏后两个阶段来评价生产效率,出雏阶段的指标有:出雏健雏率、入孵蛋健雏率、入孵蛋出雏率、出雏死亡率、出雏误差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每批次孵化的生产效率。雏后阶段的指标有:出雏后死亡率、出雏后误差率等,主要反映雏后的管理效率。从数据库存储的大量生产数据中,对每一台孵化设备和每一品种种蛋的孵化效率进行挖掘分析,可以发现设备是否存在问题或品种是否存在缺陷。

②种蛋受精率。孵化结束后,通过种蛋受精率分析可以反映种蛋的生产情况,异常结果要反馈种鸡场。孵化生产中,箱体式孵化技术[2]一般不照蛋,巷道式孵化技术通常要照蛋,也就是说系统运行中可能没有照蛋数据,需从出雏数据推算种蛋受精率。系统可自动判断照蛋情况,从以下两种算法进行选择。

算法一:种蛋受精率=(入孵种蛋数-无精数)/入孵种蛋数×100%;

算法二:种蛋受精率=[(健雏数+残弱死)/ 0.924 75]/入孵种蛋数×100%。

③生产效益指标。反映孵化生产的经济效益,系统不能算出每批次孵化生产的所有成本,因而使用每枚种蛋毛收益来衡量每批次孵化的生产效益,具体算法如下:

每枚种蛋毛收益=[(雏鸡收入+毛蛋收入)-(种蛋支出+疫苗支出)]/入库种蛋数。

由于孵化的结果可能有健雏、毛蛋、弱雏、死雏等,也可能市场前景变化,孵化提前终止,孵化结果全是毛蛋,所以把收益分摊到种蛋比较合理,而不是健雏。

2)系统的集成性。孵化场的生产与鸡场的生产存在一定的联系,系统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鸡场生产系统的集成问题。从种蛋基本信息的采集、雏鸡基本信息的输出到蛋库管理、物料管理、销售管理,再到受精率异常的反馈都可以通过集成接口实现和鸡场系统的信息互通。

3)系统的智能性。规模化孵化场往往有很多批次的孵化同时进行,因此每批生产都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系统在输入孵化的初始信息后,会每天根据孵化标准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计算,并将明日的工作分类列出生成生产任务表,方便用户提前安排生产,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避免了生产中的工作失误。

4 小结

本研究在孵化场生产业务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与鸡场生产系统集成的前提下,完成了孵化场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系统实现了对计划、生产、设备、种蛋、物料、销售等数据的管理,进而实现数据统计、报表生产及生产指标的图形分析,为孵化场的精细化生产提供平台支持。

参考文献:

[1] DINAH N.最新实用孵化技术[J].中国家禽,2010,32(8):49-50.

[2] BILL B.蛋鸡单阶段箱体式孵化技术[J].中国家禽,2014,36(3):36-37.

[3] 孟 辉,刘领教,林 雪.夏季孵化管理关键点[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4):63-64.

[4] 肖 凡.现代肉种鸡孵化管理的关键点[J].中国畜牧杂志,2013, 49(18):56-59.

[5] 郭 琳,张文静,简 平.面向对象的图书馆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S1):271-274.

[6] 刘光明,陈长喜.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畜禽养殖决策支持系统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723-4726.

[7] 张 杰.数据仓库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192.

[8]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第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第7篇

1QACCP理论及其应用优势

QACCP,即质量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保障质量安全的分析和控制,以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系统的方法。通过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QACCP生产管理体系更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例如,从经营活动之初的原料采购、运输到原料产品的贮藏,到生产加工与返工和再加工、包装及仓库储放,到最后产成品的交货和运输,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方面的质量分析,并制定关键控制点[3]。QACCP涉及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采购与销售、仓储运输、生产和质量检验等,目的是在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各个环节保障食品的安全。建立QACCP生产管理体系有助于社会、企业和公众树立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并逐步将成为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选择[4]。

2蓝莓QACCP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研究基于QACCP理论,首先,搭建起一个蓝莓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示范区所有监测点蓝莓生产环境与条件的动态监控。数据包括生产企业、基地信息、蓝莓品种及蓝莓生产过程中空气温湿度、光照、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指标,水肥药等生产管理信息,蓝莓种植土壤和蓝莓叶片与果实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信息等信息,文字、图表、视频等数据格式皆可上传入库,气象指标数据自动入库,其他数据可由后台上传接入。其次,开发出一个蓝莓QACCP生产管理平台,使企业实现对蓝莓生产全过程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动态监控,实现环境和质量异常告警并自动推送专家决策建议。最后,建立蓝莓安全质量追溯系统,蓝莓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可自动接入质量追溯系统,使消费者能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蓝莓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信息追溯。

蓝莓QACCP系统的管理流程图见图1,实验员、检测员以及传感器分别将田间的蓝莓各项指标与数据通过录入以及无线基站接收等方式进入蓝莓生产数据仓库,蓝莓的生产者则基于手机或PC等可视化终端上传蓝莓生产生长的各类信息,通过蓝莓专家的决策的进一步检测分析及系统的各类功能的实现,以可视化的方式将蓝莓生产过程中的种种信息传达给用户,并生成二维码供用户进行扫描,使用户能直观清晰地了解蓝莓的各项信息。

其中,田间传感器主要采集田间气候等数据,将与人工记录的种植数据、监控管理数据等进行数据打通处理,便于数据的管理与统一展现,见图2。系统的主要展现模块,其使用了“时间线”展现技术,以适应QACCP对关键点信息跟踪的思想。主要功能点描述见表1。其中,土壤及农药残余等指标由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得出。主要检测指标为2点。土壤重金属:食品中主要考虑的7种典型重金属。农药残留量: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在食品中的残留。

3未来应用与展望

第8篇

【关键词】配网生产;应用;GIS

1、系统概况

1.1建设思路和目标

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设备管理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具体如下:a)面向配网、农网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等基础设备管理功能为重点,逐步开发面向分析和决策的应用;设备覆盖范围先从35kV和10kV设备开始,逐步向380V低压延伸;b)在技术采用上,充分考虑配电网及农网设备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和其业务特点,引入空间信息技术和工作流技术,实现设备属性信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及电网拓扑关系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以及业务的流程化管理;c)同时作好三个结合:一要结合省公司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具有较好的推广性要求。二要结合省公司主网生产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做好配网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数据流和主网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数据流的对接工作。三要结合配网、农网现有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已有资源,减少重复工作,提高系统建设效率。

1.2功能实现

目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配网设备管理、缺陷管理、停电管理、修试管理、两票管理、综合查询等功能。

2、技术实现要点

2.1数据库、电网建模、系统建设标准化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组织,管理系统数据模型无统一标准,系统之间无标准接口规范,从而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了若干的专业“信息孤岛”。

目前,IECTC57制定的IEC61968系列标准中的公共信息模型基本涵盖了电力企业中配电网主要对象和与之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资产管理、工作管理、建设管理、配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停运管理等)。组件接口规范是规定组件(或应用程序)能够以一种标准方式和其它的组件(或应用程序)交换信息和/或访问公开数据而应该实现的各种接口。

因此,配网管理系统建设时,在实用化的基础上应积极跟踪和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电力信息模型的统一、标准化建设(公共信息模型、组件接口规范),系统建设初期就应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属于电网公共信息的,要进行统一信息建模,防止对将来系统互连造成意想不到的困难。

2.2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俗话说管理有模式无定式,说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好的管理系统应该有一定的柔性进行系统自我调整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而不是推倒重来。

工作流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行工作流实例的执行。有人称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业务操作系统BOS。

配网管理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定义,即授权用户可以对业务流程的组成业务环节、各业务环节的负责角色、以及业务环节之间的流转关系,进行所见即所得的编辑修改。

2.3进行管理系统信息分析

为使系统中管理信息层次清晰、逻辑合理、设计功能全面,首先,需对配网管理信息进行分析。

a)配网生产管理系统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设备信息,主要是指输、变电设备,属于静态信息(生产厂家、型号等)和动态信息(检修、异动历史等),以数据库形式存放,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信息。二是地理信息,是指电子地图上物体的空间位置/坐标信息,以图形文件或数据库形式存放,用于反应设备的地理位置。三是拓扑信息,是指电器设备物理模型信息,用于电网建摸、生成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以图形文件或数据库形式存放。

b)上述三种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建立良好的关联映射机制,方能保证各项管理功能的有序、高效运转。因此,在技术上要求业务流程管理和GIS(General Information System)图形管理使用相同的数据源(数据库)。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和GIS图形管理软件可能由不同的厂家开发,设备信息库一般情况下是各自定义,再之数据库定义目前无统一的标准,导致双方在数据共享上出现多种技术实现方案。

3、技术实现难点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较大的技术难点主要存在于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和GIS图形管理软件数据共享和交互方式上。

3.1与GIS结合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如果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和GIS图形管理软件由不同的厂家进行开发,设备信息的共享存在以下方案

3.1.1方案一

应用层:生产系统以web方式调用GIS系统的相关图形。

数据层:生产系统将数据按照GIS系统的要求通过视图的方式存放在一个共享数据库中,GIS系统直接读取共享数据库中信息。生产系统可使用GIS系统中的SCADA实时信息。

优点:GIS系统只需要在数据层稍做改动即可,安全性高。

缺点:结合不紧密,不能通过GIS系统录入数据。

3.1.2方案二

应用层:生产系统以web方式调用GIS系统的相关图形;GIS系统直接调用生产系统的界面及数据。

数据层:GIS系统直接使用生产系统的数据库,可对生产数据进行录入查询等操作。生产系统可使用GIS系统中的SCADA实时信息。

优点:两系统结合紧密,GIS直接调用生产的界面及数据,只需修改生产系统就可实现两个系统的同步维护升级。

缺点:GIS系统需做改动,需开发商的合作。

相比之下,方案二较符合系统长远建设要求。

3.2web GIS实现难点

由于B/S实现方式给用户使用、维护带来很大的方便性,web GIS已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大重要分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存在如下技术实现方式。

3.2.1基于网关接口的CGI的web GIS。CGI是一种连接应用软件和web服务器的标准技术。设计原则是显示数据和文件,不是数据处理,不能用来产生动态数据,缺乏交互性。因此,对于像web GIS这样复杂的应用来说信息量相当大,极易造成网络拥塞。

3.2.2基于ACTIVEX技术的web GIS。此技术提供支持基本地理信息空间操作的OCX控件实现web GIS功能,支持此功能的GIS软件有MapInfo, MapObiect等。

3.2.3基于JAVA技术的web GIS这种方式减少用户和服务器的数据流量,提高了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但是需要开发JAVA客户端程序,并修改GIS服务器软件,软件上投入的工作量较大。

第9篇

对于绝大部分焊接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规范化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广义上来讲都是大同小异,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焊接企业有着不同的模式,而这是由于自身、外界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理想的生产管理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业务模块的设计也应该详尽而合理.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和企业调研并与该企业员工的交流,结合一些案例,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了系统功能,并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

1.1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

该生产管理系统是用来代替企业传统人工模式,使部门员工能看到企业库存精准情况,订单的实时情况等,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生产空闲,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所以该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的功能如下:(1)业务单据数据的录入和查询;(2)方便快捷的编辑各种材料数据,如焊条的收录、删除;(3)提供查询功能,诸如焊材的化学成分、用途等,并能及时查看库存情况;(4)提供以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为依据的焊条、焊丝、焊剂的检验规则、技术要求、实验方法等;(5)能够自定义配置仓库,例如仓库名称、库存分类、库存预警等功能;(6)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进行数据共享;(7)系统具有身份识别和严格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8)可以保存、输出、打印数据或文件;(9)支持数据导入和导出以及数据归类、汇总.

1.2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C/S(Client/Se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该模式是服务器和客户机合作完成的二层结构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请求/响应关系,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安全性能高.客户端应用程序负责用户使用时产生的服务请求,将数据库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服务端主要包括各类数据库及服务器,主要用来存储、管理数据,响应客户机的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端采用Oracle数据库平台,客户端应用程序采用VisualC++工具开发.该系统主要由项目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质检管理子系统(如焊材和母材检验标准设计、焊材检验国家标准)、库存管理子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构建.

2数据库设计

焊接企业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企业数据量也较庞大,为了满足充分的交互性能,该系统采用了具有支持远程数据访问并且有大型数据处理能力的Oracle作为该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既满足了系统需求,也保证了较高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该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依据企业实际业务流程规范,对所有数据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标准性约束,消除数据的冗余,保证数据的唯一,同时严格规范业务流程,杜绝“跳线”情况发生,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数据库.

2.1业务单据数据库设计

业务流程是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所以数据库必须按照业务流程来设计,以实现业务的协同处理,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例如采购管理里的采购到货单必须包含采购合同编号(或采购订单号),在收货时就能通过采购合同编号查询到订货时所签订的明细表,既保证了企业利益也方便数据的整理.同时数据库表建立外键也适用于只有一个单号,没有与之相关联的上一级单号这种情况,例如没有拟定采购合同的采购,或者一些仓库调拨、盘点一类.表单明细通过与表单主键关联,保证数据唯一性和安全性.业务流程主要是以各种单据来传递信息,单据与类别是多对多的关系,建立一个有层次关系的类别表,有利于后期的整理与查找.另外单据需要有上级的审核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进而在建立各种单据表时加入审核状态、审核人等字段.

2.2仓库焊接材料数据库设计

由于焊接企业资源数据包含母材、焊材(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电极、钎料、钎剂等)、焊接工装及设备、焊接材料选配标准等,所涉及项目繁多,本文仅以对母材和焊材进行分析,为员工提供查询便利,也为焊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程序是企业员工直接使用的程序,将货品管理、项目、采购、销售、出货、生产管理、库存采用插件方式加载到同一框架中,以便为不同的焊接企业模式定制.该客户端按照企业业务流程来设计,满足企业运作操作需求,例如数据的录入,单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又例如①查询数据库中的焊材国家检验标准;②在焊材国家检验标准基础上设计符合自己企业检验标准;③资料库中母材和焊材数据的完善和查询.另外,用户可以通过输出接口程序方便以word形式输出单据,同时涉及到的图片、文档、资料等均以附件形式上传、下载.

3.1授权系统

授权系统是为了确保工作按顺序进行而采取的一套工作正式审批程序.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系统权限不仅定义到子菜单,更进一步定义到单据的操作按钮,兼顾资料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多级审核权限控制,清晰定义每个操作者的查看、新增、修改、打印等权限.

3.2系统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主窗体有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和客户区域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客户区域分为两块,左边区域为业务管理项,包括项目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和系统设置.右侧区域则为显示业务操作具体内容.每个管理项展开后都有与之相关的业务操作选项和共通的账号信息选项,系统设置则包含一些用户能自定义的数据.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业务运作效率,系统流程设计活动图6中采用了以一概全的表述方法.另外,由于企业每个员工所拥有的权限不同,所以该活动图只表述一次业务操作.

3.3焊材检验设计模块

质检管理项中,通过厂家提供的焊材资料,查询相关的焊材国家检验标准,并将内容显示与系统页面中,如果该企业入厂检验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那么通过点击页面编辑按钮,修改为符合企业的入厂检验标准,审核后另作保存.如图6中的质检管理模块.

3.4资料库模块

系统对于母材和焊材的数据有着较为完整的归纳,能便捷的添加数据,例如母材类别、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弹性模量、泊松比、热导率等)等.

3.5查询模块

通过单号来查询单据是最简单、便捷的方法,但是只有单号的查询是无法提高企业效率,所以不同的单据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查询页面,而每个查询页面都能实现多条件查找,条件的筛选是根据企业需求来拟定.最后获取的结果会在页面的一个报表控件中显示,如果查询单据中包含明细,在报表记录被选中后,点击详情就会显示完整数据.如果有相应的编辑权限,就能对其进行修改.

4结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