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36: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优秀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正文】
学术著作是众多类别图书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即相比较而言,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地大于其经济效益,学术著作的印数(确切一点应该是发行量)一般都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量,因此只能是“亏本”经营。而且,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营销,整个出版流程,学术著作的操作难度也比较高。
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优秀学术著作的选题比较难发掘,从而减少了出版机会;即使能发掘到好的选题,从作者撰写、修改书稿到图书出版,周期也相当长,从而降低了出书频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版社(主要指有工作量指标考核的出版社)的编辑为了能顺利通过年度工作量指标的考核,势必会降低策划此类选题、编辑此类书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由于存在读者群相对较小的原因,一般来说,学术著作的首印数量较少,重印的机会也较低,为了能顺利完成年度的经济考核指标,编辑也很难有动力投入较多的精力于此。要积极主动地编辑、出版学术著作,出版经费还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坎。这就引出了学术著作出版经费方面保障的困境。
(3)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体现在其内容新颖、观点独特、论述层次清晰等方面,而且还要保证其有优秀的编校质量、体现其独特内涵的装帧设计,这些对学术著作的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也就决定了从事此类工作的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包括学术涵养和业务素质)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4)学术著作的营销渠道比较特殊,也较单一;而且,一部学术著作出版后,要想获得较理想甚至是最基本的经济效益,在出版之前或之后,对该图书做适当的宣传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一般比较难做。这就引出了学术著作营销方面保障的困境。
针对以上学术著作四个方面的独特困境,笔者作如下对策探讨:
一、选题方面的对策
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首先应该从选题的内容上来评价。要从出版的源头进行把关,从而为出版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秀的学术著作能够打造出版社的品牌,提高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品位。在适度把握图书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版社要积极鼓励编辑策划、编辑学术图书,并在工作量指标和经济指标方面对给予适当的照顾。综合起来,编辑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掘优秀学术著作的选题:
1.从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中挖掘选题
(1)主动联络高校、科研院所中某些领域的资深学者或院士,因为他们的学术涵养深,其学术观点代表了该领域的主流思想,而且他们也精于写作,能够争取到他们的书稿,图书的社会效益肯定很好,而且说不定还能为出版社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2)积极寻找高校、科研院所中某些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学者的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提出新的甚至有突破性的学术观点,而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或学术争论的焦点。把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撰写成书稿,其社会效益不言自明。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决策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与应用》、《领导策略与团队管理》等,其内容和编写方式在该研究领域都是新颖的,其中《领导策略与团队管理》还获得了第四次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三等奖。
2.认真遴选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论文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是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相关的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新颖性,要积极地对这些博士论文进行适当的遴选,依不同的目标层次作区别对待:若只是一般重要度的学术论著,可把它们当作是有用知识传递的媒介,出版社有选择地挑选出版;若通过编辑审读(市场的眼光)和专家审阅(学术的眼光)后,确定为论点创新性强、学术价值高的学术论著,出版社则要对其做精心的编辑和装帧设计,图书出版后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甚至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关注各学科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课题
能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其研究内容在该研究领域内必定是具有创新性的。编辑应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即根据本出版社的出版方向,选择性地筛选有出版价值的基金项目),密切与这些项目主持人的联系,经常向他们了解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情况,向他们提供该研究领域的图书出版情况,督促他们及时地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文字稿,并在其中指导他们规范书稿的撰写方式,这样,该项目的结题之时也就是书稿的成稿之日,从而为图书的出版节省了时间,也保证了质量。
特别要关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系列,这些专著的研究内容在相关领域是填补空白的,达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铸造旧砂再生利用及污染防治》、《泛欧几何——图文编码与模式识别》均获得了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专著奖。
4.关注社会热点论题和有重要研究参考价值的选题
例如经济、管理、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专著,由于其内容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者其传达的观点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论题或焦点话题,此类专著不仅对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而且由于其读者面广、社会反响大,出版后还能引起更广泛读者的阅读欲望。例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本书系”之《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推向市场后读者反应热烈,近期还将出版该书系的《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等几种图书。
二、出版经费方面的对策
出版学术著作,其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对出版社来说历来是一对矛盾体。因此,要想在学术著作出版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发展,除了要积极挖掘学术著作选题、严格把握其内容质量以外,对出版经费方面的安排也是相当重要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要保障优秀学术著作的顺利出版,其经费支持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1.出版社出版基金的资助
一些优秀的出版社或大部分大学出版社,设立出版基金是它们支持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惯常做法。其中,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基金中部分经费是由其所在学校支持的,因此所资助的图书大多也是该学校的学术著作。这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做法:出版社上缴给学校利润,学校以支持本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方式返回部分利润给出版社,以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这里要严格把握学术著作的内容质量问题。方法是:成立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对于不同领域的学术著作,聘请相关的学者来评价,进行无记名投票,决定能否给予出版。如果能成功运作出版基金,一方面,出版社能有效地扩大自己的学术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出版社所在学校也能通过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来提升其学术地位,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
[page_break]2.课题经费中出版费用的资助
一些比较重要或重大的课题,申请时就会包含有科研成果出版的经费支持,出版社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课题的主持人沟通协商,争取获得课题主持人的信任和合作,并充分利用好这些经费。这里也应该指出,课题经费中所包含的出版经费,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多,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应该较多地关注于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等方面的课题成果,因为相对于理工类学术著作,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术著作的读者群会大一些、关注的人会多一些,因此出版社较容易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量。
3.作者所在单位的资助
近年来,国家对一些重点院校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高校要体现学科建设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而不单单是开了多少次国际学术会议),这对出版社特别是这些重点院校的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出版这些优秀的学术著作肯定能获得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且能大大提升出版社的学术品位。
此外,高校中各院系为了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或申请硕士点、博士点,每年都会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例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前一两年出版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系列,前后共计有近20种,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且这系列学术图书还在扩充之中。
4.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资助
现今,一些社会团体,特别是一些社会学术团体或基金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是在学术界的地位,都会通过资助出版社出版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来宣传自己。出版社应开拓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成一些学术著作的顺利出版,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保障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出版社首先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编辑。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不能做高质量的学术出版。一个高素质的编辑,需要有一流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专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编辑在某一专业领域要有较高的学术涵养,这样的编辑可以与这一领域的一流学者进行平等的探讨和交流,编辑能够看出一流学者的优缺点,可以改正他的瑕疵,使他的著作更加完美。二是指编辑要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即业务素质)。一方面,编辑的文字功夫要好,通过编辑的修改和润色,使整部学术著作的语言表达清晰、文字叙述流畅;另一方面,编辑还要能灵活拿捏图书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图书用纸,甚至于图书的定价幅度等,做到能把最适宜的视觉感受赋予每一部独特的学术著作,争取让读者一拿到图书就爱不释手,且也能比较容易地付诸购买行动。
出版社要着力扶植和保护学术图书的编辑,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出版社不能只注重市场策划编辑,一般商业图书与学术著作的编辑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出版社的学术品位还是要靠高质量、规模化的学术著作来打造。
2.学术著作的装帧设计
学术著作的装帧设计与一般的商业图书应有很大的差别,且在确定选题之初就要着手进行设计。从开本和版式设计、封面和内文用纸、封面设计,到图书的印制,整个操作过程都要围绕学术著做各自独有的风格,做到图书装帧设计所传递的信息与图书的内容协调一致,这样包装后的学术著作才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四、营销方面的对策
优秀的学术著作,其评价不能单单只是局限在图书本身上,而且还应该有一个扩大其读者面的问题,有一个扩大其社会影响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个引起被广泛讨论、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优秀的学术著作出版之前,争取让读者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出版之后,又能及时而有效地把它们传递给受众,给尽可能多的读者提供阅读的机会。这就涉及学术著作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法问题,即:学术著作的营销,一要看是否有良好的销售渠道或销售方式,二要看是否有有效的宣传手段。
一般来讲,学术著作的销售渠道或销售方式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类:
(1)专业学术书店。顾名思义,专业学术书店的图书都比较专业,读者的知识层次也比较高,这要求书店的经营者要有比较高的学术涵养。从出版社的角度讲,就是要培养这样一支营销队伍:他们除了有一般的营销知识和沟通能力外,最主要的是有一定程度的学术水平,至少是拥有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足够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与专业学术书店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把本版学术著作推荐给他们,与他们一起分析潜在的读者群,从而让他们有充分的销售信心。
(2)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的资料室。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的资料室是学术著作最大(总量)、最稳定的接受体。出版社要密切与图书馆配书(图书团购)单位的关系,把本版学术著作的出版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他们,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3)采取扁平化的分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这是学术图书销售方式的趋势。①直销模式。由于学术著作的读者定位比较明确,目标群体相对比较集中,出版社要加强专业渠道的建设,加强学校和学术团体直销、终端专业读者直销等工作,或提供优质而快捷的邮购服务,积少成多。②网络营销模式,即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学术图书出版、发行、销售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反馈。通过建立客户资料档案,把最新的本版学术图书出版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并建立网上购书系统。
除了要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方式,学术著作还需要被有效地宣传,其独特而有效的宣传方式有:
1.MTI“翻译项目管理”课程构建
2.战略项目管理情境对项目权力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战略权变视角
3.项目管理技术在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
5.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6.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
7.我国IT项目管理研究及应用策略
8.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和模型研究
9.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演进机理分析
10.初始信任、柔性合同和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一个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
11.项目管理的发展及成熟度分析
12.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
13.建筑企业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14.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15.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
16.项目管理的多维度集成创新模式研究
17.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
18.基于WSR方法论的项目管理系统分析
19.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房地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20.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研究综述
22.企业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耦合研究
23.治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实证研究——以企业型代建项目为例
24.合同柔性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证研究:信任的影响
25.建设企业多项目管理中的资源调度问题研究
26.企业集权度与项目管理成熟度匹配关系研究
27.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研究
28.基于成熟度的科研项目管理评测及改进研究
29.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30.基于OPM3的组织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研究
31.政府投资大型复杂项目总体项目管理框架研究
32.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评价
33.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34.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
35.多项目管理探究
36.项目管理在制药企业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探讨
37.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38.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39.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40.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1.协同产品开发环境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
42.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辨析
43.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4.中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45.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46.项目管理中的人和组织因素研究现状综述
47.面向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研究
48.软件项目管理最新研究综述
49.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50.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对不确定性的机制研究
51.并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53.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54.浅论“项目—矩阵”复合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55.论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56.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57.国内外现代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发展
58.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5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
60.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研究与应用
61.项目管理办公室:概念、发展历程与职能
62.初始信任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合同柔性、合同刚性的中介作用
63.汽车研发中的现代化项目管理
64.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65.项目管理研究综述
66.项目管理技术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探讨
67.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
68.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69.项目管理理论及其架构
70.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
71.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72.项目管理与项目组织研究结构与分析
73.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项目管理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74.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7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76.创业教育导向下电子商务专业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
77.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机制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78.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79.关键链多项目管理中能力约束缓冲大小研究
80.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81.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思想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82.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进展
83.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84.中国项目管理发展的热点和趋势研究
85.基于中国传统的项目管理研究
86.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比较分析
87.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
88.缓冲估计与关键链项目管理
89.项目管理发展综述
90.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91.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多项目管理
92.从组织行为学视角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93.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
94.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95.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综述
96.信任改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框架——基于情景模拟的行为实验
97.论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98.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研究
有线电视的线路会分散出大量的分支,因此,要做好分配器的防雨工作。我们可以使用塑料防雨盒、镀锌板防雨盒和缠绕胶带的方法防雨。这三种防雨方法均有一定的利弊,使用塑料防雨盒的优点就是它的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出现锈蚀现象;使用镀锌板防雨盒的优点在于它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使用胶带缠绕的优点在于它的防水性能好、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塑料防雨盒的缺点在于它易老化;镀锌板防雨盒的缺点就是价格相对较高,且易生锈,锈蚀严重时会使其不容易打开;缠绕胶带的缺点是在二次更换时不易清理。根据以上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采用缠绕胶带的防雨方法比较好,而且比较实惠,如果在线路外面再使用镀锌板进行防雨,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2维修管理
2.1宏观维修控制
2.1.1运行状态的控制
影响网络运行状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当地环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这三种。因此,在排除网络故障后,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宏观上的控制,例如网络系统的输入(出)电平的控制、防水等级的控制、接地标准的控制等。
2.1.2维修作业的控制
有线电视网络维修工作十分危险,因此,要制订一份严格的操作规范,例如高空作业时的维修方案及其安全措施、作业时的注意事项、部分危险工具的使用原则等。
2.1.3费用的控制
有线电视网络线路的维修会产生一些费用,因此,要通过控制材料价格来控制维修费用。我们在采购材料时应遵循“物美价廉”和“节约”的原则。
2.2信息管理
这里所说的“信息管理”,就是对有线电视网络维修过程中所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通过信息管理,发现维修中的不足,以便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制订出合理、有效的维修方案,进而完善整个工程。我们收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用户,目前我们还设立了用户报修电话,该电话会24h为各个用户服务,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技术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制订出完善的维修计划,最终将报告结果上交给经理办公室。
2.3计划管理
有线电视的维修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的,因此,要对各个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准确的评估,规定维修时限,定期对线路进行维修和维护,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对维修后的线路进行质量验收管理。成立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的任务就是对用户的报修结果抽样调查,并对维修的用户进行确认,保证维修的效果,并确定维修结果是否符合工程规定的质量标准。验收小组人员只有认真对待质量问题,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性能。
3结束语
以上两起事故实则仅为冰山一角。综合多起事故,究其原因有以下特点。(1)现场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无法明确检维修中的要领。(2)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穿戴劳保用品,风险削减措施落实不到位。(3)监督人员,责任心或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发现风险,或没有做到全程监护。(4)承包商为赶进度,无安全工作方案,未进行风险识别。盲目施工,属地单位监管不力。(5)承包商施工前,为指定安全工作方案或安全工作方案存在严重过缺陷。施工前未开具作业票。(6)未能严格落实《HSE十六项制度》之定。(7)事故应急预案缺失或者可操性不强。
二、降低事故发生方法
1.牢固树立安全理念、规范职工行业规范(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把油库的安全管理重点放到员工个人身上,更多的关心员工心理状态。在员工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安全管理的黄线意识,坚决不踏过红线。(2)制定行为规范为了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得到彻底落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之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在制度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得到落实。应当制定的制度如下:①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制度。②安全管理人员相关制度。③对本单位人员的培训制度。④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
2.加强设备巡检、维护力度石油库的设备多处于空气之中,易收外界空气、雨水、雪等腐蚀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洗礼,极易造成罐体、泵体、管道、阀门和油品码头上的输油臂等设备变形、机械密封破损等,导致油品泄露,产生危害。因此在日常巡检和维护时,应严格执行安全体系原则,加强对库区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3.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操作、施工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薄弱而导致的。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自身加强教育尤为重要要。以野外施工为例,野外地形复杂包括沙漠、沼泽、高原、大海等;气候恶劣,常伴大风、雷雨、沙尘暴、暴雪、冰雹等;极易接近粉尘、噪音、放射性物质等危险源。给员工身心带来极大伤害。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养和关爱。(1)合理搭配一日三餐,是员工摄入合理能量,保持身体健康。(2)在野外工地附近一定范围内设置医疗设施以备应急。(3)配备耳塞、耳罩、防毒面具、劳保用品等防护用品,并确保每位员工均能熟练使用。
4.创造条件,提高员工自身能力不论员工所从事的职业多么平凡,或者多么令人羡慕。都应获得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给予员工在本岗位或其他领域的相关培训、学习的机会,使员工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以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工作中,在人格和能力上实现自我完善。同时,员工不仅要持证上岗,还要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有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懂得自救和对他人施救的方法,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效果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存在与发展的依据,档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或多种积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作用。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管好、用好企业档案是每个企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然而,就历史而言,多数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现就如何改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对策。
档案管理意识还较为淡薄。
一是思想认识模糊。部分企业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到夯实基层基础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存在档案归档案,业务归业务,互不联系的模糊认识,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怎样开展档案管理。
二是实际重视不够。少数企业没有认识到档案在信息化时代的实用价值,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收集过时的文件材料,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出不了政绩,是得不偿失的徒劳,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是缺乏主观能动性。重形式轻内容,重晋级轻效能,晋升档案管理级别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考评,没有真正从对历史负责、对企业负责的高度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力量还较为薄弱。
一是队伍不稳定。在基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均由办公室勤杂人员兼任,且变动频繁,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不懂不问、不会不学的现象,导致档案整理、管理混乱。
二是管理质量不够高。其主要表现在于:首先有的档案员只会立卷归档的基本知识,对档案的全宗号、目录号、类别号、案卷号、保管期限混淆不清,出现编错号、盖错章的情况。以某企业20xx年至20xx年的文书档案为例,132卷文书档案中,盖错章的就有128卷,其中装订不规范的有52卷。其次档案的目录索引不全,年代久远的档案难以找到索引表,致使在用时用不上,不能很好地为企业工作服务。最后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档案的利用价值显现不出来,致使档案管理质量一直上不去。
档案管理观念还较为落后。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价值观,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6-0143-05
一、立德树人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
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安身立命、精神归根与心灵安放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活水源头。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培育的是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魂之底色、育之方式和精神支撑,立德树人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在立“什么德”上,不能割裂传统。传统是指在一定时空中存续和发展的族群,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通过协商、合作构成命运统一体,在共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上逐渐产生的共同文化形态、社会心理、价值追求和思想行为方式的总和。传统既体现为能够代际相传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要求,也体现为一脉相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其作为族群个体隐性的、强有力的精神标识,根植于个体内心并规约其行为。“每一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都以行为的统一性为先决条件,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来说,行为的统一性包含了所说的‘习惯’和‘习俗’。……它虽然不为其他人明确赞成或反对,但总是被某个人或许多人习惯地遵守。遵守习惯并不需要任何约束力来保障,而是行动者自觉的事情。”〔2〕立德树人只有融合传统并在其中获得滋养,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点无论从中国古代社会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嵌入,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承继传统并在制度要求下加以强化都可以得到侧面印证。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必然蕴含中国独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等,这些元素已经融汇入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中,成为“德”的重要思想底蕴,割裂与这些传统因素的内在关联,就意味着“德”失去了底色,会使“德”无处安放、无所附着。
在“育什么人”上,离不开文化的承载。文化“无疑是指彻底的、统一的和在整个民族普及的‘对生活和对人的观念’,是某种‘世俗宗教’,是某种‘哲学’;它应该名副其实地成为‘文化’,即应该产生某种道德、生活方式、个人与社会的行动准则。”〔3〕文化具有整体上育人的功能,其总是潜移默化地对人认识世界、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基本观点发生影响,致使个体精神世界特别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文化熏染中不断确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4〕文化是涵养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中许多熠熠生辉的思想、价值与追求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元素与养分,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为人处世乃至审美情趣等,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承载。
在“怎么树”上,需要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 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数千年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理、情感和文化认同,更是时展最迫切的呼声,它承接过去又延续未来:民族精神不仅构筑民族国家共同的文化根基,构成民族国家共同理想的现实基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和民族国家发展实践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则是在新条件下把握时展的脉搏,总结时展的经验,反思时展的问题,归纳时代精神的现实要求的最新成果。两者的相互融合构成立德树人的精神支撑,立德树人就是要从时代角度筛选、过滤和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精华,并使之发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与时展要求的良性对接。这就需要我们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铸牢科学信仰,构筑道德情操;也需要传承和升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塑价值共识。
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宗法制度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无法承载中国社会发展全部精神支撑的功能。
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用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加以鉴别和分析,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界定为“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才能更好地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不至于偏离与失措,由此培育的“人”才是中国的、健康的、现代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功能定位之所以是精神滋养,是因为在立德树人中理论是指导思想,其发挥思想统领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理想信念,其设计未来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基础,其统筹和汇聚社会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更好实现对整个中华民族思想的统领和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滋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的传承、对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所确立共同理想的寄托、对每个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景的承载,是中华民族在理想信念层面的共同目标,蕴含着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期待,也需要文化传统对其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清晰表明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延m中华民族群体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使人们在价值观层面获得归属感、归宿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传承民族的精神共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和丰富资源,是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重要基础。
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从当下时展要求看,对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做一些深入的挖掘和阐发,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基石,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焕发生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磨砺民族意志过程中,在时代的大浪淘沙、去芜存菁中,绽放着人性之美,思想之魅。其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和育人方式中蕴含着滋养立德树人的宝贵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发挥其情感与道德感召力,保持其生命力与鲜活性,使人们的内心信仰、价值操守与精神原则与文化传统相契合,有助于科学信仰、价值共识与精神家园深入人心。
一是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成圣成贤作为理想人格与人生追求,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更通过社会实践,将内在人格力量外化于现实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大学》三纲领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宗旨在于彰显人的品德,向内成己,向外成物,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激励着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抗争、不畏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与壮美篇章。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立德树人”要构筑高尚道德情操、关注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兴盛、民族富强、百姓幸福紧密相连。这充分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宏伟气度,也折射出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是价值取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所特有的价值系统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价值基础,其总体现为与文化传统的承继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仁”为核心,仁是对人之为人内在价值的肯定。从“仁”的核心价值出发,在生死取向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义利取向上,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在国家与个人关系上,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家庭范围内,以“孝道”为价值原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恩爱;在社会范围,以“爱人”为价值原则,由己达人,仁民爱物;在国家层面上,提倡“民本”,民重君轻,重社稷必爱百姓。由“亲亲”“仁民”进一步拓展为“爱物”,爱物体现对人之外的自然与外部环境的尊重与爱护。这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要求、社会要求和国家要求实现了整体对接,“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要求。”〔7〕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老爱亲、扬善扶正、见义勇为、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滋养。
三是精神追求。精神的重要价值在于识别民族身份,唤醒民族发展动力,激发民族创造性。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8〕中华民族长久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9〕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也需要呼应时展的迫切要求,鼎新革故的进取精神、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催生了改革创新时代精神。这一方面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和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动力,铸就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新力量的过程中提供丰厚滋养和精神财富。
四是育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与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等,具有长久魅力,富有育人智慧。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式更多地融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大量事实证明育人实践只有融入现实生活“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觉的“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成为习惯性的人伦日用,才能有效约束与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与实际行为。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以文化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学・学记》)通过社会教化、礼仪规范、纲常伦理、蒙学孝德、修身成贤及化民成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情操得以精进,人人向善,自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文化人”也体现于“礼教”“诗教”“乐教”中,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实现“成人”。“以文化人”更体现在各种仪式和各种表达中,比如以婚丧嫁娶的仪式、祭祀、成人礼以及各种节日仪式“化人”,再如借用建筑、宗教、书法、绘画、碑刻、雕塑、戏剧、诗文典籍等各种形式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中华传统文化善于运用各种形式与不同载体,利用各种时机与场合,把文化育人融于日常生活中,构成立德树人实现方式的重要参照和借鉴。
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立德树人”的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历史,承载当下,昭示未来,“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0〕作为转化对象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被动地构成立德树人素材,而应通过重塑与创新,吸纳、融合时代精神,主动支撑与有效滋养“立德树人”。
从传统的“内圣外王”到“新四有”公民。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是基于对人生的感悟,对心性修养的反省,对政治民生的关切,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体认,“内圣外王”之道是一套独具特色的有关人生、教育、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的理想信念。所谓“内圣”,就是通过修身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和境界,为正己的功夫。所谓“外王”,就是将成就的高尚道德推而广之,及于家庭和社会,建立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为正人的功夫。“外王”以“内圣”为前提和基础,“内圣”以“外王”为归宿和目标。两者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体现为通过修身正己以实现正人的政治和社会目标,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理想信念、价值操守和基本精神的内在道德铸塑,以达到个体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同构;同时以育人为目标,尊重个体的价值,唤醒个体生命的理性自觉,追求内在道德指引下个体“自在自觉”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实现个体与民族国家协调、同步发展。新时期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文化牢牢扎根心中,友善、互助、明理、自强、谦让、包容、诚信、节俭的传统美德融入血液,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的“新四有”公民。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新四有”内涵,丰富“有道德”人才培育的其他核心内涵:一是“有信仰”,即有中国梦理想信念和信仰。明确把“有梦想”“有信念”“有信仰”作为新时期关于“育什么人”整体战略的首要目标,决定了立德树人的整体规格和本质追求。“有信仰”在人的精神领域和能力素养结构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思想引领和行为主导作用。二是“有理性”,即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属性的价值操守。理性意味着成员个体能够对自己存在发展及其同社会整体关系有清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判断是非善恶、荣辱功过的价值标准和价值操守。三是“有道德”,即有以中国精神为独特标识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道德”是“有奋斗”“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情操”“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伦理基础和精神支撑,铸育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人,新时期立德树人才能获得现实生活基础,才能把育人在现实的道德与精神生活领域中凝结升华为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四是“有本事”,即有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分工及社会交往全面发展的能力担当。这是“有能力”“有担当”“有本领”“有素养”对专业能力的整体要求。立德树人针对的是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各职业人群,这些人群都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中实现自我与社会生活的充分融合,立德树人不能只强调“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等思想水平与道德素质,还要强调“德才兼备”,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才干。综上,围绕培育“有道德”的人整体目标,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应该围绕“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核心内涵与总体规格,培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从传统价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重点发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这六个方面表述了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的根本要素,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不仅要讲清楚“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也要梳理这些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与转化。“仁爱”就是爱人爱物,有“仁爱”之心,才能成己成人成物,仁爱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源泉。“民本”的基本价值理念包括“立君为民”“民为邦本”“仁民爱民”等重要古训,传统民本思想向民主价值观的转化,需要使其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诚信是进德修业之根,也是治国为政之本,继承、发展、创新诚信文化,需要使其服务于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培养诚信个人。正义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法则与基本价值,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为先、舍生取义影响深远,可以为形成崇尚正义、富于奉献、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社会氛围注入思想资源。和合是中华心、民族魂的基本标识,也是多元性、包容性的中华民族独特理论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面对自然、社会、国家、人际、文明间的冲突,需要以和爱公正化解与融合矛盾。大同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理想,在近代到现代的思想探索与政治实践中,大同理想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大同理想出发接纳自由、民主、公平、平等现代价值,使之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理想接轨,能助力于在“旧邦新命”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观念支撑,更作为道德生成的逻辑中介,在立德树人中奠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基础,也使其在统筹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理想信念与现实基础、主流意识形态和多元社会思潮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1〕,使其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选择,既是个体层面以价值底线和价值标准凝聚共识的有效方式,也是在群体层面有层次、有重点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更是在全局层面实现为民族寻根、为社会立德、为国家圆梦的价值基石。
从传统修身教化到富含时代内涵的教育感染。传统文化注重修身教化,修身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格与高尚的道德人格而进行的自我磨炼与力求完美的品格追求;教化是通过礼乐教育与道德教育而实现人心风俗的变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与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综合运用的育人方略。在漫长的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价值取向使修身与教化备受推崇。在今天开放、民主、鲜活的社会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规范社会意识、传承美好道德需要对修身教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传统修身体教化的言传身教、俗约规化可以通过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力有效达成,创设优良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与群体环境,发挥环境间良好的感染作用是当代修身教化的重要方式。在家庭中以尊老为例,现在社会尊老不必像《弟子规》里所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晚辈应该尊敬长者,长辈也应给予晚辈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转化更富有进步意义与时代价值。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铸育的是以为信仰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属性,以中华民族共同价值体认为共识基础,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独特标识,以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为成果借鉴的当代道德。
“立德树人”需要坚持指导、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明风范,继承弘扬传统美德。现时代的“立德树人”需从不断绵延演化的v史进程中理解传统文化与时代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科学分析、鉴别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使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为信仰确立、价值重铸与精神成长提供有益的精神滋养。反复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从现实出发来诠释和理解它,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借鉴性示范。
〔参考文献〕
〔1〕〔7〕〔10〕〔11〕〔1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164,163,164,155.
〔2〕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96.
〔3〕葛兰西.论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10.
〔6〕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人民日报,2013-08-20.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影响
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社会习俗及人情世态的内化形式。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力量。
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则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怎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大学教育,包括思政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责任担当和价值取向。在这种多元文化的驱动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在具体事情的行为取向上是非不够分明,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
二、当今大学生存在的消极价值观
1、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变化,金钱和物质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责任意识淡化,攀比奢靡之风在全社会散布开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冲击,他们受商品经济竞争意识的影响,自我意识过分增强,甚至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只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等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将权利、享乐、金钱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标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价值取向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色彩日益增强,很多大学生把找到好工作、挣钱、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作为追求目标。认为上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追名逐利,精神追求下降,缺乏奉献社会的信念。当年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而当代大学生呢?在学习上,奉行六十分万岁,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拿毕业证,这必将使他们缺乏学习动机,不思进取。在择业上,多数人想去国外、进外企、留在城市;很少有人想去基层、去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人际交往上,都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理念,裸的金钱、利害关系代替了本应高洁的师生关系和无瑕的同窗之谊,甚至把亲情、爱情、友情当作交换的筹码或向上爬的阶梯。
3、缺少社会公德意识,诚信缺失
部分大学生还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在公共场合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扔垃圾等,在课堂上打电话、在网上不健康消息等。同时也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考试作弊,竞选班干部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老师等,甚至在高校假装贫困生骗取贫困补助,这些现象都说明大学生的诚信有待提高。
4、心理承受能力弱,人格不健全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背负起来自社会、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一帆风顺,致使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外表光鲜而内心脆弱。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心理准备,心理调适能力差,遇到挫折,就会心理失衡,焦虑、自卑、悲观,甚至厌世、仇视社会等情绪。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层出不穷,更有为琐事毒杀同学,无不让人心寒。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1、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博爱精神
当代大学生普遍冷漠,对社会对他人缺乏爱心、宽容。儒家思想中包含“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墨家思想中有“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重视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这些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改变当今社会风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善良的道德,使人民不断更新思想,互亲互爱,达到至善的境界。我国儒、墨、道都认为,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时,最重要的是修身养心,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无论是儒家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的义利之辩,还是道家的法天、法地、法自然,与道同体,做‘无己’、‘无待’的逍遥游,都是以物欲为耻,以高尚其志为乐。古代的自省、克己、慎独等修身之道,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的借鉴学习的,对于塑造大学生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诚信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基本美德之一,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人与人、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的基础;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儒家主张“信”,认为诚信乃人性之本、天道之源。子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大学》云:“与国人交,止于信”,《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些经典的诚信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而且会继续传承下去。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这种正确的意识引导他们的行为,助其健康成长、成才。
4、能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对于大多大学新生来说,校园、人际关系、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都很难适应,而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学习、工作等多重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心理适应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极端事件。
儒家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和“君子不器”。言外之意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识,历练品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中国古代圣贤的优秀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观念,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影响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而在当下,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学术理念已有很多,但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研究尚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亦是目前道德教育的一项长期重要课题。(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徐娟,苑立军,周艳娟,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王工一,浅谈偏释道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1卷第l期
[3]刘西华,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1)
关键词:QC小组;班组建设;基础
QC小组活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巨大动力。笔者结合供电企业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工作实际,试就班组建设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的内涵与关系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自1986年工业企业整顿后,国家经济委员会要求围绕企业升级使班组逐步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结合型”;1991年,能源部、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下发《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规定》,明确采取定级晋升的模式来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及其组织领导体制;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班组建设工作力度,下达了一系列加强班组建设的指示和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更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要求从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二、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QC小组活动提高班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QC小组活动过程需要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运用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等统计分析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对于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小组成员运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对其以标准或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还须按照要求整理出成果报告和准备成果的PPT材料,这还需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字总结能力。通过QC小组整体活动流程的开展,不但运用到了5S现场管理、PDCA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班组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促动小组员工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职业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用户的开放型转变,不断地提高班组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二)QC小组活动有效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引导班组员工以现场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型或创新型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首先从当前工作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型课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实验,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据此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对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固化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动小组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和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使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并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班组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班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QC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组凝聚力。QC小组活动是一项班组全体成员为了共同解决班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团队活动。QC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潜心钻研,为了解决问题而各抒已见、努力攻关、解决难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打破岗位界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专长。这种团结的气氛和合作的精神,给员工极大归属感,同时也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构建了和睦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班组团队意识,有效激活班组成员积极性、创造性。
(四)QC小组活动打造高绩效班组。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的目标主要围绕提高工作(产品)质量(效率)、降低消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和实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
由此得到结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QC小组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这与班组建设以至企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QC小组活动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将QC小组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有利于提高班组管理绩效水平,有效激活班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良性健康向上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 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
[2] 叶文. 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五星”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3] 颜景鲁,刘金标. 如何夯实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4] 顾捷. 以守规文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5] 宋士锋,赵树生. 减轻负担 强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学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向明.学校发展计划与学校自主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大鸣.英美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黄灿明.学校发展规划个案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布伦特.戴维斯Brent.学校发展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陈建华.中小学发展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杨天平.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7]倪梅.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陈向阳.学校发展计划基本原理与操作规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李泽林,何龙,吕晓娟.《重塑学校新家园:学校发展规划与实施》[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11]吴清山,林天佑.教育新辞书[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学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雷云飞.学校发展规划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九中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童康.学校发展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3]王天晓.学校发展规划问题研究——以战略型领导为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张敏.学校发展规划执行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俞伟娟.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曹鑫海.中小学发展规划制定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7]王俊霞.“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及其效果研究——以积石山县农村小学为个案[D].西北师范大学,2005
学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拱雪.SWOT在北京市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0(7):22-26,41
[2]张凤山.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原则[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6):21-23
[3]高厚荣.从组织环境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2012(5):100-101
[4]许小华.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2):218,220
[5]楚江亭.关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24-26
[6]王俏华.国外学校发展规划功能及过程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7):40-43
[7]谌启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规划[J].教育导刊,2005(4):4-6
[8]张作功.加强学校发展研究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3):8-10
[9]李家成.论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28-30
[10]邱向理.破解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之难点[J].中小学管理,2010(12):17-18
[11]赵德成.区域行政推动下的学校发展规划[J].教育研究,2013(3):54-58
[12]李雯.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J].中小学管理,2005(11):10-12
[13]赵德成.实践中的学校发展规划问题与建议[J].中小学管理,2010(11):4-6
[14]姚美琴.学校发展规划: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2005(11):8-9
[15]孙军.谈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案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2(5):17-20
[16]陈玉.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管理优化[J].北京教育,2012(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