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快速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快速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快速教育论文

第1篇

1.利用财会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对职业人才素质的衡量不仅是对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量,更是对其职业道德素质的评判。财务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我国财务法律法规有效贯彻与执行的重要保障,同时还对国家资金、财产的使用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高校的财务教育专业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在财会专业知识的讲授时,有意识的将其与实际生活案例相联系起来,并给学生引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找出案例中的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最终教师再加以正确的解释与引导,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与把握,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财会教育中,教材往往是唯一教学内容的来源,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法与教学形式也相对单一,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创新是作为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财务教育专业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在知识传授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体而言,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实际财务工作有所要求但教学材料中又没有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补充。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环境,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以从多各方面,多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另外,加强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学习。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在所有财务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比例,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有效的实践学习提供保障,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不仅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把握与理解,还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理财能力是当今时代一种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单位、企业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而财会专业学习的会计学和管理学知识对理财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财会教育的课堂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意识与财务理念,并将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和时间价值观念的体现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财能力的提升。另外,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不仅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校风,更是学生自身学识与修养的重要体现,对今后的工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财会教育专业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率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有效改革,它不仅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更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财会专业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并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某个经济单位的财务案件分析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并由学生在采购、审核、会计、出纳、记账职务中任选一个,并进行整个的的编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在有效提升财务技能的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结语

第2篇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原来靠人工完成的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样就减少了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的准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促进会计工作的职能转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时间相应缩短,会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经营管理工作,这就为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对管理会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规范会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会计工作中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手工处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保障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四)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使得从业人员不得不主动去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工作强度减轻,会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参加脱产专业培训,从而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推动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还是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程序、内容、理论等研究上的变革,这就对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加快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会计人员工作的变革加速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会计电算化改革后的会计职能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工作岗位分工更加细致,职能更加具体。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主要工作岗位可分为: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

(一)系统设计员

1、根据核算要求和会计制度开发、制作适用于会计电算化的系统。

2、负责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会计软件的方法。

3、及时解决电算化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各种技术问题。

4、根据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具体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系统管理员

1、帮助系统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负责检验计算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

3、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的调用、更新和修改的审批手续。

4、检查、监督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

5、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评制度。

6、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7、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设置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口令并进行财会分工,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三)系统操作员

1、负责将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收录进计算机,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不得收录。

2、数据输出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由数据审核员复审。

3、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正确会计数据进行记账,并打印出相关的账表。

4、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

5、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加密保管。

6、严格按照系统操作的说明进行操作。

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故障的具体情况并立即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四)数据审核员

1、根据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账表的准确性。

2、对不真实、不规范、不合法、不完整的凭证退还,经各有关人员更正后,再进行审核。

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账表不予签章确认。

4、为保障本单位的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三、电算化会计队伍现状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涉及会计行业,它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电算化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技术,还要熟悉计算机、网络以及管理等的相关学科知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对会计学以外学科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处理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适应会计管理等工作,这就制约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

(二)会计人员观念落后

一部分会计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主动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导致了在工作中不能对会计信息、决策信息进行分析;不能对单位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有的会计人员不相信会计电算化数据;有些会计人员错误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只是为了使账面比手工记账的账面美观。这些错误的认识都直接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会计人员一般都只会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有些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甚至连基本操作都不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只懂得计算机的使用,不懂得利用计算机的先进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

(四)缺乏电算化专业人才

当前,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会计都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他们头脑中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在具体的操作上,他们一般只会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职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软件维护人员又对财务知识了解较少,双方缺乏较好的配合。

(五)会计电算化中的安全教育缺乏

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认知较少,而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和教育工作又不足,这些都导致了会计人员随意与业务无关的网络进行连接,致使计算机中毒,甚至是遭到人为破坏,机密外泄。

四、电算化会计队伍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培养终生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活生产的节奏加快,知识更新速度随之加快。我国古代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警句,在当今更是适用。学习已经不再是一次受教育,终生一劳永逸的事情,终生学习理念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形势,转变思想观念,更新认识,丰富知识,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在单位中应有的作用,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积极转变观念,满足上时展的需要。

(二)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电算化会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环境不同,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要是适应工作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快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有利于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积极参加会计协会、专业培训机构统一组织的培训活动。

2、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远程教育培训。

3、聘请会计电算化专业讲师到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选派优秀会计人员和业务骨干到专业培训机构或是大专院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脱产培训。

5、按照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对会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是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按照: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顺序逐步提升。

(三)改善会计人员的组成结构

1、知识结构要全面。会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工种,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从业人员除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把具有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2、学历、职称结构要适应时代。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和职称的基本情况表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人员比例较低。这就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行列,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参加更高层次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从业人员的学历、技术职称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3、年龄搭配要合理。自然规律和工作的连续性,都要求工作中的会计人员组成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上的优势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四)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

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是迅速普及会计电算化技术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捷径,岗位的轮换可以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机会,真正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如果长期将会计人员固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容易导致处理问题能力下降,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轮岗,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会计各岗位间的协作,克服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偏见;有利于堵塞会计电算化中的漏洞,增强会计人员的竞争与风险意识;并且也可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造就一个良好平台,使会计人员能“学一岗,会一岗;做一岗,精一岗”,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都能得到提升,全面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会计职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种,是一个集许多方面的利益为一身的职业,掌握着一个单位最敏感的钱财事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这些计算机会计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会计人员一旦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丧失法制意识,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使其感染病毒瘫痪或遭到篡改、泄密和破坏,将给单位和本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应该做到:

1、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与业务无关的互联网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不危害到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第3篇

(一)坚持解决企业核心会计问题的原则

企业会计人员的有效培养不能当作“救火工程”来实施,而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核心会计问题,深层次挖掘企业的会计需求,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为企业需求会计人才的培养做好提前的准备。在明确重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体现出整个企业会计人员培养体系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要把握企业现在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目标,制定适合各个岗位和部门的会计人员培训发展计划。

(二)坚持全面培养和重点提升的原则

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对成人的再教育,有效的培训系统应该根据会计人才教育的特殊情况,针对各种不同的课程应用不同的方式,在把握具体的情况之下采取多种训练模式并举,落实到个人具体能力和发展计划设计不同的训练计划。在保障效益的前提下,多途径、多层次的设计会计培训计划,以保障企业所有会计人员都能参与和分享培训的成果、效果,确保培训内容和方法适合每一位会计人员,以提高他们每一个人的素质。

(三)坚持培训绩效考核与鼓励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会计人员培训完结后,针对培训的成绩如何、受训会计人员所吸收知识的程度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考核,而且也必须要将人员培训的结果与奖惩、晋升、福利、任职相结合,让受训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一定的鼓励。

二、新时期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会计人员要具有不断创新和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新时期,一定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企业的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等等,这些变革对于会计工作者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说在新时期里,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的能力及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个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应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二)努力开创企业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在企业会计人员培养迅速发展下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作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者,应该切实掌握实际情况,时时创新,在面对现有的会计人才管理基础上开创一些新的局面和新的突破。

1、在吸引人才上作出新的突破

如何做好吸引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根本解决人才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对于目前企业人才管理层次人才短缺的情况,我们要从制定政策、完善政策方面入手,将优秀的会计人才吸引到企业的会计部门。为了保障会计人才的质量,必须是具备一定学历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还要将核心技术人才、创新技术人才纳为重点;还要加大力度引进智力性会计策划人才,当然这样做加大企业的薪资费用成本,但是这些成本的付出也是必须的。对企业非常短缺又不能及时引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保持但求所用的态度,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让他们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2、在会计人员政策上作出新的突破

企业竞争实质是在人才上的竞争,也是人才政策环境上的竞争。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哪家企业拥有优越的政策,人才就为哪家的服务更卖力;哪里有优秀的人才机构,人才就会凝聚到那里。先进的政策和人性化的机构才是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人才资源的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和反思这两个因素,在会计人才政策的设计上,要以先进的人才发展的观念为基础,打破传统束缚人才的规定,减少任何制约会计人才发展的不良因素。其目标要构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符合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企业机制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选用制度,推动和激发高端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3、在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上作出新的突破

新时期的企业应当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也是企业是否拥有远大的战略目光的体现。重点放在紧缺会计人才、创新会计人才、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工作内容上,这才是企业的战略重点。

其一,通过大型会计项目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实践机会。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始终还是要将实践作为重点环境,针对性培养有前途、能吃苦、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的新型年轻型会计人才,将他们放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大型会计项目上,进行实战锻炼,通过一对一导师指导的形式,提高他们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新材料的效率,培养会计业务实战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成就梦想。

其二,加强在会计人员中的职业崇高感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高素质人才、良好的职业道德机制、有效监管机制是任何一个行业成功的三大要素;同样,对于会计职业的崇高感的养成也是必须的一种方法。要在会计人员中消除那种“会计从业门槛低,其他专业的人员读一、两本会计方面的书、做一两套会计方面的试卷等等就能当上会计”的想法,要让大家明确的了解到会计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沉淀,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有着一套完善、深邃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的,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在诗中写道:复试簿记(现代会计的前身—笔者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发明。能够成为一名会计人员或者是说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绝对不是简单易行的事情,正所谓“知难行易”,这种传统观念,严重束缚着会计事业的发展,最终也将有碍于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再三重申同样具有极高的重要性,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说过:“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三,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企业要为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业余实践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激励大家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学好企业的管理制度、法律知识、规范行为,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学习和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取得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甚至是注册会计师资格等,企业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其四,通过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发现人才。

企业可以建立会计技术的交流平台,适当的组织会计工作技术报告会议、学术交流会议,为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适当交流和沟通提供环境,切实的补充会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会计专业水平,促进创新,还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会计人才,加之培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素质。

(三)加大力度,完善制度,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创新会计人员的激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不断的改革背景下,在人才的薪酬有所提高,突显岗位责任和工作成效,积极实施以成效论薪酬措施的同时,逐渐提高了明显低于市场价位的高端岗位和人才的收入。创新会计人员的激励制度,权衡会计人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让会计人员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中,才能够产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凝聚人才的合力。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召开人才会议,评选专业会计人员、优秀会计员工等形式,及时给予鼓励、荣誉和待遇,促进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要不断优化人才的激励制度,为他们提供有机会发挥才华的空间。对那些在业务工作方面有重大创新、重大发现、重大突破且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会计人才,企业还要进行重大的表彰和奖励,加强会计人员的个人成就感。

2、激活用人机制

按照上岗有责任、竞争有规章、考核有准则、奖惩有根据的用人体系,真正实现会计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公平透明的用人制度。改变过去传统的制度,在选择人才上,重点放在心理素质标准、技术能力标准、绩效标准,明白上岗靠实力、晋升靠能力、收入看绩效。

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育;期刊论文;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1-04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辅助教育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的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使整个教育系统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形成了它自己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教育技术中既异常活跃又有广阔前途的发展方向[1]。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很多都走上了两个极端,即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导致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甚至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以2001—2010年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力求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能有清晰的认识,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2 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通过预先建立的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和样本取样,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10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内容分析(2001—2010),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解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确定样本 内容抽样即是选取进行分析的样本。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即要包含所有相关的资料)和特殊性(即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相关的资料)。本研究根据选题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取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知识总库”,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为关键词检索项,检索截至2012年2月13日已收录在该知识总库的、经筛选后的有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1393篇,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样本均为馆藏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与论文。为了能清晰地了解到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发展,将所选样本1393篇论文的总数量与研究主题统计如表1所示。

主题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 分析类目既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的目的,是内容分析的关键环节[2]。一般而言,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本文的类目是采用后面那种方法构建的。根据教育技术的94定义,结合计算机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将样本论文分成以下几个主题元素: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媒体技术、CBE网络、教师教育、应用评价及其他。各主题所包含具体子范畴如表2所示。

研究主题内容分析的信度 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3]。一致性高可信度就高,反之可信度则低。因此,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只有经过信度分析阶段,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使可信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根据研究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主题分类”(表2),主类目包括理论基础、学习过程、CBE网络、应用评价、教师教育、其他等六类主题,每一主题又细分为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篇”。在研究中,选择两名评判员对样本进行评判。经分析,评判文章篇数为1393篇,其中两人完全同意的篇数为1260。

数据统计与结论得出 对评判数据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将所得的评判结果在Excel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中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 研究结果分析

主题模块总体分析

1)自1958年IBM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至今,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教育越来越完善。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虽然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起步较晚,但计算机在我国教育中发展速度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进行研究,并从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数量发展较为平稳,详见图1。

2)图2的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论文的研究主题模块分布较集中。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所谓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两部分),可以发现学习过程的研究占了总数的32.09%,占研究样本总数的1/3;其次是应用评价研究,所占比例为24.62%;而其他五大主题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理论基础的研究占了总数的18.74%,媒体技术占9.83%,CBE网络占2.87%,教师教育占2.08%,其他占9.76%。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题的整体偏向。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即使为同一主题,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视角。部分主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如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而有些则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逐渐被挖掘出来。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学习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重点,说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步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理论基础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三大领域。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既可以应用于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又可以应用于改进教育与教学的管理。它的目标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4]。

理论基础主题主要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即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等。据统计(图2),理论基础研究论文并不少,总数占所有样本论文的18.74%。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一直都重视理论基础的研究,了解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发展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CBE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断地发展,其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学习过程主题模块分析 从历年论文的数量上看,学习过程主题研究数量一直以来都居首位,每一年中该主题论文数量在当年所有论文数量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图2),总数额占所有样本论文的32.09%。因此,研究者对学习过程主题的关注居多,并且向来都是一个重点。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可以发现,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学科应用所占比例较大,二者总和超过了学习过程主题总量的2/3,而且课件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焦点,课件设计的优劣是影响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学科中的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媒体技术主题模块分析 媒体技术的研究包括媒体技术的开发(即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两部分。如图2所示,媒体技术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有9.8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如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多媒体技术、P2P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

网络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远程教育、校园网和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三部分。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软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现在,很多教育场所都逐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完成教学,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中对CBE网络的研究甚少。

教师教育主题模块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由主体逐步变成主导,教师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不能缺少教师。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改变习惯的思维方法,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比较少,只占样本论文总数额的2.08%(见图2)。研究发现,有许多教师误以为计算机完全可以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相反,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和辅导的作用。

应用评价主题模块分析 应用评价主题的研究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另一重点,该主题论文数量在所取样本论文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4.62%(见图2)。应用评价主题主要是分析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助手与工具的作用,它的目标是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成本最低、教学环境最佳、教学活动模式最合适),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然而,计算机辅助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不少缺点。

4 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来看,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大多是研究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际应用,只有部分是对CBE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但计算机辅助教育合理有效运用的基础更多地取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对理论知识的不够重视也会影响研究者对辅助教育的理论造诣,应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

2)缺少对某些领域中的重难点课题的研究,对难研究的课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一些课题由于受研究条件、难度和研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人员望而却步,没能进行深入研究。其实计算机辅助教育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如课件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等。对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本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还能促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促使教育者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都较少人去深入开展研究。

3)研究主题与研究领域逐渐走向多元化。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研究主题与领域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应用于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

4)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如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P2P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涉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使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越趋完善,满足教育领域的更高要求。

5 结论

综上关于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分析,可以预测,今后“学习过程”将依旧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个研究主题也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对“应用评价”的研究力度也会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大;而“理论基础”的研究将会保持平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会增多,对教育的要求更严格,所以今后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也将加大对技术应用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渐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对“学”的技术的研究将日益超过对“教”的技术的研究,成为另一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航.综述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若干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3):77-81.

[2]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6):

89-92.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图片策略”在语言活动中运用的思考—从语言活动《家》说起》

 

幼儿园教学具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中教具的选用。教具的正确选用,不仅给教学带来了活力,充实了教学的

摘要联想,图片中的情景发生之前之后和之内之外的情节,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的内容。所以,怎样巧妙地使用这一教具来更好地促进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在语言活动中应如何有效地运用“图片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案例阐述及分析:

《家》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巧妙地运用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河与鱼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美好的画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初步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诗歌工整而统一,以拟人化的形式,描绘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欣赏学习和仿编活动。如何上好这样一节活动?我选择了图片作为活动的教具。但在几年的实践中我根据情况不断地改进图片的设计和使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现就三个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三种不同的“图片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教学挂图的使用,给幼儿以完整的印象。记得第一次上这个教材时,由于学园有现成的教学挂图幼儿教育论文,我就选择使用了这个教具。挂图设计精美,色彩鲜艳,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朗诵,幼儿将语言与图自然地结合起来,很容易就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但在学习朗诵的时候,幼儿必需借助挂图和教师的指图才能按顺序完整地进行朗诵。所以,在活动后对教具的选择我进行了思考,觉得使用挂图对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一教具应进行改进。

2.贴绒式图片的运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内容论文提纲怎么写。由于教学挂图存在的不足,我在以后《家》的教学当中改用了贴绒式的图片,就是绘制一幅背景图,有蓝天、树林、小河等,而小鸟、白云、小鱼等则用贴绒图片,通过提问一一将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更快更容易地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同时也更快地记忆了内容,更易于幼儿进行朗诵。但我们也发现,幼儿在开始进行完整朗诵时需要教师进行指图,才能按儿歌的顺序进行朗诵。如何让孩子能进行更自主性的学习呢?

3.图谱法的采用,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学习。今年我们成立了语言课题组,对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进行探究。我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反思,决定将贴绒式的图片改进成“一一对应式图片”,即将蓝天、白云、树林、小鸟等制作成图片,采用图谱法进行教学。这种“一一对应式图片”提取了诗歌中的主要形象,使得主体更为突出,采用数学中的一一对应式排列,即蓝天的图片下排白云的图片,让幼儿更加明确一对对依恋关系,突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教师通过提问一一出示(或请幼儿贴出)相应的图片,从而使幼儿通过图片的展示自主地学习儿歌,记忆儿歌内容,教师则在旁根据情况给予帮助或是提醒。

以上三种图片的设计和使用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其实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进。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的改进都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师幼间的互动。三次采用的虽然都是“图片”,但却是从平面到贴绒再到对应式图片,体现了从静止到能动的状态,每一次的改进都使教具更具操作性。尽管只是使用简单的几张图片,但通过教师的设计,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来配合使用,使图片和自己的讲解融合幼儿教育论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和学习目标。让我们做到了传统式教具的使用同样能够像多媒体教学一样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图片的设计与使用应该从从教学内容的情况出发,选择对自己活动更加有效的“图片策略”,才能使图片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三、案例启示:

随着课改的推进,幼教界也开始提倡“朴素教育”:即不要求教师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教具的制作上,把教学形式设计得很花哨,而应以朴实、有效的方法给予孩子相关的知识、经验、情感等。所以,“图片策略”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正是符合了“朴素教育”的精神。因为我们所说的“图片”,可以是印制优美的图片,可以是教师绘制的图片,可以是拍成的照片,还可以是幼儿画的图片,甚至于是教师在活动中临场发挥绘制的图案等等。这些都不需要我们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制作,有的甚至随手即可拈来,从而让我们将时间用在了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图片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我们前面一直提到的“图片策略”。那么,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一策略提高语言活动的有效性呢?

1.分析教材,选择适当的“图片策略”。根据几年来在语言活动中的实践,综合上述案例中所提到的,我们总结出了几种不同的“图片策略”:教学挂图式、操作贴绒式、灵活图谱式(又分图标法、图文法等)以及多媒体播放式等。怎样选择这些策略呢?我们知道,教材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第一根据,所以对教材就要全面地进行分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特点,才能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的教具,完成教学目标。如上述的案例诗歌活动《家》,根据其作品的特点,采用图谱式的“图片策略”是最适合这个的活动。而儿歌《小熊过桥》,是以小熊这一幽默感、善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展现出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所以采用一整幅的有趣的情节画面,就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又如近年来幼儿园经常开展的绘本故事教学活动,是透过图画与方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中的图画一般是手绘之作,生动迷人,体现了作者的绘画风格。如果我们采用描画下来制作成挂图的方式,一来工作量大,二来也较难表现出原作者的风格,无法让幼儿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因此,我们较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将图书的画面经过扫描幼儿教育论文,再通过幻灯片播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2.关注细节,正确地使用“图片策略”。不论是何种“图片策略”的使用它们的目的始终是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盲目的使用,只会在教学中起到反作用,我们应该了解图片这一教具的特点,并且在使用时注意一些小细节,如图片要适时取出和收回。如果注意不到就会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每一种图片教具在使用前,老师要事先作好充分准备,自己先练习操作一遍,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失去了应有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如故事《河马村长》中,我们设计了一套可移动式的图谱,提取故事中的主要元素制作成图片和简笔画,根据故事的讲述、提问通过出示、移动、连线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与风趣。尽管是一样的教具,但由于两位教师处理的细节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位教师只出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你觉得河马村长会给小动物安排哪些工作呢?”孩子们的思维马上被激活起来,把自己了解的工作一一安排给了每只小动物,显示了孩子生活经验与想象力的融合论文提纲怎么写。而另一位教师则将角色和工作图表全部出示在黑板上,同样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就很自然地将角色与工作图表中的工作一一对应起来,缺少了猜想的趣味性,同时也阻碍了幼儿的想象力。

3.优化组合,促进“图片策略”运用的有效性。

应该说,幼儿园的语言教学离不开图片。以前传统的幼儿园统编教材中,有相应的配图和教学挂图配套使用。在当前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幼儿园自主选择的内容范围也无限扩大,而这些作品却往往没有可供教学使用的图片。因此,语言活动教学图片的设计也就成了一个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幼儿来说,好的图片不仅能将整个文学作品支撑起来,而且通过灵动的角色小图片的出示和移动以及变化,能让教学环节丝丝入扣,层层推进。而对教师来说,图片反复、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种优化的图片呈现方式,能强化文学作品的情节,突显人物个性,有利于幼儿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在于教师如何将一个适宜幼儿园教学的语言素材进行巧妙设计,让幼儿被活动教具所吸引,增强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幼儿教育论文,产生敢说、想说、愿意说的快乐情绪。比如在设计图片的时候,可将一些形象上较难表现的通过打印或是事先描绘好的方式呈现,而一些简单的形象或是符号等就可以通过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直接呈现,或是直接全部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现,既节省了制作教具的时间,又让幼儿有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同时也是师幼间互动的一种小策略。如诗歌《春雨》中,我将诗中的种子、麦苗等用图片展示,而发芽、开花、长大等词语则是在边朗诵时边用简单的图案或符号直接表示出来,同时诗中的重复句则引导幼儿用符号或图案来表示。这套形象、直观的图符相结合的图谱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此外,在活动中我还首次尝试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教师的朗诵,学会用和看简单的符号标识进行朗诵。这一策略的采用让我发现孩子这方面能力的潜力,他们不仅很准确地评价了老师的朗诵,而且能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据幼儿的答案,我在诗歌的图谱上标上了“- - - - ”、“︿﹀︿﹀”等符号,帮助了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此外,要灵活地运用“图片策略”,教师还要在绘画、即兴画上下苦工,以熟练的绘画技能、简笔画的快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够把图片用动态的形式展现,既能让幼儿很清楚地观察到细微之处,又能省去多媒体使用的繁杂程序,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中师幼的有效互动。

第6篇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学力量,培养青年教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办有关安排的规定,为保证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让他们尽快成为教学中坚。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与青年教师共成长。

二、青年教师

张红燕潘秋玉

三、青年教师

培养内容

1、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

2、课堂教学设计。

3、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4、教学论文指导。

5、教学总结与反思。

四、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树立三种意识。第一种意识:学习意识。学习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校领导经常和青年教师说这样两句话:“不学习的教师永远不会有出息。”“生命因学习而温馨,而丰满,而灿烂。

事业因学习而成功。”以次鞭策教师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第二种意识:研究意识。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单纯地教学,还要认真地研究教学,把教和研统一起来。第三种意识:发展意识。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做好五件事:教好书,教育好学生;读教育理论著作,读人文和科学书籍,读名人传记;思考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反思教学活动,脑子常常要“琢磨事”;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术问题;写读书笔记、教育日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

3、在业务上要坚持不断学习,虚心好问,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随时做好提高学历的准备。

在工作上,要严谨认真,精益求精。从而使他们逐步提高教学能力、熟悉教学环节,及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4、写教学后记。教完一节课后,在教案的相应位置写出教学的得失、感悟。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优化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一、与时俱进,转变

1、树立正确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教学是培养人的具体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不但需要

2 、树立多维的教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以传授静止的知识为特征,把育人渠道仅限于校内、课堂上、书本中,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新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

二、开展实践探索,优

1、调动主体性,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

2、强化实践性,培养学生

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本源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两个世界——生活

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克服时空的限制,真正达到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目的。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

3、强调个性化,开发

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智能得到更好地发

三、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

1、以“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也将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需要或渴望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要有以下条件:(1)有吸引力的主题;

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

2、以活动为中心的同

所谓“以活动为中心的同时学习”是指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进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其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活动——发展”模式。“活动”属于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课堂中可以以一种活动贯穿始终,也可以几种活动有机组合。活动的形式可以有

四、改革评价机制,增强

1、改革学生的评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分为课业知识掌握效果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课业知识掌握效果是学生掌握的内容,它容易用各种测验、考试的办法进行评价。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是学生智能思维、

2、改革教师的评

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表现。师德的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能是指教师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

3、强化实施考评

实施考评制,即通过课程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测、学生自己命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4、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全面素质的测评素质教育论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道德品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多种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质、行为习惯、身体、心理、观念、态度、特长、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免费论文下载。以概括性、实质性的、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性评价,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得到淡化,以减少学生、教师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报告单制度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评定。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轻松、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实际工作水平及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管理学生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教改和科研能力。绩指工作实效,学科教师指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差、学生素质的培养及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和论著发表情况。

行为习惯等素质发展效果能力。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这些能力很难用一纸试卷加以检测,因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思维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评价就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实效

模拟式、实践式、表演式、创作式、探讨式等等。二是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努力追求一举多得的成效。该模式的教学形式是立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情绪、形式,活动的内容都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生活,发展的不仅是传统的学习才能,还有表现才能,沟通才能,创造才能等等。

时学习

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大目标。

(2)可分解的任务;(3)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4)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5)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额外帮助;(3)以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4)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为主的合作学习

的课堂教学模式

挥,使每个人更具特色。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提供各种智能展示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智能展示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全挖掘潜能。

学生潜能

研究,学会了分析与综合,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等三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真正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世界与学习世界统一于学习过程之中,还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

的多种能力

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我教育能力

化教学过程

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工作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多维网络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学观

各方面的高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

才观

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多种才能、个性特长,来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素质课程的建设是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开设艺术类素质课,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健身娱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挖掘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增强创造力,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建园林欣赏作为一门精神产品的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活动。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建筑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旅游鉴赏的角度阐述了中西方古典建筑、城市、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渊源、典型案例、历史典故中,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并带有趣味性艺术知识和精神粮食[1]。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素质课,针对大学素质课教学的现状,怎样提高这种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下面多年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讨论艺术类素质课程的教学。

1 艺术类素质课程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素质

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在艺术上的文化品位不够浑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更高的审美修养教育论文,特别是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更加得体。艺术类素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具有景观鉴赏价值和体验自然真谛的综合艺术。课程介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美学思想,配制大量鉴赏价值较高的经典案例。

1.2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育家早已意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引导、激励及自我潜能研发,少一点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期刊网。而约翰·海瑞思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而真正的教师是勘探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所以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清华大学早就实行了“大学生艺术素质必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艺术选修课学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艺术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高境界,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园林赏析本身就是对东西方艺术的一种鉴赏,而经典园林却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体现。

2 素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素质课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指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按照因材和因需培养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方法,能够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多种科学的教育。近些年,大学课堂素质课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但同时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2.1 素质课程选择受到限制

综合素质课,顾名思义其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尽可能地塑造相对完善的个体。学校应在综合素质课选修过程中的科学性、计划性问题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盲目放羊”状况的出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教师为了生计去挣“工分”而拣轻避重讲求“效益” 变得更加现实, ,而许多大学生也不是认真规划、合理选择素质课,或者是学校素质课本身就少,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学生如何拿够规定的学分,如何能轻松拿到学分,怎样不去上课也可以拿到学分还能取得好成绩成为他们追逐和选课的依据。所以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就成了学生素质课的首选,而有些真正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2.2课堂教学质量较差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少部分老师对待素质课的敷衍态度对课堂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据调查,高校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专业学术能力强却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讲课沉闷无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可能在讲课内容把握上没有抓住重点热点,或者所讲内容太专业化,其所讲并非学生所想听或者能听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是学生自身原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种种情况势必造成师生双方配合不够默契。

3 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针对高校素质课教学现状,以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本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入手教育论文,为提高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3.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古建园林赏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课时如果像针对专业学生一样讲解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采用理论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如“挖湖堆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以四大名园之一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案例,而讲到“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的艺术法则却用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为案例来分析,用高清图片说明,同学们的记忆深刻,比纯粹理论授课的效果显著。针对古建园林赏析课还可以采用“直观法”教学,把学生带到城市公园实地上课,把公园当作教室,另外“互动式”教学在素质课也应该经常使用,由于素质课多为外专业教师上课,相互交流较少而经常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要让学生搜集阅读一定量的信息、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些小论文等等,来锻炼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多样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神,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建园林赏析课程知识丰富,如果单凭课堂的泛泛讲授,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很难使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精华产生深刻的认识,上课时除了用大量经典的图片,还可以用高清的视频图像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胜任对各种多媒体资料的快速传递,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会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上关于古建园林的知识很多,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反思,批判、追问意识以及相应多种能力的养成期刊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思考要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和办法,之后还要进行交流。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的教学效果的保障。

3.2引导学生科学地选修素质课,加强素质课课程建设管理

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同样也可强化其专业及未来职业的针对性教育论文,在课程学习态度上要努力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各门课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国家、社会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塑造一种积极的印象。学校应该尽量多开设门类齐全的素质课,在学科专业上加以限制,让学生每学期都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加强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切实满足师生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教材、教学资源及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扶植、建设一些具有代表现的课程。把地方文化教育和宏阔的视野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教学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每门课程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攀登到所学学科的高峰。因此,最好的教材就是要使学生以最短的路径到达学科学科前沿。若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应当考虑编写适合素质课教学要求的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学校要加强素质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素质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托.园林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苏志翠.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9

第9篇

[关键词]控制工程;工程教育论证;课程融合;教学改革

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把控制论融入到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为日后学生成为工程测试人员必备的骨干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在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以机械系统、电网络系统为背景,阐明了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各理工科高校中广泛开设,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把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作为导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2教学改革的举措

2.1根据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修订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工程控制必备的基础知识,对照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修订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基本术语和定义,理解机械控制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具备将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描述和解释的能力;掌握经典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训练分析研究机械工程中有关信息的传递、反馈及控制的能力;培养一般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并具备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等手段对不同系统方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出客观比较与评价的能力;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确定设计目标和任务的分析能力

2.2明确教学主线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建立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这条教学主线,明确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的6个章节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把抽象复杂的联系起来形成以下共识:绪论是让学生对控制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运用动力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建立机械系统、电网络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与系统方框图;时域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运用传递函数求解系统在某一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计算和分析其性能指标;频域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另一种方法,令传递函数中的s=jω,则系统可在频率域内分析,绘制奈奎斯特图和Bode图,分析系统性能;稳定性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的首要条件,利用传递函数的系数、奈奎斯特图和Bode图都可判断系统稳定性;误差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的准确性,理清误差与偏差的关系,系统在各种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3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紧密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学时少、内容多、基本要求不能降低的矛盾。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突出讲解控制理论基本概念、系统数学建模、时域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及系统误差分析等重点部分。教学中紧密联系工程生产实际,侧重讲解基本规律的理解、应用及其相互联系,减少一些定理和公式的详细推演,或把复杂抽象的公式及推理,换成简单易懂的案例表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比如讲解劳斯判据是基于特征方程式的根和系数关系建立时,以方程x2+3x+2=0为例更易让学生理解。将MATLAB、Simulink应用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教学穿插演示二阶系统的响应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奈奎斯特图、Bode图、SIMULINK仿真。

2.4与其他课程教学融合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与机械专业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寻求其他课程中与控制相关能扩展的内容,采用课程间的互相融合教学,实现课程之间的相关衔接。让学生拓宽思维,积极思考,把专业的各课程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实际工程的完整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课程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程作业和小论文情况,课程作业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小论文分析行业前沿发展,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比较,主题部分引用和评述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考试占70%,题型主要以客观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综合题为主。

3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