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8: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母亲和儿子的文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梦想破灭
工作变鸡肋
2006年9月初,公司总经理找我谈话,有意提升我为策划部经理。我几乎当场跳起来欢呼。从六年前接到成都某广告公司策划部的聘请通知到这会儿,这是让我最兴奋的事。
9月15日,星期五,恰好是儿子小飞4岁生日,也是公司宣布任命的日子。早上,面对满窗的阳光,我搂着妻子小静说:“今天咱家双喜临门,晚上好好庆祝一下!”
会议10点召开,半小时后,我拖着无力的双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新任的策划部经理不是我,而是谭猛,同事们正围着这个新贵表示祝贺。谭猛悠闲地踱到我面前,屁股斜挂在桌子上说:“胡岭,晚上一起去K歌?”我使劲挤出一个笑脸拒绝说:“不好意思,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晚上我得陪他。”
下班后,我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漫无目的地走着,手机响了,传来儿子小飞稚嫩的声音:“爸爸,我们去哪里吃肯德基啊?飞飞等不及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我心里泛起一阵柔情,强忍住伤心说:“爸爸马上回来,飞飞在家乖乖等着。扬手招了一辆出租车,我的心已经飞回了家里。所有的失落和绝望。都让一个人承担吧,我的责任就是为妻儿带来安稳和快乐的生活。
看儿子津津有味地啃着炸鸡腿,我的思绪飞回了六年前。2000年,在职场打拼两年后,我终于成功跳槽到这家知名的广告公司。进入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成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工作狂。为一个创意熬白了头,为一个方案做到天亮,我几乎用全部心血为公司卖命,也希望为自己谋一个好前途。
可是,六年过去了,好不容易盼到的升迁机会,却被一棒子打没了。强打起精神陪儿子吃完肯德基和生日蛋糕,好不容易把他哄上床,我几近哽咽地对小静说:“对不起!老婆,是我没能力让你们过得更好。”小静显然也有些失落,可她还是安慰我:“没事,咱们不是过得挺好吗?”看着儿子梦中甜甜的笑脸,想起答应小静升职后让飞飞转到艺术幼儿园的事又泡汤了,我很自责。
星期一的部门会议,谭猛得意洋洋地坐在经理椅上给我们分配工作。此前说好由我负责的医药项目被分给了小李。看着他满脸的张狂劲,我恨不得将面前的烟缸砸在他脸上。快下班的时候,接到同学李然的电话:“兄弟我升职啦!老规矩,晚上我请客!”毕业八年,这样的升职庆功宴我已经参加十几次了,却没做过一次东。同窗好友有的升官、有的发财,只有我胡岭,还是小马仔。这样的庆功宴,吃起来真是五味杂陈!
去留两难
强忍“精神”
12月8日拿到工资单,我发现“扣除”一栏填着800。我惊讶地问财务怎么回事,她说:“工资都按部门报上的工资表发的,有问题去问部门经理。”
谭猛解释说:“那个医药项目做砸了,公司对部门罚款1万,摊到每人头上就是800。”我生气地说:“那个项目一直是我负责的,你分配给了小李,现在他做砸了,凭什么让我们分摊罚款?”谭猛瞪了我一眼:“凭什么?凭我是经理!”
这是什么混账逻辑?项目做得好,负责人领奖金,做砸了却让大家来承担责任。我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冲谭猛喊道:“你这是为了哥们徇私,我要去投诉你。”谭猛冷笑一声说:“你可想清楚了,马上要续签明年的合同了。”我回头看了看,同事们都低头不吱声。看来,他们是怕得罪他,担心在续签合同时被这个有建议权的部门经理刁难。我无奈地坐回位置上,愤怒的情绪在心里翻涌。原来的经理很重视我,以我的能力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晚上回到家,我对着小静一声长叹:“你说,我现在的工作还有什么意思?一个猪头爬到头上做领导不说,还无端扣我们工资,连投诉一下都不敢。”小静听了原委,说:“要不你换一个工作吧!”要换在六年前,我早就拍屁股走了,现在,却不敢贸然辞职。我们供着房子,养着儿子,还得寄钱给老家的父母……要是断了收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现在我算是体会到了。要是当初像李然那样从事销售,今天不是大款,起码也是大公司的顶梁柱,哪会像现在,不过是一个“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的小策划员。
工作不顺,跳槽无望,我对这份工作几乎绝望和厌倦到了极点。每天踏进公司就犯头晕,工作效率和成效也越来越差。2007年2月16日,一个客户来和我沟通广告文案。文案是我熬了一个通宵做好的,客户翻了一下却说:“我的产品是宠物粮,怎么你的广告词写得跟卖肥猪饲料似的?”我正要解释,谭猛走过来拿起文案翻了一下,立即大声责怪我:“这是什么文案?你怎么做的!”然后满脸堆笑地对客户说;“来,我重新给你安排一个策划人员,他在宠物粮推广方面特别擅长。”我顿时目瞪口呆。客户对方案不满意是常事,可作为经理的谭猛怎么能这样拆部下的台?
其实,我对那个方案也不满意。最近我总感觉自己的创意灵感在枯竭,根本抓不住产品特点,更不要说拿出好的创意了。我是不是真的完了?下了班我没回家,在街边小店把自己灌了个烂醉如泥。几年来,在一个又一个庸俗的“创意”之后,我最初对广告的理想早就破灭了,每次当自己满意的创意被客户否决,心中的激情和梦想就会减弱一些。到后来,所谓的创意,不过是哄客户开心、为公司赚钱罢了。这样的工作,我早就该厌倦和摒弃了,可我还是麻木地继续着。
濒临崩溃
压力折磨何时了
不容我想清楚人生的走向,厄运接踵而至。
2月29日清晨,母亲突然打电话来说:“你爸脑溢血住院了……”我带着妻儿赶回蓬溪老家,可父亲已经与世长辞,我们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把母亲接到成都。虽然为父亲的后事花了一大笔钱,但我们还是尽量陪母亲到处走走散心,买些衣服、首饰孝敬她。这样一来,我们的经济更显拮据。
虽然压力骤增,可我对工作的厌倦感依然没有改观。不但上班时无精打采,还在不知不觉间把情绪带回了家里。3月14日吃晚饭的时候,母亲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说:“岭儿,你最近脸色不大好,要多吃点。”我突然冒起一股无名火,不耐烦地说:“什么脸色不好啊?吃那么多干什么,又不是猪!”小静扯了扯我的袖子,我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妈,是我不好,不该冲你发脾气。”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中了巨奖,再也不用工作了,一家人都住在有游泳池的豪宅里,母亲、我和小静都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小飞在草地上玩。突然,天上飘过一
团乌云,我们全家都被笼罩在黑暗里,一只大手把我抓起来,有个声音说:“该上班了,上班……”我“啊”的一声惊醒。擦了擦满头的大汗,我不禁一阵苦笑:“要是真能中奖,我就不用干那份破工作了。”
第二天刚走进办公室,总经理,就打电话找我去他的办公室。总经理说:“谭猛利用职务之便接私活的事已经被公司查明,他被开除了。董事会决定让你接任策划部经理一职。”见我还没回过神,总经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好好干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我似乎没有了几个月前的那种期盼和喜悦,反倒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和畏惧。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嚷着要去K歌庆贺。我很勉强地笑了笑,说没什么好庆祝的,大家好好工作吧!大家碰了一鼻子灰,很无趣地散了。我也不打算召集好友摆升职宴,虽然我曾无数次梦想做一次这样的东,而现在,似乎一切都很平淡和无所谓。
毕竟做了经理,我还是有些高兴,说服自己好好干些事情。可我发现做了经理,工作更忙,事务性的工作更多,我每天都疲于应付。虽然工资涨了,权力大了,可失去了创意的乐趣,只剩下名日管理、实际相当于勤杂一样的工作。原来做经理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惬意。每天上班之前,我都磨磨蹭蹭不想出门,远远地看到公司的招牌,心里就十分紧张,下了班就匆忙往家跑。我好多次想做一个满街逛的闲人,或者独自去远行。我原以为自己厌倦这份工作只是因为没当上经理,看来,原因远远不仅如此,连我自己都弄不大明白了。
我开始喜欢买彩票,还在卧室墙上挂了两张“中奖号码走势图”,我总对妻子说:“要是咱们中了500万就不用上班了,全家人到处去玩……”那天晚上,我又痴迷地趴在书桌上研究彩票,小静把我拖到穿衣镜前:“你自己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镜子里的我,蓬头垢面,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手上还拿着几张没能中奖的彩票……我抱着头慢慢地蹲了下去,头一阵疼痛。我突然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声:“不要管我!等我中了大奖,什么都好了。我不想上班了!”然后,我倒在了地板上,耳畔传来母亲和妻子惊慌的哭叫声,可我就是睁不开眼睛。
我想好好睡一觉,我觉得太累太累了!
温情女人
教我做个快乐职场人
半小时后,我在医院醒了过来。妻子破涕为笑,攥着我的手说:“医生说你身体没什么问题,可能是太累太紧张,休息一下就好。”我苦涩地笑了笑,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在家休息了三天,4月20日那天晚上,妻子陪着母亲来到了我的房间。母亲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怜爱地说:“岭儿啊,都说你在城里有了好工作,可你看你把这日子过成什么样子了?你到底怎么啦?”感受着母亲温暖的掌心,我突然像回到了儿时:“妈,你说我是不是从小就特别笨啊?那时候想考清华,复读了两年也没考上,最后还是读了个普通大学。本来以为在城里生活更快乐,可总是事与愿违。”
母亲笑了笑说:“你是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你就是太好强了。你看,农民从不想这辈子能多么辉煌,他们种下一季粮食,只希望这一季能丰收。如果没能丰收,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季。一辈子过去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屋,儿孙满堂,也并不觉得过了窝囊的一辈子。”看着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我说:“妈,你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几十年讲那些不变的课本,你不觉得厌倦吗?”母亲笑了,说:“虽然课本重复,但学生不重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都会取得不一样的成绩。我是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的。”
妻子也在旁边说:“对啊,就像你的广告策划,每一个都不相同啊!老公,你别多想了。其实生活和工作总是有些重复的,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我们现在其实过得也挺好。”妻子说她去咨询了医生,我的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厌职症”,在现代职场十分普遍,大多发生在进入职场七八年之后,由于工作环境和内容没有改变,成就感慢慢消失,倦怠感由此而生。对工作环境不满、遭受挫折、工作进入瓶颈都可能导致对职业的厌倦感和抵触情绪。“其实,你的工作还是很有成就的。做了六年策划,成都的街上、电视上、报纸上,到处都有你的作品,最近还如愿做了经理,不是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近了吗?我们一起打拼这么些年,房子有了,孩子有了,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梦想的吗?”
2015年拍微电影《爱之光》终获成功,“狼导”的称号盛传。年近而立感情无依,就在父母担心他孤独终老时,2016年3月20日,他结婚了。他说:“看着你们遮不住的白发,我知道有个家,是对你们最好的孝道。”
“叛逆”少年,南下北上追求音乐梦
伍俊杰1985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是个叛逆小子,13岁自学吉他组建校园乐队,多次在校际联欢时演出。音乐上的“早慧”并没带给他“光环”,他逃学,父亲的扫帚挥在他的身上:“回去上学,不然我不认你这个儿子!”伍俊杰听不进去:“我不读书了,也会闯出一条路来的。”
2002年新年刚过,17岁的他与父亲争吵后不欢而散,带上家里的几千元钱南下广州寻梦,父亲气得宣布与他决裂。初到广州的伍俊杰,无一技之长,年龄达不到打工的要求,带去的钱很快就花完了。走投无路时,一家餐厅的老板收留了他。他每天累得浑身酸软,双手沾满油污。他想起了中学做校乐队主唱的日子,对自己说:“我要坚持,总有一天要站上一个大舞台,我不会让父亲丢脸的!”他走到哪里,吉他就背到哪里,只要有空,就把吉他拿出来练习。春节回家时,他也不忘背着吉他边走边弹,街坊就会在背后指指点点:“看,那个傻子!”他的不务正业,在大家眼里是个异类。
2003年,伍俊杰回到广州开始断断续续的走穴生活,在街头商演中客串,他组建了一支超音乐团,自己担任吉他手。伍俊杰把所有空闲时间用来练吉他,写歌词。在广州逼仄的出租屋里,地上经常摊着用过的菜单纸,背面是他手写的歌词。这期间他创作了好几首原创歌曲,《亲爱的别走》、《天凉比过秋》、《超音梦想》等,“广州的天空有飞鸟掠过/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他把生活、理想和奋斗,统统写进歌里,青涩的笔记下的是梦想的雏形。父亲,我已经站在闪亮的舞台上,你看得到吗?
2004年6月,在广州高校举办“校园你是我最爱”演唱会上,伍俊杰和小伙伴们的精彩演出,获得此起彼伏的掌声。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因为合同问题,他与中国校园音乐网解约了。
2006年底,为了心中的音乐梦,伍俊杰只身前往北京。但首都的演艺圈高不可攀,伍俊杰永远记得,他把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一首歌,递到一个资深音乐人手里,对方嫌恶的表情和伤人的话语:“就你这垃圾,满大街都是!”无情的话语,几乎要让伍俊杰崩溃,他跌跌撞撞地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过往的记忆像放电影般涌入脑海。他终于明白,父亲打在他身上的棍子,是多么的恨铁不成钢啊,这意味着他将走上一条更加艰辛的道路,做父母的又如何忍心呢?而今天,他不得不吞下年少叛逆的苦果。
接不到演出,他只得在北京郊区一家木工厂做起了木工,他安慰自己,歌手阿杜出道前也在工地上提过水泥桶。放下广州曾经的辉煌,伍俊杰从零开始,除了睡觉,就是写歌。他记起曾对父亲说过的话:“我会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路来的。”很多时候,就是这个信念在苦苦地支撑着他。此后,伍俊杰相继创作了《一个人走》、《后悔药》等原创音乐,在一些音乐空间广为传唱。2007年,伍俊杰签约北京天翔世代唱片公司,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人。
喜极而泣的他,再也忍不住拨通了家里的长途电话,他向父亲“报喜”,谁知父亲只冷冷地回了一句:“你谁呀?你是我儿子吗?我不认识你。”
扛过抑郁症,从低谷中破茧成蝶
父亲的冷漠刺痛伍俊杰的心。在父亲眼里,自己一文不值,伍俊杰知道父亲不肯原谅他,还气他负气离家。伍俊杰在北京默默积蓄力量,渐渐地,“伍俊杰”的名字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有人找他商演、写歌;伍俊杰通过演出认识许多明星,又当起了明星经纪人;伍俊杰有了数十万元积蓄,还买了新车……25岁的伍俊杰可谓“少年得志”。
可是夜深人静时,伍俊杰的内心苦闷不已。亲情疏离,他为年少时莽撞的决定后悔,离家千里他才知道,自己最渴望的是得到家人的鼓励和认可。两年后,他决定回家乡贵州创业。
2009年,伍俊杰和朋友合伙创办公司,朋友做影视,伍俊杰做音乐。两人各自掏空身家,但在开业前,伍俊杰家中被盗,设备全部被窃,血汗钱化为乌有。两个年轻人的心坠入谷底,伍俊杰卖掉自己的新车,又借了30多万元,勉强把公司撑起来,但合伙人卷款跑了。那一刻,撑到极限的伍俊杰,一下子瘫倒在地。
“60万元荡然无存,其中大部分是借款。”伍俊杰回忆道。当他用颤抖的手拿起手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父亲。父亲的声音依然冷漠,伍俊杰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我被盗了……”“被盗了多少?”父亲的声音透着焦急。“全都被盗了,合伙人也跑了……”他像孩子一样无助哭泣,父亲的心被狠狠揪了起来。
第二天,父母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伍俊杰面前,通红的双眼写满焦虑。“我以为你们不会再管我呢!”“傻孩子,你有成绩,我们不会沾你的光;可你跌倒了,我们一定会扶你!”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绝望紧紧攫住了伍俊杰的喉咙,他感到窒息般的难受,他整夜失眠,茶饭不思……
一天,父亲和母亲买菜回来,居然看见儿子站在楼顶。父亲的心快要炸开了:“孩子,别做傻事,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爸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帮你……”闻言,伍俊杰惊醒过来,自己不负责地走了,最伤心的是父母,他最终走下了天台。母亲抱着他,哭得撕心裂肺。
后来,父母寸步不离地守护他,看他心情还好,就会小心翼翼地说:“你还年轻,没什么可担心的,大不了重头再来。”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其实患上了抑郁症。
从2009年底到2010年的大半年时间里,伍俊杰不愿出门,不愿见人,每天胡思乱想,所幸一直陪伴的亲情,终于唤醒了伍俊杰心底的坚强。他说:“没有父母,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不可能有你们口中的‘狼导’”。
8月的一天早上,伍俊杰破天荒地说:“虽然公司垮了,接的单还得完成,欠的债还得还,是时候走出去了。”听到儿子重振旗鼓的话,老两口瞬间泪如雨下。
为了继续运转公司,伍俊杰一个人兼任文案、摄影、词曲创作等,每天都是凌晨四五点才睡,忙得像个陀螺。但无论多晚,窗前都有一盏灯等着他,父母的爱,点亮了伍俊杰的心灯。
为了掩饰“空壳”公司,伍俊杰一人分饰多角,前台、经理、导演、老板……他像个无敌“超人”。为了父母,伍俊杰不能颓废下去;为了父母,他要继续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就这样,伍俊杰靠“演技”撑起了公司,又凭借实力赢得了声誉,终于结束了单打独斗的局面,有了一支合作的队伍。
独“狼”不再孤独,终于有了温馨的港湾
伍俊杰一边赚钱还债,一边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2012年,由他拍摄的微电影《都市陌生人》在各大网站“上映”后,非常火爆,连续数日点击量首位。遗憾的是,后来投资的几部电影,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了,但伍俊杰早已百炼成钢。曾经的苦,是生命中最好的馈赠,他仍然努力写歌、创作剧本、拍摄微电影……
机会总是青睐执著而坚毅的人,2013年,伍俊杰为供电局拍摄的微电影《爱之光》,经费少得可怜,他一个人把编剧、导演、剪辑、监制、生活制片等很多工作都包揽了。为了节省经费,出外景时,累了他就在地上摆一张反光板,躺下就睡。后来这部片子,荣获全国中电传媒杯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两天点击率100多万。
此后,伍俊杰的电影之路越走越顺,邀他合作做导演、栏目制片人的合约纷至沓来,多家媒体报道他,他成了最有潜力的新锐导演。
2015年,伍俊杰的第二部宣传大片《日记》,再次获全国中电传媒杯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中国“安迪杯”微电影大赛银奖。伍俊杰做的这一切,只为了让父母在家乡的电视台中看到他的身影。三十而立的伍俊杰褪去了身上的青涩,成长为有担当、有影响力的“狼导”。他戴着一幅黑框眼镜,不怒自威,很多怀抱着明星梦的演员慕名而来,但他说:“我认为,做演员长相、演技固然重要,但还要吃得了苦。”
伍俊杰的事业越来越顺,人也越来越忙,虽然家近在咫尺,但他没有时间回去看看。一天晚上,伍俊杰驱车100多公里回家,一进门,看到母亲正在给父亲染发,母亲拿着调好的黑色发膏,涂在父亲霜白的头发上。看到他回来了,母亲一笑:“小杰,看,你爸现在也臭美起来了,嫌弃自己的白发。”不知不觉,父亲已经这样苍老了吗?记忆中,那个高大的身影,如今却这样苍老!自己这些年只顾前行,却忘了给他们一个最重要的交代。
那天,伍俊杰在贵州最繁华的路口,看到了他的作品广告:他的新电影,偌大的几个字――伍俊杰作品。作为导演,伍俊杰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作为儿子,他却欠下对家人的责任。
一天,伍俊杰接到一个电话,是母亲打来的:“你父亲今天上山采草药,不小心脚底打滑……”后面的话,伍俊杰已经听不见了,他跟副导演匆匆交代一番,赶往医院。看到打着石膏的父亲,他大发雷霆:“采什么草药啊,这世上有灵丹妙药啊?也不看看您多大年纪了!”母亲把他拉到一边:“小杰,你爸都是为了你,看你成天忙得不得了,他是心疼你没有人照顾啊。”父母从没有表露什么,没有催促,以致他30岁了还活得任性。在所有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只有父母在意你累不累,他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在新戏《寨中债》的拍摄中,伍俊杰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他和剧组女演员罗文萍经过半年朝夕相处,2016年3月20日,他们结婚了。在伍俊杰导演的结婚MV中,他终于当了一回主演。
在婚礼现场,伍俊杰对妻子说:“感谢有你,让我在能负责的年龄,遇上了你。今后让我们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相濡以沫地走下去。”然后,伍俊杰跪在父母面前,哽咽着对他们说:“感谢爸妈30年来对我的支持,儿子长大了,绝不再让你们失望。一直以来,我让你们操了太多的心,来世,我还做你们的儿子。”父子俩紧紧抱在一起,幸福的眼泪悄然滑落。在场的亲朋纷纷掩面拭泪,这个曾经叛逆的少年,终于与父亲握手言和,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
学长学妹缔结美好姻缘
1992年4月,康辉就读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排演话剧《哈姆雷特》,他扮演男一号。一天傍晚,他跟几个同学正在校园的一个白桦林里排练,不远处突然传来喝彩声:“太棒了!”康辉一看,一个秀发如瀑的女生正笑盈盈地望着他。
女孩名叫刘雅洁,来自江苏南京,是播音系大一新生。等到排练结束,刘雅洁主动帮康辉收拾道具,轻声问他叫什么名字。康辉腼腆一笑,如实相告。得知他也在播音系,比自己高两届,刘雅洁粲然一笑,说:“原来是同门师哥啊!”
有过一面之缘后,再到食堂吃饭时,两人会不自觉地坐到同一张餐桌,边吃边聊。刘雅洁温婉端庄,康辉阳光俊朗,随着时光流逝,两人情愫暗生。
康辉的父亲和母亲都在石家庄邮电系统工作。这年12月,父亲到学校看望儿子。刘雅洁拿着杯子到水房给康父接开水,因人多拥挤,一不小心沸水溅到了她的手背上,烫了几个水泡。康辉要带她去医务室抹药膏,刘雅洁幽默地拒绝:“咱是劳动人民,没那么娇贵。”康辉和父亲一听,都忍不住笑了。
饭后,父亲悄悄问康辉:“小刘姑娘挺好的,是你女朋友吧?”康辉心里一阵甜蜜,却又不好意思承认,说:“爸,您别乱说。”
随着交往的深入,康辉发现刘雅洁善良大气、有上进心,不禁对她心生倾慕。而刘雅洁也早已对康辉动心。虽然没有表白,但两个人都知道他们相爱了。
1993年6月,康辉从北广毕业,进入央视主持《晚间新闻》《世界周刊》两档新闻节目。刘雅洁为男友进入央视感到激动,但又担心自己的爱情逃不过校园恋情的普遍规律――毕业即分手。康辉向她承诺:“放心吧,我会一直等着你。”
1995年5月,一位倾慕刘雅洁已久的校友对她发起了爱情攻势,向她承诺,只要愿意做他女朋友,他在南京给她找工作,想做什么工作随她挑。刘雅洁却一口回绝了。康辉知道这个情况后心里有些本能地嫉妒,说:“我出身普通,不能给你安排工作,对方条件那么优越,你不该放弃!”刘雅洁听罢,看着康辉的眼睛问他:“你说的是真心话?”康辉硬着心肠点了点头。刘雅洁气得转身走了。康辉觉得,在爱情和物质之间,很多女孩会选择后者,刘雅洁也不会例外。
一晃两个月过去,康辉没跟刘雅洁联系。7月中旬,正当康辉准备提出分手时,刘雅洁突然来到他的宿舍,把一份中央电视台的接收函摆在他面前说:“我决定留在北京,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段时间我一直忙着跑工作,没跟你联系。”康辉这才知道,刘雅洁为了爱情放弃了去南京的机会,在央视《正大综艺》做了一名幕后编导,他感动得当场落泪……
央视有近万名员工,虽是同事,刘雅洁见康辉一面并不容易。那时,她租住在北京西站附近的民房里,上下班要穿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小胡同。有时加班晚了,途经那条漆黑的胡同,刘雅洁胆战心惊,格外渴望康辉陪伴在她身边。
1996年3月,刘雅洁对康辉说:“咱们都是外地人,在北京生活不容易,早点成家吧,这样彼此有个照应。”央视竞争激烈,康辉并非台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想再在事业上努把力,要是结了婚,自己将面对父母、岳父母、自己小家这三个家庭,其中的牵绊太多。他告诉女友:“我从进入央视那天起,就没打算卷铺盖走人。等我站稳了脚跟咱们再结婚,好吗?”刘雅洁答应了。
此后,每当刘雅洁加夜班,康辉就坐在央视大厅里等。等来刘雅洁以后,康辉从车棚推出自己那辆半新永久牌自行车,载着女友在悠长漆黑的胡同里穿行,安全护送她回住处。靠着男友温暖结实的后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刘雅洁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她唯愿胡同长些,再长些,直至永无尽头……
康辉外形俊朗,充满朝气与活力,又透着几分学生的朴实与纯真。他的主持风格清新质朴、淡定从容,又有很强的现场驾驭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灵敏的反应能力。此后两年,他成功主持了1998年三峡船闸开通仪式、1999年天安门国庆50周年大庆等大型直播活动,在“名嘴”云集的央视主持人队伍中脱颖而出。刘雅洁紧跟男友步伐,成长为《正大综艺》的一名骨干编导。
2000年元旦,康辉与刘雅洁低调完婚。两人都出身普通家庭,不忍加重双亲负担,他们没花双方父母一分钱,自己凑了3万元操办了婚礼。他们的自强与孝顺,一时之间在央视传为佳话。
拒绝高薪诱惑引发夫妻矛盾
康辉与妻子买不起婚房,在央视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婚房里没什么高档摆设,最炫目的就是康辉收集的一大摞电影海报和经典电影碟片。他最大的享受就是泡上一杯茶,边品茶边看老电影。刘雅洁则尽显家庭主妇本色,常趁双休日去农贸市场采购蔬菜、副食及水果,回家后分门别类塞进冰箱……
2004年10月,康辉的父亲被查出患了肝癌,他连夜开车将父亲从石家庄接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但因工作繁忙,康辉根本没时间照顾父亲,重担就落在了刘雅洁肩上。她每天在家做好三顿饭送到医院,还一天不落地为公公榨果汁。康辉含蓄内敛,跟父亲交流不多。康父不厌其烦地向儿媳打听康辉的情况,刘雅洁便向公公讲述康辉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等大型直播活动时承受的压力、他生活中的烦恼,以及他破格晋升主任播音员、当选最佳电视新闻主播的情况……康父听着,一脸骄傲:“不愧是我的好儿子,看到你们生活幸福,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
院方为老人实施了导管介入治疗,康父感觉好多了。半个月后,康辉将父亲送回石家庄肿瘤医院治疗。那段时间,康辉夫妇常坐早上9点钟的火车去石家庄,中午12点到达后赶到医院陪伴父亲,次日再赶6点的火车回北京上班。
然而,夫妻俩的火热孝心未能挽留住老人生命的脚步。2005年2月5日,63岁的康父不幸辞世。
父亲在世时,康辉总以为将来还有时间,因此没能好好尽孝;而今父亲匆匆离世,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刘雅洁安慰他:“现在爸走了,咱们对妈多尽孝,别再留遗憾。”
送别父亲,康辉和妻子准备将母亲接到北京和他们生活。但康母坚强、自立,担心晚辈的过分关爱会让自己形成依赖,拒绝了儿子儿媳的孝心。康辉和刘雅洁理解母亲,没有勉强。此后,夫妻俩每月都赶回石家庄看望老人。老人有时也到北京小住,与儿子儿媳享受天伦之乐。浓浓亲情,渐渐消融了康辉的丧父之痛……
因业务拔尖,2007年11月,康辉和海霞、李梓萌、郭志坚一起,作为新鲜血液加盟《新闻联播》。刘雅洁知道丈夫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工作不能出任何差错。在家里,她想方设法为丈夫减压。有时康辉有了烦心事,她就悄悄找一部老电影陪丈夫一起欣赏。
生活上,刘雅洁也以丈夫为中心。双休日,她常守在家里为康辉做后勤。只要康辉出镜,她就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每次丈夫与观众说“再见”,刘雅洁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虽然是《新闻联播》的主播,但康辉收入并不高。2012年春,刘雅洁应邀到一位大学同学家做客,对方200平方米的复式楼装饰得富丽堂皇,客厅摆放的是清一色红木家具,家里装有电梯。联想到自己住的是普通两居室,开的是普通国产车,刘雅洁颇感失落。回到家,她绘声绘色地向丈夫讲述同学家的豪华,康辉却平静地说:“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刘雅洁听了忍不住一声长叹。
2013年9月,北京一家大型流媒体文化传播公司看中了康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以及他在传媒界的影响力,力邀他担任公司媒介总监,年薪100万元,年底还有分红。联想到有的同事离开央视另求发展后很快实现了财务自由,康辉有些动心。但一番心灵挣扎后,他却婉拒了对方的好意。刘雅洁得知后生气地问丈夫为什么要拒绝对方,康辉说:“我不觉得钱多就能给生活带来快乐,从事播音工作我能找到乐趣和人生价值。”
刘雅洁一时之间无法理解丈夫的决定。回想这些年不断有企业和社会团体向康辉发出邀请,只要他去露个脸,讲几句话,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报酬,可他每次都会拒绝。想想别人的丈夫为提高生活质量都使出浑身解数,康辉却将挣钱机会一次次往外推,刘雅洁忍不住对他表达不满:“你口口声声说爱我,有什么实际行动?就不能为了我接受那份高薪工作?”康辉听了一脸惊讶,说:“你以前挺清纯的,现在怎么变得这么世俗?”“世俗”两个字伤到了刘雅洁的自尊,她忍不住跟康辉争吵起来……
热心公益的“最美爱心夫妻”
为逼丈夫改变决定,刘雅洁开始与康辉冷战:下班后她在单位食堂吃饭,不再像从前那样匆匆赶回家给丈夫煲汤、煎牛排;晚上她借口赶文案,睡在书房里;每天早晨,她独自挤地铁去上班,不再跟丈夫同进同出……
结婚多年,康辉以前从未跟刘雅洁红过脸;而今,妻子的“制裁”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和痛苦。康辉不会花言巧语哄老婆,便每天给她发一条甜蜜短信,刘雅洁看一眼就删掉。早晨去公司上班前,康辉会在墙上贴张字条,或写一句或温馨或富有哲理或感恩妻子的话……刘雅洁看也不看,撕下来就丢进了垃圾桶。
一晃两个月过去,见妻子没有和解的意思,康辉心里隐隐有些痛:很多恩爱夫妻就因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矛盾没能及时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引发婚姻地震。康辉担心这种悲剧降临,决定向岳父母求援。
2013年11月,康辉给岳父母打电话,如实讲述了他与刘雅洁的矛盾以及紧张的夫妻关系。刘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淡泊名利,与康辉在精神层面很默契。为了化解女儿女婿的矛盾,老两口赶到了北京。刘父问女儿:“你爱康辉吗?”刘雅洁点头:“如不爱他,我不会和他结婚。”父亲又问:“你希望他快乐幸福,还是在郁闷中工作?”“哪个妻子不希望丈夫生活愉悦?”“这就对了,康辉痴迷播音,能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你为何逼他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刘雅洁这才道出心结:“看到姐妹们生活奢华,我才……”父亲最后送给她八个字:“珍惜、感恩、包容、平淡。”刘雅洁听了,若有所思。
这年12月3日,刘雅洁在家里整理书柜,无意中翻出了大学时代的相册。看到照片上她和康辉手牵手站在溪水边,往昔的一幕又浮现在她眼前:就在那天,她和康辉许下了爱的誓言――未来岁月里,彼此要以让对方快乐为己任。而今,自己却违背诺言,逼丈夫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想到此,刘雅洁愧疚起来。
不久,刘雅洁应邀赴北京电视台出席女性幸福话题沙龙。有的嘉宾说与父母同住、衣食无忧是幸福;有的说嫁个大款丈夫是幸福;有的说夫妻志同道合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一千对夫妻对幸福有一千种理解。
总结时,与会的著名婚姻问题专家陈一筠告诉刘雅洁:“你和康辉举案齐眉,堪称神仙眷侣。在大家眼里,你们是幸福夫妻的典范,演绎着夫妻最高境界的幸福。”原来,自己的婚姻在别人眼里是美丽风景,自己一直生活在蜜罐里却浑然不觉!
回到家,康辉正在厨房做饭,刘雅洁从背后抱住丈夫,说:“对不起!我犯了一个错误,现在我要修正它,还像从前那样支持你做好播音工作。”康辉心头一热,说:“你不知道我对播音感情有多深,每次坐在播音间,面对水晶灯,我很快就能忘我,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播音……”
是呀,丈夫当年离开《世界报道》《现在播报》栏目,播完最后一期节目,他很想与观众道一声“谢谢”,与他们告别,但因央视没有“告别”的先例,他只能默默离开,为此他难过了好一阵子。播音和观众已成为丈夫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刘雅洁尊重了丈夫的选择,夫妻俩重归于好。
康辉虽万众瞩目,但生活节俭,崇尚平淡,在他的感染下,刘雅洁也保持一颗平常心。夫妇俩对物质方面要求不高,结婚十多年,他们住的是一般社区的普通两居室;家里的洗衣洗菜水康辉会攒起来冲厕所,既省钱又节约水资源。刘雅洁在美容院做皮肤护理,会顺便将一次性毛巾带走,用来擦皮鞋、擦地。在家里,他们穿布鞋,喝小米粥,与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没两样。
关键词:广告 文化 差异 原因 中西方
广告是一种文化行为,它的文化行为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宣传从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来实现的。而现代的消费,已经从单一的对产品实用性的追求走向对产品文化价值的多元化需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广告已经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一种文化价值。也可以说消费者对广告承载的商品的认可就是对广告所表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可。
一、广告的重要作用
1、广告为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信息是现代社会,同时也是现代广告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而广告是这个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广告的信息网络,重视广告资源的有效使用。广告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教育的信息,提高了社会的工作效率。
2、广告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1) 广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在国家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时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广告向社会大众发表对于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或是表明即将要采取的政策。国外的许多广告公司在总统或是议员选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广告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举个例子,陈欧体大家都听过,就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那则广告。它前一阵推出的聚美优品三周年广告,就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它通过广告对三周年进行宣传,并表示会有大幅度的折扣。这条广告导致聚美优品官网3月1日那天由于登陆人数过多而导致瘫痪,公司决定将店庆延长至3月3日。就单看这三天聚美优品的订单量,就达到4亿元人民币。不得不说这则广告无疑使成功的。广告的成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1、 广告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凝聚。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基本类型。逻辑思维包括人类的一切认知形式,即感性认识形式一一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形式一一概念、判断、推理等。中西广告对此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广告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尚逻辑思维。
中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广告中都有表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是两则不同的电信广告。中国电信用五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沟通就是关怀,沟通就是爱,沟通就是分担,沟通就是理解,沟通就是尊敬。直接、明白地告诉受众,电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而同样是电信广告,美国的广告则只是巧妙地采用了一个生活细节:打哈欠。一名男子走在街上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哈欠,不远处一名女子跟着打了一个哈欠,接着一个老人也受感染似的打了一个哈欠,更为有趣的是老人手里牵着的宠物狗也不例外的打了一个哈欠。刚看到这组画面时,我还没反应出广告到底要诉求表现什么,而文案一语道破天机:“communicating is very simple” (沟通其实很简单),在为此广告拍案叫绝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就像打哈欠这么简单,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
2、 广告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尚敬和尚爱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敬和爱是一对同义词,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敬是自下而上的,而爱则是平等的。受各自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偏重尊敬,而西方的广告则重爱。中国文化崇尚尊敬是自古以来的。中国的家庭规模偏大,亲属众多,讲求以礼法维护秩序。西方家庭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家人父子之间,没有太多的礼仪约束,因此其亲子夫妇相爱之情, 都大方地展现出来,不似中国的含蓄。
这一点在中西广告中有明显体现。今日洋参保健品电视广告:画面上的儿子因为关心父亲的身体,给他父亲买了整盒的今日洋参,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把洋参送给父亲,也不知道该对父亲说什么。正当儿子小心的面对父亲紧闭的房门练习说:“爸爸,我爱你”时,房门突然开了,露出了父亲惊讶而又迷感的脸孔,儿子终于把洋参递到父亲面前,大胆地说:“爸爸,我爱你”,父亲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美国一则预防心血管病的药品广告:画而上一位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烁的老年人和他年轻漂亮的新婚妻子站在教堂的前面,脸上露出了自信迷人的微笑。广告语是:“他比他期待的活得要长。”
这两则广告都不失为好的广告,却也说明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一个尚敬,一个尚爱。
3、广告注重的重点不同。
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西方文化则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汇合而成的。西方人不以国界为念,到处求学,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人性与个性,并影响到西方广告。
“JUST DO IT”(想做就做),看耐克这句与鞋子并无直接联系的广告语,我们似乎就已经感受到了西方世界刮来的劲风,正是这股充分展示个性的的劲风创造了耐克神话。可以说,耐克广告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它把品牌的忠诚演变成一种信仰,把运动明星“神化”,使耐克品牌不单代表运动鞋,也代表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
国内一些成功广告往往懂得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心理上的需求,安徽高炉家酒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高炉家酒“情满中秋,家好月圆”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主要象征着家的亲情,而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人团聚,与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非常融合。再看画面选取的背景是远山和明月,表现出安逸、祥和的氛围,而文字部分,主要考虑到中秋的意境,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采用了“情满中秋,家好月圆”这一广告语,巧妙地把产品的特征――家与团圆的关系融合进去。
三、 中西方广告中文化差异的原因
1、 文化环境不同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域都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需求等方面,并作用于消费行为上。
比如中国文化,自古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部分之中,并占据核心位置。如从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看,注重忠孝节义等人伦道德,这与西方的重利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文化观念截然不同。在中国,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家族利益都被视为是高尚的。偏重情感,重义轻利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而西方文化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的突出和冒尖。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氛围。作为西方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粘连着关系,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
2、 文化心理不同
民族情感是影响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情感的表现,既有亲和性又有排他性。广告满足了这种文化心理就会获得民族成员的认可,进而接受广告。反之则会遭到排斥。
比如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形成于民族成员对于母性的崇拜。很少有民族会像我们这样崇拜母亲,我们会把最高尚、最神圣的事物比作“母亲”。会把最美的赞扬送给母亲。所以,凡是用“母亲”来做广告,普遍都会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认同。而西方人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松散,人本、行为为基本内容。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应该说,中西方广告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重视和谐,强调秩序,主张宽容,因此中国广告文化注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并以此来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完善。但是在重视群体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的权利。西方广告文化讲求一人为本,注重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人的权利,通过个人的奋斗和竞争来实现自我价值。充分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往往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淡漠,人际关系的疏远。
总的来说,关照他者,反思自我,取长补短是21世纪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诗文.《电视广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与苗建中相比,今年42岁的易先生相对幸运。他是上海一家小企业的老总,一段时间以来,他觉得压力越来越大,自己没有能力应付公司事务,也无法保住大伙儿的饭碗。易先生睡眠不好,早上四五点就醒来,烦躁不堪,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目前中国抑郁症发病率平均为3%-5%,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5%-8%,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赵国秋教授告诉《望东方周刊》。
“我从来没有开心过”
“印象中,我从来没有开心过,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陈小姐说。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三楼治疗室里,个子高挑、面容娇好的她,显得十分安静。
“我和父母半年加起来说的话,也没有今天多。”陈小姐说。在陈小姐的记忆中,长期患有胃病的母亲一直没有工作,脾气十分不好,和奶奶的关系很紧张。当司机的父亲总是沉默,把家当作旅馆。在这个家庭中,吵架是家常便饭。
“家人对我所说的话不感兴趣,我也觉得没意思,久而久之就无话可说了。”七岁那年,母亲和奶奶为了洗脚水的冷热而大打出手,她感到不能表达的愤怒。让她更不能忍受的是,大人们一会儿把她当作出气筒,一会儿又把她当作拉拢的对象。奶奶说:“好孙女,你妈妈那样对我会遭报应的,我最疼爱你,不要理她。”妈妈说,“你是我生的,不准你对你奶奶好。”
陈小姐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僻,不和小朋友玩。“我还是很听家人的话,但是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你没有主见’。”她说,“我总是做了一件事情就后悔,反复地想,不停地责备自己。”
2005年7月,陈小姐从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先后面试过多家公司,10月份才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做文案的工作。
在同事的眼里,她只是比较内向,但她知道自己经常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在别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对她而言却不同寻常。比如一个同事来了,该不该打招呼,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就足以让陈小姐感到痛苦,“打招呼挺没意思的,但这是礼貌。”在她脑子里,总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后来她找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经过测试,她患有中度抑郁症。12月初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接受了一个月的心理治疗,医生说差不多快恢复了。
“我的网名叫梦醒江南,因为始终迷迷糊糊的,我想早点醒过来。”陈小姐说。
成功的人应该正视别人的优点
记者采访过的几个患者有个共同点,就是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及对自己的过高要求,一旦面临挫折就难以接受。
朱岩是个帅气的小伙儿,一米八左右的个头,2005年12月3日,记者在治疗室里见到他时,他侃侃而谈,十分自信,“这个礼拜我就回美国继续完成毕业设计。”他说。
但是几个月前,“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不想说话,双眉紧锁,一脸倦容,当时是非常危险的重度抑郁症。”主治医生刘义兰说。
1979年出生的朱岩,从小成绩优秀,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1998年顺利考入同济大学。大学同学都是从独木桥上挤过来的,他的优秀在大学里一下子不那么明显了,他甚至感到自卑。2000年朱岩自费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他说,希望这次用成功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在德国,朱岩和同学交往很少,一直拼命学习,曾多次获得奖学金。2004年,即将毕业的朱岩,获得一家大型公司的资助,到美国进行长达10个月的毕业设计。他非常看重这次毕业设计,希望能有重大创新。但他最终不得不承认难以达到自己的预期。同样受资助的室友也来自中国,一位比他大五岁的博士,但比他工作得出色。
从2005年4月开始,朱岩有一个月时间一直睡不着,还不时伴有耳鸣。他觉得自己处在谷底,找不到出路,“非常害怕,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他强迫自己离开美国返回德国,但是仍然不见好转。他开始在德国约见心理医生,但是两个礼拜的预约时间让他觉得太漫长了。
2005年6月初,他回国并在私人诊所接受治疗,但情况依然越来越严重,甚至多次想到自杀。8月他来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开始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朱岩说,他现在对书店里卖的“如何教你成功”、“怎样让大家喜欢你”等等书很反感。“我觉得成功的人应该能够正视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合作。像我这样从小被宠坏了的孩子,心理成熟比较晚,承受能力也很差。这些人的心理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35岁的张女士是一家大型科研单位的工程师,从不服输的张女士,一直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因为业务出色,被单位公费选派到欧洲学习半年。
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张女士,在出国前就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准备满载而归的她,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语言关,她虽然拥有一定语言基础,但还是发现自己经常听不懂别人的话,更糟糕的是始终难以进入工作状态。张女士对自己十分失望,慢慢地她开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一起来的同事后来发现她不修边幅,一个人长时间呆在房间里,才知道问题严重。单位让她回国修养。回国后的张女士被安排在家中休息。“我被遣送回国了,没脸见人了”,这种念头一直萦绕在她脑中,她几次想到自杀。最后,她竟然在马路上掐死了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女孩儿。
而发生这一切,前后不过三个月。“这下我变成了罪人,可以枪毙我了。”刘医生看到她的时候,她一直自言自语,显得十分兴奋。刘医生说,这种情况是间接自杀,她本身没有勇气自杀。
617亿的损失
一项估算是,全国人口12.5亿,按照抑郁症2.1%的患病率,约为2625万。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和伤害他人。
刘义兰医生说,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儿童期的经历,人格因素,躯体因素,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药物因素等。青春期,更年期及老年期,这是三个相对集中的发病年龄段。
在全世界疾病的总负担里,据统计占第一位的是精神疾病,而在所有精神疾病里,抑郁症占第一位。2005年10月份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泛亚太心理卫生大会上,一份《中国抑郁症的花费研究》公布说,“抑郁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617.41亿的损失。”这个结果包含了治疗成本、照料者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损坏财产的价值、患者患病成本以及死亡代价等。
何燕玲教授是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
一,她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她告诉《望东方周刊》,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每10万人中有23.23人自杀死亡,其中因为抑郁自杀约占到40%。
抑郁情绪是人性的常态
加雷斯・奥卡拉罕,一位患重度抑郁症的爱尔兰电台主持人成功走出抑郁,他在《别了,抑郁》一书中写道,“在未来的15年,抑郁症在全球的发病率将高于癌症和艾滋病,成为严重危害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一项在深圳企业及机关年轻白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近80%的白领心理存在中度障碍,表现包括强迫、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忧郁、偏执、强迫。
在社会学家看来,抑郁跟人们所处的社会总是紧密相关。“抑郁症是全世界范围的病,社会快速进步的时候,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协调,人们的挫折感就会产生。”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处在巨变中的人们产生不适应感也很自然。
在顾晓鸣教授看来,人们也可以从另一个积极的角度来理解抑郁症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对抑郁症的提出和重视,说明整个社会更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另一方面,抑郁症并非单纯地和社会对个人造成的压力挂钩,有时和个人拥有的自由多少有关,当社会对个人约束比较少,个人自由增加的时候,抑郁症出现的几率反而比较高。顾晓鸣教授认为,正是自由,给每个人提供了自己选择的可能性,在个体解放的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迷茫,特别是当个人没有模式可以遵循的时候。
顾晓鸣和于海教授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都强调,社会一方面应重视抑郁症,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盲目夸大。抑郁情绪是伴随着人类始终存在的,这是人性的常态。心思越敏感的人,对事物的感知就越细腻,受到的刺激可能就越大,但对人来说感情丰富并不是坏事。应将一般性的抑郁情绪和严重的抑郁症加以区分。
精神类疾病入侵
吴芳兰 张 琰
两年多来,何燕玲医生一直在为自己推迟一次约会而耿耿于怀。何燕玲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
当时一位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找到了她,希望她周五到家中去看一看自己的母亲,母亲患有重度抑郁症,但是父亲一直不允许母亲去医院救治。
何燕玲因为临时有事,就推到了下一个周二。到了周二,同学在电话里告诉她,母亲在周一凌晨5点跳楼自杀了。
“我非常后悔,因为一件小事情推迟这次约会,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何燕玲说。
许多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根源在于社会普遍忽视精神类疾病”。
对精神类疾病的歧视
2005年12月初,记者打车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一听是精神卫生中心,司机立马流露出异样的眼神。
接受采访的几位医生表示,由于怕被误认为是疯子,大多数人对于精神类疾病心存疑虑,不愿正视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2003年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在北京市正式户籍的常住人口中,出现抑郁症状后从未就医的为62.9%,到综合医院就医者为31.39%,到精神科就医者最少,为5.8%,其中71.8%的人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前文提到的那位任某企业老总的易先生,去医院就诊的过程也非常偶然――易太太带着12岁的儿子来看医生,因为儿子不爱学习,在家里发脾气砸东西,甚至拿菜刀砍人。在何燕玲医生分析病情的时候,易太太突然说自己的丈夫好像情况更严重,何燕玲于是建议她丈夫也来看医生。
后来的事实表明,易先生当时的症状确实已经很严重了。易先生在诉说自己的情况时,突然痛哭起来。一旁的易太太却大声骂道:“你这个无能鬼,就知道哭!”
“我当时心十分痛,这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家人根本不知道,甚至也不理解。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何燕玲说,大多数抑郁病人不能专心工作,他们关上门,却不做事情。
对精神类疾病的歧视是个普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几乎三分之二的精神疾病患者从不去看医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声誉,遭受歧视、冷漠等,这些观念阻碍了他们的治疗。
治疗的薄弱
在产房,一名产妇拿起护士剪纱布的剪刀,开始割自己的手腕,护士一把夺去了剪刀,然后去找纱布准备给病人包扎伤口。在这个空隙,产妇跳楼自杀了。这是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但是护士并不清楚,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最后酿成惨剧。
“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但是很多人对抑郁症认识不够,甚至包括医生。”何燕玲说。
由于抑郁症的病症常常被躯体的病痛和精神上的焦虑所掩盖;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项针对综合医院就诊者的心理障碍调查中发现,患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但识别率平均为55.6%,上海的识别率为21%,远远低于国外水平。
中华医学会对2400名就诊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焦虑普遍存在于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和消化科病人中,其发生率高达20%-25%。
“心理科的医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刘义兰医生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拥有心理咨询师85名,而能够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心理治疗的只有20名医生。“他们从医学院毕业后,要接受五年的临床工作,然后要经过三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即要经过八年,才能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
“中国的心理医生仅有一万多人。在美国,心理医生与总人口的比例约为千分之一,我们的比例则是万分之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赵国秋表示出他的担忧。
专家认为,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复杂。赵国秋说,就当前的国情来说,对心理医生的培养要分层进行。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培养心理卫生的专家,这个周期比较长,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更多的从事心理卫生的一般工作人员,他们要做的是一个普及性的工作,这个培养周期相对来说就要短一些,也能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
赵国秋也提到在心理卫生治疗领域存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心理咨询门诊,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资质,还有一些自称为“心理大师”的人,纯粹就是骗子。赵国秋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对心理医生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基本认识不足。
构建和谐心理
抑郁症正在成为世界问题。纽约城市健康委员一位官员曾说:“抑郁是纽约头号疾病。”
面对这种现状,不少国家缺少必要的政策、计划和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对185个国家所做的调查表明,41%的国家既没有精神健康政策,也没有在初级医疗中建立能对那些严重病症进行医治的治疗中心。另外,25%的国家缺少相应的立法,28%的国家没有这方面的独立预算。
“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精神卫生服务延伸,仅靠现有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对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工作的力度,并应延伸到社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马弘告诉《望东方周刊》。她同时表示,中国现在比较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卫生部也正在加大落实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