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方法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如果你对学生的爱心还不够,那么你就得去培养自己的爱心----当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人的日常事务,而是要看到教室里几十个活泼的年轻生命。班主任这位学校里的“家长”还必須要贏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但也有少数家长,每次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邀请,都绷紧神经,戒备重重;如果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做一次家访,给家长捎去孩子最近在校做了些什么好事----微不足道的也无妨,这样不仅能溶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冰墙”,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会的光荣榜上多列表扬细目表,多表扬更多学生。试问,谁不盼望別人赞扬?谁会不肯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如果班中的多数学生都因此亲近、尊敬班主任,这样的班怎会带不好?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來,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象今年,我们班的学生还自发的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情感教育;方式分析
在中职学校中,舞蹈作为一种美学教育,必须要有情感的渗透,有了情感的舞蹈才会更具魅力,情感便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创新和丰富情感教学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中职舞蹈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功底和表现能力。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当前比较重要的几种情感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中职舞蹈教学中,影响情感教育的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中职舞蹈情感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状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三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分别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对象以及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情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具备充沛情感的主体,而舞蹈就是搭建他们情感桥梁的重要基石,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渐渐将彼此的情感交融为一体。
二、如何创新与优化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舞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舞蹈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自己的舞蹈教学与中职学生的生理特点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要不断创先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逐渐树立起多维度的舞蹈教学观念,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生理素质,更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表达和展现的空间,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份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
(二)借助情感教学,树立榜样形象
对于一名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最重要对象就是自己的舞蹈老师,所以,舞蹈老师必须要为学生们树立起榜样,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通常情况下,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舞蹈的学生,一般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功底,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舞蹈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与更严的要求,确保课前准备的充足性与课上表达的精确性,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原来自己与教师的水平差距非常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有他们需要努力学习的东西,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是一种非常鼓舞和振奋人心的力量。
(三)情感教学的具体措施分析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互动频率。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明白自己的教学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在舞蹈课上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谨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学习和感受为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制定学习方案。2.充分发挥情感的催化剂作用。情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其中却包含着非常强大的潜在力量,舞蹈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应用情感这一学习的催化剂,将其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此之外,舞蹈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正视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始终保持一种积极面对的勇敢态度。3.充分发挥眼神与语言的作用。第一,眼神。俗语有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所传递出来的感情是最真挚,也是最不可替代的,舞蹈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眼神的作用,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里,我要提的一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必须要学会适时适当地使用消极的眼神,一旦学生犯了错或者出现了问题,教师必须要学会用眼神进行示意,让学生们自行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在无形中去改正,这种方式要比直言不讳的批评教育,效果更加理想。第二,语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是舞蹈教师必须要借助的一项教学工具,舞蹈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是,对语言、语音、语气以及语调的准确拿捏,要学会应用最科学最有力量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既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诠释方式,舞蹈是对人体动作的美化与加工,其与舞者的情感浑然一体,一段成功的舞蹈,其不仅仅有着精湛的舞蹈技巧,同时也能够真正展现出人类的丰富且多元化的情感,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优秀舞者的沃土,必须要高质量地完成好这份教学重任。
参考文献:
[1]关宇.运用情感教育法,中职舞蹈教学充盈活力[J].教育艺术,2016,(10):45.
[2]赵雪荣.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4):150-151.
[3]彭莲军.融入情感,让中职舞蹈教学活力四射[J].中华少年,2016(25).
关键词:大学新生主要问题衔接方式
一、研究背景
“高中太忙,大学课不多,怎么打发时间成了问题”;“上课听了就来不及记笔记,记了就来不及听课”;“实验课老师不做任何指导,让我们自己看书,自己做,无从下手,很失败”;英语课上“憋足了勇气,还是不敢开口讲话”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许多大一新生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学校流传着一种说法,把犯这些毛病的现象叫得了“大一新生综合症”。
“大学新生综合症”,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学与中学的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大学新生不适应问题,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每年各高校都有许多新生适应不了大学教学而招致学业的失败,补考和留级的学生在新生中占绝对学的比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对全社会的中学教育和中学生(包括家长)的升学准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大学的各个教师,教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中学为学生进大学做好适当的准备的意识不强首先,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在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中学教学理应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在中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中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大学教学目标实行的基础与保证,大学教学目标是中学教学目标基础上的飞跃,前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到后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样,依据中学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维果茨基德“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后期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强化、训练学生业已形成的记忆、认知等能力。
其次,在学生尽早接触大学内容方面。在我国,中学长期实行统一的班级教学,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培养标准件,让学生削足适履,来适应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无视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学比较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某个领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无论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还是基础文明修养的缺失,大学期间需要花大力气补课的,往往是基础教育欠下的账。”所以,尽管大学每年都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但每年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事情。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
2.中学和大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或空缺引起的不适应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中教育发展迅猛,加上大学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从“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新生来源各不相同,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而进了大学后,英语课还得与所有的同学一起上;政治课的老师讲授的内容与中学没什么两样,还不如中学老师讲得精彩;计算机还得从基础学起。
中学和大学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空缺,造成的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没有太多的鲜新感,部分学生因基础太差失去了学习信心。
3.大学没有为新生的顺利过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校如果在新生入学前作适当的引导,入学后再进行一定的辅导,新生的顺利过渡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的理解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阶段,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是美好而自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块乐土;也有部分学生从居住在附近的学生口中了解到“大学空余时间多,师生关系冷漠”诸如此类的话语。在我访谈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大学生学习方法辅导课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选课、如何讨论、如何自学、如何使用图书馆。一位同学如是说,“进校后,系主任介绍了我们专业的一些情况,辅导员介绍比较细一点,怎么生活,心理上有问题到何处去咨询。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多,都是些套话。”部分大学教师长期在高校工作,上课就推行他的“快、精、少”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一个过渡期。
三、改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方式
1.改革高考选拔制度,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校、为社会选拔了大批英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严格的统一选拔考试,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是完全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从历史看,严格而统一的考试是确保公平合理选拔人才和确保人才质量所需要的。至今,在如何选拔优秀学生问题上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高考制度更为科学的手段。然而,大规模的选拔性统一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存在的弊端也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作为大学和中学的桥梁,高考既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又是中小学教育的导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改革高考制度,才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更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中有这样一种意见,即“高考制度不改变,中学教育就改变不了”。为此,改革高考内容、高考科目和录取方式就成为改善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方式的重中之重,必须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制度的积极导向功能。
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目前中学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使得中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能为大学输送合格的人才,从而使高考指挥棒的运作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做好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面对日渐多样化的社会潮流,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个性化教育的需求给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政治和心理素质,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导者。由于长期受到高中教育管理形式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将辅导员的形象认定为班主任,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无法让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做到全面掌握和认识。因此辅导员的首要工作在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通过现代信息交流形式,加深情感交流,获取学生的广泛信任。
2.辅导员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大学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辅导员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他们自身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指导,组织一定的交流讲座,让学生学习和感悟前辈们的体验心得,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性竞赛活动。表达能力是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基本能力要求,因此辅导员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多举办班级、院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班委竞选作为学生台面演讲的一大锻炼机会,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学生上台发言,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辅导员还应该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加以关注,转变过去事务型管理方式,向人本型管理方式发展,将培养交往能力强、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大学生作为己任。
3.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人才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其技能和知识水平,更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更要重视预防工作。学生在学习、生活、交际以及恋爱等问题上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群体,展开调查,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且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树立健康的心理观点。在班委中通过心理委员的调查,从学生内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及时引导学生摆脱苦闷的心境,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一辈子的关键要素,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以正常的心态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4.辅导员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应该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改善在学生中的个人形象。做到言行一致,严以律己,维护一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荣誉与尊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向着更美好的道德境界发展。做好辅导员考评工作,辅导员不仅要向院系领导负责,更需要向学生负责,因此考评机制不仅要由院系进行考评,更要重视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意见和批评,促进民主科学的考评机制生成,增进辅导员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平性,并且加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信任度。
一是把好用人关。首先对幼儿教师的师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公开招聘教师,让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进入幼教领域,认识到幼教队伍人才的竞争既是对自己的挑战,又是发展自己的机遇。
二是注重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分期、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举办的各种形式岗位培训外,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讲座、座谈交流经验体会,吸取新信息等,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历提高外,还把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管理与教育部门职务培训管理同步,聘请外校教师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并让骨干教师担负起培训能力较弱的技能和以老带新的重任。
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树立了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了新动态、新信息,学到了先进幼教理论与实践经验,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是建构评价机制。我园制定了教师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评价体系,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在制定时,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确定了两个倾斜政策:第一,向科研成果倾斜。由于认识到科研能力在教师整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把科研能力的高低及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参数,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全园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热情,进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第二,向青年教师倾斜。
四是团队凝结力的塑造。幼儿园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如果只限于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是不够的,内部运行机制构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塑造,它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就是组织精神的培育。如我园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团结、敬业、奋斗、创新”的园风,现在真正成为群体的意识,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幼儿园成员的一言一行中,弥漫在整个幼儿园的组织氛围中,进而成为一种优良的园风。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近几年,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比如说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我们就看教学面向全体幼儿了没有,如何剖析重点,如何分解难点。检查容易,教师备课目标也明确,有的放矢,完全不是以前的纸与笔相加的教案了;再次,教与学绝不是花架子,要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比如,我们在抓教学方面,不是看结果,而是进行系统分析,把精力放在听课上,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的过程和目标的落实,师幼双边活动的开展,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第二,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作为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第三,抓教学常规,做到一个“柔”。教学常规,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因此,教学常规的核心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常规就是抓教师。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心理状态是“要我做”与“我应做”。教师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知识,更有责任感、事业心,只要稍加引导,完全能转入“我应做”状态。
第四,抓教学常规,力求一个“新”。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手段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它毕竟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我们幼儿园来说,过去在组织管理上很随意,很松懈,而现在是园长领头,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参加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
管理内容上,把课题与教师论文纳入管理项目。管理方法上由过去的综合印象化,逐步向现在的量化评估考核推进,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量化,但又不完全依据量化。
三、让教师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人
1.个体与统一
如备课的目的是指导教师自己的教育工作,因此最重要就该是写教师想写的,而不是写领导想看的。在掌握了这一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对在幼儿园工作时间较长、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有效的备课要求,高级教师不必写详细的活动计划,因为她们多年的积累已使她们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写她们早以熟记在心的东西确实是一个浪费。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她们,要求备课时要能针对难点备出自己独到的、更有见解的教育方法。备课方面可以精简,但在教育分析上要加大力度,因为她们已具有较高的分析水平,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又直接影响到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下一步教育计划的实施,其他教师像以往一样备课。加大对备课的批阅,批阅方式采取年级组长批阅或不定时的交差批阅,并填写评价分析表,对活动计划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展教育工作,少走弯路。
2.自由与约束
时间的约束与教师主持教学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游戏时间、室内游戏时间、教育教学时间……都该给必要的保证。如果完全由教师自己掌握,难免会因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而产生偏颇,那么全面发展将是一句空话。但如果把时间看的太死,教师又会为了遵守时间的要求而应付每一个时间段的教育工作:画不完就不画,玩不透就不玩。时间的约束不仅没有起到保证幼儿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教师的积极性。
检查与被检察。检查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使教育工作得到必要的保障。然而检查的关系往往使检查者不自觉的“拧眉立目”,使被检查者情不自禁“小心防范”“心存不满”。给教师造成阴影。因此,在检查中,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能给个合理的解释,只要不是强词夺理,就应该表示理解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摘要】健全学生人格,培育学习自主性,树立主体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积累经验,扩大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在广泛的不同教学内容中,进行迁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能力,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学会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会学习的归宿。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效果如何,与这些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化学教学中如何依据教育心理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呢?
一、为自主而育——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还是主动积极、独立性强,它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的成效。”可见,健全学生人格,培育学习自主性,树立主体意识是学生学习的前提。
1、激发主动性,消除被动状态。学习主动性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首要条件。激发主动性,可以侧重于下面几点:强化学习目的教育,把学好化学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起来,激发间接动机;讲究导语艺术,巧设悬念,组织讨论,开放实验室,激发探究兴趣;采用目标教学,在讲新课前提出学习目标,并阐明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本章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乃至对将来学习的影响及其用途,激发求知欲。
2、培养独立性,消除依赖习惯。独立性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从个性发展来说,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代替学生由依赖向独立转化。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养成遇到问题要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讲精练,善于启发,注重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辅导要得法,对学生自主校对或互相校对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转化过程。
3、锻炼坚韧性,消除脆弱心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处处充满困难和挫折,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惧、沮丧、退缩、逃避,学习也就半途而废。化学教学中应注意遇到困难的时候(如化学用语的记忆及运用),及时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并指导学生运用适当方法,采用分散记忆,联想记忆,做到符号、名称、实物及现象等的相互同一,赋予抽象符号一些生动形象内容,多写多用,直到完成任务为止,从而锻炼学生的坚韧性,消除脆弱心态,为自主学习铺平道路。
二、为积累而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与应用,而迁移与应用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如果学生的经验不足以掌握某一原则,他的经验背景就必须扩大。”只有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迁移和应用才越有可能实现,而阅读、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导学生多阅读课本及参考资料,多做实验,多做多练,读中悟法,练中巩固,实验中验证,积累解题经验,扩大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1、抽象,使知识概括化。只有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景到另一种情景的迁移,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化学教学应在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比较法、归纳推理法、联想法、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等方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基本的规律和解题方法。如学了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引导学生对比制取两中气体的反应原理,反应装置及收集方法,可概括出如下规律:凡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气体,都可用制氧气的反应装置;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都可用制氢气的反应装置,进一步总结出:反应原理决定反应装置,气体性质决定收集方法这一原则,为学习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作好了知识迁移准备。
2、例证,使知识具体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他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同学只知道空气是混合物,当问到由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物质是否混合物时就不知道了。这除了没有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概念的原因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来解释“混合物”这一概念的例子太少的缘故。因此,化学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联系新知识去印证已学的概念或一概括出来的规律与方法,使概括化的知识返回到具体实践中去,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为积累而读不应机械重复,应根据保持与遗忘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记忆方式(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部分记忆与整体记忆相结合、形象记忆与抽象记忆相结合),在“正确理解”与“高效保持”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经验的厚积。
三、为迁移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个别精选出来的教材,而是学习如何把它更有效地迁移到其他有关的学习中去。然而迁移不是自动的,所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迁移。只有在广泛的不同内容的教学中,慎重地进行迁移教学,学生才会使已理解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得到广泛的迁移。这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1、分析,使知识类化。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论指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改变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但是,即使两种情境之间有同一性,还不能保证迁移的出现。只有这个同一性被学生所感知,对他有清楚的认识,迁移才能有可能实现。因此,化学教学中(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课)应引导学生对新出现的知识或习题进行分析,再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比较,找出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如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同点在反应原理上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所以反应装置相同)以便找到相应知识的关联点,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使新知识类化,使知识迁移。
2、联想,使旧知识再现。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类属联想,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现同类事物的有关知识,使在某一情景中学到的知识能迁移到新的情景中。比如,教学氢气的物理性质要让学生回忆氧气的物理性质,教学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要让学生回忆氢气和炭单质的化学性质……,由旧促新,促进迁移。
3、顿悟,使旧知识迁移。格式塔关系理论指出:“顿悟关系是获得迁移的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凭借着经验去捕捉瞬间即逝的“灵感”,选择某一概念或原理去解释某一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使已学知识迁移到新学内容或新的问题中。
四、为创造而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虽然说主要是通过模仿来掌握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但是这些人类发现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毕竟是新颖生疏的。学生每获得点滴知识,都必须在模仿中经历前人的创造之路,而且只有创造性高、创造力强的人,才会高效地迁移应用有关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因此,培养创造精神,开发创造能力,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1、提问指导法,练思维广度。化学教学中,仅是单纯的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的做法是不够的,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模仿课文的练习题目,抓住重点知识,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相互质疑问难,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导思考方法,练思维灵活性。如:指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认识同一物质及其属性,训练发散思维;指导学生从多种物质及其属性可能具有的相似性的思考进行思维集中训练,指导学生从结论出发思考解决问题,训练逆向思维,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等等。
3、导提要方法,练逻辑思维。化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编拟实验步骤、实验方案等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4、导评价方法,练思维批判性。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的优劣、解题方法的繁间以及学生答题的正误进行评价,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5、导想象方法,练思维的独创性。如:针对有些学生易把氧气具有助燃性误记为可燃性,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氧气可以燃烧,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又如,在实验过程中,针对某一装置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不要这一装置将会出现什么结果?或加上某一装置是否更合理等,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将使学生由模仿走向创造,学会自主学习。
论文关键词:霍姆斯;问题解决法;方法论
方法论的研究历来是学科研究的关注重点,这主要是由其功能决定的。方法论研究主要有两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前者主要是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以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指导和进行辩护,后者则是指学科获得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正因为方法论的重要作用,它历来为比较教育学者所关注,甚至倾尽一生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霍姆斯就在其不懈的努力中建立了自己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问题解决法。
一、霍姆斯问题解决法的认识论依据
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上主要有三种认识论依据:实证主义、相对主义、折衷主义。
比较教育诞生之初就与实证主义结下不解之缘。这一点从比较教育鼻祖朱利安提出建立“近乎实证的教育科学”的主张就可以看出,而之后的库森、阿诺德的方法论亦都是以描述外国的教育制度为主,显现出描述性的特征,由此可见,实证主义对比较教育方法论影响之深。由于实证主义的种种缺陷,相对主义开始占据研究者的视野。
相对主义属于科学哲学的范畴,经过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批判二元论开始在比较教育方法论中得以发展。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否定科学中的绝对“客观性”与“理性”,认为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 不同的范式具有相同的权利。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下的教育影响因素,以此来分析教育而不是追求普适法则,是相对主义在教育中的最大应用。
霍姆斯认为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差异的关键在于理解规范定律和社会学定律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是由波普尔的提出的,他认为规范定律指的是社会行为规范、戒律或禁忌,而社会学定律指的是与社会制度运作功能有关的定律,并且这种社会学法则是描述自然规律的法则, 是不能随意违背的(除非能证明它是错误的)。
二、问题解决法之要义
霍姆斯对比较教育的教育决策功能相当重视,认为比较教育的任务就是探讨解决教育问题的各种方法,通过对一定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来预测教育改革的相应结构。因此,他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主要是从某一主题或世界教育的某一共同问题出发,进行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问题解决法的基本逻辑——五步法
霍姆斯在1981年发表的《比较教育:对方法的一些思考》一书中,论述了比较教育的问题解决法。他的问题解决法是建立在杜威的反省思维法和波普尔的假设演绎法基础之上的。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的功能就是为了使模糊不清的形势明朗化,也就是说,为了解决问题。整个反省思维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假设或解决办法的形成;(2)问题理智化或分析;(3)背景分析和详述;(4)结果的逻辑演绎;(5)实践验证。杜威的反省思维是属于实用主义范式的,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何提出问题和验证假设。在提出问题方面,杜威认为,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对于一个复杂形势的理智化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清晰的。在验证假设方面,杜威认为,检验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在相关背景下,根据假说,进行逻辑推演;其二是预测结果与观察到的实际结果之间的比较。然后根据反省思维的五个阶段,重新进行分析,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波普尔在《历史主义的贫乏》一书中宣称无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使用同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便是假设演绎法。在验证假设上,波普尔于杜威存在明显的差异,杜威强调证实假设性的解决办法,而波普尔强调证伪假设性的解决办法。
霍姆斯认为,在缺乏实验检验的情况下,这些假设性的解决方案应该通过批判性的比较研究来检验,从而解决特定问题。为此,霍姆斯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五步法。1、问题分析或理智化。主要是选择和分析那些多数国家共同存在而又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2、提出假设或政策方法。霍姆斯认为,比较教育学者在研究中不要像决定论者那样企图找到普遍适用的法则,应当根据问题的背景和对问题特定的研究,去分析哪些政策和方法更适合于特定地区和环境;3、识别及验证相关因素。霍尔姆斯指出,要选择科学的政策或解决方法,关键是识别同问题相关的所有因素,并用这些因素去识别、验证有待研究的教育问题的基础结构,如哪些变量是关键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变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等;4、逻辑地预测可能有的结果。问题解决法的目的在于在综合分析各国教育问题的基础上,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提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并产生对教育行为的相应预测;5、比较和验证预测的结果。霍姆斯认为通过对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有一个修改的机会,从而使研究模式更完善。从以上五个步骤可以看出,霍姆斯的问题解决法实际上是对杜威的反省思维法和波普尔假设演绎法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演绎法。
(二)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四模式
霍姆斯的四模式论是在对其五步骤中的第三步进行解释时提出的,是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资料分类体系,它使因素分析有法可依,并且使研究结果尽量具有可重复性。它主要包括规范模式、体制模式、精神状态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四个模式。
波普尔对规范法则和社会学法则进行区分的批判二元论观点为霍姆斯的“四模式”提供了依据。波普尔认为任何社会都有两种法则,规范法则和社会学法则。规范法则是由人制定的,也可由人改变的关于一定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社会学法则指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无法更改和选择的一些自然法则。批判二元论认为,社会学法则对人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像自然法则对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样。因此,波普尔把它称之为“社会生活的自然法则”,并且认为,根据社会性法则产生的变化很难被人们直接控制。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毫无疑问成为霍姆斯理论体系形成的依据。由此,霍姆斯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分类体系的四模式论。
四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规范模式包括关于某一个国家的男女公民都了解并都准备接受或反对的规范和规范法则的陈述。主要指社会规范和规范性法则, 它包括影响教育问题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经济理论、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规范和规范法则的陈述。精神状态模式与规范模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不能从态度测验或国家法规中得到,它主要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征等方面的资料。制度模式包括两大方面的描述, 一方面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制度进行的描述, 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制度内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其他制度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的描述。由此可见关注的重点在于制度本身和影响制度的背景因素。自然环境模式包括自然资源的知识和开发资源的知识和技术。四模式论是霍姆斯对五步法中第三步识别和验证相关因素的一个具体解说,是其创建的一种资料分析体系。相对于之前因素分析所关注的寻找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便真正地了解外国教育,这种问题解决法注重一种前瞻性的分析,注重教育的预测功能和服务于教育决策的功能。
三、问题解决法之评价
有学者称“教育研究要有突破性发展,必须在方法论上取得突破”,方法论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方法论中涉及的方法不是个别具体的方法,与方法论对应的是方法的立体体系,他关注的是研究对象与方法整体的适切性,其核心是“思维方式”。霍姆斯的问题解决法以教育决策服务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方法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方面,问题解决法以假说为核心,将假说引入教育决策领域,强调比较教育研究要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做出贡献。对于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有效克服西方中心主义有着实践意义。而对于比较教育研究者来说,不仅要以此为依据敢于为政策进行辩护,促进其合法化,更要有批判精神,敢于证伪,对于国外的理论、经验,敢于怀疑。
论文关键词:教育教学论文,利益选题方法
1.选择理论空白
所谓理论空白,就是指该选题尚未有人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论述不多,还没有此类,是学科研究的理论空白区。既是理论上的空白,往往容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有理有据,文章容易被采用。所以,只要有可能,写专业论文就要另辟蹊径寻找空白,一方面容易突破,容易出成果,另一方面也容易在此基础上立稳足跟,循序渐进,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一系列成果,从而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和权威。这也是做课题研究的重要选择。
2.选择学术争论
所谓学术争论,是指对某一学术观点有不同的看法而进行的辩论、阐述或说明。往往是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研究和思考,并有了一定看法,在遇到别人不同的学术观点时,觉得自己有独到的观点需要与之商榷,从而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比如对“放羊式”教学的辩论,比如对体育课标的理解与运用偏差的争论等,这种学术争论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是学术范围内的争论,而不是人身攻击,要就事论理,不能恶语中伤,甚至挑起事端。写作学术争论,在推倒对方论题或观点的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发表新颖的见解,有破有立,如果仅是反对或推翻对方的观点,而提不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文章是缺乏说服力的,也不可能被发表。有些是人云亦云,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听别人说新课标存在如何问题,自己就跟着呼喊口号般地说如何如何不好,这样是不能写成论文的。
3.选择案例与反思
针对某一个小问题入手,切口小易把握,就教育教学中某一件小事,课堂中某一成功与失误的环节,做成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写成文字,与同行展开讨论,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找出教育教学的真知与规律,从简单中寻找不简单,这是锻炼青年教师观察思考、辩证分析能力有效途径。大型养路机械网从微观教学起步向宏观教育迈进,这是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选择案例,一定言之有理,表述实在,避免空泛,从案例中你认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给同行提供了什么借鉴等,编辑老师也会对青年教师抱着爱惜、保护、扶持的态度优先考虑你的稿件。
4.捕捉灵感闪光点
灵感是人的思维形式的特殊表现,是创造性劳动的开始。搞音乐的灵感来了,一曲动听的乐章就出来了;搞科技的灵感来了,一项发明创造出来了;搞体育的也同样有灵感产生:有时在读书(文章)时会立即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有时与同行交流会突然就某一话题而产生新的观点或新的想法,有时躺在床上就某一个问题会产生许多想法,而且越想越丰富……这些瞬间产生又很快会淡忘消失的信息,权且把它作为灵感,灵感出现的时机是不应该错过的,要马上记录下来,待日后精心思考整理。其实灵感的十分之一是机会,十分之九是信息,只有不断的学习,经常的交流,积极的反思,灵感才会经常显现。灵感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灵感来了,思路开阔,下笔如流水。越读书灵感来得越快,越撰写灵感来得越多。
合理营造阅读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有意义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创建一个和谐的阅读氛围。例如,对于《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首先应该让同学略读课文,挑出课文中的生僻字,勾起他们对陌生字眼的识别需求,从而学习生僻字。然后再提出问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问题去阅读课文。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适当地放映相应的幻灯片、动画、歌曲等去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感悟文章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非常活跃地参与到阅读当中,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时,因为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也爱听老人讲故事。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去学习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铺垫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放映一些与《嫦娥奔月》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自主地去了解这样一个故事。在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后,自然愿意去深刻地了解这篇课文。然后再由教师由浅入深地去讲解课文,挖掘文中更深的内涵。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地,就需要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必定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对于准备工作我们还要从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两方面抓起。我们都知道,要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合理地总结教学重点,丰富教学内容,让自己的课程富有特色,还要别出心裁地想出各种教学方法,让教师本身的主导地位依旧存在。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课文的习惯,这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个预先理解,再在课堂上结合老师的讲解,双重学习,既发散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又不影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思考
学生的思考虽然应该被充分地理解和接受,但笔者研究认为,阅读教学中必须建立合理化的理解,不能任凭接受学生的天马行空。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部分差异存在,但是要引导学生把它们维系在合理性的范围内。其二,教师首先应该对文章有多元的解读和理解,所以就一定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尽力地去挖掘文章的要旨和潜在的意义,多角度多渠道地去认知文章中存在的东西,显然这就要教师有基本的心理素养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合理化的多元理解范围内得到培养和成长。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