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当前经济形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9: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当前经济形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当前经济形势

第1篇

一、我国经济不可能出现大起大落,当前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阶段的局部调整

我最近出访韩国、印尼,包括中国的台湾省,对中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十分关注。我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10年左右,可能增速有增有减,但不可能大起大落,这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增长的机制,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确立了以内需主导型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二是中国已形成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健康;三是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板块已走出低谷,出现复苏。只要中国社会稳定,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重复过去的大起大落。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了新的瓶颈约束。特别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增长率过高,特别是少数行业投资过度。

2003年全社会固定产投资同比增长26.7%,投资率达到42.8%,在9.1%的经济增长中,投资需求的贡献力达到70.95%,创历史新高。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程度过高,如果缺乏有效的社会消费需求的支撑,必然会导致产能过剩,库存增长,供过于求。在有些领域也会造成通货膨胀,产生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8亿元,同比增长43%。去年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2.6%、93%、121.6%,而今年一季度又增长了107.2%、40%和101.4%。在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时期的新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国外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情况下,从市场经济规律看,这些行业加快增长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由于投资过度,在建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按目前发展势头,到2005年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电解铝1000万吨,水泥10.5亿吨。明显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同时房地产、各种园区建设,也包括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项目都有过热的现象。投资过度,加上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速度,使煤电油运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过猛。2003年生产资料平均出厂价上涨3.6%,一季度又上涨4.8%;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资料价格2003年上涨8.1%,一季度又上涨14.8%。进入二季度钢材价格已开始下浮,但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和粮食价格涨幅较大的趋势持续下去,将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二,经济增长粗放问题仍较突出。

大家知道,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有人称GDP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表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也意味着我国经济也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GDP有很大的缺陷,一是它不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注意在资源、环保、生态、人力、财力、人民生活质量上所付出的代价,这种增长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这一问题对中国来讲已十分严重,所以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第三,就业、“三农”和金融风险是经济发展必须迈过去的三道坎。就业的压力将持续20-30年。“三农”问题中,既有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市场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金融风险不仅有大量的不良贷款问题,还有以增量资本产业率来衡量的投资效率也越来越低。金融风险处理不好,会引发社会风险。今年以来,中央与国务院坚决果断的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已初见成效,但有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决不可能立竿见影。

所以我认为,今年的GDP增长可能会比去年略低,投资率会有所下降,出口会减少,物价总体上不可能有大的攀升。

二、今年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变动存在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但市场形势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已经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2年增长13.8%,2003年增长19.5%,2004年预计增长15%左右,销售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从1-4月份的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市场销售大幅增长,增速仍在提高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1-4月份,全社会累计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4%,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促进生产资料市场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加速增长,促进了基础原材料消费需求的大幅上升。今年1-4月份,现价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达到31.8%,其中重工业销售产值增幅高达35.8%。二是固定产投资增长居高不下,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42.8%。三是房地产、汽车行业增速不减,进一步扩大了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

(二)市场供需快速增长,供大于求的现象有所发展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1-4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源供给平均增长21.6%,市场需求平均增长20.6%,增速比2003年分别加快2.8和0.92个百分点。市场从2003年的需求增长快于资源增长,转为资源增长快于需求增长;供需差率也由负转正,从2003年的负1.04%转为正1.69%。供需差率比一季度也提高0.26个百分点,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有所发展,这种趋势值得密切关注。

(三)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价格升势开始减弱

4月份,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虽在高位运行,但升势出现明显回落。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4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升16.03%,比上月上升0.9%,环比升幅比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落了1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特点:一是国家陆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过度的市场需求预期和过高的市场价格预期得到扼制。二是前期拉动价格大幅上升的金属材料,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下降。比较突出的是建筑用钢材和铜的价格回落尤为明显。据统计,4月份,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7.8%,市场平均价格由3月份最高峰的4100元/吨,回落到4月下旬的3400元/吨,部分地区已经跌破3000元/吨,目前一些地区甚至已降到2700元/吨;线材价格比上月下降8%,市场由3月初的4250元/吨,回落到3300元/吨,目前一些地区甚至已降到2600元/吨。全国钢材产品平均价格比3月份下降0.17%、废钢下降0.12%、有色金属平均下降0.84%,其中铜下降4.85%。三是能源类产品市场价格继续攀升,成为支撑价格高位坚挺的主要因素。据统计,4月份,汽油价格比3月份平均上升7.14%,柴油上升0.15%,煤炭上升3.87%。

预计今年生产资料市场增势将逐渐趋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当前,生产资料市场既有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因,也具备快速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一方面,这次市场高速增长与1993年的市场膨胀有明显的区别。1993年市场“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内部产生的泡沫需求所至,当时,市场秩序混乱,中间需求很大,很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库存积压,造成市场大幅波动。而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快速增长有其内在动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上升周期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是近几年,消费结构正在迅速向住房、汽车、电讯和旅游消费升级。为生产资料市场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的空间。二是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又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三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推动地区经济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发西部地区,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无疑将扩大对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四是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为解决好就业矛盾,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也会形成对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产品的巨大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快速发展具有其必然性,是一个较长期的趋势。

另一方面,从市场运行角度看,今年生产资料市场也具有较快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一季度GDP增长9.7%,今年我国的GDP增长估计为8%-8.5%,为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需环境。二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仍然主要靠投资需求。全年投资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水平。三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增长虽然会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四是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本能够得到保证。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家有关调控政策逐渐到位,上述经济指标会比去年有所回调。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生产资料市场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增幅会比去年有所回落,全年市场销售总额增长约15%,销售规模为10万亿左右。

今年要特别关注的是价格形势,有不少复杂性与不确定因素,预计全年市场价格呈前升后稳的走势,价格总水平升幅7-8%。分析市场价格今后走势,市场价格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但同时抑制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也在增加。一是部分产品市场供给加快,使市场供需格局发生一定变化,将会抑制价格继续快速上涨。二是由于市场发展不够协调,出现了生产资料市场较热,消费品市场较冷的现象,造成价格传导阻滞。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会反过来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攀升。三是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部分下游行业需求增长较快,价格率先上升,从而拉升了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较典型的就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调控措施逐步到位,一些下游行业的过热现象得到控制,有利于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平稳。四是长期以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利润较低,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利润平均化的过程。经过近两年的价格上涨后,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利润基本得到补偿,价格也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完成了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价格走势应进入平稳阶段。总体来看,能源价格将高位略升,原材料价格将平稳回调。除以上四个方面外,还要十分关注以下因素对价格的冲击:

一是今年一些行业新增产能释放比较集中,使得市场供需格局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如不及时调控,会出现“泡沫供给”。二是在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生产资料领域。一旦市场降温,就会迅速撤出市场,给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三是近期一些产品价格跌幅较大,从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看,限制过热以后很容易陷入长期疲软的困境,要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宏观调控力度要松紧适宜,以保证生产资料市场稳定、快速、协调发展。

总之,如果宏观力度适当,全年生产资料市场总规模增长15%,价格总水平增幅将控制在7-8%,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市场不会出现过热,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三、生产资料批发企业继续在摸索中前进,批发体系极不完善,缺少大批发商

2003年11月,我在第三届全国重点批发市场总裁联席会议暨首届中国批发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我发表了“中国批发业向何处去”的讲话。我认为从国民经济总体讲,中国是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流通领域则是重零售轻批发的问题十分严重。

在商业发展史上,批发业的出现,正是对商品流通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率分销要求的必然结果,是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进行的必要社会专业分工,批发商处于生产与生产、生产与零售市场的中介,直接关系着流通的规模与流通的效率,关系着社会交易成本的水平,关系着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就批发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不论取何种形式,不论如何改革,都是商品流通规律的客观需要,否定或弱化批发业的存在,不是商品流通业的进步,而是对商品流通规律的悖反和否定,只能给全社会带来生产和流通秩序的极大混乱。从这个意义上讲,批发业的问题仍然是我国商品流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批发商承担着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重要任务,因此,它的发育程度成了衡量市场化组织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已出现批发业的两个多元化,一叫批发主体多元化,出现三大批发主体,①工业企业成为批发主体。②公有批发企业经过改革、改制、优胜劣汰,仍然是批发业的一支主力。③非公有制经济逐步进入批发业,成为批发业的主要力量。二叫批发载体与批发形式多元化。①生产企业通过批发商、商与经纪人以及直销,用契约方式进行批发。②通过商品批发交易市场。③通过网上批发交易。④通过展销会批发交易。

目前中国批发业,特别是生产资料批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对批发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形态缺少统一认识。②批发秩序比较混乱。③缺少大批发商。④批发技术落后,特别是网上批发交易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⑤对外商进入批发业可能出现的问题缺少对策研究。

从生产资料批发企业来讲,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2003年全国48家重点企业有一个分析:

----销售收入净额增长了36.1%

----经营、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增长22.6%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40.7%

----资产负债率72.3%

----库存周转率11次

资产周转率1.39

从销售收入净额排队,前10名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浙江物产集团、天津市物资集团、中国钢铁工贸集团、上海物资集团(上海百联集团生产资料事业部)、广东物资集团、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南京物资实业集团、中国诚通控股、中国化工供销集团。从利润总额排队,前10名为:浙江物产、中国钢铁工贸、中国华星集团、天津物资、北京市物资总公司、深圳市物资集团、上海物资集团、中国铁路物资、广东物资、中国诚通。

商务部成立后,吴仪副总理要求加快大型流通企业的培育,第一批选定的15家中,生产资料批发企业有三个半,即浙江物产、广东物资、安徽徽商集团,半个为上海百联集团(上海物资集团已进入百联集团),我们已向商务部反映,天津物资集团应进入第二批。

省级物资企业,在去年华北片会上我讲过四种发展趋势,一是重组,如上海;二是进入省级重点企业,如浙江、广东、安徽、天津;三是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由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如黑龙江、深圳;四是退出国有经济,如内蒙。一年来的实践,没有大的变化。

对于省级物资企业的改革各省都有动作,进展也比较快,我希望大家注意研究三件事:第一,要培育新的流通理念,学习新的流通模式,特别是供应链原理、电子商务原理、信用体系原理;第二,对中央提出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加大力度。第三,一定要有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

第2篇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的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近年来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

(六)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置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

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采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

第3篇

面对经济全面减速的态势,我们应当何去何从?为了看清形势以及找到应对之策,《战略与管理》杂志社于2012年7月13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当前经济形势及对策研判”的学术研讨会。本期特选刊部分与会人员的精彩发言,以期引起各界的思考和争鸣。会议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李晓宁先生担任嘉宾主持。

一、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李晓宁:

近来经济下行问题比较严重,三十年改革开放都是上行,甭管是怎么曲折,怎么折腾,都是越折腾钱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反正是往上走,这样就平息了很多事。现在是往下走,什么怪话都有了。经济下行到了什么程度?郎咸平刚出了一本书叫《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中国经济是不是这样呢,能不能挺下去呢?我们今天要对整个经济形势做一个判断。

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我谈点看法。第一,我是觉得经济上行下行都是正常的,因为宏观经济是有周期的,想持续上行是不可能的。一个经济体好,应该上行周期长一点,下行周期短一点,能够做到这样,说明宏观调控就很好了。对现在的下行趋势,我认为应该三个月到半年以前,就采取一些给经济加温的措施。现在的“降准”、“减息”的动作可以提前三个月,甚至更早作这些决策。宏观调控就难在这个地方。三个月到半年前,准备金率降低一点,利率降低一点,结构性减税力度大一点,现在可能不会有这样大的压力,至少说压力会减轻。因为措施晚了,下滑的时间要长一点,现在的政策还不足以完全扭转。因此,下半年还需要再加大点力度。

为什么进入下行周期?这是很多国际国内的因素所致。国际因素是世界经济在恢复再平衡。那么怎么叫不平衡呢?为什么要再平衡?我曾讲过,实际上不平衡的最主要表现是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不平衡:在创造财富环节,是实体经济创造财富多,虚拟经济创造少;在分配环节,是虚拟经济分配财富多,而实体经济分配少。

这里面表现最典型的是美国,虚拟经济当中的金融衍生产品杠杆率是50-60倍,它创造的实际财富没有那么多,但是它可以卖50-60倍的价格到市场交换实际财富,美国这种虚拟经济创造财富少而分配财富多的失衡已经持续不下去了,杠杆率50-60倍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卖不掉了,只能降到20倍甚至更低一点。特别是美国印钞票换取实际财富,这是美国最基本的分配世界财富的手段。但它也有限制,美国国内在讨论发国债的上限等等。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恢复再平衡的形势。美国的虚拟经济要恢复再平衡,它的实体经济也要调整,奥巴马提出五年出口要翻一番,出口什么翻一番?出口实体经济产品翻一番。它的虚拟经济早就出口了,不必说翻一番的问题,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早就卖到全世界了。所以美国也是在原来自身的两个不平衡当中恢复平衡。

中国正好相反,中国实体经济虽然很强,但是我们承担的很多成本都没有得到回报。比如说我们的劳动工资,工资是市场决定的,但是社保制度我们很不健全,也就是我们对于劳动成本的补偿,是不充分的;资源价格偏低,表现在资源税等;环保的力度不足,污染物随意排放,降低了企业的个别污染治理成本,增加了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成本。这些实际上是中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多而分配财富少的表现。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大科技含量;强化社保制度,建立工资的集体谈判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煤炭、油等资源税;强化环保监管,要求企业承担污染治理成本,不要让社会承担。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中国实体经济再平衡的措施,我们现在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就是要调整实体经济。

中国虚拟经济也失衡。如何实现再平衡?我们的虚拟经济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如果只强调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我看也不对。虚拟经济本身也是创造和分配财富的手段,我们为什么不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呢?我认为中国的虚拟经济还是要发展。当然我们做不到,也不应该那么去做,搞杠杆率50-60倍。杠杆率不是你想做多少倍就做多少倍的,没有市场的高杠杆率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泡沫。

美国、中国现在都在调整以恢复再平衡,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的过程也是恢复再平衡的过程。总之,地区性失衡从本质上说就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失衡,再加上地区经济结构不同,不同经济体失衡表现不同,所以现在出现了全世界都在恢复再平衡的局面。

而国际上,欧洲也好,美国也好,它们的再平衡过程,也会影响到它们跟中国的经济关系。现在美国要求一些投资留在美国,不要到境外投资了,美国要增强自己的实体经济,减少进口,这些都会影响中国经济。所以,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是很正常的。政府在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政府做得多一些,政策又符合实际,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就小一点,或者说恢复速度能快一点。在国内,货币、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财政政策的问题,比较重要的还是结构性减税。虽然今年财政增速减慢了,但是一定要坚持结构性减税。上海试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是全面减税的政策,这个任务方向已经明确了,怎么加快速度?我知道北京已经有准备,我估计不会拖得太长,就会启动这个改革。原来深圳准备明年再考虑,现在第四季度也要开始搞试点。这个政策如果推进速度快一些,我相信会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就业。上海做过测算,一个季度减20亿,全年大概能有80-100亿,这还不算连带减税。我估计如果全国推行,大概在1000亿以上的减税规模,对经济发展会起作用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可以考虑。现在的企业税收,10%的企业交了90%的企业税收。反过来说,90%的企业,交了10%的企业税收。这些企业都是小企业,因为企业交税是从大到小排的,越小的户越多。如果我们拿出企业税收的1-3%,把税减下来,那么受益的企业户数要大大超过减税的比重。比如减3%的企业税收,可能受益的是60%的企业,甚至可能更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减税1-3%,就会有大量小微企业受益。这些企业受益能够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增加就业,因为小微企业就业人数总量是很大的;第二,增加就业以后,这些小微企业能够生存经营,职工能有工资,实际上是给大企业带来市场,能够提高消费,否则这些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不好,职工失业,我们整体消费水平就会下降,消费需求就会萎缩。我觉得这个措施也属于我们财税政策可以考虑的选择。所以,一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一方面对小微企业减税,这两个政策如果能够协调好,及时推出去,对于遏制经济下滑,增加消费,一定会有很强的作用。对于经济形势,我并不悲观,问题确实存在,但还不至于到了什么措施都无效的地步。

回到今天的主题,现在的经济现状很不好。比如,从石油行业的销售数据看,5、6月份的柴油销售跟去年同期比大概下降了10%,这很说明问题,因为谁用柴油?重型机械、从事运输的卡车烧柴油,如果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说明经济衰退很严重。

接下来,政策怎么办?采取一些措施,像货币政策、“铁公基”政策,是不是还可以像2008年那样再干一次?实际上,我做了一些研究,发现政策干预往往导致结构性问题恶化,产生更为严重的扭曲。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政策举措,造成中国产业结构性不平衡的进一步恶化。

就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产出亦即劳动生产率为例,看看农民的人均产值跟工人的人均产值差别多大。像美国从1980年到现在,三大产业中,每个产业占GDP的比重,跟它占美国就业的比重基本上是1:1的关系,比如工业产值占GDP的22%,美国工业就业也占22%。美国服务业占GDP的78%,占整个美国就业也在78%左右,而农业不到1%。也就是说,三个产业中,人均年产值基本相等,农民的人均产值跟工业、服务业的人均产值没什么差别!为什么各行业的就业跟其产值占GDP比重基本是1:1呢?关键在于美国的政府干预很少,没有户口制度,人口可以跨地区流动,也能自由地跨行业流动,看到哪个地区的人均收入高、哪个行业的收入高,就可到哪个行业去找工作。就业没有任何政府限制,也没有什么特殊政策,金融资源也可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各行业的人均产值没什么差别。

但是在中国,每次政府干预之后,就造成三个产业占GDP的比重,跟就业比重越来越背离这样的现象。比如,西部大开发开始后,西部省份的工业人均产值马上就上升了,而农业的人均产值没怎么增加。2002年左右,振兴东北运动一开始,黑、吉、辽的工业人均产值猛升,04、05年中部崛起,中部省份的工业人均产值相对农业人均产值的倍数也猛升!实际上,过去几十年,哪个省什么时候的省长、书记由中央空降,其经济就往工业化方向、“铁公基”方面做更多大动作,GDP增长马上就有效果,其工业人均产值相对农业人均产值的倍数就猛升!就是说,每次政府主导发展经济,不管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还是中部崛起,还有08、09年刺激经济的做法,最后都导致经济结构性扭曲。像天津,在03、04年时,工业人均产值是农业人均产值的4倍左右,但最近是10-11倍,为什么更趋恶化呢?

我不希望看到一个结果,就是现在经济遇到挑战了,又采取经济刺激政策,通过“铁公基”、货币政策大规模干预经济,进一步恶化经济结构,造成更多的收入机会不平等,造成更严重的资源错配!因为过去四五年干预太多,留下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也使得现在经济政策的空间很小。

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不管从哪个角度衡量,都无法再增加太多。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已超过70%。如果按照另外一个指标来算,从1980年到现在,把固定资产投资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在1980年时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当年2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去年,大概相当于15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还有增加投资的必要吗?

今年也好,明年也好,更应该做的刺激经济、保障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一定是货币方面,也不是“铁公基”方面,而是给中小企业减税、免税。这应该是稳住经济最主要的做法。

最后,我特别关注南海争议带来的经济风险,这非常值得注意。整个经济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如果中国经济像三十年前,不是外向型的,不怎么依赖外国市场,那么中国的外交利益主要是政治的,没有那么多经济利益,外交挑战对中国经济能构成的伤害会有限。但今天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那么高,外交利益也以经济利益为主了,跟周边国家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石小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2月份的时候,有记者要我谈一下经济走势,我讲了两个观点:一是经济可能硬着陆,二是到年底或明年初的时候,中国有可能出现通缩。这三年的经济模式使中国的制度性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重心转到了造车和造房子,固定资产投资大概六七成转到这个方向。现在这块大约占了我们银行静态资金总量的一半以上。

跟2009、2010年相比,当下整个中国的资金周转速度,大概掉了一半,也就是说全社会可用资金量减少了一半。官方从来不公布这个数字。这也是近年来高利贷几近疯狂的原因。

所以我的感觉,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做“气滞血瘀”。你看上市公司的报表,观察企业的流动性、应收款、库存、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变化,大致上可以判断出来。“气滞血瘀”在西医上叫做心脑血管病。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冠心病,心脏动手术了,把几个毒瘤似的投行摘了,变成商业银行;然后装上支架,这个支架就是美联储的救市计划,通过这个支架输血,把它救回来了。我们讲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就是怕出现大面积心梗。

第二,在决策上,目前因无法作为,近乎于“脑梗”状态。大的调整出不来,“微调”只是毛毛雨,不起作用。有人说经济明年触底,还留了一线光明。我认为光明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往后走,是五年能看见亮,还是十年能看见亮?不知道。美国出了危机之后,小布什脑子不清楚,换了奥巴马,在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上都往前跨了一步。中国是什么样的前景,现在看不清楚。人们的忧虑是在这方面。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

邹平座(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

第4篇

近年来,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颇具力度的政策措施,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几个可喜的变化特点:

第一个特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遇到的宏观环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黄金时期”。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两次“黄金时期”,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农村通过内部制度创新,实行,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另一次就是最近几年,这次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制度创新,去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以往比较,最近这几年各级政府格外关注和重视“三农”,是向“三农”投入最多、改革力度最大、取得效果最好的时期。比如,一是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高达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5%。二是由于降低和取消农业税,去年农民受益305亿元,今年又将获益210多亿元。三是2004年6月中央决定彻底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民可以将手中的粮食按市场价格,卖给收购企业或加工企业;同时,中央还将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四是中央还对农民实行间接补贴,对稻谷、小麦、大豆等良种进行补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贴息补助,支持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五是全国绝大部分的省市区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为了支持信用社改革,央行拿出近1700亿元的票据和专项再贷款资金,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以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第二个特点:粮食产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逐渐缓解。从目前来看,全年粮食产量有可能突破9380亿斤,加上大豆、稻谷、小麦进口500亿斤,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在粮食出现恢复性增长以后,仍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到底我国自己要生产多少粮食才不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二是我国一方面要保证食品安全,一方面要进行城市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对此我国能有多少土地资源用于城市化、工业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粮食产量还是耕地和资源?笔者认为,从近期看我国粮食安全无忧,但从长期看应注意耕地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第三个特点:乡镇企业快速增长,农民就业开始逐渐恢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与劳动就业实现了同步增长,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

第四个特点:农民收入打破了1996年以来增幅连续下降的格局,出现了8年以来少有的增幅。在收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消费开始活跃,农村市场也由冷趋暖。

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四个因素

在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四个制约因素,对今年“三农”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将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比去年有所下降。

第一,今年我国的粮食价格在高位上下降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上升的可能性。首先,2004年末世界粮食库存增加,2005年全球粮食有望增产,这将使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2004年末世界粮食库存比上年增加了5562万吨,增长了14.3%,库存粮占世界年度消费量的20.2%,高于公认的18%粮食安全线。又据有关资料分析,今年世界几个粮食主要生产国谷物和大豆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上述两大因素,今年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将会走低。受世界粮食供给增加和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也会同期发生顺向变动。其次,从国内看,在中央“三农”政策支持下,目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都比较高,他们不但增加种粮的投入,而且还扩大种植面积,如果天气没有大的灾害,今年粮食还会增产。粮食继续增产,必然会带来市场价格的波动,引起粮食价格下降。因此,今年粮食价格下降会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看,从来没有一年的粮食价格达到顶峰以后还会继续上涨,持续保持两年的粮食高价位水平,一般都是在第二年粮食价格就会由高走低,这是粮食市场供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第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消费品价格同时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并影响农民的收入。尽管政府利用各种手段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比如给化肥企业补贴,严格监督和控制化肥价格上涨。但从目前的农村市场看,化肥、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还是上涨了。调查发现,由于石油、煤炭价格上涨,引起下游化肥、农膜价格持续上扬。由于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播种面积扩大,玉米、小麦等良种价格也向上涨。石油市场价格上涨后,柴油也明显涨价了。因此,机耕、机播甚至机收的价格也已经上涨或将要上涨。另外,从消费品价格来看,去年以来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一直要高于城镇1—1.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据计算,农民消费资料价格每上涨一个点,每位农民要多支出16元,如果农民比市民的消费价格指数高出1.5个百分点,农民为此一年要比市民多花费25元。和市民相比农民收入低,但在消费品价格上涨过程中,农民却要支付较大的涨价成本。

第三,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空间在变小。去年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农民由此受益305亿元,今年27个省取消农业税也就是210多亿元;去年国家对农民直补116亿元,今年预计130亿元,增量补贴不足20亿元。再加上种子和农机具补贴,总额不会超过去年。另外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由于特别国债发行减少,今年对农业的投入占国家总投资的比重不会降低,但绝对量难以增加。因此,今年在政策上支持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这样,由政策刺激农民大幅度增加收入的空间将明显小于去年。

第四,今年国家实行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具体内容是减少国债发行,压缩财政赤字,稳定货币供应,继续控制“银根”和“地根”。如果这些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或者继续加强,今年GDP要比上年有所降低。降低以后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对全社会的劳动力需求量将比上年降低。而压缩投资和降低GDP增长,首先会降低社会对农民工的需求,这样今年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和进城打工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从上述四大因素看,今年农民增收的困难比去年大,增幅很可能要小于去年。如果是这样,今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可能会再次扩大。

链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一,在粮食政策上,要采取“多收少进”的调控策略。比如今年一旦小麦上市以后,国家粮库一定要增加收购量,将增产的小麦从市场上转到库存中,以保持市场上粮食供求平衡,从而保障粮食价格在较高的水平上不下跌。“少进”就是今年尽量少进口小麦,避免因进口小麦冲击国内市场。同时,今年玉米可以适当向外多出口一些,以调整国内玉米供求平衡。不要在我国粮食出现供给持续上升的空间里大量进口粮食,这会造成国内供需求失衡,引起粮食价格大跌的局面。

第二,要从源头上扩大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由此抑制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目前这个阶段,核心问题不是对化肥企业补贴,笔者建议要取消这种补贴,把补贴直接给农民,适当扩大化肥、农膜、农药的进口,增加国内供给总量。只有增加主要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才能从源头上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版权所有

第三,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仅靠种植几亩地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很难富裕起来,国家应该拿出一些财政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大,惠及面小,农民直接收益不多,今后应加大对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更加突出支持重点。

第5篇

一、山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预测,全省上半年GDP增速可达两位以上,增长11―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是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同时实现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低通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两大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能够使这两个指标并行不悖,这是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这是当前经济最显著的特色。

(二)农业生产、工业经济、服务业全面增长

从农业看,中央和山西省的富民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调查,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53万亩,比上年增加近60万亩,一改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夏粮总产可达25.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2%。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在高位区间运行;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受到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上半年达到了235亿元,也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7%;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两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促使全省投资增速回落。但是上半年,由于经济景气的拉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走高,今年1―5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8亿元,增长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5.92元,增长12.76%;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7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我省收入增长较好的时期。

(五)工业品和消费价格涨势迅速回落

与经济强劲增长同时向好,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急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2%,比去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经济现象

从总的指标看,我们只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直观地看,当前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都在低位区间,表明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有利于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但是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就会注意到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有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现象:(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陡降,其中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指数降势尤为显著。(2)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向、同期出现了探底的下降。单项价格指数变动说明的是结构问题,而两项价格指数同向变动,说明经济运行总体上存在问题。(3)工业品价格指数走低与投资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出现,这在经济发展记录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价格指数增幅下降。

深入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深层的经济问题和原因,我们应密切关注着经济发展的走势,防患于未然,避免经济运行中大的起落。

三、深入分析研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

我们在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关注到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仍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着继续保持这样发展势头的可能性。这里讲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因为下一阶段能否保持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由目前的发展看出的经济趋势,而且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凸显出了正确判断经济形势,了解和把握深层次问题,及正确的应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问题的时候,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有关价格指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宏观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而敏锐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消长与走势的指标就是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研究山西省的价格指数,首先需要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会出现工业品价格指数急剧下降?为什么经济高增长会出现物价指数下降?为什么投资超速增长和消费高增长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扬,而出现了价格指数双下降?

按照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就意味着扩大即期需求,扩大即期的需求就会带动价格上扬,特别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与价格指数上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与价格指数是相互制衡的指标。当上半年这两类指标出现了同时向好的时候,按一般情况这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运行常规的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经济现象呢?当然从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到目前为此,价格指数尽管涨势中止,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自发调整是有着合理性的。

从另一方面看,一般地讲,价格指数近于零增长,表明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静态平衡,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已经很少有扩大的空间;从动态平衡来讲,这一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实现,是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实现的。投资又一次走高,这是一个均衡的前提条件,一旦投资增长走低,则总需求就会明显下降。

据行业资料反映,当前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均已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征兆。钢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近2000万吨,目前在建和待批的仍有近千万吨,钢铁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滞销,基本上没有了盈利空间;焦炭滞销带来了全行业的亏损;煤炭则已开始出现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信号;电力现在已基本上供需均衡,但全省仍有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在建设或已批准建设。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因此当前经济形势虽好,但是存在着需要引起注意的风险,特别是存在着由于对宏观调控的方向判断不当,贸然采取减少投资、收紧银根等紧缩的宏观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从第三个方面看,当前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性形成压力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与我们前述反向的问题,从经济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过犹不及,宏观经济的体系中的难以容纳任何项目单一过快的增长,防止造成大起大落,把握好增长的幅度历来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当前投资增长对于吸纳过剩的产能,迟滞经济紧缩的到来,维系一个脆弱的供需平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四、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如何搞好省一级的宏观调控,除了调控方向的把握之外,确实存在着缺少的手段问题。对省一级而言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但是只要有着明确的调控方向,明确的调控经济的意识,有限的调控手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省级调控措施有:扩大财政开支或缩减开支(包括迟滞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投资、转移支付、“道义劝告”(主要对当地银行)、及行政调控行为等。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由于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引导和对景气预期来实现的,供与需的平衡是在无计划状态,以牺牲多余的生产力强制性的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需求不足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主体性的经济现象,而供不应求、经济过热则是一个短暂的、甚至隅然的现象(特别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宏观调控应该把需求不足当作调控的永恒的战略性主题,而把供不应求的过热当作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受控的战术性调控。一旦经调控供不应求问题得到缓解,立即把调控的注意力转向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当前山西省经济运行的形势而言,尽管存在着整体上潜在的需求不足和局部的过热相矛盾的双重问题,但从主体上讲,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兼顾投资增长幅度过高的问题。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需求

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强劲。当然根本和最终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或取消消费税,解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体制性的问题所造成的居民不敢扩大即期消费的问题。

尽管应该十分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当前解决我省潜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仅靠消费扩大需求短期内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受着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省级调控产生的扩大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山西产业相关度差,扩大了消费需求更多地是解决了三产滞后的问题,短期难以影响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扩大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保持投资合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认真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整体的力度不能减,但面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角度,有选择地调整投资项目构成,对于生产性项目(除了是市场紧缺的产品项目)、完工后要加大产能过剩的项目未审批的要严格限制审批,对在建的要延缓资金拨付,力争在一个阶段内减少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道义劝告”银行放缓产业已过剩项目贷款的拔付进度,在一个时期内严格审批产业过剩项目的信贷。在工业项目减少投资或退出的同时,要加大非生产性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公路、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城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贫困人员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减缓未来时期产能无序增加的同时,确保总投资水平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度

当前山西省确实存在着投资增速快需要调控的问题,要通过调控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幅度,抑制投资超速增长。但这一定是在扩大投资需求的主基调和关注着调控方向的基础上的一个局部的、受控的、适度和短时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扩大投资需求。

(四)加大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力

第6篇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不在于中国的储蓄、投资过多,这个观点我在2012年6月从世界银行任满回国以后出版的《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和经验证明,在此仅增加一点证据以供参考:中国进出口贸易盈余从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7.6%的高点降为2012年的2.8%,这段时间中国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没减少,而且还从2007年的41.6%增加到2012年的48.1%,消费则从2007年的49.6%略微减少为2012年49.2%,可见国际收支巨幅不平衡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过度储蓄和投资”。

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节节下滑,持续时间之长为改革开放以来所不曾有过,但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同一时期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形比中国还严重。例如,巴西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7.5%,降为2011年的2.7%,2012年的0.9%;印度的增长率则从2010年的9.0%,下滑为2011年的7.0%,2012年的5.3%。巴西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低于20%,而印度投资的占比也只比30%多一些,可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原因不在于中国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

为何不管以投资作为增长主要动力或是以消费作为增长主要动力的新兴经济体在同一时期都出现了增速下滑?

原因有二:一是,欧洲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二次探底,美国的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2012年的增长率仅为2.2%,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3年的增长率估计也仅有2.0%,远低于过去经济复苏时的7-8%的增长率。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疲软,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对外出口增长锐减。二是,2008年以来的反周期刺激的项目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国内投资需求下降。将因为周期性因素所造成的增长速度下降归咎于中国的增长模式也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论断。

投资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确实长期居于高位,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则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接近三分之二降低到现在的不足50%,然而这是否就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取得了33年的快速发展,但是,维持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投资比重的多寡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绩效,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斯宾塞所领导的增长委员会的研究,从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共有13个经济体取得了“维持25年或更长时间年均7%或更高增长率”的成绩,这十三个经济体的五个共同特征之一是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

在经济增长被称为奇迹的东亚经济体中,现在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居于首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1年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高达60,688美元,比美国的48,112美元高了26%。日本则为33,668美元,仅为新加坡的55%。新加坡的储蓄率长期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日本的储蓄率则从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前的34%降低到2011年的22%,但是消费占比的增加并没有使日本经济走出泡沫经济破灭后的20多年困境,所以,最近安倍经济学的三个主要内容之一恰恰是增加政府的投资以启动经济的增长。

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短期间增加消费也能增加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其原因在于消费的持续增加以收入增长为前提,而后者有赖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来源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两者都必须以投资为载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要靠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降低交易费用,消除增长的瓶颈。没有投资,就不会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增加消费就成了无源之水,继续增加,就只能靠举债,越积越多,到还本付息时,危机就来了。这次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是这样,南欧国家也是这样。反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经济效率提高,收入增长,到下期时,不仅投资可以增加,消费也同样可以增加。其实,2008-2012年间,中国消费年均增长9.2%,而1978-2007年间中国年均的消费增长则为7.7%,也就是在中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受海内外非议的这段时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学者或许会关心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但是,居民追求的是消费的绝对水平和消费的增长。

对比印度和中国的发展绩效最能说明在发展中国家以投资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的重要性。两国同属人口超过10亿的文明古国,二次大战以后先后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开始了自己国家现代化的努力。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按美元现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为182.3美元,印度为227.6美元,比印度低了20%;2011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则增加到5429.6美元,印度才达1458.5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为印度的3.7倍。这种发展绩效的反差显然和两国投资率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固定资产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比印度高10多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增长率在近些年有明显的提高,其固定资产的形成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长期低于25%增加到2005年以后的30%以上。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形势;财政政策;改善民生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01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欧美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持续动荡,对于处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不会独善其身,未来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需市场惨淡、内需依旧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短期内未可奏效,必将拖累已经极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换而言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未来运行充满变数。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的拉动和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动,我国物价上涨势头明显,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从而与以收入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交织,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换而言之,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物价上涨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最后,在经历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拉动经济操作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负作用已经逐渐凸显。鉴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时中国被拖入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解决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绝非短期内所能奏效的事情。因此,在我国面临低迷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国内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继的压力下,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目标之间,我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二、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全面评估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中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议。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即便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积极加稳健”的经济格局,如今,其实质性内容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当前预调和微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其对经济扩张性的操作可相对从缓。我们尚不需要如2008年和2009年那样大规模扩张性的操作,如今经济形势不宜于反应过度。

其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复杂性的变化,但是不足以改变2011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换而言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稳定物价水平应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最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下,即便我国经济下滑势头有所显现,宏观经济政策着重在刺激的力度,其扩张性操作也必须着眼于精细化,即在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是说,不能以牺牲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为代价稳定经济的发展势头。

三、结构性减税与改善民生

迄今为止,结构性减税是来自官方的正式提法。自2008年的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结构性减税由积极财政政策的配角转为主角,在反危机的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显而易见,在变身主角的今天,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性减税。其特点在于:一方面要通过减税,减轻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减税与增税并行,优化整个税收收入结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在实施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七章第三节中,写入“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下,流转税或间接税的税制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其中增值税所占比重最大,是全部税收收入的37.75%。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增值税无疑应当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不仅是增值税,其他税种都会迎来一场降低税负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的改革。

鉴于当前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定物价水平仍是我们的的重中之重。并鉴于稳定经济的增长和调节经济结构两大目标,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心地带,也应当锁定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有关民生的大事。

具体而言,有关增加财政支出的安排,除了继续着眼于优化投资结构外,要把通过一系列改善民生为主要线索的支出项目及其规模的增加,来拉动消费需求,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项目有:支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积极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等等。

可以预期,以增值税为重心的结构性减税及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增加支出的操作,将有可能在2012年走出一条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契合、同整个宏观经济布局相协调的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扬.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2]金人庆.当代中国税收要论[M].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3.

第8篇

【关键词】当前 世界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分析

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单独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是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以世界市场形成为标志,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加快了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大大的的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然而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等发达国家的的经济政策风险,给世界经济前景带来诸多潜在的风险。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概况

(一)发达国家及组织的经济特点分析

(1)美国的经济特点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形势,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下面就美国经济的当前形势进行分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使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波在全球迅速发展,使得英国、德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纷纷向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挽救本国的金融银行系统,使其受到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到最低。为了减少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正在制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有:让金融机构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相关证券自然到期,并脱离其资产负债表;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充分运用其他金融手段,例如允许银行将存款长时间放置美联储;对超额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通过逆回购协议来稳定利率。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政策可以使经济复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大众失业率有所降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2)欧洲的经济特点分析。世界上可以与美国经济体系抗衡的经济体系并不多,欧盟就是其中一个。在欧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一共有17个,但是这1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太大,这就使得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去年,欧元区的低收入国家希腊为了减少和高收入国家的收入差距,不惜向欧盟总部借债,不受约束的大量支出,为本国民众争取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发展机遇。在这期间,虽然希腊民众的工资上涨速度飞快,但是其消费入不敷出,使得国家经济经常处于赤字状态,从而令全国陷入债务危机,由于无法按时还清向欧盟的贷款,希腊也就无法继续借贷,使得国内银行没有资金可供民众消费,国内一度民怨沸腾。欧元区统一货币的本意是使得各个国家平等发展,逐步减小收入差距,但是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不仅没有减小这种差距,反而使得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的经济特点分析。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也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有了缓和的迹象。但尽管在短期内,安倍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但从宏观方向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额的公共债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绊脚石;从微观方向来看,民众消费税上调、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安倍政府提出的经济学主要是指预先创造通货膨胀现象,当消费者预期察觉日本物价要上涨时,对于一些本来要买的商品,就会尽快的去购买,因而积极的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正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消费税上调将使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日元汇率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而且,“安倍经济学”从实施以来,日本国内的国民储蓄率不断下降,企业固定投资增速出现疲软态势,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特点

虽然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呈现负增长的同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实现了稳步发展,这些国家和组织就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系。世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系包括中国、印度和东盟等。

(1)中国的经济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无论是从经济,人口,还是从科技,军事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也肯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着,从过去的贫穷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中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几年,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的宏观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逐渐由中高速增长转变。关于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所以,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事;成本要素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已经凸显出来,消费市场停滞不前,出口需求也有所减少,所以消费市场的萎缩也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2)印度的经济特点。虽然印度的经济形势目前呈现一种疲软的态势,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向世界发出维持巩固宏观经济的决心。并且积极的设立内阁投资委员会、对一些拖延已久的项目进行重新协商、通过网上拍卖应收款项为中小企业提供自由资本和低利率的贷款,这些措施会大大提升印度的投资潜力,继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高回报的金融产品有可能阻止印度储蓄水平下滑,从而尽可能降低这一轮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影响。

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贸易

虽然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美国的强国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中的话语权仍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黄金、粮食等交易仍然以美元为单位。这次的金融危机虽然使得美元贬值,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但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对策可以有效的阻止经济增速的负增长。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有能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到那时候,世界经济就有可能走出低迷的态势。

(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

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呈现多元一体化的趋势,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稳定发展,就要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中,除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外, 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协定,强化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间的交流等,对建立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提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极大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而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就是欧元,但是欧元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而自顾不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扩大实行人民币互换的范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结构 外部环境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果令世人瞩目,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从八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但同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市场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目前,显露在外的问题有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失衡;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滞后以及市场化进程参差不齐。所以,当前的经济形势是整体状况仍然不错,国内发展速度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速的状态,但是国际环境逐渐恶化,国内有又有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想要保持高增长、高就业、低膨胀的良好态势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面,笔者将详细解析我国市场上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及遏制这些因素的方法。

一、深层问题探析

(一)经济增长模式

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还能维持“稳增长”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国家政府增加投资。这种任务性的投资虽然也能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所能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任务性的投资大多是劣质投资,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劣质投资的后果就是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增加,居民无法“安居”,建造出来的民居又大量闲置。

此外,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制造业依旧局限在低层次的循环圈内,难以打破体制经济的束缚,实现产业升级。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大量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消耗的基础上。但是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今天,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滞销的后果将使企业入不敷出。

但是在2009年那次经济危机中,我国就是采取这种“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因此,经验使得我们再次习惯性地选择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经济短期下滑、长期低质量增长的结局不可避免。而且一旦锁定成型,最终的结果将是经济急剧衰退。所以,对于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除了转型,无路可走。

(二)经济结构失衡

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个产业的比重失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增长动力结构畸形。我国的第二产业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十到二十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74%的水平,也低于同期的俄罗斯63.3%。同时,产业内部失衡亦较为突出。三农经济仍未发展完善,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企业极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产品;服务业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40%左右,而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还不足30%。区域经济对比中,城乡收入差距为3.3∶1,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此外,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公共基础设施也相差甚远,城镇的社会保障机制已经基本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刚刚起步,只有少数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部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的科教文卫事业远比农村先进,这也导致农村在近期内难以追上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

据统计,我国的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二十个百分点,但是消费水平则低二十个百分点。本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仍然是采取大幅增加政府投资,这又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势必会产生更大的历史性影响。

(三)外部环境滞后

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但是随之产生的弊端是,政府精英们颁布的调控措施远不如市场变化来得快、来的有效率。同时,少数精英人士做出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因素的决定。现实是地方政府这几年来急于出让土地以获得政府收入,同时向商业银行贷款用作土地的前期开发。这一举措使得政府财政收入不仅依赖土地的出让,而且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大,这对于需要稳定运转的政府来说可不是什么有利的事。因为一旦银行方面出现危机,政府就是立刻受到波及。为了避免被牵连,政府不得不进一步颁布有利于银行的政策,主动救助陷入危机的商业银行。即使商业银行方存在过错,政府也不方面采取强硬的改革措施,例如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准备金率会影响银行的营业利润,但是如果不上调的话,通货膨胀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法制环境的滞后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不仅能很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但是我国法制环境的现状是重点打击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但是在非犯罪层面给予的保障不够完善,甚至在许多领域依然是原则性保障或者完全是空白。

一言以蔽之,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滞后,使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延伸的渠道不畅,多元化的增长方式未能形成,有形成低层次自循环圈的可能性。

二、应对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两方面——产业机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前者是指三种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产生的效益实现最优化、最大化;后者是指产业机构升级,即生产结构系统由低级形式变为高级形式。调整产业结构首先需要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这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对自然、社会温和的产业。其次,需要调整需求结构。政府、企业、家庭或者个人对所需要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比例各不相同,但是根据市场供给规律,需求决定生产及产品价格。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需求结构优化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最后,引导资金的流向(包括国内资金以及外资的流向)。银行的资金流主要是从农村吸收储蓄存款,将可流动资金应用于城镇的建设,如贷款给房地产公司。由此可见,国内资金流过于单一,导致房地产等几个利润高的部门出现资金饱和、生产过热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国内资金流也进行引导和调控。而外资的流向对于产业调整和地区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资的政策是积极引导,以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增长。该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个,但是其负面效用是外商无限制的进入,使得地方对外商毫无选择,有些甚至引进档次较低的技术,或者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因此,有必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

(二)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萧条的时代,扩大内需可以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加快程式化进程。在经济发展节奏放缓的同时,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增长,而且还能解决就业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但是单纯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不行的。因此,还需要同步实行提高工资待遇。目前的工资水平难以保障正常生活的需要,也进一步影响了消费市场。高积累、低消费反而会对经济发展的正常发展不利——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高收入者消费高档进口商品,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的萎靡。

通常的做法是维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引导投资作用,如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教科文卫设施的建设等。同时鼓励民间经营组织的发展,实现多渠道融资的畅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三)改善外部环境

法制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如投资法、信贷法、预算法等亟需完善。改善法制环境不仅依赖立法上的完善,而且需更加注重法的实施效果。今后的重点应该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执法力度,凸显出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威慑作用。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

参考文献

[1] 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8-13.

[2] 刑杰.浅析当前的主要经济形势及其对策[J].商业文化,2010:150-1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