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扶贫攻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4: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扶贫攻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扶贫攻坚论文

第1篇

【?P键词】政策;审计;扶贫;策略

【Keywords】policy; audit;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39.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7-02

1 引言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坦白说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各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将扶贫这项工作做好。审计机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如何在新时期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全力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审计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分析

2.1 认真贯彻基本方略

2015年12月15日,“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会召开,会上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表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就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这项基本方略的实施,变革了现有的扶贫思路和方式,更为形象地来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就是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来实现贫困地区的自主脱贫。以往扶贫项目的重点放在了GDP的增长上,现在要转变为注重脱贫的成效,也就是说要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前文我们提到了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涵盖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其中六个精准包括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2 精准扶贫、脱贫的工作方案

按照《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进度安排,不断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扎实开展十大扶贫行动,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困难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解决深度贫困摆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还要建立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和监管机制。抓紧出台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具体意见,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3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3.1 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在此背景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基层职能机构,要深入分析新常态,深化审计重点,强化跟踪审计精准扶贫等重大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性[1]。在新常态的新要求下,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

3.2 是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这些是新常态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就要根据这些理念,本着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遵循以人为本,践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创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局面,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十三五”时期,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收关期,扶贫攻坚应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统筹分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3.3 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保障

从顶层设计来看,精准扶贫是一项较为全面的政策,也被称为“点穴式”扶贫,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坚持”等多个层面。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扶贫中的难题,突破以往扶贫的瓶颈,将扶贫具体落实到特定的困难地区、特定的困难群众中。审计机关的工作就是要及时跟进产业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帮扶跟进机制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只有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显著提升,才能保障整个扶贫工作成效,帮助真正贫困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4 强化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分析

4.1 完善精准扶贫审计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政策的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时效性,这就需要完善审计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对审计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规划部署,对审计项目的思路、重点、方法进行细化,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有效落实;二是要提高审计整合工作的协调性,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准保把握扶贫地区的优劣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多维度融合,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实现,要做好及时沟通与协调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强化跟踪审计监督效能;三是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审计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的工作情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跟踪审计理念及审计方式,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 加强高素质、高水平??计队伍的建设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离不开审计队伍的支持,审计人员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审计的职业化水平,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审计队伍的建设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审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为基本标准,构建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确保干部能够正确引导审计工作。二是加强职业化建设,优化审计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快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工作其实是一项涉及学科很广的工作,包括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好审计工作,所以针对在职人员,必须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三是坚持依法文明审计,加强审计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审慎客观,文明规范,取信于群众、社会、党和政府。四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审计管理系统,高度重视跟踪审计过程中关联数据的分析,有机整合数据分析与实地审计工作,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有效提升审计水平。

4.3 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结果应做到及时报告、依法公开,让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利用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平台来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尤其是对政策不落实,或是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应重点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加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监管,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第2篇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祝列克出席论坛开幕式,国务院扶贫办派专家莅临指导并发表主题报告。

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首次将秦巴区域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秦巴山片区涉及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共97个市、县、区。论坛上,来自秦巴山片区的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省30多个地市的170余名与会代表提交了60余篇论文,为大秦岭的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建议献策,并提出提以品牌和标准,以“秦岭”品牌拼占市场的新建议。论坛达成了“打造中国持续发展绿色高地,构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家园”的共识,签发了《大秦岭发展论坛太白宣言》,签署了《大秦岭发展论坛战略合作备忘》,建立起了长效合作联络机制。

论坛分为大秦岭市长峰会、秦岭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太白县突破发展论坛和秦巴社科院长论坛。秦岭各市领导交流了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及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的经验,并对秦岭区域发展政策及发展设想进行了积极探讨。专家学者积极为扶贫攻坚中的秦岭区域突破发展献言献策,并对秦岭奇珍绿色产业品牌战略工程实施进行了论证;探讨了“雪域太白秦岭夏都”品牌运作策略,对太白水资源利用前景、太白林果资源利用与发展、太白中草药产业发展、太白旅游产业发展都提出了积极有益的建议。来自省内外的学者还对大秦岭区域发展模式探讨“建设大秦岭生态城市群 构建大秦岭生态经济区 创建大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自2009年以来,大秦岭发展论坛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届,论坛已在加强秦巴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秦巴区域发展、深化各地市之间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大秦岭、研究大秦岭、保护大秦岭的重要平台。大秦岭发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秦岭发展论坛所构筑的“大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区”,将会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发挥秦巴地区特有资源,实现秦巴经济发展等问题中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 扶贫开发 贵州省 政策

一、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一)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法律保障制度

贵州省专门针对扶贫开发出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于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在制定该《条例》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省在全国范围内仍是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数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按照当时国家规定的扶贫标准,我省还有贫困人口1149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9.4%;贫困发生率高达33.4%。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有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共计70个县,该区域的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86.3%、贫困乡镇占87.6%、贫困村占84.3%。由此可见,在制定《条例》时,我省的扶贫开发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扶贫攻坚任务仍非常重。为了让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有法可依,也为了规范各种扶贫开发行为,保障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帮助扶贫对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减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扶贫开发政策,制定《条例》是非常必要的。

《条例》对扶贫对象、政府及相关部门所承担的扶贫开发责任、扶贫项目地管理、扶贫资金地管理、扶贫开发的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使得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法律法规进行保驾护航。

(二)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贵州省在过去五年,贫困人口数减少6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数达66万人,有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当然,《条例》也起到一定作用,《条例》的制定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依法推进的新阶段,同时确保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有法可依。该《条例》实施期间全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 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贵州省在过去五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实施以来也起到一定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的作用。但是,为了与全国同步实现在2020年达到小康标准,贵州省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仍需要面临每年让一百余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巨大压力,所以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省88个县区中有70个属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745万人,再加上我省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仍然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人民群众因灾、因病致贫,甚至返贫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扶贫攻坚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要依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首先,对于扶贫开发的法规、政策认识有待提高,《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适用性不强。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条例》以及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还不够了解,很多地方对于怎样稳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工作不够重视。我省的扶贫开发条例已经施行三年多,期间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都出台了大量有关扶贫开发的政策,我省的扶贫开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作为我省扶贫开发的法律制度保障已经出现了适用性不强的问题。

其次,基层的扶贫队伍工作能力较弱,还需加强精准扶贫工作力度。部分基层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对于扶贫开发政策及《条例》的执行并不到位。导致扶贫开发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一定会影响总体扶贫开发规划落实、扶贫项目地开展、扶贫资金地发放等很多工作的精准程度。

再次,投入的扶贫资金不足,扶贫资金地使用、管理、监督有待加强。在扶贫资金投入的问题上,尽管各级财政每年都在增加投入,但投入资金总额与扶贫任务需求还是没法适应。对于资源整合的问题,《条例》中有对于资源整合的规定,但执行效果并不太好,有些部门还是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能使不同的扶贫资源结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效用。对于资金使用的问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途径过于单一,使得扶贫资金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对于资金管理的问题,例如存在部分项目资金发放较晚,使得项目实施单位难以开展工作,以致影响到项目实施进度。对于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执行的问题,《条例》也有明确的公示规定,但仍有部分地方出现公示公告内容不完整的问题。还有贫困地区扶贫?苑⒅械姆缸镂侍猓?庑缸镄形?婕俺?街叭ń?猩笈?钅孔式稹⑽淳??几谋浞銎犊?⑾钅亢妥式鹩猛荆?傲臁⑿楸ā⑴灿梅銎犊?⒆式鸬刃形??渲校?勾嬖?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81_1.shtml>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在《条例》中也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但因为监管不到位导致这些犯罪行为仍然存在。

最后,安排的扶贫项目不切合当地实情,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问题出现在有的项目没有考虑清楚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人员条件,从而导致项目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项目规模太小,又很分散,没法形成一定规模,以至于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项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而且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也不及时,直接导致项目失败;还有针对缺乏基础设施的贫困地区的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安排得太少,乡村道路、水利设施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三、 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法规的力度

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对扶贫开发政策法规的学习以及贯彻落实,加强扶贫工作者对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要充分意识到扶贫开发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脱贫目标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情况,每个扶贫工作者都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扶贫工作者必须熟练运用《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开展工作,并且要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调动农民群众对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要大力宣传《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以期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营造依法开展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二) 加强扶贫开发队伍的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阶段繁重的农村扶贫开发任务的需要。按照《条例》规定,加快设置贫困乡镇的扶贫工作机构,安排各项扶贫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也要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干部队伍的质量,定期对农村扶贫开发干部进行扶贫工作培训,并进行相关人才的引进,保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高质量。通过加强农村扶贫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度,全面准确地对致贫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严格划分扶贫对象和救济对象,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计划,确保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 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强资金项目监管

竭尽全力去争取中央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等资金支持我省扶贫开发事业。同时,加大地方财政对于扶贫资金地投入,吸引更大范围的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并建立起扶贫资金地有偿使用、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对于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进度。集各方力量,充分整合利用扶贫资源,提高扶贫资源的整体效用。要保障产业化扶贫的重点项目投入,也要提高扶贫项目的覆盖面。切实做好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提升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按照《条例》规定,财政、扶贫、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须做好监管工作。

(四) 努力提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

让龙头企业、合作社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组织农民打造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自然条件,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种植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提供相关农业科技技术,做好特色品牌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项目时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尽量转变当前部分群众配合度不高、项目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细分各部门职责,全面调动相关部门和贫困农户的积极性,全力推进项目开展,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五) 调整扶贫开发机制

要着眼于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积极转变传统的扶贫方式、手段,从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能力入手,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形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协调好贫困农户尽快脱贫与长远生计、典型示范点建设与帮扶全部贫困人口总体推进的关系。坚持产业扶贫与智力扶贫并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驻村帮扶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宣传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帮助贫困农户学习掌握实用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六) 加强依法监督工作

按照《条例》的规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听取专项报告,以人大代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而各级政府以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以此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完成各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使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4篇

Abstract: The Special Fiscal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is a crucial supporter to aid the po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rouses new requirements and more improvements for the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und. The paper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nage the Special Fiscal Poverty Allevation Fund, based on fund management experiences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and advanced 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关键词: 扶贫资金;指标体系;资金管理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target system;fund mangement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59-02

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及运行管理体系

我国1980年开始设立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经过多年的运行,一个涵盖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分配、使用、拨付和财务管理、监督检查、信息监测、绩效考评等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方面,为了保证筹措到足额的财政扶贫资金,对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2000年颁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地方方配套资金。配套资金不能虚列预算,不能多头配套。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方面,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主要采取按项目分配和按“基数+增量”分配两种方式。

1997年出台的《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综合考虑某一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比例等影响因素。

2008年5月修订后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规定,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包括:扶贫成效、管理使用和工作评价三大类。

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2.1 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007年,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上任后不久,特别强调在提供资金、技术和其他形式的援助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关注结果并评估援助有效性,提出了对华援助的五大支柱。世行在与中国的扶贫贷款项目合作中,十分注重扶贫理念、扶贫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

①一次规划、分年实施;

②以社区为单位的多部门综合性扶贫开发;

③特别关注性别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④以村级规划为平台建立农户广泛参与的机制;

⑤完善贫困监测系统建设,客观全面评价扶贫项目;

⑥将能力建设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发达国家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对我国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有很多有益启示。

2.2 扶贫主体责权划分不清,权责设计不对等

政府主导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大特色,其优势可以制定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动员社会资源,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扶贫开发实施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并逐步过渡到 “四到省”原则。尽管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经过多次调整与完善,但从运行结果来看,责任划分仍不清晰,权责设计还不对等。

中央强调责任,地方强调权力;扶贫工作仍具有委托性质,“四到省”的责任缺乏有效机制来落实,其结果是:中央与地方的扶贫目标有时候会产生偏离;地方政府扶贫开发投入明显不足;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了责任、任务到县,而权力和资金却停留在省一级的不对称局面。

2.3 资金分配与使用,难于做到科学、公正,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表现在:

①目前,财政资金分配有三种方式,即按项目分配资金、按基数分配资金和按影响因素分配资金。按项目分配资金容易出现寻租行为,造成地区之间较大差异。按基数法分配资金不能充分体现资金分配与贫困程度的对应关系,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倾向。按照因素法,九大因素中的有些因素如“国家扶贫方针政策”和“其他”因素难以准确界定等。

②立项、评估统计数据不客观、准确,影响立项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4 多渠道的资金分配缺乏有效整合,协同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管理,例如,2010年,我国各类扶贫资金515.1亿元,但财政扶贫资金仅为185.7亿元,包括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中央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利用外资和其他等各类资金329.4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占各类扶贫资金总和的36.05%。

此外,对于龙头企业、民间组织、国际机构、新闻媒体和研究机构等通过间接方式对扶贫资金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利益方重视不够。

2.5 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分散,呈现点状分布特点,以重点县为基本单元的扶贫资金瞄准机制在覆盖贫困人口方面可能存在偏离。

2.6 政府主导模式未能激发使用主体积极性,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贫困群体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和主要利益相关者。但在我国,扶贫干预活动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贫困人口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上不上项目,上什么样的项目,贫困人口基本没有发言权。最终项目能否完成和是否有效,政府部门从不承担责任。

2.7 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8年根据绩效考评增加了“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幅度”两大指标,体现了更加注重扶贫成效的理念。同时,为了加强过程管理,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开发建设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但从前瞻性的角度看,距离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①缺乏对项目相关性、可持续性以及贫困人口满意度的考评指标。

②缺乏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将资金使用效果指标与资金投入有机联系起来的投入、产出类指标。

3 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1 完善扶贫责任制,提高资金瞄准度

准确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是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将扶贫战略规划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

考虑到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而低层级政府具有了解、熟悉实际情况的优势,应在理顺各级政府职责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的责任,并根据绩效管理理念的要求,相应赋予其更大的管理权限。

3.2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机制

改变单一依据贫困人口等基础数据分配资金的方法,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②客观、科学、规范原则。通过制度手段,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的、主观的因素。

③权责统一的原则。

3.3 进行体制创新,整合财政扶贫资源

要以“四到县”机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县一级在扶贫资源整合中统筹全局、协调运作的优势和能力。提高财政扶贫资源的整合,发挥协同效力。

3.4 完善扶贫项目库建设,逐步推行扶贫资金多年度滚动预算

目前,由于我国受预算制度、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尚不具备全面推行多年度滚动预算的条件。但可以在各级政府扶贫规划、重点村扶贫规划、扶贫资金项目库的基础上,开展扶贫资金多年度滚动预算试点,在部分省份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3.5 完善扶贫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大反映结果和影响的指标的权重,逐渐减少主观评价指标的数量和权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①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析评价不同项目对不同地区发展的相关性,增加对扶贫项目的相关性考评指标。

②在重视扶贫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增加对扶贫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评指标。

③根据不同类型资金的投向和用途,从项目产出的数量、类型、质量、时效、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增加对扶贫项目投入与产出类指标。

④增加贫困人口满意度评价。

⑤增加对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3.6 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机制

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乡村公示公告及监察机关“民生特派组”制度,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人大、政协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加大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和惩处。

参考文献:

[1]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

[2]邓毅.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研究[J].财政研究,2008(4).财政部预算司.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财政,2009(21).

[3]广东省财政厅.以绩效为核心,建立竞争择优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J].中国财政,2009(21).

[4]付英.兰州市扶贫开发绩效评价及实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孙前路,等.扶贫资金管理与挪用倾向的内因分析:解释框架与稳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4(1).

[6]陈卫宏,谢晓英.扶贫资金投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贵州省RSST#UTRT年扶贫数据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3(4).

[7]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8]翟彬,杨向飞.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分析――以2002―2006年农村扶贫资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0(8).

――――――――――――

基金项目:本文受北京市学科建设项目(PXM2014014224000045);

第5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阀下河北省山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研究”(编号:A20140017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涞源县山区移民搬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到了“啃硬骨头”的最后攻坚阶段,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我们尚有一大批生活在生态条件脆弱区的农村居民,由于他们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诸如土壤贫瘠、水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山高坡陡难以耕作等的限制,很难通过特色产业扶贫等形式的扶贫开发模式来改善其生存条件和家庭生计水平。而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身处如此困境的贫困农户的生计安全的有效手段,一直得到政府和相关人士的关注。然而,在依托移民搬迁推进扶贫进程的过程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研究基于对河北省涞源县移民搬迁案例的系统调查研究,探讨了贫困山区移民搬迁的政策决策以及政策落实方面的基本情况,从中挖掘出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就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区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一、涞源县移民搬迁概况

(一)涞源县生态经济条件。涞源县地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地势相对高差跨度大。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凉爽,秋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7度,年均降水量556毫米,无霜期比较短(90~120天),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只适合极少数农作物生长。自然地理区位特点决定了这里农业耕地条件差、水土资源不协调、粮食作物产量低、生活质量无保障。2003年之前,农业是当地支柱产业,这之后随着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县域范围内形成了钢铁、旅游和农业三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一些经济作物,诸如速生核桃、杏扁、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相继建立。然而,这种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对那些居住在生态条件极度贫困区域的农户而言,并没有太多的积极影响,其结果就是县域范围内农户经济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截至2015年底,全县仍有7.2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其中近3万人是生活在生态脆弱区,难以在当地靠自身发展起来的。

(二)涞源县移民搬迁现状及近期规划

1、搬迁规模和搬迁方式。涞源县共有2,448平方公里的深山区,285个行政村,其中1,076个自然村,共27万人,是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三合一”重点县,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县。根据新的贫困标准,全县7.22万重点扶贫对象中3万人居住环境恶劣,很难就地扶贫,需要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实现脱贫的目标。

涞源县的移民搬迁工程自2003年开始启动。根据贫困村及自然村居住特点,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实行“建移民小区安置为主,分散搬迁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搬迁方式。在迁入地或者安置地选择上,主要涉及到三种类型,即向中心村搬迁,向重点镇搬迁,向县城内搬迁。搬迁过程中,从迁入地选址,到统一规划建设,再到具体选料施工,全程有移民搬迁代表参与。据涞源县扶贫局资料显示,按照《省异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结合“7.21”灾后重建,按照“群众自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户监督”的原则,到目前为止业已建设完成17个移民小区,上级支持5,062.1万元,搬迁2,147户,涉及7,025人。

2、近期扶贫搬迁规划。根据县域扶贫规划,通过多部门合力推进和更多资金支持战略推进,争取在2020年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全面脱贫。未来几年移民搬迁计划为:2016年搬迁约1,200户,3,600人;2017年搬迁约1,900户,5,700人;2018年搬迁约2,800户,8,400人;2019年搬迁约1,400户,4,200人;2020年搬迁约1,686户,5,259人。

二、涞源县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涞源县相关扶贫工程推进工作的了解以及南阳峪、四角台等多个移民搬迁村的观察和村民走访,发现目前在涞源县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扶贫效果,然而在整个移民搬迁工作动员及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几年的移民开发工作中引起注意。

(一)移民搬迁项目宣传动员和农户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到,关于“对移民搬迁工程的了解渠道”,大约40.2%的村民是在与邻里街坊的谈话中获取关于移民搬迁的相关政策信息的;35.5%的村民通过村干部或社区广播而关注到;8.6%的村民直接通过扶贫机构了解相关信息;还有15.3%的村民是从亲戚朋友的口中了解到的,剩下不到1%的村民通过其他的方式了解。由此所造成的村民对有关移民搬迁项目的了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有一部分村民反映,只知道只要搬迁就可以拿到补贴,至于怎么搬、搬到哪里去,自己一概不知,所以有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实现。由此可见,关于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和项目执行方面信息供给和村民对信息的获取之间存在严重不对称性。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从村民视角而言,其关注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同,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差异。而这种信息获取的差异性和不对称性恰恰是造成部分村民在搬迁决策方面摇摆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搬迁工程推进的步伐和实施效率。

(二)政府补贴和农户搬迁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对一些搬迁中“顽固分子”的走访了解到,除了个别因为年岁大了,难舍故土,只求安身立命之外,他们不愿意搬迁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举家搬迁所享受到的补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也是我们在关于移民搬迁调查中常常遭遇的一种最为尴尬的情况之一――搬迁工程一旦启动,项目区相对富裕的农户很快会行动起来,而真正的贫困农户则左右为难,摇摆在搬与不搬的决定之间。在涞源县这样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村,原本以农为生,靠农立命,没有过多家庭积蓄,甚至每年的收入还不够贴补家用的部分贫困农户而言,他们认为即使有了政府的补贴勉强满足了他们搬迁的意愿,而在新的安置地重新“安家立业”需要支付比原居地更多的成本,对他们而言似乎“得不偿失”。

(三)培训资源供给与农户的就业技能需求不匹配。实地调研显示:首先,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了部分针对农户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机会一般的农户很难得到。加之,培训名额分配方面存在所谓“干部优先”、“干部亲属优先”等不良风气,普通农户在培训机会获取方面被严重边缘化;其次,参与过培训的农户中有人反映,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化,有时候不是自己想做或者能做的,和自己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同时也不知道搬迁后到安置地是否能够用得上;最后,就是培训消息的时间相对滞后、培训时间安排和自己时间安排上存在冲突等,也使得很多农户无法及时并完整地参与全程培训。

(四)原居地财产处置和安置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缺乏事前规划。对涞源县相关村庄的调研了解到,目前对移民搬迁户而言,其主要家庭财产包括住房、土地等都在原居地;而在新的安置地虽然可以享受到诸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比原居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但是基本没有属于农户自己的生产性资源和财产。所以,很多农户顾虑一旦举家搬迁,原居地的房屋和土地等如何处置?安置地的家庭生计如何去维持?因此,原居地财产处置和安置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成为制约当地贫困农户搬迁的又一重要因素,而克服这一障碍,就必须对移民搬迁户在原居地的财产处置和安置地生计系统的再造提早进行规划设计和相应的咨询服务供给。

三、推进和完善贫困山区移民搬迁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移民搬迁的认知水平,增强自主性,遏制在搬迁事宜上“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宣传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让搬迁户能够全面了解移民搬迁的目的、流程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避免因为信息疏漏或者不知情而对搬迁工程推进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宣传教育还要让农民充分地了解搬迁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但这绝不意味着搬迁是政府的责任,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一些农户把自己不能完成搬迁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政府,把搬迁的经济负担都转嫁给政府,自己不积极主动的筹集资金,寻找办法,这种消极的心态是错误的,在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指出,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让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来。

第二,强化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程中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严格规范的资金监管机制。因为搬迁户绝大部分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因为家庭储备资金极为有限甚至根本没有,搬迁所需资金以及家庭生计再造的资金投入是他们不得不考量的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资金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是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尽量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其次,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扶贫;最后,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放宽贫困移民的贷款利息政策。

第三,加强对搬迁户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和家庭可持续生计系统再造提供支持。对于纳入移民搬迁计划的农户,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前设计和开设更多关于就业技能支持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为进一步再就业提供良好基础。在新的安置地,鼓励和支持周边的原居民和有经验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甚至是“以点带面”的帮扶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新迁入居民的生计系统再造,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社群。

第四,以村为单位,妥善规划和解决搬迁户在原居地滞留财产的管理处置问题以及安置地相关财产权的获取问题,保障搬迁户能够“安居乐业”。中国农民,尤其是年长的农民都有一种乡土情结,顾家守业的思想,他们认为家是“根”,根不能丢,所以宅基地和耕地承包地问题是移民搬迁工作中必须解决和处置好的首要问题,可以通过政府激发创业者创业或志愿者进行原居地财产的承接,从而改变村民搬出后原房屋无人看管和耕地可能荒废的现状。当然更重要的是解决村民安置地的进入权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初来乍到”的新迁入居民在新的安置地的房屋产权以及社区成员权资格,以保障其基本的房屋使用、土地租赁等权利的获取。

第五,做好对搬迁户的跟踪评估,最大可能地减少其返贫的机会。定期对搬迁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他们搬迁后在安置地的生产、生活最新动态,如政府补贴落实情况、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子女受教育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户搬迁的后顾之忧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困难。尽最大努力减小搬迁户返贫的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彦,高春雨,王道龙等.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4.

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糊涂仙”为你整理了这篇县委副书记挂职锻炼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18年8月初挂职两当县委副书记,负责帮扶、精准脱贫及相关工作任务的督查督办,分管县委督考办和农办,联系金洞乡;自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又承担了专职副书记的工作职责。本着“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严于律己、虚心学习、扎实工作的态度,摆正位置注重团结,密切配合主动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在2.5年的挂职锻炼期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筹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培训班等会议、培训班73次,分别做了讲话和培训;主持相关局委办参加的云屏水电站破环生态环境、鑫源工贸有限公司诉两当县水务局、左家乡大庄村简易桥修建等各类协调会83次;与省市相关单位和两当县相关局委办积极沟通对接,帮助解决香菇、木耳、树苗等的销售,道路、护坡的维护等问题474个;3次带队赴兰州市开展两当县农特产品推介,与17个单位和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3次带队到兰州市城关区进行“友好县区”对接,对24项帮扶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牵头协调军地、校地合作等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带队赴青岛莱西市进行招商引资,取得一定进展;对驻村帮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违治乱、河道治理、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136次督查暗访;主抓生态放养鸡产业,先后赴相关乡镇、村组调研指导35次;对县发改局、教育局、住建局、财政局等19个脱贫攻坚指标单位进行了调研指导;撰写各类发言、讲话材料274份;审核修改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397份;参加四大班子联席会、党政班子联席会、县委常委会等会议293次;陪同各级领导开展工作179批次;根据院领导安排,承担了省院研究室的一些工作任务,等等。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完成了13.6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已顺利毕业;修改完成了21.6万字的书稿,已由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作为研究生实务导师,评审和答辩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86份;作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审高检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申报材料176份,等等。

挂职锻炼期间,我始终严守挂职干部工作纪律,克服离家远、母亲住院无法照料、小孩中考等实际困难,工作中求真务实、勤勉负责,赢得了两当县干部群众的广泛普遍认可。同时,通过近两年的挂职锻炼,我也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因长期在检察系统工作,工作面较窄、思路观念等方面也受限较多。而县委副书记的工作牵涉到全县工作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每一项工作都具有极高的政策要求,对相关工作政策文件的学习,对相关工作的参与和实践,使我了解了相关工作的政策原则、工作流程、组织方式、工作方法等,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特别是学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那种重视政策研究,善于把握政策方向,始终坚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因事制宜、以人为本、力求实效等原则开展工作的思路方法。这些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好的工作思路、经验和方法,对于我将来更好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工作,更好的立足大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更好的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增强了政策意识,提升了能力水平。县委副书记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对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特别注重对每一项政策的研究,从宏观要求到细节安排,从一般情况到特殊事例,从政策的发展沿革到未来方向都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推敲,既要保证对以往工作的准确评价,又要为未来工作的发展确定方向。每天浸润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每天参与到这样的工作实践中,让我逐渐形成了在工作时学习、研究、把握、执行政策的习惯,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得到了增强,理解、把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挂职2.5年来,我始终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的工作习惯,虚心向全县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学习请教,认真研究县域情况和各级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到乡镇、贫困村和自己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实地察看、座谈走访,使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的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是强化了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对于检察系统人员而言,党政机关挂职锻炼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工作环境,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无论是进行政策宣传,还是落实具体工作;无论是起草发言材料,还是撰写会议讲话;无论是对下工作指导,还是开展调查研究,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准确掌握政策要求。在挂职锻炼的2.5年时间里,无论是参加会议、签批文件被动学,还是虚心请教、参加培训主动学,我先后学习研读了大量有关政策文件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积极学以致用,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又拓展了学习的广度。通过认真学习和积极参与,对于党建、宣传、统战等工作也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跳出检察看检察”,对于检察机关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

四是增强了党性意识,净化了思想灵魂。作为一个山区小县,两当县的工作、生活条件是较为恶劣的。在下乡调研检查时,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是非常艰苦的,全县除了城关镇和金洞乡的干部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外,其他乡镇(工作站)的干部每周一到周五必须要吃住在乡镇(工作站),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拆违治乱、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期间,许多乡镇干部甚至连续几周到一两个月都奋战在工作一线,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和亲人。受县上财政资金紧张、事业编制人员多等因素影响,两当县虽然于两年前已经完成了车改,各乡镇(工作站)的车辆已经统一上交,但车补却直至去年9月才发放,而乡镇干部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许多情况下都是开着私家车奔忙于工作一线。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通过亲身感受,真实的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省院机关干警的待遇和保障远远好于这些基层干部,我们更加没有理由干不好我们的检察工作。

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特色化

河北省坝上地区包括张家口市的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尚义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和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这些地区工业相对落后,对外经济联系也远不如其他地区那样便捷和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已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区”。

但坝上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因此,坝上地区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立足于这些天然的资源优势,从传统产业中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从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将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论文百事通

本文在分析河北坝上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不足基础上,认为坝上地区应该把发展生态经济、走特色经济之路,作为培育坝上地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牧、林业和生态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地域面积广,农业资源丰富坝上六县两区为半农半牧地区,总面积2434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7%,其中有耕地540530公顷。主要种植蔬菜、春小麦、莜麦、马铃薯、亚麻、杂豆等,农产品资源丰富,深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上水储量大,地下水水位较浅。

草场宽阔畜牧业发展潜力大。坝上六县两区天然草场十分宽阔,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增大。以奶牛和小尾寒羊为主的新型畜牧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明显。

海拔高,气候冷凉,空气清新坝上六县两区平均海拔为1400米以上,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无霜期不足100天,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没有工业污染,没有“三废”排放,空气清新,是我省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基地,也是避暑纳凉、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可塑性较强坝上经济发展较落后,但矿产、旅游、草场、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区域内工业少,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没有历史包袱,发展生态产业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

坝上地区在农业上,可以做绿色农业文章;在工业上,可以借其他的地方成功经验;在旅游业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生态环境,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宽阔的土地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客商的重要砝码,经济发展的可塑性非常强。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交通欠发达坝上地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和西北部,北部与多伦县和克什克腾旗接壤,西部与陕西大同市相临,属于高原和山地地貌,海拔1500—1940米,东部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山地称为坝缘山地,海拔10I8-1500米,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山高坡陡;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坡度在20度左右,陡峭处达45度以上。这种地形地貌造成坝上地区交通欠发达。

气候条件较差坝上地区气侯属中纬度高海拔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秋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年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气温为-1.4℃,极端最高气温31.9℃,最低温-43.2℃;无霜期不稳定,平均67天左右,降水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400mm。

工业不发达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资金、技术、人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坝上六县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少、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销路窄,并且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少,大户少,企业举步维艰,生存困难。

贫困化程度较高坝上六县两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是国家、省、市扶贫攻坚主战场。多年来,国家、省、市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扶贫攻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坝上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坝上贫困面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状况。

可以说,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坝上六县是“难点”,没有坝上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建立“坝上经济发展圈”,有助于坝上脱贫致富、加快经济发展。

资本匮乏制约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这一劣势使得这坝上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由于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投资环境较差。因此,大型的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很少来此投资,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问题。所谓特色就是本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因此,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回避其自身的劣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论文百事通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坝上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只能走生态产业之路,发展生态农、林、牧业。

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坝上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效解决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又要加快坝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突出环境特色,发展绿色产品,坝上地区的气候适宜,作物的生长期短,使产品无论在营养成分,还是在无公害方面都独具特色。

张家口坝上各县应利用已经形成的京津绿色蔬菜供应地的优势,发展和建设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建立特色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的深加工,建立特别是野生蔬菜的深加工基地,提高坝上地区蔬菜的附加值,将坝上地区的蔬菜特别是野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以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此外,要在如何保持野生蔬菜的“野生”特点上下功夫,保障这些蔬菜的原有营养、色泽,口感等,创新出自己的野生蔬菜品牌,以特色、质量和信誉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在坝上地区形成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带”

发挥察北、沽源、御道口牧场的龙头作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坝上地区草原面积广阔,草原特色突出,地下水无污染,适宜放牧,生产低脂肪的牛羊肉。坝上地区的乳品和肉类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绿色特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可以以其良好的口感,优异的质量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由此看来,坝上各县应该以现有的国有牧场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奶牛养殖业为主导,以乳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色禽畜产品。

一方面,要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乳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与国内、省内的业集团强强联合,利用大企业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提高乳产品质量和品种,壮大各县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野生特色,发展野生动植物的人工驯化种植和养殖。可在围场坝上利用草原和森林的优势,驯化和繁殖并养殖坝上地区的衍生动物如狍子、黄羊等,并大力发展这些动物的繁殖和加工业,发展草产品加工业,走退耕还草和草产品加工生产专业化之路,减轻天然草的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资源竞争力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将坝上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有的“绿色禽畜产品产业带”。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林业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林木产品发展空间很大,如林果、花卉、林药、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的发展,不仅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

因此,要全力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这六大工程就是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深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这六大工程,山区、沙区、林区是主战场,不仅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农村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还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造了广阔空间。

发展生态旅游

坝上地区有原始草原、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湿地、天然淡水湖和泉水,还有多种植物和野生动物,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围场坝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承德木兰围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御道口自然保护区”与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遥相辉映。张北坝上的“京北草原”以及冬季的天然雪场等,是集观赏、游玩、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自然旅游资源。近年来,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收近50万人次、丰宁坝上“大滩”的观光旅游每年吸引40万人次。要想使这些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抢占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需突出其“特色”,即文化在形成文化定位的基础上,讲究品牌的包装,形成独特的品牌产品。

当然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还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正确运用“品牌拉动”战略思路

“品牌拉动”就是奉行“名牌主义”。提出这一战略思路的主要依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最根本取决于它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还必须落实到支柱产业上,即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特色支柱产业要有龙头企业带领;而龙头企业又必须是名牌企业,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就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比如,张家口市这些年在坝上搞农业结构调整,成功地发展起错季蔬菜产业,占据了北京市场的40%。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大批的蔬菜为“寿光”添了彩。此外,奶业是“三鹿”的“基地”,干白、干红葡萄酒只是“长城”的“车间”等等。因此,必须正确运用品牌战略,把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县域经济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李荣祥.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经济日报,2000-11-5

第8篇

一、农村小额信贷的瞄准机制及其偏差

现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如何为贫困农户提供贴心、及时的服务”等突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的运行表现———对贫困农户的实际瞄准状况的考察,发现其症结所在。为那些无力提供担保(抵押)品而被正规金融组织拒之门外的客户授信的小额信贷,其运行中所显现的问题被认为是全球最艰难的金融问题之一,而针对贫困农户授信的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尤甚;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作为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扶贫手段和向贫困农户直接提供较高利率的无资产担保的特殊制度设计,农村小额信贷仍然是迄今能够找到的保障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这一基本人权的次优选择。

从其本来定位看,农村小额信贷应该是直接瞄准贫困农户的,或者说它直接瞄准的是某一类特定群体———授信最困难人群。然而,在“商业可持续”的主流语境下,农村小额信贷渐渐远离真正贫困的农户而出现“瞄而不准”的严酷现实,而屡遭诟病。

对农村小额信贷“瞄而不准”问题的探析,当然离不开对其瞄准机制的研究。从一般运行机理来看,瞄准是为了击中目标,瞄准的结果———是否击中靶心或者偏离度多少,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瞄准的技术、瞄准的工具及其背后的影响因子。农村小额信贷的瞄准,旨在为贫困农户提供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但这种瞄准能否真正做到“真扶贫”而“扶真贫”,取决于这种信贷制度的设计导向以及基于这一导向的技术创新手段即瞄准工具的运用。其中,政策瞄准工具是直接瞄准,市场瞄准工具是间接瞄准;[2]而瞄准的结果会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分配。瞄准工具不同,瞄准成本也有差异。农村小额信贷虽是缓解贫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障碍的制度安排,但它并不能自动地实现其在贫困农户之间的合理分配,过高的交易成本会阻止最贫困者进入信贷市场。因而在与成本的较量中,农村小额信贷能否瞄准目标群体即贫困农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瞄准这个目标群体,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尤努斯模式”及其警示

小额信贷自1970年代末诞生以来,类似“小额信贷是高利贷”、“小额信贷吸穷人血”的争议从未停歇;其背后是小额信贷特别是农村小额信贷所遭受的发展困扰———往往难以求得扶贫与赢利的双重目标平衡,其深层背景则是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覆盖面”与“可持续性”两大价值取向的长久之争。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被贴上“道德”标签的“尤努斯模式”(GB模式)以及这一模式的复制版印度小额信贷的本土之“危”,正是对此的真切反映。

(一)GB模式的镜鉴:格莱珉银行瞄准的其实只是“亚穷人”.

鉴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出于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的考量,一些小额信贷组织往往是“扶假贫”或“假扶贫”: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对授信困难群体有利的贷款方法,但可能并不明确宣布放弃扶贫的目标和宗旨。这就是理念与现实的无情差距。中国信贷式扶贫成就乏善可陈,但尤努斯的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作为全球小额信贷先驱,扶贫成就令世界瞩目。尤努斯打造的“穷人的银行”,其股份的96.5%为贫困妇女所有,就是很好的例证。其非凡意义在于:作为最接近穷人的信贷,小额信贷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魅力。正基于此,GB模式常被作为瞄准穷人的小额信贷模式成功范例来提及。

然而,最接近穷人的信贷并不等于穷人的小额信贷,换句话说,小额信贷瞄准的偏差,即便是格莱珉银行也不例外。经典的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模式,尽管奉行的是为核心贫困阶层提供信贷服务、更注重帮助穷人中的赤贫者以及脆弱集团中的最脆弱群体的宗旨和理念,但其在保持目标集团不偏离的前提下,面对高成本的困扰,亦开始追求机构的可持续性。GB机制的运行规则是:通常不直接与单个贫困农户发生联系,而是与项目实施最基层的小组和中心发生关系(“求存者(乞丐)贷款计划”仍只是特例或个案而并不影响其总体业绩);出于对高还款率的要求和对赤贫者贷款消费化的担心,加之小组或中心的纪律驱使,GB模式会努力甄别出核心穷人并将他们排除在外。可见GB瞄准的并非最贫穷的群体,只是“亚穷人”而已。

(二)小额信贷的印度之困及其警示。

“尤努斯模式”的印度版(随着GB模式向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论文格式印度是其中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却在赚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快。2010年10月发生在印度小额信贷中心安德拉邦的小额信贷危机,给全球小额信贷机构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对小额信贷的扶贫性和对“尤努斯模式”的一片质疑。

小额信贷的印度之“危”,主因是由非政府组织转型的或直接成立的商业化小额信贷机构,一味满足股东、投资者和管理层所要求的高回报的做法,损害了弱势借款人权益,潜藏的问题必然会爆发。印度小额信贷正转变着利润制造的方向,变得很具侵略性且想赚快钱。[3]那么,小额信贷能够回到它最初的精神中去而肩负服务于穷人并帮助他们脱贫的使命吗?小额信贷的印度事件权当是个案,是小额信贷“成长中的烦恼”.阵痛之后,小额信贷仍将在全球强劲发展,因为支撑这一行业的已不再是信念,而是30亿低收入群体坚实的需求以及过去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成熟的信贷技术和运营体系。透过“尤努斯模式”的印度之“危”,得到的几点警示是:其一,背离社会福利目标而以纯粹商业目的来经营小额信贷终将行不通;其背后仍是小额信贷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寻求既向低收入人口大量开展金融服务又能实现金融可持续成长的一种模式———的困扰。由此,小额信贷组织要坚守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底线。

小额信贷的印度之“困”,昭示着“尤努斯模式”的全球之“伤”,但这未必是“尤努斯模式”本身的错。事实上,格莱珉银行至今运营良好本身就表明,其所代表的小额信贷模式还是在赚钱,问题在于这个钱是大钱还是小钱,是快钱还是慢钱。因而问题的关键还是如何把握扶贫与商业可持续的平衡问题。其二,“尤努斯模式”印度之“危”中的“机”在于:它无疑将推动全球小额信贷的新变革,从而也为中国小额信贷事业发展提供镜鉴。在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对小额信贷健康发展势头的逆转,防止出现对以“尤努斯模式”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既有模式的盲目崇拜;同时要注意发展的节奏,基于“稳步”和“健康”原则,实施行业健康发展的引导和有效监管。其三,在微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也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部分的中国小额信贷,其事业的健康发展,必将为其国内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氛围、技术创新手段支撑,为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提供样本和示范。[ LunWenData.Com]

三、农村小额信贷在区域和人群上都偏离了初衷

(一)基于“区域—人群”传递机制的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理性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8年)的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第二阶段(起于198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第三阶段(从1991年起)的重点攻坚式扶贫、第四阶段(自2001年起)的参与式扶贫。我国现行的参与式扶贫的政策框架,其基本要点可以归结为:满足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扶贫的双重目标,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实行区域瞄准方式,即主要是以贫困村为对象的村级瞄准方式来推动政府主导的全社会扶贫。我国现行扶贫政策的制定,仍然是以区域而不是以人群为基调的。虽然现行扶贫政策基调改以前的瞄准贫困县为瞄准贫困村,这是瞄准区域的范围的缩小———从县域到村域,但仍然没有能够到户、到人,尽管只是“一步之遥”,但仅此可能就是“咫尺天涯”,对于偏远地区尤其如此。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如贫困和最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西部,而西部地区恰是我国人口的稀疏地。[4]如此,要真正将国家扶贫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基于区域的扶贫政策,使农村小额信贷难以按其本来的制度设计,形成对于特定人群的动态而精确的识别和瞄准机制。此其一,还有一种情况涉及我国扶贫资金的行走路线问题。我国的扶贫资金,主要包括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按照中央、省(市、区)、地(市)、县、乡、村、贫困户的路径依序传递的,这个传递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本应该扶持的特定人群贫困户,可以想见,其中有多少“雁过拔毛”的动作。这种“区域—人群”传递机制,其效果不言而喻。在这个过长的委托—链中,权势群体会设法取得任何潜在利益的机会,利用制度漏洞与秩序缺陷进行合法寻租。显然,“战线”越长,管理成本越高,主导者或主政者就会做出一种理性选择。

对于农村小额信贷来说,道理同样如此。在这个程序化的、繁复的传递过程中,农村小额信贷瞄准的命中率就直接决定于其与管理成本的动态权衡;换言之,农村小额信贷的瞄准精度与管理成本往往呈现出反向变化态势———其瞄准命中率的逐步提高带来的是管理成本的不断攀升,其瞄准偏差的逐步加大带来的是管理成本的不断降低。因而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能否构建一种真正反贫困的瞄准机制,焦点在于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如何以这种从上到下的、从区域到特定人群的资金行走路径为载体,在瞄准精度与管理成本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毕竟强调全部瞄准贫困农户的小额信贷需要得到额外的成本补偿。从理论上讲,小额信贷应该能够找到这个最佳结合点,但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小额信贷就自觉不自觉地落入政策的“框框”,从而有意或无意地滑向了所谓的“可持续成长”一边———“可持续成长”的潜台词就是要赚钱。这是中国特有的强大的体制性力量和全球性力量的汇集,小小的农村小额信贷是无法改变的。

(二)基于“农户型—项目型—商业性”演化轨迹的偏离再印证。

第9篇

刘志博(1988-),男,汉族,北京人,财政学硕士,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政策制定与研究。

摘要:石阡县是贵州省铜仁市的产茶大县,实现石阡茶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石阡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选取贵州省石阡县茶产业作为调研对象,探寻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促进石阡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石阡县;茶产业;金融支持

一、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国土面积2173平方公里,辖7镇11乡,302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森林覆盖率67.5%,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重点生态区和多民族聚居区。

石阡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应各种植物种植生长。光能资源处于全国的低值区,年均日照时数为1233.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8%,在春秋季节多云或阴天日数多,有利于茶树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成份的合成与积累,有利茶叶的滋味和香气特征形成;县境内由于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土壤、大气、水受污染程度低,无“三废”污染源;森林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67.5%。云雾多,昼夜温差大,鲜叶持嫩性好;全县有相对集中连片宜茶土地66万亩,土壤富含锌、硒,茶多酚、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一个全国少有的有利于名优茶生产的地区。

石阡县有30多万亩茶园,光凭本地育苗满足不了种植需求,所以从外地引进过一些优良茶苗品种,但是仍以石阡苔茶为主打,发展形势很好。县政府03年提出建立石阡苔茶生态示范园区的概念,08年作为一个大的规模产业、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县里的苔茶示范园主要以龙塘、龙井的石阡苔茶示范园为代表。目前石阡县茶产业只要贷款对象只有国家开发银行,过于单一,虽然县里信用联社数目多,但是并未发挥其作用,而国有四大行贷款门槛过高,望而生畏。2012年,该县503贫困区开发,茶产业成为该片区的开发工具,政府每年进行上亿元投资,国开行在省扶贫办的指导下,办贴息贷款,加工企业,每年解决资金800多万元,至今,省国开行以对石阡县茶产业已进行了1.7个亿的投资。县里还组织过乡镇领导去福建、浙江进行实地考察,相比而言贵州环境更具优势。

二、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的支持。2012年4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贵州省扶贫办到该县充分调研后,率先举行了金融性支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农业化项目启动仪式,石阡县同国开行签署了《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合作协议》,明确了首批融资2.5亿元(茶产业)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不仅解决了茶农、合作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石阡苔茶产业升级,还为石阡县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较好的推动了石阡县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石阡社会知名度的提升。

2007年县委、县政府出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以来,石阡县茶园面积以每年5万亩速度增长,县政府通过项目和本级财政资金实施茶苗、肥料的投入和土地整治费用补助,石阡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3万亩到2011年28.5万亩,茶园规模虽然在扩大,但与“十二五”期末人均一亩茶的规划差距较大,政府规模化、科学化发展茶园投入存在较大难题,2012年申报到“国开小额农贷”后,政府统筹代为茶农采购苗木、肥料和补助土地整治费用计3800万元。通过贷款投入,2012年石阡县实现新植茶园5万亩,缓解了政府资金压力,目前,石阡县有茶园35.5万亩,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石阡县茶农管护茶园资金6888.285万元,惠及农户1933户,有效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茶园得到有效管护,新植茶园成活率高、茶苗长势良好,部分两年新植茶园已如同往年三年的初产茶园。

石阡县茶叶加工企业因资金不足问题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产业带动效果不突出,通过贷款,石阡县2户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贷到资金2830万元,实现了加工能力的提升,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年产10吨最高增加到年产100吨,年产值增加270万元。

通过国开行贷款,石阡县科学谋划,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个2万多亩的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并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高标准、科学化建设,集中连片发展,不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企业和茶农看到了希望,推动更多的关于茶叶产业的项目落户石阡。

三、个案分析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石阡县的茶企、茶农、茶园、政府部门进行了走访。其中对龙塘凯华茶叶加工厂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了解到整个龙塘大小加工企业有七八个,受访者的石阡县龙塘镇凯华茶叶加工厂挂名在和鑫农业有限公司,有加工设备6台,人员5人,2013年刚建成,与同村另一家茶叶加工厂参加了龙塘镇白泥塘村茶果产业专业合作社。受访人30―49岁,高中或中专学历,企业目前资产小于500万,2013年茶叶销售收入总额小于500万,经营势头良好。受访人表示,2013年向国开行贷款10万元,政府贴息5年,向农信社贷款12万元。政府也有相应的茶叶减免税收的优惠,自己则对茶叶保险不太信任。目前经营当中资金十分紧张,成立公司注册资金30万,但是无法拿出银行需要的存款担保10万元。在希望政府和金融部门为企业解决的问题中,受访人提到需要增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为茶叶招商引资,多请专家进行实地技术培训,建立销售平台,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降低银行贷款利率。而受访者对税收优惠并无太大要求,作为该村的农业代表,该受访人指出国家已对农产业进行减税,并不求更进一步的减税。在认为有关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哪些活动推动企业融资时,该受让人提出,都很需要,但是不管是自己融资还是向金融机构融资,都需要政府穿针引线。以上是其受访者作为茶企负责人的身份的采访。作为一个茶农,他提出希望由组织牵头,承包到户,组建专利合作社,但同时又并非固定卖给专利合作社,做到买卖自由。

四、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石阡县茶企大部分是刚起步的企业,在发展茶园规模前期的茶园建设上已投入大量资金,加之加工厂建在农村的集体土地上,无法办理产权证明,很难提供银行所需的资产抵押。

二是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后因户籍及资产等不在该县,新建基地和建厂未能享受到优惠的扶贫贴息政策。

三是当前的小额贷款贴息只针对5万元以下,而现在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的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所需的资金远远大于5万元,对茶产业发展支持有限。

四是目前金融业对石阡县茶产业支持面不大,只有国家开发银行在运行,其他的商业银行只是在试着介入。

五、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国家扶贫部门利用少量的扶贫资金撬动大量的金融资金大力发展茶产业,建议对发展中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提高贴息比例,小额贷款范围扩大到50万元以上,并将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扩大到2至3年。

二是银行在茶企需求资金支持的关键时候,能降低门坎,缩短审批和发放时间。建议在微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贷款50万元以下免担保、免抵押的模式。

三是针对招商引资企业,多方面寻找资产抵押。建议采取远程财产抵押模式,同等享受扶贫贴息优惠政策。

四是拓展融资渠道,扩大受益面。建议其他金融银行一并与国开行支持石阡茶产业发展。(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项目基金: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人文2014009)

参考文献:

[1]马乃毅,徐敏.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5):16-18.

[2]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02-225.

[3]马金书西部民族经济发展进程色产业培育的体制障碍和政策建议[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