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0:17: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广播电视行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强化措施
广播电视是以音频、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国家与党的主流舆论宣传媒体,是一个涵盖了很多专业技术的行业。做好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生产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产出巨大的社会和政治效益。无论是对于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还是确保广播电视优质、安全地播出,抑或是对搞好国家、党的新闻宣传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那如何强化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强化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积极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规章与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档案的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首先,注重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需要亲自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分管部门则负责具体事宜,对广播电视行业中各个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明确,搭建起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体系,并定期组织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其次,要形成良好的“依法治档”观念,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需要积极地根据国家的相关档案法律法规、国家档案局以及广电总局所出台的各种规定,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意识,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当前行政管理手段较弱,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让各级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管好、用好档案是整个行业之中每一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要为广播电视行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争取到相匹配的地位与权益,让领导与各个部门都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二、增强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坚持为人民群众、各个部门以及领导的决策服务。和其他传统的服务行业相比,广播电视行业尤其特殊,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的,这项服务宗旨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必须严格执行。比如在有线电视用户的档案管理上应用科学、快捷、方便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每一个用户入网、收费、维修、迁移、报停的情况快速、详细、完整地记入档案之中。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企业领导与全体干部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追溯到底,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较差、知识面较窄,广播电视企业应定期组织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并进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技能,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档案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此外,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自觉地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不断熟悉掌握各种档案管理的标准与管理办法,对本企业的档案一清二楚,确保能够为用户、部门、领导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从而保证档案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提升。
四、主动服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根据行业内部情况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来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工作。对于广播电视企业各个部门中形成的不同类别档案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并移交给档案室,确保档案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保障。改变档案管理人员你要我查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状态,主动服务,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档案的开发利用上来。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将日常查询利用工作做好,还必须要积极地开展档案信息编研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目标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地发挥出档案的优势,从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之中选取出拥有价值的各种档案信息开展编研,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及时、有效地将档案信息传递给领导或有关部门,将被动、封闭的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向主动服务转变,确保广播电视行业能够取得新的业绩。
五、强化管理,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用户、部门、领导以及社会各级服务,应不断创新档案的信息管理,扩大广播电视档案的影响力,尽快建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数据库。首先,将综合档案室的所有资料条分缕析地录入计算机,将文件级、案卷级以及本单位的业务档案资料等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其次,为了工作效率、检索速度的提高,为本单位领导、部门能够快速查找资料的利用需求,在加强保密措施的基础上,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体现出来。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开发档案资源,将档案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洁璇.刍议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4(19):165-166.
一、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现状概述
1.机构设定合理性不足,审计意识淡薄。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要想全面提升内审工作整体成效,要独立于财会机构与相关部门,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重视度不足,尚未设定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拟定完善的审计章程以及规章制度。在内部审计活动开展中,注重召集相关人员临时建立相关审计小组开展审计操作,导致审计活动客观性与独立性难以提升。其次,有部分单位设定了机构,但是将审计以及财务部门组建到一起,建立财务部门。有部分单位撤除内部审计机构,将会导致日常审计活动受到内部机构与人员干涉。有部分单位设定了内部机构,但是未能有效赋予其基本权利,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多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部分单位发展中对内部审计活动开展缺乏正确认识,有部分单位发展中更注重强化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竞争力,错误判定内部审计仅仅只会导致发展成本增加,对此项活动开展缺乏有效重视。例如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广告业务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财务支出审计仅仅存在于形式层面。2.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亟需提升,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落后。目前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发展中设定的内部审计法规以及多项制度建立不够完善,部分制度规定相对空白。比如在广播电视范围中的基建项目,正常情况下是基于招投标方式开展,但是当前我国针对招投标审计未能拟定完善的工作规定,将会导致企业内部部分内审人员工作开展处于被动局面。由于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对象以及多项审计内容复杂性突出,对审计人员各项工作开展具有较高要求。现阶段,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主体开始趋向于不断变化状态,从过去简单的事业经费审计逐步转变为企业集团以及股份公司等。内部组成结构层次增多以及多项业务复杂性提升导致审计活动难度增大,比如制景费用审计问题、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相关问题,均会对审计独立性、权威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3.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审计开展较为落后。当前有诸多广电媒体发展中设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尚未拟定可行度较高的内部审计机制。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不能全面适应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特征,难以有效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审计活动主观性与随意性突出。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委派尚未制定专业化考量以及选拔机制,行政委派现象较为突出。内部审计活动开展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存有不同程度缺失,审计目标与发展要求难以有效统一,各项审计程序分类不规范。内部审计报告与相关审计意见强制性与机制保障不足,缺乏较为完善的审计跟踪常态机制,多项审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整改,对审计活动成效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缺少绩效审计,行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活动相对滞后,单位经营管理审计风险突出。
二、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在年2004了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相关规定,在规定中提出内部审计是广播电视电影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独立监督、评价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合法性、权益性等,能全面实现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目标。在各项规定中提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内部审计主要发展目标就是强化实现广电单位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加上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受到诸多新兴媒体冲击,广告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增收难度较大,行业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在此类现状中,在内部审计中要注重强化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对实现广播电视行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活动,是全面强化内部审计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经济发展效益的重要方法,能对经营业绩有效评价,促进行业廉洁自律发展。
三、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对策分析
1.提升员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强化审计基础。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属于事业单位发展性质,实现单位非内部审计人员观念有效转变至关重要。诸多被审单位部分人员对审计工作认识与理解不足,在认识层面上较为模糊,存有较大偏差。所以,当前要注重全面强化广播电视行业内部非审计人员思想观念。在媒体融合新业态发展中新流程、新技术、新标准全面创新发展,开始摒弃传统观念,要注重创新传统发展业态以及经营管理理念,能在单位内控中认识到内部审计重要作用,要注重全面强化审计意识。当前要注重全面把控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有效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能有效夯实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基础,能强化员工内部控制意识,建立较高审计权威。此外,还能基于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媒体融合发展形势要求,集中摆脱原有的发展路径。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中实现有效突破,能建立深度融合发展的内部审计体系。2.规范化设定内审机构,突出内审活动独立性。在审计活动开展中独立性是重要灵魂,当前要注重在财务会计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中,能积极履行各部门审计监督职能。相关审计人员要注重基于独立、公正、客观、廉洁的职业道德,能保障各类新媒体节目升级改造。对广播电视行业融媒体工程建设、融媒体产品创新、推动可视化项目建设等进行全面审计与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问责机制,对内部审计活动展开持续跟踪,强化审计报告落实成效。对内部审计人员全面实施完善的轮岗制度,保障审计活动独立性、客观性全面提升。3.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审工作综合成效。当前要注重建立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全面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媒体融合发展。当前要注重做好顶层设计,全面优化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内部审计相关权责有效划分。依照媒体融合发展业态规律,建立完善财务基础管理审计制度,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审计制度。当前要注重进一步完善财务合同相关审计制度,完善全媒体资产质量审计制度。针对各项重点媒体工程项目建立完善的专项审计制度,完善各项经营决策、拟定执行程序的审计制度,建立完善审计证据工作制度,对审计证据质量、数量集中定义,判定不同审计证据证明作用。要注重灵活应用审计证据收集、鉴定与应用方法,健全审计底稿编制工作制度,确定不同审计工作底稿有效分类,规范不同审计活动编制要素。注重做好新闻宣传、广告创新、节目制播、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等多项活动进行数字化绩效审计评价。注重做好移动直播、版权转让、节目购销、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过程中合理应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注重做好财务授权批准控制,对单位内部经济秩序有效控制。全面强化多项会计信息有效审计与监督,提高内部审计活动质量,对各项财务风险以及情况集中控制。4.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增强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要注重建立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积极整合国内外相对先进的内部审计经验。基于媒体融合发展基本特征,促使内部审计应用技术与相关方法集中创新。今后内部审计中要注重强化多项网络技术以及各类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全面强化行业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还要注重建立完善内审人员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机制,基于组织开展多项培训学习活动,能深入挖掘审计软件中多项模块应用功能,强化信息化审计技术应用价值。积极创新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优化审计人员组成结构,强化不同层次人员引入。基于岗位管理、人员选聘、绩效激励等制度建设,补充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积极培育审计、财会、税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积极拓宽内部审计发展视野,突出内部审计作用。
四、总结
关键词:广播电视行业 内部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本单位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属于监督部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控制活动要素中独立检查的措施,相比传统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对本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估,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还可以定期与单位的管理层和负责人进行沟通,完善本单位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一、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由于我国现代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受各种传统因素的影响,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广播电视行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很不容易,特别是随着广播电视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迫在眉睫,否则将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引导。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一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内部审计章程与相应的规章制度,在需要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召集单位内部相关部门人员临时组成审计小组开展审计工作,使得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二是有些单位设置了独立的机构,却把审计与财务或监察等部门并到一起或直接隶属于财务部门,个别单位甚至撤并内部审计机构,使得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单位其他机构和人员的干涉;三是有些单位设置了独立的机构,但是却不赋予其应有的权力,内部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不能正常展开。这些都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限制。
(二)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比较单一
审计队伍基本是财会人员,专职人员少,人员的知识面较为单一,大多数人员只是兼职进行内部审计,绝大多数单位的内审机构只有会计师,缺乏具有掌握经济学、税收、风险管理、计算机和舞弊等方面的人员,缺乏应有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技巧,很难独立全面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使得审计部门的业务只能集中在财务方面,而对于其广告经营、新闻宣传、广播电视专业技术等方面知之甚少,例如,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如果内审人员缺乏广播电视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如何去评价广播电视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因此这将直接导致其提出的建议或为决策者提供的决策依据往往缺乏综合性和建设性,只是停留在纯粹的财务方面,内部审计的所覆盖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审计方法简单
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审计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没能体现,在审计时对风险控制因素考虑的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另外,内部审计中抽样审计虽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运用这一技术时,基本上全凭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结果,导致抽样结果不能代表总体,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
(四)缺乏后续审计监督
单位对部门的内部审计结束之后,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后续跟踪审计,对于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没有得到有效的后续监督,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通过综合途径提升本单位内部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由于广播电视行业基本上是事业单位性质,单位非内部审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被审单位部分人员对内都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够,在认识上比较模糊,存在偏差,把内部审计仅仅看作是来查问题、挑毛病,因而在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和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方面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单位领导层的态度,领导是否重视内部审计这项工作,能否接受和采纳内部审计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对广播电视行业单位内部非审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管理制度
要坚持“制度先行,内控优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规范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保证。为此,内部审计应结合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出台内部审计章程,明确内部审计在单位中的地位和职责,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内部审计健康、有序发展。
(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独立性可以理解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通常,在内部审计活动中,组织的独立性更加被重视。组织上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享有经费、人事、内部管理、业务开展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不受来自管理层和其他方面的干扰和阻挠,独立的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设置独立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审计机构,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的工作水平。根据《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物框架》,结合广播电视行业现行的机构设置,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单位党委会,也就是单位的最高权利机构批准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取得单位党委会的支持,并向党委会负责报告业务工作,这种模式更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设置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物框架》的主要相关标准,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这些知识技能除了包括一些会计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包括管理原则、商法、计量方法、交流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对于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单位内部人员的设置,除了懂得基本的会计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其他一些知识,包括识别舞弊信号的知识等,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面,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就需要对本单位的宣传、经营、技术情况等都有很透彻了解的人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内部审计人员时,要从各个部门选择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员。在具备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保持其客观性,这是内部审计师在工作时必须要保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要求就是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质量妥协,不得将内部审计置于他们感觉无法做出客观的专业判断的处境中,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物的判断之上。因此我们要把那些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的、为人正直的员工调整到内部审计的岗位。
关键词: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发展方向
广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网台分离、制作和播出分离、娱乐节目与时政节目分离以及在上述交叉层面上按公益性和非公益性进行剥离。由于整个广电行业逐步由计划转为市场、由垄断转为开放、由粗放型经营转为集约化管理,广电行业财务管理也将随着整个行业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点,广电财务管理只有适应这一深刻的变革才不至于被“边缘化”。
一、广电财务由事业会计核算转变为企业会计核算
广电行业会计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形态极强的事业会计核算模式,这一模式在目前的核算上产生了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
1.广电行业转为企业核算后财务管理能实现“利润中心”管理模式。以前由于会计核算制度的限制,广电行业财务管理一般是采用以事业收入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即使有利润指标,但由于计算口径与企业不一致,使得该指标一直不能与其它行业通行口径接轨。转为企业会计核算后,将改变广电行业长期以事业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历史,同时也使广电行业的会计报表与其它行业报表指标全面接轨。
2.广电是固定资产有形和无形耗损极高的行业,但由于使用的是事业会计制度,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无法真正实现,更不用说采用符合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特点的加速折旧了,因此广电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一旦由事业核算转变为企业核算,这一长期无法逾越的障碍将会改变。
二、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对观念进行转变
广电行业成员,尤其是各级领导成员,首先应提高认识,观念得到转变,才能使财务工作质量逐渐提高,财务管理行为不断规范,全员参与财务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全体员工管理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二,广电行业中,在提高经济效益时为了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其地位应不断提高,使之成为领导的好参谋和得力助手;第三,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应加大。整体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和拥有高水平的财务人才,是体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和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关键。
三、财务管理工作应“以利润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
“以利润为核心”将是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围绕的具体目标,广电行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工作绩效的提高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对成本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自制节目成本,节目采购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方面入手,建立成本核算体系科学地计量事业活动的成本和产出,找到有效降低运作成本的途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广电行业要发展和壮大,前提是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以利润为核心”,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是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脱离的根本目标
四、实施财务分类管理.推行全面预算
在某种程度上,广电行业的成本管理是一种不完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对象既应是经营活动的成本,又包括与日常运行过程有关的所有成本。在具体的实践中,财务管理可实行分类管理的模式,推行全面预算,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责和工作情况,对责任区域进行划分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各责任区域实行内部核算。
在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同时,应借助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控制的方法,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开支。各单位必须健全成本责任制,根据财务预算有效控制、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充分强调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年终考核要建立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预算要精准到位,为全年财务管理政策的实行打下基础。年终要对预算的执行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五、会计电算化运用能力进一步加强,由单机核算逐步过渡到局域网甚至网络财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我国广电系统大多数单位的财务电算化大约从1996年开始,目前大部分单位已全面过渡到小型局域网阶段。今后要适应广电行业市场化的需要,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将由目前的封闭转为开放,由局域转为广域,即由目前内部使用的封闭小型局域网逐步与银行、税务、集团下属各独立核算公司以及集团其它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无缝隙联接。财务软件甚至可以升级到基于INTERNET下的E财务软件,即所谓的网络财务系统,从而将广电系统整个收费系统与银行进行完全整合,建立一个动态、点对点的财务信息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将使财务不再是简单的核算,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加强。
六、内部单位的财务管理由过去的垂直型管理逐步转为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管理形式,财务管理的理念上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广电行业原事业单位管理形态实际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延伸,主管单位对内部各单位的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完成。各单位由于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只有通过主管部门将各单位收入进行上缴和下拨,从而在系统中取得平衡。今后广电集团和各单位以及各单位间的关系主要是通地实权形式予以明确,单位间利益的平衡也将通过控股与非控股的角力取得平衡。同时,以前广电系统不存在其它非广电资本,今后广电行业实行产业化后非广电资本的进入是迟早的事,未来广电系统内部各单位间的资本关系较之以前也将变得不再“单纯”。因此,广电产业化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管理模式将取代目前的行政管理方式。
七、广播电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广播电视是公益性事业,同时又是经营性产业。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就必须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以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由政府主导,经营性广播电视产业由市场主导的新格局和分类管理,且分别运行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实行广播电视资源的优化重组。为了更好地促进广电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财务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广电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是:
1.为追求最大化收益,在广电行业中全面开展成本核算
广电行业在执行企业单位会计制度后,必须有一套国家权威的广播电视成本核算办法。有了统一的核算办法和标准,就可以对涉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销售、传输以及资本运营等环节的各个部门和过程按照成本经营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财务管理由事业单位转变到企业单位,执行企业单位会计制度
在再生产过程中,企业客观存在的资金运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就是企业财务,企业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和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强调的重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3.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和风险投资管理的加强
具有一定的资金后,企业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将资金投入使用,用钱生钱。内部使用资金和对外投放资金,是企业风险投资所包含的两方面。投资是有风险的,具有不确定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风险也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事实上,风险有其不利的一方面,它本身有可能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另一方面是有利,它可能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投资都是有风险,要投资,就要加强风险投资的分析和管理。
4.多元化筹资
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企业才能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广电事业的大力发展和经营水平及竞争能力的提高,企业不但要自筹资金,还要使用银行贷款和国家债券,要吸纳社会资金。
关键词: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企业化转变;必然性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加快融媒体发展步伐的同时,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还应该对内部管理制度做出创新和改进,从而适应多样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其中,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对单位运行效率有直接影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积极借鉴企业的会计管理经验,对相关制度做出革新。另一方面,会计制度改革,也对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必须加快会计管理制度企业化转变速度,避免因传统管理制度的弊病限制未来发展。
一、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企业化转变必然性分析
(一)会计核算主体角度的转变必然性
在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下,一个事业单位内存在多个会计核算主体。在整个广播电视集团之下,会计核算主体主要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会计核算中心等。而且在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科目设置单一,一般直接套用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没有根据广播电视行业的特点做出适应性调整。比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自收自支、经营性业务等方面的行业特殊性没有得到重视,未根据节目编录费用、管理费用和相应的劳务费用等合理设置科目。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会计核算工程中,科目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漏洞。
(二)成本核算模式角度的转变必然性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大多还停留在事后控制,只重视对所有经济业务发生的日常支出进行审核把关,还没有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没有对经济业务真正起到事前进行预测,事中进行管理,事后进行分析的作用。一直以来,事业单位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规章制度都不要求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也没应用权责发生制和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一般遵循“拨款-使用-报废-再拨款”的资金循环模式,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成本,也不计提折旧;也不摊销无形资产,这都导致成本核算内容不完整,进而难以对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准确判断,相关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也难以实施,容易出现资金结余盲目使用的问题,造成成本浪费,而且难以达到资金优化利用目标。
(三)财务风险管理角度的转变必然性
从财务风险管理角度来看,任何一个领域的事业单位均存在财务风险问题。对于广播电视行业而言,由于近年来受新媒体发展影响,市场竞争激烈,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也受到一定影响,在业务和管理方面发生较大变革,更容易滋生财务风险问题。具体可将其分为筹资、投资、核算、支付和道德风险等。只有全面开展风险预控工作,提前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运转提供保障。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传统会计管理制度下,严重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能力,迫切需要对其做出变革。
(四)会计人员职能角度的转变必然性
在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的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落后,而且工作量相比于企业较为轻松,数据核算量小,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但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改革发展,其事业单位业务内容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会计核算工作的改变。如果核算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仍停留在账目账单、单位财款和经费收付等方面的核算工作上,将会对事业单位业务的转型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此方面,会计人员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进行转变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向企业化转变的具体路径
(一)调整会计科目,创新报表制度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仍存在诸多弊病,套用普通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因此,向企业化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成为其必然发展趋势。即由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过度,并将会计核算结果转变为企业化会计核算结果。首先应对会计科目做出适应性调整,并创新报表制度,参考《企业所属事业单位财务报表项目转换参考格式》等,对会计报表和科目进行转变。但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对科目核算方法和报表要求不同,转变后出现一定的差异问题,应采取调整分录措施,对差异进行追溯,做好转变过程的衔接,顺利推进企业化会计制度转型。
(二)改变成本核算模式,转变核算基础
在成本核算模式转变过程中,首先要针对会计核算基础做出转变,根据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结合变化前后出现的差异,理清权责关系,确保会计核算基础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应建立企业化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根据企业化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构建、处置等会计科目进行设置,并采取恰当的折旧办法,设置累积折旧科目。通过转变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更真实的反映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消耗情况。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的专项活动收支不应采用应收应付核算方式,而应配比到专项成本中,将结余转入利润。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单位成本的可控性,并反映出单位实际经营效果,实现预算、控制和会计报告一体化。
(三)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控提前化
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转变过程中,首先应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从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同时着手,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发挥会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及时开展财务风险预测等工作。参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财务运行数据,并对未知风险进行预估和分析,为单位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别应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特殊财务风险问题,做好财务规划设计,并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财务风险管控提前化,发现风险问题及时处理。此外,应树立财务风险管理全员参与理念,具体的风险问题隐藏在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中,只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积极配合相关会计工作的开展,才能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在此方面,应在引进企业化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奖惩措施,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和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实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财务风险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会计管理需求还是目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都需要尽快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制度的转变。在本文中,通过分析广播电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具体路径,能够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加快其转型速度。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转型发展路径,做好新旧制度下的工作衔接,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平稳转型、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薛莉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企业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也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的广播电视同行们都在积极的探索。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起到“喉舌”作用,因此它属于事业单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的增加,广播电视事业经费,由原来国家全额拨款逐渐改为差额拨款,直至自收自支,而且还要向国家纳税和向有关部门上缴利润,因此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性质也越来越明显。我认为要使广电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健康发展,不断壮大,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广电产业的资本运作。
1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的概念
所谓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就是将广播电视行业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和广电业有关的广告、传输网络、信息、视音频制作、广播电视报等产业,也包括广电集团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视为可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价值资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扩展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在稳步将广播电视业推向市场,科学规划和配置广播电视资源的大趋势下,广播电视行业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充分意识到广播电视业要想完成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资本运营这一长足的发展空间里大展拳脚,尽管这种管理意识和经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
2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的制约因素
在现行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下,从总体上说,我国广电产业存在着产权结构不清晰、受行政干预多、经营范围小、浪费大、产品质量低、在生产经营和人事管理方面存在腐败现象等弊端,其影响概括地说就是:制约了广电产业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广播电视行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我看来广播电视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2.1广播电视行业的社会属性,致使其产业性质得不到重视。
首先我国广播电视作为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功效,有其特殊的政治(社会)属性。也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广播电视部门。为了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了党管干部,党管媒体的原则,提出了政府必须掌握干部的任免权、企业的控股权、节目的终审权的要求。其次广播电视媒介所拥有的巨大的和潜在的可经营性资产。如视音频产品的生产设施、视音频节目的播出权、用以广告的节目时间段、传输信号的有线和无线网络等等,都是广电媒介的资产。它有自己的价值,有作为价值转化形成的价格,其产品具有商品的性质,因此广电媒介又具备了产业性质。就决定了它要通过资本运作以追求更高的利润为目的,讲求经济效益的特性。然而广播电视行业的社会属性的要求的确对媒体的发展和正常成长产生着积极的作用。但却与市场化经营产生了差距。具体到工作实际中诸如:①哪些资源能够拿出来跟资本进行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等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就难免形成困惑。②有些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按照上级要求投入人力、物力,还有大量资金来制作。但往往因为这是宣传任务,不能带广告及其他营利色彩,所以在资本方面基本是没有回报的。那这项活动只有投入根本谈不上经济上所谓的产出。同时,广播电视行业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多头管理、行业所属、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四级办报台体制,这种体制使广播电视业始终处于严格行政管理之下,资本结构随之形成了投资主体单一、筹融资结构单一、资本主体单一的局面,几乎完全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规范准则开展活动。因此也就丧失了经营自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2.2广播电视业在资本运营中的主导地位,制约其资本运营的发展。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行业外资本投资传媒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不能获得相应的实际控制权和国家认可的传媒产权,不能拥有传媒的品牌。诸如此类的政策性法规确立了广播电视行业在资本运营中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所以资本运营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力度。并且可能会出现一旦双方合作出现问题,投资方就很可能最终一无所获的结果。这也就是许多关注广电行业的社会资本投资商驻足观望的主要原因。由于政策的限制导致目前,广电行业苦于资金缺乏急需资本投入来加快发展,而大量的业外资本虽然看好广播电视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却不敢轻易投入。
2.3广播电视行业自身的制约因素。
2.3.1管理权与经营权不明晰。我国目前大部分广播电视行业都没有将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致使广播电视长期以来一直以新闻宣传单位定位,着重强调其政治属性和宣传职能,普遍存在着“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重导向、轻经营,重喉舌功能、轻产业功能”的现象,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是独立但又相互依托的。只有创作出质量上乘,受众喜好的广播电视节目,才能带动广播电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厚重的经济积累,也可以更好的为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3.2经营模式单一,资金来源有限。由于政策局限、观念束缚以及现行体制等多层面原因,绝大多数广播电视媒体没有切实的尝试产业资本经营,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拨款以及广告收入。但今天的广播电视业已发展成为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不是有限的广告收入就可以支撑和维持这个庞大产业的,媒体产业要做强做大,参与国际竞争,多渠道开拓资金来源成为必然。
【关键词】 广播电视行业; 资本运营; 制约因素; 发展方向
一、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情况概述
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这一概念是近年来才被各方所认同和施行的。广播电视行业的资本运营是指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将其拥有的一些可经营性资产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运作,以便使其所掌握资源能够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可经营性资产主要包括广告、传输网络、信息、视音频制作、广播电视报等多项产业,而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有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几种。
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逐步向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通过对广播电视资源的配置,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广播电视媒体凭借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已经基本实现了自收自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体制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广播电视行业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严重影响,在资本运营方面很难有大的突破,这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资本运营障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找到未来资本运营的发展方向,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健康、跨越发展。
二、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的制约因素
在现行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存在着产业行政、行政干预多和自身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其资本运营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一)难以充分发挥产业性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媒介凭借本身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利用视音频节目的播出权、广告节目时间段、传输信号的有线和无线网络等进行营利性经营。但是由于行业特殊性,使其通过资本运作以追求高利润的产业性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广播电视行业的社会属性要求其为国家和政府进行宣传,而不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电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并集中表现为几类常见的情况:第一,有关部门对于何种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能够进行资本化运作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难以在实践中进行更好的运用。第二,为了满足社会属性,广播电视媒体往往需要按照上级要求投入人力、物力,还有大量资金来制作一些主旋律作品。如针对建军建党纪念日等主题创作的一些电视媒体作品,根据相关规定,这类作品绝不能带有任何广告和其他营利色彩的内容,盈利根本无从谈起,但是作为事业单位,这部分节目必须制作和安排播出。
(二)外部资本很难进入广播电视行业
对于我国广电行业来讲,其资本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广电行业的融资需求和外部行业的投资需求均得不到满足。由于国家有关方面对于广电行业的资本运作监管较为严格,限制较多,使广播电视行业在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很难及时有效的引入外部资本,而大量外部资金虽然看好广播电视行业,却受政策限制难以快速进入。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行业外资本要投资传媒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实际控制权和国家认可的传媒产权,更无法拥有传媒品牌。这些严苛的限制使得广电行业在资金方面严重缺乏灵活性,其资本也就很难实现有效运作。从根本上来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政策性法规已确立了广播电视行业在资本运营中的主导地位,而外部资本在资本运营中很难获得合理的地位,并且双方在合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外部投资方就将处于不利地位,其无法得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护,往往面临巨大风险,稍不留神就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以上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目前很多热衷于投资广播电视行业的资本投资商心存观望,难以果断将资本注入。
(三)广播电视行业自身缺乏资本运营条件
1.缺乏明晰的权利分割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广播电视媒体都没有真正将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这导致广电行业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政治宣传属性,而忽略了对资本的运作,导致其经济效益长期不理想,甚至陷入亏损境地。此外,由于管理权和经营权没有进行明晰的分割,使得广电媒体很难进行融资活动,从而缺乏足够的资金,严重影响了其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2.缺乏多元化盈利模式
由于政策、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广播电视媒体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运作,很多广播电视媒体其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广告收入来获得经济效益,很多媒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整个行业长期以来盈利状况不理想。
3.缺乏专业的资本运营人才
资本经营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工作,其运作不仅需要在一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条件下进行,还需要通过专门的资本运营人才来完成。进行广电行业资本运营,由于其涉及的相关要素和部门往往更为复杂,因此不仅要求资本运营需要具备从事资本运作所需的金融、证券、税务、财务、法律等专业人才,还客观上要求资本运营人员对整个行业和市场具有深刻的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指定和施行系统的资本运作方案,为广电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类支持。但是从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来看,具备上述各项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三、广播电视行业资本运营方向研究
(一)加快产业化运营,进行跨行业运作
当前,广播电视媒体的资本运营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进行产业化调整。要结合目前市场经济环境特点,强化媒体的经营属性进行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尽快明确广播电视传媒的产权,以便将其宣传职能和经营职能有机的进行分拆组合,如对于一些严肃性较高的新闻栏目由媒体直接运作,严格控制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而对于一些生活类和娱乐类的栏目则可以进行适当的制作和播放相分离,终审权在广播电视部门,而将其广告经营权、节目交易权等进行产业化运作,适当的引入民营和外资资本。此外,还可以通过上市手段,进入股市融资,这样能够显著解决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存在的资金缺乏问题。如电广传媒(000917),就是湖南广电系统的上市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融资,湖南台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俨然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广播电视是一个公众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媒体的覆盖面越广,其节目制作成本就相对越低,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大型传媒集团来提高媒体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打破区域性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的限制,获得更大的发展。具体到实践中,可以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演出等方面全面纳入经营范围,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如某电视台承办一知名歌星的大型演唱会,在承办活动之外,电视台可以配合活动做一些电视、广播、报纸方面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提高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建立资源评估体系,积极进行外部融资
首先,应建立起广播电视传媒资源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对广播电视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估,通过指定具体的行业标准来有效进行运作,以便科学准确的评价媒体资源的价值,使媒体和资本具有一个客观的评定标准,从而避免盲目合作产生的一系列潜在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广播电视传媒的资源整合步伐,使广播电视资源品质更优,配置更合理,对资本的吸引力更强。通过强化优势产业,振兴弱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为资本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平台。要加快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改革进程,逐步实现品牌化;要扩大电视节目的经营开发和节目销售,降低节目生产成本,提高广电节目的创效能力;要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在其建立之初就应实行企业化运作,直接与资本、技术合作开发。
其次,要不断推进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外部融资。广播电视高产出、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其每年的投入很大,因此需要引入大量的资金,单纯依靠政策划拨和广告收入难以满足其庞大的资金需求。基于这种情况,广播电视资本运作应大力引进外部资金,即通过增加广播电视传媒的负债获得发胀所需资金。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上海、湖南等地的广播电视传媒通过上市后都获得较大的成功,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等都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上市融资更是广播电视传媒进入资本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广播电视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传媒产业的经营活动往往涉及到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即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特别是大众媒介,更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局限较大,与其他产业的企业相比,其上市更为复杂、困难。但是,可以尝试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买壳”上市,或是通过投资、收购相关资产转入来达到目的,以便为快速筹集到大量资金。
(三)进行相关制度改革
第一,进行媒体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媒体内部人事制度看似与资本运作无关,其实理顺了传媒内部的关系,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广电传媒资本运作的观念,为资本的进入以及进入后运作的效果和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媒体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改革过去广播电视媒体的人员任免制度,特别是对于经营性岗位,要严格执行聘用制,通过定期考核来决定人员的任免和淘汰,以便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如对于广告业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在内部适当设立竞争机制,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更高效的工作,进而从外部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其次,在薪酬方面,可以通过适当拉大收入差距建立起按劳分配的新型绩效机制,鼓励内部员工通过个人能力的发挥来获得丰厚收入。此外,应建立其人力成本理念,使人才发挥最大效能。第二,加快广播电视传媒法制化进程。首先,要通过建立完备的广播电视法律政策系统,明确广播电视传媒相关规范,打破垄断、制止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其次,要降低广播电视进入成本,降低投资者风险和非经营性成本,国家可以适当鼓励行业外资本投资广电行业,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投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指定相关的保护正常,以提高行业外资金进入的积极性。此外,要逐步建立起政府诚信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明确媒体和投资者之间权利和责任关系,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何国勇,申其辉.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产业的属性特征[J].理论月刊,2004(1).
[2] 万茵.探索广播电视资本运营途径 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4(7).
[3] 胡韶林.广播电视传煤资本运作之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6).
关键词:新形势 广播电视行业 财务管理
近年来,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进行“三网融合”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使得广电行业飞速发展。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中,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探索提高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势在必行。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当前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意识的缺乏、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运作思想须改变和管理人员素质待提高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成本核算意识的缺乏
成本核算意识的缺乏制约着当前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在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缺乏成本核算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电行业的资产是国有资产,但是广电单位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完全独立,使得核算制度有名无实,尤其是对于未入账、处于单位监管范围之外的资产,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损坏甚至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广电行业忽视成本核算管理体制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发展缓慢。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弊端,使得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其次,在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部分员工甚至领导的财务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重要性。再次,广电行业的企业管理模式仍然沿袭的传统的行政单位管理模式,以上这些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3.财务运作思路须改变
财务运作思想滞后,使得财务运作的思路比较混乱,尤其是长期以来广播电视行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政企不分现象严重,严重影响着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虽然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仍需要更大的突破;广告经营收入虽然占大部分广电单位总收入的大头,但相应的财务管理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问题也引引起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视。
4.管理人员素质待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目前,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其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普遍偏差,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具体的财务管理操作问题时,无法有效应对,使得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不仅不能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很难胜任新形势下广电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水平,针对上述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新形势下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可以从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面对当前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意识不强的现状,新形势下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在成本核算方面,首先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不仅要由原来的对资金的筹备、使用、获益和分配,扩展为除资金之外,还有对知识、人才的投资、相应的风险控制的财务管理,以及收益如何在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复杂的现代化财务管理。
2.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是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在新形势下,要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广电行业应以新《会计法》为依据,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高行业效益,促进广电行业逐步走向企业化管理的道路。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得到迅猛发展,而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在广电行业实行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战略的形势下,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行业必须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相关理论学习,并对其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择优录取,考核通过者才能进行财务管理。另外,可以采取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挂钩等手段,激励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 语
总之,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其长期性和发展性,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为提高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水平,应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探索完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旭峰.浅谈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08,(24).
[2]李静.关于广播电视财务管理的一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1,(18).
[3]王彦.论广播电视传媒体制与三网融合推广发展革新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2,(11).
1.系统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类型较为丰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个资产系统中往往涉及很多配套资产,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还从系统角度出发,对不同资产系统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管理。
2.规模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投资大,消耗高,规模比较大,固定资产分布比较广泛,资产管理难度不小。
3.时效性
广播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困境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广电事业单位大多存在着轻管理、轻实物的情况,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切实的效用。而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多,购置、处置、报损、调拨等也更复杂,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相关制度不完善,机构建设滞后,资产核算落后,所以很难做好资源优化配置。
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目前,广电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流于形式,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存在着诸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使用随意。广播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资产内部转移较为随意,人员变动也会导致资产“非正式”流动;单位内各部门,诸如财务、实物管理、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相互之间的配合不到位。一些广电单位固定资产登记制度不健全,入账、出账情况不明细,资产使用状况没有及时更新。其二,资产报废变卖或者丢失,没有健全的制度、审批手续予以规范,无法销账,导致账存实亡。此外,固定资产的处置也存在资产流失、权责不轻等情况。
3.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广电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很多资产已经验收或转移,但信息录入工作进展缓慢,使得难以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此外,账上资产历史悠久,已到年限、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故而难以及时处理,并在财务报表、账目上体现出来,导致虚增报表上的资产规模。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应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管理效能,落实管理责任制,转变管理方式,加强管理效果。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实物管理。单位应该健全实物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报损、处置等相关工作,都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资产使用部门积极配合。其二,健全固定资产处置、使用制度。建立关于资产报废变卖或者闲置的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审批、销账程序。其三,贯彻管理责任制。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以及责任人。此外要建立资产标签制度并定期盘点,及时发现损坏、丢失的固定资产,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广电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统一会计标准,以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会计标准,并贯彻实施。此外,还要改良会计作业流程,精细化设计岗位流程,加强各节点、环节的信息传输,确保工作流程透明、公开;为确保会计作业的可靠、真实、透明,应加强审计监督。其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由于广电事业单位账上资产历史悠久,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很难有效地进行处理。因此,单位应该成立专项治理部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针对性治理、处置。此外,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扩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