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才培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9: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才培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才培养论文

第1篇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10年推行“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促成了我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联姻、共育人才”育人机制。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店中校”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合作流于表面化,双方利益达不到一致。学校和酒店合作利益的出发点存在偏差和矛盾。对学校而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希望酒店能为实习生提供轮换的岗位,了解酒店的运转流程,体验酒店氛围和企业文化,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然而对于酒店而言,其目的一般较为简单和功利,完全根据自身的用工需要来安排实习生,只是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旺季时的劳动力补给,安排操作性的工作,会在服务技能方面给予培训,但对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热情不高,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学习的机会。第二,“店中校”培养模式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强,出现脱节现象。我院前身系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财经学校,在2001年9月独立改制成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中,由40%专任课教师来自原中专学校,还有近些年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从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从学校到学校;这些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具体的酒店工作,都缺乏旅游酒店企业实践工作的经验。而学生在参加“店中校”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由酒店指导老师负责。而作为旅游酒店企业的专业人士,虽然他们行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很难做到完整结合,就容易出现脱节现象。第三,“店中校”实习教学期间的指导与管理不到位,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1酒店对学生管理不到位或缺乏管理1、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在实施“店中校”教学过程中,酒店方缺乏系统的实训指导计划,没有把实习实训作为一种制度,也没有对此形成一种概念。对实习生的接待没有延续性,没有实习生的轮岗计划,没有周密的实训安排。2、酒店对学生培训缺乏系统化、规范化通常学生进入酒店后具有“双重”身份,闲暇时间上课,课余时间上班;准确地讲,既是在校学生,也是酒店实习生。大多数酒店企业一味要求实习生工作,忽略了实习生的再培训。有些酒店认为培训实习生,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更有些酒店拒绝实习生参加酒店的在职培训。因为缺乏系统、规范性的指导培训,实习生工作技能不娴熟不熟练,时常犯错误,客人投诉屡见不鲜。

1.2学院管理不到位1、实习计划管理不规范由于目前“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习安排的主动权限掌握在实习酒店手中,因此学生在酒店的定岗实习、轮岗实训机会全部由酒店方决定,并且轮岗概率低,所以专业课程的实习计划很难达到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2、实习过程管理缺乏有效指导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店中校”教学中的指导一般仅限于系部的学管人员和班主任,虽然有个别班主任是专业教师,但显然还是比较薄弱。最为重要的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学管人员多为非专业课教师,对实习的指导仅停留在生活、思想等层面,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有针对性指导。

1.3学院与酒店缺乏有效沟通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不要出现问题时相互推拖,影响学生实习质量,应在校企合作的角度,协商共同培养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轮岗、岗位培训方面,校企合作的条款中应明确各方职责。第四,“店中校”实习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不利于形成对实习目的和要求的正确认识与导向,虽有专门的实习教学成绩考核办法,但考核内容不够科学。

2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学院应慎重选择合作酒店学院在选择合作的酒店过程中应谨慎对待,不能草率行事。首先要考虑该酒店的“硬件”和“软件”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是否能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这一切都达到要求后,应与酒店方洽商,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和条件,拟定合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明确学院、学生、酒店三方各自的责、权、利,并试图通过法律来保障合同的执行。第二,学院应与酒店企业加强沟通,与酒店建立良好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前学院要与实习基地密切配合,主动与酒店进行沟通,一起检查实习项目计划是否合理,包括实习教学计划、实习目标、考核方法、实习管理等内容,是否可以达到预设的目标,共同完善实习项目计划。学院还应加强日常学生的专业宣传教育工作,开好实习动员大会,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对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店中校”教学相关情况有所了解,明白“店中校”教学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面对本专业教学实习,树立做一名酒店人的信念。第三,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双师型”素质教师比重要保证教学质量,好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而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更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实操技能强的老师。除了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教学外,还应该让“教师走出去”,定期去企业进行培训;其次,制定“双师”素质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假期的时间到企业顶岗挂职,并提出顶岗挂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法,加大监控力度,力求产生实效。最后,兼顾实施“请进来”,请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经理过来担任讲学或者开讲座,还可以聘请企业主管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训。第四,学校应配备专业指导老师,确保各方沟通通畅学校是学生与酒店的之间重要沟通桥梁,应加强并保持各方沟通的通畅。学院通过委派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了解学生的工作和心理动向,同时定期与酒店方联系;在酒店和实习生之间出现问题时,应迅速联系双方以了解状况,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同时,要帮实习生尽量解决困难,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措施,帮助同学门顺利度过疲劳关,这样他们就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实习积极性。第五,实现“双向选择”实习岗位一方面,酒店根据各个岗位的用人标准,从外貌、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考量,为各个岗位配备合适的学生进行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酒店方应考虑到生的个人意愿、兴趣和爱好,并把各个岗位的用人标准告知实习生,允许他们在符合多个岗位的用人标准的情况下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调岗前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尊重为前提进行调岗。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安排“轮岗”实习,为实习生提供学习多种技能的平台。通过人性化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激发实习生的工作热情,使酒店方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服务的质量,也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第六,重视实习生培训,提供柔性化服务培训是让实习生了解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和服务理论等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胜任独立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工作以及饭店的服务质量、声誉。因此,饭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应给予重视,尤其是实习过程中的在职培训,力求做到持续性和系统性和规范化,保证实习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在实习生的管理方面,饭店应提供人性化的柔,切实关心爱护实习生,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量。绝大多数实习生年纪都不大,对他们的工作量安排应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实习生毕竟是来实习的,饭店应尊重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不能以责骂及规章、罚款完全代替教育。通常实习生主观上是想做好工作的,饭店应多给实习生一些时间和耐心,应相信他们会越干越好。实习第一阶段,酒店方应该从学生心理入手,以褒奖为主,多鼓励多沟通,为实习生的后期管理垫好基础。第七,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有效开展对于“店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应该改变考试结果评价的传统做法,实现学生学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学校及酒店可依据目标和业绩的完成情况,对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技巧、沟通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例如实行以酒店服务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酒店服务生产性实训的完成情况,动手操作情况,及具体的工作绩效等。还可以实施以证代考,鼓励学生通过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核(中级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高级餐厅服务员等等),参加酒店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以“一书(毕业证书)多证”,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结束语

第2篇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从产生至今,人们对它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相对规范的界定。见诸于期刊文献上的关于培养模式的定义表述上虽略有出入,但其涵盖内容基本无异。在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人才培养模式被描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把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把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进行分解的话,则人才培养模式又可以分解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培养途径、评价机制等具体要素。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要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恰当定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制约着培养模式的各构成要素,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填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就应努力在这种“空挡”之中找寻答案。这样看来,独立学院应敏锐地捕捉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相对弱势,而这种弱势恰恰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在这种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有了培养目标的方向指向性,各独立学院依据社会、市场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与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挖掘形成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息息相关,下面试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环节、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1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一般是从母体院校选择发展稳定、就业前景良好的成熟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实际上,这些专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吸引生源的一个“亮点”,受到考生和社会的欢迎。然而如果一味实行这种“拿来主义”,不结合自身特点,没有融入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那么独立学院的发展无疑将陷入危机。第一,对母体院校“移植”而来的专业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再建设,拓宽专业设置口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主干学科的业务覆盖范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性,这样将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迁徙和职业方向的转移。同时,还应注意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同一个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创设出多种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密切注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树立对人才市场信号的敏感性,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拟设新专业时,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整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孕育新专业。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计划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教育上形成特色和优势。具体做法是:

(1)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教学计划中课内学时理工类专业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文、管、经、法类专业控制在27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2学时,总学分不低于170以上。其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降低了课内总学时,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拓展。

(2)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等四个模块,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通识教育基础平台;在不同专业之间,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的需要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通识基础+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模式。

(3)在推进“文理融汇”上,密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开设涵盖文化、艺术、政治、历史、环境等领域多样化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工科专业的总学分构成中,人文社科基础课程

学分占10%以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分约占20%。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上关注学生需求,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实用文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今国情分析、哲学、思维拓展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为鼓励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行为,设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学分和社会实践学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的获取、院级至全国级的竞赛奖项、科研和,只要学生达到相应要求或标准,即可获得学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个f生发展。

3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创新素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专业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通用适应性强。实践育人符合索质教育客观规律,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未来志向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内容。通过实践环节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职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实验等;二是通过非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1)加大实验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保障基础实验室配备足够的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签订实习协议,争取合作单位能提供实习实训基地。(2)从实验内容上,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撒发与调动其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4)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面向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5)鼓励或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4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在招生批次上属于第三批本科,从学习成绩上讲,往往要低于普通二本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稳定的学习风格,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组织与协调、实践与创新等方面往往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要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应确立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和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找寻到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使任课教师能够统一认识,主动寻求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视习题课、案例课的运用。通过师生课堂交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氛围,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风格,改进学生学习习惯。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存在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充分挖掘潜质,实施赏识教育。要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成功、成才。

第3篇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置了39种硕士专业学位,5种博士专业学位。从学位授予规模来看,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大幅增加,以2012年为例,我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198046人,博士专业学位3327人,授予专业学位人数占当年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总人数的32.4%。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具体表现在:

(1)模式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专业式和协作式。专业式又称“教学-科研”式,指的是培养研究生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专业式的培养目标追求科学探索与社会服务,具有双重性,培养过程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通过设立研究生院和系级研究生教育机构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管理。协作式又称“教学-科研-生产”式,它是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模式。协作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统一,组织管理上要求大学和企业的密切配合。由于协作式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近年来越来越为我国政府、高校和企业所关注。

(2)层次多样化。它体现了我国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规格上的多样化。层次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博士专业学位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拥有博士专业学位已经达到5种,分别为口腔医学博士、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

(3)形式多样化。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方式。2008年以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以非全日制为主。非全日制即通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2010年,我国决定在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逐步向非全日制与全日制教育两种形式并行过渡。

二、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专业式,辅以协作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成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改革。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而新的科技革命正迎面而来。新的科技革命被我们命名为知识经济,其标志包括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知识急剧增长、更新,知识成为资本,智力劳动者急剧增加。新的科技革命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渐提高。据统计,1984年社会总产值为12835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升了28.9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产业转变。中国企业联合会前副会长蒋黔贵认为,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轻工业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本积累,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专业学位人才模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也就是说,企业开始要求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例如,美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都设立了独立的研究院(所),与高校共同培养研究生。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尚不适应这种变化。专业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企业的参与程度低。通过专业式培养的专业学位人才,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但难以满足企业对毕业生应用能力的高要求。相比较而言,协作式与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更好。因此,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积极向协作式转变。另外,我国的两种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知道,涉及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管理等。基于培养目标、导师指导以及课程设置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拟对它们进行考察。当然,这些问题有些是共同的,有些则是个别的。

共同的问题有:

(1)培养目标不清。培养目标确定了专业学位的人才规格。从思想上来说,人们已经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目的是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在实践上,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依然比较模糊。例如,部分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发表一定的学术论文,才能授予专业学位。

(2)导师指导不到位。目前,我国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任教师大都是拥有学术型博士、硕士学位,他们普遍科研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近年来高校有意识地从社会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工作,部分地缓解了教师实践能力差这一难题。但是,从根本上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师资来源的多样化。

(3)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课程由一般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一项针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其不合理,其原因在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理论化倾向过于严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中,以至于社会和企业难以认知专业学位的特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普遍较差。显然,我国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第一,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影响。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师资和科研人员,其内在要求是毕业研究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传统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等,导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趋于雷同。第二,“知识课程观”的影响。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我国研究生教育深受其影响,表现在毕业研究生大都基础理论比较扎实。然而,它忽视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现实的关照。反映到专业学位教育上,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比较重视课程的系统性而忽视应用性。显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是不足的。第三,师资来源单一。我国高校的师资主要来自研究型大学和科研单位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受培养模式的影响,他们的学术水平大都能够经得起检验,也能胜任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然而,其共同缺点是没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另外,由于他们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也较少与企业有业务上的往来,因此对企业在人才规格方面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实践能力差,对我国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第四,企业与高校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的联系不够紧密。其中,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主要有我国企业缺乏独立培养人才的传统。与美国不同,我国企业设立研究机构的时间较短,且缺乏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必要条件。因此,企业主导、高校派员参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目前难以实现。主观的原因主要有利益分配不均。在采用高校主导、企业派高职称人员参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高校、企业和学生。就美国的经验而言,其中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企业对高校学术自由的威胁。不难理解,企业的经济逻辑与高校的学术逻辑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我国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三、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密切相关性,因此必须对我国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才能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更好地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主要基于学术学位。学术学位教育强调基础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解决了当时我国迫在眉睫的师资短缺和科研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急需大量高层次应用人才,即专业学位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与学术学位教育强调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截然不同。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落实。

二是积极转变课程观念。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设置。“知识课程观”与学术学位教育相适应,它使我国培养的研究生,特别是硕士,基础扎实,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国外博士才有的使命。然而,“知识课程观”重视学科逻辑,忽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需求,难以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需要,应该转变。因此,在考虑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时,应该重视学科、个人和社会三者的需要,使其统一。在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应该适度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另一方面,加大应用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是师资来源多样化。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大多由从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承担。相较而言,美国高校的师资趋于多样化,许多教师都有在企业和政府机构工作的经历,这为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我国高校的新进教师还将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他们的经历,例如挂职锻炼等。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招聘高职称人员。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着手这一工作,但进展缓慢。其中涉及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上的,也有高校自身的,但毕竟开启了多样化之路。

第4篇

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实用英语翻译研究涉及翻译时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问题,语用学理论与翻译教学密不可分,语用学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科研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语用学理论中语境、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等对翻译科研教学及培养实用英语翻译人才具有指导意义。只有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才能使译文语言意义上准确,文化意义上贴切。我国著名语用学家何自然、张新红,著名翻译学者陈宏薇都深入探讨过语用学理论与翻译科研教学的关系,从语用角度分析和拓展大学英语翻译科研教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学分析方法,比如预设、语言礼貌、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话语连贯、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等。

1.R.DanielShaw首先提出翻译语境的概念。英语名言"NOcontext,notext"(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说明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研究的本体是语篇分析,翻译的精髓则是将语篇分析与语境知识有效结合,翻译应紧密联系语境,力求忠实原文,努力达到翻译语境等效,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互通。

2.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以言指事,是通过说话人表达字面意义,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是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表达真实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理解话语意图,透过话语字面意义理解其实际的语用功能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英汉互译并不是简单的词语含义相加对等,而应通过字面意义领会其言语行为含义。

3.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合作原则,美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礼貌原则在实用英语翻译中,对语篇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语义语法上,还应拓展到语用交际方面上,合作和礼貌原则是语用交际的核心内容,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文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语言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文化是展现语言艺术的镜子,外语翻译教学应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充分了解不同语言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二、地方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定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地方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培养的主要是文学型英语人才,学生知识结构主要集中于英语语言文学,缺乏实用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但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偏重理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学以致用,实际英语翻译工作中面对的是经贸、科技、旅游、法律、医学的专业翻译。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应拓展学习领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外语人才的需求。

(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创新

传统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机会较少,该教学模式虽然能加强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学习,却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翻译课程属于实践性强的专业技能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大量真实的口、笔译案例分析,实训训练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解决翻译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口、笔译技能,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革和创新。

(三)大学生汉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由于学科特点更应重视学生汉语继续教育学习,提升学生中文素养,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只设有大学语文公共选修课,并未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设立汉语写作、中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这必然导致学生中文表达能力欠缺,传统文化知识不足,即使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依然不能流利自如进行汉英、英汉互译。

(四)产学研教学模式与师资力量建设有待深化

学生翻译学习过程中,缺少接触实践项目的机会,角色较为单一,仅仅是从事单一信息对等翻译,对翻译流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知之甚少,翻译专业学生并未具备市场所需专业水平,相关工作经验欠缺。此外英语专业翻译师资匮乏,授课教师缺少专业领域实际翻译经验和必备专业技能,许多教师仍然沿用单一讲授理论知识,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因此,如何真正授之以渔,而非单一灌输的教学模式是翻译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外向型经济促进作用

我国英语翻译本科教学正逐步转向重视“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翻译人才培养阶段。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大翻译实践力度。

(一)构建翻译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翻译公司提供设备和师资,建立师资雄厚,功能齐全的翻译实训基地,为翻译人才提供完善的教育设施和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翻译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翻译训练平台,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学生按照自愿组成翻译小组,教师根据学生成绩,适当调整小组成员,实现每一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翻译资料平台,可提供语料、术语等科研课题,还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文献和论文提供翻译服务。机辅翻译训练为学生掌握机器翻译软件,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工具等各种翻译软件提供了保障。翻译实训基地能够帮助学生熟悉翻译流程,了解行业规则,提升翻译素养。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特点,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良好对接。企业的需求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首要条件,订单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施“订单式教学”,才能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订单”培养是针对企业的人才规格进行的,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实习实训,都是按订单培养的要求制定和安排的。在确立订单的基础上,校企双方需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学校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需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学校要负责选拔参与订单培养学生,采取学生和企业自愿双向互选形式,确保生源质量,学生要确保到企业参与实习工作。包括顶岗工作,帮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和流程,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订单培养要注意“订知识,订技能”,企业招聘符合岗位需求人才。学生找到学以致用工作,学校吸引更多生源。

(三)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实用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应全面创新教学实践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方法引入情景案例教学,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影视英语教学,指导学生翻译文学名著,日常用语,商务办公用语,报刊杂志等多种文体,培养学生实用英语交际表达能力,为今后企业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学生能胜任今后商务翻译,外事翻译,科研翻译,日常旅游生活翻译。考核方式可以增加口语测试,考翻译资格证,技能比赛,实习测评等,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适应实用外语人才需求模式。

(四)提升翻译教学“双师型”师资

国内一些学者呼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既有丰富的翻译理论,又有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译经验的教师。通过进修、引进和特聘等多渠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可行的,与对口特色企业实行合作,建立师资联合培养基地,专业教师有机会、有渠道去商务企业或基地进行翻译学习和实践,建立完善的翻译师资培养机制。

(五)培养英语翻译人才文化素养

第5篇

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

1.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建国以来,基于政府管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甚至课程学科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专业目录,学方案、学计划和统一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招生和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进行,形成了一统性、单一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施通识教育、英才教育,进行专业调整、管理权限下放、就业市场化等,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秉承传统的单一性培养模式。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对广义的公共部门的人才诉求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笼统、不明确。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复合能力,且目标明确的层级就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就业预期不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和主题宽泛,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大量设置,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甚至产生专业合法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了往哪去,用人单位也不知道毕业生能干什么,学生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方向偏失,培养模式根基不足。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重官员、领导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缺乏服务基层大众等事务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这种严重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失。同时,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当代社会人才选择的专业性、市场性和实用性,培养模式根基不牢靠。第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比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即使是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的数量和人数也更倾向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中文等,确切针对公共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多。借用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该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2]第四,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即使是设计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与组织,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4年,周口师范学院就尝试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尝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改革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培养原则,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和跨专业结合型人才的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分类培养较好地适应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差异性增大的趋势,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职业发展的规律。

1.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依据时代特征,淡化专业本位,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高年级根据职业发展特点及就业需求,设置若干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块,按就业与发展方向实施分类培养。[3]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专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设定多个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培养方向、建设多个课程模块,形成多路径培养体系。如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即让把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选择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向;准公务员型培养目标,即让部分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学生选择公务员培养方向;科研发展型目标,即把一部分理论基础扎实、刻苦钻研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安排进入研究生培养方向等。设置多元目标能够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提高目标达成度。第二,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不同的模块方向课程;不仅要有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实训等实际仿真课程,而且要有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运用环节。此外,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人文科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三,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当今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学生的就业、发展适应性比就业、发展的专一性重要。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公共理念、公共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和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的广泛就业性和升学读研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训练,构建多学科、多模块、多素养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多元化。

2.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较之传统的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突出了教育的个体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尊重了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化解教、学供求失衡,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向其理想的方向发展。它是对学生的全程全员管理,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管理,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是协和学生人生职业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务实之举;它是协和学校培养、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它尊重了学生的“感性选择”,体现了学校资源的“理性配置”,优化了学习条件和环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分类培养有助于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是应用性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因此,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的职业性质,按照职业角色要求设置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更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府合作”模式,送学生到政府单位实习、见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二,分类培养有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一是在理论课程内容上适当加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二是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里,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学研结合。如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紧跟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并将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三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学习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分类培养有助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上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但由于岗位竞争激烈,现实中很大部分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选择了跨专业的工作;同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交集越发频繁,具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基于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制定分类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培养一部分既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又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完善

1.加强分类培养模式实践的拓展和宣传,提升认同感

分类培养的实践范围要不断拓展,实践内容要深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势头。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实验与创新,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使分类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备,分类培养成果更具显示度。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不断细化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拓展和样板示范以及宣传交流,使其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认同。

2.把握人才需求趋势,明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理论上讲,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数据的分析表明,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突出,而对诸如计算机等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甚至不及企业。曾经有学者研究指出,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排序依次是:需求一般(67.0%)、急需(25.5%)、可有可无(4.7%)和不需要(2.8%)(如图1)。[4]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公共管理专业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图1各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百分比)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明显加速,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社会发展、也是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3.坚持“以学生为本”,完善培养规格和课程

模块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由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校风、学风及文化氛围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模块设计,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服务实践,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实的公共管理教学组织与社会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应当转换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建立“双循环”教学机制。[5]教师要作实践调研,形成与教材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要深入岗位(部门)管理,带着疑问回到课堂;同时,邀请政府官员到课堂,讲解社会实际、传授实践经验。还如采用“层级分类式”教学方法,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分类“重点培养”。拟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他们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如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强化其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调查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拟到企业的,强化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多学科”渗透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不可或缺,可通过“专家讲坛”、“市县长论坛”形式,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

5.整合资源,夯实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

资源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资源供给问题不能迅速化解的情况下,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搭建资源平台成为必然路径。一是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专职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二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实现特色、优势课程资源共享。三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注重校内实验实践条件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门户之别,避免资源人为分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用。[7]

6.完善配套支撑制度,促进分类培养优势实现

第6篇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终身性和衔接性三大特点。其开放性是指在国家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职业教育自成体系,有层次、有类别,系统内部相互衔接;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又与普通教育体系有机结合,通过资格框架实现体系间的流动。其终身性是要求职业教育从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发展的全过程,从关注岗位的职业能力转向关注支持个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职业院校与职业培训结构的通路及打破工作与学习的壁垒,实现一体化的终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衔接性是指一方面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转换通道,而且通道要足够宽,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职业教育要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不仅职业教育层次要完整,而且强调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要顺畅,强调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高职与本科衔接,逐步建立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乃至专业硕士的职业人才成长通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就是基于上述三大特点,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中国特色,其主要内涵:一是适应需求,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遵循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实现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二是有机衔接,指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互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三是多元立交,指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如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和专业硕士层次的数量。同时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面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各自的人才培养数量也要具备合理的结构,结构的设计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另外,不同层次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安排、人才评价的标准等方面,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赋予其独特的内涵。

2顶层规划,分段衔接,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北京联合大学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对高职、专升本作为职业教育统筹考虑,探索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构建高职、专升本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两个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均按照基本素质教育、专业能力培养、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拓展4个平台建设。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教学深度、广度与本科教育水平的有效衔接;实践技能培养与综合实践水平提升的有效衔接。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升本的培养以此为基础,向高层次延伸和扩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专升本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于适度提升与专业学习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拓展专业知识,培养与专业相关的新科技知识和新技能;注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每个平台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专业任选课程主要是专业拓展和前沿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选取一定学分。考虑到专升本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实践能力和专项训练能力,因此课程设置重点放在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上,每个专业设置2个以上(含)的综合技术训练项目,每个项目的周期为2~4周,以强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效衔接。将专升本教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把高职和专升本教育统筹设计,构建职业教育的两个阶段,一个整体的高职专科、专升本一体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的3个有效衔接。

3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和技能培养逐层递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将人才培养路径和学生职业成长路径融合统一,其课程体系按照四个平台进行搭建,即基本素质教育平台、专业能力培养平台、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和职业能力拓展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真正将基本素质培养和实践技能培养落到实处。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将课程的拆分、整合重组,在完成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初学者到提高者,再到熟练者,直至成为能手的成长。坚持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并重。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迁移能力出发,加强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做到英语教育不断线;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先进软件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鼓励学生考取高级别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技能课程从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出发,将专业能力分成若干单项技能贯穿于课程体系中低年级以单项能力培养为主,高年级以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主要以项目、任务和实务为载体进行。通过设计出不同层次(专科、本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标准,使学生在完成高职三年和专升本两年教育的同时,也成功地完成由初学者、提高者、熟练者到技术能手的蜕变过程,人才培养路径和职业成长路径达到同步递进,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和职业成长过程的有机融合。

4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全面对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将学以致用落到实处。校企双方成为实质性的协同合作和创新联盟,具体实现以下3方面的合作育人。其一是共同设计课程体系,知识转移贯穿合作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知识从显性向隐性转移;

2)技能从技巧向技术转移;

3)任务完成从确定向非确定性转移;

第7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复杂度与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给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中,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而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理论研究,不能够满足软件企业对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计算机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国家教育部与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新增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国家与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很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尤其是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已经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但是还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这一缺陷在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尤为突出。由于受到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限制,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繁衍出来的,其培养模式很容易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软件企业的需求,主要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理论化

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特别是实践性非常强,软件工程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与归纳。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还主要是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偏向纯理论介绍,教学方式上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的“教授/接受式”传统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很多教师缺少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案例或者使用的案例不合适,妨碍了学生对软件工程中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不明白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的必要性以及不会撰写所对应的文档。

(二)实践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很多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理论课比较多,实验课比较少,并且由于目前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缺少开发大型软件项目的实际经历,设计的实验题目大都规模比较小并且比较零散,比如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设计与编码,无需可行性分析、需求设计、软件设计、进度安排等环节,也没有必要撰写相关的文档。如此以来,学生不能够加深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学习,没有体会到软件工程理论在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面对实际软件项目时无法下手,这直接影响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校企合作不够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连接,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目前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校企合作存在着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缺少双方交流的平台、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松散、管理手段缺乏等问题。这样就会出现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而软件企业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在地方院校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原因是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影响力与办学规模上与国家级软件学院有一定的差距,知名的软件企业很少愿意与地方院校合作,另一方面,地方院校缺乏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缺乏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二、应用驱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软件工程专业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得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也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融于具体项目之中,同时也不清楚当前软件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而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希望新招聘来的员工能够直接融入到项目的开发中,能够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过剩”,而软件公司所需人才“短缺”的矛盾局面。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实际应用驱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够在软件公司的一线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并对该培养模式的相关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驱动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加强师资建设,该培养模式按照人类认识的规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三个阶梯式阶段:案例式课堂教学,项目式综合实训,顶岗式专业实习。

(一)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的首位,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多数教师从学校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不太了解软件产业的新技术与新动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不利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应用为导向的师资建设就是在现有的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①改变传统的以学历和科研为导向的高校教师招聘方式,软件工程专业应当招聘一批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资深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比例占师资总数的30%~40%为为宜;鉴于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应定期派遣教师到知名软件公司的一线进行学习和培训;倡导并且增加教师带动学生参加研发类横向课题的机会,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案例式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授/接受式”教学模式,使用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首先应准备一些引入型案例,例如,千年虫问题,来说明工程化方法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准备好一个能覆盖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难度适宜的实际软件项目案例,这个案例最好是教师实际参加过的或者熟悉的项目,并且有必要的软件文档,然后把这个案例作为一个实际情境,结合案例引入并讲授各个知识点,必须要求学生撰写相应的文档和程序,然后与使用案例的已有标准文档和程序进行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项目式综合实训

鉴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应该以实际应用项目为驱动进行软件工程的课程综合实训,让学生按照软件工程开发的流程去独立地完成一个应用项目。首先,教师选择一些中小型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项目作为综合实训项目库,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难度适宜,太简单体现不出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太难,难度控制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通过讨论和合作可以完成,然后由学生人组成的小组从中选择合适的项目。然后,每个小组模拟软件企业中的一个项目开发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由组长作为项目经理与指导教师沟通,指导教师模拟实际的客户。最后,项目组严格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来一步一步完成任务,应该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等阶段。在每个阶段学生应该提交必要的文档,可以按照《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FAR)、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软件测试报告(STR)等。在每个阶段,学生应利用流行的软件工程工具,例如,Microsoft Project、RationalRose等。

(四)顶岗式专业实习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面向软件公司的,所以很有必要在第四学年时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委派学生到软件公司顶岗实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以个月为宜。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与正常的员工一样完成企业的工作要求,真正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理解并应用前期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成功地由学生角色过渡到职业角色。在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学生、教师、企业三方根据实习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与设计,最终由学校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事宜。

三、结束语

第8篇

一般来说,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连读式人才培养模式。自2011年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各类高校针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结合上述三种理论模式和法学教育实践,设计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作为全国法学专业类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整合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施6年两阶段“4年基础学习+2年应用学习”融贯式培养;华东政法大学的“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教育+校企联合培养+科研能力训练”培养模式;西南政法大学开设了“实务人才实验班”和“学术人才实验班”,分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培养等。由此看出,作为规模较大的法学专业类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格式,都能坚持既继承自身的传统优势,又呈现多元化的法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之相比,作为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财经类院校设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时,一般强调法学学科与经济管理类学科交叉复合教育,并积极探索国际化的道路。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三会’人才培养模式;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英语+经贸+法学”的培养模式。相比地方财经类院校,除了部分处于沿海开放城市高校外,其他高校多淡化外语要求,更多结合自身优势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如河北经贸大学的“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实践实训+流程构建”;南京财经大学的“通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懂法律、懂会计、懂税务”人才培养模式。总之,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应科学借鉴法学专业类高校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连读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有益探索,并汲取全国性财经类院校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已有的部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实践,积极创新并科学合理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通识教育+财经类专业教育+校企联合培养+实务培训”培养模式。基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结合实施双专业、双学位等培养制度,确保法学专业基本品格基础上,突出法学与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交叉渗透;通过模拟审判等方式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企、校校联合,构建学校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人才需求之间联动机制。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实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目标的路径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体现地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为了体现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结合各自学校的经济管理优势学科和财经特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凝练法学专业的方向。通过专业方向的改革,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经济管理类学科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熟悉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治进程,了解国内外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国际惯例;

(4)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搜集、资料查询以及法律、经济、管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除严格遵循有关制度要求,合理开设相关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教育以外,地方财经类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构建符合自身定位和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

1.开设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

地方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在着力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学校的财经特色同时,14门法学核心课程不能丢。因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保证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备法学专业品质和规格基本要求。

2.设置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复合课程

体现自身优势与特色。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复合课程和学院自身优势与特色课程的开设,旨在促使学生在实现个性发展基础上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如南京审计学院将法学专业方向凝练为“法务会计”和“法务金融”两个主要方向并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1.形成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确保实践教学学时的合理比重。为此,应完善包括军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法律援助实践、法律实务实训、模拟审判、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实践教学学时比重的提高。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可以通过法律诊所与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实务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与保障,在社会调查、模拟审判等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整合教学计划中的法律文书与法律实务等课程,全面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3.加强法律实务示范实训中心建设

积极与学校经济管理类示范实训中心相联结,形成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整合传统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实验室,将其形成为“法律实务示范实训中心”,为学生体系化进行实验和实训提供条件保障。同时,注重利用校内其他经管类学院的实验室实验实训资源,努力实现相关实训中心之间的融合与支撑,让学生完全置身于全真的职业环境,真实体验相关业务训练。

4.进一步加强

在周边地区的法律实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实体等单位的就业与实习基地建设,形成学院与地方实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和拓展与周边地区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企业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法学专业人才校外实习与实践基地范围,完善“财经类”法律人才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动态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及时修正和完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落实“互聘计划”和“双千计划”,形成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培养机制。

5.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卓越法律人才目标定位要求,制定并更新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不符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完善或调整。

(2)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

建立以“法学教育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和业务管理小组为主的两级监督机构,定期对实践基地进行检查,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严格规范实践性课程的教材、大纲、日志等教学文档管理,避免实践性教学的“碎片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评价和评估,构建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机制。

6.继续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着力形成专业建设稳定保障机制

第9篇

1.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一性和困境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的是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训练,培养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和相关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各项检查及治疗技术,并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学位论文答辩,最终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其学习和考核的核心环节均在于临床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经认定的医院接受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系统、规范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重点是临床实践培训,其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合格医师。住院医师培训是临床医师必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强调“规范”是对培训过程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要求,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目标和内容上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但是,由于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统一协调存在障碍,导致两者标准不统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接受临床技能培训毕业后仍需重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同起来,重科研、轻临床,研究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严重偏离了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初衷。因此,新一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致力于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

1.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核心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实行住院医师招录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相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临床医师准入标准与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相结合。录取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接受学校、医院的共同管理,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要求,完成临床轮转培训,并完成政治理论课、外语、基础理论及专业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基本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最终获得硕士学位。

1.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通过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起来,量化培训工作,统一考核标准,扎实贴近临床,提高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显著提高。学生在完成研究生学历教育、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同时,也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毕业后能迅速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也为后续亚专科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模式也解决了我国医学教育多种学历、学位并存的复杂情况,规范了医学人才培养的程序。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质量保障是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新模式的关键瓶颈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成,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在实施过程中,最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即在于如何保障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真正培养一批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医务工作者,使巨大的改革成本收益最大化,而决不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此项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环节较多,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影响培养的质量,其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紧密围绕“临床”这一核心,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定位的准确性、制度的严密性,及完备保障监督体系,是保证培养质量的根基。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办法,才能帮助医学研究生实现向医生角色的顺利转变。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和水平。培养方案的实际落实者是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的医生,同时也是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带教教师。胜任这一角色的核心素质有两个,即责任心和水平(包括临床水平和教学水平)。带教教师需要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带教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充分发挥临床工作示范作用,并有计划、由浅入深地把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才能保证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杜绝走形式、混时间、看情面等不良现象。准入准出制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的招生工作,决定了生源的质量,即“5+3”中的前半部分,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的基础。准出制度从指标的角度再次体现了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控制、检验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社会认可程度和福利待遇。经过人才培养新模式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其专业学位和规培合格证书,需要得到社会(主要是用人单位)的认可,可以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入亚专科深造。同时需保证研究生(住院医师)在培养过程中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才能免除他们在培养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学习实践中,从而保障培养质量。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关键瓶颈的突破方案

突破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瓶颈,即严格把控质量关,针对上述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控制。其核心是制度建设,并明确管理职责,在政策和经费上加大保障力度,落实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

3.1完善制度建设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组织各学科专家经过详细的研究、调查、反复讨论,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及配套的实施方案。培养方案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切实达到规培目标;在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考核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修订;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级人员职责。《西安交通大学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制定了详细、严格的培养要求和准出标准。培养要求主要包括临床能力、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三个方面。研究生(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训练,完成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培训内容。掌握、熟悉、了解本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危重病症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技能;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合理用血原则;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处理;熟练规范地书写临床病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等课程组成,主要在晚上或周末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一致;专业理论课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作者及团队设置了《呼吸重症监护及呼吸机应用》、《肝炎合并甲亢、心脏病》、《微创外科的兴起与发展趋向》等紧贴临床的专题讲座,供研究生深入学习临床诊疗技能,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研究生在进行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需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应当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体现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临床病例研究、临床技术改进、meta分析、以及社区卫生问题的研究论文等。

准出制度主要包括轮转考核、阶段(结业)考核、学位申请三个方面。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必须完成相关科室的轮转培训,接受学生轮转的科室必须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临床工作量(分管病人数量、有创诊断治疗操作、一定助手级别的手术例数等)。出科时要进行转科考核,考核内容为临床知识和技能必备要点,如: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原则;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四大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等。转科总平均成绩≥7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阶段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阶段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课、专业外语、临床能力考核,其中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学位申请要求还包括:①完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②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③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论文答辩。通过这样的层层把关,达到从制度上严格控制培养质量的目的。

3.2明确管理模式和职责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家和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学校及各培训医院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申请与就业等工作。各培训医院应有一名副院长主管研究生教育,负责协调指导该项工作在本院的顺利实施;各学科要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小组,由培训学科主任担任组长,认真实施培训计划、审核培训登记手册和住院医师出勤情况,负责住院医师的出科考核,协助完成年度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

3.3加大投入力度

地方政府与高校要加大对培训医院在医学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等方面政策支持。由政府出面,将经过新模式培养的合格研究生(住院医师)向全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宣传推介,在政策上保证其社会认可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中加强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参加培训期间,享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规定的各种福利待遇。并设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优秀研究生奖,对在学习期间取得突出成绩者,给予奖励,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使其能在临床研究工作上脱颖而出,更好的服务社会。

3.4加强督导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