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美食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8: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美食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美食文化论文

第1篇

从媒体发展历史来看,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直接推动社会文化形态的变更。而每一次媒介文化形态的变更,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媒介文化形态的更替还带来了媒介内部文化格局的适应性调整。在媒介生态系统中,每种媒介形态根据其特点,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共同支撑起整个媒介生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发展,它必然会长期影响其他一切形式的发展,旧的媒介也会在竞争发展中蜕变出新的媒介,从而形成共同演进的局面。“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发展阶段。”媒介融合指当前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具体来说,在技术上,数字化、网络化使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态的媒介内容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来传输和存储,并依托互联网在同一平台上呈现,从而模糊了不同介质之间的物理界限,统一为某一数字终端的“融合媒介”;在市场上,媒介融合使原来分立的媒体之间、广播电视与电信业间呈现市场边界消融、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媒介集中化的趋势加剧。媒介融合给各类媒介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是一体化又蕴含着同质化的极大风险。媒介融合形成的“杂交的媒介生态”,打破了媒介之间原有的边界,使他们无法简单地概括与区分。比如,过去电视台主要提供声像,而在网络化、数字化的媒介平台上,所有采集的信息被电子化地分解为更便利快捷利用与再利用的信息,电视新闻可以同时出现文字、声音和移动图像不同组合的多种形式,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媒介彼此间身份意识模糊,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电视的内部,电视形态日益分化也改变着其在大众心目中的既有形象。如手机电视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业务聚合于手机移动终端,携带方便且集通讯与传媒特性于一身,成为了理想的个人信息终端;IPTV(网络电视)则融合网络与电视媒介,可直播或点播音视频节目,并进行即时互动,还可享受网络游戏、订票、缴费、查询信息等电子商务服务,是理想的家庭信息服务终端。人们惊呼“电视不再是电视了”,电视作为现代文明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这一文化身份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已经日益模糊。

二、电视文化当代认知中的几个维度

目前,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但是,电视媒介如何从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克服同质化的危险,弥补形态分化的不足,进而通过自身的有效传播,凸现自身的文化身份,从而在文化自觉的实践中还原并重构甚至超越自身在大众中的印象,需要从电视文化的角度确立如下几个维度。

1.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语境下,电视以直观的影像画面和电子媒介的制作、传播方式给观众构筑了一个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第二重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已经完全突破了电视的原有局限而进入千万普通家庭生活的概念,变成了以人的活动时空为转移的完整意义上的第二空间。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无不如影随形地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的点滴密切相关。它以影视画面语言为艺术载体,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在广义的电视屏幕上幻化为逼真的视觉和空间的真实,呈现为影像“场”的多维的立体空间,这一时空通过电子光波直接送进了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送进了观众日常生活的中心。观众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参与观赏,参与审美,甚至参与了制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电视的独特之处首先来自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说,电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高科技催生的一种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感知的文化行为。因此,电视文化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一支突出的文化力量,在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交互作用的整体文化环境中,确认电视文化的身份,首要的就是要认定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2.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当然,大众文化本质身份的确认,并不能排斥电视文化本身的审美创造。当代中国特定的审美文化语境、特定的国情和体制又决定了中国电视文化,并非单纯的大众文化文本,而是现代大众文化与国家主导文化以及社会精英文化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他者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电视审美文化面貌。此外,按照文化三分法的论述,从内在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位于文化的内核,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宏观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分析,电视媒介的第二个文化身份,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倡导者。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受众的市场日益细分,更需要强调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警惕与超越,对制度性的选择与突破。

3.地域文化的守望者

在媒体融合的当代背景下,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方式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对于扎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人们来说,全球拼贴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舶来品和娱乐品被消费的,倘若要使全球文化真正在道德和价值意义上被本土人士接受和参与,它必须与本土的价值观结合并对其进行叙述,才能使相对遥远的事件和问题找到本土的意义关注点。因此,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电视文化还应扮演地域文化的守望者这一身份。当然,地域文化在这里有两重含义:在国际、国内比较中,地域文化强调的是国内传统文化;国内地域比较中,凸现的是多样的、丰富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电视媒介通过对独特的民族风景、传说与环境、历史与现实的表现和重新创作,传达出独特的民族历史感和命运感,促成了人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电视文化的当代教育传达

当前,经济全球化、传播网络化、媒介数字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电视文化的身份承受着多样的冲击,需要重建新的文化架构。如何有选择地吸收外在媒介文化的精华,如何有效地把握内部裂变所带来的文化撕裂,需要我们从电视文化的当代传达中所确立的精神立场,采用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模式入手,予以一一理清,从而有效发挥其基本的教育功能。

1.平民化的精神立场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经由多种传播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深入社会各个角落,面向最广泛的大众,因而,其“民间艺术”的特征日益明显。当前,尽管受到了新媒介的冲击,但相比较而言,电视因其最接近、最方便,以及影像语言的直观、易读和类似于“说书”方式的娱乐世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最广泛的世俗民众文化娱乐的首选。从电视媒介“深度介入生活”的审美特质来看,电视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化空间色彩,这种色彩推及开来就是个人的—家庭的—民族的,它最喜欢也最善于通过一个个“个人”来体现其内涵。当前,电视成为了一种日常化、家庭化、真正深入“民间”、走进大众的审美文化新样式,并被赋予了电视将艺术行为融于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感知的极具渗透力和普泛性的文化品格。

2.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媒介融合意味着对同一事实的多种不同观点的多样集中传达,电视文化的传播需要适应多样的表达,并从中确立起自身的主体价值。在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不仅分流了传统电视最具购买力和成长性的受众,而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民意空间。从长远来看,伴随着全媒体成长的一代,将对传统电视的单一产品形态、单向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传播内容无法接受,多媒体形态、互动传播、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新一代受众心目中的媒体标准。因此,电视文化只有针对特定的受众,开展传播对象的细分,采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构建起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格局。

3.本土化的叙述模式

第2篇

截至目前,《风从山中来》栏目组已累计制作出二百二十多期优质节目。栏目组通过发挥栏目日播优势,在其自主策划的技艺下打造出《南水北调中线行》、《环丹江口库区行》、《武当神韵——武当道教养生、探寻武当之谜、古今名人与武当》、《武当之谜》等系列节目,突显出十堰市地方文化旅游节目的特色,也更使得《风从山中来》的收视率保持了更高的水平。除此之外,在十堰网络电视网站中,《风从山中来》的多项系列节目点击率飙升,极大地扩大了栏目影响力。

二、《风从山中来》栏目中存在的问题

1.规章制度有待完善近年,《风从山中来》栏目组伴随着栏目举办过程中出现的执行问题已不断的制定出许多的规章制度,并且为了鼓励前线记者的创新与节目生产流程的优化,栏目组不断完善奖惩措施,加强管理模式的改进。然而,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增加以及电视媒体文化旅游栏目竞争力的加剧,栏目组原有的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时展的变化,并且“闲人忙私活,下级唯上级”等不良现象开始发生,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环节中亟待调整与完善。2.栏目编制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地市级电视媒体而言,栏目编辑水平仍然不高不仅是十堰广播电视台《风从山中来》栏目编制存在的不足,也是诸多地方电视台栏目编制中突显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市级电视媒体较省级电视媒体在制作团队的素质及整体业务水平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风从山中来》栏目组与其他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栏目组一样,人员流动量较大,不利于栏目组整体编制水平的提升。此外,硬件设施与节目经费不足的客观原因也是影响栏目编制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3.栏目编制周期长,耗资较大在众多地市级电视媒体文化旅游栏目中,普遍存在“大投入、小产出”的不良现象。在十堰广播电视台中,《风从山中来》栏目中任何一档旅游系列节目的编制基本都花费了较长的周期。无论是从策划、采编、拍摄,还是制作、播放等环节上都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因而需要投入巨大的资费,这对于地市级电视媒体而言,是比较难以承受的。

三、地市级电视媒体办好文化旅游栏目的有效策略

1.积极完善栏目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为了提高地市级电视媒体举办文化旅游栏目的水平,地市级电视媒体首先仍需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完善栏目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与控制,规范栏目的编制,提高栏目制作的质量。对于十堰广播电视台而言,其要加强对《风从山中来》栏目的管理力度,尤其加强在栏目执行上的管理制度建设,从节目制作的工作环境、节目制作流程及规范、节目外景拍摄规章、硬件设备应用于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加以制度建设。最后还应该对全体媒体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考核,通过对个人成绩的考核,达到规范节目编制,提高节目制作质量与效率的目的。2.加强技能培训,鼓励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文化旅游栏目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因此,这就必然要求地市级电视媒体加大创新投入,从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上加以投入。首先,地市级电视媒体文化旅游栏目组要加强对媒体人的业务培训,从栏目设置、节目内容、节目编排与包装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对媒体人业务技能的培训,强化其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性。其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文化旅游栏目也应该坚持引进计算机、互联网等电视设备,提高节目制作的科技化水平。总之,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需要地市级电视媒体引以重视,鼓励文化旅游栏目制作的创新,这样才能使得其栏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彰显新鲜活力。3.强化栏目全体人员创收意识,鼓励资源联合为了进一步增强地市级电视媒体文化旅游栏目的影响,强化栏目全体人员创收意识,通过创收带动栏目与外单位的联络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于《风从山中来》栏目及更多的地市级文化旅游栏目而言,节目播出只是其产业链中的一环。栏目中将地方文化通过多媒体及广告营销等多项业务进行标识,以此获得栏目收益,这不仅促进了资源的整合,还强化了地方文化的识别功能,扩大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地市级电视媒体要与网络、广告等多重领域进行资源整合,从创收的角度来提高文化旅游栏目的影响力。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建设

我国是一个煤矿大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依然禁锢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经营势必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状态,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煤矿企业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煤矿企业的重要意义

1.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对于其企业管理一直处在一种半封闭的状态,长此以往导致其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管理模式较为传统陈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已明显不能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脚步。加之煤矿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普遍存在,进而使得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难度变得更大,进而导致我国的煤矿企业不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煤矿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摒弃企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使我国煤矿企业适应社会的需要。

2.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

我们都知道,任何企业想要发展都跟企业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在煤矿企业中,不同的员工由于各方面因素其努力的方向和程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企业产生内耗,进而会使得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限制。而企业文化可以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规范,使其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使员工的努力方向保持一致。因此,煤矿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有效的优秀企业文化并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的目标与企业文化融化在一起,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3.是煤矿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企业发展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而我国的煤矿企业更是要遵循这一思想。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我们的企业才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

4.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总是给人一种开采资源、安全性不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不好印象,这就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改变煤矿企业给人的固有印象,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度不够,进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加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队伍当中,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大多企业管理者认可。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引起企业管理层的足够认识。部分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工作来说可有可无,甚至有部分领导认为员工的任务就只是生产经营而已,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工作技能就足够了,对于企业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是必须参与的。因此,企业往往只注重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而不愿意花钱在人员素质的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即使是在开展大范围的各项活动中,也只是临阵磨枪,这样反而加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担子,使其对企业文化工作产生逆反抵触的情绪。由于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进而使得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大多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撑,煤矿企业文化也仅仅以一些简单的条幅口号的形式来呈现,而这种形式显然不能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想效果。

2.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艰辛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然而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探索怎样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些管理者认为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是政工部门的事,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联,这就导致煤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难以持续,企业部门不能联系企业实际开展工作,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3.缺乏员工群体基础,企业文化难以落实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企业员工,来源于企业员工的长期成产经营实践。而在有的煤矿企业中,企业文化只是由少数领导者编制的文字口号,只能反映几个人的理念,而没办法真正反映出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共同理念,渗透到企业每一个环节环境中去,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否则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重形式轻实质

当前,我国许多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实质的现象。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往往对实质的建设比较少,而大多仅仅停留在要求多的形式上。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了解得不够充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错误;另外就是企业领导者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而只是一味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这样不单使得企业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而且搬来的成果并不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进而使得企业文化完全发挥不出其真正的作用。

5.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宣传

在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干部职工往往只是注重了对于内容实用性的建设,在企业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并形成有效的总结,也没有能够使企业员工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了些许人文色彩。

三、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结合以上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几点措施意见。

1.正确认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才会重视并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煤矿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岗位及工作专员来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宣传,这样就能够使得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认同并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支持。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在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融合联系在一起,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了解,并尽可能地满足,使员工在内心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观念进行认可并积极投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所带来的自豪与归属感,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的宗旨是为员工提供一种高品位的精神理念和高层次的行为规范,用企业精神培育员工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煤矿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中去,投入专项资金积极营造文化环境进而造就良好的企业舆论氛围。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定期开展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员工文化节、周年庆典、体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满足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职工在文化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同时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

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中,领导的带头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煤矿行业亦是如此。在煤矿企业中,企业领导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并不断向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内涵的宣传讲述,带动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极强的凝聚力,使员工树立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心。

对我国煤矿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切实联系企业自身状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为煤矿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淑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探讨[J].新西部: 下旬,理论.2012(05).

[2]李敏华.试论煤矿企业打造优秀企业文化 [J].改革与开放.2012(08).

[3]侯秉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5(12).

[4]潘方强.关于构建成熟企业文化的若干思考 [J].广西电业.2010(01).

第4篇

[关键词]影视传媒;艺术;文化娱乐;互动;互补

在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的今天,在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高涨的时代,和谐文化已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影视作品是人学,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曾经指出,“电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其一就是“观看噼”。在有些情况下,看本身就是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及相关科技设施将世界连为一体,出现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财政的全球化和传播的全球化等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其间信息和传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着神经网络中枢的作用。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内容,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播文本,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化对我们的娱乐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当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传播媒体的更新以及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方面,这样一来,相对于文学曾经有过自己黄金时代的电影所受到的挑战就不足为奇了。电影的诞生把一种集阅读、观赏和获得审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带到现代人的面前,使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观众只需花上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读、看完了一部浓缩了的长达数百页的文学名著,并且能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这无疑对文学市场是一个冲击。但我们切不能忘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一部电影的成功有时也可带来文学原著的畅销。五六十年代的中外电影《牛虻》、《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红与黑》、《苔丝》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原著的走红。八九十年代根据王朔、苏童、余华和刘恒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阳光灿烂的日子》、《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和《菊豆》等的走红或获奖也促销了他们所创作的文学原著,并迅速地使他们成为近乎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电视业的崛起以及其在80年代中国的迅速普及曾一度对中国的电影产生过一定的冲击,但相当一部分观众并不屑于仅在电视荧屏上来欣赏电影,他们仍愿花钱去电影院静心地欣赏影片。如果该影片的故事情节始自文学原著,他们照样去书店买来原著仔细通读。前几年出现的“《围城》热”以及近几年出现的“三国热”、“水浒热”也使得这些文学经典走出了文学的象牙塔,来到普通读者、观众中,从而在某种程度达到了原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后启蒙”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文化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文本”,同时,这也说明,传播媒介的不同并不能代替人们欣赏艺术的习惯和多种选择。大众传媒并非一定要与经典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二元对立。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始终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自己的100多年,这其中既有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不乏经济杠杆的作用,此外还有其它媒体的挤压因素。直到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仍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将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电影在世纪之交将向何处发展?从近年电影界既引进西方大片,同时又推出自己的大片这一事实来看,前景并不悲观。“面对世界性的后殖民主义大潮的冲击,中国电影能否实现必要的自我调整,从而走出这暂时的低谷?对此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其理由是商业大潮的冲击使得一批颇有实力的优秀编导不惜为取悦商界而丢弃艺术家的良知……”在当时的情况下,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波及到中国,中国电影工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西方的电影以及有着更多观众和更大市场的电视。但毕竟,全球化的步伐是令人难以预计的,而且这一步伐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愈加紧凑。曾几何时,在大众传媒业独领的电视已经感觉到了全球化时代网络的影响,更何况需要更为精湛的艺术创造、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大制作的电影了。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便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逼近,电影将发挥何种功能?它能够在网络的覆盖和电视的普及之双重压迫下仍然求得一席之地吗?有人曾就全球化时代的网络霸权作出这样的估计,“在网络时代里,由于人人都可以上网,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传统媒介里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对立将不复存在……在媒介方面包括两种预测,一是传统媒介在文化层面上的消失,即网络里的社会信息文化对传统媒介里的大众文化的代替,网络里的双向沟通对于传统媒介里的单向传播的代替,这是一种实质的消失。二是传统媒介在物质层面的消失,即现存的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都将基本消失。”这种担心虽不无道理,但却未免夸大其词了。如果情况果真如此的话,首当其冲的恐怕并不是报纸和杂志,因为在网上浏览新闻信息还可以令电脑操作者承受,但若要在网上阅读篇幅较大的文章或学术论文,恐怕就令人难以承受了,人们要么就下载这些资料,要么干脆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阅读刊登在制作精美的杂志上的书面文本。而观赏电影则不同,对于只想知道故事情节或浏览风景画面的普通观众来说,在电视上观看电影或在网上观看也许更为有趣和简便,稍稍不满意就可无情地按下遥控器的键或移动鼠标。这样看来,“电视所受到的冲击也许更为直接。既然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也就是自然的。”人们既可以否定、攻击全球化,也可以为它欢呼,但是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全球化,涉及的都是这样一种强势理论:以领土来界定的时代形象,曾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在各个方面吸引并鼓舞了政治、社会和科学的想象力,如今这种时代形象正在走向解体。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它导致人们熟悉的自我形象和世界图景所依据的领土社会化和文化知识的制度原则瓦解。如果这样来理解和诠释全球化,那么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国际化、集约化、跨国交融和网络化,它也在更大的程度上开辟了一种社会空间的所谓“三维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图景不以地区、民族国家和领土来界定。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也不限于某一特定的传播媒体,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着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对中国电影之未来前景持悲观的态度至少是短视的。全球化虽然已经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并或多或少地波及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正如它不能取代各国的民族经济一样,它也更无法取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要求也是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多种选择,同样,对审美方式和娱乐也有自己的选择。电影、电视和网络虽然都属于传播媒介,但它们各自的功能有所不同,它们各自只能满足观众、网民某一方面的需要,却不能彼此取而代之。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全然对立,而是互动和互补。如果就其覆盖面和影响而言,首先应数网络,其次是电视,最后才是电影;但就其艺术等级而言,则首先是电影,其次是电视,最后才能数到网络,因为未经审查和筛选的网上艺术充满了文化垃圾和低级趣味的东西,它永远无法登上艺术的殿堂,倒是其中的一些有可能被影视埋没但确有价值的艺术品将被影视导演和制片人“发现”进而加工成艺术品。

可以肯定,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艺术也和它的同伴――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一样,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同时具有更多的高科技制作技术含量和贴近自然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劳拉・穆尔维.《视觉与叙事性电影》.周传译,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147.

[3] 朱光烈.《传统媒体,你别无选择》[N].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08-16(16).

第5篇

【关键词】装饰变形 装饰绘画 基本类型 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的装饰艺术史,从原始时代的彩陶到秦汉的青铜艺术,壁画艺术,再到明清时代的文人绘画,直至当今艺术界,艺术作品都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既来自客观生活,又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文字素养培植出的一种再创造。有人说;西方绘画是坐着看世界,中国绘画则是转着看世界。此语未免过于自大,但却客观地体现出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主观意味。因而可以说中国绘画是一种装饰的艺术。变形又是装饰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艺术中,装饰变形是创作形式美的有效手段,如;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夏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秦汉时期的大型兵马俑和墓碑石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唐代的壁画泥塑;宋代的山水人物,无一不闪烁着装饰变形的奇异光彩。

一、装饰变形的基本类型

1.依物变形。通过写生,观察或者记忆默写所搞得变形,即依物象为根据的装饰变形,它是装饰变形的第一种形式。这种变形一般变化的幅度比较小,结构和动态受自然形态的约束而较拘谨,但是,作为学习的过程,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wwW.133229.cOM

2.依情变形。这种方法随意性比较强。俗话说:“得意忘形”,“情动形移”,讲的都是依情而变。这种变形一般幅度都比较大,可谓随心所欲,甚至无法无天。但它仍然是具象的,具有与物象本质基本一致的形体和结构,这可以说是装饰变形的第二阶段,比依物变形又高了一个层次,这种变形的难度比较大,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练习和艺术修养,否则,就会破坏物象本质性联系,成为无目的无内涵的“乱变”。

3.主观意象变形。它不是依物或者依情变形,而是依据主观意象的发挥,它并不注重物象的形态和结构,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物象加以歪曲改变,这种变形多用于寓意和象征的艺术处理,艺术家所表现的主要不是物象的外貌形态,而是画家自我情感的表白和发泄。

4.抽象变形。抽象变形分局部和全面抽象两种,这种抽象变形,大多都是由物象的引发而出现的,因此,抽象并不一定完全与物象无缘。艺术家采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意念和情感,有时把客观物象用非具象的写意手法来表达。这种抽象变形的手法,在现代美术设计中采用的非常普遍,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二、装饰变形的几种形式

1.平面变形。首先把物象从三度空间移到二度空间里,这是个创造性地魔变的过程,很多装饰变形首先从这里开始,平面化本身就意味着变形,一般采用把物象展开,压平,用线在平面上展示出物象的平面结构和景象效果。

2.立体变形。立体变形虽然自西方立体派绘画产生之后才明确提出来的,但在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中早已出现过。这在民间剪纸、民间玩具、木版年画、皮影的造型中都可以找到。立体变形是透过几何学的基本形态来分析分解对象,并把获得要素构成新的空间,通过缩短及透视,将表现的物象变形,

3.夸张变形。夸张变形是装饰艺术的造型基础之一,是创造形式美的一种手段,夸张变形要有艺术独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的敏感,古人说:“情动形移”,变形是主观情绪的热烈抒发,是情绪影响视觉的结果,想象力与变形关系十分密切,变形就是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认识的结果。缺乏想象力的变形是空洞的变形,因此,夸张变形既要有情又要有理。

第6篇

【关键词】《非诚勿扰》 传媒文化 媒介传播 影响

《非诚勿扰》的走红

电视相亲类节目是在媒介激烈竞争压力下的新型产物,虽然它并非由中国媒体原创,但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让该类节目的原产地美国的媒体《今日美国报》等都大为惊叹。“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包括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非诚勿扰》的收视率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①

《非诚勿扰》节目符合当下社会关于“剩男”“剩女”的话题,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并且成功运用了“视觉传播”效果,无论是节目内容的包装还是女嘉宾的形象上,都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度。《非诚勿扰》的游戏规则使得全场节目充满变数、伏笔重重,更增加了其收视率。此外,精准的“时尚、婚恋的真人秀”节目定位也让《非诚勿扰》高居收视榜首。当然这里也不能不提到的“话题”因素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电视台频频制造的各种噱头正是这类节目火爆的最大理由。“拜金女”“富二代”等互相攻击的出位语言,在《非诚勿扰》里不止一次出现,而且甚至保持着较高的频率,这使得“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大型网络讨论区内有大量针对该节目褒贬不一的发言,而且言辞同样犀利。即便如此,该节目依然能够“夺冠”,由此使得同行竞相羡慕、效仿。“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一些处于弱势、低收入和长相一般的男嘉宾,其经济能力、容貌、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无不成为女嘉宾的调侃对象。一些节目中明显表现出嫌贫爱富、轻视普通劳动阶层的不良现象。”很多话语“体现出了80后青年对感情处理的直接而粗暴,甚至是不负责任。”②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阐述了这样的两个观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会使一切文化变成附庸甚至消失,而这种消失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 。③如今,在由“看图时代”向“读图时代”演变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是对电视可以将任何文化都具象、直观、浅显地呈现的一种肯定。”④当代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传媒文化形成了视觉霸权,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尼尔・波兹曼的理论。“尽管传媒文化方式多样,但从当展来看,有一个明显的‘视觉文化转向’―― 视觉性成为传媒最为有力的手段,以至于视觉性压倒了其他因素或形态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主因’(dorninam)。”⑤

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大众传播影响着传媒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大众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等。尼克・斯蒂文森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媒介就是文化的产物。有了文化,就需要传播;文化越繁荣,传媒越发达,传媒文化越繁盛。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s)这个概念最能反映传媒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同时表明传媒自身也构成一种文化系统。⑥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形式及传播内容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觉文化突出,电视媒介注重“形象包装”。现在,无论是图书、杂志和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传媒,还是电视传播媒介,甚至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正在遭遇着“视觉的征服”。当“读图时代”到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图像侵入了传统上以文字为主的印刷物世界,也正因为“视觉至上”原则,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以超凡的色彩和夸张的布局来争取更多的受众。《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形象包装”充分体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电视媒介的巨大影响。节目的包装非常精心细致,不论是现场整体的环境氛围、灯光服装、化妆以及道具,还是节目的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尽量与节目的目标受众“时尚的年轻群体”贴近。同时节目参与者的装束也十分靓丽养眼、打扮时髦前卫、表现大胆奔放,多位平面模特的加盟更在无形中为节目创造了较多的看点与卖点。

我们甚至可以亳不夸张地说,电视传媒如果缺少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面临互动式新兴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将会立即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电视传媒越来越追求视觉奇观的效果。今日电视传媒的视觉性高低可以说是传媒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代传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视觉性或视觉资源的竞争。将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核心竞争称之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上的竞争,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较之于其他媒体,当今的传媒奇观,一方面体现为视觉性压倒其他要素,视觉的诱惑和追求上升到首位,因而很容易压制受众自觉的理性批判和思考;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因此传媒内容本身也日益碎片化和平面化,难免会挤压了传媒内容生产的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⑦

第二,传媒文化促使电视媒介商业化与娱乐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媒文化的繁荣程度。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得不把评判权完全交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至此,为了讨得广大消费者的欢心,传媒文化不得不将电视媒介推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道路。

《非诚勿扰》以夺得收视排名第一为目标,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为手段,全然不顾由节目内容而引发的各类争议。看过几期节目的观众都会发现,每一期节目几乎都会“精心”设计一个话题,或与金钱有关,或与道德有关。比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宝马女”,牵一下手要20万的“拜金女”,甚至是因出言不逊、不可一世,招致所有女嘉宾及现场调解员乐嘉“攻击”的“富二代”,明明条件很好,却迟迟不肯速配下台的女嘉宾,这些都会成为受众攻击的看点。诚然,为讨好消费者,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一个主要的目的。于是,受众想要什么,《非诚勿扰》就做出来什么,美女,金钱等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毫不加回避直接讨论,虽然收视率提高了,但是对广大受众的误导与错误的价值观的宣传,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传媒文化娱乐化的巨大弊端,它削弱了传媒文化的深刻性,导致其日益趋向浅显低俗的娱乐化,并颠覆了现存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第三,传媒文化激发了受众“偷窥欲”。《非诚勿扰》节目在激发受众“偷窥欲”上做了很好的处理,甚至可以说,该节目的火爆也归功于敢于暴露男女嘉宾的隐私。将功利主义裸地摆放在公众面前,对自己交过女友的数目坦然暴露给公众,得益于受众对隐私的好奇,由此《非诚勿扰》超越了多数电视传媒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副教授于德山认为,真人秀改变了大众对隐私和自我表达的态度。事实上观众和真人秀节目的关系远比一般节目复杂,他们收看并不是因为某个角色是行为模范,而是因为彻头彻尾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的深层含义是:真人秀节目迎合了人性中坏的成分,尖锐丑陋,喜欢看人出丑。”⑧《非诚勿扰》的制作人王刚也承认,其实只是借着婚恋交友的名义,节目的实质还是真人秀。

如今为了提高自身的商业价值,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将各种花边新闻和明星轶事作为“卖点”;在电视节目中,更是毫无限制地暴露被采访者的私生活,以吸引受众;在互联网中,个人日记更是被搬上博客以曝光个人隐私作为增加点击率的筹码,等等。当代传媒高度娱乐化,越是奇异、刺激和耸人听闻的私人素材,就越有传媒的商业价值。然而却因为中国的传媒立法尚不健全,以至于导致了传媒对私人生活的窥探,进而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传媒伦理问题。

在这个“快餐化”与“物质化”高度盛行的时代,相亲类节目只是顺应浮躁的环境而滋生的产物。传媒文化对电视传播节目的影响也绝非仅限于以上三点,更多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经济学院)

注释

①《非诚勿扰》baike.省略/view/1664023.htm?fr=ala0_1。

②王彩平:“‘热相亲’的冷思考――兼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实践》,2010年第6期。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4、110页。

④江月英,贺莉娅:“真人秀节目的‘怪胎’:电视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4期。

⑤⑦周宪:“传媒文化:做什么与怎么做”,《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第7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已不是单纯的“住房机器”,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选择商品房的重要指标。这不但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物业管理也是一项挑战,加强环境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1自然环境建设

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越来越小,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为人们创造接近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变得非常重要。在物业管理前期介人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应该站在业主及使用人的角度,因地制宜地对物业的自然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以提高整个小区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1.1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利用地形地貌可创造出不同的景观,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们走在小区内就如同走在自然风景中,带来视觉的偷悦和心情的舒畅。

1.2树林植被的充分利用

树林植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开发环境建设中应加以充分利用。可利用树林植被组织视线、分割或联系空间,也可作为特殊的标志或建筑物的装饰,制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让人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

1.3水源河流的充分利用

利用建设区的河流水源创造出来的“小桥、流水、人家”,不再是枯燥的人文环境,而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清新环境。

2人居环境的建设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追求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人居环境的建设是每个物业管理公司的首要目标,并且要以人为本,满足居住着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求,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2.1室内人居环境的建设

2.1.1介人规划设计物业管理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居住空间的设计提出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强调住宅的可改性,满足不同业主的要求,并对设备管道的布局进行审核,使之布局合理,方便日后管理。

2.1.2介人装修设计为了克服开发商提供毛坯房由业主自行装修造成的弊端,建设部专门发出禁止交付毛坯房,现在开发商卖的房子大多是带装修的,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房子都存在装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质最。在前期介人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可对装修材料的质量及装修的合理性进行监督,提高装修质量。

2.2室外人居环境的建设

2.2.1绿化管理绿化是提高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绿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创造优美的景观,让居民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而绿化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精心养护,细心管理,才能达到绿化和美化功能,使小区内花香草绿,空气清新。

2.2.2噪音管理物业管理中的噪音主要由交通噪音和建筑施工及装修噪音。对于后者可以通过施工时间的限制得以防治。对前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车辆的引导,解决道路不畅、交通堵塞问题,这是减少交通噪音的有效手段;二方面是加强小区的封闭式管理,限制车辆的出人,可以有效避免噪音的产生。

2.2.3消防管理物业管理中要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加强消防管理。一是要层层落实消防工作,形成一个整体性、全方位的防火网;二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减少火灾的发生;三是对辖区内的员工和住户进行消防培训,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增强住户消防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2.2.4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物业管理要注重人的要求,应经常举行画展、摄影展、艺术欣赏等活动,培养小区的文化氛围;举行群众性社区活动,如: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大家庭”的亲近和睦的温暖感觉,增进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健康环境建设

健康环境建设主要是对住户健康保障的建设。

3.1医疗保健体系建设

物业管理应建立健全医疗保健体系,为住户提供如特约医生上门诊疗、预约体检、特约专家门诊、手术等服务,并定期开展与健康相关的免费咨询活动,以保障住户的身体健康。

3.2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家政服务是物业管理的一部分,物业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家政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住户提供各种专业家居清洁、家电维修保养、家居灭虫、代订各种报刊杂志及保姆、钟点工推介等便民服务。

3.3公共健身设施建设

物业管理中要加强对小区现有的公共健身设施的维护保养,并根据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结合小区的现有条件和住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新建健身娱乐设施和场所,丰富小区住户的业余文体生活。

3.4社区老人活动建设

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物业管理应积极进行社区老人服务与活动设施配套建设,组建模特队、义务巡逻队、歌咏队等老人活动队伍,开展丰富多样的老人活动,丰富小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人“老有所乐”。

4环境保护建设

物业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建设主要是指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建设。

4.1水污染的防治

物业管理中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生活污水,为了做到减少水污染,一方面是要节约用水,这是防治水污染最有效、最经济、最合理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二方面是采用合理的治理方案,加强对废水的末端处理,使其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4.2垃圾的处理

随着生产的发展,小区城市化的加剧,垃圾的产生也日益增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对小区的垃圾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管理中,应设置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有用得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垃圾要做到日日清,并且每天要安排清洁人员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打扫,保持小区的清洁。

综上所述,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做好环境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住户的居住条件,改善小区的居住质最,为住户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别整理了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桦点,然后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上,论证了美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作为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是美学,其“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化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成为其内在组成部分,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美学中国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这一不可规避的途径,首先必须找到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接桦之处。

一、美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与价值,使这一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把握、整合与超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历史过程中,愈来愈具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就是一个不断地向“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为旨归的“真正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一个不断摆脱和超越传统农业社会的神圣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换价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缚,逐渐向人本身回归和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其间有三个主要相关美学的论点: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也不断得到改造,“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将自身内在尺度运用到实践对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过程,亦即各种不同因素和谐共存的社会实践过程,其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美学含义。

(2)美是一种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经对“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及其与“自由”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自由王国”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后者属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在“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则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本身”,这是一个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领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类特性”在其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人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论和思维层面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图。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和美学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类用以直观自身天性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审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觉的历史环节,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够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同时,所谓的审美能力,是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美和艺术是人类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强调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中国传统美学

在《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当时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因而是五种与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元素。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层面上描述原初物质与人内在关联的基本属性,说明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理解其自身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视野集中在二者之间的和谐并存而非主客二分这一焦点之上。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开始只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生存关系,人们首先在其头脑中“铭记”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种抽象的“理论”属性,而是对相对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书·洪范》中的五种味觉,就是一种先于理论认识的关于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属性的原初意识。其中关键在于,世界的属性是一种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论的分析,而在于味觉的品尝。这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与“同”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强调生命自身的生存意义在于多样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传统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和谐共存不相分离的天人关系视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然与人都来自共同的本体,遵循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晋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种“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仁智之乐”,刘腮则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而辛弃疾则吟诵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宗白华先生从中国美学的“散点透视”和西方美学的“定点透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角度人手,强调前者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美学中国化

“和谐”是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接桦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试图以消除事物自身内部对立面来解决现实矛盾的形而上学方法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里的“辩证运动”就是指事物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是宇宙间新陈代谢一般过程的基本方式。这恰恰与中国美学中“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实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当前,这种统一的社会基础,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命题,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够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将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和谐的思想资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崭新理论。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建构过程,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体味世界的“生命一体化”原初意识要素,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比较自觉地抵制对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质论分析方法,从而一开始就与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已经成形、在近代认识论美学中成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质论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走的是一条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具有明显生存论特征的审美之途。现代中国美学基本按照西方美学的思路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照着(西方)讲”的逻辑中,自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思路贝组被遮蔽掉了。这种遮蔽使得当代中国美学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的逻辑怪圈。个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对于自身传统中的生存论资源理解不够,对其价值领会不深。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致思之途中,审美主体是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内在关联的原始的交互主体。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中的“此在”,因为作为“主体”,后者经过了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欧洲哲学中“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严格的自我反思。与之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主体,作为一种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体化”的原初意识内涵的“源主体”,它与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互主体”的区别,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观保留了更多的“让对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论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化的美学得以建构的最基本的传统资源。扬弃当代美学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本质论美学”、“斗争论美学”、“生产论美学”的工具属性及其狭隘眼界,切实将人本身亦即人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生存状态作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必须在回归“源主体”中进行资源梳理,发掘其中固有的“和谐化辩证法”属性,使其在美学转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9篇

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必须在思路上明确、清晰,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并以安全文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应在思路上确立如下两个要点:一是安全文化构建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安全文化构建必须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仅是在观念上的结合,更要实现目标、方针、措施等多方面的共同结合。具体来说,新时期煤炭企业应将安全文化构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从而实现安全文化构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动。二是安全文化构建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还应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从媒体公开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来看,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往往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存在很多漏洞和隐患,并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出来。血的教训要求我们,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完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果说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属于“软实力”,那么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属于“硬实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同时注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培养,并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共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具体对策

那么,新时期煤炭企业究竟应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呢?结合笔者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的把握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提出如下三点建议,并将其归纳为“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煤炭企业为了构建良性的安全文化,应首先注重职工在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应使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乃头等大事,必须狠抓不放。为了有效地实现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企业应在安全文化构建中以多元化、全方位的理念,激励和惩戒并重,使职工能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二是注重企业制度上安全隐患的排除。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安全生产制度上的隐患所导致的,因此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注重安全隐患的排除。在安全文化构建中,煤炭企业可以践行群众路线,发动广大职工干部,要求他们将各自岗位上的安全隐患积极排查和上报,并由企业制定统一的整改方案,确保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有效消除,以实现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