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德育之种;解析词句;朗读;讨论
语文教师不仅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而且承担着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责任。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学习压力大等,很多学生对德育重视度不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一、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要播撒德育的种子,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服。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往往更受欢迎。因此,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为他们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化学生,为德育打好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播撒“德育之种”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单纯的说教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学效果甚微。因此,要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播撒“德育之种”,必须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解析词句中播撒“德育之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解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以及经典段落时,播撒德育的种子,学生不仅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下掌握了课文的知识,而且收获到了更多情感方面的快乐。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为“90后”,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往往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能与父母融洽相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母是自己的仇人。这种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担忧。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对文章中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句子进行分析。原文这样写道:“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体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泪很快流下来了。”教师在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时,主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真诚朴素而又深沉的爱。然后,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父母,讲述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与影响。这样就会自然唤起学生对家人的情感,从而起到感恩教育的作用。
2.在朗读中播撒“德育之种”
很多中职生由于家庭条件好,从小没有吃过苦,往往不懂得珍视生命。与此同时,经常发生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比如,与同学发生口角后,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中职生在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一旦受到打击或者挫折,就会自暴自弃。严重时甚至会选择轻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恶劣。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感情角色,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教师泛读、集体朗读、听录音等多种朗读方式。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会被文中的句子打动,从而认识到自己对于父母、朋友以及他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让他们明白生命的短暂与可贵,从而更加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由此可见,朗诵在培养学生德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在讨论中播撒“德育之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倡导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方法,不断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中职语文教育中,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引起了思想上的碰撞。比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你们认为文中的老夫妇加了面,是亏了还是赚了?有的学生认为加了面就增加了成本,自然是亏了。有的同学认为老夫妇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由于他们的职业操守让人敬佩,因此不但不会亏损,反而会将生意做大。通过以上讨论,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职业道德感,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播撒“德育之种”的办法与措施,如,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创新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等,希望可以在该方面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 阅读 考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8-02
众所周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必考项目之一:阅读理解,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绩的高低。何为“阅读理解”,说白了,就是考核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初中阅读理解的题材大致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科学文、状物文……中学所出现的阅读理解考题,皆为针对文章内容、文字表述、感情理解等方面所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不注重语文技巧的学习及课外阅读的拓展,面对阅读理解考题时,常常搜肠刮肚却“意在心口难开”。其实,初中阅读理解考题有特定的答题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将方法讲通讲透,这样才能打通学生答题能力的“任督二脉”。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知彼识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可避免的一定要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明白他考什么,怎么考,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避免盲人摸象般绕了很多误区,避免南辕北辙般背离考试方向,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教师要了解文章考题的常规设置,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方法与答题模式,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再者,要“知己补缺”。教师应分析学生习题及试卷,找出他们的常犯错误及答题弱项,有针对性的训练,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到知己知彼,其实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反复研读,研读学生试卷,研读中考考纲,研读理解考试卷……教师认真理解和分析考纲要求,根据它的归纳、划分,同时进行习题对照,这样才能帮助彻底理解考纲,对其烂熟于胸,有助于在今后教学中能快速辨别题目是否有价值,是否够典型。例如,考纲明确要求“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含义”,所以平时要经常针对其做训练。此外,了解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要下苦功夫的另一方面,而我们所要做的,并且比较迅速,行之有效的的方法就是根据考生试卷答题情况来总结归纳,根据失分情况判断他们的弱项及强项,或教或练,岂有不能提高之理?
2 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理解题目,这样答起题来便得心应手。作为教师,我不赞成填鸭式的盲目灌输技巧,更不支持加入“题海战术”大军,因为这会消磨学生的耐性和兴趣,一旦选题方向错,还会导致无用功。反之,我们应倡导“引导”式教学,随时随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并积极引导他们理解文章,方法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都可以从课堂上总结出来的。当然在这过程很考验语文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创造力、总结能力和专业性,对教师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边我们要介绍“以本为基,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们在教授《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一课)时,课文中对个别句子的分析及理解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先展示一段课堂师生对话:“同学们能找出一句你认为极具新意,描写生动的句子吗?”“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好?哪个词用得好?”“偷偷……钻”、“把草写活了,动了”、“写出春天的悄然来到”……最后,教师来总结:“‘钻’写出草的生命力,生动且形象……”通过这种一问一答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文意,然后在将其(分析词汇方法)引用到阅读理解——答“文字解析题”上,如对于“生动形象的写出……”,此等答题模式就可以从中总结出来。当然,这个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课后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练习作为补充,巩固知识,掌握技巧,帮助理解。
3 拓展阅读,“类比式”答题
语文学科毕竟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注重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如果有长时间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自然会较高。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在课后多鼓励学生去阅读。而训练答题能力,也可以通过综合课外文章,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横向对比,运用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体会人物情感,了解作者感情和文章主旨。类比答题能加深印象,强化技巧应用能力,有助于理解文章,也能拓展课外积累,可谓一举多得。
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为例。阅读时我们采取类比答题法,答题同时选用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一文,二者都提到“背影”这一意象,也将浓浓的亲情寄托在这“背影”里,朱自清其父“艰难越过栅栏的背影”以及龙应台其子“转身离去的背影”所呈现的画面不同,但学生通过二者的类比阅读,辅助理解,学生更能够从其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也更能体会“背影”所隐含的骨肉情深。而答题题目设置的趋同更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通过正确答案的讲解,从而强化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辅助做到规范答题,提高类似文章答题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能力训练,大致要经历三个步骤:了解大纲要求,训练答题技巧,加强答题训练。教师作为中考掌舵者,首先要以“大纲”为指南针,清楚前行方向,此外,应用恰当的方法,着手训练学生应对不同情况(各类考题)的能力,而研读好课文可以作为重要途径之一。最后,考验学生实战能力——即答题,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答题训练,而这其中一定要注重练习考题的选择和设置。相信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语文阅读理解将不再是学生语文答题的软肋。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转变;学习方式;卓越;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打造卓越课堂的课程中,我们也应与《标准》的要求一致。“卓越课堂”要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具体一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的成功的幸福。这一要求是与《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致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学、导学、助学、评学。下面,我将论述这几种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中运用与体现。
一、教师导学
“导学”不等于常规意义的“导入语”,它还包括“学习目标”出示。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还有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而灵活运用的。而导入语的设计必须与你所设定的“学习目标”相契合。学习目标的设定也必须是“三维”的、有层次的、明确的。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留有空间,有既定目标,更应有“生成性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学:“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穿瓜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奉为描绘春季的经典作品,朱自清先生的《春》,下面将进入自主学习阶段,同学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朗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有韵味儿的词语或者句子,并做批注;用结构图的形式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两个学习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目标,也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还提供了方法指引。在老师这样导学下,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学,而第一个目标还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为后面的学习,对文章语言品味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当堂自学
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自学”的范畴非常广。本处指的是课堂内的“自学”。卓越课堂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自学”提出几个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能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好圈点;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创见,实现生成性目标。当然,自学既是一种外在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能力的培养。既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又要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基础上“会学”,同时还得在意志力的基础上“坚持学”。因此在“自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学”仍然不能忽视。仍以《春》这一课的“导学”为例,其中一个“自学”目标是对自己认为有韵味的词语进行勾画并批注。关于批注,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有所了解,但其精神内涵未必能够把握。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中进行示例解析,使学生对“批注”这一形式有直观的印象。
三、同伴助学
“同伴助学”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必要学习方式。孔子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拥有志同道合的学习朋友,对相互的学习是有极大提升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个班级一般有6~8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有6个左右的学习伙伴。小组内按照“同质”或者“异质”分组。两类分组各有优劣,当然分组的目的都是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一精神。同伴助学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在很多时机得以实施。课堂自学之后自然会产生疑惑,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助学的功能,小组成员间相互答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更是助学精神大放异彩的时候,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将合作进行到底。
四、活动展学
所谓的“活动展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能曲解了“成果”一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开课,学生对老师的提问都是对答如流,天衣无缝。老师预设的目标学生完美的实现,这样的课堂不是卓越的课堂,这是弄虚作假的课堂,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课堂。真正的卓越课堂里,学生的“展示”是不确定的,是生成的,甚至是有破绽的,但正是这样的展示,才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这样原生态的展示,我们老师能够近距离地触摸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指导后面的教学安排。通过这样的展示,同学之间能够看到自己及同伴的学习能力,能够激励先进,催促后进。总之,卓越课堂要求的展示学习活动形式不必拘泥,但必须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以一切学生发展为本的展示活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卓越课堂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是成功的开始,卓越课堂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革是不竭的动力,卓越课堂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朝“卓越”进发吧!
【参考文献】
[1] 肖丽. 探寻“卓越课堂”的路子[J]. 新校园(中旬刊),2014(8).
语文课堂,如一位负着语言文化行囊赶路的行者,穿过教化的清苑,越过智能的山岗,踏上人文的殿堂,且走且歌,歌得婉约,行得稳健。当二十世纪末的“多媒体”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语文课堂时,这位行者的脚步更快捷、更轻盈了。同时,多了许多路径的多媒体语文课堂,也遗失和忽略了很多曾经的美景。于是,多媒体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用新课标的视角对之进行理性感悟。
一、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多”了些什么
1、多媒体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得“多”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上,多媒体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较以往传统而言,多媒体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得“多”了。
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导课时先播放大家耳熟能详的《父亲》歌曲,配以感人至深的MTV画面,这样营造出感恩动情的氛围后,学生就自然进入了文本角色。然后,再通过凝重传情的音频朗读来引领学生进行“买橘子”片段的赏析,再现与探究深沉的父爱便水到渠成了 。这样的课堂上,多媒体调动了学生的听、看、读诸多感官,学生想要走神都难了,学习兴趣便浓得“多”了。
2、多媒体语文课堂上,学生动起来的机会 “多”了
语文课堂是学生听说读写被综合调动和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及生生合作与探究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于是,有了多媒体参与的语文课堂,便多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契机。对课文的学习、对作文的练习,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解析课文时,多媒体用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使学生简捷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训练时,运用多媒体既可以及时进行直观评价,又可以从形象的人事展现到抽象的情理分析,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曾经在进行“母爱”主题的作文课上,为了让学生能把这老话题能写出新意和真情,我将2012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视频文件放映出来,并亲自诵读深情的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于是,学生被眼前的同龄人感染着,也感动着,他们主动拿起笔来书写着不落俗套的亲情。
3、多媒体语文课堂上,教学相长的契机“多”了
多媒体语文课堂上,可以大容量地容纳教学内容,也可以深广度地拓展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如何游刃有余地驾驭和组控好课堂,确实需要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课堂经验。于是, 当多媒体课堂上出现师生交流脱节、学生反应滞后等问题时,教师需要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循序渐进地扩大知识容量、提升能力基线,这样的教学势必是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
同事上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古文《醉翁亭记》用一课时来学习。这样经典的篇目传统教学需要两三个课时方能上完,一课时学习是极大的挑战与尝试。这节课上,老师指导学生用批注法解读文本,批注符号和重点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示,学生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了自批,五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进展顺利而精彩。然而,在剩下的二十分钟内,学生的展示、总结虽涵盖了大量的文本信息,但教师的评价却出现了模糊和滞后的状况,课堂瞬间转入低迷状态,这样一节创新型课堂在遗憾的败笔中结束。于是,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暴露出的生成问题越多,教学相长的契机也就越“多”了。
二、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少”了些什么
1、多媒体语文课堂上,传统教学中的朗朗书声“少”了
大容量、快节奏的多媒体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将依据多媒体内容来对课堂时间进行分配,于是,自读、齐读、默读、分读等多种多样的读书声少见少听了,更多的是五彩引人的画面、动听专业的声音。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少了几许摇头晃脑品读的“语文味”,便是少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最自然、最重要的认知至理。
2、多媒体语文课堂上,传统教学中静静顿悟“少”了
摘要: 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并以新课标为导向,提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情感教育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共识: 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 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 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一、提升教师的语言能力,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递情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渗透自己的情感,散发出较强的感染力,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课文,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品读课文的欲望,调动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创造情景,引发学生感情
课文字字句句皆关情, 如果教师只是冷漠地讲解分析字词句篇,不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无法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从根本上读懂这些作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是作品、学生、教师三者的感情交流,这里语文教师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教师应该依据作品创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情感的涟漪。
例如,学习小说《孔乙己》这篇课文是,我在板书课题以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叫孔乙己。”老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道:“是他的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学生沉思起来,渴望读小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审时度势,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带到乐学的天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得到良好的发扬。
三、深入解读文章情感,提升情感教育实效
综观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和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其中蕴含了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营造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情感的体验中获得情感教育,得到升华。在情节的解读中引感。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节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接受美好、真诚的情感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
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中几个关于“背影”的情节,和学生分析讲述,让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并抓住父亲去买橘子,爬上月台的重点情节,通过从7 个描写父亲动作的动词入手, 体会对于一个体态臃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父亲的这种情就是自然而然的浸润在文字之中了。对“望父买橘的背影”作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深深体会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感受到亲情血浓于水,亲情的无私与博大,由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四、启迪想象,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语文教科书上选择的课文,大都是文情并茂的文章,他们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艺术是不具备形象的物质形态,欣赏者凭感官直观不到任何形象,而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想象中感受艺术形象。”语言艺术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是想象。教学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去体会和领悟。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起码要收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以达到开启心灵之效果。教学《春望》一诗,我们引导学生做如下的联想和想象:假如你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你会怎么样?假设在战争年代,你离开亲人多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这些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很快就能够体会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忧国思家的感情。
其次,把色彩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人的感受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它能够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客观的刺激可以引发我们千变万化的情感产生。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水彩和画笔,根据作者的描绘,绘画出春天的花鸟风雨以及春天在天空中飘飞的风筝。在鲜明靓丽的色彩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说明构思的依据;在语言和绘画的交融之中,让学生体会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的喜悦心情。文字是理智的,画面和色彩是情感的,用它们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丰富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五、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 深化情感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 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 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群体活动, 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情感的交融处, 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 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新课程的独特优势。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讲解中应该注重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内涵。
一、在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文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文字,有着无法比拟的神奇力量。鲁迅先生对汉字概括的 “三美”“音美以感耳,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意美以感心,三也。”即可说明汉字的美丽所在。作为现在的中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只有懂得自己民族语言的精美,才能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深和源远流长。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本身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 “梳理探究”部分《优美的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诗词、散文还是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优秀的篇章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特有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许多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警句。对于这些经久不衰的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名句警句,教师应该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例如,在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出现了不少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以让学生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让学生体味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人生追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尚节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执着精神。在教学中,就这篇课文中的名句进行解析,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容易理解背诵。教师在教学中把它抽出来重点讲,从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新课标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课文,这就使朗读显得愈发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朗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感悟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豪情壮志;朗读《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顾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朗读《小狗包弟》,可以让学生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朗读《劝学》,可以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朗读《定风波》,可以让学生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通过有意识的朗读训练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带领学生打开传统美德的宝库,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在课文作者的讲解和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探究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选择是很有针对性和教育性的。无论是课文的作者还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会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面人生苦难且真正找到了解决办法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赞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具有民族英雄气概的作家朱自清;被评选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也被誉为“20世纪中国人的良心”的文学大师的巴金。教师应在教学中就教材中涉及到的这些名家的生平事迹、主要经历以及形成的思想进行讲解,让他们人性中的熠熠光辉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作为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比如在文言文《苏武传》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也要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地赏析。《苏武传》集中写了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的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对苏武这一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使用策略
合理使用语文教材可以辅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和课堂教学工作,创新师生对话平台,帮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本文将从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现状问题
1.未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课文是通过分类别、纲目和模块来进行编排与陈述,课本中的目录、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辅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涵、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只重视讲解课文内容,忽视了插图、注释和习题等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例如在讲解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这句诗时,部分教师只重视精讲现代译文,没有指导学生认知“塞上长城”的典故和深层含义,忽视了教材有机体的存在,未能充分使用教材资源。
2.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
虽然语文教材在课程开发和使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只属于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在使用这种资源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有效地扩展和挖掘才能发挥语文教材的最大教育价值。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将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内和书本知识中,导致语文教学活动过于封闭、狭隘、僵化和被动。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从整体上研究,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还趋于僵化,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促进语文资源的有机整合,过于依赖课本,对于语文教材中的错误不予以修改和校正。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注释中,对于“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一句中的“媛女”的注音不正确,应该为四声,教材注释为二声,“许”的释义也不正确,教材将“许”解释为“默许”。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许”并没有“默许”的含义,应解释为“答应”,大多数教师对这些错误不予以纠正,只以教材为标准。此外,教师通常会将课堂时间用来细讲课文,不重视其他教学活动,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1.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
教师应汲取一切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诚实、善良、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例如在解读《记念刘和珍君》和《故都之秋》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解析《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发挥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讲解《动物在游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析动物游戏的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应科学利用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教学因素,让学生更为灵活、生动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解读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这一探究活动时,先告诉学生对联的规则是“仄起平落”,接着为学生分组展示古诗词中的对偶句和优美的春联,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窗前听雨雨舒心,庭内观花花解语”“青松翠柏送寒去,白雪红梅迎春来”。然后,教师可以用课件呈现上联,让学生对接下联,整理学生的优秀对联,形成学习资源共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观念,不拘泥于语文课本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适当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传承语言文字知识。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并列举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等,精讲诗词韵律,增强课堂的文化艺术气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析《窦娥冤》这篇元杂剧时,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作者关汉卿的简介资料,指导学生了解他的其他代表作《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西蜀梦》和《孟良盗骨》等,让学生鉴赏戏剧视频《窦娥冤》,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窦娥、蔡婆婆、窦天章、张驴儿等人物形象,加强学生对课文和中国戏剧文化的理解。
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呈现描写恋人分别的诗词,像杜牧的《赠别·其二》、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孟郊的《古怨别》和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柳永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分析词中所描写的“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内涵。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促进语文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整合,为学生创建艺术化语文课堂,将课文和经典讲解插入课件中,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画面,聆听高雅的音乐,鉴赏直观化的视频,并启发学生的文思,辅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语文,让学生在鉴赏课件的同时学会思考,及时纠正教材中的错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为此我尝试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文本内蕴,引导学生联系个人人生经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学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入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诱发积极感悟。
如教学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我注意调动诵读这一手段,教师先绘声绘色地勾画荷塘月色之景之情,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荷塘月色之景,然后有感情地朗读4、5两段。当学生情感处于积极昂扬状态之时,文本学习就能有效展开,学生充分想象,并通过品味其写景方法来体会荷塘月色景色之特点,感知第4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文中运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融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感知第5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之美景,了解该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二、解析言语,加深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还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
如教学《神的一滴》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梭罗以及他的作品以及他对后人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然后抓住有关语言进行解读,促使学生理解人的心灵需要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譬如文本所显示的那湖光山色那楼台亭阁。学生通过联想,了解到即使现代的物质化社会把人们推向今天的生存空间,但是人们永远也难以割舍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让心灵在自然的天空中纵横驰骋。正因为如此,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瓦尔登湖畔淡泊宁静而又十分艰难的生活,旷野是他唯一的精神营养,这种自然的道德生活方式充实着梭罗的生命,他所构建的这种"诗意"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释放的空间。我还让学生结合作者经历,从文中找出富有意韵的相关语句,体会《神的一滴》所描绘的境界以及这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如"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挥霍它们。"再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如何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有关语句引发学生探讨,最终明确:荒野中万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三、诵读文本,强化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注意抓住读本文体特点,加强朗读训练,从读中"生情",从读中"悟情",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情感体验,产生真切实在的心理感受。为此教师要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一些富有激情并蕴涵哲理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获得情感体验,感悟文本哲理。
如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一文不仅哲理性强,而且情感表达富有张力,很适宜学生借助朗读来体验作者所阐发的敢于直面人生、勇于咀嚼苦难、善于负责生命的情感与道理。为此我在教学时既注意引发学生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又选取不同形式训练学生反复朗读,以此一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人生春季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感悟收获但毫不后悔,冬天步入黄昏但仍老有所为;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生的春季要播种希望,我们人生的夏季要战胜磨难,我们人生的秋季要感悟收获,我们人生的冬季要发挥余热;三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弱化乃至丧失。
四、联系生活,优化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身的生命体验,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经历,诸如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来解读文本,力求解放教学主体的精神。教师要准确地寻找到能将学生经历与文本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的契合点,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感性体验,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凭借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文本,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中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36-02
语文、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这道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要注重字、词、句、篇的教学,还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内涵,将其与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语文的特殊功效。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个提法告诉我们,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其它学科担负着更大的责任.也具有更多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辩证地处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达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特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这里的“特点”是指学生实际特点与教材实际特点,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教材的文体属类、表述的内容、表达的中心等。我们在开展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语文教学时,应分析这些特点。手中的教材哪几篇适合学生。可结合哪个专题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结合等,这些均要明确归类。教师可通过拟出教育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系统而又自然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质”变期,他们由幼稚向半成熟过渡,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矛盾交错在一起。在网络开放的大环境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必然冲击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他们要侧重于革命传统人生观、健康的道德品质教育,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塑造美的心灵。综观教材。分类后适于革命传统教育的有《生命的意义》、《记一辆纺车》、《七根火柴》、《俭以养德》、《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公而忘私、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德教育有《纪念白求恩》、《分马》、《荔枝蜜》、《有的人》等课文;进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教育的有《,你在哪里》、《市长》、《驿路梨花》等诗歌和散文。
抓住学生特点、明确重点、选好结合点进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不贪大求全,不平均用力,而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师授之自然生动、生听之亲切深刻,思想品德教育就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受益匪浅。
(二)教学形式多样。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全过程有预习、讲读、练习三大阶段,同理,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通过这些过程中的阶段、环节来实施,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自然熏陶、潜移默化。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教学中。可安排在预习阶段来实施,要求学生想想: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白求恩的哪些精神?使学生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在教《生命的意义》一文中.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但要记住,千万别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在论“道”中“量”要适可,“形”要多样.“联”要自然,力求做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二、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联系
审美教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存发展的一种教学体系.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和健全体魄的强大源泉。语文课本的内容,几乎均选自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语文课本上学到美学,是当代中小学生的共同愿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形式美”的教学。美的内容必须配上美的形式,使学生得到形式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的大作《苏州园林》,其结构十分精巧,形式很美.“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整篇结构,本身像苏州园林那么精致美丽。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节押韵,形式活泼。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味”与“无味”对比鲜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以敌之矛,攻敌之盾,具有层层推进之美。柯岩的《,你在哪里》,全诗句式整齐,间隔反复和铺排的诗句,形式也十分优美。课文中美的形式比比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住这些“形式美”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得到美的熏陶。
(二)“人物美”的教学。“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母亲在娃娃的眉心点上一颗红点。姑娘在鞋帮绣上一朵春花,小伙子在长长的赶车鞭上挂一簇红缨子,都能使人领略到生活的美。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么淳朴可爱”,作者从肤色、身材、姿态、精神风貌和气质,展示了战士的朴实之美。《梁生宝买稻种》写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夹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三条麻袋让人联想到农民那种一心为集体、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一种农民的淳朴之美。《第二次考试》描写陈伊玲的服饰“嫩绿的色”和“咖啡色”,让人联想到“春天早晨亭亭玉立的小树”,这是艳丽美,是青春之美。《七根火柴》中“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的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红红的火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米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这是一种崇高之美,它使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的情操之美。《我的老师》中“他从来不大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写出了师生间的心灵相通之美。《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命不息,挖山不止,智叟却笑而止步,写出了愚者不愚,智者不智之理。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写的是冯铿烈士“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是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心灵之美。教师在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时,要通过语言、动作、性格特征等展现人物美。
(三)“环境美”的教学。小学语文《少年王勃》里的诗句“水天一色,霞鹜齐飞”描绘赣江壮观、秀美的自然景色。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曾这样写道:“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优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水’可以傲倪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是的,神州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达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昧,油蛉在这里低唱,蟋
蟀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写出了百草园这环境的静态美。《春》中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的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是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出了环境的柔和美。《听潮》中“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含着血腥的浪花溅在我们的身上”,写出了环境的粗犷美。朱自清的《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分别为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之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饱览那一幅幅淋漓的画卷,去赞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去领略美丽的无限风光,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
(一)词语教学与理科的联系。本文中的“理”特指“自然”的意思。实践证明,运用语言学常识能较准确地解析理科中的概念和含义,而不至于张冠李戴。反之,在教学一些词语如“事倍功半”或“事半功倍”时,单用语文角度去解释“倍”数和“半”数就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而从数学角度去解释这两个词语,把“倍”与“半”用“4”与“2”来比较解释,就浅显多了,学生也较易理解。
(二)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在一些说明文的教学中,很有必要与理科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教者就会对“死海不死”的原因进行解释。要使学生明白这个原因,就必须涉及到物理学的“浮力”问题和化学中的物质元素结构问题。死海为什么“不死”?就是说人跳进死海不会沉下去,这就说明海水的“浮力”大。死海中的水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这就得用化学角度去解释死海中水的成分。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如果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单从语文角度去解析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中国石拱桥》、《人民大会堂》课文中的结构问题,尽可以从物理学“力学”的角度去解释。这样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就当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看,就更体现出语文学科与理科的密切联系。语文学科教学与理科有着广泛的联系。这也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