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学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9: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学教学论文

第1篇

1提高教学水平、发现优秀人才的双赢平台

参加竞赛的青年教师从比赛的准备阶段开始就得到老教授甚至教学名师们的耐心指导。正式比赛时,专家评委的评语通过相关途径反馈给青年教师,也成为他们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的一面镜子,为今后继续努力指明了方向。初赛、复赛和决赛等多次比赛的实践,对这些思维活跃、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熟悉多媒体技术但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稍显不足的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绝佳机会。同时,教学竞赛也是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集中汇报。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全方位地看到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亮点和不足,从而使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竞赛也是培育名师、发现名师和推荐名师的重要渠道。

2促进教学方法交流和改革的发展平台

教学竞赛本质是一种“百家争鸣”式的交流。参加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所教课程也不尽相同,加上参赛的青年教师都是经过逐级选拔推荐来的,教学水平相对较高,比赛时,参赛教师也都尽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点。在竞赛过程中青年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吸纳彼此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自己所教课程,又具有自身教学风格、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另外,竞赛中出现的受到评委和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会被其他教师效仿,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

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成效及具体做法

我校从200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从总的情况看,这几届教学竞赛开展得很有活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有的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有的走上学校教学管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教学名师;有的则代表学校参加省教学竞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更多的成为学院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骨干教师。这批青年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也是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具体做法如下:1)参赛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至少独立完成过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2)参赛步骤:分学院初赛、学部复赛和学校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学院初赛由各学院系自行组织,严格选拔。学校组织专家对选的选手进行听课、评课考核,同时分学部组织复赛。3)参赛内容:选题内容应是所授课程正常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授课时间30分钟。每位选手需准备三个选题,复赛、决赛时选手现场抽签决定所讲内容。4)评委组成:复赛评委由学校聘请的专家教授组成。决赛评委由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组成,专家评委分人文社科组和理工医信息组。5)评分规则:评委在参赛选手讲课完毕后当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求和平均。决赛成绩由日常听课、教案、现场讲课三部分组成。6)奖励办法:设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若干名,学校对获奖者进行表彰,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相应的奖金。

三目前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院和参赛教师对比赛的认识不到位

初赛由各院系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及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并确定参加复赛的选手名单。由于对教学竞赛活动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个别院系对预赛工作动员不足,组织不力,无法达到通过准备比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2评分标准与参赛教师学科差异的兼顾性不够

虽然我校将体育课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单独组织,在决赛时也将评委按学科大类进行分组,尽量避免因学科差异而影响公平。但是,竞赛的评价指标往往趋于同一,学科间的区分度不够,或是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等。

3部分选手现场讲课的“表演”成分较重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参赛内容应是所授课程正常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以避免个别教师为了比赛而设计容易讲授但与正常教学内容相脱节或者一味迎合评委喜好的内容。但在实际比赛时,有的选手“表演”成分依然较重,所讲内容与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不符。

4竞赛成果的巩固推广不够

教学竞赛一般两年一次,比赛当年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此事,但是比赛过后,只对获奖选手进行了表彰,没有继续组织经验交流、示范课堂观摩、号召青年教师向他们学习等活动,也没有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展现他们的教学风采。而对获奖教师而言,这个奖项对他们的职称评审等没有太大帮助,也影响了青年教师参赛的积极性。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改革

1完善指标体系

在教学竞赛尤其是决赛阶段,参赛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所有的参赛者都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因而有必要根据学科差异制定相对细化而又具操作性的竞赛评价指标。同时,竞赛不仅仅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适度考查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学校还可以举办或者鼓励学院系举办不同类型的教学竞赛,如双语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实践教学等等。

2加大平时听课、教学研究比例

对参赛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单凭30分钟的讲课比赛往往不能反映教师的正常教学状态,因而有必要加大平时听课、教学研究的比例,对参赛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为了更好地反映教师的正常教学状态,可以组织专家直接进入课堂听课,加大平时听课所占比例。同时可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如申请教改项目、发表教学论文)或对教学工作总结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也纳入到教学竞赛指标体系中。另外,对于现场讲课的内容要进行严格审查,必须是所承担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正确引导青年教师通过教学竞赛形成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苦练教学基本功,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使竞赛真正起到促进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建立巩固竞赛成果的长效机制

学校可设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专业机构,如教学中心(CRLT),全面负责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授课能力。相关部门应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列入教师培训工作的考核内容,加大对获奖教师的奖励力度和覆盖面。除设立校级奖励外,学院还要设立院级奖励,树立教学标兵,号召青年教师向他们学习;组织举办获奖教师教学示范课堂,展现他们的教学风采,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在学校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一级工资,以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比赛。通过学校、学院系和教师共同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论

第2篇

当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更加突出地强调着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要求,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素质,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小学生在校时间呆得最长的地方——教室,无疑又是所有校园文化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群体,离不开学校环境,也离不开教室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与教室环境关系更为密切。教室文化,是小学校园中独特的风景,是时尚、社会心态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反映,是小学生文明的窗口。因此,笔者认为教室文化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断乳期和自我意识萌发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和发展的时期,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此阶段,外界的引导和影响对其心理素质的形成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又反过来决定和影响学生的成长。

1. 教室文化有助于小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

第一,提高审美水平。 教室文化体现的是教室这>:请记住我站域名/

第二,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小学生是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教室作为一群生龙活虎的小学生的聚集地,必然呈现出一派活跃、生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氛围。围绕教室文化建设,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文体活动和各项知识竞赛丰富多彩。诸如教室联谊制度的建立,“教室杯”各类球赛,文娱比赛,知识竞赛,科技成果展等等,使学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处处显示青春气息。生动活泼的氛围使学生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激励小学生奋发进取,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

第三,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人,教室文化在发挥以上功能的同时,也发挥着熏陶、感染和鞭策学生求学上进的作用。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看到教室里张贴的‘比比谁最棒’的公示栏,你得到的星星最少,你会怎么办?”,有67.14%的学生选择“努力表现,认真学习,争取得到更多星星”,这表明教室文化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追求学问、争取进步的意识。

2. 教室文化有助于小学生协作、竞争意识的培养

教室成员朝夕相处,除了要受共同遵守的校纪校规、教室管理制度等的约束外,相互之间也形成一系列约定俗成不成文的互动规则,如语言习惯、消费结构、作息时间、教室及其成员的外观形象,也即教室成员的行为趋于一致的成分。既然是约定俗成,就具有相当大的制约力。如果违反规则,就会被同学排斥,视为异端。这有助于形成一种和谐一致的教室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作、合作精神。同一教室学生在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由于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最集中地表现在学习技能的竞争上,带有功利色彩的因素较少,因此他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竞争,表现为积极向上,争取优异成绩,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这种竞争是主流,往往成为推动全体成员追求进步的巨大动力,有利于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奋发成才,是值得提倡和肯定的。

第3篇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

。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

,有笔试、有口试,也有设计方案和调查报告,笔试内容也应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以上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统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相信当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走进统计课堂教学时,统计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统计学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特点,并以此为指导,探讨了统计学课堂教学新方法。

第4篇

实验——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再现,能简单、明了的突出主要因素,给人以直观、生动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

做一个探究型的教师是新教材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教师真正的探究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探究能力。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充分准备,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媒介。那么一个演示实验是否成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多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等其它教学辅导材料;

如: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在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讨论后将Ba(OH)2 ?8H2O和NH4Cl的反应装置由烧杯改成塑料袋(如下图)在上课时解开中间的绳子传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深切的感受到热量的变化,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上)(结合教材兴趣实验改进)

2.多改进,对环境有污染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尽量做到无污染、无浪费;如: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高一教材p134,人教版)我做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既可以避免SO2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检验产生的SO2,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3.多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想法,从而提高探究能力;

4.多总结,及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和心得体会;

(二)变分组实验为边讲边实验

分组实验是为加强学生的操作规范、加深学生对某些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理解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都放在一个章节之后,验证学过的一些结论,他的好处在于规范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但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神秘感。因此有些分组实验我们不妨放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就直接做,比如学习元素周期律一节时,我在平行班中进行了对比教学,两个班级在新课时做实验,先让学生亲自做镁、铝分别与水、盐酸的反应,然后对比反应的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及其原因,虽然纪律是乱了一些,但学生的兴趣高涨,在每位同学的参与下很自然的比较出镁和铝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方法,过后学生对实验的现象都能记忆犹新。对照班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讲解,但学生兴趣明显减弱,过后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分析多数同学都只能靠死记硬背,很难回想起当时的实验现象来。

(三)重视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微型化,是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多数

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课后去完成,而课后完成往往是去验证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吹气生火”、“指纹检验”等,如果将它们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一个好的问题对整个教学都相当重要。在讲述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时,我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SO2的性质,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1)SO2与CO2有那些相同点?

(2)SO2与CO2有哪些不同点?

(3)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SO2和CO2,并指出哪些方法较好?

学生能很快对(1)(2)两问进行回答,回答问题(3)时则多数人局限在化学性质中的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及物理法中的密度比较上,这时我进行了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问题(1)(2),思考时尽量从二者的不同点出发,并动员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最后总结得出如下方法:

化 学 法

编 号 药 品 或 操 作 现象及理论依据 结 论

A 品红溶液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观察品红、布条是否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O2则无漂白性) 褪色的是 SO2

B PH试纸 PH值的大小(H2SO3 是中强酸,H2CO3是弱酸) PH值小的SO2

C 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溶液 颜色是否明显变化(SO2容

易被氧化,CO2不易被氧化) 颜色明显变化的是 SO2

D 让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它们反应,再冷却到16.8℃以下

看是否有晶体生成(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生成SO3,而SO3熔点较低) 有晶体生成的是SO2

E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硫酸 看看是否有混浊出现(SO2能与氢硫酸反应)

有混浊出现的是SO2

F 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到灼热的炭层,再通入到灼热的氧化铜看氧化铜的颜色是否变化(CO2与C反应生成CO,CO能还原氧化铜) 氧化铜变红的是CO2

上述方法中A、B、C、E虽然都较简单,但由于E中用到硫化氢是剧毒气体,因此该方法不用;B方法中二者PH值相差不大,故现象不够明显,所以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是A、C。

物 理 法

编 号 操 做 现象及理论依据 结 论

溶解法收集等试管的两种气体,分别倒扣在水槽中 看液面上升的快慢情况(VSO2:VH2O=40:1,VCO2:VH2O=1:1) 液面上升快的是SO2

称重法称量相同体积两种气体的质量大小 SO2密度大于CO2 质量大的是SO2

嗅闻法闻气味 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SO2

降温法降温、加压 看哪一种先液化 先液化的是SO2

从简便和可行性上实验室中常用嗅闻法

生物法

编 号 操 作 现象及理论依据结论

动物试验法将两只小白鼠置于两个密闭透明装置内,并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到两个装置中 观察实验动物的表情(SO2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咳嗽,CO2使小白鼠窒息) 小白鼠咳嗽的是 SO2

植物试验法分别将两种气体和一棵普通绿色植物密封在一个透明装置中,并给予充足的光照 过几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是否正常

(S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2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死亡的是SO2

霉菌试验法分别将

两种气体和一定数量霉菌作用,再通过显微镜观察 看霉菌生长情况是否正常(SO2抑制霉菌生长) 霉菌死亡或数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是SO2在这样的尝试中,加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时我又及时的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收敛,于是我又提出了以下问题:

(4)SO2是大气的污染物,那么你在实验室中如何处理?工业上又如何处理?观察教材上P1的实验6-2,分析其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如不科学应如何改进?

这一问题将思维进行了收敛,主要突出化学性质。并体现出实验室和工业的不同点来。

(5)如果CO2中混有SO2该如何除去?

(6)如果欲验证SO2中是否含有CO2,该选哪些药品,如何操作?如欲验证SO2的还原性、氧化性哪些试剂现象明显?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SO2性质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去。

(一)问题的提出应具有针对性,不能范围太大,范围太大就会使学生感到无处下手,失去探究的兴趣、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问题提出后不能急于做答,更不能一拿出问题就马上去启发,应给学生一个讨论的机会,让他们智力的火花相互碰撞,在碰撞中使思维得以深化,能力得以加强。

(三)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或方案,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尤其是合理而又有新意的应及时予以表扬,不足的地方要引导其自己质疑或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学生的积极性始终保持较高的状态。

(四)掌握好课内课外时间,探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我们要把握好时机,适时提出问题,问题要在能力的基础上、在课余时间能够完成的情况下提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下真正的去探讨、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我想“解放孩子们的学习,就应该使之会学习、会探究”,就要让他们的双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在课堂上能够亮起来,让他们的嘴巴在课堂上能够响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眼观、手做、嘴讲的同时还怕脑子不想吗?只要脑子想,我们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通过实验培养了他们的探

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5篇

教师的成长除了内在因素外,往往还和外在的、客观环境有关,目前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反思能力提升影响力较大的就是在职培训.有哪些培训呢?高中物理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有三种.

(1)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网络课程远程培训,主要形式以网上自学为主.培训内容包括物理新课程岗前培训、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科研方法以及围绕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主要针对全体教师.

(2)教育部门进行的个人培训,组织教师分批次到知名高师院校培训,旨在培养针对性人才,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师德、教学多媒体使用等方面.

(3)学校邀请专家到校作报告,主要形式是听专家、名师讲座.上述培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几何呢?虽然这些以理论为主的在职教育可以传递前沿知识和教改动态,但教法相对单一、学科针对性弱,对高中物理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没有明显改进,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

2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建议

不仅教师的信念和态度需要改变,教育部门的培训形式也需要多元化.从上述的两个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2.1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教师捕捉关键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包括发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问,甚至异常现象,然后针对性的深入描述,之后结合外界知识进行解析,最后在行动中加以验证,总结为“发现问题-解释情境-分析-改进”.这要求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首先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教师需要认同自身的职业价值,享受荣誉感,认同社会给予的高地位.工作热情提高,才能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自觉促进专业发展.其次,提高教学素养,能用理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站在理论的角度,才能发现隐藏在教学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后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当然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关注学生才能够发现最值得研究、最真实的问题.如果对学生看似平常的行为视而不见,自然就不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2.2增强学科针对性,改变培训方式

目前新课程改革中,讲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师的培训中,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增强学科针对性.培训中需要让教师注意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修的基础知识是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选修内容的确定等方面.

2.3研究高考,提升自我素养

第6篇

显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浓郁厚重,比较直观、直接,容易使学生振奋;隐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淡雅,讲究委婉、逐渐渗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种数学教学文化相辅相成,变换运用则能使得数学教学文化有内容、有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利用显性文化,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品味其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中国周代商高的“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勾股树”;从三国时代赵爽的“勾股弦方图”到西方欧几里得的演绎推理;从清代的梅文鼎证明到美国总统加菲尔德的“构造法”证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勾股定理发生、发展及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使其深深感受到其中浓郁而厚重的数学文化气息。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这一知识点时,先重点教授学生以坐标轴为参照系平移直线图像,然后把原来的参照系移动,让学生思考直线函数关系的变化。在动与不动的矛盾中,学生发现:图像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平移,图像向上(下)平移相当于x轴向下(上)移,实际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加深了其对“辩证意识”“数形结合”等思想的认知。这种认识文化的培养是隐性的,润物无声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持续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通透的数学教学文化感悟,让学生体验其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体现在对称性、简洁性等诸多方面。如在研究三角形、函数时,会更加关注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这体现了轴对称的美;在研究四边形时,会更加关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这体现了中心对称之美;对于最完美的图形———圆来说,我们则更加关注垂径定理……这种对称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最直接地表现在数学符号上,它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每个人都能从简单的表达式中读出其确切的含义。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定理:圆周率π,三角函数sin,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勾股定理a2+b2=c2等。这些符号公式言简意赅,学生可以从简洁的符号语言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数学之美包罗万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之美。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要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等式,这既有抽象之美,又有简洁之美,还有逻辑之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

三、孕育严谨的数学教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改革其新

数学教学文化具有理性思考、客观认知、不断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孕育就是在课堂上、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量一量”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致在180°左右,这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定值,但是还难以达成一致。笔者接着让学生进行“拼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按照顺序拼在一起。学生经过“拼一拼”就会发现三个内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认识。但这样同样具有局限性,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过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互补的原理,将另外两个内角等量转换出来,使得三个内角成为一个平角。“拼一拼”“量一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同时也让学生对此操作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操作的粗糙性,测量和拼图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严密性不足;操作的特殊性,测量和拼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结论难以推至其他三角形,普遍性不足。因此,适时恰当的推理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思维的严谨性,并使这些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高数学文化的素养,使学生内化于心

第7篇

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教师的思路转变为学生听课的思路。其首要的一步是教师应把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讲课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突出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使学生的思路按照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譬如我在教《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一节内容时,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讲课思路:“演示实验不同物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具有化学键的类型不同。”抓住这个中心主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索,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关键,又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晰明了,一堂课下来,学生接受知识普遍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阅读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阅读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即教材的编写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思路的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一堂所要讲的知识点一一列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自学,去进行讨论。从中让学生潜意识地去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如学习《化学平衡》一节课,我首先列出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两个基本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移动),三个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一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然后提出“教材中是怎样讨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阅读,学生有意识地领会到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方法是:①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点,教材中是以反应为例,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当V正=V逆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揭示出化学平衡状态的“动”、“定”、“变”三个特征。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是通过几个实验帮助理解化学平衡原理的。通过这样阅读使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说明化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和化学实验中获得,又以此为基础再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和认识的,从而使化学知识得到深化,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化学的方法。

三、解题时,帮助学生寻找解答的思路

化学习题浩如烟海。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精心选题,善于分析题目中的因果关系,让学生掌握题给条件,明确要求,并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化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化学问题的正确思路。我的具体做法是:

1.逐步提问,打开学生的思路。

2.一题多解,拓宽学生的思路。

3.一题多变,活跃学生的思路。

第8篇

根据三个层次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同情况,采用梯度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层次学生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在培养实际能力方面,三个层次学生也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并要发挥中等、高等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分层练习和作业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教师要精心设计编排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对高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对书本知识进行迁移,能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中等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对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能简单运用。对低等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找到书本上的知识点,能套用知识点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去做,以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并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不断培养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考查和评价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交流、讲解、鼓励等方法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爱学。压缩考试次数,在平时考试后,给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让学生自批、自评,并讲评订正。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的知识缺陷,并及时补救。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评价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身素质。我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测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方法是“向学生出示的每次单元验收卷,一般要设计基本题24道(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简单的计算题,中等题2道,有难度题2道)。在平时测试时,对低层次学生的要求是完成基本题;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完成基本题外,另外加试中等题;只有优等生才要求全部完成。并规定,某生测验成绩超过基本分数即向上一级转化。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感和争取向上一级转化的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低层次学生多实施耐心辅导教育加多鼓励,尽量多提问他们,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的成绩。对中、高层次学生主要是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积极自学,多尝试一题多解,尽量在测验时争取高分。

四、结语

第9篇

(一)提升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之举诚如季卫东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致力于法律技艺的培训,而且要着重陶冶远见卓识和法律精神。这就需要认识到工科强校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法科的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人文主义理念,形成认真探讨基本原则、价值范畴以及正义观的博雅氛围。”因此在理工主宰、人文欠佳的工科院校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理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法律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确是工科院校法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5]就此而言,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还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诊所式教学和媒体教学等。对于法科学生来讲,这些教学形式固然可以使他们从法律人的专业角度获得知识的升华和应用,从中探寻辩论的魅力和职业的神圣感,而对于面向非法科学生所开展的法学双学位教学和法学选修课来讲,案例教学特别是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则使这些与主要与机械、工程和技艺打交道的学生得以在法庭特定氛围的感染下直面正义、公平、价值等话题的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而相比于专门的政法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工科院校的法学院系无论在图书资料、师资水平,还是在学生基础、校园法学文化氛围等方面均无法与之抗衡。故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欲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出被社会接纳的法学人才,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因为法律与机械以及工程学之间其实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法律事实上就是个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操作规程,是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的技能,这注定法律专业与其说是一门科学,毋宁说是一种工艺。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工科院校法学院系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从而不断获得发展的的重要手段。综上,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应引入案例教学法,而且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案例教学法上存在比专门政法院校、综合性院校的法学院系更为迫切的需要。

二、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都将其贯彻于法学教学之中,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功能的发挥,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重形式而轻效果在一些工科院校,开展法学案例教学成为对外宣传、彰显创新的有力依据,是否采用案例教学还被作为教学考评的一个量化项目,受此影响,法学案例教学异化为“追赶潮流”之举。然而这种对形式的过分注重,却隐藏着对法学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忽略。比如,案例教学沦为变相的案例讲授,教师依然是主导,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到结论得出仍受控于教师的指挥,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只不过是从“听讲课”变成了“听案例”。尤其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典型案例和真实案例的选择,往往将“格式化”后的虚构案例引入讨论,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无法用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所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不适应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特殊需要前已述及,工科院校的法学欲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优势,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旨在检验法律职业技能,赋予法律实务工作“市场准入”资格的司法考试就理所当然成为众多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重头戏,司法考试的过关率也被视为评价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工科院校的案例教学却并未很好回应司法考试的现实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其存在的价值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而非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一旦面对司法考试中纷繁复杂的案例情形便不知所措,所以虽名曰“案例教学”,但实际上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需要,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案例教学。

(三)不利于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体现了教育对社会需要和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就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却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背道而驰。教师往往在案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思路“诱导”下,对格式化后的“平板型”案例展开定向分析、思考。而且,该过程以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为大前提,学生按照三段论式推理,结合案例给出的小前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和关系纵横交错、事实纷繁复杂的真实案例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将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实际上也消解了学生主动挑战主流观点或法律条文中可能存在缺陷的热情,抹杀了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工科院校实施法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思路

(一)基本理念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之所以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理念的缺失,或者说“法学案例教学究竟应当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所以才会出现诸如案例教学沦为案例讲授,案例教学与工科院校法学教学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法学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培养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法学案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这就决定了法学案例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是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作为判断法学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唯此,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法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才能得到良好发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