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跨文化沟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8: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跨文化沟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跨文化沟通论文

第1篇

摘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对于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中国商务人员要在国外寻求市场、供应商、合作伙伴、或建立合资企业,都需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商务人士产生往来,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对国际商务活动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不仅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相互之间的文化环境,并能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的主动权.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所引起的冲突,以及如何合理避免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的解决方法,即将矛盾冲突变为互相适应文化,学会在倾听中了解文化差异,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加强中外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进行文化整合与创新企业文化。

关键字:商务活动; 文化差异; 策略; 沟通

On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Abstract

In th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activities, cultures exert a direct impact on every aspect.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a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ies but a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Chinese managers need to seek the foreign markets, supplier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joint-companies. At this time, businessmen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s will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carefully about the impa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Meanwhile,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help our company adjust to not onl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finally w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markets.

The essay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e cultural barriers and conflicts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s : change from conflicts to adaptation to the new culture, learn to know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istening,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build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each other, enhance cross-cultural train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rs, create new culture of a company by integrating different cultures.

Acknowledg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ed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Tao Lixia, who has made a number of corrections, offered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improvements and provided insightful comments. Without her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been as it is.

第2篇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94-02

仲高先生长期在新疆社科院工作,潜心研究西域艺术多年,成果丰硕,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他又推出一部厚重大著《西域艺术通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这真是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

该书由分导言和十章(最后一章为附录),导言界定了西域艺术概念、基本特征、研究史及课题研究的宗旨、方法。以下分章具体对西域艺术生成的文化因素,发生机制,史前人体装饰、彩陶、女性雕像、岩画等遗物的文化功能,绿洲艺术、草原艺术和汉文化不同类型(龟兹乐舞、于阗画派、动物纹样、石人鹿石、汉锦唐绢以及建筑艺术等地区性的主要艺术形态)等,对诸如西域艺术主题、母题、形式、流派、审美意识进行了详细描述与深层剖析。而后该书又对西域宗教(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艺术主要形式、主题、流派、嬗变等进行了详细阐释,对近代城市艺术,如话剧、歌剧、漫画、歌咏以及艺术教育等走向现代性艺术进行了具体论述。最后,还从东西文化视野和西域诸民族文化关系探讨了西域艺术从摹仿、借鉴到创新发展的规律。刚展卷欲读之时,还对这样一个大题目作者如何把握感到惴惴不安,待披文入情不久就深感美不胜收。个人觉得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该书作者显然是有意识地采用跨民族、跨文化的多维理论视野,这一选择非常契合其课题所涉猎的广泛领域。该书的作者刻意求新,由于该课题的题中自有之义是中西方多元文化交流,而多民族聚居多学科荟萃的复杂研究对象,其又决定了作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必然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互阐互释,线索纷繁。作者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他基于这样一种自觉认识:作为东西文化交汇处的西域文化艺术本身具有无可争议的可比性,而只有进行这种多重比较互阐互释的论述方法才有可能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一方面,东西文化和多民族文化是西域艺术赖以生成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民族及其宗教、不同艺术形式本身又都有互融互渗的特征。因此该书在综合、整体的研究中运用跨文化研究是必要和必然的。因而书中除艺术学、文化学本身理论外,广涉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神话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心理学等理论,使西域艺术所具有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内蕴得以阐扬。书名冠之以“通论”当非虚语。

其次,该书力求系统而全方位地把握西域艺术的综合性形态。西域文化是由多元格局构成,是一个历史文化观念,又是地域文化概念,如同作者在书中所概括的,因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法制度的多维并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领域,西域文化不能不属于一种复合文化型:“西域是多民族活动之域,多种文化在此撞击、融合、回授,因此西域文化是一种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多元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中国地域文化。”(第19页)于是作者将其分为南部绿洲农耕文化、北部草原游牧文化及屯垦文化三大类型。从而在一种整体格局的把握下,对这三种类型的文化及其源流进行由总到分的细致梳理。下面分章节所论,就构成了整体特色之下的不同点。像绿洲艺术中的诸乐舞,以往被人们误认为是单纯的佛曲,作者纠正这一偏颇,而将其娱神娱人功能结合起来考察分析(第197-198页)。如其中最负盛名和最有代表性的龟兹乐舞,苏祗婆这一北周时期人物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占有重要位置,龟兹舞其实也分为多种,仅就其“拨头”说:“此舞原出自拨豆国,后传入龟兹,又由龟兹传入中原。”作者还论述龟兹乐舞“双向回授”特征,注意到“龟兹乐舞中使用的不少乐器也并非完全是本土乐器,而来自周边民族,笛是羌人带入西域的,羯鼓则是月氏人的乐器,为龟兹人接受成了龟兹乐器。龟兹乐舞早在汉代就曾摹仿、借鉴了汉族音乐。……龟兹乐舞向东传播时也成为诸如《西凉乐》摹仿的对象,《通典》就认为《西凉乐》是‘变龟兹声为之’。”(第502-503页)在书中这样的论述很多,可谓点面结合,多层次多维度之间的逻辑次序非常清晰。尽管相对来说新疆的出土发掘工作相对滞后,但是该书所利用的出土文物资料还称得上是林林总总,相当丰赡。

在全方位地把握西域文化特征时,书中尤其关注西域艺术中不同类型的特定艺术门类特点。如在“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游牧民族文化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前提下,作者论列草原造型艺术,认为“草原造型艺术都是复功用性的”,从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人风格的动物纹样、鄂尔多斯风格的动物纹样到岩画石人无不呈现出复功用性,其具有民间性、一些类型有象征性和代表意义。而且,这些动物纹样还有从功能性到实用装饰性的角色转换。(第248-267页)读者至此可以在取得宏观印象后,具体而微地领略西域艺术的一个个微观层次。

其三,就是该书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广博新颖,针对性强,而涉及的各种材料异常丰富,洵为功力之作。该书因为课题本身的综合性和广泛性,作者尽力大量吸收了国际与国内多学科的理论成果,不仅文化人类学著作,诸如考古学、艺术学、美学、文化学、边疆史地学等等理论,在书中也是随外可见。作者的思想非常活跃,像分析彩陶,运用了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的母神身体象征理论;分析绿洲艺术、屯垦艺术,运用了M・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节理论;分析西域先民图腾信仰和原始仪式,运用了爱弥尔・涂尔干的宗教理论,等等。而且,作者往往不是一般性地运用这些理论,而是将其与当下的研究对象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延伸了理论。如分析科尔克孜这一草原民族民间图案中色彩这一重要表现手段成因时,作者又没有停留在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的理论上,而是将其与游牧民族对于色彩的审美感知特征结合起来,注意到这些民族图案中红、绿、黄、蓝、黑、白等是基本色彩和主色调:“游牧民族为什么偏好这些色彩?不能排除视觉的影响,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秋叶、黑夜等每天都迎入眼帘,形成视觉冲击。但在色相对比中(一般是在色彩的冷暖色感中形成对比),由人的生理特点及情感和经验等诸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伴生反应主要是人的感官对色彩冷暖的刺激。在草原民族的图案中常常形成黑与白、红与绿、蓝与黄等色相的对比。……饱和色成了他们最喜爱的颜色,无论它们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在游牧民族中,以某一种饱和色的视觉感觉转换为情感、经验感觉的通感是存在的。”(第302-303页)这样,读者不仅对科尔克孜图案艺术及其成因有所了解,还对于其他游牧民族图案艺术特点及生成的“所以然”有了深刻认识。

第七章《西域宗教艺术解悟》(第365-431页)似乎是该书的一个重头戏,其中论及萨满教艺术的审美迷狂,可以说看得出是作者擅其胜场全身心结撰的得意之笔。作者不仅在别的章节中论及与萨满教造型相关的岩画、石人、鹿石的功用,还如数家珍地在本章对本民族锡伯族的萨满教活动、萨满画、萨满歌舞、以及萨满教动物精灵等从物态文化到精神蕴涵,进行了全面而精当的描述分析,真切详到,宛若目前。

其四,作者讲究学术规范,注意搜求、吸收和引述相关的既有学术成果,而总是在研究的新起点上力求出新,而带有自己的原创性。如某些墓葬出土的虎纹圆金牌曾被错认为是塞人的,而作者强调这实际上是车师人的:“它们与塞人奔跃咬啮状的狮形纹样是不同的。……”塞人作为猎牧民族,塑造的动物形象有明显的巫术目的(第125页)。又如,作者也不是人云亦云地赞同那种认为原始人人体装饰是“为美观”、“最能揭示装饰艺术本质规定性”的看法,而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属:“基于原始思维的功能性活动,往往伴随着巫术操作过程。”(第135-136页),这样以下论述的彩陶、女性雕像、岩画等都有了一种更加求真求实的依托,从而能与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论相沟通印证。

并且,作者研究的技术规程上也很讲究学理性。书别关注国内外同行在期刊上发表的前沿性成果,引述时都详明地标注出了出处。像论及西域北部游牧民族文化特征时,就引用了美国学者朱学渊《论欧亚草原上的通古斯族》和满都夫《人类学本体论与蒙古族文化艺术源流》等20世纪末新近发表的论文,在把握最新研究态势,充分吸收同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作者才能够高起点、高质量地著书立说。这种朴实、科学的学风很令人钦敬。

值得称道的还有该书那些精美的图片,显然也是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细心组织而成,数量达到近百幅之多,其中有不少是由作者同事祁小山拍摄的,具有学术上永久的保存价值。这些大多属于难于见到的图片简洁扼要、制作精美,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图文并茂、相映成趣的审美效应,使得学术内容能够得以直观形象的理解,同时有说服力地增强了该书的实证性,且又有助于读者能对于西域艺术尝脔于鼎,管中窥豹,得到一次次清新愉悦的审美享受。

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21-04

一、商务英语在高校的发展

第十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标志着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主办的两年一度的全国高校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已走过了20个年头。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由学科前零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中期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理论研究的混沌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理论研究的觉醒阶段(1994—1998秋)、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1998—2006)发展到目前理论研究的深入阶段(2007年初至今)(林添湖,2008)。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62所高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这些高校覆盖了中国所有高校类型,诸如:综合院校、财经类院校、外语院校、医学类院校等。商务英语专业已由目录外试办专业进入国家基本目录专业。专业的确立、发展与成熟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研讨会明确提出了开放经济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理论(Needs Analysis)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奠基石”。Brieger(1997)认为商务英语需求分析应着手于识别学习者所需求的一般语言知识和特殊语言知识范围及一般交际技能和专业沟通技能。Brain(2001)提出没有考虑学习者需求的英语语言课程设置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如何更好地顺应时代需求和市场需求,挖掘专业发展潜力,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紧贴社会需求,本文作者对陕西和其他省一些地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关于用人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以期能从中得到启示,更好地改革高校现有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毕业生,满足市场需求。本次调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商务英语目前在地方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情况?②商务英语目前在地方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情况?③企业对于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和毕业生类型的看法?④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能力需求?⑤企业需求调研的启示?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西北工业大学EMBA2011级1班学员及MBA2011级1班学员和部分现在不同企业已工作三年以上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往届毕业生。EMBA和MBA班的学员绝大部分来自陕西不同的企业,其中也有部分来自其他省份,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所在企业的高管和中层负责人,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了解颇深,他们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一部分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往届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的参与是想从他们的角度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共有39人来自20多个企业参与了这次调查。这些企业是:金鹰商贸集团、华科体育福彩、北京化工、建设银行、西安世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园、建筑集团总公司、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旅游集团广瑞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三新农电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西北公司、陕西华远医药集团、贵州飞机公司、西安水务集团水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嘉兴思源箱包有限公司、幸福航空、陕西省进出口公司、西安电梯厂、西安润拓商贸有限公司、应用材料西安有限公司。

2.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定性分析采用访谈。以John Munby(1978)的需求分析模型、Hutchinson和Water(1987)的需求分析模型为指导,结合调查对象具体情况,作者设计了企业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问卷调查,成立了调研小组。为了确保样本性别比例、总体分布合适、均匀,根据文秋芳(2008)提供的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出EMBA学员6人,男性4人,女性2人,并分别对选出的学员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研和访谈,发现问卷潜在问题,诸如:措辞、顺序、难度等,及时予以纠正。2012年2月对西北工业大学2011级EMBA和MBA的企业高管、中层管理人员2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2012年8月对西安部分企业员工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往届毕业生1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这次问卷调查总人数共42人,访谈人数6人。

三、问卷调研结果及分析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问卷调查由19个问题组成,第一部分18个问题由7个单选和11个多选题组成,第二部分19题是开放式问题。在42份回收卷中,有效卷40份,男24人,女15人,1人未注明性别信息。调查对象的职务主要有:外贸经理、总经理、副总经理、人事部主任、部门主管、部长、业务经理、采购专员、总监助理等,EMBA和MBA学员中工作长达20年以上的12人,5年以上22人,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6人,主要是往届毕业生。问卷问题1、2、3、6组成第一分析组,主要统计调查对象所在企业性质、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原因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层次情况,统计采用SPSS v16.0,主要对頻数和百分比做了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对象覆盖了企业的主要类型,诸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合资等,国有企业相对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而言,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52.5%),也反映了国企在西部企业中的占有率。尽管如此,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仍占绝对优势(75%),回答了本次调研的第一个问题,商务英语目前在地方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很大,也充分说明了国有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而在众多需求,诸如:工作需求、员工培训、企业形象、产品促销等需求中,工作需求则成为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重中之中,占(77%),因此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是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首选。关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层次,在懂英语的技术人员、英语本科毕业生、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商务英语研究生等选项中,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62%)。因此,本科阶段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既满足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社会需求,还能顾及各个高校的师生资源呢。问题4、5、7、8、9、10组成第二分析组,主要统计调查对象所在企业商务英语交流形式、商务英语交流领域、商务英语交流对象、交流对象的英语层次、使用商务英语的场合和使用商务英语的频度。问题4、5、7、8、9为多选,问题10为单选。第二分析组数据告诉我们:企业对于商务英语的需求主要是书面写作(41%)和口头交流(33%),其次是商务谈判,占16%。商务英语的使用领域主要是商业领域(49%)和技术领域(29%),工程领域次之,占12%。交流对象主要是美国人(54%)和英国人(17%),除英美以外讲英语国家的客户比例已15%位居第三。企业打交道对象的英语层次主要集中在英语国家普通职员(42%)和懂英语的技术人员(40%)。使用场合主要是办公室(68%),商务英语的使用频度累计百分比达(72.5%)。这一组数据回答了本次调研的第二个问题,商务英语目前在地方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商务英语在商业领域、技术领域和工程领域等不同企业的广泛应用,是企业开拓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才能适应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二分析组多选题4、5、7、8、9调查结果位居前两项选项的示意图如下。

问题12、13、14、15组成第三分析组,主要统计调查企业需要毕业生的类型、高等院校开设商务英语的必要性、各类商务英语考试证书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问题12为多选,问题13、14、15为单选。分析数据表明:从企业需求角度看,高等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必要性无可置疑(97.5%),既有英语语言文学背景,又有其他相关专业学习经历(34%)和具有工作经历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32%)最受企业青睐。对于各类商务英语考试证书,受调查企业并非非常看重,认为只是锦上添花,取决于不同企业的招聘条件要求,认为完全有必要的企业仅占5%。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所有企业都非常看重,认为必不可少,选择很重要和重要两项企业之和比例高达72.5%。这一组数据不仅回答了本次调研的第三个问题,企业对于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和毕业生类型的看法,而且进一步说明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望,也说明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分量。问题11、16、17、18组成第四分析组,主要统计调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的员工工作能力的评价。问题11、16、17为多选,问题18为单选。问题18是关于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的员工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数据表明:企业对于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的员工工作能力并非非常认可,非常满意和很满意之和仅占17.5%。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企业选择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国际商务基本知识(46%)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某一专业方向体系的知识(29%)次数最多。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34%的企业都希望毕业生能具备日常沟通、商务活动口、笔译、做好文秘工作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综合能力。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集中在商务课程与英语语言课程充分柔和的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48%)和英语语言专业+相关商务课程(20%)。这组数据不仅回答了本次调研的第四个问题,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能力需求,即:目前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表明,企业对具备英语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具备基本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呼唤和渴望知识结构复合、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新兴的复合应用型专业,对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责无旁贷。多选题11、16、17调查结果位居前两项选项的示意图如下页图表所示。

问题19是开放式问题,调研企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要求。40份问卷有18份填写,22份未填写,根据填写情况,及对西安标准电梯有限公司蔺总、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蓝总、建设银行许总、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邹总等的采访录音整理和西北工业大学EMBA和MBA学员培训负责人黄老师的访谈笔录整理更进一步确认了本次调研结果,认同了企业对人才的以下需求: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商务场合的口、笔译能力、商务知识的积累、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等,而且企业也愿意与高校联合,提供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培养出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

四、企业实证调研启示

通过实证调研结果分析,得到以下启示:启示之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分级要求明确指出:“本专业学制四年,颁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获得语言类毕业证书,明确了商务英语归属于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项下,因此,英语语言知识与运用技能应贯穿于整个四年的学习过程。本研究分析总结的启示之一则是创建相对封闭课程体系+开放课程体系。相对封闭课程体系完成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三个部分的培养要求;开放课程体系主要完成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中的商务知识要求。由于商务知识模块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开放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课程体系可以是动态的、可置换性的。同时,不管是哪一个课程体系,都应包括《教学要求》中商务知识与能力模块中所要求的三门核心课程。这也吻合这次企业调研的需求,更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为什么说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三个模块一起形成相对封闭的课程体系呢?原因有三,一是这部分课程设置主要完成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部分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这部分课程必须包括《教学要求》中的9门语言类课程:语言学、综合英语、听说、阅读、写作、翻译、跨文化交际、商务交际实践和英美文学通论。三是这部分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学学位特色。那么相对性体现在何处呢?与单纯的语言文学专业不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封闭课程体系如何能更好和商务知识课程体系衔接,以期共同完成商务英语专业不仅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而且培养具有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商务课程与英语语言课程充分柔和的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很受企业欢迎(48%)也正说明了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怎么能够做到充分柔和而又能达到其语言文化特色呢?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法的改革将会架构起两个体系间的桥梁。根据各高校开放式体系的课程设置情况,编写和补充封闭课程体系的相关教材内容。将语言的学习和积累与商务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方面,北京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法的改革方面都走在了前列。教学法上尝试以内容为依托的内容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使语言技能的学习,通过商务语篇的使用,和商务基础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语言学习的特色和专业的应用性。当然了,融合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各高校的教学资源、师资情况以及开放体系的商务知识类型等综合因素。同时,如果条件许可,各高校可整合自身的资源,开设选修课课程群以满足不同模块知识的拓展、弥补不同专业由于课时限制而造成的知识欠缺或满足学生对某一模块知识的学习兴趣。启示之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者们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在措辞和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基于一个共识,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企业调研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应用型的多样化需求,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相对封闭课程体系+开放课程体系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各高校可根据学校招生的层次、学校资源优势、目标就业需求等综合因素考虑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课程体系的分析,作者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模块培养模式类型做一简要归纳:相对封闭课程体系+大商务课程模式;相对封闭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类课程体系模式;相对封闭课程体系+证书类课程体系模式;相对封闭课程体系+双学位课程模式;相对封闭课程体系+辅修学位课程模式;第一种模式大商务类课程指商科类学科基础课,不做明确的方向定位,培养了解商务知识的复合应用型通用英语人才。第二种模式的专业方向类课程体系可涵盖商科类不同的专业。一旦确定某一方向,课程设置将会相对稳定,相对封闭课程体系的教材内容也应相应融入一定比例此方向类商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语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商务,在学习商务案例的同时操练语言。语言和商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种模式中的证书类课程可包含国际国内的证书考试内容,如: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FA(特许金融分析师),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PA(注册会计师)等。前三种模式颁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证,授予文学学位。第四种模式的双学位课程是学生在拿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修完其他专业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外的课程学分,就可以获得双学位。第五种模式的辅修学位和第四种模式相似,是学生在修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辅修相近专业,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辅修国际贸易专业,只需修完没有包含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课程体系内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即可拿到国际贸易专业辅修证书,这样既省时又有效。课程体系的不同模式只是反映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模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模式在教学过程、评价监控体系方面也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当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模块改革也要及时跟上,因为实践教学是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应用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实践教学。

本研究通过对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全面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期通过需求分析对目前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了解社会需求,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增强高校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因此,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和学习者自身需求分析,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和建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Brain,G.Twenty years of needs analysis:Reflections on a personal journey. In Flowerdew J. & Peacock M.(Eds.),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3]Hutchinson,T.,&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Munby,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5]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林添湖.商务英语理论研究要义八则——漫谈商务英语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上海:第八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暨‘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2008[Z].

[7]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JK0293)

第4篇

[关键词] 九型人格;民族特质;企业文化;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F272-05 [文献标识码] B

一、九型人格的理论概述

(一)性格的解析

心理学上将性格定义为: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和行为模式。[1]行为模式是表现,心理模式是根源。性格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展形成的,小时候用来保护自己,长大后却遏制我们内在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九型人格的起源

九型人格于2500多年前起源于古代中亚地区,被视为古巴比伦的民间智慧。20世纪10-20年代开始在俄国传播,60年代智力心理学家完善了现代九型人格理论。1994年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BA课程后倍受推崇,成为现今最热门的MBA课程之一,风行欧美学术界、工商界,也被应用于心理治疗、司法审判、婚姻家庭等方面。[2]

(三)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框架

九型人格把人的行为原动力即能量来源划分为三个区域:心区、脑区和腹区。能量来自心区的人,行为方式以情感为中心,追求爱和充实的渴望。能量来自脑部的人喜欢搜集资料、谈理论。以腹部为中心的人脚踏实地,喜欢解决问题,看重事实,这就是九型人格里面所提出的三个智慧中心。

(四)九型人格理论的意义

九型人格是一门超越现代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从人们不同的注意力焦点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来分析和判断人的能力和力量来源、辨识其自我防卫的面具,从内在去挖掘自我潜力,对于提升沟通和领导力是一种最有效的工具。其意义包括:

1.动机导向。九型人格理论注重实践和实际经验。它描述行为,但不拘泥于行为,其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的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5]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栋住房起火了;1号完美型的人内心最怕出错,就会立即思考是什么原因起火了,是电线短路还是厨房着火?3号成就型的人更关注结果,就会立即行动:关掉电闸,找到灭火器,马上去灭火。

2.成长导向。九型人格认为人在身心舒泰和受压时的表现截然不同,九种基本人格形态在个体的具体体现上也有某些调整或隐藏,但人格本性不会真正改变。通过自我认识和目标调整,可以不断理解他人、完善自己,从而获得职场成功,家庭幸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民族特质与九型人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特性与企业文化

民族特性可以这样描述:“当遇到同一问题或同一情况时候,不同的民族常常会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又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民族特性也可以说是民族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选择特点”。[6]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崇尚的民族特性,所以企业文化的本源来自民族文化,特殊文化的熏陶和遗传,就决定了企业文化有明显的民族特性。以美国为例: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让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永远追求卓越;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一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创建学习型企业,面向未来等,这些都是美国企业基于其民族性而产生的关于成功的价值观。

(二)人格特质与企业文化

比尔盖茨是5号人格代表:在D5峰会上,有人向他提问,“如果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可以选择,您选什么?”他回答:“我在一生当中的任何时间,不管20岁,30岁还是40岁,都会选择做PC事业,我对它太着迷了,我甚至可以为了它晚些结婚。我认为人的大脑里都是软件,软件的魔力以及我对软件的信念是不会改变的。”

盖茨在计算机方面的才能无人可敌,他对理论着迷,喜欢研究逻辑,钻研复杂的事情,喜欢单独工作,没有时间限制;不必管理别人。他喜欢凭自己的智能、判断力、分析力来办事,不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善于策划而疏于行动。他逃避重复性工作;把焦点放在原理上,把人当成事物来研究,显得没有人情味。这些都是5号人格的特质。微软以盖茨的个性为核心建设的企业文化在雇佣具备高智商、强能力的人员方面做到了极致。微软的关键战略之一就是“发现那些懂得技术与商业的精明的人”,“人是微软真正的最大的财产。”[7]盖茨的理性思考、专注、执着都成为了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拉里.埃里森是3号人格的代表,他的名言是:“我并没有说要成为世界第一,我只是想超越在我前面的盖茨而已。”拉里处处喜欢出风头,他可以独自驾驶帆船去冒险,也可以买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并亲自开回美国。他对规矩漠视,看重结果,喜欢竞争,他说“我的成功就是他人的失败。”在埃里森眼里,成功是最重要的,有人这样说他:“他就像一台榨汁机,把人们榨干,然后再一脚踢开。”在甲骨文公司中,没有人能让埃里森一直满意,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他一生的抱负简单直接:成为世界是第一,以及,世界唯一。甲骨文公司的文化里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该公司的前销售副总裁曾表示;“为埃里森工作就像骑着老虎,不管路程如何危险艰难,你必须紧贴老虎背,如果你掉下来,老虎会把你吃掉。”

4号人格是最神秘的,有自己独特的品味,有个性而真实,神秘而有些自恋。苹果的产品,从MP3到iphone给人的感觉是时尚、炫、酷,所以乔布斯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苹果的工业设计水平高到让竞争对手吃惊,在苹果,公司所有人都要遵从设计师的思路。苹果的公司文化具有神秘色彩,有人说苹果更像一个宗教组织,所有的东西都很神秘。苹果公司总部的苹果商店里有一款对外出售的T恤,上面写着“我参观了苹果厂区,但苹果只允许我说这些。”4号的人非常敏感,同样,乔布斯曾说过,“艺术性就是洞察别人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所以,苹果大多数产品的诞生,没有小组讨论,没有市场调查,没有竞品分析,甚至不愿意“伸出一根手指来测测顾客需求的风向”――这是乔布斯多年来最喜欢的比喻之一。苹果公司甚至连一个组织架构图都没有,所有人都围绕乔布斯工作,公司内部设置了重重关卡和禁止入内的隔离区,一位前苹果员工曾说过:“在苹果公司里,没有开着的门”。关着门让人想到乔布斯的心门,4号的人大多数时候是孤独的,乔布斯是通过所有员工的劳动在与自己的幻想和智慧交流,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感觉空间。一位前苹果高管说:“苹果的文化是一种卓越的文化。这种文化让你觉得,你必须做到最好。你不想拖公司的后腿,你有一种强烈的欲望――一定不能让公司倒闭。因此,每个人都非常努力、非常专注地工作。”[8]

和苹果相比,微软在比尔・盖茨的统治下,以内部明争暗斗闻名于世。这说明,盖茨喜欢“适者生存”法则下的胜利者。这就是4号和5号的不同。我们也可以想象拉里.埃里森因为失去了乔布斯会多么寂寞。

华特・迪士尼是7号人格的代表,他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快乐。”7号的人对感官知觉特别敏锐,所以外在的丰富世界,总让他们觉得快乐又刺激。他们多才多艺,喜欢经历更多新鲜事,不喜欢悲伤。华特・迪士尼正是如此,迪士尼公司充分利用童话营销,将娱乐业发挥到极致。“我们应该生活在一个充满快乐的世界里。我知道现实不是这样的,但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在1955年迪士尼乐园的开张典礼上,华特说:“我们要把迪士尼乐园献给理想、梦和曾经创造了美国的艰难的现实,希望它成为给全世界的人带来欢乐和鼓舞的源泉。”迪士尼公司的文化里处处呈现出这些特质。

(三)九型人格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以上四家企业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倡导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民族文化里,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该人物的人格特质和核心价值观如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卓尔不群的话,企业必然成功。企业的文化必然以此人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成功一段时间。

三、如何适应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已然在世界各地扎根,应聘者如何更好地适应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如何在这些企业里更加高效地实现自我价值呢?

(一)准确评估以灵魂人物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我们所说的灵魂人物是指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人。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人物的人格特征,找出帮助其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再结合其成长经历和民族特质寻找企业文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拉里.埃里森为例,他是个雄心勃勃的冒险家,从不畏惧失败。“他教导我们,如果想在生命里做些大事,不要犹豫。走到悬崖边上,径直往下跳。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你的羽翼。”如果你也是3号,那你一定能够在甲骨文公司如鱼得水,如果你是9号或者4号,甚至谨慎的6号,那你将永远无法跟上拉里的脚步,因为这三种人格的行动速度都比3号慢太多了。如果你是1号的完美者,对于拉里为了抢占市场不顾产品缺陷,先推产品再改进产品的做法会忍无可忍。如果你是2号,会觉得把人榨干再一脚踢开是没有人情味的做法。所以,首先评估你的CEO是最重要的。

(二)准确评估其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性

除了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的民族性也不可忽视的。上述四家企业都强调永远追求卓越;让员工保持危机意识;一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等,这是美国民族性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平和的9号不喜欢竞争,那美国公司就无法成就你了。

(三)准确评估你对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自我评估是最困难的,因为很多人无法内省,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这必然导致无法顺利适应异质文化团队。这里包括三个步骤:一,判断自己的个性密码,确定你的本性人格及性格侧翼;二,判断你的性格与公司主导价值观的匹配度,如果对公司的价值观你有70%以上的认同度,就属于高度匹配,比较容易适应这家企业。如果匹配度在30%以下,属于低度匹配。70%以下认同度的应聘者不是一定不适应该公司文化,而是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原因让自己无法认同,并必须在学习相关内容作出调整后重新自我评估。

四、不适应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原因及反思

(一)不适应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原因

一名员工无法适应跨国公司的文化原因有三:不知道,不理解;知道,不理解;知道,理解,做不到。对于这三种员工可以解读如下:第一种员工是因为不懂东道国企业文化与人格特质、民族特质之间的关系而认同度低。第二种员工知道该企业文化的内涵,却无法理解。第三种是知道并理解企业文化内涵却根本做不到的员工。对以上三种人员应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

(二)人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此处论述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主要指来自其他国家的员工如何适应东道国企业文化的问题。企业应该充分实施人本管理,对三类员工首先加以甄别。对第一类员工,可以加强关于东道国民族文化和企业发展历程等培训,使员工了解并进一步理解公司文化的渊源。对第二类员工则要重点培训公司文化里的每个价值观是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盈利并不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原因,员工理解了,自然就接受了。对于第三类员工,企业应尽快从团队中清理出去,因为由于民族性或个性差异太大,容易成为给企业带来负价值的人群。对于应聘者,用以上方法自我培训和评估后发现自己与公司文化匹配度依然较低就需要放弃了。

九型人格工具的魅力在于准确分析未来雇主的无形资产,准确评估自己,并发现自己与企业的匹配度,高度匹配的企业有助于员工快速成长,而低度匹配度则可以帮助潜在员工选择放弃,避免用失败换取教训的职业经历,消除跨文化双向选择中的障碍。

[参 考 文 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9

[2]Riso, D.R., Hudson, R., Personality Types: Using the Enneagram for Self-Discovery [M]. Houghton. Mifflin, Boston, 1996

[3]裴宇晶.九型人格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述评与展望[D].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1

[4]帕尔默(美)/徐扬.九型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Palmer,H. The Enneagram: understanding yourself and the others in your life [M]. San Francisco:Harper.1991

第5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样性;保持;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0-05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都拥有自身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语言,甚至有不同的精神理念、不同的行为模式,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最终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现状。云南是国内最具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代表性省域。然而,多元文化教育却是我国以及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发源于美国,主张“教育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在族群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承认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内涵和实质”,其核心是不论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语言以及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尊重和理解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增强不同背景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较快掌握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态度与技能,促进社会的大融合。

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培养适应不同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技能。美国多元文化的存在与融合促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产生,并随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而不断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现状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学生群体的日益多样化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受到了重视。以处于美国中西部的犹他州为例,该州2011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中,少数族裔的学生占学校学生数的30.3%,比1972年几乎多一倍,预计到2035年,少数族裔学生数将占到美国学生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少数族裔的教师仅仅占到了11%,由此可见,白人教师将长期作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在以白人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只能说一种语言,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方面常常觉得困难:一方面,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背景知识,学校教育脱离少数族裔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这些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另一方面,教师又往往将少数族裔学生学业不佳归结为家庭环境差、文化缺失、学习习惯差以及缺乏学习兴趣等外显的因素,进而对这些学生报以低期望和低评价。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斯丽特(Christine E.Sleeter)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要提高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

于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采取行动,要求师范生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做准备。1972年,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简称AACTE)召开第一次多元文化教育会议,提出要使师范生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做好准备。到1980年,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在其报告中,强调了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标准的意义和目的,倡导所有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教师教学多样化的学生、实践教育公平的能力。从此,多元文化课程被纳入美国教育学院的必修科目。

(二)美国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原则理念

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是文化传承的有力保障。根据美国学者莱斯特(Leicester,1989:68)提出的:一是文化传统表现人类全体的未来,亦表现他们自己的未来;二是课程应是多元取向,避免反面的文化种族主义,也要避免反映刻板的种族印象。

因此,在多元文化教学中,美国学者莫雷和北野(Morey & Kitano)假定:(1)教学是为全人类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公平的教育,目标是增进各成员的相互了解,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价值与思考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让多元文化的学生在艺术、社会、工作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2)教育应追求真理的传播,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真实。提出用转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供解释、挑战,并扩展现行资料的视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观点,使传统的基础知识透过教育传递。(3)所有团体(包括文化、性别)有相同的理解能力。对于各种知识,所有团体的学生都有能力去理解,教室里所呈现的是一种学习、沟通、互动、获得、合作、竞争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获得知识、扩展视野。

由此可见,美国的多元文化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它不仅是教学的历程,更是教育理念的渗透,是追求公平、自由的教育。透过课程,培养学生更真实、多元的观点,提供学生与不同团体互动的机会,并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能力。

基于这些理念,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设置了名称各不相同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多数院校叫作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的学校也称之为文化多元论等名称,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种族、基本权利和政权;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范例;偏见和种族主义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探索自我的身份、意识和偏见;学习风格的潜在危险;语言、文化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理解学校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文化敏感性教学和评价;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等。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1.阅读交流反思

美国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阅读,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在这门课程里,老师根据教学进度,每周都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文化、多样性、偏见,公平与平等,背景知识,种族、权利,教室里的问题与多元文化,性别、语言和语言教育以及如何做一名老师等内容。学生根据主题,在课前完成阅读。课堂上,教学氛围轻松、开放,大家根据教授的主题,基于阅读材料形成各自的看法,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课后撰写相关的论文,进行反馈。

2.自传与比较研究

在多元文化的课程中,为了对不同文化有进一步地认识,教授通常会布置ABC论文。A论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根据自身文化背景来写自传。B论文是为他人写传记。这一论文是要求学生去了解他人,尤其是与自己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通过访谈、交流,为其写传记,在写传记的过程中,也是了解 “他”为什么成为现在的“他”,探索其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C论文就是基于AB论文的基础之上,对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不同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和理解其背后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

3.社区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这类课程常用的策略,学生在一定量的阅读与思考后,选择一个主题,深入到社区。与社区内的人建立联系,克服成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如走访学生家庭或者观察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有趣的点,发现总结在多元文化呈现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以报告或者影像资料完成多元文化的行动研究。当然,社区走访的成败与事前的准备密切相关。在学生进入一个他人的社区以前,他们需要了解社区的历史,以及一些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访谈,积极倾听和仔细观察。教师并对此进行指导,如怎样识别人际互动中的文化样式(Cultural Patterns),帮助学生制定探索社区的指导方案。在融入社区时,教师适时观察,记录学生的活动。在学生收获资料后,指导他们解释,了解其寓意,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影响。

这一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现状,思考交流多元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然后通过走访实践,真正理解文化,探索其文化的影响,从而达到理解与尊重的目的。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创造氛围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既要继承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又要防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既要顺应时代的变革创新,又要保持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当前文化的多元态势使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身在其中,如何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尊重不同文化,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成为新时代的使命。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它是一种观念或概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一个过程。”多元文化观的建立首先基于观念的获得,但是我们都知道,个人或者群体的观念或者概念的获得与改变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全社会或者说从学校这一学生生活的空间开始,创造多元文化氛围,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文化的意义,肯定自己的文化,进而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从而建立多元文化观。

1.重视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

在我国的教育中,只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被列入必修课程,而多元文化课程在云南的各级师范院校里都没有开设。没有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的老师也不会教育出具有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的学生。只有当老师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也才会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同时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特征,而不是被主流文化所影响,从而抛弃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因此,把多元文化课程放入教师教育课程中是势在必行的。先从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师入手,培养一批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育者,继而普及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当然,最好能把多元文化课程融入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中,从学校教育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能够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本地域与其他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形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2.创设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

除了设置多元文化显性课程以外,学校里也应该通过隐性课程为学生营造平等且充满活力的学校多元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创造应体现在学校形成了整体环境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学校的决策、学校工作人员的构成、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评估系统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理解文化,传承文化。

(二)建构区域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

美国多元文化课程给我们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经验。在构建多元文化课程时不仅关注课程的内容,更应关注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多元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重在真实,是提供全人类经验的真实、有意义的内容,以适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及他人的文化,同时也应引导学生觉知,对于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宗教及阶层的偏见,建立正向的态度,培养批判分析、协助思考、选择的能力。

因此,我们云南各级各类学校应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类别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把多元文化教学与内容融入日常的教学中。

1.重视学生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

基于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以现有的25个世居民族文化系列和东南亚文化系列,开发完整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构建以普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对其他文化的尊重。

(1) 尊重差异,加强民族语教学。语言是文化的显著标志,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区别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特征。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承载了鲜明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并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加以记录和传播。因此,尊重差异,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为民族地区的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开设语言文化课程进行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科普性知识的宣讲与传承。

这样一来,学生们也会觉得他们在学校中能学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和别的族群的文化内容,会对学校教育更有兴趣,也更愿意投入到学校的学习中。

为了保证民族语言的教学,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师范院校与民委共同协作培养民族地区民族语教师,或者给予政策倾斜,专门为民族地区设立民族语教师特殊岗位,支持当地进行民族语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多方联合,开发少数民族教材,开展双语、双文音像教材的编译制作工作,保留与传承民族语言。

(2) 加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除了民族语言的教学,民族地区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师生联动,开发校本课程。如针对家乡这一主题,面向小学生,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开发以“家乡”为主题的、建立在多元文化观基础上的民族校本课程。当前,关于这一主题,现有的课程内容多数是知识的介绍,如《认识我们的家乡》《保护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其实,多元文化课程观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阅读与交流,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形成多元文化观。

因此,在组织“家乡”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借鉴美国多元文化的“五个是否”理念来检验课程编排:是否有利于所有族群的学生的参与;是否促进课堂中多元文化或族群间的相互和谐发展;是否编排与学生族群文化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趣味性强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包括自身族群和文化知识在内的不同文化、族群的知识;是否将不同文化视角中获得的观点和结论呈现给学生,提供学生学习本族群文化和了解其他族群文化的机会;是否帮助纠正对少数民族族群的偏见和歧视。

在这一目标指导下,把家乡这一生存空间中的生态环境、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涵盖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收纳进课程,构建课程框架,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从这七个方面来认识与理解所生活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爱与认同,从而自发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除了知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民族在共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从而在尊重理解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多元文化观。

在课程构建中,学生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文化背景本身就是学习与教学的资源,民族学生生活的空间也就是学习的社区,通过表达、交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过程也就培养了学生统整知识,批判思考,社会行动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3)普及推广,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云南这一民族地区,除了设置专门的多元文化课程外,也可以在学校开设多元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广泛普及推广各民族的文化。如定期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从语言、文化、宗教、艺术、舞蹈、文学、体育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讲座。利用有利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多元文化实践体验教学,创建“多元民族文化素质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多元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系列实践活动,成立诸如傣族舞蹈、壮族体育、民族工艺、民族音乐等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团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亲自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观。

2.实施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教学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己通过现代媒体学习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打破时空的限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由地选择时间上网学习,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在初步认识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接下来进行文化体验。安排学生走访与观察社区,有效了解文化,体验文化。通过亲眼所见,不断刺激、感悟,了解其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好奇心与热爱,去学习文化所承载的内容,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其次,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个案研讨、行动研究、个人讲座等方法,激起学生了解文化的好奇心与欲望,进行跨文化的体验,通过积极参与融入文化中,感悟、体会其文化的特点。再为学生创造机会,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族群,而且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学生亲自上台交流他们的文化,使学生亲临其境,领悟其文化的魅力。或者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体验到的文化,交流讨论,从而充分理解文化所承载的意义。这样,通过获得某一文化传递的知识、体验其文化的内容、思考其文化的内涵,从而构建个体的文化观来实现多元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3.采取多样的多元文化评价方式

多元文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的学习过程。师生在不断地分析、批判、反省、讨论中达成共识,并建立起行动的方案。因此,其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仅仅以考试甚至是最后的那次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文化适应性教学理论对传统的智力测量及常模参照测验在多种族学校的应用持反对态度,认为“智力测量理论可以有效地预测学业成就,但无法有效地测试人类真实的智力。以主流社会文化参照团体的常模为标准,无法解释人类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对学习方式、注意广度、发展水平的影响”。

因此,美国的教学评价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报告、作品、观察等,测量的范围兼顾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这些教学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是一个多方位的过程,并非单纯的记忆,如果我们能从多方位设置评价内容,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课程中,应该通过笔试、报告、观察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还可以把评价的部分权力转交给学生,通过事先建立评价标准,让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性化的评价体制,我们的教育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元文化教育担负着多元文化普及与传播的使命,不仅应该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所有课程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念。不论是单独设置多元文化课程,还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观,都是极为有效的保持、传承多元文化的方法。在我国,尤其是在云南,在学校教育、师资教育和国民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实有必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并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追求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2,(9).

[2]刘启艳.当代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1,(2).

[3]吴声军.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3).

[4]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5]王丽娟.试析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8).

[6]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4).

[7]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温润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9).

[9]李美荣,郭宁,刘文静.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新疆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9,(5).

[10]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11]孟凡丽.文化适应性教学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9) .

[12]王鉴.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简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13]白莲莲.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14]Leicester,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England:NFER-NELSON.

[15]Morey,A.I. & Kitano,M.K.(1997).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 U.S.A.Allyn and Bacon.

[16]USOE.2011-2012 Educator Population Analysis[EB/OL].http://schools.utah.gov/data.

[17]沈小培.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第6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人的形象;“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0―05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极具特色的新兴学科,在其不算长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增进人类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和学习绩效。但就现阶段看,教育技术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学科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这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关于“人的形象”的认识有关。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展尤为紧密,它以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进步为动力,以研究人的思想觉悟为先导,以逐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支撑。然而,凡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都和人紧密关联,这包括研究计划的设计、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生成。可以说,任何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化都可以通过认识人来开始。

一 “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

1 什么是人的形象

人的形象指的是什么,首先必须知道“人的形象”中“形象”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形象”一词作了两种解释:第一,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第二,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第一种形象指向物,第二种则特指人。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人的形象的理解符合《现代汉语字典》的第二种解释,指人物的神情容貌、行为气质和性格特征。学术生活中,很多学者也对人的形象的学理性涵义做过研究,“舍勒把人对自身的概括称作人的‘自我形象’。”[1]进一步说,“人的形象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像或图式”,[2] 认为其语义色彩呈中性,没有褒贬好坏之分。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是“一种人生态度”,且它与人的概念、人的观念分属并不对立的范畴。石中英教授认为,“‘人的形象’是对人性假设为核心的关于人的观念性知识的勾勒”。[3]这种观念性知识是基于或深或浅的思考,这种“人的形象”是一种或暗或明的影像,“人的形象”存在于模糊的轮廓之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

2 “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

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4]“人的形象”是文化的核心,而“凡事皆孕于文化,凡事皆囿于文化”,因此,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不能真空于文化,教育技术的研究自然难以脱离“人的形象”这一质素的渗入。“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

首先,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需要“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特别学科,它的理论构建有别于一般学科,一方面因为教育技术学具有注重效用性研究的特点,现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理论多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直接原型。“教育学理论的建构需要‘人的形象’”,因为“教育学是一门直面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也同样是直面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学科,它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学习的优化和效果的提升,教育技术学理论生成也需要“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等的基础理论是教育技术学自成一科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唯一性。教育技术学需要依据“人的形象”来构建理论,因为“人的形象”和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存在对应的关系,有怎样的“人的形象”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技术理论,不同的教育技术理论其“人的形象”也呈现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能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一种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先导模式,它是学科理论形成之前的原始研究图示。

其次,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人的形象”。直接实践性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和理念,“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是教育的技术知识”,[5]令人奇怪的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理念和技术知识旨趣组成的“装备”却始终变革不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对实践干预乏力的现状。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是没有抓住“人的形象”这一根本原因。因为直接实践性和知识的技术性都只是学科层面的应然取向,“人的形象”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架构的实然原型,实践活动的运作取向始终被原始的认识图示支配,研究中“人的形象”是实践活动的精髓,立足人的形象,便以“本”之不变应教育技术实践的“象”之万变。现阶段,很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舍本求末的研究行为,大多是没有好好领析“人的形象”的价值。

最后,教育技术学的时代跃进需要“人的形象”。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时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更新提出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兴起的教育新形态革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时空和情感交流语境。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必须对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新语境下的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空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迁移提出需求。信息文化的形成也逐步生成了信息化时代下的“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的迁移需要在信息文化的推助下实现,也只有在文化模式下实现。一旦学科的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教育技术学发展相应的粗线条的社会地位和细线条的学术地位就会熠熠生辉,而作为勾画出这些线条的前提条件的文化其核心正是“人的形象”。所以,教育技术学新时代的跃进式发展需要“人的形象”,更少不了信息化时代的“人的形象”。

鉴于存在种种的“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我们将对其进行“解”和“建”的动态研究。

二 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批判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人的形象”隐匿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各种现象之中,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和提炼剥离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几种“人的形象”,分别是“技术人”形象,“理性人”形象和“经济人”形象。

1 “技术人”的形象

“技术人”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根深蒂固的人的形象。从上世纪的视听教育到本世纪的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形态从视听技术到多媒体技术再到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其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始终和技术联系起来一同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进步过程中,教育中技术一词的外延不断地得到拓展,不再仅仅指词汇学的名词释义,也不再局限于是探索教育学规律的动词范畴,而是延展到新兴的“形容词用法”,技术应用留下的技术痕迹是其形容词用法的“词源”,“技术人”就是在这种“词源”上直接架构的技术的“人”。“技术人”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新形态技术极度敏感,并且竭力追求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主张研究实践中一切问题的技术性解决的态度。

“技术人”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学习媒体应用的媒介技术,学习内容迁移的传播技术还是学习活动发生的设计技术等,它们的合理化应用都受益于“人的形象”的影响。尽管如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技术人”构想也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问题的技术性解决态度造成研究意识的狭隘,“就目前而言,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将研究重心与兴趣置于应用性研究”,这种应用意识往往导致“教育技术学界的学者们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研究并不积极”[6]直接造成研究的不均衡发展。第二,技术应用不注意科学语境,忽视与技术匹配的合法性环境。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技术的原生功能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发生扭曲。比如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研究出现一种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思路,其实美国的教育技术学技术理念并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实际,技术的应用阈值不相同。对技术的使用始终要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最值依托,以此寻求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相合适且合理的技术支撑的文化区间。第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目的性成果为导向,指向研究的直接成果,秉承“报喜不报忧”的成果意识,而将技术应用产生的“技术垃圾”扔在应该解决的“问题集”之外。这种技术硬式应用会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引来意想不到次生灾害。

2 “理性人”的形象

“理性人”的形象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曾经也长时间的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前提”。人是理性的动物具有高级认知能力,“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普遍‘类特性’”,“理性的人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3]。故而,“借助于理性和理性知识,人类就能不断深化认识,把握和重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7]然而,理性的人也常常与功利,形而上学相联系。

“理性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具理性的深入人心,教育技术学将人理性的认可蜕变到工具理性的认识,人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一种能够对外界进行劫取和拷问的占有式主体,因为工具理性就是一种只关心物质利益而不关心价值理念,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形式合理性’”[2],造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困顿。第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程序化,亦步亦趋于已有研究模式。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统一的、不变的、确定的,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理性化过程,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确定性活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遵循这样的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中形成固定的范式和模式,其结果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第三,理性的强大使人们自我膨胀并相信我们可以对教育进行乌托邦式的设计,实现教育的彻底革命,可以对任何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理想化设计,为此教育技术学就领地问题和相近学科时有冲突,且不论冲突谁对谁错,只要发生冲突就可见自身的轻佻。可见,理性自身的强大并没有使教育技术学研究开展走在“理性”轨道上。

3 “经济人”的形象

“经济人”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首次完整表述出来的,它强调“人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行动”,后逐渐完善发展成为“建立经济模型的基础”[8]。追求利益或者说效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人”形象的最本质的特质,这种特质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第一,存在于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中。南国农[9]先生主张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为目的,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美国教育技术的绩效观点的引入也是学科理论的一次经济意识的拓展。第二,存在于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中。一方面,普通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媒介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致力于减少知识传递的通道,缩短传播的里程,降低传递过程中干扰始终遵循“传播路径最小教学效果最理想”的“经济观念”,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决策,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成果高效化,直接的目的是使知识信息均衡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在此浩大的工程中教育技术学是生力军也是主力军,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和最佳的信息化渠道获得最优的教育信息化成效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实践意志。

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经济人”形象的构想存在某些潜在缺陷。首先,利益对“经济人”意识的吸附。学术研究的相对清贫容易激发图利意识继而唤醒拜金的欲望,唯利是图的研究动力势必会玷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神圣性。其次,“经济人”的功利性取向的危害。一方面学术道德问题的滋生,教育技术学是新兴学科,其研究标准高,创新含量要求高,短期内很难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功利性学者容易以剽窃、浮夸等方式拔高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学术泡沫”。另一方面,学术内耗的产生。功利性的研究往往从研究者个人利益出发而舍学科整体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赢得某一领域的或某一方向“开山鼻祖”之名,而“同门相煎”,会就某一些问题操戈相对,争论不休,导致学术资源和研究精力大量浪费和研究的不作为,学术研究发生严重内耗,这非常不利于学科研究的开展和学科的有序发展。目前,世界甚至我国已经出现了学术腐败的重大事件,受到各界地高度关注。“经济人”的形象构想存在严重的学术研究隐患。

由上分析可知,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人的形象”不是存在问题就是留有隐患,为了教育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重新建构“人的形象”已迫在眉睫。

三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

“人的形象”重塑的思想基础是其内涵自适应的需求,现实基础是当前时代变革的需求,构建的“原料”基础是人类“自我意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革。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是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而其重塑形态的重要来源就是现阶段人类自我意识在变革后的主流形态。

1 “文化人”的形象

“文化人”的形象是在人类学反思中形成的一种人的形象。“文化人”的形象基本轮廓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或自然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的产物”。第二,因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文化是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性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第三,“既然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性就是文化性,那么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而不是两个裸的肉体或理智主体之间的关系。”[3]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文化人”形象其意义的前提是文化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和技术含义。其教育意义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文化塑造了无限丰富的人类和人性”,教育从其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再有,文化本身是包含有技术性的,在人和事物的表层和本质都留下文化印迹,以此标记不同的文化特质,从技术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文化工具化”的过程,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人”具有教育技术学研究意义。

“文化人”形象能够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带来两方面的思考和启迪。一方面,启迪我们在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时,谨慎处理教育技术学与相近学科的理论关联问题,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实质是其背后文化观的博弈,谨慎的处理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关系的问题,中美文化之间不仅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彼此优势互补。鸿沟告诫我们,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不适合我国文化语境的教育技术学体系,我们应避免无文化观念的移植;优势互补暗示我们,美国教育技术学优秀和精华部分,我们要积极吸取,此间要解决好文化“错力”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的影响。另一方面,启迪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以认知文化差异为实践前提,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群体和教学情境来合理选择各种匹配度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是文化的技术,技术选择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而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技术学实践的质量和效度。

2 “游戏人”的形象

上世纪30年代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正式提出“游戏人”的概念,他强调[10],“人是游戏者”或许与“人是理性者”处于同一层次,“有权在我们的术语中取得一席之地”。可见,“游戏人”诞生伊始就被寄以了厚望。

“游戏人”和游戏是紧紧交织在一起,此处的游戏不是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娱乐活动,还是“人类共有的本性,是人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各种文化的‘母体’”。[3]“游戏人”的主要特点也是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体现,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人习惯于做游戏。游戏活动的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原始的“社会冲动”,甚至比“文化还要古老”,文明时代的宗教冲动和功利冲动等都只是它的外在形式。第二,人擅长做游戏。人总是深谙游戏的精髓,创造意想不到的游戏精品,人类的“文明就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的形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典型的游戏作品[10]。第三,人总是在做游戏。人生活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游戏之中,每天的生活就是和游戏打交道。第四,人享受做游戏的过程。“游戏性”是游戏活动的内核,指“自主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和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11]人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这样的“游戏性”,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

既然人总是在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学研究也是人游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游戏人”的形象来构想教育技术学研究。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游戏魅力。既然人习惯于并且享受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研究中研究人时刻处于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等等,催生研究人员忘我的研究热情,激发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的无限潜能,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自主性和平等性的主张。自主性方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充满不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研究时所谓的范式和模式只遵循流变之理,充分发挥研究的自主性,不困囿和屈从于研究外的声音,“游戏人”的形象告诉我们,巨人的肩膀是用来站的,不是用来仰视的。平等性方面,研究中对待研究权威的态度是尊重而不能亦步亦趋的遵循,既然人都擅长做游戏,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研究游戏中的各方应共同营造平等的研究氛围,并平等的维护和修订研究规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3 “信息人”的形象

“信息人”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兰开斯特提出,指“懂得如何学习,知道如何组织知识,知道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12]的一类人,在信息社会中居以主导地位。

“信息人”主要特点是:第一,人是信息的封装系统,是物理的、生理的、精神的、文化的多元打包,具有信号与符号的传递与处理的多重功能。第二,“信息意识浓厚,对信息有一种自觉的心理倾向,能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维持对信息的注意力、判断力和洞察力”[13]。第三,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传递信息的本领过硬。第四,行为方式以“信息欲”的偏好取代了“趋乐欲”的偏好,“冲破了‘经济人’所界定的人的行为‘自利实在性’与人的‘理性边界’的约束”,“信息欲”是人最根本的欲望[14]。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勾勒出“信息人”形象的线条图示。

“信息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演进发展的反思,“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大家庭中唯一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成员,其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差异引发的“研究方法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就不是趋同科学化观念的所谓研究思路的实证化,研究模式的实验化和研究数据的定量化,而是形成针对所占有的研究信息进行科学化处理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态度。比如,研究者对研究目标的信息进行科学提炼,“根据研究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者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元信息的广泛和精确掌握,确保研究中“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地选择研究方法”[15]。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变革和研究品质的提升。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是应信息化时代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学科核心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于信息化程度。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是增进信息化程度和赢得信息化战役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沟通越来越频繁,研究的鸿沟越来越小,学科内耗被合作成果替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呈现信息化时代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信息欲”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和主导观念,“信息人”的信息占有欲望超过自利的追求。教育技术学研究重要组成环节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生产,当“信息代谢”成为学术研究生活的焦点,学术质量以及研究人员的学术奉献精神就会道德自觉,学术诚信等道德问题也就很难有生长的空间。另外,由于研究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信息,所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信息人”形象也会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绩效的提高和效果应用的推广。

四 小结

支离破碎的教育的“人的形象”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教育理论和无所适从的教育实践,培养出在内心精神世界和外部社会关系方面同样支离破碎的人”[3],教育技术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技术中“人的形象”。一切从研究开始,一切在研究中开始,因此,我们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支离破碎的研究开始,从传统的“技术人”、“理性人”、“经济人”的批判到相应的“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的重塑。我们相信,通过“文化”、“游戏”、和“信息”的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在新的信息化时代可以重新得到解释和建构,继而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5.

[2] 岳伟.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与教育意义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12-18.

[4] 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2).

[5] 蔡建东.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J].开放教育研究,2010,(2):47-51.

[6]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0-33.

[7]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39.

[8] 倪雪慧.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3):36-39.

[9]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胡伊青加,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2.

[1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74.

[12]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88.

[13] 林立强.浅谈人的信息化与信息人[J].情报探索,1999,(1):10-11.

[14] 余潇枫,张彦.“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J].学术月刊,2007,(2):17-23.

[15] 桑新民.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33-36.

The Thinking on Image of Man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WU Ming-chao LI Zi-y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China)

Abstract:The image of man is base on its own concept of perception and forms a summary of this, in view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dynamic research to analyze it: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image of man mainly includes the Technology Man, Homo Sapiens and Economic Ma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main features and reveals their theoretical defect, after this, rebuilds Homo Cultus, Homo Ludens and Information Man as the main form of image in information era, and explains it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rovides more reasonable guidance of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第7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