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37: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政治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生活化,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努力。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来授课,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塑造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是把生活的各种案例和范式有条不紊、适时的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将理论知识与烦琐的概念用生活事实来表述,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活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关系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第二,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促使课堂教学走出课堂,向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课程,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都可以适当地引入到课程中,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另外,也可以开展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教育过程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来逐步塑造思想品格。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正能量,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要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的内容取材于生活,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二以思想政治课为例,阐释思想政治生活化
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一堂课就是教师教学生在受到侵害时要如何保护自己,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然而,原本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内容,在一味的说教下只会让学生感觉更无聊、乏味。而笔者则是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变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为学生为主体的演讲,上了一节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演讲能力。按照课程标准,本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防范侵害的意识与能力为载体提升初中生能够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的学习能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比较严肃的,因此也显得枯燥乏味,但理论是死的,教师是活的,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的生活化语言和生活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可以缓解课堂气氛。在课堂设计方面,笔者注重选材生活化,如在引入话题时,用中国好声音诈骗信息探讨来引入,揭示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随后播放视频《小鬼当家》来设计问题:主人公面对不法侵害时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得出结论:中学生不仅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还要有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些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先是小声讨论,随后在笔者的提示和鼓励下,跃跃欲试,踊跃地发言,当笔者要求用演讲的形式时,他们也毫不畏惧,大胆发言。在学习保护自己的具体方法时,笔者采取了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组都选出代表来发表自己组员的意见,因为存在竞争,短短几分钟内,每个小组的代表对三个情景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而且十分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有一位女生,思路特别清晰,将每一条都讲述得很到位,把本课学生们的学习要点都提炼出来,同时还结合了生活中的情景,特别是结合了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现象、校园文化以及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都是学生们常见到、常听说的,整堂课学生们很有激情,即便是在最后,笔者构建知识结构图时,学生们一改往日的乏味,而是和笔者一起回忆、设计、构建,激情满满。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们一起编写了《防护口诀》,学生们很认真,将口诀进行一次次的修改,以方便大家记忆。就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选取学生们身边的事、受关注、感兴趣的素材,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打造了一堂生活化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笔者对于本课也做了积极反馈,学生们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
三结束语
我国一直以来采用的基础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考试成绩和升学为目的。教师评判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与排名,这使得排名靠后的学生始终抬不起头、受到歧视。
二、新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观念上的重新定位。由于受到观念的束缚,“重理论灌输,轻学习过程”一直是初中思想政治课采用的教学模式。传统观念认为,政治课程中的知识点没有什么好理解的,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而只重视理论知识点的灌输与强加,忽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直接让学生记诵标准答案。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与其他课程一样,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二)教学方法上的重新定位。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传统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活动是课堂之外的事,殊不知“课程开发”完全可以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开发、恰如其分地创设种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每一堂课不应该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的角色犹如一个乐队的指挥,应该是其灵魂所在,但是优美的乐章需要在每个人的配合下才能演奏。2.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成为理论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基本理论是引导无产阶级不断进取、不断前进的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制胜的法宝,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种下这粒种子,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但是这种教授绝不是“填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探究式、自主性的学习,将课本理论与自身的理解规律、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理论的学习。
(三)自我发展上的重新定位。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并运用的理论,在改革深化的大潮下,我们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信息不断充实和验证已有的理论,初中政治教师更应如此,如果不能及时自觉自主地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行和充实自己的理论与知识,必然会为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不断进取、不断汲取新的养分,使知识理论体系之树常青。
三、结语
1.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存在着普遍的问题,教学内容大多倾向理论性,且教材上的时政材料具有滞后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排斥的消极情绪。然而引入时政教育渗透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通过讲述案例、分析最新发生的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时政教育,能有效对政治教材起到诠释作用,把抽象、概括性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初中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时政教育属于德育的一部分,教师引入时政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利用时政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对社会时事有一定的见解,对初中生本身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渗透时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1.突出时政材料的时效性和教育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上,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本身需要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的时事,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获得最新的时政新闻,并根据课本的理论知识将时政新闻运用到教学中。如,我在讲“做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时候,导入最近发生的一则新闻,以此时政作为反面教材,讲述社会中贪污现象,这是一种知法犯法行为,不可取,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时政教育
初中政治教育从课程内容上而言,学习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尤其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尽量避免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外可以通过在黑板上设置时政快报,每一天安排不同的学生来写新的时政,向大家传播。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报时政新闻,将事实引入课堂当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示一些身边的时政生活,如,最近我们学校所属的社区举行人大代表选举,我叫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这种教学方式形式新颖,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课本剧加深学生对时政生活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时政的思考和评论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初中政治教学要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要从三方面进行思考,即培养学生的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人文精神的熏陶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
1. 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出来的学生只会是有用的机器,只有使学生理解并爱上学习,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也得到了证实。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精神发展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被素质教育带到了中学的教育之中,因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 功利思想是人文精神的阻碍
社会财富的空前丰富使得科学和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中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崇尚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因此忽略了自身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此外,分数是许多家长和老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都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才有出息。这种功利思想的发展使人文科学受到忽视,严重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二、当前人文精神培育的缺失
人文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政治信仰、法律道德规范、价值观和文化艺术修养四个方面,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拥有高雅的文化艺术修养,学生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发展。但是,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却没有重视人文精神培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的自我需要缺少重视。人的自身需要能够为其行动提供最大的动力,因此,人的需要应当得到合理适当的满足,而不是一味的忽视打压。在中学生的眼中,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是存在的,但是个人主义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他们能够接受正面的做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正面观点,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在理论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夹击之中迷失自己。
其次,初中政治教学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这种模式化的共性教育没有尊重学生的完整人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落后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现代化人才。
再次,初中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式感受。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教育都以思想的强力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体验式感受。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拉大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甚至造成对立,没有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完全不能发挥政治教学的德育作用。
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 加强趣味教学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政治原本就是比较枯燥的学科,更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情感,才能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到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教师应当加强趣味教学,利用社会调查、辩论会、演讲比赛、漫画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这样,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发挥情感的导向作用,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内容与活动相辅相成
初中的政治教材内容较为简单,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了较大的空间,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尽力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概念性知识传递的适量性,不能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将重点转移到探究活动之中来,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当然,我们在注重探究式活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沦为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
3. 理论联系实际
在很多学生眼中,政治学科就是讲空话、套话的学科,政治课堂就是讲假话、鬼话的课堂。这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政治学科意义的体现,原因则在于知行不合。因此,我们在政治教育中,不能单纯地讲解理论,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结合,用现实问题的分析来阐明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的分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之一。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关心世界的变化、关心社会的变化,让学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帮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
1.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人格及主体地位,树立起“教育为学生,教师为学生”的教学观念,切实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观念上和学生保持平等,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广泛思考。
2.课上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很强,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设置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学好政治的愿望,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创设有效情境,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个动作,总而言之,情感的产生需要触发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找到能触发学生情感的点,利用教学手段针对这个“点”创设情境,在冲击学生感观的同时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1.“视”
“视”指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图片以及视频短片的播放,通过让学生观看短片而导入课程内容。德国著名教育家巴特曾经说过:“真正感觉到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或者通过挂图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可知可感的具体对象,给予学生生动的感观刺激,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生命只有一次”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群,让学生看到一个五光十色、充满朝气的世界。然后再展示一组画面,展示各种人为环境灾难过后的世界:没有了鸟语花香,没有了生命,只剩一片死灰的世界。通过两组具有强烈视觉反差的画面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充满生命的世界的美好,对没有生命的世界产生抗拒。此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建立保护世界上的所有生命的意识,产生一种环保的意识。这种由感官入手,使学生有感而发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课程内容。
2.“听”
“听”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的课程导入阶段,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小故事或者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程的情境之中,在大方向上对新课程有所了解,在情感上和新课程的思想产生共鸣,实现课程的最佳导入。例如,在“我是中学生了”一课开始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曲《小小少年》。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如同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本来无忧无虑,有一天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来了。这首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该课的浓厚兴趣,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再如,在“自我新认识”一课开始之前,可以讲述青蛙由于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最后导致身死的悲剧故事。学生听完后会对青蛙的悲惨结局表示同情,同时也会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3.“讲”“唱”
“讲”主要是指由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唱”则主要是指学生合唱歌曲。比如在“自立自强”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讲述自己曾遇到的挫折,讲述自己是怎么样咬紧牙关,坚强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最终重新站起来的经历。不仅讲述的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能很快对该课产生情感共鸣,真正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其他听故事的学生,也会被带入其回忆中,置身其中,为这名学生的经历动容。这样一来,大家的情感很快就能产生共鸣,都能够明白坚强的重要性,也就达到了该课的教学目的。最后,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合唱《真心英雄》或者《阳光总在风雨后》之类的歌曲,使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深刻地记住“坚强”两个字的深刻寓意。
4.“演”
课堂上的“演”主要是指教师在合适的课程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把书中的情境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在小组内自主分配角色,然后引导学生从角色的处境出发思考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例如,在“生命只有一次”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课文中人物困境逃生的经历,然后设定一个地震的突发状况,让学生“扮演”在上课时遭遇地震的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发生了地震该怎么办,都有哪些真正实用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并自救逃生。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在“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学生提供的逃生方法的对错,最后提炼出遇到地震等突发状况时的逃生法则。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会对课程的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也会在实际发生突发状况时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三、建立合作竞争模式,开展情感教育
所谓的合作竞争,实际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团体进行合作,以各个小组为单位产生竞争。以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比学赶超、团结竞争的心理氛围。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个加分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代表来抢答问题,抢答并回答正确的代表会获得小组加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嘉奖。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借机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谓是一举而数得。再如,在“自立自强”一课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对青春的寄语,然后再让学生几人一小组,每位学生在小组内依次发言。当小组气氛越来越热烈时,再进一步要求各小组整理组内发言,集体进行讨论,集中修改一两篇经典的青春寄语,并选出一名代表在班内朗诵该寄语。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八年制义务教育为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Ⅲ2_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2)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朱菊云.“鲜活”——政治课的生命.卫生职业教育.2003,(03).
[2]胡家珍.让初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安徽教育,2002,14.
我们飞虹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学生思想品德差异也较大,特别是双差生比较 多。以往我们很少研究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和执教时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如何 讲清,教学资料如何充实、齐备,很少从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一些层次低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据此,我们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进行法制 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探索出提高各层次学生法制观念、思想品德和培养良好的行 为习惯的方法,获得在思想政治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经验。
实验过程
一、分析情况,确定目标阶段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制定总目标。
我们课题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 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 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
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 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 律的尊严。
第二步,分析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仅根据分数而定,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根 据这届学生进入中学后的表现,听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以及在遵守法 律、法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分层类型。
第一层:不知法、不懂法,并有违法甚至轻徽犯罪行为,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
第二层:有一定法律常识,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学违法犯罪行为不检举、不揭发,甚至包庇、间接违法。
第三层:有一定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对违法犯罪现象不闻不问,明折保身。
第四层:有较强法制观念,不但个人自觉守法,而且对于犯罪现象,敢于揭发甚至斗争
第三步,根据每一层学生情况,确定每一层所要达到的分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初步了解书本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层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制内容,是非分明,并能与违 法犯罪现象划清界限。
第三层目标: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爱憎分明,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 尊严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层目标:有较强法制观念,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而且还能积极宣传法律, 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
将课题总目标、分层目标印发给学生,教师详细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 目标,同时对学生强调:所选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自己努力能够 达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选择目标时,可以适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订目标。
第五步,学生选定目标、教师调整,最后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选定目标后,有的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调整目标。经过师生共 同调整目标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同时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层次类型。
二、根据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教育阶段:
1.课堂内分层教学
备课 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考虑对各类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节课中的各个环 节上,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形式写在教案上。
讲授 在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上,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搭台阶的方法教师搭一层,学生登一层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在知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学会了,激发学生继续登台阶的愿 望,最后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最高台阶,不同层次同学达到相应的台阶就算基本达 到要求,并继续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台阶迈进。(参见页底所示的在讲授权利义务时所搭四层台阶的示意图。) ────────────────────── │权利概念││具体权利││掌握权利的含义││权利义务相同点│ ──────────────────────
─────
│ 权利义务 │ 列出 举例 对照例子讲述 分析得出 │ │
│ 相互关系 │
───── ────────────────────── │义务概念││具体义务││掌握义务的含义││权利义务不同点│ ──────────────────────
第一层要求 第二层要求 第三层要求 第四层要求
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复习 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做到有的放矢。
讨论 课堂讨论采取三种形式:
同质组讨论:把同一层次分在一组内,不同层次的组讨论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有针对性,效果理想。
异质组讨论:混合编组,讨论同一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同质组讨论,异质组交流:将同一层次的同学分在同桌,一起讨论属于本层次范围内的问题,然而请不同 层次的小组互相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
作业 作业分层有两种形式:
(1)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对层次低的学生布置较少,较容易 的作业。而层次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难、较多的作业。
(2)全班同学作业相同,但降低对低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提高对高层次学生的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2.课堂外分层教育
课堂外的教育应做到“二结合,一落实”,即:结合分层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重点,做到重 点学生重点帮教,每位政治课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重点落实一、二帮教对象(第一层学生)。一方面帮助他补 缺补差,另一方面经常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了解目标达到情况,鼓励和帮助他实现目标。
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在课外学法的兴趣,诸如搞了法律知识专题剪报小组,组织法律知 识竞赛,从而激发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语文组配合下,参加了区政治小论文的评比活动,并获 得了此项比赛中的一半奖项。
三、形成性评价阶段
根据学生知识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学期结束后,先进行知识考核, 命题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基础知识的题占60%,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占30%,有一定难度的 必做题占10%,同时增加10%可以让高层次同学发挥的选做题,使试卷能反映各层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程度。教师要求第一层同学只要达到50分,第二层同学达到65分,第三层同学达到80分,第四层达到90分,学 生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让每个同学根据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如出勤、早自习、课堂纪律、作 业情况,特别是行为习惯和校内外各方面表现,加上知识考核目标达到的情况,自己考核目标达到的程度,并 报出成绩,教师根据所了解的该生情况进得调整,并向学生说明调整的理由,最后在学生认同后,得出考核成 绩。不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自己订出的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成绩和评价。
实验结论
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我校实验了近两年,我们初步归纳了以下五点结论。
1.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紧紧围 绕自己选择的分层目标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 非实验年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思想政治课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学生不仅知识掌握达到目标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为上也达到了目标要 求,进而提高了思想觉悟。分层递进教学,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标高不可攀、学生由于达不到要求而 自暴自弃的弊病。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一层层攀登,慢慢达到目标,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效果明显。
3.分层递进教学法,可以解决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咽不下”的矛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随着分层递进教学法目标层层达到,给差生以足够的学习和思想提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 困难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变。
(一)课程设置的观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观念上基本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显然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相背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思政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政专业的实践课程仅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而这些教学实践环节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谓的教育见习是去见习单位听听课、参予批改作业和试卷等活动,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思政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是4-6周,课时安排较少,且过于集中,而且有的高校实行学生分流实习,学生返校只要有实习学校的证明即可。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3]高校思政专业大四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与考研时间、期末考试时间相冲突,导致开题报告思路不成熟,粗制滥造。而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又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基本是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注重基础专业理论,忽视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主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思政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然而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很小,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课中其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样高校思政专业在过于重视公共、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忽视了教育理论课程,致使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其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意识性和能动性。[4]很多高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理论课程,认为这样就具有了师范性的特征。[5]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专业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根本无法满足毕业生成为未来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各方面需求。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深厚的文化基础未来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基础,而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的培育却是目前高校思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通病。[6]现行的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即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几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其中跨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更低。其实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选修课的分量小,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涉猎到更多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得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缺乏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无疑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政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导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受限,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课程设置应厚基础、宽口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综合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厚基础、宽口径。[7]首先,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做到“广”,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到“精”,健全、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思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专业角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各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使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在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除设置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非师范类的、其他方向的课程,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农村工作知识》、《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学》等,尤其在选修课设置方面可以多增设一些与本专业和未来社会需要相关联的新课程,拓宽思政专业口径,制定“一主多辅”或“主辅修制度”,让思政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杂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具广博、精深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是顺利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应该分阶段、分学期地有序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周数,形成校内试讲、校外实习、反思提升的机制,避免以前的毕业实习不进行前期准备和后期反思讨论的缺点。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终成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机制,让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工作,比如: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不合格论文的惩罚制度等。另外,高校思政专业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假期社会实践、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增加教育理论课的比重,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高校思政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8]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多开设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类课程,比如:《现代教育论》、《教育实践学》、《教师修养》、《教育技术》等,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外,还应该增设一些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的课程,帮助学生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让思政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一名学生到合格政治教师的成功蜕变。
一、师德立足高,寓德于教。
我坚持“爱是教育的工具,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从心眼里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我尽力做到“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关心疾苦时是慈母——无微不至;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在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上,去关怀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误区”,用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和谐、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重视对学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以身示范,高标准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我从来就说到做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无论是学生范了什么错误,我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对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教育,关爱学生,用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学生,直到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为止。处理问题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行为的《六条禁令》,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尊重我,拥护我,反应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引导学生。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常对学生讲:“我不是警察,你们也不是小偷”、“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我也对学生讲:“我这人严如师,亲如兄,爱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了解科技动态消息,利用每晚读报时间,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业精于勤”,强化业务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树立的一个终身信念。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每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紧抓不放。五年来,我一共参加过学校举行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学习达20余次;20xx年,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参加了巫山“电子说课”听课活动 ;20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庆市开明中学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20xx年5月,我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中听课活动”;20xx年10月,我又去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还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份)》,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为全校教师举办了题为《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20xx年暑假)的讲座。这些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提高我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还阅读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研究指导》等书籍,对提高我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之余的时间,我还挤出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每天定时阅读,向那些“名家”拜师学艺,对我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20xx年3月,我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学习。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天定时上网学习,查阅学习资料,了解课程信息,听网络课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再认识,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学思想。
三、立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人,为响应“二十一世的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一号召,我常在课后认真反思,细致总结,写好反思记录,这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五年来,我教过两届毕业班,每次毕业教学成绩都位居全县前列。培养了李倩倩、蒋彬彬、刘春梅等十多名优秀学生升入奉中,有张德志、匡东梅等十二名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等级奖。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峡杯”数学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李倩倩同学以满分120(全县仅有三个)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阶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起了校级课题“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20xx年我又主动加入了我校县级课题“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并担任主研员。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我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们切磋,不耻下问,一道总结,形成经验。20xx年秋,我主持申报的县级课题《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批准立项,组织部分老师正在实施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以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编著的《数学解题学引论》为纲,试图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思维程序,推动我校的数学教学。
四、奖励频频,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近五年的努力工作,细心总结,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
主管的教育科研工作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2003——20xx年度教研科研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
20xx年秋、20xx年春和20xx年春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20xx年10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已进行培训);
20xx年12月主持主研的《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成功揭题并荣获县教改成果二等奖;
20xx年4月撰写的论文《分层教学的原则及做法》荣获《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优秀作品奖,同年该文发表在《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丛书》(重庆市教委编,南方民族出版社出版,ISBN7—5367—2390—3/G·458);
20xx年10月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方法》被选编入县经验交流论文集;
20xx年12月撰写的论文《实行校务公开,促进学校长足健康发展》获县工运理论研讨论文三等奖;
20xx年4月撰写的论文《依法治校是学校长足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宝》被选编入《奉节县依法治校工作经验论文选编》一书中;
20xx年6月撰写的教案《矩形的性质》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20xx年3月撰写的论文《英语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获市级优秀奖;
20xx年5月撰写的教案《函数的奇偶性》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99年12月在“三峡杯”数学竞赛中获市级指导教师一等奖;
20xx年5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教师二等奖;
20xx年4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教师三等奖;
20xx年4月在县说课竞赛中获数学学科三等奖;
20xx年6月在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市级指导教师二等奖;
20xx年6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教师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