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38: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模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
当前,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管理科学化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手段的,这就要求我们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必须溶入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管理模型的模拟分析或过程模拟,对实际中的经济管理类进行预测、分析和应用是理论应用于实践之前来检验理论的最好手段。计算机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软件能提供模拟真实条件下的经济管理运行环境,这些模拟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比较及时、准确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建设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
1.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硬件平台
经济管理类应用课程实验教学的模拟环境多数是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因此需要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统一规划,选择最优的硬件配置,合理设计网络,优化网络服务器资源,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实验硬件平台。
2.建立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软件平台
经济管理类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是使用经济管理类应用软件和模拟软件进行的,不仅要重视实验教学硬件的建设,也要加大对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否则无法进行实验教学,也很难充分发挥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在软件平台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大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用于购买一些比较成熟的实验教学软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实验教学软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在教改项目立项中给予资助。
3.建立全面的实验教学辅助环境
(1)建立实验辅助教学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网站,将备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各实验项目的设计、实验数据、操作手册等放置在实验教学网站上,方便学生实验,极大地提高实验的效率(2)建立开放实验环境。首先建立实验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以外的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其次,建立开放实验的环境,设计一些选修实验项目,业余开放实验室,提供给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选做。(3)建立实验管理环境。开发实验教学的管理平台,一方面加强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实验内容的管理。(4)建立实验考评环境。制订各实验教学课程及实验项目的考评方法和标准,对学生实验的效果进行全面、公正地考评。
三、构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1.创建经济管理实验中的学习型组织
在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中创建的学习组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持续的共同学习,发挥个人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与组织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训,使实验效果更好。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应以教师为主。
建立经济管理类实验学习组织有以下几个步骤:(1)由教师协调动员成立知识组织;(2)调动组织的能动性;(3)强调学习的可持续性;(4)加强学习的互动性;(5)建立交流制度。
2.建立用于知识交换的网络平台
建立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网络。主要有两种:(1)物理网络,(2)虚拟网络。物理网络主要是局域网的构建和互连网的接入。它是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物理基础。学生通过网络完成电子商务实验协调化操作,并利用网络交流经验教训。虚拟网络是指在学习型组织中,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协作,遇到问题相互帮助,取得成功知识分享的个体沟通网络,是人的网络。两种网络是建立知识管理为核心实验教学体系必不可缺的。
3.集成知识管理工具与实验工具
经济管理类实验工具包括网上交易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几个部分,基本可以涵盖企业的绝大部分工作流程,满足企业的绝大部分管理需求。但是软件的全面性并不代表实验的全面性,以前的教学体系中,应用大部分管理系统供学生操作,但实验水平仅限于软件的使用,处于一种静态环境下。而实际工作中,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却是多变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中假想设置不同变化的市场环境,为系统填充实验用数据,使系统运行于动态的环境中。
四、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
1.从教学理念上,提高实验教学在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平等对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结合。
2.从学科专业角度全面考虑,统一规划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各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提炼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课程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制订其实验教学大纲。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顺序,保证实验教学的系统性、课程之间和实验内容的连贯性。
3.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计实验项目。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与理、工等学科有较大的差别,一般不需要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在课时数量上可多可少;在实验时间安排上,可集中实验,也可分散实验,可使用正式上课时间,也可利用业余时间。
4.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及个性化的实验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为演示、验证性的,往往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扼杀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中,在开设演示、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必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及个性化实验项目的设计。演示、验证性实验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设计性、个性化的实验就是让学生在遵循基本的理论知识及实验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性的实验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问题,能够培养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设置开放实验。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选修实验项目,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与能力选做这些实验项目。或者利用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实验项目。这类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是一个跨知识点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规划、各课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及相关课程教学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步入21世纪以来,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教育的目标。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
论文关键词:
一、调查设计的背景和思路
从近几年经管类专业就业情况看,社会对管理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该类人才的短缺问题逐年显现,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相继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开设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职业以及经济管理工作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经管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有:
1.较为扎实的经管类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2.较强的经济市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具有经济管理的业务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运用信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
3.较为全面的企业管理素质。包括具有较好的内在修养、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谈吐和礼仪。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本文以甘肃省某大学经管类专业2006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0份,有效率为97%。了解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进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1.专业知识技能方面
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正如西方学者恩德尔斯(Enders)所言“专业人员和专家在社会中正在变成更为重要和有影响的群体”。[1]从表1看出,40.4%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较强;而接近50%的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均一般;甚至有70%的认为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一般,62.8%的认为掌握专业知识一般。
表1 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自评表(%)
专业知识技能项目
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很差
解决专业问题能力
4.0
19.3
70.0
6.3
.4
专业意识
7.6
40.4
46.2
5.4
.4
掌握专业知识
4.0
22.4
62.8
10.3
.4
专业技能
9.9
31.8
48.0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96-0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为社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尝试对人文社科类其他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大致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概论等的西方经济学。对于政治经济学,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基础上完全可以理解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课程安排、专业适应,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和经济学思维方式还未形成,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很难适应。所以,探讨和分析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一、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为背景,全面阐释市场经济一般理论体系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在提高学生市场经济意识,参与市场行为能力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也在尝试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介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毕业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某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中的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构成的,其理论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紧密结合,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相关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西方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一般为本科的低年级,以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居多。而对于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来讲还没有来得及甚至根本就没有计划开设高等数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因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结构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征决定了经济学学习的困难
众所周知经济学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甚至经常对立,并时常出现理论与经济生活现象不一致的状况。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讲授的许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通常无法辨别其内容的是非。
(三)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通常遇到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
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门课程来讲,安排至少有120学时以上。而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教学计划一般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内容。教师如果要实现学生理解并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四)教材的适用性与针对性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多按照西方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编写,课程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与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并不完全吻合。这样的教材本身对中国学生学习经济学就有难度,而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济类专业也采用了几乎与经济类专业一样的标准教材,这类经济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当这些内容也被放在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里边,这就增加了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容易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难免不佳。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经济学授课方式还是按照“老师讲授―学生背诵―做例题―考试―遗忘”的授课方式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会在学生中形成经济学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只要应付考试就行,经济学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使得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也就无法实现在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目的。
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的改进方向
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构架和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以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讲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本土化课程教材
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在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先安排开设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等课程,只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弹性系数、边际分析等知识时能更好的接受。中国现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学教材的结论以及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例。对于国内学生来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缺乏感性的认识。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本土化教材。在讲授过程上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教学
在经济领域,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联系,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范式。如果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范式去讲解,就会使学生对经济学形成一个固定化模式,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构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除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要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提倡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具有传统讲授不具备的优势,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逻辑关系,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之处,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特别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更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实际用途,并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例如在讲需求定理时,对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能用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需求定理的内容。对于需求定理的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闻,教师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进而总结出需求定理例外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在案例教学时重点关注分析的过程,因为西方经济学很多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并不唯一,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教学不是纠正学生的分析结果,而是教会学生使用什么分析方法,从哪里切入进行分析。
(三)减少理论考核,应用性考核方式为主
中国经济类专业教学,一般通过围绕教材而设立的题库来监督与考核教师是否按要求授课、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了基本知识。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容易形成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而不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入手,不能达到对经济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学生成绩的以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小论文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加以确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开展案例教学,围绕经济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就某一经济理论开展教学,并把课堂讨论计入相应成绩,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没有自己简介的不给成绩评定,结合经济理论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论文评定论文成绩。这样做可以形成学生重视课堂学习,会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可以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构建经济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专业性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教授专业知识,而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社会生活事务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对于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经济学通识课程,很有必要和意义。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经济能力,应适时在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经济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部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胜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经济学通识教育理论内容应更具有概括性、基本性,在课堂中只讲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只用保留经济学和管理学完整体系,相关深层次理论可以不用讲授过多。
参考文献:
[1] 王桂霞,刘佳.普通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改进的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2] 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
[3] 杨波.适应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07,(5).
[4] 李萍,张晓虹.《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应是以管理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管理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项目的人才;这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完成管理项目的开发及实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1.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
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但高职教育由于市场反应慢,加之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使得其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设置的通用性与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发生偏差。除部分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3.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与管理工作艺术性发生偏差。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的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学校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一个学校毕业的学哄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而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讲究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忽视个体教育的模式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4.实训场所的模拟性与职业环境的真实性的偏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实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训教师缺乏,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方式单一,甚至很多院校没有
一个系统的实训计划与实训方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具有模拟实习的性质,即使是高度仿真,提供的情景模拟背景会因实施的不齐全和费用的昂贵而有所简化,因此与学生将来就业的真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学生协助培训部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正进行技能培训,并参与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销售部的学生协助企业对本市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写出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并可在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带领下进行实际的推销工作;生产部的学生担任实习值班经理对生产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进行成本调查,根据考查结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公关部的学生对社会公众进行统计整理,收集有关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参与公关事件的策划准备工作。总之,通过实训切实体会了企业间竞争的形势、职工就业的艰辛、企业管理的难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4.企业也是教师开展现场调研的基地。是促进教师将其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企业是教师开展调研活动的基地,可以为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方式组建的知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主要内容。教师、学生与企业频繁而紧密地接触,可以提高这些教学方式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情的完整性。极大地缩短学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北京联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大型商贸企业——蓝岛大厦,顶岗实训: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湖南的几家五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约定:由酒店与旅行社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生可以领到实习工资;酒店可以到学校挑选最满意的人才等。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比如中国水电八局、湘火炬、湖南的国人啤酒公司、华天集团等委托湖南经济职业学院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大专与本科学历的人才。这些培养模式均由企业选送生源,培养对象全部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订。理论教学由学院承担,依据教学计划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实习被安排在企业中,由双方共同指导。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强。适应企业要求快,为企业所欢迎和认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也可开展浅层次的合作,即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学校把企业经理、行业专家聘请到学校来。成立高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倾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设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还聘请一些企业家、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学院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3.开展“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学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在学校挑选学生,双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教学计划,职称论文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的联合方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于2001年与顺德一家精密仪器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培养机电类的人才,并于2003年5月向该公司输送了首批“订单式”教育的毕业生,开创了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推行“订单式”教学的先河。湖北经济学院分别于2O02年12月和2003年4月与武汉市中百集团、中商集团进行联合,组建“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中商营运经验预备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开辟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天地。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中商集团、中百仓储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才引进计划,每年从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科生中遴选30名晶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中商营运经理预备班”和“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然后。结合专业教学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类、营运管理人员。学生毕业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中高层储备人才。订单式教学班开设的课程分两部分,一是校内理论及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四类共32门;二是企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课、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三类,实践教学项目也作了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模拟实习、卖场实习等。校企双方分阶段对该班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孤”,非“预备班”的学生中品学兼优者,经过学校推荐,企业考核,经双方认可再补进来,原则上保持该班30人不变。订单式教育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该方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企业管理咨询业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产业务实的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辨析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机会,根据清晰的市场定位采取适宜的行动方案,为客户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解决问题方案。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成立了咨询业务部,专门对企业开展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业务,目前已为湖南的很多企业如:三湘汽配城、常德米业公司、娄底农业高科技公司等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包括市场定位,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划等。该部门“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业务,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紧密结合,促使学校随时关注着科技和管理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又丰富了老师的实践经验,还能为案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有些项目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性更高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潇湘晨报.订单式教学现身高校[N].2003.5.12
[2]何琪得.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3]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职教论坛.2003.14
[5]北京联大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6]曾建文.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
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建议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精简教学内容、破除学科壁垒、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并从组织架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群的对策。
关键词:
本科教学;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
1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抓手和突破口,转变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的是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一一对应关系,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1]。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导致专业设置固化和细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培养目标定格,择业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禹奇才等人(2010)提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以致用,通专兼备”的教育理念,即在本科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重复
华东石油大学的赵玺玉在1994年最早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4]。宋淑琴(2015)认为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为例分析了整合方案[5]。根据统计结果,管理学类课程分为管理原理方面的重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复、市场营销方面的重复、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复和经济学方面的重复等6方面,共存在30个重复知识点,重复109次,最高重复频率6次,每个知识点平均重复频率3.63次[6]。为了衔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课程之间往往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关联性越高的课程,重复的知识点越多。如果将关联性高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群,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大纲和教案并按照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单门课程的知识点授课,则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2.2学科的细分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随着学科的细分,国内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点猛增,常见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0个左右的专业。专业设置过细,大类专业的知识链条被割裂成知识碎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且无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了属地主义的倾向。现有课程设置使得教师囿于主讲1~2门专业课程,这使得教学的能动性受到了课程的极大限制,导致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国外一流大学很早就在课程设置时尝试了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如在管理学专业讲授实验理论,在金融专业开设心理学课程,将社会学或神经科学知识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融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不同能力提升为导向设置课程群,通过课程群构建,达到学科融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多样化的学术环境下尽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2.3重理论而轻应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通过实验、实践和实习等环节进行积累。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而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所占比重偏小且得不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在计算实践环节教师工作量时,将课时数乘以小于1的系数进行折算,而实习环节的工作量则更低,这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实践环节缺少优质师资。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实验手段和设备落后而得不到更新,这些都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另外,调研表明,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负责人存在“本科教育就是通识教育”、“本科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为主,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心理认知。在这一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相关专业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群模式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群教学模式。课程群建设不是将内容相近或关联度高的课程简单地归在一起,而应在此基础上重新调配师资力量,围绕精简教学内容、打破专业壁垒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案,增加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有试点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群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组织师资力量积极探索课程群理论。在广泛调研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和反思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比较和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在课程群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课程改革的障碍因素,并形成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将现有课程归为四大课程群,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围绕同一课程群中所涉及的知识链改革培养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撰写新的教案、优化课程设置,并达到了学科融合的目的。在教学层面上,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推出精品课程并革新教学方法,从而保障课程群教学模式得到了落实。但要达到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还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软件与硬件保障、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以下分别阐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的划分和运行机制。
3.1课程群的划分
按照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学院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公共课”“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方向课”“实践与创新课”四个课程群,按照四个课程群整合优化现有课程。“通识教育公共课”包括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系列体育课程,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系列课程,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和系列外语课程,提升计算机素养的计算机基础、以讲解算法为主的编程基础、信息检索、数据库管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提升学生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的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线性规划、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学。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将三门数学课程合并成经济数学,然后分为三至四个学期来讲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授数学知识点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和专业课自学能力。“学科专业方向课”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相应专业核心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和师资情况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实践与创新课”按照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安排实践与创新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应适当提高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比重。这一类课程主要有实验室操作、数学建模和挑战杯等各类技能竞赛、田野或课外调查、专业认知实习和论文写作等。
3.2课程群的运行机制
课程群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相应的课程与能力和素质形成映射关系。学院课程群由过程系统和结构系统有机构成。过程系统包括决策、实施、沟通、评价、反馈和重构六大环节,而课程群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知识结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另外,还要配套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动课程群建设。
4对策建议
课程群建设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创新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第一,创新组织架构。学校应设计有利于组织协调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也有利于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的组织架构。第二,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应加强对课程群建设的组织和服务,重视实习、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对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将实习和实践课程提高至与理论课程同等的地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第三,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院系应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方的沟通,定期召开课程群教学研讨,在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提高课程群建设水平。第四,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课程群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做好课程群建设任务的切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强调权责利对等,发挥制度建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5结语
总之,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课程群建设,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改革就会事倍而功半。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围绕课程群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仍有待深入思索。
作者:赵玉 张玉 熊国保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建清,胡林龙.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40-141.
[2]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57-61.
[3]禹奇才,张俊平,张灵,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4]赵玺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石油教育,1994(1):30-3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经济管理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59-03
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40余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内容和办学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等教育体制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二是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完善;三是创新意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标志,这些变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改革。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并引领社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目前应该高度关注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种:(1)“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3年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4学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2+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按一级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学生入学两年后实行一次专业分流,可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重新选择专业(特殊专业除外),转入与转出比例均控制在 10%以内;(3)“1+3”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分院系和专业集中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在后3学年,有了第1学年的基础作铺垫,逐步开设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划分课程群,进行专业课学习。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进行大胆改革,即按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培养。2012级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政学6个专业,分属管理和经济两大学科。2013级和2014级基本上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中,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3个专业;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和国际经济贸易两个专业。因此,2012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大一些,包括专业数多,涉及学科领域更大;2013级和2014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小一些。正是由于上述差异,2012级和2013级教学计划也略有差异,特别是前两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2012级和2013级人才培养模式相同,培养目标和专业模块化结构也相同。
(一)培养目标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大众化,又要注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要坚持贯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鼓励创新、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优势,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以及专业素质等的素质培养。具体来说,知识、能力、素质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掌握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
(4)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评价、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
(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
(4)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该校区自身的特点,选择“2+2”模式作为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即以学分制为平台,把学生的学习期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通识教育,设置相同的基础性课程打通培养;第二阶段注重专业教育,学生根据校区制订的专业分流方案,结合自已的爱好和专长在所在系现有的本科专业中重新做出专业选择。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整体设计的通识模块的课程;第二个是院系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各系设计的学科基础模块课程。也就是说,将大学4年时间主要划分为两个培养阶段,前2年主要按经济这个大类进行培养,依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构建宽基础平台,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基础性知识既包括公共基础课,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传授上。这一阶段的主要培养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眼界,着力养成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方式方法及能力上的保障。第4学期结束后,学生需要在学科大类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优势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后两年集中进行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形成个人职业技能。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有效整合,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这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动和盲目选专业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培养模式。
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和关键在于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在“2+2”培养模式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根据“2+2”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课程设计的思路为:前2年要淡化专业界限,按一级学科为基础分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工商管理类专业和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在通识教育部分的课程设计是相同的,包括素质教育、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及工程训练4个模块;后2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不同专业开设的方向必修、工程实践及选修课程都各不相同,其中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个性化教育两部分。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既有利于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设立专业,也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就业或考研等因素重新作出专业选择;课程设计时既考虑到各专业在能力需求上的差异性,又保持相关专业的内在联系。这样,更能体现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工科院校的特点,培养工科院校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能力;同时,还开设了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程实践模块”。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突出所设专业的针对性、适应性以及工科类特色。
(二)课程体系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4个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的要求学生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得到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模块、数理基础模块、工程训练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模块。
(1)素质教育模块:大学生体育基础、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语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数理基础模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等。
(3)工程训练模块:工程训练、计算机拆装实习等。
(4)信息技术模块:C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主要依据各课程的相对重要性而划分的。学科基础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模块和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各个模块开设的具体课程如下。
(1)工商管理类模块:企业管理、企业会计、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2)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投资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量大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又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与贸易两大类,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采用小模块和大平台相结合的思路,包括素质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两个模块。素质化教育模块主要由通识教育选修课、工商管理类选修课和经济贸易类选修课3个部分组成。个性化教育同样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贸易两大类,在这两大类模块中,又分为自然科学、社会技能与文学和艺术3个小模块。小模块中提供了限定专业的选修课程。而大平台则为各个专业提供了公共的选修课程,主要关注创新教育,强调个性化。
4.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模块主要体现了工科院校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与专业必修课一样,工商管理类分为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经济贸易类包括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具体模块内容包括社会实践、认识实习、市场调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设计等。
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任何一门专业的通识教育模块都是相同的,而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却不尽相同。例如,学科基础模块中的宏微观经济学既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也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课程;而证券市场分析课程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必修课,但却不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另外,如果增加一个新专业,则模块化的结构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对模块化中的课程进行调整。这种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差异。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24-02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就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分析
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是有一定差异的,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
2.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3.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加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但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趋同化严重。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因此,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
1.依托工科背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在工科院校中由于学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而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了现实的需求。同时,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除了工业经济之外,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学生在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三、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
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实际又能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模式。
1.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2)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则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2.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1)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
工科院校应该吸收“实践技能型”和“专业核心型”的优点,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这样,既可突出自己的特色,又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工科院校的文科力量相对弱一些,这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中表现得较明显。因此,理工科大学必须想办法克服这种弱势,而较好的途径就是采取综合兼容模式。工科院校作为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如数学、会计、经济、计算机等,学校要制定鼓励措施,鼓励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双专业或双学位时,选修文科专业。
工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科背景在采用综合兼容模式中,更要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在兼容模式中的地位。同时,大学要调整政策,适当减轻教师科研的压力,鼓励经管专业的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制定具体有效的考核标准,对教学质量好、学生评价高且有效实施了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减免其科研工作量,并把它作为评奖和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2)深化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将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针对我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对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工业法律等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借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强化和改善外语教学或实施双语教育,甚至可以从国外引进精选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为工科类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就业。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设计必要的实践课程之外,教学实验室和实践落地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的管理层容易忽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对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实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此应予以重视。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免除学生陷入专业只培养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错误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树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及其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24-25.
[2]张凤凉.理工科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4,(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