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5 05:27: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老员工怎么管理制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管理结构层级化严重。
县级电网企业虽然是一个基础单位,但是,在各个管理层级,各个职位上还是出现了一个岗位多个领导,一个正级干部,一大批的副级助手,这些岗位基本上都是机关单位的闲职,不干实事却照拿薪水。并且在实际的管理中出现多个单位管理一个项目,多个领导指挥一个部门的乌龙事件,这就表明供电企业在管理机构方面还需要精简。
2.人才组建机制不科学。
企业中还出现很多混资历的员工,以为工龄即是工作经验,是工作能力,经常以老员工、老资历来教训别人,还抱着国企就是铁饭碗的老思想,让下面的底层员工没有晋升的机会,饱受打压。而自身却是不思进取,不对自己素质能力提一点要求。这正是因为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使用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性,不是按统一规范的人才晋升制度,使得晋升的竞争缺乏公正性,也很难留得住优秀人才。
3.人才培养机制不够明确。
进入到国企的工作人员,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后,就不去学习本工作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加上企业又没有明确的要求培训学习,就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在遇到专业的技术操作时,每次有新的难题都不能及时的解决,以为的询问有经验的员工,或者是科室内的管理储备干部,他们更加需要学习单位的管理制度。而这些都没有统一规范的人才培训方案,导致人才进入国企之后能力提高很慢。
4.绩效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绩效考核没有量化进行,使用的考核内容界定不清晰,让绩效评估变得不是很合理,造成国企一些员工对企业的不满,不能尽心尽力的为企业做事。相反的,有些员工的平时表现不怎么样,在绩效考核时也能拿到一样的薪资水平,有的时候员工的薪资被扣,也没有任何的说法。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失误,上下的沟通交流不够,没有及时的询问,上级又自认为自己的下属明白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这会引起企业内部的不安分,绩效评估的制度意义就不存在了,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
二、提升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
1.科学管理人才,战略部署人力资源。
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部署,最关键的是要将人才、人力作为核心的资源来看待,因为有了人才,企业才有发展的前景,增强员工成为人才的自信。并且,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人力战略部署部门,提升部门形象,让部门的人员积极的投入人力资源改革的计划中来。让人力管理人员加入到实际的生产建设中,这样可以更好的调配员工,了解员工,让员工在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发展,由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上的建议和方案。其次,要精简组织机构的层级,实现层级的扁平化,进一步明确岗位的业务,将人力资源的管理推向更加简约,合理,高效。
2.采用竞争性晋升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在招聘人才方面,采用竞争上岗,面对社会招聘的方法,不论是基层的干部选拔,还是更高层次的领导选拔,都应该公开的进行选拔,而不只是看平时的表现,或是上级领导说了算,要将员工的晋升评分因素列出表格,其中的表现评分项目内容可以包括:职称,工作绩效,个人素质等指标,每个项目指标的评分权重不一样,看工作人员是处在哪一个岗位上,根据岗位的性质来确定权重占比。不再是以往一样以为靠关系就能得到提升,或是认为自己在本岗位做了很多年就能够顺理成章的向上升职,工作年限也不再是岗位晋升的绝对指标。还可以实行一个职位向整个单位公开招聘,而不再是局限于一个部门,一个科室。有竞争性的升职,只要员工发现自己在此岗位是自身所长,就可以参加晋升的选拔,这将会为企业选到更合适,优秀的人才。这就可以让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纵向发展,也可以重新选新的岗位,进行横向发展,发挥自己的潜力。在选拔的过程中,能力与素质要均衡考虑,在能力上突出但是在道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上差距比较大的话,还是以素质优先。比如,在区别人才和有道德的人选择问题上,有道德的人不一定是人才,但是人才必须要有道德,才能让其胜任岗位。特别是在电力这项高危的工作中,没有职业道德比没有技术水平更加可怕。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水平。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县级电力企业的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做,在管理层面上讲,在已经入职的员工中,一些没有达到学历要求的员工,强制要求他们进行在教育的培训,对他们开设进修班,把准入资格的要求严格的执行。技能上要经常性的考核鉴定,加强干部储备,储备干部的选拔和提升问题,要多进行交流,实行有进有出的良好循环机制。除此之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针对个人水平,不能一把抓,水平不同的人不能放在一起,拓宽员工的视野,再有,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区分开来。企业应多向高校伸手要人才,让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从零做起,而不是去招一些眼高手低的经验人士,其中可以重要招收带那里企业缺乏的岗位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结构。
4.加强绩效管理制度,企业员工共同发展。
优化全体员工的工资架构,明确在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完善好绩效体系以及考核的方式,尽量用量化的指标说活,做到有凭有据,按照实际的工作能力来考核,而不是上级领导一刀切。评价的结果要及时的反馈,不能让员工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薪资为什么降低,或是哪里表现出色,薪资有所提升等。总而言之,上级领导要及时指出员工不足之处,让员工知道怎么改进,而员工有任何疑虑也应该弄明白,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长久下去就会形成隔阂。
三、总结
摘要:供电企业是属于国家经济支柱之一,在国家提出“三集五大”体系的情况下,作为基层单位的县一级的供电企业是要坚持贯彻执行的。在这个新的社会形势下,供电企业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章程,是目前最需深刻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 :三集五大 人力资源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
一、“三集五大”体系简介
“三集五大”是国家电网为了响应党的经济改革号召而提出来的,建设“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性工作内容;是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急切任务;是深化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县一级企业抓住改革潮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这里说的“三集”分别是人力资源、财务、物资三项的集约化管理,我们主要谈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即是包括人力结构、人才队伍、薪资结构等问题。而“五大”指的是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这几个体系,在这五个体系下讨论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如何将他们放在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这几个体系中提到的新的工作要求。
二、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
1.管理结构层级化严重。县级电网企业虽然是一个基础单位,但是,在各个管理层级,各个职位上还是出现了一个岗位多个领导,一个正级干部,一大批的副级助手,这些岗位基本上都是机关单位的闲职,不干实事却照拿薪水。并且在实际的管理中出现多个单位管理一个项目,多个领导指挥一个部门的乌龙事件,这就表明供电企业在管理机构方面还需要精简。
2.人才组建机制不科学。企业中还出现很多混资历的员工,以为工龄即是工作经验,是工作能力,经常以老员工、老资历来教训别人,还抱着国企就是铁饭碗的老思想,让下面的底层员工没有晋升的机会,饱受打压。而自身却是不思进取,不对自己素质能力提一点要求。这正是因为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使用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性,不是按统一规范的人才晋升制度,使得晋升的竞争缺乏公正性,也很难留得住优秀人才。
3.人才培养机制不够明确。进入到国企的工作人员,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后,就不去学习本工作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加上企业又没有明确的要求培训学习,就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在遇到专业的技术操作时,每次有新的难题都不能及时的解决,以为的询问有经验的员工,或者是科室内的管理储备干部,他们更加需要学习单位的管理制度。而这些都没有统一规范的人才培训方案,导致人才进入国企之后能力提高很慢。
4.绩效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绩效考核没有量化进行,使用的考核内容界定不清晰,让绩效评估变得不是很合理,造成国企一些员工对企业的不满,不能尽心尽力的为企业做事。相反的,有些员工的平时表现不怎么样,在绩效考核时也能拿到一样的薪资水平,有的时候员工的薪资被扣,也没有任何的说法。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失误,上下的沟通交流不够,没有及时的询问,上级又自认为自己的下属明白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这会引起企业内部的不安分,绩效评估的制度意义就不存在了,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
三、提升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
1.科学管理人才,战略部署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部署,最关键的是要将人才、人力作为核心的资源来看待,因为有了人才,企业才有发展的前景,增强员工成为人才的自信。并且,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人力战略部署部门,提升部门形象,让部门的人员积极的投入人力资源改革的计划中来。让人力管理人员加入到实际的生产建设中,这样可以更好的调配员工,了解员工,让员工在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发展,由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上的建议和方案。其次,要精简组织机构的层级,实现层级的扁平化,进一步明确岗位的业务,将人力资源的管理推向更加简约,合理,高效。
2.采用竞争性晋升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招聘人才方面,采用竞争上岗,面对社会招聘的方法,不论是基层的干部选拔,还是更高层次的领导选拔,都应该公开的进行选拔,而不只是看平时的表现,或是上级领导说了算,要将员工的晋升评分因素列出表格,其中的表现评分项目内容可以包括:职称,工作绩效,个人素质等指标,每个项目指标的评分权重不一样,看工作人员是处在哪一个岗位上,根据岗位的性质来确定权重占比。不再是以往一样以为靠关系就能得到提升,或是认为自己在本岗位做了很多年就能够顺理成章的向上升职,工作年限也不再是岗位晋升的绝对指标。还可以实行一个职位向整个单位公开招聘,而不再是局限于一个部门,一个科室。有竞争性的升职,只要员工发现自己在此岗位是自身所长,就可以参加晋升的选拔,这将会为企业选到更合适,优秀的人才。这就可以让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纵向发展,也可以重新选新的岗位,进行横向发展,发挥自己的潜力。在选拔的过程中,能力与素质要均衡考虑,在能力上突出但是在道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上差距比较大的话,还是以素质优先。比如,在区别人才和有道德的人选择问题上,有道德的人不一定是人才,但是人才必须要有道德,才能让其胜任岗位。特别是在电力这项高危的工作中,没有职业道德比没有技术水平更加可怕。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水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县级电力企业的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做,在管理层面上讲,在已经入职的员工中,一些没有达到学历要求的员工,强制要求他们进行在教育的培训,对他们开设进修班,把准入资格的要求严格的执行。技能上要经常性的考核鉴定,加强干部储备,储备干部的选拔和提升问题,要多进行交流,实行有进有出的良好循环机制。除此之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针对个人水平,不能一把抓,水平不同的人不能放在一起,拓宽员工的视野,再有,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区分开来。企业应多向高校伸手要人才,让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从零做起,而不是去招一些眼高手低的经验人士,其中可以重要招收带那里企业缺乏的岗位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结构。
4.加强绩效管理制度,企业员工共同发展。优化全体员工的工资架构,明确在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完善好绩效体系以及考核的方式,尽量用量化的指标说活,做到有凭有据,按照实际的工作能力来考核,而不是上级领导一刀切。评价的结果要及时的反馈,不能让员工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薪资为什么降低,或是哪里表现出色,薪资有所提升等。总而言之,上级领导要及时指出员工不足之处,让员工知道怎么改进,而员工有任何疑虑也应该弄明白,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长久下去就会形成隔阂。
综上所述,县级供电企业在面对国家新的政策要求下,应该积极主动的查找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不能坐视不管。深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在新的社会形势推动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是国有企业打赢经济战争的人才储备保障。
参考文献
情就是感情,每个人都有感情,这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所谓“人之常情”。感情问题是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宁肯要虚无飘渺的面子,也不肯要实实在在的里子。说到底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穷酸习气。所以沟通时,你要非常注意对方的情绪和感觉,否则即使是一个好事情,也会成为坏事情。更不用说是敏感性的问题了,他“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作为主管会怎样呢?无论如何处理都显示了你的低能,让别人看了笑话。例如,下属找你谈加工资:
“王经理,我在你手下已经2年了,这两年以来也为公司做了不少贡献,上个月的销售任务还是排在公司的前5名。您看能不能考虑,在收入上给我有一点提升?”
这个时候,正好是公司控制费用的时候,冻结所有人的薪水,你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情,你如果完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强调公司的制度,就会出问题。
“你也知道,公司最近运行状况不好,虽然你的业绩不错,但是整个公司,其他人的业绩不好。公司最近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冻结所有人的薪水,目前是不能加薪的。”
“什么时候可以?”
“这要看公司的整体运行状况什么时候开始好转了。”
这个优秀员工可能辞职,也可能会在公司散布不利于公司的,不利于你的小道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对方感情因素的处理方式可能更好,经理要说:“虽然公司现在暂时冻结了薪水,但是我会努力帮你争取,如果实在争取不来,你也一定排在加薪的第一个。”
一个企业是不是讲感情,讲多少感情,主要看企业是怎样对待老员工的。有的企业非常讲感情,对待老员工不舍得,老员工跟不上公司了,要给他找个位子养着。有些老板不是这样,“喜新厌旧”非常明显,总是新人的收入高、机会多,老人没有价值了,随时要准备走人。
讲究情,就是给公司增加“剂”。有的时候,感情也是生产力。 2、 理只存在于一个小团体内:
理就是道理,一群人说应该这样做,并有逻辑地说出了理由,这就是道理。在企业,理就是企业的规章和制度,没有一个道理可以说服公司所有的人,能符合公司所有部门的期望和想法,也没有一个制度,所有人都满意。道理只反应了一些部门的利益和想法,适合于这些部门。
据权威部门统计,经过事后的回顾和总结,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者决策也只有70%是正确的。何况不了解企业全盘的基层管理者呢?所以在企业中,没有事情是正确的,也没有事情是错误的,只有适当和不适当的。
因此道理只是适合于一个小的团体的。例如:
财务下了一个文件,因为公司费用过大,要减少费用,所以要减少出差次数和降低住宿标准,出了新出差管理规定,希望大家严格执行。
销售部就会跳起来,说:“你们财务,不经常出差,当然不知道了。现在外面住宿费高得吓人,这么少的住宿费,是让我们销售代表出差住小招待所。怎么和客户谈业务?而且我们做销售的,出差是经常性的,自己贴钱也可以住得好一点,但长久以往,谁还愿意出差?公司的业务还怎么做?”
财务说了:“公司的费用这么高,一定要控制的,否则不赚钱,大家都没有饭吃,都走人得了。”
双方都有道理,都没有错误。很多决策也是一样,就看怎么看,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裁减客户对吗?正面来看,可以使公司集中资源投入到优质的客户;负面来看,这样会对公司其他客户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公司的形象。要大规模投入来搞品牌建设吗?正面看,可以为公司树立长久的形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负面来看,公司现在生存还是个问题,品牌建设还是放到以后,先解决了生存再说。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的道理,企业中的制度,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但要把握住一个尺度,管理者的水平就看把握“度”的能力。 3、 法是天条:
什么是企业中的法呢?法是企业中的天条。美国西尔斯百货的办公大楼下面有两个天条:别动西尔斯的钱,别动西尔斯的女人。这就是企业中的法,是天条,任何人只要违背了这个天条就会被逐出公司。
总则:
一、爱国、爱家、爱公司、爱同事。
二、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公司规章制度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执行。
三、工厂的生产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标准,有任务,有时限的群体活动,全体员工必须服从管理,听
从命令。
四、不论年资新老,不论职位大小,公司制度面前一视同仁。
五、一教育、二警告、三开除。
六、教育从严、处罚从宽。
七、勤者留、懒者退,能者上,无能下。
人事管理制度:
一、新进员工试用期为3——7天,7天内辞工或不能胜任工作都不记工资,试用期合格后可提供吃住,
试用期内必须严格遵守厂规。
二、迟到旷工的处理
1、迟到1——10分钟扣5元工资,10——20分钟扣10元工资,20——30分钟扣15元工资,30——
60分钟扣20元工资,1小时—— 4小时扣30元工资。
2、旷工半天扣30元工资,旷工一天扣50元工资,晚上加班旷工扣20元工资,当月连续或累计旷工
3次而无正当理由作自动离职处理,不予结算工资。
3、请假未得到批准按矿工计算,旷工一天就推移三天发工资,以此内推。
三、请假规定
1、凡请假都必须有请假单,不能代人请假、电话请假、口头请假、请假单由人事保存,以便查
询。
2、病假可先电话告知公司,事后再出示有效证明补假,否则不予补假。
四、节假日
公司保留要求上班权利,根据生产情况而进行调休,尽可能补回法定节假日。
五、辞职规定
1、辞职员工(上满三个月者)需提前一个月预先通知公司批准,如果即辞即走,将扣除半个月工
资。
2、辞职人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前须移交完工作内容及工具或资料清单方可离开。
车间管理制度:
一、下级绝对无条件服从上级管理,各就各位,各负其责。
二、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作业,不能随意变更。
三、爱惜物料、严禁浪费。
四、专心工作,积极完成生产任务,上班场所严禁闲谈、嬉笑起哄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时常保持周边环境及工作台的整洁,生产垃圾应放在垃圾桶,严禁随地吐痰。
六、坐姿端正,精力充实,不能没精打采的应付工作。
七、遇到不了解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切不可想当乱来。
八、下班时要按要求断开电源开关,关好门窗。
奖惩制度:
为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首先得使公司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做到唯才是用,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来不断提 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奖励部分
1、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者。
2、为公司挽回重大经济损失者。
3、改善工作,成效显著者。
4、专注、热衷本职工作一丝不苟者。
二、惩罚部分
警告、解雇、开除三类在执行过程中连带经济处罚。
1、警告:主要是争对新犯或犯规但不足于解雇处分者,给予改过机会,并处2元以上50元以下罚
款。
(1)打卡插队扣2元一次,帮他人打卡扣20元一次。
(2)随意进入非职场所,即串岗者,最低处罚标准5元一次。
(3)在上班时行为不检点,嬉戏作弄,喧哗讲脏话等不文明行为,罚2元一次。
(4)不服从拉长工作者罚5元一次。
(5)不做好本职工作,消极怠工者罚5元一次。
2、解雇:适用于经常违规,不知悔改者,但不足于开除处分者(根据情况轻微罚50——200元不
等)
(1)严重违规,但未造成后果者。
(2)惹事生非,不团结同事,做事斤斤计较毫无团队意识者。
(3)有意煽动他人违返纪律,或搬弄事非、辱骂、刁难上级者。
3、开除:适用于严重违规,已造成严重后果,经过讨论研究不愿继续留用人员(不予结算工资,
程度严重的交公安机关处理,有必要的追究刑事责任)
(1)有恐吓上级或同事的事实依据存在,扰乱他人工作者。
(2)未经批准和自动拿公司财物者。
(3)严重失职造成经济损失者。
(4)打架斗殴、拉帮结伙闹事者。
(5)有意损坏公司财物、机器、设备者。
工资福利制度:
公司以多劳多得,实际劳动付出与薪水相对成正比为原则来分配工资,尽可能做到劳有所值。
1、发工资时间定于每月25号,特殊情况或遇节假日另行通知。(现金支付或银行)
2、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时须心得体会持厂证或身份证。
3、代领工资须提供代领人及委托人复印身份证件,并交委托书,委托方签名才能有效。代领人要持身
份证元件才可领取工资。
4、工资计算方案:多劳多得,以产品单价为准,(详见产品单价表)。根据生产如果需要加通宵者,
每晚上补贴10元。第二天休息不算休假。每月全勤奖为30元,生活补贴每天3元,每月和工资一起
发放。绩效奖以每季度为单位。
每季度工效排第一名的奖励200元,第二名的奖励100元,第三名的奖励30元。
关于本厂管理制度的修订事宜:
本制度作为内部管理的规范,本厂内部管理以此制度为准,如有特殊情况超出制度规范范围,有本
厂研究决定如何处理,厂部保留修订权。谢谢合作!
新员工培训方案一一、培训目的
1、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对象
公司所有新进员工
三、培训时间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1个月,包括2-3天的集中脱岗培训及后期的在岗培训。
四、培训方式
1、脱岗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
2、在岗培训:采用日常工作指导及一对一辅导形式。
五、培训教师
行政人事部负责人、店面经理、助理店长、在某方面具备专长和特殊技能的老员工
六、培训教材
公司简介、公司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职位说明书、案例
七、培训内容
1、公司概况(历史、背景、经营理念、愿景、价值观)
2、组织结构图
3、公司福利待遇方面(保险、休假、请假等)
4、薪酬制度(发薪日、发薪方式)
5、绩效管理制度
6、职位说明书和具体工作规范、工作技巧
7、内部员工的熟悉(本部门上级、下级、同事及合作部门的同事等)
8、仪态仪表服务的要求
八、培训考核
1、书面考核。行政人事部统一印制考试受训者。脱岗培训中使用。
2、应用考核。通过观察测试等方法考查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或技巧的应用。由部门直接上级、同事、行政人事部共同鉴定。
九、培训效果评估
行政人事部与新员工所在部门通过与受训者、教师、助理店长直接交流。跟踪了解培训后受训者的工作情况,逐步减少培训内容的偏差,改进培训方式,以使培训更加富有成效,达到预期培训目标。
新员工培训方案二一、金淼内衣服饰有限公司销售新员工培训
小组会议讨论重点:
1、 新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制作;
2、 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目的
1、使员工尽快的了解公司的基本状况;
2、使员工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重心;
3、使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设置培训内容,以此做成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一)公共教育:
1.企业的规章制度
2.企业文化
3.社交礼仪,人际沟通
4.服务方式和技巧训练
5.服务用语训练
(二)质量认证:
1.内衣材质分析
2.缝合质量分析
3.内衣PH值分析
(三)业务知识:
1.内衣行业动态
2.行业内新服饰推广
3.顾客纠纷的处理方式和技巧
4售后服务
(四)对员工提出的特别培训需求进行单独培训
三、拟定培训方案
根据员工填写的培训需求表,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员工填写的点查表,培训内容定为:
公共教育
1、企业的规章制度 课堂授课
2、企业文化 课堂授课
3、服务技巧和训练 课堂授课 在实践中演示
质量认证
1、内衣材质分析 课堂授课 在实践中演示
2、内衣PH值分析 课堂授课 在实践中演示
业务知识
1、内衣行业动态 课堂授课
2、销售方面知识 课堂授课
3、顾客纠纷的处理方式和技巧 课堂授课 在实践中演示
4、售后服务 课堂授课 在实践中演示
根据培训目标的不同层次,培训方案拟定为中期培训方案
四、召开员工动员大会
目的:更好的开展培训活动
五、实施培训活动
(一)、培训的范畴为内部培训,培训地点为公司内;
(二)、人力资源部在组织培训时,首先要向各部门经理发出培训通知,部门经理根据内容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三)、人力资源部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各类培训的申请`确认授课人联系与安排`课堂布置与工具、阅读材料,通知和评估,培训期间各项后勤支持和培训合同签订等工作;
(四)、根据培训内容确定教师配置;
(五)、根据培训要求,将培训确定为为期一周的中期培训。
六、费用预算
根据培训计划预算培训支出 课件费、讲师费、资料费等。
七、总结评估
(一)参与者评估
1培训内容`培训者的传授能力`培训方法`学习环境
2难以得到知识受训者是否已经学会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评估培训目标达成情况
1确定评估标准
2确定评估方法
3确定评估时间
(三)评估培训效果
1培训前后评估
2培训前后对照评估
困局表现: 一、没有管理的“管理”,有 “法”不依 企业面临的第五种困局是营销管理方面的困局。我以前在企业做营销管理以及后来担任一些企业的顾问时,发现在这方面很多企业是存在瓶颈的,比如有的企业有制度,但却缺管理,或者说“有法不依”,这些企业虽然也有管理制度,但是很少有人去遵守,制度变成了一种摆设,至于管理,则是靠企业老板或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命令。管理在这些企业,是典型的“形而上”。 二、有管理但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可执行性 有的企业有管理,但是比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可执行性。比如,制定了岗位职责,但是没有量化、细化,因此真正到了考核的时候,就犯了难,同时,由于制度缺乏缜密性,往往还会留下很多空子,让一些违规人员去钻。例如,有一家中小快消品企业,制定考勤规定:只要迟到,罚款50元,但没有进一步细化,结果造成反正迟到就是罚50元,迟到十分钟、半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都是迟到,既然迟到了,那就多迟到会儿。这就是管理制度粗放的结果。 三、有管理,却太超前
有的企业是有管理的,但却过于超前、过于系统。比如有的中小企业,总热衷于行业大企业的一套做法,千方百计地向大企业靠拢,制定了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的整套的管理制度或操作规范。但结果如何呢?制度虽多,但真正实施者寥寥。这就犹如一个小孩子,你让他穿上大人的衣服,不但不般配,走起路还容易绊倒或栽跟头。 破局有道: 有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是因为在不同的阶段,抓住了一些核心的关键点并且做到位、做好,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围绕影响企业发展的本质,匹配、协调向前发展。所以,如果你是中小企业的规模,那么,营销管理就不要太超前,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开展营销与管理。 如何突破营销管理的困局呢?有如下的几种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一、搭建管理平台 要搭建营销管理平台,首先要有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组织架构设置,这个设置一定是基于市场的,即以市场为导向,并且我们还要遵循一些原则: 1、适应性。如果一个企业刚开始以业务为龙头,但是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比如突破一个亿,就需要定管理、定规范了,这时需要的就不仅仅是销售部门了,还需要构建市场部门,不仅做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策略与方案设定,还要深入研究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并检核、评估投入产出比;还需要销售管理部门,实施对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对客户的管理,对市场的管理,以及产供销的协调管理等工作。总之,营销组织架构要应时而设。 2、扁平化。扁平化的营销组织架构,更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市场的快速反应。 例如,在娃哈哈的营销组织架构中,是董事长宗庆后直接对销售大区负责人,中间没有什么营销副总、营销总监这些职位,或者说董事长直接把这个职务给兼了,这样做是有其好处的,按宗庆后的说法是可以减少“内部消耗”,避免“内斗”,同时,通过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有助于减少信息传递的漏洞效应,可以更好地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尤其是作为中小企业,不要设置太多的管理层级,一般来讲,可以设为营销副总或营销总监(一定时期内也可以由企业总经理兼任)——销售经理或主管——业务员这三级就可以了,当然,每个职级上,可以再进行分级,比如,销售主管级别,我们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级别是一样的,但工资标准及待遇有所区别,以给大家提供向上的发展空间。 3、市场为导向。组织架构一定是以市场为中心而推导出来的,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我们就设置什么样的部门或岗位。比如,在市场竞争同质化的今天,如何树立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区隔?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企业的软实力上下功夫,而软实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做好服务。 如何做好规范化、超值化的服务呢?这就需要构建客户服务部,并给予一定的架构位置和相应权限,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部门,让大家重视服务,并规范服务、创新服务。 再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软实力的另一个表现,即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必须提上日程,这也需要企业搭建一个品牌管理部门,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来设计或策划好品牌提升工作,以让企业能够与市场高度接轨,当然,也有的企业是在市场或企划部门之下,设置品牌管理专员,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可行的,毕竟,品牌与市场是非常贴近的。 4、弹性的岗位设置。中小企业有时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对号入座,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尤其是对小企业来说,这种做法有时还会浪费企业的资源,因此,根据企业的现状,我们可以对岗位进行弹性设置。比如,担任市场部经理的人选,也可以兼职销售管理部门负责人,因为两者具有相关性,这叫一人多岗,当然,企业有时需要支付1.5倍的工资。 再比如,一些快消品企业在招聘营销员时,还加上“有驾照,有一定驾龄”这些条件,目的是让招聘来的员工既能做业务,也能当驾驶员,两位一体,对企业、对个人都有好处。当然,对于小企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某个员工的特殊技能或专长来因人设岗。比如,有一个新招进来的营销人员,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客户开发能力超强,而企业又有大量的空白或夹生市场需要快速开发,这时,我们就可以设置类似市场拓展部等临时部门,通过组建市场特攻队来最大化地发挥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潜力,从而体现企业灵活、民主的一面。 有了组织架构设置,接下来第二点就是部门职责描述。部门的设置要与时俱进,部门的职责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来做不同的修正,同时,还要有一个很细化的描述。 最后是岗位职责描述。有部门职责了,还要划清这个部门是几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并要进行具体的量化、细化管理,只有做到可计量,才方便管理与考核。 二、规范管理制度 1、日常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制度首要的是日常管理制度。 中国有句俗语,叫无规矩不成方圆。日常管理制度像考勤规定、行为规范等等,虽然琐碎,但却非常重要,需要常抓不懈,因为它能够约束大家的行为,让大家把遵守规章制度当成首要的习惯,让公司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公司,它也代表了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水平。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说美国的惠普公司的员工,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穿西装、衬衣、打领带,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能看到一群着装整齐、神采奕奕而有活力的企业员工。无独有偶,我在给四川绵阳的铁骑力士集团讲授两次课程的过程中,也同样发现了这一让人振奋的现象。第一次在昆明讲课,受训的187名大区经理,全部都是统一的深色西装套装、白衬衣、领带,授课之前,是大家一起喊口号、唱企业之歌,然后,全体站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入场。而第二次在西安临潼讲课,这次是区域销售团队,虽然人数少了些,但大家也是西装革履、斗志昂扬,像第一次我见到的一样,他们先展示企业文化和团队士气,然后全体起立把老师迎进来,同时,整场培训大家也都积极配合,竞相举手发言,培训现场掌声不断。 课后,我悟出来,为何这家饲料公司能够成为行业里的一匹黑马,快速发展,先后自建或收购了全国很多饲料厂,而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家公司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用昂扬向上的文化理念和团队规范,凝聚大家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它把大家的内在潜力给充分地挖掘出来,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战果。 2、重组业务流程和健全管理规范 一个企业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往往需要流程再造,同时要健全管理规范。这里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是保证效率优先。流程再造,其实是打破原来的阻碍效率提高的一些旧的东西,比如以前割裂的部门关系、缺乏市场意识的一些“官僚”作风、缺乏协作的“部门主义”等,企业必须通过重组和优化流程,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例如,有一家啤酒企业,参照政府部门一站式的“行政办公大厅”模式,将物流、开票、财务整合到一起,通过集中办公的方式,提高业务效率,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第二是要遵循程序化、规范化的原则。凡事讲究流程,没有程序化、规范化的流程是错乱的,也是难以执行的。例如,企业接受客户投诉,就要按照投诉的程序,明确负责的部门及具体责任人,处理投诉应该遵循哪些规范,企业给予了哪些授权,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目的,这些,都需要程序化、规范化。试想,如果违背这条原则,一有投诉,都直接去找老板,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糟糕局面? 2011年入主世界500强的深圳华为公司,在企业遇到规范化的发展瓶颈之后,曾经花费3个多亿,引入IBM的一套管理流程和系统,本着“先僵化,再优化,再固化”的原则,通过学习、借鉴、提高,最后促使企业成功转型和升级。 3、重视服务管理制度 在做规范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服务管理制度。因为在当前营销同质化、模式同质化的今天,要想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最大化的附加价值,就一定要增强服务的能力。其实,服务也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 案例:南航的服务竞争力 我在全国各地讲课,经常乘坐南航的飞机,为什么呢?有如下几点: 一、该航空公司有一个“十分计划”,即只要乘坐南航的飞机,就有十分钱捐给慈善公益事业,这表明这家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也许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他们的服务是目前我所体验过的最好的。有几次,我从上海浦东机场回郑州,在去机场途中,客服人员就给我电话,问我到哪里了,然后,提前给我办好登机牌。还有一次,航班晚点,他们还帮我办理了早于他们的另一家航空公司的登机牌,以不让顾客久等。 三、在飞机上,几乎每次都能听到“崔先生您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可随时叫我们”等等这样暖人心扉的问候。 四、他们的服务标准,包括服务态度、站立言行等等,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让人赏心悦目。比如,微笑要露6—8颗牙齿,不能与顾客争吵等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乘坐飞机虽然费用要比其他交通工具昂贵些,但很多人仍然乐意搭乘飞机,那是因为通过航空公司良好的服务,让顾客感觉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用规章制度把服务标准、流程等等固化下来,以能够复制推广。 三、严格考核制度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有了规范、制度和岗位职责,接下来就要进行严格考核,在考核时,一定要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实,我们在搭建营销管理平台的时候也要同样遵循这样的原则,无论你是营销总监、销售经理,还是主管、业务员,在制度面前,都应该让他们平等。 案例:柳传志为制度树立榜样 联想柳传志,就是一个“按规则出牌的人”。联想创业初期,也许是国企背景出身,规范化的管理做的很难。在规定了开会时谁迟到谁罚站10分钟之后,他原来的老上级竟然开会迟到了,他恳请老领导按规章罚站10分钟,他说他晚上拎着二锅头去老领导家里罚站20分钟,就这样,佝偻着身子、头发花白的老领导罚站了10分钟。 柳传志本人,也曾经罚站过。有一次,他一看开会时间快到了,就拿着本进了电梯,结果电梯在运营当中,突然坏了,他又是敲门,又是呼喊,等电梯修好,他迟到了,怎么办?他乖乖地走到会场前面,接受罚站。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之下,大家知道,无论是谁违背了制度,都要接受处罚,包括最高领导,那么,谁还会故意或轻易地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呢? 2、让工作制度化,制度工作化
去过海尔的人都说,在海尔厂区,大家都靠右走,三人还要成列,这就是把员工的日常行为习惯与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高度地结合。 其实,让工作制度化,制度工作化,也是把工作和制度有机结合的表现。每天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事项都要形成一种互相衔接的制度,使得员工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例如,有一家企业制定导购人员工作流程:先报到——换工装——开早会——导购实施——下班前盘点——下班或交接班,如果不按照流程制度走,导购员或迟到或一上班就慌慌张张进入工作状态,忙乎了一阵后,才发现还没有换工装,赶紧去换衣服,这时顾客上门了却找不到导购员,于是,转身走了……只有遵循一定的流程与制度,让工作与规范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企业和员工才能有条不紊,倍增效率和效益。 3、激励考核原则 简单化:大道至简。激励考核越简单越容易让大家计算,激励效果就越好。有的中小企业,总是将激励考核制度弄得很复杂,大家每个月领工资时一头雾水,无论领的多与少,都对企业抱着一种猜疑的态度,在这种氛围下,大家会拿出百分百的努力与付出来投入工作吗? 抓重点:企业考核员工的项目可以说太多了,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分清重点,哪些是次要考核,哪些必须列为重点,只有有主有次,考核才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比如,如果企业处于开发市场阶段,就可以重点考核客户的开发,通过有奖有罚,引导大家将工作的重点放到客户的开发上来。如果企业处于市场的成长、成熟阶段,就可以考核涉及营销过程的一些项目,比如拜访客户质量、终端陈列与生动化、客户满意度、产品结构等,引导大家从粗放操作到精细化、精益化上来。 实效性:激励考核,不在于制度有多少,也不在于条款有多细,归根结底,是要注重实效性。任何制度都有它的局限性,作为管理者,当以实效作为准则,来灵活制定企业的激励考核制度。比如,我一直倡导,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有时也可以采取“一企两制”,即成熟的市场,采取绩效考核制,注重过程管理与考核,而在一些新开发市场或空白市场,可以采取高提成制,当然,最后,还是要走到绩效考核制的,但这种两种制度并行的模式,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鼓励大家挑战自己,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市场快速“补齐”。 重兑现:很多中小企业,往往重承诺,轻兑现,结果让企业落了一个“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名誉,这对企业用人、留人是非常不利的,也容易损毁企业在行业里的信誉,让高层次人才不屑加盟。在这方面,阿里巴巴的马云就做的很好。据说有一年,他跟一个销售经理约定,如果销售与利润目标双双达标,他请这位经理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吃饭,但如果目标没达成,这位下属就要跳进西湖游一圈。结果呢,这位销售经理只完成了一项指标,另一项没达成,马云找到这位经理,告诉他,可以兑现他当时的承诺,请这位经理想去的任何地方,哪怕是出国吃饭;但因为有一项目标没打成,下属也必须兑现承诺,到西湖游一圈,最后,大冷天,在西湖,这位经理带着一个下属,一起跳进湖里,引起岸上很多人的围观。马云此举,就是想向下属传递一个信号,他是一个守信的人,他的重兑现让他在员工中树立了很好的威望。
有的企业反映,他们的审计部和财务部在一起办公,审计部的工资会计每月只忙几天,财务部的报表会计却每月天天忙,但工资收入水平却相差无几。要区分这两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业绩,首先要从岗位价值度上加以区分,然后再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岗位价值度区分出绩效工资预算值,最后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计算出他们各自应得的绩效工资。
十一、如何对同一部门的员工进行成本等指标的考核?
这需要把握团队考核的意义,有些指标是对整个部门进行考核的,分不到个人头上,如果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没有完成,可以扣减部门的考核分数,自然会影响到部门内每个人的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具体针对这个问题,就看同一部门的员工是否可以分别承担节约成本的任务,如果可以,就按个人的任务指标进行考核,如果不能分清职责和责任,而强硬地将节约成本指标分解到个人头上并进行考核,其结果就只有弄虚作假,搭便车。
十二、对维修人员的工作数量如何制定量化考核指标?
维修人员的工作有时是很难量化的,通常是大家一起干,因而难以分出个人的工作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可以按照岗位职责进行考核,比如,几个人共同修理5台机器,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只修理好了4台机器,考核时可以根据每个人各自的岗位职责确定;二是可以按照工作标准进行考核,比如,修理一个螺帽的标准工作时间是5分钟,其中一个人用了8分钟,则他的考核分数肯定不会在最高分数等级;三是可以直接按照集体考核结果作为每个人的考核结果,或按照几个人共同修理好4台机器的结果进行整体考核,各算分数。
十三、新老司机工资能够完全按照岗位价值度确定为一样的标准吗?
开小车的司机岗位一般被看作是熟练工种,所以有的企业就把新老司机的工资确定为同一岗位级别标准。但是,新老司机的技术经验和工龄是有区别的,而且在实际中很难把他们的工资确定为同一岗位级别标准,如果确定为一样的岗位工资标准,老司机心里就会不平衡。解决方案是:新老司机的岗位级别可以有些差别,岗位工资标准要有区别,但绩效工资的确定办法应该是一样的。司机的绩效工资一般是按公里数计算的,这可以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有的企业的司机的工资单元包括:岗位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奖金(按公里数确定发放),其中,奖金和绩效工资是重复发放的,应当取消其中一个单元。
顺便说明的是,有的企业的生产涉及多个行业,司机岗位也就相应很多,比如,小车司机、汽车司机、大客司机、货车司机、大货司机、特种车辆司机、工艺车司机、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推土机司机、挖沟机司机、铲运机司机、搅拌车司机、塔吊司机、拖车司机、凿岩台车司机、卡车司机、下井车司机、客货司机、运料车司机、吉普车司机、叉车司机、电机车司机、运矿车司机、电铲司机、穿孔机司机、水车司机、挖掘机司机、小铲司机、大板车司机、排土犁司机、轨道车司机。这些司机岗位的劳动负荷强度、危险程度、劳动环境都有很大区别,因此他们之间的价值度和工资标准应当有较大差别。
十四、对有些员工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业绩或工作行为指标有的为年度考核周期,有的为月度考核周期,对年度指标如何进行考核?
对年度考核指标可以有三个处理方法:一是将年度考核指标的目标值分解到12个月,即放到每个月中去考核;二是将年度考核指标的目标值分解到12个月,然后视同完成,到年底再统一进行考核;三是年底考核。
十五、部门把握考核尺度不一样,给员工打分有的紧,有的松,如何解决?
某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做得很好,制度也制订得不错,就是各个部门自己考核自己,各部门交上来考核打分表,全都是优,根本起不到奖惩的作用。更严重的问题是,还有的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实际考核中存在不同部门给员工打分松紧不一样的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要采取强制分布法进行考核,分出部门和员工的好中差来。对于不同部门给员工打分松紧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完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因为部门考核是其他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考核,员工的考核要和部门考核结合起来,看部门考核的情况怎么样。考核好,负责相应工作的员工考核也不会差;考核不好,负责相应工作的员工考核也不会好,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考核松紧不一的问题。考核一定要先明确目的,为什么要考核?怎样进行考核?如果纯粹是为了走过场,就不如不考核。在这个问题上,领导班子要发挥作用,坚持绩效考核原则,树立绩效文化。如果实行真正的考核,一要有考核的原始记录;二要有考核的监督检查机构;三要有“考核职责履行度”指标,对负责考核的员工和部门进行该指标的考核。
十六、有的企业反映,人力资源部是权力部门,别的部门不敢给他们打低分,他们的考核指标很容易完成,怎么办?
首先,关于人力资源部在企业能够被别的部门“惧怕”,这很好,因为我们接触的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很难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人力资源部管起人和事来就缺少权威性,对工作开展十分不利。其次,在一个企业内,考核指标在各个部门的难易程度要大致相当,不能有的部门的考核指标很难完成,有的部门的考核指标却轻而易举完成。再次,对人力资源部的考核,不是一个部门打分决定其考核结果的,哪个部门与人力资源部有业务往来关系,哪个部门就与人力资源部有这个方面的考核关系,这个部门也就只在这个方面给人力资源部打分,或者互相打分,并不是这个部门要对人力资源部进行全面考核,人力资源部考核指标的完成是多个部门和高层领导共同考核决定的。最后,其他部门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力资源部的权力,要实事求是地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打分。
十七、一些企业领导班子因抓生产而放松考核时,人力资源部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这个问题是部分企业反映的问题。人力资源部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现代绩效管理,另一方面可先暂时采用第6讲的九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运用先进的绩效管理制度是要有各级领导积极支持、指导和介入的,绩效管理是领导班子要负起责任的事,是各个中层管理者的事,是全体员工的事,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自己的事。如果没有班子指导和员工参与,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得无论怎样先进,其实施的结局都将是失败的。
吴士宏挥别TCL,李汉生离职北大方正。杨斌被捕,李经纬入狱……扼腕之余,心头疑问:职业经理人到底怎么了?
人才资源尤其是职业经理人资源,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惨烈的国际竞争已经在家门口上演,然而,家族式管理以及“子承父业”的现象,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极为普遍。鲁冠球之子鲁伟鼎成为万向集团的总裁;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之子梁昭贤任CEO……世袭家族经营这种现象,究竟是潮流还是逆流?
案例二:
中山市一家纸类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不到三年时间。换了五位总经理。谈到离职原因。企业王老板是这样对笔者说的:第一位是MBA,干了半年,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第二位是“海龟”,在职四个月,接受客户贿赂,也辞了;第三位财务管理经验很丰富,在职十个月,人很能干,也正派,但就是不出销售业绩;第四位在职三个月,说老板不给权。自己辞职了;第五位是王老板的一个好朋友,部队转业干部,不懂经营不懂行业,现在职,业绩很一般,也不满意,准备换,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到这里,王老板很无奈,也很烦恼……
建议:理念正确 用人得当
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之前,老板要弄明白一个事儿:为什么要引进职业经理人?笔者问王老板这个问题的时候,遗憾的是王老板几乎好像没有认真思考过。目的都不清楚。事情又如何可以做好?!
眼下,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引进职业经理人有三种目的:
1.装门面。正如一家民营化妆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职业经理人下的定义:“所谓职业经理人。其实就是‘坐台’的。不然一个农民搞化妆品,谁敢买产品?有我在这儿给他打理门面,做得让别人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仅此而已。”
2.当陪衬。作辅助决策和管理人员,其实就是幕僚或高参。借助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视野、思维、经验和技能对企业加以规范。也就是说职业经理人的建议或意见仅仅是参考。
3.授权采用。真正重用职业经理人,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授权。给职业经理人一个充分施展的舞台,真刀真枪地干,不仅带来良好的业绩。还要给企业带来变革,更要让企业得以良性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第三种目的才是企业真正应该采纳的。如果老板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做深入的思考,那说明老板还远未做好真正重用职业经理人的各种准备,那还是把请职业经理人的念头先放一放为好。
有了美好的愿望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目的,还需要过程的把关。笔者问王老板企业在引进五位总经理时通过的什么途径。如何来判断这个总经理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老板的回答同样让笔者感到很遗憾,老板说,“通过什么途径?朋友介绍和报纸招聘啊,怎么判断?当然是通过聊天啦……”总经理的招聘渠道和考核方式与招聘清洁工几乎没有两样,这样怎么可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正确招聘考核职业经理人的理念是:
1.结合引进职业经理人目的去审视引进职业经理人的个性、习惯,如果能够选择工作上弥补及个性上的配合,就会容易相处。成功几率就大一些。
2.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确定,应该坚持“结合现状,考虑未来,适度前瞻”的原则,也就是采取适度的“大马拉小车”的策略来确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经验和职业背景。
3.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时期,结合企业未来战略来选人。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企业和老板的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总认为引进的职业经理人越高档带来的收益就越快越大。容易造成随意引进,又随意放弃,导致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不稳定。人事地震不断,企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4.对职业经理人引进的渠道,职业经理人引进中的考核要严格而实用。不要盲目地的崇拜学历,看职业经理人以前成功的经历,听职业经理人说自己多能干。最好多次深入接触,多侧面深刻了解职业经理人成长的背景以及成功的条件,必要的时候请人力资源专家甚至猎头公司进行专业协助。要反思自己的企业是否可以提供类似的环境给未来的职业经理人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
是否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引回来了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优秀的业绩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成功需要各种条件作为支撑。笔者曾经问王老板为请回来的总经理创造过哪些条件,提供过哪些支持,老板很茫然地看着笔者说:“我花那么多钱请他回来,难道我成了他的助理了?”这个回答令到笔者无言以对,但的的确确是老板的心里话和实际行为。我们应该怎么给千辛万苦请回来的职业经理人搭建好舞台,做好配角,以便于其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在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曾出现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的生存周期不超过18个月的怪现象。职业经理人难以生存和发挥才智已成为普遍现象,也成为引进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和老板们不愿承认的现实。不论原因多么复杂。为外来人才创造生存和发挥才智的氛围和环境至关重要。笔者以为。老板应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
1.老板要先管住自己。把握住自己不带头搞角色错位,不要一边引进职业经理人,一边搞企业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再造,另一边老板又一竿子插到底,越级去指挥。既然选择了认准的路,老板就要不遗余力地率先垂范。要先把自己变为职业化的老板。带动创业元老、嫡系和全员向职业化方向转变。推进企业的职业化管理进程,企业建立起的氛围、环境才至于遭到破坏。否则,职业经理人留不住。企业也永远做不大。
2.深刻认识权力的本性。权力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职业经理人好业绩的创造需要资源(以权力为体现)作基础。尤其是财权和人事权。因为企业除了财权和人权,其他的都是辅助权力。
3.当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与老板、创业元老的“股东情结”、老观念、老思维发生分歧的时候,当职业经理人在完善和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流程过程中触犯了元老、嫡系。甚至是老板的亲戚的时候。老板应该以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来进行衡量和处理,坚决支持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利益的做法,在企业树立尊重知识和尊重企业利益的正气!
4.企业和老板要给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预留熟悉、磨合、忍耐和包容的时间和过程。不管职业经理人多么专业,背景多么资深。进入一个新环境,从熟悉到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时间来获得团队的支持。
5.企业和老板要在尊重职业经理人的前提下,不对其寄予不切实际的希望,更不要把他们视作企业的“救星”,否则,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依靠个人力量“长坂坡救主”的神话不会在这个知识经济的竞争时生了。
建议:健全制度 提供发挥空间
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必须要引进和使用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
企业要想真正地做到能够顺利地引进到真正对企业持续发展有帮助的职业经理人,并且让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真正有发挥的空间,并为企业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那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地执行这种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
应该建立健全哪些制度呢?如何来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呢?我们还是以企业引进和使用职业经理人的过程来做说明吧。
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之前,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经理人引进审查制度。包括规定以什么方式来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引进那个级别和方面的职业经理人,引进职业经理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
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之中,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经理人引进招聘制度,包括招聘信息拟定方式,招聘面试的内容和方式选择,职业经理人素质模型设计等。
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之后。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经理人引进任用制度。包括职业经理人的权限职责规定,职业经理人业绩考核的方式、周期与内容。职业经理人约束与激励方式及内容等。
其实,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也仅仅是企业在引进和使用职业经理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已。企业想真正能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并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真正在企业发挥作用。最为关键的还是老板的思想观念问题,然后才是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的执行问题,而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能否有效地得以执行,并不断地加以完善也取决于老板对于职业经理人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当然,还有一点对于职业经理人能否_真正在企业发挥作用也非常的关键。那就是职业经理人本身的观念、品质、能力、性格以及行为方式的问题。
一、员工为何弃你而去?
员工不正常的流动,诸如招人、跳槽之类的现象,在企业里比较普遍,在民营企业更是司空见惯。人员不正常流动所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根据调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工作强度大,负担过重。许多企业的工作时间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工作时段,总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小时,其中还包括部门经理在内的中层干部。调查表明,多数民营企业存在超时或超强度劳动问题,计件制工人按工作量付酬,而一些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员工加班,则常常是象征性地发一些加班工资,或不发加班工资。有些企业关键技术的管理人员,常常小时开着手机,随叫随到。无论是否发加班工资,但毫无疑问,员工的劳动强度远比一般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即便在经济上有一定补偿,但长此以往,员工身体难以承受,必然选择离开。
处罚严重,工作压力大。从年代至今,民营企业一路走来,也积累了不少的管理心得。但是,这种靠企业主自己摸索出的“土方土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大多明显缺乏科学性。例如,处罚制度是这些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处罚涉及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厂纪、损失、行为规范等方面,处罚比奖励多得多。共知名服装厂《员工规章制度》规定技术员工必须做满个月,否则就不予结账。另外,迟到、旷工、打架等罚款元。类似的规定写满了整整一张纸,下面还签有员工和车间组长的名字。
员工感觉没有前途。员工应聘到民营企业工作,最初的动机是获得较高的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会考虑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这一点在职业经理人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民营企业中,员工一般是被聘在某个固定岗位上工作,也少有机会从低到高逐级上升。如果员工发现有更能施展其才华的企业,他会选择跳槽。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由于老板一言堂,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认可。“企业不正规”,员工哪里还有安全感?
二、“一手遮天”将走入“死胡同”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老权威管理模式比较盛行。这种个人式、经验式、家庭式的管理,在企业创业初期还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这种家族式管理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惯性效应。一头小象,从小就被一根很细的麻绳拴到一棵树上,一直到它长成了大象,它仍然还是那么被拴着。一个小孩看到后,问他的爸爸,为什么大象不挣脱绳子逃走呢?他爸爸告诉他,因为这头象小时候就被这根绳子拴着,它挣了好多次,都没有挣开,所以,它以为自己永远都不能挣开这个束缚。一直到它长成大象,它仍然还是被这么一根细细的绳子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