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素养提升体会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素养提升体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素养提升体会

第1篇

提升职业素养,重塑教师形象

时间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 下午)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地 点

多媒体电教室

组织部门

教导处

主讲

熊跃农

主持人

一、教师的职业特征

1.职业角色

2.职业特点

二、教师的幸福人生

1.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价值感

2.教师的幸福:教育幸福——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3.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崇高、双倍收获、境界提升、仁爱输出、

精神享受、心灵塑造、人生引导

三、教师的职业修为

1.准确定位

2.仁爱之心

3.提升境界

4.努力学习

5.听课评课

6.不断进取

7.抓住契机

8.精心设计

9.坚持到底

10.不求完美

9月5日,我有幸听了熊跃农老师的《提升自身修为,享受幸福教育》讲座,还是感触良多。正如熊老师老师讲座中说的:生活是老师和学生一生都要追求的一门大学问。教师,在肩负责任的情况下请一定要活得更优雅,这是你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对你提出的要求。

而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升学的压力,社会的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却常常让老师们感到焦虑,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每当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吵闹时,我会很生气,快要期末考试时,我想给学生多夯实知识,学生不能理解或者无动于衷,我会很焦虑。这些不仅仅会影响我一时的心情,甚至会影响我一段时间的心情。我记得江本胜教授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提到,人的情绪会影响水结晶的形成,喜悦的情绪会让水结出漂亮的水晶,反之,则会结出不完整的结晶。我想,情绪之于人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熊老师告诉我们:修为。

熊老师告诉我们教师职业修为的四重境界: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让自己心安的老师;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要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个位,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而修为,最重要的是读书,读书可以让人明理、辨事。在书中寻找相似的人生,可以舒缓焦虑的情绪。修为不是一日可修成,熊老师也提到:坚持!能风雨无阻的坚持一件事,一定是毅力非凡的人。修炼出如此毅力的人,一定能自如应对教育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一定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身正,为人师表。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本人签名:

学校评价

教导处评价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第2篇

关键词:实验;兴趣;能力;素养;态度

中国分类号:G633.8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活动开始。”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教学内容为线索,创造性地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是势在必行。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化学实验的直观性是其它任何媒体都代替不了的,被美国化学教材(社会中的化学)奉为信条的彦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因此化学实验是最好的化学教学语言,她能够使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一、设计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开展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只是起到通过验证原理、形象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这样并不能真正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要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就必须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我校一位教师在《铝的性质》的教学中,首先复习了前面学习的钠、镁金属的化学性质,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学习铝的化学性质:Al与H2O、Al与酸、Al与碱溶液(NaOH和氨水)的反应。从实际的课堂情况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基本上能归纳出铝具有的重要性质以及铝的特性,有些学生还完成了老师课前没预计到的实验,比如有一组学生在做铝和浓硝酸的钝化实验时,发现没有明显现象,就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混合物,结果发现了红棕色的气体生成,老师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引导,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钝化现象产生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新时期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其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一是思维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来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的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中有的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法等进行筛选和改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铜和浓硝酸反应”反应装置中,可以用大试管做反应装置,加盖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插玻璃管,玻璃管外接小气球,另一孔插铜丝,铜丝与孔密封且可以自由抽动,整个装置密封性要好,反应时可使铜丝下移到硝酸液面下,观察实验现象后,上移铜丝终止反应,整个反应进行期间不会有有毒气体逸出而污染空气。与原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的环保性更好,同时还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其他的改进方法,让学生课后去设计,给学生留有一定“开发区”,下一节课在班级同学中交流讨论,分享创新成果。通过改进实验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探索、创新能力。

三、分析化学实验事实,活跃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大脑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整理,从而作为正确的有指向性的思想能力,这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基础和核心。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金属钠的性质》这一教学,教材安排了“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的实验。在实验前,为了避免学生“做实验看热闹”的倾向,我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中,学生情绪亢奋。实验后,教师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奇妙的实验现象中进行认真思考:①金属钠为什么浮在水面而且熔化成小球?②小球为何会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③水溶液逐渐变红可验证何种产物的生成?在学生对实验事实、现象分析讨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④钠和水反应为何如此剧烈?⑤实验室应该如何保存钠?⑥用钠与水反应的装置去做“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教师利用这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

总之,化学实验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科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的实验来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把教材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态度也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实验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样,成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势必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中学生必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作为首次实践的兰州金科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我校的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而该公司的法人汪国科先生,也是“王莉珍会计名师工作室”的特聘顾问。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师技能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其次,教师通过实践在教学中及时把握社会实践的热点、难点,在授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最后,我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可以收集企业员工素质状况、对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企业的适应状况、本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案例等大量信息,给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依据,使教学与行业与时俱进。同时还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首次选派的张文存、崔丽、罗军德及赵敏四位老师先在兰州金科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践学习,他们将全程参与该公司的所有业务,努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新形势下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相互结合,努力做到:

第一: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准确把握社会对财务人员需求的风向标,通过亲身体验,洞察最前沿的社会信息。

第二:通过实践不同的会计岗位,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里,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感受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4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做如下表态。

近两年来,****中学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开展工作,通过科研切入,电教开道,以“能用、管用、够用、常用”为标准,积极开展行动,扎实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校2008年建成校园局域网,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300m光纤接入到学校,现有学生机房9个,学生机558台,生均比达到8:1。2014年后所有班级都陆续配置了86寸触控一体机,并实现了100m宽带进教室。学校建成ip广播和模拟广播各一套,录课室一间,名师大讲堂二间,人工智能活动室一间,数字模拟实验室三间,学校安防系统一套,并依托电子资源网点使用及**教育云平台的推广,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达到了教师空间、班级和学生空间100%的开通率。

二、明确目标任务

(一)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计划。推进教育云平台深入应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强化网络空间培训。内引外联,成立学校教育云应用培训团队,做好与**、**市培训团队的对接与合作。同时普及深化网络空间应用,为师生注册开通**教育云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二)促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名师网络工作室、创新素养与教育精品示范课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创新素养教育。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训研讨活动。

(三)开展数字校园达标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试点,积极推动教师利用智能助手和情境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探索,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基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全员智能研修,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新常态。

(四)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建强网上党建工作阵地,增强线上线下立德树人合力,用好网络思政平台。

三、强化工作保障

1.结对保障:推进与上海市市西中学《关于“互联网+教育”合作互助协议》的落实与实施,加强与**一中、**三中等市内外兄弟学校在“互联网+教育”建设方面的共建互助。

2.制度保障: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和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责任书”“各班教室教学设备使用与管理责任”,并“互联网+教育”校本培训。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素养教育

语文素养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基本素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一些学生不会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在作文中表现出了观点表述不明确、逻辑思维混乱的问题,一些学生文化品位不高,忽视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对一些低俗的快餐文学情有独钟……因此,采取措施对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依旧进行应试教育

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受到高考的影响,注重学生做题质量的提高,所以现在有些学校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依旧进行应试教育,有关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死记硬背语文语法、汉字书写等,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有关语文老师只是注重原文背诵,没有对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原文内容的翻译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有关学校老师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改革创新,改变教学观念,从而创新教育。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错误的观念

有些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有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语文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只要能够认识基本的汉字就可以,不需要过多地学习语文。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语文的学习,比如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或者不认真听讲等。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有利于适应繁琐复杂的社会。

二、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发挥典范的作用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首先就要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师是学生模仿和效仿的典范,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层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以及言行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平时的仪态、言行,成为学生心中的标杆。教师在教学能力、课堂组织方式、教学设计等方面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鸿门宴”文章教学活动时,采用学生分角色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及每一种人物所表现出来不同的品质。首先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听别人阅读的氛围中仔细体会自己即将阅读的角色的人物内心活动,并主动的理解人物的思想活动以及情感的变化,便于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角色阅读,让其它学生在听的时候也要想象一下假如是自己应该怎样去表现文章中的人物。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不适宜的地方,帮助学生获取更大的提升。同时鼓励其它学生发挥自己的建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二)改变教学理念,将语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各个环节

传统的教学只重视学生分数的提升,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意愿不高,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生为本,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提高自己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语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主动W习的积极性,重点学习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师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为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将文章中优美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朗诵,并达到背诵的水平,在学生记忆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从中分析出写作的意图和效果,体会文学表达手法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同时教师还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自选一处喜欢的景色进行创作,从而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三)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学修养,高中语文教学在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在学生学习教材范围之外要拓宽自己学习的视野,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指定著名的文学作品、诗集等丰富学生的思维维度,并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活动,或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辩论赛,增强学生的思辨水平。此外,教师还通过文学鉴赏课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分析作者创作精妙之处,让学生获取写作的间接经验,体会文学语言表达的魅力之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教育对高中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能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日常对于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利用电教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电教设备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展示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局限于只听教师的赏析解读,而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写作风格,为学生们展示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样学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想象出刘和珍被害时的场景,深深体会到“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郁闷愤怒之情。比如教师在讲《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名家朗诵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豪迈胸襟,然后再让学生们感受中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奇场景。最后,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畅谈如果自己看到这样的场景会是怎样的感受。这样利用电教设备充分还原文本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情景交融的美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多,课堂中,教师只有多采用新的教W方式,或者灌输新的思想内容、解题技巧,并且讲解透彻,学生才会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利用电教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更精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不断接触到新的知识,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电教设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想要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积累素材,积累好词佳句,然后才能不断地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利用电教设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同时在课上可要为学生们安排适量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的阅读技巧,比如略读、精读等,并且在安排阅读任务时,为学生展示一些合适的阅读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最终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且教师在平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和同学们分享一些优美的故事或者好句子等,让学生们赏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种族歧视的问题,让学生们深切体会黑人在美国被歧视的悲惨遭遇,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向学生们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什么,在当代,要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样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全文,学生就可以有很深的感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新闻或者评论等,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电教设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教师;德育素养;培训

拥有高尚德育素养的教师被誉为社会的典范,备受人们尊崇,亦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其言行举止能够对身边的同事、学生产生良好的价值引导作用。我认为,教研员应该深入分析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组织多种模式下的教师德育素养培训,通过分享先进教师事迹,采用多重监督机制的方式,鼓励教师重视自身德育素质的培养。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研经验和体会,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这一话题展开浅显的探究,希望我的拙见能够引起大家的深思和共鸣。

一、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榜样意义

师者,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还兼具着以优良品德影响、熏陶学生,帮助其提升自身德育水平的责任。教师的形象往往是高大和神圣的,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故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而为人师表的我们,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在做人做事等方方面面为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其形成优异的德育品质。另外,有的教师不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亦不懂得倾听学生的心声,还根据成绩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差别对待,这是极为不可取的。我倡导诸位教师,无论是在课上教学时,还是在课下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均要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公平公正为处事原则,礼貌待人,严于律己。通过自我德育素养的光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大家的德育水平。其次,我还倡导众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以手机、相机等形式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感人事例,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分享给学生们,鼓励大家要拥有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重重磨难,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我希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与学生构建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彼此敞开心扉,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德育素养进步。

二、引进先进教师事迹,展开教师德育素养培训

学校应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条件,在开展对教师专业培训的同时加强德育建设,为教师设置多样化的德育培训,开展德育教研大会,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形式为教师们播放和分享优秀教师的伟大事例,请众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教师德育的光辉。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内设立“先进教师”和“德育模范工作者”的评选名额,明确奖罚制度,评选出德育素养高尚、勤于教学、热爱教育与学生的优秀教师,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以在校园内创建和谐高尚的德育氛围,深入开展德育活动。同时,我倡导众教师利用互联网这一先进平台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例如,在课下浏览网站上优秀教师的德育感人事迹和教育教学策略,并时常去图书馆翻阅数学名人的传记,或者在课下多观看杰出数学人物的影视作品,在休闲娱乐中欣赏他们高尚的品质,以此熏陶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综合德育素养。我便在课下时常欣赏华罗庚自学成材,在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非凡成就后毅然回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伟大事迹,以及《阿甘正传》、《心灵捕手》、《美丽人生》等体现了人性光辉和德育素养的影视作品,并将之推荐给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以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休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三、学生、家长、学校、自己的多重监督,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要重视监督机制的创建和完善,我认为我们应当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自己多方面入手,创建完整的德育督促和奖评机制,鼓励教师重视自身德育素养的提升。因为学生在校园内与教师接触最多,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德育水平问卷调查活动,适当请学生匿名写出对某教师的评价和建议,以帮助学校了解该教师平时对待学生和家长的行为举止,以此评判和监督其德育行为。在评定先进德育教师时,学校要收集学生、家长、校内其他教师的建议和评价,进行综合考量,以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教师德育素养的提升。而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监督和德育素养的重视,众教师应当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社会公德守则和校纪校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育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深入开展提升教师德育素质的教学和教研活动,在强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重视促进教师的德育素养,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榜样,加强校园德育校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素养 教学思考

语文为一门人文类的基础性学科,学科内容融合“文”与“道”。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存在突出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合理将人文精神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主要体现为对人生、社会美好境界的追求,对崇高思想情感的推崇。人文素养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凭借自身思想、情感、意志处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得以生存的一个必然要求[1]。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蕴含着更浓郁的人文色彩,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学科。在该学科中,教材内容蕴含大量思想观点、人生哲学、道德素养等。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实际教学案例,同时结合时代热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有效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学科与人文精神、素质的内在联系,然后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促进其人文素养有效提升,为学生今后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目标

人文素养内容主要包含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部分。人文知识修养主要指艺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强化;人文精神修养主要在相关人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主要指的是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形成和提升。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应该体现世界各国的多元化及中华悠久灿烂文明史的多元化,反映创造思想、主体意识、责任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包括生活激情、生命价值、做人真谛、人间真情等内容[2]。例如《将相和》中蔺相如的宽宏大度和博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为他人着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将人文素养内容进行扩展,注重从审美素养、礼仪素养、心理素养、人格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知识能力,还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为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逐渐成长为具备较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对国家发展建设有用的人才。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培养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将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社会实际热点和教材内容,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点与人文精神、素养间存在的契合点通过生活中的事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3]。目前,各阶段教育在教学设施、技术上均已经得到很大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教学方式、手段也应不断改进和创新。为了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高度重视多媒体设备、技术的应用,开展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应用多媒体作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可结合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知识点进行阐释。例如在《南辕北辙》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了解成语含义,引导其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利用趣味情境培养人文素养

小学生个性活泼活动,好奇心强,对存在趣味性的东西均兴趣浓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趣味性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师合理将人文精神、素养培养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形接受文人精神教育,促进其人文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创设趣味性情境时,教师可根据实际知识内容,选择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人文气息,使其人文精神和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陶罐和铁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部分重要的思想、人生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陶罐”、“铁罐”角色表演对话,并总结做人的正确方法及态度,引导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与人相处应真诚相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便可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人文素养培养。

(三)通过情感熏陶培养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所有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不是直接贴在文章上的标签,因此,教师须指导和引导学生遵循一定方法和路径慢慢体会和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资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师应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引导学生体会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培养中,情感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发并利用相关情感因素,以情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贯穿情感教育,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情况迁移,提高文本思想感染力,进而达到“学文”、“悟道”的教学目的。例如在《燕子》、《阿里山的云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朗读所具有的作用,组织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使无声的文字转变成有声的语言,文本中的情、景、人、物跃于纸面,学生从视觉、听觉、知觉多层面感知教材,进而更好地体会和领悟文中所写事物的美好,感受美的熏陶。如全班学生在集体朗诵“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时,脑海里可出现春暖花开、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朗读“赶集似的聚拢来”时可体会欢乐非凡的热闹气氛,朗读“千山万壑,全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时感悟气势磅礴的大自然之美。在美的体验下,学生能够收到情感文化的熏陶,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手抄报、板报制作、墙壁文化展示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将江山图画、名言警句、历史文物、外国文化等通过图画加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感受艺术美、风景美、人性美提升自身的审美追求。

四、结语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可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教育注重情感性,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渗透人文精神使学生体验境界美、情感美,使学生从文本中认识到接触和认识到更多真、善、美的事物及品质,提升其审美需求,进而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为其今后完整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慧.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6,12(03):107-108.

第9篇

关键词 语文素养 修养品质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 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目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听说读写能力强,还要具有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态度。语文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个人思想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发展职业能力,才能获得自身长足的发展,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更多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感悟结合对生活的体验表述,教师在表述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美,教师的教态、语言要富有激情,它是教师语文素养的综合展现,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要完成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教师自己必须要大力提升自身语文修养。一是,多读、多写、多思考、多练习,做学者型教师;二是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做智者型教师;三是,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参加实践,做实践型教师。

2 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乐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感到“想学”,学习没有压力,学习是一种快乐、轻松的求知过程,学生才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肯定,让学生敢于直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竞争,争鸣和创新,要欣赏学生的观点,让学生真正自主。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环境轻松,思维才能放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会猜测教师所需要的答案,不会看教师的脸色进行回答,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无意地采用一些说笑、表演等手段,调和课堂气氛,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2)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允许有不同声音。教学过程教师放低姿态,和学生共同探讨。

(3)建立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和良好的评价系统,体会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共同制定学生个人学习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学生的成功及时肯定表扬,同时要结合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教师评等评价系统,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4)精研教材把握精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要导出个性主张。要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教师首先要精研教材,领会内容精髓,体会其情感,这样才能导出个人意见,个性主张。

(5)让学生去思考、去品味、去体验。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强调教学进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品味、去体验。这样才能激感,学生思维品质,道德修养才能提高。

(6)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渗透。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以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 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向课外、社会延伸,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领会知识,理解知识,同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活与教材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思考,寻找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目前农村学校80%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习惯,更多的时间是看电视。阅读时更多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没有在阅读中去积累、感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一是,阅读内容要加以选择,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阅读目录;二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思考、揣摩、感悟、体验;三是,引导交流,让学生体会表述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