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讨论式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7: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讨论式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讨论式教学

第1篇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这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会用基于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推理来维护自己的意见。正如布鲁纳在谈到采用假设式的教学方式时说:“采用假设式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便处于更合作的状态……学生不是静坐在课椅上的听者,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以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学生会意识到可资选择的方法,甚至可能对这些方法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当信息来到时,学生不仅能接受它们,而且能加以评价。”

批判性思维也包括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加以考虑,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许多问题不是靠个人的智慧所能解决的。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由许多科学家。甚至是多国科学家协作研究完成的。这就要求作为我们社会来来公民的学生具有集体协作共事的技能。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而且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能克服个人的偏见,既不钻牛角尖,也不人云亦云,顺从于多数人的意见。选些技能都是可以学会的。而最适当的途径就是通过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同书面表达能力一样,都是很重要的。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他需用清晰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他的发言要口齿清晰。合乎逻辑。而且在许多场合必须即兴发挥。讨论式教学有利于高水平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

(四)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现代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接受社会经验和文化,不仅是建立在简单的复述、记忆基础上的识记过程,不论是“同化――顺应”学说,还是建构主义的解释、都把学习者接受新信息的过程,视为一种主动地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一位学习者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他们是在环境与他人的影响下,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感觉、记忆、表象等等,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并积极地作出带有个人特点的解释。这种接受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研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也可看成是意义建构过程。或者“同化――顺应”过程。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对新信息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正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讨论式教学有利于这种资源的开发。

要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和功能,必须对它的适用范围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领域――高度一致的学科领域和高度不一致的学科领域。某些学科,如数学、化学、物理,它们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尤其是基础阶段更是如此。任何人都提不出明显可以怀疑的问题。相反,在另一些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它们中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存在着争论。这些领域存在着许多学派,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由此看来。在高度一致的学科领域,比较适合使用讲授法,而在高度不一致的领域,比较适合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讨论,学生能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形成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讲授的条件下,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在教师的直接控制之下。在讨论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不同了,一旦讨论开始后,他的主要任务是听、看或记下学生的发育。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班级和小组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班级纪律很差,学生中缺少骨干,一旦小组或班级讨论开始。就可能失控。这样讨论不仅达不到它的较高的认知教学目标,甚至连传授知识的功能也会丧失。因此从班级的条件来看。讲授法适用于纪律较差的班级,它至少能保证知识的传授。讨论法比较适合于纪律较好,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班级。

再次,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讨论,也依赖于教师的人格特征。良好的讨论,要求教师有民主、平等的精神,善于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心理氛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随便否定,要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来加深自己的认识。良好的讨论要求教师平时多看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甚至敢于同教师展开争论的精神。

在讨论的条件下,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控制降低,代之以学生自我控制。但教师又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讨论时,学生会向教师提问,教师应不应立即给予回答?发现学生在在讨论中离题,要不要立即把他们引导到正题上来?在讨论开始后遇到冷场的局面,教师应怎么启发学生打破冷场的局面呢?教师必须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因此,良好的讨论也要求教师机智地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的能力。

第四,对讨论式教学的局限性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讨论必须以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新知识传授阶段一般不宜采用讨论式教学。小学低年级不宜用讨论法。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和表达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内容不适宜于讨论。许多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技能需要大量的个别练习,用不着讨论。

要如期实现讨论式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功能,就必须采用恰当的课堂组织技术。

首先,必须在熟练掌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合讨论的组织加工,所确定的论题必须具有发散性特点。存在多种的解决可能,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如《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人定胜天”、“仓廪实知礼节”,语文教学中的“死海真的会死吗?”、“对智叟的现代评价”等论题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其次,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生成的问题,要具有敏感性,要通过筛选和提炼,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论题,从而推动课堂讨论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如一位地理教师在“讲气温和气温分布”这节内容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天当中,太阳热辐射值最高的时间是12点,但地球表面气温最高的时间却是14点,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虽然超出了初中地理的认知要求,但对学生理解陆地和海洋气温变化规律却有很大帮助。教师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善动脑,想得深,接着对吸热与放热的时间差问题,作r初中学生能理解的通俗解释,把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进一步推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教师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讨论情境,努力实现,教育的理性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沟通。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互动的最大潜能。

第2篇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学法。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点

在语文课堂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相比有着很突出的优越性:在讨论中能使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即时信息反馈,这样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因此,在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学方式,采用“讨论式”是很必要的。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

刚开始尝试“讨论式”教学,课堂气氛不热烈,讨论时学生都欠积极,甚至有的表现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想我教学《索溪峪的“野”》时,这篇文章是独立阅读课文,文章围绕“索溪峪的“野”描写了四方面内容,按照以往方式,四方面都讲解必然花费太多时间,同学听着枯燥乏味,于是,我决定采用讨论式教学,课前我向同学们提出了预习要求:“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么写出这种野性美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就预习目标展开讨论:“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最喜欢哪个景?四人随机组成一小组合作交流。”当时,甭说组成小组,就连一点声音也没听见。当我问:“为什么大家沉默不语?为什么不行动?”时,此时才有学生悄声告诉我,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合作交流。毕竟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常接触,现在让学生分组讨论是有点超前了。于是,我随机说:“你们最喜欢哪个景?找你最喜欢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可以自己概括说说,也可以找课文相应语句谈谈,或找课文相应段落读一读。”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了锅似的。有的说,有的画,有的读,我则有时参与有时旁观,适时引导点拔。同学们在讨论中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从浅显到深入。显然,这一节课我应用了“全班讨论”的方式进行了课堂教学,既解决了篇章长的阅读文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更多学生参与交流,锻炼了与同学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一般有“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当学生没有训练,还没有自行领导和自行进行讨论的经验时,采用“全班讨论”的形式最合适。这种类型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处理相互交流的技巧,以及学生在熟悉课题方面所准备的程度。看来我教学《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随机采用“全班讨论”的形式,有点“歪打正着”。然而,这正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要灵活运用各种讨论形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农村这种缺少教学设备的情况,单凭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向学生传授作文技巧,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那渴望提高作文能力的心的。于是,在作文教学中,“作前指导” 我常常采用了“全班讨论”,依照我设计的问题指导,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为“作文”铺路。而在“作后讲评”一环,我却常常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尝试着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着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第十一册第五组单元是学习关于鲁迅的作品,本组课文有一个学习要求: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遵照教材的要求,在指导学生学习《少年闰土》第一部分“初识闰土”时,我让学生充分认识闰土的样子,了解作者用外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之后布置作业,进行仿写:用一段话描述同学外貌。在批改作文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能写出同学的特点,于是,在“作后讲评”时,我先让同学们明确依据:请同学回顾习作要求,分条展示于小黑板上。再剖析典型:请同学朗读“佳作”与“病作”, 请大家相互猜猜说的是谁。在朗读与猜猜的过程,同学们思维活跃投入。其间,要求同学们依据黑板上的习作要求,对所听到的“佳作”与“病作”进行对照、衡量,看是否达到要求,并讲出充足的理由。彻底让同学们知道文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接着让同学们互批互改: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当讨论进行中,我一个组一个组地去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一个组一个组地评价他们的进步。最后,去“病作”成“佳作”, 要求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立竿见影,讨论后,同学们修改好的作文几乎每篇都成了佳作。由此可见,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讨论式教学师生课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讨论课题,指出注意事项,布置一些阅读的参考资料;每个学生都应按照要求,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这样,才能把“讨论式”教学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讨论式教学法必须掌握的几点基本功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时,要组织好课堂上讨论,除了要灵活运用各种讨论形式,还应掌握好以下几点基本功。

1、揣摩功。课堂讨论中首当其冲的因素是“提问”,那么,教师应在什么地方提问呢?教育家叶圣地陶先生说:“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也即是中心问题。所谓揣摩,就是思考推求之意。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要在教学重点处设置疑点,在规律性的问题上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知识程度,这样,我们提出的问题就能揣摩到学生的“不易领会处”,就能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2、点拨功。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难度的话,那么学生的思维、意志、情感就得不到磨练,怎样使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面前认真思考,热烈讨论,又不使讨论滞塞不前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能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功。例如,一个学生在回答我提出的“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时,用文中语句说:“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显然,这种回答是表面的,没有概括到作者运用的方法。但我在肯定的同时点拨他说:“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时,那位学生说:“排比、拟人”。于是,我顺着思路深入地追问:“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地说:“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对,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方法,通过最不经意的日常生活的枚举,让我们体会到时间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在绝妙的点拨启发下,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了。

3、诱导功。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课堂上,几十个头脑在思索,各有各的见解,应怎样相机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深入讨论,使课堂讨论能围绕中心问题深入而又不离题呢?这就要我们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诱导功。如学生讨论《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第二次是怎样反击楚王”这问题时,有位学生突然提出:“晏子在反击楚王时,为什么在他说话之前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完后还故意笑了笑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面向大家说:“这位同学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既然晏子已经知道怎样回答楚王了,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而要先装着很不难的样子呢?”刚刚疑惑不语的情景霎时转为议论纷纷。引导大家议论思考后,有一位学生胆怯地说:“我想,晏子可能是怕楚王发火?”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问道:“晏子为什么怕楚王发火呢?”学生若有所悟:“这是因为他要出口的话是讽刺楚王的”。我顺水推舟的说:“因为他要出口的话太尖刻了,怕楚王听了生气,所以他要装作很为难的样了,那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恍然大悟:“晏子是想要楚王催他说,允许他说”。看,由于我的随机应变的诱导,使学生终于明白了晏子装着“很为难”的目的。这样,晏子那能言巧辩的形象在课堂的讨论中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虽然传统讲授式教学对知识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缺陷也越来越明显。第一,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师生间、学生相互间缺少交流;第二,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发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理性思辨的能力;第三,课堂评价和成绩考核方法落后,长期沿用“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较难实现大学英语培养目标从“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的信息”向“用英语交流信息”的巨大转变。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

二、大学英语教学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讨论式教学法是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对应的概念。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将“讨论”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及学生课前的预习与思考,课堂上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辩驳的教学互动状态,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理念自然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所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

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有:第一,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平等、尊重个体意识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上课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仅被当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而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就问题进行平等对话,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体意识会得到应有的尊重。第二,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践、研究、创造,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法。在讨论式教学中,每个人都是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知识的参与者,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潜能得到发挥,在就问题相互质疑、共同探讨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技巧、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培养和提高。第三,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法。讨论必然会打破课本知识的框架,促使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更深入地探究理论知识和更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同时,充分讨论也会打开每个人的心扉,使每个参与者都学会理解别人并实现心灵沟通。

(二)讨论式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

当今的英语学习,对于英语听说能力和有效交流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而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讨论式教学法。这是由讨论式教学法自身突出听说能力培养,注重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客观特点决定的。同时,当前的大多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都非常重视课程各个环节的讨论,要求将讨论式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之中。

(三)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的诸多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导致许多学生疲于应付老师,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最终,难以或根本无法以目的语言的习惯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而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开展讨论式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开放,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较持久而活跃的课堂气氛。

(四)讨论式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要条件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较之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其更有利于改变学生先前养成的在应试教育中应付书面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灵活、得体的交流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应该遵循讨论式教学的要义,科学组织好准备阶段、讨论阶段和评价阶段等教学环节。

(一)准备阶段

在讨论式教学中,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课堂讨论质量的优劣,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两个方面。

教师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设计讨论主题,这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主题设计中,应注意主题的具体性、准确性、启发性、适应性、兴趣性和开放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主题的设计。其次,教师应针对讨论主题给出参考资料目录及获取途径,这是学生课前进行准备的重要保障。参考资料应包括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原始资料、拓展阅读资料等。再次,教师应根据讨论主题的难易程度,以面谈、QQ群讨论、微薄、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教师应根据讨论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分组非常必要,每组成员的数量及其英语水平应均匀分布,以促进组内成员的相互帮助和各组之间的有益竞争,每组以6~8人为宜。

学生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根据讨论主题和参考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并拟定讨论提纲或发言稿。

(二)讨论阶段

课堂讨论是整个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即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一味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行事,不做学生发言的裁判,但对学生讨论时表现出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针对讨论主题作必要的分析说明和适当引导。教师可以讨论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并提供多角度思路,从而引导讨论走向深入。第三,在课堂组织方式上,应根据讨论主题适时变化。如就人数而言,可选择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和先小组后大组讨论等;就讨论方式而言,可选择辩论式、咨询式、情景式和换位式等。

(三)评价阶段

在课堂讨论后,教师应对讨论作出归纳与评价。在评价中应充分鼓励学生,对学生的独到见解予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趣。通过归纳和总结,讨论的主题得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得到增强,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楚地指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斯蒂芬·普瑞斯基尔.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第4篇

讨论式教学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组织或参与下,学生集体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通过讨论式教学,能激起学生扩大知识视野的欲望,为了做好讨论准备,他们要围绕论题阅读大量的书籍,收集大量的资料,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进而对课堂讨论中所论及的论题的论证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讨论式教学法着力于发挥学生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相互作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的实质就是自身的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受教育者去进行这个过程。讨论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过程的积极进行。讨论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谈提供了场所。他们在讨论中可以发现别人的思想火花,从而启迪自己的思维,产生共鸣。这种由讨论一石激起的浪花,由于它的持续进行,浪花形成波澜;一石撞击出来的新观念、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同收获。在讨论式教学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民主的,这就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讨论和争辩,就可以识别正误、即辨是非,改正错误认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日常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中存在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仅仅在课堂上提供一些材料或实例加以说服,难以奏效。他们看问题往往是"客观"的,是"尊重事实"的。实际上,他们观察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不科学的,思想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成了学生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提高的障碍。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观察问题的科学方法,就要在讨论式教学中注意体现方法论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如讨论"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课题时,我们不回避建国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曾走过曲折的道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使学生看到远大的前途,正确对待革命道路上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从而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与分析获得真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第三,讨论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口头表达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完成"四化"大业的主力军,因此学会科学的自学方法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自学是学生获得真知的一种主要途径。由于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准备和发言,促使学生学会自己看书、摘录、剪贴、写发言提纲、积累资料、翻阅参考书等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积累知识、扩大知识、整理知识的一套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克服胆小怕事、不敢和不善于发言的缺点,使学生学会说理、能言善辩,这对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搞好各科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第四,讨论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变教为导,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自愿地学习。学生懂的,教师不多讲;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少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组织好小组的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大家合作来完成,以达到交流合作的目的。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去读、去悟,从而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对于学生所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指导、点拨,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在学生汇报时鼓励他们谈体会,说真话、实话,充分肯定欣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互相欣赏、互相接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五,讨论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复杂的问题,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浪费了课堂时间。

2.选择合适的课堂讨论方式

目前思品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三种,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课堂的情境,课时的安排,灵活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给同学以启发,不要让一些同学变成观众,也不要让讨论变成了教师组织的同学聊天时间,最后起不到效果。

3.教师要精心拟出讨论题

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论题要具有代表性,选准切入点,有梯度,有层次,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

4.选出代表发言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学困生"发言,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另外,学生代表在发言时,教师应提出要求:必须运用书本中的思品术语,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

5.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简短的小结

第5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组织形式 程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97-01

一段时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讨论式教学法,下面就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几点经验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讨论式教学法的组织形式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我在尝试讨论式教学法时,首先在座位的安排上打破了以往两人同桌的形式,而将课桌摆成长方形或圆形六七个同学为一组坐在一起,每个小组选一名主持人,提前进行培训,在具体的问题讨论中老师可将有关课题或小问题,以卡片的形式发给主持人或打在投影上,每个小组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这样的组织形式好处有:(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那些平时不善于交际和不善于学习的学生都组织到一起,投入到了积极的学习中。(2)营造了一个使学生的思维自由漫游、活跃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发表意见,进行讨论。(3)可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和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优良品质。(4)主持人的组织工作,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 讨论式教学法的程序

1.问题的设计

进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先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小课题或习题的选择。根据课本的重点和难点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教师可针对性地选择一两个小课题,通过这些小课题的研究,能够展示出一类知识或一种方法,起到知几点,通一片的效果。其次,小课题的设计。设计小课题时,要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既要注意课题的广度,又要注意课题的深度。设计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入手。深度,指学生可以用不同角度对知识、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但也要注意问题的提出要适合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有言可吐,有话可讲。在问题的设计中,要注意课题的针对性、典型性和发散性。设计好的问题,可写在卡片上或打在投影上,上课时学生一目了然,既节约时间,又增大了课容量。

2.问题的讨论

教师出示课题以后,为使题目变化得比较明朗,可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列出几个子问题或设计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效果更好。(1)子课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教学“运动追击问题”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如何?追击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在物体相遇时,运动状态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根据哪些规律建立方程?这样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获得成就感。(2)设置一定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强化理解、加深记忆。例如,在进行“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问题研究时,我根据历史事实,再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忽略摩擦力这一次要素的前提下,物体运动和斜面逐渐变长,以至变成水平面。在这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线路越来越长,最后将沿原来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从而推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再现历史情境,学生好奇,充满兴趣,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听学生的推理过程,了解他们的分析方法,留心讨论的疑难点,捕捉来自学生的观点,观察学生的动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把握好时间。

3.问题的回答

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紧扣主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分别由不同的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尽量活动起来,或演算、或推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既看学生的正面理解,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误区;既要看常规的解题思路,又要注重解题的技巧和途径;既看结论,又要注重学生的解题过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的做法是“说”“写”并举,正面观察。“说”,就是请同学阐述解题过程和思路;“写”,就是黑板演示。

4.问题的延伸

通过学生的回答,利弊已显现而出,这时可请学生给予评价。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矫正,引导大家交流经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找出走进误区的根源,总结解题的规律、技巧,将把集体的智慧融为一体,共同提高。

第6篇

        一、为什么要实行讨论式教学

        所谓讨论是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面对讨论式教学即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下,或分小组或全班围绕教材中的重要问题、疑难问题各抒己见,对问题达到正确的、明朗的共识,实现知识的掌握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注入式教学,即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灌。学生对教师是盲目听从,对知识是被动接受。实行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克服以上弊端。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对知识变以前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主动研究、主动接受。然而多年来,教师们经过努力总感到启发式教学虽在一部分学生身上见到成效,却在另一部分学生身上成效甚微,认为这部分学生总是启而不发。其实原因不在学生身上,是因为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仍继续采用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方法,有的甚至一问一答、一问到底。一堂课,被抽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少数,多数学生无事可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一面虽使用了启发式教学,一面却死拖着传统的问答式不放,没有做到面向全体,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启发式教学再配合使用讨论式教学,就能扩大启发式教学的战果,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真正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索与研究,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当然,实行讨论式教学还有它独到的功效和作用。

        1.实行讨论式教学能解放学生思想,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讨论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想不受压抑,思维不受局限,放开思路大胆独立思考,不怕出错,学生从开始的敢想敢说,逐步发展到会想会说、有所创见,学生的个性得到开发,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2.实行讨论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旧式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总处于旁观地位。而实行讨论式教学,可以使这部分学生由学习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人人动脑、动口,独立思考、积极发言;个个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索与研究,在探索、研究、实践、运用中获取新知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将来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行讨论式教学

        1.实行讨论式教学要认真钻研大纲,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正确选择讨论点,设计讨论题。

        (1)要围绕教学单元训练重点选择,设计讨论题。

        (2)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讨论题。

        (3)围绕学生不易弄懂的问题设计讨论题。

        (4)围绕学生理解上出现严重分歧、有争议的地方设计讨论题。

        2.在讨论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讨论方法。

        (1)根据讨论题目,确定讨论小组的大小,讨论人数的多少。可二人小组,四人小组或更多人一起讨论,也可自由讨论。开始实行讨论式教学,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意见还未养成习惯,可多采用同桌二人讨论,以便讨论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逐步扩大讨论小组范围,增加小组人数,培养在较多的人面前发表意见,开展争论的习惯。

        (2)讨论前使学生明确讨论题目的要求;二要明确题目所针对的教材内容。

        (3)有的讨论需边议边动手在书中勾画出答案,可以让学生边议边勾画。

        (4)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组讨论情况,对开展讨论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当点拨、启发,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

        (5)要正确把握讨论时间,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不让时间过分宽松,学生无事可做,时间白白学学浪费。

        3.要正确对待学生讨论结果。

        (1)讨论结束教师抽各小组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议,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2)对知识性问题,必须确定一种明白的、正确的答案,决不能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给学生造成模糊、知识混淆。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三、实行讨论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切忌出现讨论题目不明的现象。

第7篇

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广阔而灵活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各抒己见,在遇到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每一位参与者平等的机会解释自己的观点,最终通过类似头脑风暴的形式达成共识。这样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在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化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听取小组汇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出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讨论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开展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不能管得太死,把讨论式教学变成披着讨论外衣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又要注意放开的“度”,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变成了“放羊”。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日常经历,找出贴近学生生活而学生又感兴趣的事物或者问题,了解学生想在学习中知道什么、发现什么或是其他的感知与想法,不能脱离实际,搞“空中楼阁”。以小学四年级科学《花的构造》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上课前,可以先了解学生在平时比较常见的或学校里种植的花,最后发现学生对于油菜花和白兰花是比较熟悉的。课堂教学时带来这两种花给学生进行感知,再提出有关花的结构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认知,还有实物让他们观察,学生分组开展了热烈讨论,最后结合课本,得出了花的构造一般分为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和不完全花(缺少完全花中的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假设教师没有了解学生实际和提供实物供学生讨论,则学生很难理解花的结构,讨论效果自然不佳。其次是有的放矢,抓住本质。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时间控制能力不够强,为了避免出现讲完了课本无话可讲的情况,通常会采用“大包围”式的教学,什么问题都讨论,什么知识都细讲,还美其名曰“精耕细作”。这样漫无目的、囫囵吞枣式的讨论式教学,既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又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成功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聚焦,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讨论研究,才能获得真知并发展能力。

以《声音是怎样传播》一课为例,教学时有学生提问:“土电话为什么不能拨号?”这个问题已经偏离了教学内容,而且相关知识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时笔者采用了转移目标的方法,告诉学生这个可以在课后查资料去了解,这样就可以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有的学生问到“太空中能否听到声音?”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认识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道理。最后是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要认识到,讨论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在讨论时围绕中心的问题,杜绝离题太远或是冷场的情况发生。笔者在《两栖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讨论两栖动物的定义时发生了分歧,一些学生认为“两栖动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并坚持这个观点。对这个错误观点,笔者没有轻易表态,而是鼓励其他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就有学生提出了“鹅又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但鹅是家禽”的反驳。最终,大家通过讨论思考,再通过笔者的引导,明白了两栖动物是“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道理。

三、结语

第8篇

一、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人们在人类探索真理和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讨论,同样,讨论在科教文卫事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记载中都有国内外教育学者对于讨论的学习方法加以赞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曾说过“科学扎根于讨论”,讨论在中国摸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也作出不小的贡献。所以结合历史经验,将讨论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人才方面是重要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在讨论式教学中通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其综合观点来提高其独立性,还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下激发其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张自己的知识网,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对历史学者思考学习情景感同身受,再进行问题讨论时,精力肯定高度集中才能明确阐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观点的碰撞过程中,又会激发其想象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句话说得好“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

并且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针对学生情感或价值观提出问题要求其讨论时,学生都会对首先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评判,然后将自己认为对的方面展现给大家,对于有思想偏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强硬进行改正的情况下,讨论式教学在这时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师生之间感情。

二、大学思政课中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

(一)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在我国大多数大学教师中,虽然大多数的大学教师都有过专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很少,也就是说专业的培训并没有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并且,面对越来越年轻的师资队伍,更是缺乏长效机制。

(二)很多大学思政课教师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教学内容,侧重点在对知识的讲解上,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使思政课程成了应试教育。

三、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课程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重点还是在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方法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虽然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开展的,但更离不开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掌握学生的需求。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还应具有宽阔的知识面,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政课教学。以自己深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二)创新教学内容。在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中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了调整和添加,对教学内容,不再进行死板的规定和限制。教材也不再作为唯一的教课书,而是作为参考书,所以在课堂上的知识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书本知识上。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以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实事和从而引发的理论知识。将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政治和案例搬到课堂中来,再加上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时又学习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

(三)正确引导学生适应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讨论式教学的主题后,为达到预期效果,要引导学生做好讨论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是讨论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知识引导者,所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大大提高参与度,讨论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讨论的主体和基本含义,以便学生更好地查阅、搜集资料。

在课堂讨论中,在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兴趣相投的同学一起讨论,选择出一人为讨论掌握好方向和节奏,教师也可以时不时地进行引导,强调主题。其他小组成员可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出问题,由小组内同学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对于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还应加以耐心引导,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在讨论结束后,课堂结束前,老师和学生都应当进行总结。老师来总结课程的主旨和目的,并且对学生们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学生要谈谈通过这次讨论后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全新认识和收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学生应该在课下完成对讨论式教学整个过程的自我感知,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想法,还有对以后讨论式教学的期许。老师也应在课堂结束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在讨论式教学教研小组中进行探讨。

第9篇

教学对象为福建省某医科大学2007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甲乙两个大班,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乙班,共93名护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86名;对照组为甲班,共94名护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87名。两组护生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网络环境下《内科护理学》大班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讨论式教学,两组课时相同。

(一)教学准备

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内科护理学》为本科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必修护理专业课程,分两个学期讲授,教学形式为理论课和讨论课相结合。本研究时间为第一学期,即2009年9月-2010年1月,课时总数为88学时,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为15学时,分别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综合病例5次讨论课,每一次讨论课为3学时。教材选用尤黎明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该教室有联网计算机100台及多媒体设备1套,保证教师和护生各有1台可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学校计算机中心的1名教学辅助人员负责硬件设备的维护。教学前进行教学过程中所使用辅助软件和技术的准备及教师的培训。教师在首次讨论式教学时需向护生示范如何查找网络资源,包括校园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资源。校园局域网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精品课程网中的《内科护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的教学课件、视频及动画等。

(二)教学实施

讨论课采用网络环境下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设立主题。每一次讨论课,由主讲教师1名、辅助教师2名负责。主讲教师首先通过大屏幕投影仪播放课件,向护生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临床案例以及讨论问题。案例均来自临床一线,讨论主题一般为4~6个,主要涵盖该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医学护理前沿知识。

(2)搜集资料。护生明确教学目标和问题后,自己搜集信息资料,通过教材、教学课件、上网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等各种途径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思考和分析问题。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由3名教师负责,适时给予提示、督促,引导护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此步骤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护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3)自主讨论。护生独立学习探索、分析问题后,根据坐位进行3~5个人为小组讨论或网上讨论交流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听取别人的意见。教师对讨论、合作交流作出必要的指导和调控,鼓励护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护生深入讨论。

(4)归纳总结。护生经过充分讨论后,主讲老师选择部分小组护生进行汇报。主讲教师针对护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引导护生了解各知识点的关系以及掌握重点知识;适当联系临床实际,以提高护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情况,教师要求护生以个体或小组形式上交电子文档作业,由教师进行批改。

二、教学效果与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林毅等编制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4]评价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正性条目赋值为“5、4、3、2、1”,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在教学前、最后一次讨论课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集体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使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教学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表1),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表2)。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对照组护生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及总分高于教学前;教学后实验组护生信息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二)护生对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问卷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护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问卷主要涉及新的教学方法对护生的影响、护生对该教学法的喜爱认可程度、该教学法的优缺点等,共包括19个闭合性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在最后一次讨论课结束后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实验组护生对网络环境下《内科护理学》大班讨论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见表3。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有以下优点:(1)接触医学前沿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2)查找资料方便、可利用的信息丰富;(3)了解更多网上学习资源,提高课后自学能力;(4)做作业不用大量写字、节省时间与精力;(5)了解一些专业学习QQ群或论坛,加强平时学习交流;(6)培养上台演讲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7)有利于阶段知识的掌握,作业的布置能够督促课后复习。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有以下缺点或问题:(1)盲目查找资料,缺少思考、钻研;(2)多媒体网络教室问题多,如电脑配置低、网络故障等,浪费很多时间;(3)长时间对着电脑易疲劳;(4)对信息讨论分析不够,有些知识印象不深且不理解;(5)作业太多,对无电脑的同学负担重,做作业不够认真,且没有教师反馈;(6)老师指导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不够;(7)有些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查找并不熟悉。

三、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一)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护生信息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实验组护生信息能力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超过半数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护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班讨论课上,必须借助计算机、上网查阅文献资料,并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高效地提取和加工,无形中训练了护生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及自我管理能力。教学案例和问题主要来自临床实践,往往比课本更能吸引护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护理资讯,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生教学后自我管理能力高于教学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还不能肯定新教学方法优于传统讨论式教学法。

3.有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创新性思维及科研意识。基于网络环境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讨论临床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在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讨论时,要进行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与讨论,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性思维;护生经常接触到护理专业文献、最新观念以及争议性观点,增强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存在问题

1.教与学的软硬件环境不完善。在本研究中,护生反映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低,经常出现机器故障。由于校园网带宽限制,大量计算机同时接入网络,人均带宽严重不足,经常导致网速慢,影响了教学进度及效果。《内科护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大纲、教师教案、课件,课件学习拓展的资源有限,且缺少可供学生与教师在线交流的平台。

2.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护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技巧,提高护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5]。该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调查中护生提到,教师在思路上的指导和培养护生分析能力不够;有的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查找并不熟悉。部分教师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水平及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

3.护生对该教学形式适应性较差。开展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护生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同时要求查询大量相关知识,一些护生出现不适应的现象。43.0%的护生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不少护生反映面对电脑会感到疲劳,对于自制力较差的护生,上课容易开小差。研究调查显示,有10.8%的护生表示在上课时,不能克制自己在网上查阅与学习内容无关资料的冲动。

4.讨论式教学中护生交流合作活动减少。讨论式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交流平台,可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护生合作能力并没有提高,与预期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护生上网检索文献占用了讨论课大部分时间,用于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室的坐位设置不利于护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护生网上交流的平台不完善。

(三)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发展对策

1.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功能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保证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的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这需要学校增加资金投入,进行硬件基础建设,以改善教学硬件环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应该完善网络平台的建设,不断丰富和整合教学资源库内容。

2.提高教师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观摩、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该教学法对教师要求高,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建议学校建立相应的人事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