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36: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销售心理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内容简介
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简单地将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销售,而是电商化、社交化。社交电商时代已经到来,网店、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都根据企业的实体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运营,获得了良好的效益。那么,如何通过电商销售心理学做好社交电商呢?
《电商销售心理学:把东西卖给任何人的网络营销方法》从“引导用户产生不满足”和“满足用户的不满足”2个方面出发,通过省钱、会员体系、快捷、安全感、好奇、从众、焦虑、吐槽、寂寞、颜值、情调、外国经验、饥饿营销及同理心14个角度全面讲解及案例分析,让电商运营人员深入研究用户体验,从而完美地运用销售心理学做好社交电商。
《电商销售心理学:把东西卖给任何人的网络营销方法》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原因分析、内容分析等,以期让经营人员或有意转型的电商运营人员花费*少的精力,学到更多的电商销售心理学知识。
作者简介
李改霞
博客中国、腾讯网、速途网、凤凰网、新浪网等多家知名网站专栏作家、认证博主。同时还是独立评论员、自由撰稿人、IT行业观察者。长期专注于互联网营销、微信营销、内容营销领域。对网络营销有独到的见解,能从人性的角度看待互联网运营。
目录
第一章省钱:省钱之难,难于上青天
1.1试用:不买不要紧,可以免费试用
1.2抽奖:一张彩票两元钱,千万富翁转眼间
1.3抢购:唯品会限时优惠
1.4竞拍:眼光独具,轻松捡漏
1.5优惠券:持券减100元
1.6会员体系:办卡95折
1.7包邮:9.9包邮
1.8套餐:购买面肤组合,省钱168元
1.9赠品:凡消费398元,送精品丝袜一条
1.10推荐:邀请朋友注册奖励20元
1.11签到:连续签到30天,获赠一份礼品
1.12返利:购500元,返500元
1.13零元购机:不花一分钱,拥有苹果新手机
第二章会员体系:我是VIP,我与众不同
2.1会员体系:我是VIP,我与众不同
2.2认证系统:微博开通名人认证
2.3勋章系统:360设置四项勋章
2.4排行榜:腾讯会员成长值,天天比排名
2.5推荐:范冰冰推荐的产品,我也在用
2.6特殊权限:仅限金牌会员(购买特权、购买特价)
2.7超越了×××用户:你的QQ会员超过了95%的用户
2.8晒单:这么大牌的产品,我也买了
2.9粉丝:爱豆推荐的,我必须拥有
2.10评论数:这本畅销书的评论好多呀,买买买
2.11喜欢数:大家都喜欢,我怎么可以例外
2.12转发数:这么高的转发率,我怎么能错过
2.13分享数:老板都分享的,保证没问题
第三章快捷:能一步出结果,就不要分三步走
3.1快捷支付:提供所有的支付方式
3.2购物车:不用重复点击,一键搞定
3.3收藏:收藏一下,省得以后再搜索
3.4订阅:看不看没关系,我们每天都会给你发
3.5默认信息:能提前填的,就全部填好
3.6永远在线:我随叫随到,不要客气
3.7搜索:需要什么直接搜,快捷方便
3.8个性化推荐:我来告诉你,需要买什么
3.9比价:同类商品都在这里,这个价格最低
3.10精准推荐:我都给你挑好了,付款吧
第四章安全感:需要一个无法拒绝的承诺
4.1货到付款:从此不怕钱到货不到了
4.2保证正品:京东商品无假货
4.3金牌卖家:能做到金牌,信誉绝对好
4.430天无理由退货:先买了试试看,反正还能退
4.5官方旗舰店:直营店,有保证
4.6店铺评分系统:这么高的评分,值得信任
4.7店铺评论系统:差评那么少,好评那么多
4.8信誉体系:产品信誉要高
4.9咨询系统: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到卖家
4.10查看别人的购物经验:看看小伙伴的评论就知道了
4.11收藏功能:大家都想买的产品,我也要买
4.12先行赔付:买贵了,赔赔赔
第五章好奇:因为不解,所以要一探究竟
5.1设置权限:不让其看朋友圈的动态
5.2主动让步:终于可以看到想见的人了
5.3会员隐身:你看不到我,但我能看到你
5.4别人的购买记录:闺蜜在买什么
5.5互动:你需要了解什么,我就告诉你什么
第六章从众:大家都买了,我怎可缺席
6.1爆款:月销10万件,物超所值
6.2热款:这是最受年轻女性欢迎的产品
6.3热门话题:宋仲基同款上衣
6.4热点人物:名人代言的产品
6.5海淘代购:同事的包包是通过代购买来的
第七章焦虑:对人的天性,多引导、勤开导
7.1远离焦虑: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7.2细思极恐:“我害怕阅读的人”创意文案
7.3对比:3Q大战中360的宣传
7.4借助热点事件:舒肤佳的“正确洗手,预防H7N9禽流感”
第八章吐槽:无论好坏,一吐为快
8.1分享需求:朋友圈转发
8.2好评:好了,就点评
8.3差评:坏了,就差评
8.4愤怒:这款产品有些坏哦
8.5投诉:我要打“315”
8.6曝光:全渠道自媒体
8.7店铺点评:留足评论空间,并耐心回复
第九章寂寞:群居动物,怎么可以落单
9.1交友:交流聚会促成的订单
9.2加好友:定期发放消息,总会有成交
9.3论坛讨论:利用评论进行引导
9.4社交圈讨论:共性问题,电商可以解决
9.5留言交流:可以留下链接
9.6购物分享:分享给朋友,有礼品相赠
9.7购物小游戏:让小伙伴们参加进来
第十章颜值:第一眼就吸引住对方
10.1美女帅哥头像:你的头像颜值要高,可PS
10.2代言:长腿欧巴宋仲基代言的产品
10.3模特:稀有动物,弥足珍贵
10.4包装盒:高大上的产品包装,送亲友很合适
10.5封面颜色搭配:要么有范,要么有味
第十一章情调: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11.1宜家卖的是简约环保DIY、田园棉布小碎花
11.2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
11.3法拉利卖的是一种近似疯狂的驾驶和高贵
11.4劳力士卖的不是表,是自信
11.5希尔顿卖的不是酒店,是舒适与安心
11.6农夫山泉有点甜
第十二章国外经验:原汁原味的产品
12.1海外代购:朋友从美国带来的产品
12.2生产地址:此马桶盖是在日本生产
12.3研发单位:由××国研发出来的产品
12.4权威人物:俄罗斯总统都在用的手机
第十三章饥饿营销:买可以,但是要等3个月
13.1买小米手机先交钱,坐等收货
13.2苹果断货策略
13.3调低供应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13.4先排队吧,特斯拉明年才能交货
第十四章同理心:先走心,再卖货
14.1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14.2谷歌地图让爷爷找到失散多年的朋友尤瑟夫
14.3我是珞丹也是凡客,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14.4别让我们的婚礼在别人的屋檐下举行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很简单只有家庭和学校。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小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下面我就这两点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家庭生活因素
其中家庭原因可分为“家庭变故”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学生家庭生活的不健全,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逐渐增多。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有自卑感,感到孤独无助,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尚未成熟,家长的行为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女孩多表现为孤僻、胆小、不爱说话。男孩则表现为贪玩、打架,对任何人任何事漠不关心满不在乎。对于受到这种感情挫折的学生。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两个字“关爱”,关爱要从生活之处入手,面对父母婚姻的变故他们年龄小对事情的认知能力差不能够理解,教师就应多给他们父母的关爱,感情上的关爱。多开展一些“父母在我心中”“爸爸、妈妈的爱”等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原因父母对自己的爱没有减少。让孩子逐渐走出这种挫折的困境。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沉浸在家庭“爱”的包围中。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的,是“在蜜罐中泡大的”。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学生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有些家长的爱只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在生活上一帆风顺,生活中没有经过任何风浪,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因有父母的呵护平安无事。当这样的学生在校学习时,要面对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自我约束能力、和同学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验,而这种考验是父母不能代替的。学生在家庭中享有的优越心理在考验中消失,学生会出现情绪低落、做事烦躁,造成心理上的不安,进而产生受挫感。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创设挫折环境,磨炼坚强意志。开展“创设挫折情境”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失败”的心理感受,以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尤其对那些学习成绩好、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强迫他们参加,让他们体验一下“失败”的滋味。召开“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主题班会,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要让学生体验挫折,磨炼意志。不经过挫折的磨炼,就像温室里的花儿一样,没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学校生活因素
学校原因主要是学习,学生对于学习都有自己的目标,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而导致心理上的挫折。特别在当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学生学习失败后往往遭受歧视、责骂,使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小学生当自己学习受到挫折时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可以向父母、老师倾诉苦恼。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达不到,受到挫折时,可以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从其他方面获得成功来弥补,减轻心理上的挫折感。
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小学生也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遭受心理挫折。自尊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小学生特别希望得到同伴的尊重和认可。有的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对他人缺乏宽容。当与同学发生一些小摩擦时,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主动弥补过错。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会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遭受心理挫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你对同学的哪些需要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是不合理的,你又应该如何满足同学对你的需要。同时教给学生自我调适的方法、技能、技巧,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这样就能消除甚至避免学生情感受挫的产生,使之能积极地和同学交流、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高校收费 管理机制 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收费的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由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等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是必须的。国家教育部规定,高校可以按照学生培养成本的25%对学生收取学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收益,受教育者应缴纳学费。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服务,其学费不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而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成本分担。上学缴纳学费作为高校学生的基本义务,是应该积极履行的。这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也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学生缴费情况不好,将会对高校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最终利益受损的也必然是高校的学生。
二、目前高校学生的缴费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国各高校学生欠费情况普遍存在,给高校正常运转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分担的理解、认同不够。目前我国舆论界对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和依据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全面,没有让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这一观念,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和家长缴费不积极,甚至故意拖欠。
2、高校学生收费的软硬件建设不完善,收费标准依据公布宣传不够。目前尚有部分高校还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学生缴费。远程学生缴费仍然是家长―学生―高校的模式,没有实现家长―高校的模式。对于高校的收费标准和依据可能只限于在高校财务处或者是高校网站公布,有的高校甚至不公布。高校部分收费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不强,也造成了部分学生不愿及时缴费。
3、高校对恶意欠费和观望欠费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对贫困欠费的学生帮扶态度不是很积极主动。目前高校欠费学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恶意欠费:这部分高校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甚至比较优越,但就是不愿意及时缴费,甚至把家长给的学费拿去当做其他的消费。(2)观望欠费:这部分学费本身愿意缴费,也有能力缴费,但是看见旁边的同学没有缴费也同样可以继续上学,而没有其他什么后果,于是持钱观望,不及时缴费。(3)贫困欠费: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确实困难,只有暂时欠费。对于恶意欠费和观望欠费的学生,许多高校除了说服教育之外,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办法,导致这些学生不缴费照样可以和缴了费的学生一样享受同样的教育服务,不承担什么后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欠费学生越来越多。对于因贫困欠费的同学许多高校除了履行国家的助学政策以外,没有积极主动地拓展其他的渠道,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三、解决措施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社会原因、高校原因、家庭原因和学生原因等,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标本兼治,认真去改善并解决这些问题。
1、国家主流媒体和理论界要加强对社会公众教育成本分担的宣传。让社会理解和接受高等教育是准公共商品,应该遵循“谁收益谁负担”的市场经济原则。也就是说,个人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由此又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个人的教育收益又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使社会和个人都获得利益,所以其成本理应由受益者共同分担。
2、高校要做好学生收费方面的软硬件建设。
(1)高校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物价局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收费。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媒体对学生和家长公布收费的标准和依据。
(2)改变传统的收费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收费。具体包括利用网络和银行POS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生缴费。高校实现网络收费,就可以实行远程收费,实现家长―高校的缴费模式,从而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拿了家长给的学费,却不缴纳学费,而作其他用途。现在国内各银行都实现了联网,几乎所有的银行发放的银行卡都有银联标志,利用一个银行的POS机就可以实现跨行的刷卡学生缴费。银行POS刷卡是属于消费的性质,目前国内各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对POS刷卡消费都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的,这样就可以替学生节省一笔不小的手续费。学生只要带一张卡就可以直接到高校财务处缴费而不用到银行去取钱,节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安全。同时,利用这些先进手段,也可以避免高校财务出现大量的现金流,这对于高校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3)提高和加强高校收费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如果高校收费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效率缓慢、服务态度不佳,也可能会导致部分愿意来缴纳学费的学生临时改变态度,变为观望欠费的学生。所以高校收费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服务意识,更好地为高校收费服务。
3、高校应该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从制度上进行控制约束,对贫困欠费的学生,积极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帮扶。
(1)高校可利用多部门合作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进行制度上的约束。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高校可以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不注册。高校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等部门可以协调合作,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后,有缴费能力的学生仍然不到财务处缴纳学费,教务处可以拒绝对该生注册。
(2)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对贫困欠费的学生进行帮助。一是积极为贫困学生争取助学贷款。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抵押担保,实行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全息贷款结合,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并存,一次性偿还、分期偿还、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偿还和通过社会服务偿还等多样化资助方式。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对学生帮助最有效的手段,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和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担保,为更多的贫困学生争取助学贷款。本文认为高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学生生源地贷款领域,因为生源地的贷款银行可能对学生家庭状况是最了解和最容易调查清楚的,其调查成本也是最低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人情关系贷款的出现,让助学贷款更公平。二是高校要树立反哺意识,更多地利用收取的学费资助贫困学生,学生资助主要包括助学金、奖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高校应该不断地提高这些内容所占收取学费的比例,并严格专款专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同时,高校要积极寻求社会资助,建立奖助基金,为贫困学生找到更多帮助途径。
一、小学低段数学问题解决
小学低段数学通俗来讲就是儿童的启蒙数学课程,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尽管小学的数学内容非常简单,但是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以后很多能力的基础。解决问题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心理学,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数学中,就是指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紧贴数学的相关问题。小学低段数学的问题解决,通常都不是只为了解决一些小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小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增长。
二、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数学中的信息收集能力是数学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测到相关信息,而且必须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能力从各种繁杂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信息。比如,小学生要能够通过对报刊、媒体、书籍等资料的阅读提取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的处理能力就是指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开展合适的分类与整理,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分析与处理,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建议与措施
1.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新知识的环节中,假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具体情况创设出合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同时,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学信息无处不在,而小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其努力学习的最佳推动力,老师可以适度的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引导,提升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信息的关注度,进而增强其自主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2.培养小学生问题发现的能力
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基于数学的角度挖掘问题,这样,小学生才会学着利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如何解决发现问题,也就是说,让小学生从现实中发现数学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收集并处理相关的数学信息,最终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已经习惯于选用教材中已有的问题或由老师向学生提问问题,问题是直接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他们不需要考虑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只需要思考怎样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这种模式缺乏由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的环节,所以也就无法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培养。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来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合理的引导小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数学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进而使其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看这个××有什么发现”,这样具有启发性的授课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小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措施
(1)适度地拓展教材中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虽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纸质材料、网络媒体、人际交流等形式表露出来,通常为文字信息与画面信息并存,大多表现形式杂乱无章,人们想要从中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就必须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筛查和挑选。在设置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向其中添加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作为素材,重视对图案、文字以及漫画等表达形式的运用,引导小学生从杂乱的信息中选取自己需要的,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老师可以加强和小学生的互动,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入数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2)鼓励小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参加合适的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要注意科技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从一开始的幻灯片,只能播放图片到今天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播放声音和动画,还能用电子笔在上面写字。省去了粉笔,教室里也少了灰尘。学生不用再吸粉笔末了。最主要的是声音和动画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信息技术是如何为小学语文课堂助力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爱闹,还没有一定的自制力。上课打闹不听老师讲课是常有的事。这个阶段的孩子最让老师头疼。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老师的难题。小学生最喜欢声音和动画,把课程内容在声音和动画中呈现出来,就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识字阶段,单凭枯燥的文字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它们更是难以理解和记忆。教师不妨一边教学生识字,一边播放动画。例如,在学习“草”字时,可以在屏幕上播放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景象。学习“象”字时,可以播放小象在水中洗澡的画面。不仅是简单的动画,还可以有故事情节。比如《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它们别用稻草、木头和砖盖房子。有一天大灰狼来了,它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草房和木房,却进不去砖房,想从砖房的烟筒进去把三只小猪吃掉,最后却被烧死在烟筒中。学生既可以从字幕中认识文字,又可以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汉字的读音。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让他们练习发音。信息技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汉语中有很多相近的字如“日”“目”“田”,小学生很容易弄混。“日”代表太阳,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子里面只有一横。“目”字代表眼睛,让小学生在屏幕上观察人的眼睛,人的两只眼睛是对称的,所以“目”字里面有两横,而且是上下对称的。“田”字虽然也有两笔,但它的两笔是纵横交错的。学生可以从航拍的纵横交错的田野视频中明白“田”字的由来。每个字的写法都有它的道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把这些信息呈现出来。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再把字搞混了。
读文章最主要的就是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才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种情感。信息技术可以存储许多主持人的声音,他们饱含深情、发音准确的朗读,会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备课时,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书要一本本地找,一页页地翻,况且书籍是有限的。教师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网络中的资源是无穷的,它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条捷径。教师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就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不仅如此,信息技术还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要在黑板上把要学的内容一笔一画地写出来。黑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字写满了之后还要擦掉重写。这就浪费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只要事先把要讲的内容存入电脑,在上课时调出来就可以了。只要轻轻一点,要讲的东西都会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远程教育逐渐建立,它给教师创建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互联网上有很多的专家,教师也可以向专家取经,不断提升自己。现代媒体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存储量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现代媒体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利用它的灵活性帮助学生认知。有验的教师会时刻观察教学效果,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状况。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考试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解放了教师的“手”和“脑”,教师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四、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业务能力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运用教学法,不断探索,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要具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要熟悉网络管理和网页制作,网页的制作越精美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掌握必要的编程知识,构建供学生浏览用的资料库。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了多媒体技术,才能全方位感知,为学生呈现精彩的信息技术教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学习督促,许多留守儿童形成不良学习心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根据对相关调查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相比较于普通儿童,留守儿童往往存在着自卑心理。具体地来说,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孤独无助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支撑,长此已久,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严重地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心理成长比较孤僻。儿童都对自己的父母有着很强的依靠感,父母对儿童的关爱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过程。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这就会让留守儿童难以通过倾诉的方式完成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宣泄。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步成长,留守儿童就会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严重地影响到留守儿童交流能力的正常发展。
3.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这就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形成“没有人关心我”的想法,导致留守儿童往往会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对于日常发生的事情有着十分高的敏感性,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
二、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对策探析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需要学校老师耐心的思想教育,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1.完善家庭教育。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自卑心理和孤僻心理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后续的教学过程汇总,充分的重视到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具体的来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当主动的和自己的子女进行联系,让留守儿童充分的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进行和子女交流的时候,还要充分注意和留守儿童交流自己在打工过程中的经历和艰辛,让留守儿童充分地意识到不是父母不爱他们,而是父母要为留守儿童的未来拼搏。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在养育留守儿童的时候,不能过度的宠溺留守儿童,也不能够完全不管留守儿童,而是要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看护好孩子,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在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还要充分地重视到对当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当地区域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为了调节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在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要专门的为留守儿童设置相应的心理咨询室,由此同时,学校还要专门配置专门的心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谈话,保证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其次,为了拉近留守儿童和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当地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家访制度,学校教师定期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最后,学校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交流小组,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召开班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放松留守儿童的身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实效性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y and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ducated emotional, cognitive level, ability and the will to adapt to such behavior is likely t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internalization, deposition of ideas, and vice versa is hard to attract stud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onance, it is inevitable formality. Students study the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cause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a reasonable respect for students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relevance of moral educa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moral; psychological;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02-02
一、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的类型
接受一词在汉语字典当中通常被解释为“接纳、承受”,从字面上看,含有主动积极、自觉自愿的意思。所谓接受是指接受主体出于某种需要对接受客体的反映、择取、理解、解释、整合、内化及外化和践行的过程。德育的接受心理是指发生在道德教育接受领域内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道德教育接受主体(大学生)与道德教育接受客体(德育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道德教育不仅受环境影响,而且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由于道德教育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其接受的类型也呈现多样性,具体的接受活动是不胜枚举的。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结果和程度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来划分,可以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接受心理两大类型。大学生积极的接受心里主要有执著心理和认同心理,而消极的接受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等。
(一)大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接受心理。
1、执着心理。执着心理是指接受者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论、学说无比的坚定和信服,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制约和规定着自身实践活动的心理过程。执着心理是实现新目标的动力,接受者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能将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主动地将接受到的教育理念内化成自己执着的人生追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形成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奋斗终身。
2、认同心理。认同心理是指接受者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道德教育者的影响,在态度和行为上与教育者相接近的心理。具体表现为教育者所教授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追求目标相一致,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对道德教育内容“心服口服”,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一致,做到知行统一。
(二)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
1、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接受者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自觉不自觉地跟从多数人的认识和行为,以保持自身的认识或行动与大多数人一致,从而避免个人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有的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无所谓“服”还是“不服”,“接受”还是“不接受”,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盲目听从,希望被多数人所接受,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值得信赖,在道德教育接受行为上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倾向,对问题没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别人接受我也接受,别人不接受我也不接受,这种心理也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主要指接受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背离教育者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相排斥的情绪和行为,并伴有冷漠、厌倦、抵触、对立、反感等情绪和态度,阻碍了接受者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道德教育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道德教育不听、不信、不服,常具有明显的“对抗”、“对立”和“反控制”情绪及行为表现。如对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反感;
对道德教育观点的抗拒;对集体和教育者的不信任,甚至对立;对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否定;对批评教育的不接受等等,完全没有认清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以上几种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道德教育,在不同的接受主体身上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逆反的、有从众的、有认同的、有执着的,尤其是道德教育接受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高校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形成的原因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的道德教育还是持认同心理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道德教育消极的接受心理,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些消极接受心理出现的原因:
1、社会改革带给了大学生巨大的思想冲击。
社会改革带给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也使大学生的视野和生活感受变得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但同时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使他们更加务实,更加注重自身发展,而缺乏对中国现实,特别是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缺乏对国家、民族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和困惑不容忽视。一旦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要求不相符合,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就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
2、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接受心理。
从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看,青年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求异欲和求知欲,因此他们往往对传统的东西缺乏认同感,喜欢新奇的思想、行为和谈话,处事总想显得与众不同,对外界刺激常有抗衡倾向,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今后学生的思想会更加独立,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更善于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思考生活。而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着脱离生活实际、脱离青年学生心理等弊端,这就又会引起学生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当他们经过思考却又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德育本身的抵触情绪。
3、高校道德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
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就要使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遇到的应对挫折、发展人格及人际交往等问题出发,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当前道德教育的某些内容和教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内容过度理想化,不能满足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多采用传统灌输的方法传授道德教育的知识,忽视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结果使教育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缺乏心灵共鸣。
(四)德育工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性。
社会的发展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专业性不强,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刻,知识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二是在教育时有的教育者也缺少说理艺术、缺少灵活性,对学生缺乏爱心和感情投入,使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缺乏信任,不愿讲心理话,也不愿意接受教育。加之一些教育者的不良作风在学生们中间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阻碍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克服大学生消极德育接受心理的影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要克服高校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坚持接受心理原则。
1、坚持心理共振原则。心理共振原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的一致和共鸣。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要多与学生接触,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感情投资,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朋友,从双方的共同经历、爱好及共同关心的问题等方面找到共同的话题,让学生有亲近感。
2、坚持心理互换原则。心理互换也称角色互换,是指双方互换角色而引起的角色心理的变化,即置身于对方的地位来考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互换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性,从感情上信任对方,从心理上接纳对方,保持信息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让学生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兴奋的情绪,对外界的信息采取接纳的态度。
(二)尊重大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1、重视大学生接受的个体差异。
每个大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在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都要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知识素养、社会生活经历等情况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掌握不同个体的思想特点,灵活选定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但坚持层次原则并不是消极适应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水平,而是应该真正做到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促使不同层次和起点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达到不同的道德教育接受目标,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不仅是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由于情感因素的参与,接受者在接受教育时就会产生共鸣效应、冷漠效应或者逆反效应等,直接影响接受效果。大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会产生和教育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封闭的、开放的、固执的、随和的、敏锐的、迟钝的都会直接影响其接受活动。因此,教育者要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就必须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努力争取接受者的情绪配合。
(三)改进道德教育中的不足。
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有必要以生活为本,改革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谓以生活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和源泉。高校培养的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优良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如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集体生活、 交往生活、情感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有针对地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使其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并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应该大胆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学法”、“师生对话研讨式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还可以多利用网络教学,这些方法的应用是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样才便于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产生感召力和向心力。尤其是对学生要有爱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学生真诚沟通,作他们心灵的倾诉者,减少他们对教育者的排斥心理。当然,德育工作者也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正确地进行引导和解惑。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要锻炼自己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关键词:行脑血管造影手术 术前术后心理干预
行脑血管造影术的均是患脑血管病的患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尤其是以老年人最为多见。患脑血管病的患者普遍情绪低落,由于行动不便,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等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紊乱症状。脑血管病患者是个特殊的生理,心理群体,大多数患者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里改变。心里专家分析认为,脑血管病患者在患病后和术前均有暂时的心理退化现象,他们的情感脆弱,依懒性强。所以,一旦患上脑血管后,需行介入治疗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心理活动复杂,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的情绪。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专科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对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2 方法
1.2.1 评价方法 才用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评定时间为进入导管室后,行介入手术前和术毕出导管室前,护士和患者以问答形式进行,由护士填写评估表,与患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标准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按照规定,SAS标准得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得分界值为53分,54---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心理干预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治疗和专科护理,只是解答患者提问,对其遵守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由具有7年以上工作资质的护师进行(本组病例中由同一名护师进行心理干预)。术前一次术后一次,每次进行一次心理治疗20---30分钟。患者入手术间后,护士与患者进行初步沟通,发放SAS,SDS评量表,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性格特点,焦虑,抑郁程度,同时介绍手术时的感觉,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取得信任,消除疑虑改善心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后心理干预的重点是,根据术前采集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除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树立积极心态,应用松弛技术,降低应急程度,掌握有利信息,获得家庭支持。干预的方法包括:认知方法,松弛训练,心理暗示法,宣泄法。干预的认知疗法如下: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找出患者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对患者的提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帮助以其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与治疗。术毕,离开导管室前,再次发放SAS,SDS评量表,依术前方法填写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脑血管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在行介入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术前患者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P
参考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们一样,享受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馨,但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引导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性格上的缺陷或是心理上的障碍。而现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学业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较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本人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一、平等对待
根据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专门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表现简单的归于因为留守状态。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只看得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的“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标签”做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自小就会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家庭气氛的和谐与否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积极联合家长互动,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毛病和缺点都感到头疼,但他们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学生在考试后,成绩好,便得到奖励,成绩差,便是训斥和打骂,长此以往学生便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家长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流的机会,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薄”,教师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给外出父母反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计划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时注意在课本内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时,教师的积极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在校内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程,这对学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心理课程,也可以单独谈话、单独诊治,帮助心理情绪起伏不定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健康心理。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规模普及,但学校可以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此外,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媒体,加强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引领“留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使“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审校《.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毛蓓蕾《.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